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不过赵铭却坚定的支持南进战略,连续作战,最大的禁忌,便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两线都讨不到便宜。
这时,众人听说岳乐调遣七八万大军,攻击旅顺,纷纷色变。
若是以前,满清在洪承畴战败后,是不可能调遣如此之多的兵马,去关外作战。
如今,明清休战,南线无战事,没有军事压力,所以满清能够抽调关内资源,支援关外的岳乐,发起一场大战。
“正因为岳乐兵力之众,本镇才不能草草结束南征!”赵铭沉声说道。
徐孚远有些不解道:“总理,这是为何?”
赵铭道:“此时,南北休战,朝廷削藩之意路人皆知,不会增援本镇,也不会增援淮河襄阳一线给清军施加压力。清军没有朝廷牵制,现在只派出八万人,本镇若是回援,他们便能再派个八万,届时本镇如何应对?眼下以我东海藩一镇之力,如何能与整个北方相抗?因此只能派遣少量路上去旅顺,本镇和水军必须继续坚持南进战略。”
现在辽东只是清军与东海镇近行一场局部战争,满清并未亲尽全力,认为现有兵力,能够解决辽东问题,若是赵铭回师,清军必然增加兵力,北线的战争规模定然扩大,双方必然都会不断增加兵力,而东海镇的实力,显然不如满清,持续投入定然会输掉战争。
见众人沉吟,赵铭继续道:“再者本镇一退,红毛夷就能以大员为基地,派遣船只不断袭击海上商船,切断江东与台湾等地联系,江东得不到海外资源,硫磺、硝石运不到江东,本镇如何同满清作战?”
徐孚远道:“那眼下局势如何破解?”
赵铭神色坚毅,“藩府需要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如今海外贸易受阻,江东积压的货物,可以低价向湖广、浙江、两广销售,亦可通过走私卖给满清那边,少赚一些,以免工坊货物积压出现倒闭和雇工失业的情况。另外,台湾各卫要尽快恢复生产,藩府要尽快派遣官员,接手台南。这里有近百万汉人百姓,地方开发了几十年,藩府整合后,可以增强藩府的实力。最后,在继续围困热遮兰的同时,派遣战船南下,袭击红毛夷的商船,并打捞大员湾内沉船,修复战舰,准备继续南下作战。”
徐孚远见赵铭意志坚决,沉吟片刻后,点头附和道:“总理之决策有理。藩府南进,向南一分,实力就增强一分,等击败红毛夷,控制南洋,我们才有单独与满清对抗的实力。”
赵铭微微颔首,明朝要削藩,满清要夺取辽东,东海镇内忧外患,遭到多重封锁。
如今想要破局,只有继续南下,殖民南洋,为此即便是再次丢失辽东和朝鲜也在所不惜。
眼下,清军攻击旅顺,给东海镇带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东海镇击败台湾荷兰人,迫降了赤坎堡,缴获东印度公司大批资产,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台南地区,最早是郑芝龙移民五十万进行开发,如今几十年过去,台南地区聚集了至少七八十万汉人,东海镇一下获得这么多人口,还有广阔的土地,实力便增长了一分。
赵铭环视众人,见众人都没有异议,暂时统一了思想,于是沉声道:“好,那各位就暂且依令行事!”
大员湾内的荷兰舰队,全军覆灭,热遮兰堡的荷兰人虽负隅顽抗,但是没有船只,他们只能坐困岛上,无法对东海镇构成威胁。
因此大员湾内,便不需要留下,这么多战舰来对付荷兰人。
在商议过后,包括镇海号在内的九艘炮船,还有多艘一号福船,便离开了大员湾向南航行,去袭击荷兰人在海上的商船。
荷兰人意图以台湾,拖着东海镇的军队,然后派遣舰队,穿插到东海,袭击东海镇的商船,封锁江东与海外的联系,从事迫使赵铭结束战争,签订条约。
赵铭在派出船队,清剿荷兰战舰的同时,仗着兵力优势,派出船队南下,袭击荷兰人的商船。
荷兰人在南洋人少,东印度公司注重商业利益,而东海舰队背靠台湾和江东,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和战船补给,赵铭有信心,就算陷入长期作战,胜利也必然属于东海镇。
在舰队出海后,大员湾内,剩下的东海镇将士,停止了对热遮兰的进攻,陆师在岛上训练屯军,并以赤坎堡为目标,演练对棱堡的攻打,水师则在封锁热遮兰堡,防止荷兰船只,运来资源补给的同时,开始在港内打捞荷兰沉船。
当年明朝的红夷大炮,就是从英国沉船中打捞的舰炮,内港并不深,东海镇水师先是确定了沉船位置,然后派遣水手下水,每几日就打捞了十多门荷兰舰炮。
热遮兰堡的台湾总督费尔斯,看见东海镇打捞沉船,修复战舰,并有工匠和荷兰俘虏,接手荷兰人在台湾的造船场,开始铺设龙骨,准备造船,内心便阴郁起来。
这样下去,东海镇的实力,只会越打越强,战事拖延下去,对公司未必是一件好事。
这日,赵铭正在观看,将士们进行攻城演练,顾炎武忽然来到赵铭身边,沉声说道:“总理,卑职按着您的吩咐,联系上了一艘来福建贸易的英国商船!”
