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自嘉明嘉靖年间开始,葡萄牙人在澳门已经有了百年。
当初的渔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市镇,街道和建筑都是用石头修建,很有异域风情。
赵铭看着两侧的建筑,还有天主教教堂,都是欧式风格,不禁微微皱起眉头。
一旁的澳门总督,依苏沙时刻注意着,这位大明亲王的脸色。
依苏沙已经得到消息,汉王殿下前来澳门,乃是考虑是否收回居住权的问题。
汉国强大,连荷兰和西班牙人都被击败,以葡萄牙人的实力,根本无法与汉王抗衡。
如果汉王决定收回澳门,那么葡萄牙人,便不得不放弃经营百年的澳门,离开大明。
因此,依苏沙眼下只能尽力讨好汉王,让汉王满意,期许汉王让葡萄牙人继续留在澳门。
“天朝上国,许尔等居住于此,应该尽快适应我天朝之制,融入天朝!”赵铭沉声说道:“今后修建屋宅和建筑,都需要官府审批,而且不得拥有武装,汉人百姓当可以随意进入澳门葡萄牙人聚集区!”
赵铭并不反对,四夷进入中国,不过进来后,不融入中国,还搞自己的一套,封闭自己的圈子,反而不断向中国输送他们的东西,那就是文化和宗教入侵了。
这是绝对不允许,太平时间还好,一旦中国内乱,这些扎根在中国,文化、习惯、信仰完全不同的族群,就会成为动乱的根源。
五胡乱华,西北民乱,就是例子。
就说这澳门,后来趁着清政府**无能,也被葡萄牙乘机变成了殖民地。
赵铭以为中国,开放是必须开发,历代以来,开放的中国,都是比较强大的时期。
对于四夷,进入中国,赵铭也不排斥,毕竟需要文化交流和贸易,但是要留在中国必须是那种仰慕中国文化,真心融入之人,同时也不能搞出超过汉人的待遇。
现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就是如此,来了百年,由于官府的不作为,使得他们在澳门拥有了特权,待遇可以说要高于明朝百姓,他们自然不可能融入。
葡萄牙总督依苏沙不禁额头冒汗,赵铭继续吩咐道:“来澳门的葡萄牙人,必须在官府进行登记,是匠人,是传教士,是水手,是流放犯人,要写的轻轻处处。并进行筛选,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获得居住权。”
赵铭在澳门逛了一圈,查看了葡萄牙人的船坞,枪炮工厂,还有店铺,心中本来打算,将澳门收回,以后葡萄牙人,也和其他西夷一样,前往各个口岸贸易,进入内地需要审批,不得长期滞留,除非是官府觉得有用的人才,才可以获得居住权。
不过,在赵铭参观耶稣会在澳门的大学,看见中众多书籍,还有分门别类的学科后,改变了主意,暂时留着澳门。
中国文化,侧重于成人之道,培养人格,而西方则重视外部事物的规律。
眼下,赵铭还需要,葡萄牙人来开启,另一波西学东渐,促进交流,弥补短板。
在澳门看了一圈后,赵铭令礼曹判书戴之俊,制定一个管理澳门的制度和规定,便返回了广州。
赵铭刚进入广州,便有官员来报,言顾元镜引数名投诚之人,已经进城多日,在驿馆等候接见。
赵铭一听,遂即稍微洗漱,便在行宫大殿接见众人。
这时赵铭从屏风后面出来,顾元镜小声说了一句:“殿下到了。”
瞿式耜等人一听,纷纷站起身来,俯首相迎。
赵铭径直到主位坐下,而后道:“坐。”
各人依次落坐,一开始不熟悉,有些生分,都低着头,没人说话。
赵铭一眼扫过去,问道:“瞿抚军何在?”
瞿式耜站起身来,拱手行礼,“卑职广西巡抚瞿式耜,参见汉王殿下!愿与殿下同辅桂王,平定天下!”
赵铭微微皱眉,不过还是笑道:“有瞿抚军相助,孤定能中兴大明。瞿抚军熟悉广西,便依旧为广西巡抚,剿灭朱聿锷,抵御西贼!”
瞿式耜作揖一礼,算是领命。
赵铭遂即又对众人笑道:“诸位,一一报个家门吧!”
话音落地,一人站起身来,抱拳行礼,“卑职赵印选,原为滇将,支援过赣南,也在湖广打过鞑子!今来投殿下,并无二心。惟愿效力于军前,建功立业。”
“好!”赵铭赞叹一声,又问:“还有呢?”
又一将起来报拳,朗声道:“卑职胡一清,也是滇将,与赵印选一道,在赣南与清兵血战过!”
