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王爷,敌将跑了!”佟养甲急声道:“追是不追?”

    阿济格来了兴趣,方才只觉领军冲杀之人,乃是一员猛将,现在看来,还是一员智勇双全之将。

    这样的人,自是不能留,阿济格冷声道:“那将何人?”

    “好像是顺贼一只虎!”旁边有将领道。

    阿济格眉头一挑,“原来是李过,他居然亲自上阵!”

    “追,如何不追!”阿济格顿时挥手,大声喝令,“斩杀李过,赏万金!”

    旷野上,清军号角冲天而起,各部清军同时提起速度,发起追击。

    这时李过一千骑兵,已经损失过半,而就算李过骁勇,终究挡不住数万清军的进攻。

    一时间,李过只能且战且退,而先前逃脱的明军步军,跑了不到五里,又被清军骑兵追上。

    李过看见清军骑兵,追上明军后,将明军步军砍倒,冲得七零八落,顿时大怒,再次拔马回冲,直冲阿济格的大纛,不过在清军骑兵的阻拦下,李过毕竟不是赵铭,见无法冲散清军,遂即缰绳一扯,便迂回着继续且战且退的逃离。

    这一切,都落在了阿济格身边,洪承畴的眼里,心中赶到震惊,原本以为明朝强点的只有东海镇,可现在看来,江北的明军战力也不弱。

    这次要不是突然袭击,阿济格未必能轻易击败,李过的大军。

    “王爷!李过要跑!”佟养甲手指前方说道。

    阿济格定睛一看,眼看着不能拖延清军骑兵,李过不再强求,放弃掩护步军,从侧面迂回,绕过步军,往南逃窜!

    “追!”阿济格顿时喝令。

    扬州古称广陵,多丘林,地形不比北方平原,限制了骑兵的速度,不然清军早一鼓作气,直接将十五万明军赶入长江喂鱼。

    这时,清军一路追击,眼看就要杀到江边,突然之间,“砰砰砰”的火枪声响起,前头的清军骑兵顿时栽倒一片。

    “不好!快停下来!”何洛会反应过来,大声呼喝道。

    不过清军骑兵追得兴起,受到奖赏激励,一时间哪里刹得住车,没来得及勒马的清军,又被射倒一片。

    这时,后面的骑兵才勒住战马,急忙退了下来,何洛会定睛一看,前方丘陵上,站满了手持火枪的明军,明军士卒已经布置了拒马桩,架设了火炮。

    不多时,阿济格领着大军追了上来,见前锋骑兵停滞不前,不禁皱眉道:“怎么回事?”

    杀得浑身是血的何洛会,忙上前禀报道:“启禀王爷,南蛮子已经有准备了!”

    阿济格闻语,骑马登上一座山丘,拿出千里镜,便见前方一个渡口小镇内外,挤满了明军溃兵的身影。

    方圆不到五六里的小区域内,至少有十万明军,被困在这狭小的区域内。

    这些明军前方是滚滚长江,后面是围上来的十余万清军,已经陷入死地。

    这时,追来的清军越聚越多,已经有了两三万人,何洛会有了底气,便请命道:“王爷,让奴才一鼓作气,把南蛮子赶入江里!”

    阿济格却摇了摇头,冷笑道:“蛮子已经摆好了阵势,本王现在强攻,蛮子必定鱼死网破,徒增大军伤亡。勇士们狂追一夜,也有些疲乏,不如休息一日,不急于一时。”

    说着,阿济格看向渡口内密集的明军,自信满满道:“等红衣大炮运来,架炮轰击,随便一炮,都能砸倒一大片蛮子。届时炮击一阵,蛮子气泄,再将他们赶入江里喂鱼。”

    当下,阿济格下令清军,就地扎营,包围旧江口。

    天亮后,在扬州的张名振、李成栋,首先获得了关于大铜山火起的确切消息。

    中军大帐内,张名振神色阴沉,李成栋却依然颇为兴奋。

    “哼!朝廷不是议和吗?被耍了吧!”李成栋幸灾乐祸道。

    他对朝廷十分不满,对于清军南侵,反而感到一阵复仇般的快感。

    李成栋自己就干过许多坏事,对于满清,他并不恨,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为了不同的利益。

    现在满清没有得罪他,是隆武朝廷损害了他的利益,所以他乐意看到现在的一幕。

    张名振则比李成栋要有底线得多,清军南侵,烧了李过的粮草,虽然扭转了江北战局,但是满清南侵,却并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不管什么时候,清军都是张名振的敌人。

    “李督镇,现在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张名振板着脸道:“眼下,清军南侵,烧火李过粮草,李过腹背受敌,必败无疑,我们该商议,怎么应对眼下时局。”

    李成栋立时道:“这还不简单,趁他病,要他命!我以为大军该立刻西进,歼灭李过部,先与清军瓜分了江北,以免江北的物资都落入清军之手。”

    清军烧了李过的粮草,肯定会乘势发起进攻,若是李过部的军资全部落入清军之手,清军再俘虏几万人,那清军实力必然大增。

    在李成栋看来,现在应该果断出手,不能让李过部全部落入清军之手,壮大清军的实力。

    张名振却皱起眉头,觉得这样似乎不妥。

    这时,张煌言却忽然挑帐进来,行礼道:“两位督镇,殿下从南岸传来军令,禁止我等攻击李过,令大军准备防御清军!”