601章英国商船
满清在北线施加压力,热遮兰堡又一时间难以攻下,让东海镇陷入了困境。
赵铭并没有只是困着热遮兰,等待荷兰人投降。
为了尽快获得战争的胜利,赵铭进行了多种努力,他派遣心腹返回江东,前往南京求见朱以海,希望浙系能增兵淮安一线,给清军施加压力。
另外,还派遣人员,去联络葡萄牙人,还有英国人,意图获取海上盟友。
贸易的对象,要么有钱,要么有资源,击败荷兰人后,东海镇短时间内,还是需要寻找到一个西方国家与之合作,才能将贸易做到全世界。
葡萄牙人就在澳门,联络起来很方便,不过赵铭派往澳门的人员,却并没有成功说服葡萄牙人。
澳门的葡萄牙人,与东海镇的交易较少,他们主要的贸易对象是两广还有福建郑成功的南洋公司,葡萄牙人,还有郑成功都表示不会参于东海镇和荷兰人的战争。
南洋的利益,多家来分,东海镇击败荷兰,只会一家独大。
从利益的角度来说,葡萄牙和郑成功更希望东海镇与荷兰人两败俱伤。
葡萄牙人和郑成功不支持东海镇,不过他们保持中立,结果也令赵铭比较满意。
毕竟如今四面皆敌,能少一个敌人,对东海镇而言,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相比于联络葡萄牙人,联络英国人,则困难了许多。
在赵铭的印象之中,如今应该是英荷之间,斗争最为激烈和关键的时刻。
荷兰人控制马六甲,自然不会允许宿敌英国人的船只通过,因此东海镇在南洋很难取得与英国人的联系。
这时,赵铭听了顾炎武的话,不禁走到一旁,问道:“怎么联系上的。”
顾炎武道:“是郑国姓派人送来的消息,说一艘英国商船到了泉州。”
赵铭沉默片刻,呼出一口,感叹道,“成功还是念旧情啊!”
说完,赵铭遂即立刻严肃道:“圭年,你立刻去趟泉州,联络英夷,请他们来一趟台湾。”
顾炎武当即作揖,“卑职领命!”
赵铭待顾炎武走后,继续观看士卒演练攻城。
热遮兰堡只剩下七百荷兰人,且损失全部战船,被困在了沙洲堡垒之中,其实只需派遣一千士卒,数条战船,就能将热遮兰堡困死,赵铭完全可以率领大军继续南下,攻击吕宋和巴达维亚,可是赵铭在满清攻击旅顺,北线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却依然没有这么做。
赵铭之所将大军屯驻于大员湾,是因为发现棱堡确实不容易攻打。
热遮兰堡在台湾,大军可以就地获取补给,不用担心粮食问题,所以可以进行长期围困。
而吕宋、巴达维亚、马六甲,却远离了东海镇的势力范围,登陆后不能迅速攻城西夷的堡垒,后勤再受到威胁,那赵铭和他的大军,立时会陷入困境。
因此,在没有把握迅速攻战棱堡之前,赵铭并不打算继续向南进军。
为此赵铭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因为大军渡海去攻击荷兰和西班牙的殖民地,最多只能携带一两个月的粮食,如果一两个月攻不下对方的据点,那就只能暂时撤军,之前的努力便全部白费。
眼下有赤坎堡这个西夷堡垒在手,正好可以供东海将士来研究和训练,弄明白西方棱堡的特点,知道对方会怎么防守,他们又该怎么应对?
在执行南进战略之前,赵铭提前派出斥候,对于马尼拉、巴达维亚、马六甲等地进行了刺探。
这三处的堡垒,与赤坎堡十分相似,都是临海而建,建于高地或者山头。
这时,在赤坎堡内,近千士卒充做守军,城下三千多将士正在掘壕而进,士卒在堡垒下方挖掘数条一人深的深壕,以“之”字形向前挺进,然后又横着挖,使得各个“之”字壕相连。
一时间,城墙下方壕沟纵横,攻城将士不必暴露于城头火力之下,就直接进抵城下。
赵铭看了看士卒的演练,对一旁的唐通和李本深道:“你等以为,掘壕近城,而后于壕沟内架设臼炮轰击,士卒乘机抢城,胜算几何?”
