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日中午,一队骑兵沿着长江而下,为首之人,正是吴越王赵铭。

    他自镇江出发,沿途巡视多座吴越军的营垒,查看江防,确保北岸清军无法渡江后,便折向东南,奔向苏州城。

    现在合约被毁,明清重起战端,不过前线却非常安静,除了小规模的冲突之外,并无大的战事。

    赵铭与幕僚商议后,见此时无法击溃阿济格,便决议先回苏州,整合江浙,消化战争成果。

    雪下得很大,将大地覆盖,水塘和沟渠中都结了冰,不过长江和运河没被冻住,船只依旧可以航行。

    赵铭到江阴巡视后,转道向南,到达无锡,而后沿着运河前往苏州。

    一路上,运河中漕船穿梭,而临近苏州,运河更是变得更加热闹起来,一串串的货船,停泊在岸边,人影穿梭,繁忙又热闹。

    由于新年刚过,苏州城内外的工坊,重新开工,需要大量的原料,所以河道上停满了满载原料和货物的船只。

    在运河边上,则有附近百姓,前来兜售咸鱼、肉干、鸡鸭和蔬菜,船上的水手与之讨价还价,笑声、喊声、吆喝声、使得苏州城郊格外的热闹。

    赵铭打马慢行,他很喜欢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仿佛一下回到了若干年后。

    看着百姓不受影响,安居乐业,赵铭十分欣慰。

    这时,唐通指道:“殿下,军营就在运河南岸的虎丘!”

    赵铭微微颔首,拔动马缰道:“去看看!”

    一行骑兵向东奔驰,不久来到一座木桥,赵铭打马而过,通过桥顶时,听见桥下货船上,有人在说:“鲁密国这次要绢十万匹,年中就要交货,工坊那边要敢期,我们必须要尽快将原料送过去。”

    赵铭不禁惊讶,鲁密国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明朝曾仿造土耳其的火绳枪,称之为鲁密铳,所以称之为鲁密国。

    此前,大明主要与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南洋的安南、真腊,还有西夷交易,连与印度的莫卧儿帝国的交易都很少,赵铭没想到,江东的生意,已经做到了中东,并且有了这么大的规模。

    这让赵铭内心比较高兴,东方的衰败,与中国货物,在全世界失去竞争力,逐渐被西方取代有关系。

    自明清始,中国就逐渐失去了传统的市场,势力向中国收缩,最后不仅海外的市场没有保住,连国内市场,也被列强分割。

    因此,赵铭听见,江东的贸易在外扩张,内心十分欣慰。

    这时,赵铭通过木桥,然后奔驰一阵,前方一座巨大的军营,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殿下,从旧江口运来的溃兵,被打散分为六座营垒,分布于江东各地。虎丘大营,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有一万二千余人!”唐通感慨道。

    这次藩府若是能够将浙江投诚的人马,加上从江北运来的溃兵,收入麾下,吴越国至少能得到十余万兵马,将大大增强吴越国的实力。

    这令,吴越军诸多将领,都十分的振奋,感到自身已经成为天下间举足轻重的势力。

    赵铭微微颔首,“随孤王入营!”

    这时,营地已经发现赵铭一行人,立时有骑兵奔出。

    不多时,王翊领着一众将领,来到赵铭身前,忙翻身下马,单膝行礼,“拜见殿下!”

    赵铭微笑道:“王都督辛苦了!”

    当下,赵铭在王翊等人的陪同下,进入虎丘大营。

    营地内的校场上,大雪被士卒清空,数千将士正在冒雪操练,士卒们似乎忘记了江北失败,大声呼啸着练习着刺杀。

    赵铭不禁道:“将士们的士气很高啊!”

    王翊笑道:“这都是殿下英明,年前给着些溃兵发饷!这些将士,从江北败退回来,士气本来十分低迷,不过训导司按着殿下的意思,对将士们进行安抚。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只要尽力,撤回来,不是一件羞愧的事情。将士们对于吃了败仗,殿下还分给他们肉食,按期发放军饷,没有特别对待他们,对殿下充满了感激之情,而这种感激,又化成了训练的动力。”

    赵铭点了点头,不过却没有独占功绩,而是正色道:“孤王在前线,只是交代几句,执行的确实完勋你,还有训导司的训导官。大军能有现在的气象,你们功不可没。”

    王翊等人,听了赵铭的话,心头不禁欢喜。

    这时,赵铭一行人,绕过校场,进入军营。

    赵铭随便选了一个军帐,钻了进去,里面空无一人,赵铭随时掀起通铺上的被子,下面垫着草,上面也薄得很。

    王翊立时道:“殿下,藩府先前在浙江收编了数万大军,如今又从江北接来数万人马,藩府并没多少军资储备,暂时只能拿出一些春秋两季用的薄被子。”

    这次赵铭扩充确实太快,藩府并没有足够的军资储备,来装备这么多军队。

    赵铭扭头吩咐道:“将这一点,加入议事内!”