    朱以海被朝廷控制,张煌言口中的殿下,自然是吴越王赵铭。

    李成栋不禁皱眉,“赵博安搞什么鬼!怎么不打呢?”

    清军大营。

    随着清军陆续赶来,十余万清军,在李过部的外围,扎下了连营。

    入目望去,旧江口已经被白包般的军帐包围,密密麻麻的清军士卒穿行于营中,大股骑兵在营地里往来奔驰。

    在清军大营内,中军大纛旗下,是阿济格的帅帐。

    这时,帅帐外,身穿白甲的旗丁,持矛而立,帐篷内则点着火盆,清军高级将领齐聚帐中。

    众人都摘了头盔,露出光秃秃的头皮,吃着水煮猪肉,商讨着军情。

    阿济格身穿铁甲,外面披着裘皮,脸上写满了骄横。

    之前他击败赵铭,如今一出手,就将十余万明军逼入死地,让他有足够骄傲本钱。

    “哈哈~”阿济格将匕首插在猪头上,笑道:“这次赵杂毛,非得感谢本王不可。要不是本王出手,赵杂毛估计是打不下南京,迟早为朱聿键所灭。”

    赵铭返回江南后,夺取浙江,速占镇江,气势汹汹,不过从总体实力来看,浙系实力还是远远落后于隆武朝廷。

    现在赵铭表现虽凶猛,但是只要隆武朝廷稳住阵脚,福建、四川、西南的援兵不断赶来,赵铭就会处于下风。

    这次,阿济格之所以突袭,隆武朝的防区,而不是进攻浙系控制的淮安,攻击扬州浙军,便是因为浙系的实力弱于隆武。

    且隆武朝廷才是明朝的共主,只有灭了隆武朝廷,明朝才会重新分裂,届时浙系割据江南,隆武一系割据湖广,江西金声桓,福建郑成功,四川孙可望,都会拥戴一人,甚至直接自己称帝,大家谁也不服谁,使得明朝成为一盘散沙,满清便有了机会。

    洪承畴沉声道:“王爷,要是赵杂毛不领您这个请呢?”

    阿济格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他不会趁机攻击南京?”阿济格说完,便大笑着自己否定道:“这怎么可能!本王击败李过,南京守军必然军心涣散,正是赵杂毛夺取南京的绝佳时机,他能忍得住?”

    何洛会笑道:“赵杂毛与朱聿键已经撕破了脸皮,刀兵相见,都到了这个地步,难道赵杂毛会放弃如此良机。要是如此,奴才真有点瞧不起赵杂毛了。”

    想想之前江北之战,要不是隆武朝帮忙,赵杂毛三万人,也不会被他们歼灭。

    那一战,赵杂毛自己险些被杀,前去请援的心腹,也死在何腾蛟手中。

    在满人看来,都这样来了,还不报仇,那赵杂毛不配称为英雄豪杰,过得也太憋屈了。

    帐中众人,顿时一阵哄笑。

    洪承畴却低声说着,也不管众人是否听得见,“赵杂毛能忍,未必不会克制眼前诱惑,王爷还是不要小觑他~~~~~”




第649章瓮中之鳖
    阿济格听了洪承畴的话,脸上露出不快的神情,阴鸷的目光,陡然射向洪承畴,“你说什么?”

    “赵铭虽与南明朝廷开战,可双方都还没有伤筋动骨,奴才以为王爷出兵太早了!”洪承畴沉声说道。

    清廷的战略,是趁着南明内部,朱聿键与朱以海内斗之际,坐收渔利。

    可是,这个渔利要怎么坐收,却是一个问题。

    洪承畴的意思,是希望让南明内部再打一打,等双方矛盾大到,无法调和,杀红眼之后,清军再出手。

    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唐鲁两派重新走向联合的可能。

    阿济格大怒,“难道你现在叫本王收兵?”