李本深沉声道:“挖掘壕沟进抵城墙之下,确实能够减少将士们的伤亡。”
唐通则道:“西夷堡垒,捅常有三道堡墙,每一道比外面一道都高。这也就是说,将士们攻上第一道堡墙时,上面两道堡墙的敌军,能够直接射杀堡垒的将士。如此肯定是难以攻破,不过总理让工坊赶制臼炮,并配以能够供臼炮使用的开花弹,攻堡时便可以臼炮吊射后面两道城墙,对敌军进行压制。如果效果好的话,西夷的棱堡并非不能攻克,不过具体效果如何,还是需要等臼炮运来的再说。”
东海镇也修了几座棱堡,不过只是有个外形,没有西夷棱堡那么复杂。
赵铭拿下赤坎堡,攻击热遮兰堡时,才意识到西夷棱堡的防御力,远远高于东海镇的简易棱堡。
赵铭沉声说道:“你们先进行演练,本镇会敦促华兴公司,尽快将臼炮运来。”
两将当即抱拳,“末将遵命!”
五日之后,大员湾码头边上,一艘自北航道驶入的小船,停靠在岸边。
顾炎武领着一名英国商人上岸,守卫码头的军官,立刻上前迎接,并派人告知赵铭。
英国商人站在码头上,看着港湾内,停泊上七八十艘战船,又打量了远处的热遮兰堡和大员湾周围一眼。
“史密斯先生,这边请!”顾炎武相当客气。
英国人早在几十年前,就抵达了中国,并展开了贸易。
只不过,因为英国与荷兰在欧洲的紧张关系,双方在海上不死不休,而荷兰又取代葡萄牙控制了马六甲,英国船只难以通过,所以英国与中国的贸易,便大大减少了。
这次,英国人的商船前来中国,说起来他们的目的,其实与赵铭寻找英国人的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寻找盟友。
近些年,英国和荷兰争夺海上霸主的战争,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英国探听到,荷兰东印度公司曾经被中国击败之事,便意图与中国合作。
为此英国东印度公司,便意图与中国联络,他们先到了斯里兰卡的狮子城,与留守据点的东海镇取得了联系,在得知他们做不了主后,便冒险绕过马六甲,进入南洋。
不过,由于英国与中国贸易较少,对中国不太了解,所以他们没有找到台湾,而是去了福建,求见郑成功。
郑成功看见狮子城东海镇军官写给赵铭的信后,才派人告知了东海镇。
第602章进击的英国
赤坎堡外,上百名身穿铠甲,手持火枪的士卒跑步前进,到城门前方齐齐立定停住,而后在军官的喝令声中,分为两队,左右转向,将枪托往地上一杵,个个抬头挺胸阙屁股的立定站立。
士卒们一手扶着杵地的火枪,一手紧贴着大腿,气势威武不凡。
英国人从两侧士兵之间的通道走过,站立的军官立时大喝,“行礼!”
两排士卒动作整齐划一的将火枪提起,双手持枪,举到胸前,骇了英国使者一跳。
东海镇将士统一的红色衣甲,漆黑精良的燧发火枪,还有威武的战士,给了英国人深刻的印象。
史密斯一边向前走,一边打量着两侧目不斜视的军队,心中不禁赞叹,“这样的军队恐怕已经强过护国公的新模范军!”
“里面请!”顾炎武前面引路。
不多时,一行人穿过士卒列成的通道,进入赤坎堡,来到了官厅。
原本西式的议事厅,经过一番布置后,成了赵铭的临时节堂。
这时在节堂内,两排东海镇的虎将,披挂整齐的正襟危坐,而赵铭则穿一身绯色蟒袍,头戴乌沙,大马金刀的坐在帅位上,双手摸着扶手,目光盯着外头。
史密斯跟着顾炎武进入节堂,立时就被堂内散发的威严,给震慑住了。
赵铭见此,心中颇为自得,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英国,雄霸世界三百余年的海上霸主,西方的日不落帝国,今后将是东海镇在海上,最为主要的竞争对手。
“总理英国使者到了!”顾炎武行礼道。
一旁的史密斯遂即上前躬身,“英吉利共和国东印度公司使者史密斯,见过尊贵的大公!”
史密斯说的是英语,由旁边英国人带来的翻译,转述给赵铭。
赵铭微微一愣,才想起现如今英国正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威尔已经杀了英国国王,成立共和国了。
“贵国如今执政是谁?”赵铭颇感兴趣的问道。
史密斯听了翻译后,“是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阁下。”
赵铭暗道果然,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紧迫之感,克伦威尔都当上护国公,做了国家元首,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进行了一半,再杀几个来回,就该完成革命,国力腾飞,殖民世界了,而东海镇却尚在艰难求存,再拖下去,大航海就没东海镇什么事情了。
赵铭又问道:“贵国东印度公司,已经抵达印度呢?”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赚了大钱后,西方各国争先效仿,纷纷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发展与印度和中国的贸易。
史密斯有些疑惑,不是说东海大公国,要与英吉利共和国联合,共同对付荷兰人吗?怎么大公阁下,总是问关于共和国的事情。
史密斯看了顾炎武一眼,想确认赵铭的目的,还是回道:“回禀大公,公司确实已经抵达印度,并与莫卧儿帝国达成贸易协定,在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建立了贸易据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