    顾炎武躬身道:“卑职遵命!”

    这次赵铭返回苏州,是为了参与,国社党的第二次议事会议,以确定下一部的方向,以及建立一套统治江浙的领导班子,还有行政和军事体系,正是建立藩国。

    当下,赵铭又与王翊等人,在营中巡视一阵后,赵铭便离开军营,往苏州城奔去。

    吴越王府,府门外,两个小童,在外玩耍,其中一个小男孩,不时跑到街上看了看,然后又失望的回来。

    这时,街道上一阵马蹄身传来,正坐在门槛上小男孩,听见声音,立刻就又跑了出来。

    赵铭在府门前勒住战马,便见小男孩跑来,大声叫着,“阿爹!阿爹!”

    赵铭波澜不惊的脸上,露出喜色,蹲下来,一把将撞入怀中的男童抱起,狠狠亲了一口,然后一边抱着他往里走,一边说道:“你母妃呢?”




第662章建藩立国
    新年刚过,苏州城中,还保持着喜庆气氛。

    吴越王府邸,侍卫和下人都穿着新衣,各处走廊和院子里,挂着灯笼,呈现出一股新气象。

    清晨,天还没亮,赵铭还在睡梦中,就被王妃推醒,“殿下,今日清早要召集诸位大人议事,中午要见鲁王殿下的使者,下午要去东郊工坊~~~”

    赵铭从床上坐起,听着王妃的话语,作为一藩之主,他可以说是日理万机,一刻清闲都没有。

    这时,王妃自己穿戴好后,对外挥手,轻声呼唤,“都进来吧!”

    寝殿外,一大群宫女,端着一个个托盘走进来,托盘上摆着赵铭的郡王龙袍、翼善冠、玉带、黑色皮靴,以及早餐和各种洗漱用品。

    昨夜一场激战,清早赵铭有些疲乏,宫女将他扶起,而后便帮着他穿上郡王服饰,又帮着赵铭洗漱,整个过程,赵铭只是张开双手,抬抬脚,真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辰时一刻,天刚亮不久,赵铭便在数十名侍卫的护送下,前往原来的东海总督衙门。

    虽说赵铭勇力过人,但如今地位今非昔比,个人的安危,并非只关系自身,同时也会影响几十万的吴越国将士的命运。

    因此,赵铭如今特别谨慎,走到哪里都有侍卫护卫,而自起兵以来,赵铭也确实遭受了各方势力的暗杀,不过都以失败告终。

    这时赵铭在总督衙门前停下,前来参加议事的三司官员,还有幕府幕僚,都已经到了。

    可以说,除了在外打仗,或者有防御任务在身的人之外,原来东海镇的高层文武,基本都来了,一共四十余人!

    早一步到来的众人,正三三两两坐在议事堂内窃窃私语,谈论着建藩之事,这时,有侍卫高喊:“殿下驾到!”

    一时间,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见赵铭在带刀侍卫的簇拥下,快步进入大殿。

    “恭迎殿下!”众人立时起身,恭迎赵铭入内。

    如今吴越藩,已经是独立的状态,只是名义上尊朱聿键为主,而实际情况则是,大家内心都十分清楚,赵铭才是他们的主公!

    赵铭笑着摆摆手请众人坐下,待众人落座后,便笑道:“既然大家都到了,那就开始吧!”

    宫女上完茶点后,立刻退出,门口侍卫则关闭大门,让众人闭门商议。

    大殿内安静下来,赵铭继续说道:“今天召集大家来议事,主要是因为孤被朝廷封为吴越王,孤王准备建立藩国,来统治如今藩府控制的州县。”

    明初时,大明朝存在不少货真价实的藩国,他们有自己的兵马,并且任命绝大多数的官员,掌握地方赋税,掌握兵权和行政权,俨如独立王国。

    后来,明朝进行削藩,藩国力量在靖难之役后,被严重削弱,已经名存实亡。

    此时,明朝对朝廷和地方上的控制力大不如前,权威被削弱,各地割据势力,便立时起来,构成一个个独立王国。

    如今西川孙可望、名义上臣服明朝,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独立王国,不仅军队不接受指挥,律令、赋税也不相同,甚至还自己开科取士。

    现在,赵铭准备做的,也就是如同孙可望一般,将江浙打造成名义上臣服于明朝的独立藩国。

    赵铭扫视众人一眼,对钱谦益道:“牧斋公,你说说吧!”

    在开会之前,赵铭事先已经告知心腹,并让他们拿出建藩方案。

    钱谦益遂即起身,向众人拱手,然后说道:“诸位,如今藩府控制版图广大,幕府商议后,决定撤东海总督衙门、东海三司,以及浙江巡抚和三司,在地方上设道,在中央设议政府和六曹,来统治江浙。”

    如今赵铭控制江浙,还有海外诸多领地,为了避免割据,形成强大的势力与藩府抗衡,幕府商议后,决定将浙江和江东进行分割,由两省变成数道,否则浙江一省的实力,就占了藩府的一半,让藩府怎能压制和指挥省府?