    众多清军将领,也都怒目看向洪承畴。

    明清议和后,满清获得了喘息的时机,平定和稳定了北方,但毕竟丢了湖广、江西和江南这样富庶的地区。

    这两年来,没有大的战事,满清朝廷开支减少,但丢失南方后赋税也减少了一多半。

    因此,清军各部获得的军费,其实特别有限。

    虽说,北方养兵的成本比较低,绿营兵给口饭吃就行,使得满清能在维持八旗之余,同时保持一支几十万人的绿营武装,但是清军士卒毕竟都有家人,光自己能吃口饭,显然是不行的。

    另外,多尔衮死后,两白旗受到压制,分到的资源,远不如前,而之前两白旗的贵族,又大手大脚惯了,他们抢得多,花的也多,基本没啥积蓄,而满清朝廷一进行限制,各人的想要维持原来奢侈的生活,便也不容易了。

    因此,清军南下,不仅是符合八旗贵族的利益,同时也受到绿营的支持。

    现在,徐州军团,十多万清军,刚占据江北数县,才捞到一点好处,正准备大展身手,抢个盆满钵满,洪承畴却说出着样的话语,自是讨人嫌。

    而在阿济格看来,南明内部双方兵戎相见,就已经翻脸。

    朱聿键不可能容忍一个要推翻他的浙系存在,而赵铭等人反过朱聿键,自然也不可能再接受隆武朝廷的领导。

    再者,战争的进程,充满了偶然,赵铭迅速夺取浙江,一天攻破镇江,震惊了隆武朝廷之际,也吓到了阿济格。

    这让阿济格不得不担心,万一他这边还没出兵,赵杂毛已经打进南京,拥立新君,获得南明内部的认可,那清军就错失了坐收渔利的机会。

    而且,一旦浙系取代了唐系,夺取了明廷的控制权,成立新的中央政府,以阿济格的经验来看,恐怕新生的浙系朝廷,要比隆武朝廷,更加难以对付。

    毕竟,隆武朝的何腾蛟等人,哪里比得过赵铭和浙系。

    因此,阿济格听说赵铭夺下镇江后,便立刻南下,而以当初攻灭弘光朝廷的经验来看,阿济格断定,赵铭会向左良玉一样,继续攻击南京。

    十年前,阿济格驱赶李自成,进入湖广,李自成赶着左良玉,进入江西,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在李自成和左良玉的帮助下,灭亡了弘光朝廷。

    这一次,阿济格认为,他定能重演乙酉之役,以极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现在清军已经南下,收兵自是不可能,洪承畴忙摇头道:“奴才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阿济格怒声吼道

    洪承畴抬头目视阿济格,并不畏惧,正色道:“既然已经出兵,为了防止赵杂毛与隆武朝廷和解,奴才以为王爷不该再等,应该立时猛攻,将李过部歼灭!”

    歼灭李过部十五万大军,南明势力大损,就算赵杂毛与隆武朝廷和解,大清国亦是不惧。

    阿济格皱起眉头,要歼灭十多万明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况且,阿济格南下,是抱着壮大自身实力的心思,获得江北明军的军资,最好再招降俘虏几万明军,为他所用。

    现在,溃兵聚集于旧江口,准备做困兽之斗,清军要是发起猛攻,就算灭了李过,阿济格也将承受一定的损失。

    南明内部军阀林立,满清内部也有山头,阿济格南下,是为了壮大实力,坐收渔利,好为他击败政敌济尔哈朗、满达海做准备,不是真的为了大清国前来拼命。

    要是,他的徐州兵团拼没了,便宜的是后面来的两红旗、两蓝旗,那是为他人做嫁衣。

    这也是他看见明军溃兵有所防备后,没有同意何洛会之意,进行强攻,而是要等重炮赶来的原因。

    阿济格看了洪承畴半响,知道洪承畴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还是冷笑一声,问所有人道:“你们谁认同洪侍郎的话?”

    大帐中,两白旗贵族,还有绿营将领,都是冷笑连连。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洪承畴被赵铭打得大败亏输,数次入狱,早就没了当年的威风。

    现在他虽被复起,但是却并没有兵权,顶多算个参谋,还不带长,自是没人将他放在眼里。

    这时,李过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清军诸多将领也都冷静下来,镶白旗都统巴哈纳便道:“一只虎被困在方圆七八里的范围之内,等大炮一到,南蛮子士气立泄,何必现在让勇士流血!”

    一旁汉军旗的将领,还有绿营将领,见两白旗的人发言,连忙也都纷纷附和,声言李过已经是瓮中之鳖,硬攻只会徒增伤亡,完全没有必要。

    洪承畴见众多清将,都不肯牺牲,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阿济格不屑的看了洪承畴一眼,大声说道:“大炮运来,也就这一两日的时间,一只虎败亡横竖就这几天,本王不信,都杀红眼了,赵杂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弦更张。”

    阿济格扫视众将一眼,继续道:“佟养甲,你敦促炮队,加快速度。何洛会,你防着点扬州,本王再派人去旧江口招降,若是能兵不刃血,得到几万降军,本王南下便又得一大助力。”

    东海镇那样的劲旅,在绝境之中,都有数千人投降阿济格。

    现在李过十余万大军被困,等大炮一到,轰击几炮,明军士气必然瓦解,要是能得到李过的效忠,那阿济格的实力便瞬间暴涨。
1...207208209210211...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