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满清若是能够收复辽东,兼并朝鲜,解决北部的威胁,那么就能集中力量,监视南明。

    如今南明正在削藩,若是稍加挑拨,引起内战,那满清南下的机会,便又来了。

    因此,满清朝廷得到红毛夷的求援后,对于此事十分上心。

    岳乐点了点头,阴鸷的目光中散发着杀气,“好,那本王就点齐兵马,发起总攻,歼灭辽东敌兵。这一是围魏救赵,帮红毛夷一把,二是夺取辽东,彻底解决大清北部的隐患!”




第598章争夺旅顺
    辽东旅顺卫,校场内。

    刚从江东送来的一营新军,正不顾严寒的进行操练。

    东海镇五大指挥使之一的谢迁,手按着刀柄,严厉的目光扫视着训练的士卒,不时大声喝斥。

    这时,一名参军匆匆跑来,“指挥使!”

    谢迁转过头来,露出一张略带疲惫,但目光坚毅的脸庞,“什么事情?”

    在得知赵铭南征后,谢迁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壮硕的山东大汉,每日殚精竭虑准备旅顺防御,甚至新年期间也没休息,每日都是忙到半夜三更,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脸上胡须也长得如乱草一般。

    “启禀指挥使,南关岛的长墙筑好了!”参军忙道。

    谢迁闻语精神一振,眉开眼笑问道:“不是还有两天吗?”

    “清军步步紧逼,随时可能攻击旅顺,戴佥事便日夜敦促,所以提起完成了。”

    谢迁将身后披风一甩,“走,看看去!”

    当下,亲卫牵来战马,谢迁吩咐士卒继续训练,便翻身上马,马蹄溅起团团雪花,向北疾驰而去。

    东海镇准备推行南进战略之时,赵铭便给谢迁通了气,让他心中有底。

    近几个月来,面对清军的步步紧逼,谢迁一面令前线各部,交替撤退,一面加强旅顺的防御工事。

    到如今,辽东的东海镇将士,大半已经撤到了旅顺,放弃了盖州、复州等地,而清军的前锋,则到了金州卫附近。

    南关岛在旅顺之北,大连湾之西,说是岛,其实是连接旅顺与辽东半岛的狭长地带,守住此地,清军就无法进入旅顺。

    这里东面是大连湾,西面是渤海,陆地最窄出,只有十余里。

    因此,谢迁于此地,挖掘壕沟,修建长墙,构筑了旅顺的外围的第一道防线。

    这时,在南关道长墙上,藩府佥事戴之俊,正指挥着近万屯户,修筑和加固长墙。

    谢迁匆匆赶来,看见高约两丈的长墙,还有深一丈,宽三丈左右的深壕,不禁满意的颔首。

    “戴先生不是说,天冷不好修建么,怎么就筑好呢?”谢迁走过来笑道。

    戴之俊身形有些疲惫,他闻声看向谢迁,微笑道:“谢指挥,确实不易建造,土都冻住了。我只能令民夫和工匠,砍伐树木,制作两排栅栏,然后往中间放石块、树枝、杂草,最后泼水,在缺口处修建一段冰墙。”

    “修起了就好!否则某夜里都睡不着!”谢迁呼出一口浊气,“徐先生,太及时了!”

    按理说,这样修筑的长墙,现在还有点用,可一旦天气转暖,便失去了作用,可是谢迁却没有质疑,反而有些欣喜。

    戴之俊见此皱起眉头,忽然沉声问道:“怎么,清兵要进攻了吗?”

    谢迁表情一下凝重起来,目光凝视着北方旷野,半晌道:“我得到确切消息,岳乐已经出兵了。”

    戴之俊神情也严肃起来,“总理南征,余也知道清军必有动作,所以才急着将长墙筑起,不想清兵来得这么快。”

    说完,戴之俊看向谢迁,忽然问道:“谢指挥,总理南征,藩府肯定要先保证南征大军的后勤,旅顺可能得不到什么补给,你有把握守住么?”

    谢迁看向戴之俊,忽然笑道:“本来没多少把握,不过先生提前将南关岛的防御工事修筑好,本将现在便信心十足了。”

    戴之俊知道谢迁心里也没底,于是转移话题道:“谢指挥,知道清兵来了多少吗?”

    谢迁收住笑容,严肃道:“据斥候传来的消息,大概有四五万人,据说是岳乐亲自率军南下,他们的前锋已经到了金州卫,将附近屯所洗劫一空,岳乐率领主力,应该正在向旅顺杀来的路上。”

    戴之俊神色严肃起来,“清兵前锋已经到了金州卫,那主力赶来,应该就这几日之间了。”

    “某已经让辽东的屯户,撤入旅顺,还有长兴岛等地,而大战一起,枪炮无眼,某想请戴先生撤离旅顺,返回江东!”谢迁忽然说道。

    戴之俊却摇了摇头,“总理南征之际,令我来辽东,就是协助谢指挥防御旅顺。”戴之俊一抱拳,不容商议道:“本官职责在身,恕难从命!”

    谢迁见此,默默注视戴之俊片刻,终于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同舟共济,抓紧布防吧!”