    因此,将现有版图重新划分行政权区域,便有利于加强藩府对地方的控制。

    赵铭颔首示意,“继续说!要讲清楚一些!”

    钱谦益道:“经过初步商议,幕府认为,可将现在控制区域,划分为一京、五道和三个总督区。一京为王京,辖杭州、绍兴、严州三府。五道分别为江东道,辖镇江、常州、苏州三府,浙北道,辖湖州、嘉兴、松江三府,浙东道,辖宁波、台州两府,以及舟山等岛屿。浙西道,辖衡州、金华两府,浙南道,辖温州、处州两府。三个总督区,则分别为台湾总督区、吕宋总督区和新明洲总督区。”

    赵铭问道:“大家对此,可有意见?”

    众人都点了点头,建立藩国后,不可能一个省就占了藩国的一半,所以众人对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并没有意见。

    赵铭遂即示意,钱谦益继续道:“在中央,幕府更名为议政府,下设六曹、司宪院、司谏院。议政府设领议政一人,参议六人,由六曹判书和参判担任。议政府、六曹、司宪院、司谏院的职能,大家可以对标内阁、六部、大理寺、都察院。”

    大明削藩已有两百多年,藩国名存实亡,赵铭要建立独立的藩国,只能找现存的藩国进行借鉴,他便借鉴了朝鲜的一些名称和架构。

    这时赵铭沉声道:“领议政,就由户曹判书陈明遇担任,另外工曹判书陈于阶、吏曹判书徐孚远、刑曹判书冯京第、兵曹判书陈子龙、礼曹判书戴之俊,兵船参判顾炎武,担任参议。钱谦益担任司谏院司院,黄宗羲担任司宪院司院。”

    这个安排,其实与此前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该了个名称,被点名的众人,立时出列行礼,“谢殿下栽培!”

    这时,赵铭又道:“行政的事情说完,现在来说军事。孤王的意思是,设五军都督,将神策五军,升格为左右前后中五军,每军兵额三万,再将府兵,改为郡兵,负责驻守地方,协助五军作战。”



第663章登坛拜将
    苏州城外校场,旌旗飘扬,数万吴越军将士,列成方阵。

    五军将士,打五色旗,左军为青旗,有五千人,列阵于高台之东,右军打白旗,有五千人,列阵于高台之西,前军打赤旗,有五千人,列阵于高台之南,后军打黑旗,有五千人,列阵于高台之北,中军打黄旗,有一万人,护卫高台。

    此外,还有数部郡兵,列阵于外围,有士卒抬着巨角,有力士持锤立于大鼓前,兵威壮盛。

    这时,高台下,近百号手,仰头吹响号角,鼓手急擂战鼓。

    激昂的号角,动人心魄的战鼓,昂扬而震撼,令所有将士,都内心振奋。

    赵铭登上高台,俯视校场上的兵将,心中生出一股豪情。

    有枪就是草头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要不是赵铭有兵,有势力,朝廷也不会给他吴越王的封爵。

    现在赵铭控制江浙,成为一方诸侯,而为了维持自身的实力,一支强大的军队,必不可少。

    此前,赵铭兵马不到十万,如今再接受浙江浙军,还有江北溃兵之后,赵铭从中进行挑选,总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

    吴越国立藩,兵马翻了一倍。

    这对赵铭来说,是势力倍增,而对议政府而言,则将面对巨大的后勤压力,但既然进行收编,那就得统一衣甲和旗帜,不能再穿以前的行头。

    虽说都是明军,可是因为从属不同的势力,衣甲其实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浙系诸军,几乎每镇兵马的衣甲服色,都不一样。

    现在随着地盘的扩大,赵铭属下人马的成份,开始有些复杂,赵铭之所以要建立军事指挥体系,就是要统一内部人马,而要军队指挥的统一,首先就是军服和旗帜要统一。

    赵铭遂即下令,让议政府给收编的人马,置办衣甲。

    不过,在古代,盔甲制造的十分缓慢,一副好甲,有经验的工匠也要制造许久。

    赵铭要十万人换装,议政府无论如何,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

    有鉴于,火器大量装备,以及燧发枪和线列步军,在各方势力之中都有出现。

    赵铭遂即建议,让兵曹和工曹设计出新式布甲和军帽,令华兴公司进行生产。

    整个江浙的纺织工坊,还有兵工作坊,日夜不停的三班猛赶,缝制了三万多套军服和大衣,还有军帽,用于装备参与成军仪式的五军将士,至于郡兵则穿原来的衣甲,参与仪式。

    五军将士穿着新式军服,外面披着一件过膝的军大衣,脚上踩着马靴,头上带着大檐帽,帽里面的垫圈,用铁丝圈撑起,帽沿用皮革制成,整个人精神无比。

    高台下方,五军将士军装整齐,崭新的燧发步枪和闪亮的刺刀,散发着阵阵震慑力。
1...213214215216217...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