接下来,来的土司和将领,一一自报家门,给赵铭行礼,赵铭一一做了安排。
最后,大堂内只剩下最后一人,赵铭微笑道:“这位就是丁督宪吧!”
丁魁楚忙走到殿中,毫无骨气的直接跪下,磕头道:“正是臣!臣愿意为殿下效力。”
赵铭却摆了摆手,“丁督宪不急,孤稍后再对你安排!”
第780章赵铁棒是坑逼
江西南昌。
残破的城墙上,一面“李”字大旗飘扬。
李成栋部坚守南昌,已经六月之久,而随着湖州的朱以海败退至安庆,南昌已经彻底失去外援,已然成为一座孤城。
十一月初,江西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花飘落下来,城池和城外原野,都覆盖了一层白雪。
彼时南昌城上,李部官军,身上盖着茅草和毯子,或坐或卧的遍布城头,已经没有了江北精兵的骄横劲儿。
许多士卒都是抱着火枪,背靠着冰冷的城墙而坐着,目光呆滞,身上沾满了雪花。
李成栋穿着一身破损严重的铠甲,按着战刀,从城上巡视而过,来到垮了一半的城楼。
这时,这位建武悍将,扶垛眺望城外,郑军和赣军士卒,遍布纵横交错的深壕之中,各处升起屡屡青烟。
郑成功和金声桓猛攻南昌多次,都未能攻下南城,最后只能深壕锁城,将李成栋困在南昌城中,而后主力沿着鄱阳湖之南,向湖口后方迂回,迫使朱以海放弃湖口撤往安庆。
如此一来,南昌城便彻底绝了外援。
李成栋扶垛眺望,阴鸷的目光,扫视着城外军营,一拳砸在城墙上,“娘个劈的,本王这次被赵博安坑惨了!要不是这厮,声称要杀入江西,与朱聿键决战,本王早弃城而去。本王坚守着南昌,原本指望与他配合,一举大败隆武大军,如今苦等他六个多月,那厮兵马在哪里?”
看着自己麾下精兵,显然绝境,李成栋不禁大骂赵铭,真是生吃了赵铭的心思都有了。
远在广州的赵铭,打了个喷嚏,继续与众多新投之人,举杯畅饮。
李成栋部将郝尚久也是一脸悲愤,没想到,居然被人坑一回,而且一坑就是这么惨:“当初江北之战,大王与我等救了赵铁棒一回,那厮就这么报答大王!”
李成栋的处境,是赵铭没有想到的,并不知道,他当初声东击西之策,会把李成栋坑得这么惨。
当初,赵铭因为隆武朝廷,查封江东商铺,攻击汉国商船,而毅然兴兵,讨伐隆武朝廷。
消息传来江西,朱以海君臣大喜过望,大有英国人听说元首闪击了苏联,委员长听说日本投降了珍珠港的喜悦。
建武君臣,俱都以为汉军参战,隆武必败,李成栋正是看了赵铭声讨隆武的檄文,才决定坚守南昌,等待汉军来援,而后里应外合,击败隆武大军。
可是他没想到,赵铭已经变了,汉军并未进入江西,而是杀入了闽粤。
这一下,便坑惨了李成栋,等反应过来,南昌城下已经沟壑纵横,被锁死在城中,想走已经来不及了。
李成栋听见赵铭的名字,就一肚子火气,懊悔的又是一拳捶在墙垛上,“没想到啊!没想到!浓眉大眼的赵博安,也背叛陛下了!”
部将范承恩愁眉苦脸道:“大王,事已至此,我等该怎么办?”
整个江西,就剩下南昌一座孤城,还在建武朝手中,最近的援军,在安庆与十多万隆武大军对持,李成栋能有什么办法。
李成栋阴沉着脸,拳头砸出血来,“告诉弟兄们,今晚再突一次!”
身后几员将领,相互看了眼,低声应了下,提不起精神。
在朱以海撤往安庆后,南昌已经彻底失去解围的希望,近日来,李部将士数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
城外隆武朝廷的军队,将南昌围得水泄不通,壕沟和矮墙如铁捅般困住南昌,众人都知道,没有援军接应,绝对突不出去。
可是不突围,城中粮食已经快要耗尽,李部已经坚持不了多久时间,已然到了最后时刻。
~~~~~~
城外,壕沟之中,福建来的郑军,点着柴火,瑟瑟发抖的聚集在了一起。
在城内李部士卒,陷入绝境之时,城外围困的郑军和赣军,也在咬牙坚持。
汉军突袭闽粤后,隆武朝廷失去银钱和物资补给,南来的郑军甚至做不到每人一件棉袄。
这时,一名身穿绯色官袍,披着大红斗篷的明朝大员,在侍卫的护卫下,跨过一条条壕沟,出现在南昌城下。
城池内,李成栋巡查城头一遍后,回到了城中府邸,匆匆吃了点东西,便将自己关在了房间内。
现在南昌已经是块死地,即便城外敌军不强攻,只需继续深壕围困,用不了多长时间,守军便将崩溃!