    赵铭北征之后,又迁徒了近十万人入辽东拓殖,如今旅顺约有六千军队,还有两万多青壮。

    这点力量,从理论上讲,难以与几万清军抗衡,不过旅顺三面环海,北面陆地入口又十分狭窄,易守难攻,却使得他们有防住清军的可能。

    当下,谢迁和戴之俊全力指挥布防,旅顺在紧张的气氛之中,架设火炮,布置拒马,设置陷坑,军队和青壮都要进行防守,而老弱妇孺则负责做饭以及运送物资。

    这日,在东海镇军民紧张的布置防御之时,前往金州卫监视清军的斥候,奔回了南关岛防线。

    当日下午时分,长墙北面的旷野上,忽然传来一阵阵低沉的号角声,岳乐终于领着大军杀来了。

    在东海镇的长墙和深壕防线之北,一队队的骑兵如水银泻地般奔驰而来,骑兵仰头吹响角号,低沉的号声不断在白色的原野上回荡。

    长墙上,谢迁按住刀柄,运目远眺,只见北面杀气腾腾的清军骑兵无边无际地列队而行,在队伍后,推着火炮和辎重的步军,蜿蜒犹如巨蟒,令东海镇的将士,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戴之俊眉头紧皱:“这怕不止四万人!”

    谢迁神情冷峻,挥手喝令,“布防!”

    大批的东海镇士卒,立时端着火枪,脚步蹭蹭的登上长墙,炮手掀开炮衣,露出漆黑的大炮。

    这时,清军大旗下,岳乐耀武扬威的勒马驻立,身后数以万计的马步大军,向大旗汇集。

    岳乐傲然骑在马上,取出千里镜,观察片刻后,当即一挥手,不由冷冷哼了一声,“本王今日便要拿下此城助威!传令炮队,架势火炮,轰击城墙,正红旗汉兵准备攻击!”



第599章进退两难
    南关墙上,谢迁神情凝重的看向北面,只一会工夫,关墙前聚集的清军已经越来越多。

    在众人视线所及的范围之内,都是一片清军士卒的身影,什么人山人海,漫山遍野都不以形容,清军兵力之众。

    谢迁从关墙向下眺望,放眼看去,全都是一片攒动的人头马头,还有人群之中耸立的各种器械。

    一旁戴之俊粗略的看了一遍,除了大量的骑兵之外,火炮、云梯、洞屋、盾车、抛石机等大型器械,样样俱全,数以百计,将对旅顺防御构成巨大的威胁。

    一时间,关墙外嘈杂的声浪扑面而来,城头的将士神情都凝重的注视着清军集结。

    “清军开始架炮了!”戴之俊神情凝重。

    谢迁手握紧了刀柄,沉声道:“先生勿忧,清军兵马虽众,但南关城防御齐全,且两侧有战舰护卫,清军能够攻击的地域十分狭窄,也就正面数里,我们能够集中兵力防守,岳乐的兵马根本施展不开。”

    早前清军曾经攻击过一次旅顺,那时几万人被堵在南关墙之北,不仅没有突破关墙,还被关墙两侧大海上的明军战船轰击,被从后方登陆的明军袭扰,苦不堪言,最后还是清军水师,从海上袭击,从背后攻下了旅顺,杀了东海镇屯军上万。

    这次进攻,因为清军水师两年多以前,被赵铭歼灭,至今未能恢复元气,只能躲在山东威海舔着伤口,所以进攻旅顺的只有岳乐带来的人马。

    不过,岳乐对此却并不担心,因为他已经探查清楚,旅顺的东藩兵不到一万,只有数千,而他则带来了八万大军。

    凭借着如此雄厚的兵力,旅顺就是铜墙铁壁,岳乐也有信心,将旅顺打下来。

    这时,在清军炮队布置火炮的同时,岳乐引数十骑前出,窥视着南关墙的防御。

    东海镇在关墙前布置了大量拒马桩、鹿角等障碍,阻碍清军接近关墙,而东海镇为了防炮,筑了两道平行的关墙,前面一道较矮,只有两丈,后面一道则接近三丈。

    岳乐立时就皱起眉头,呼出一口浊气,东海镇这样布置,就算前面一道墙被砸成稀烂,后面还有一道,且不易被火炮击中。

    其实除了岳乐看见的之外,每道墙之前,还有一道宽三丈的护城壕,里面插满了尖刺和木桩,因为在地平面之下,这些岳乐观察不到。

    岳乐匆匆查看一边,发现南关墙的防御十分完善,兼两侧有战船掩护,他只能攻击中间一段,难度很大,但是他回头看了身后漫山遍野的清军一眼,又信心满满。

    这时岳乐拔马回道大旗下,摆在正面的清军火炮,已经架势完毕。

    “王爷,炮队已经准备就绪!”汉军旗炮队甲喇章京胡茂祯上前抱拳。

    岳乐冷脸挥手,“开炮轰击!”