想我李成栋,早年跟随高兴平,打过官军,战过李自成,后被赵铁棒拿刀逼着反正,与八旗劲旅也交过手。
十多年来,本王征战沙场,与天下豪杰大都交过手,得友军衬托,混了个“虎侯”的称号。
如今刚被封郡王,还想如那赵铁棒一般,混个一字王,难道就止步于此呢?
李成栋心里清楚,突围是突不出去的,他虽不是英雄,但心中不禁有丝英雄末路的凄凉。
正在李成栋沉思伤怀之际,房间外,部将范承恩却道:“大王,城外有使者求见。”
房间内李成栋微微皱眉,心中一动,沉声道:“城外的使者,来此作甚?”
范承恩道:“多半是来做说客!”
“想让本王投降?”李成栋闻语勃然大怒,异常果决,“本王深受陛下大恩,不见!”
房间外,范承恩是个实在人,闻语脸上纠结一阵,还是转身,准备轰使者出城。
房间内,李成栋说完,见屋外没有反应,眼见着范承恩的影子转身,不禁急了。
范承恩见李成栋大怒,只得默默转身,然而他刚走几步,身后屋门却忽然打开,李成栋站在门后,气急败坏的道:“回来!”
范承恩不禁一愣,大王吃了什么,这么大火气,不见就不见嘛,为何对我发怒?
李成栋看了这个憨批一眼,心里苦得很,只能自己道:“算了。听一听他说什么也无妨!”
范承恩微微一愣,半响才反应过来,“大王的意思是?”
李成栋怒道:“娘个劈的,让使者进来!”
第781章李成栋又叛变了
不多时,那穿着绯袍的大员,在一群形容狼狈的李部将士的簇拥下,进入南昌城中。
绯袍大员,目光扫视城中,只几眼,便知城中虚实。
这时,他跟随士卒,来到李成栋驻节之地,整个帅府被拆掉大半,显得十分破败。
南昌被围困半年,除了粮食和火药告急之外,最为紧缺的其实是石炭和木柴。
城中几万大军,加上十余万百姓,每日生火做饭,消耗大量木材,而如今入冬,需要木柴取暖,南昌城内的屋宅,已经被拆掉一大半。
这时,范承恩带着使者,来到李成栋面前,“大王,使者到了!”
这会儿功夫,李成栋已经换上压箱底的郡王服饰。
他是火线封王,郡王龙袍和翼善冠,送来还没机会穿过。
“忠武王!”来人看了看李成栋,团龙袍、翼善冠、腰缠玉带,脚踩黑色革靴,像模像样的端坐着,微笑着拱手。
李成栋沉着,伸手道:“未请教?”
使者淡然一笑,先解下斗篷,抖了抖雪花,露出一张五十多岁,刀削般的文人清瘦脸庞,一双眼睛,异常锐利,充满智慧。
“鄙人,中极殿大学士堵胤锡!”堵胤锡笑着注视李成栋。
“堵~堵阁部~”李成栋惊得一下破了音。
堵胤锡在明朝,还是有很高的威望的,李成栋没想到,他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虽说堵胤锡曾在南京待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就被罢免,李成栋又常在外领兵,所以并未见过堵胤锡。
“堵阁部不是~”李成栋恢复镇定。
“不是被罢免了,对吧!”堵胤锡自己坐下来,微笑道:“皇帝觉得吾还有些作用,重新启用吾为大学士,督师江西。”
如今这大明朝,能让李成栋服气的人,并不多,赵铭算一个,堵胤锡也算一个。
对于像堵胤锡这样大公无私的人,李成栋还是很敬重,原本准备的话语,想摆的架子,一下全施展不出来,节奏完全被打乱。
“堵阁部入城为何?”半响,李成栋只能开门见山。
堵胤锡淡然一笑,“为殿下而来!”
李成栋沉着脸道:“我深受建武帝大恩,若是堵阁部想让我背叛陛下,还是算了。我李成栋虽是一介武夫,但是为人忠义,并非反复小人。”
这话说出来,怕是没几个人相信,造反起家,后降明朝,又降满清,然后又反正归明,已经换了不少老板了。
堵胤锡看李成栋一身团龙袍,穿在身上一丝不苟,并不点破,而是笑道:“殿下忠义之心,吾知,陛下也知。陛下令吾来招降殿下,正是看重了殿下的忠义和能力!”
李成栋有些惊讶,“隆武皇帝也知道李某忠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