    清军中军一声金响,城下的游骑纷纷退开,接着前面炮阵突然一声巨响,一门红夷大炮猛地向后一退,一颗黑色铁弹划破天空,砸在城墙之前的拒马桩中,碎木飞溅,激起一团烟尘。

    清军炮队见一击不中,立时重新调整炮位,稍微抬高炮口。

    清军得到荷兰人帮助,江北之战中,又有黄廷等东海镇将领投降清军,而清军在这些人帮助下,对火器的使用,立时有了一定的提升。

    可以说,当初三顺王投清,使得明朝失去了火器的优势,而荷兰人的帮助,加上数千东海镇精兵投降,不说使得清军火器超过东海镇,但至少是提高了清军操炮的水平。

    这时,清军炮队重新调整后,炮队军官大声怒吼着挥下三角令旗,炮手纷纷举起手中的点火叉棍,点燃引线,炮兵阵地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声。

    在成片的雷鸣之中,浓浓的白烟覆盖了漫长的阵线,清军各门火炮炮架往后一退,数十发十多斤的铁弹冲出炮口,砸向南关墙,长墙上立时炸开无数碎冰,盛开朵朵白莲。

    一时间,城墙被砸得晃动,不断传来冰块和土石垮塌的声音,还夹杂着许多惨叫和惊慌的呼叫。

    在红夷炮的面前,战力强劲的东海镇与清军的反应,并无太大的差别。

    清军集中轰击一段城墙,三轮炮击后,长墙便被砸得千疮百孔。

    这时,神色冷峻的岳乐顿时于马上一挥手,“步军出击!”

    五千汉军正红旗的新军,立刻盾车在前,火枪兵持枪在后,踩着整齐步子,压向城墙,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

    ~~~~~~

    台湾岛上的荷兰人,总计只有两千五百人。

    东海镇在海战之中俘虏消灭了近千人,击溃罗斯坎尔的六百余人,再加上赤坎堡投降三百余人,热遮兰堡之中,便只剩下不到七百名荷兰人。

    可就是这七百余名荷兰人,却把万余东海镇将士给难住了。

    在赤坎堡投降之后,赵铭开始尝试对热遮兰堡发起攻击,可是对战舰杀伤力巨大的开花弹,对石堡却失去了作用,而派遣士卒登陆攻击,狭窄的沙洲一次最多只能让千余士卒展开,限制了兵力投入,无法发挥兵力优势。

    在几次尝试后,东海镇将士损失六百余人,已经相当于此前整个战役的损失。

    东海镇战舰在与热遮兰堡对射的过程之中,木质的风帆战舰与石堡对射,同样不惧优势,一艘炮舰船舷被堡垒上的重炮砸穿,赵铭只能暂时叫停了攻击。

    棱堡号称远程攻城重炮出现之前,“不可能被攻克”,不过对付棱堡,也并非没有完全没有办法,其中一个就是挖“z”字壕,挺进到城墙下,避免过早暴露在棱堡的火炮之下,以减少伤亡,或者架设臼炮吊射,然后拿人命去填,但热遮兰堡四面环海,这些方法都用不上。

    一时间,东海镇围着热遮兰堡打了一个多月,却没有一点进展。

    这令赵铭一筹莫展,理解了郑成功几万人,为何**个月的时间,才迫降了热遮兰的荷兰人。

    在赤坎堡内,赵铭颇为恼怒道:“西方诸夷,建造一个据点,便控制大片殖民地,并非没有道理。我们还算有炮,那些拿着弓箭长矛的生番,对于这样的堡垒,就算来个几万人,也难以攻克!”

    西人能够殖民成功,确实是有些本事,让赵铭也不得不佩服。

    徐孚远道:“若是我们不急于结束战争,将红毛夷围在城中便可,待他们粮食和水源耗尽,他们自然投降。可是现在,谢将军在辽东压力很大,而且受战事影响,江东的商船只能跑日本和朝鲜,向南只能到台湾,各工坊和商号生产的棉布、丝绸,已经出现积压了。”

    赵铭脸上沉重起来,而就在这时,郭忠忽然走进来,对赵铭一阵耳语。

    赵铭闻语脸变的更加阴沉,一拳捶在沙盘边缘,“满清果然出手了!”

    (今天一章,明天补)



第600章坚持南进战略
    赵铭得到了消息,满清如他预料的一样,对旅顺发起了攻击。

    谢迁和戴之俊传来消息,声称清军兵马甚众,旅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样一来,赵铭最不愿意看见的局面,出现在了东海镇面前。

    这就使得赵铭陷入了两线作战窘境,北上回援,南进战略将半途而废,荷兰人将发起反扑,破坏海上贸易的航线。

    若是继续南进,一时间又不能攻克热遮兰堡,战事肯定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便有可能造成北线被清军打崩的危险。

    对于这种局面,东海镇内部立时出现了不少打退堂鼓的声音,想要结束南征,保证北线的利益。

    毕竟,若是旅顺失陷,朝鲜必然不保,东海镇现有的利益将遭受损害。

    虽说朝鲜国小民穷,但是毕竟人口数百万,是一块不小的市场,每年都能为东海镇提供人口资源和大量矿产。

    而,南洋虽然广阔富饶,但毕竟还在西夷控制之中,一个是已经得到的,一个是还未得到的,不少人便倾向于保护已经得到的利益。
1...184185186187188...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