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时胡为宗早已撤离,清军只见河面火光熊熊,映红了清将的脸庞。

    看地脚印和车辙印,便知道肯定有刁民帮忙,否则粮食不可能这么快搬光。

    为首的清将大怒,连夜扫荡周围几个村子,但凡搜到藏有粮食,还有物资,立刻全村杀光!

    天地会早招呼过,让附近百姓,拿了粮食后,先躲一躲,不过还是有些顽固的人,以及一些人觉得自己没帮忙,便没事情的人,认为清兵不会乱杀,却被愤怒的清兵杀死,村子燃起大火,哭声震天。

    这时胡为宗等人并未




第151章撤出长江
    赵铭随着李元胤匆匆来到观音门,进帐便见李成栋正和胡为宗说话。

    胡为宗见赵铭进来,忙起身抱拳,微笑道:“堂主!”

    赵铭走前去,一拳锤在胡为宗的肩窝,“胡兄弟!”然后招呼他坐下。

    这时李成栋却沉着脸道:“赵将军,胡兄弟过来,是为了通报我们一件紧急军情!”

    胡为宗道:“我前些日在嘉兴活动,发现一支清军,足有万人,且人人带甲,昼伏夜出,前往松江,估计多铎已然回军,所以特来相告!”

    嘉兴位于杭州和松江府海县之间,是浙江通往长江口,最近的通道。

    “多铎退兵呢”赵铭先是一喜,遂即又皱眉道:“这支清兵是想封锁长江口,想要断我出海之路啊!”

    胡为宗道:“多铎是否撤军,目前还不确定,不过我以让天地会的兄弟去探查了。”

    李成栋黑脸道:“不管多铎是否撤军,我们都必须撤退了!”

    赵铭沉着脸,清军偏师插向海,崇明可能会有危险,而一旦清军夺回崇明,构筑炮台,那他不好入海了。

    “怪不得孔有德今日没有进攻,原来是知道清军北返了。”赵铭呢喃一句,然后抬头道:“我等占崇明,入长江,陷镇江,破南京外郭,祭拜孝陵,震动江南。如今纵横长江以有两月有余,清军各部已然集结,准备结围剿我们,确实到了该撤军的时候了。”

    坚持到现在,已经十分不易,继续下去,将会使得自身陷入险地,赵铭决定先撤往长江口。

    此地进可攻,退可走,立于不败之地。

    若是多铎没撤,明军依然可以长江口的沙洲为依托,四处出击,袭扰清军,达到牵制清军的目的。

    如果多铎主力撤回,清军重兵云集江南,赵铭便能从容返回舟山。

    江南毕竟是清军控制之地,明军等于孤军深入,随时有被包围的可能,李成栋早想走,他见赵明不反对,当机立断,喝令道:“那传令全军,今晚走!”

    长江之役,持续数月,随着孔有德到来,明军已经难有作为,而现在又得知浙江清军北返的消息,李成栋与赵铭,遂即决定退出长江,保存实力。

    当下赵铭下令,士卒连夜搬运钱粮,将缴获物资运大船,实在搬不走的放火焚烧,一草一木也不能留给清军。

    ……

    石灰山下,清军大营,孔有德正与部将商议,刘良佐道:“贼人居高临下,大军仰攻,实在难以见到成效。”

    孔有德却笑着出示一封密信,胸有成竹的说道:“这是豫王爷送来的书信,入浙大军返回江南,王爷已经派出一万人马去夺崇明和沿江炮台。贼兵愿意困守石灰山,困守好了。届时豫王爷大兵一到,石灰山便是李诃子、赵铁棒的坟墓!”

    刘良佐闻语,眼前一亮,忙笑道:“豫王爷回师,赵铁棒还不溜走,那他死定了。”

    正说着,清将刘良臣挑帐进来,急声道:“王爷,石灰山、金川门、观音门、燕子矶火光冲天,贼兵怕是要溜。”

    刘良佐脸一楞,砸吧砸吧嘴,说不出话来,只觉得自己这嘴跟开过光似的,贼人居然真要溜。

    孔有德“噌”的一下猛然起身,然后怒吼道:“快,点齐兵马,给本王追!”

    黑夜,明军士卒登江面的船只,大军撤离南京,明军营地和城楼,燃起熊熊烈火,五六百艘大小船只,蔽江而下。

    船只顺水,快于奔马,片刻间离开了南京城,将火光甩在身后。

    孔有德率领骑兵,



第152章崇明种田上
    明末时期,崇明岛还不是一整块,有大大小小七八个沙洲。手机端

    公元696年,唐万岁通天元年,沙洲便有人垦殖居住,不久唐王朝便在沙洲设镇,取名崇明,随后崇明沙洲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沙洲面积增大,人口逐渐增多,终于在明朝洪武年间设县。

    明朝末年,天下动荡,江南却歌舞升平,经济繁荣,崇明也得到充分开发,人口已达二三十万。

    清军南下时,明朝宗藩义阳王朱朝墠,曾在义军的拥立下,盘踞于崇明沙洲,号称拥众十万,不过很快被清军击败,朱朝墠逃往福建,崇明被清军占据,遭到极大的破坏。

    崇明之地,乃是“长江门户”,清军占据此地后,因为不便管理,骑兵不能直接岛,担心复明势力重夺此地,所以对崇明进行了清洗,导致崇明人口锐减,田地抛荒。

    如今正是二月时节,春耕之时,赵铭登岛后,并没有马撤离,而是一边组织百姓搭建帐篷开垦荒地,一边打探江南和浙江的消息。

    二月是阳历三月多,正是播种的时节。

    赵铭本缺少粮食,若是错过了耕种,得在等几个月,而十余万人每个月消耗极大,迟一天收获,都有可能发生饥荒。

    因此赵铭来到岛后,立刻组织百姓,进行开垦,军队也都投入其,并把李成栋的人,也拉来一同劳作。

    对此,李成栋相当不满,他急于离开崇明去浙江、福建,可赵铭不走,他也没奈何,只能让人帮忙,希望赵铭早点忙完。

    这时,赵铭骑马视察崇明,观察了县城一遍,城墙十分低矮,若是清军登岛,恐怕难以坚守。

    赵铭将崇明视作自己的根据地,不过崇明距离舟山太远,离清军又近,若是遭受攻击,短时间内肯定得不到支援,便需要崇明能够坚守到赵铭从舟山赶过来。

    赵铭看了看城墙,肯定难以坚守,于是对夏完淳道:“小隐,崇明一地在手,本将能随时再入长江,威胁南京。它日清军若攻浙江,本将可入长江,清军攻福建,本将亦可入长江,清军攻湖广,本将还是可以入长江。有此地在手,清军不得安宁,我料想清军必会进攻,设法夺回此地,因此我准备在此地筑造铳城,你以为如何”

    赵铭想在崇明附近的沙洲,筑造棱堡,清军若攻岛屿,军民便退守棱堡,然后向舟山求援,赵铭则会领水师前来,届时岸的清军,便会腹背受敌,失去支援,必然大败。

    夏完淳笑道:“将军占据崇明,北虏如芒在背,必定深恨将军!”

    按着赵铭的想法,清军但凡作战,赵铭如这次般进逼南京,多铎甚至整个满清朝廷,可能会被赵铭给烦死。

    赵铭微笑道:“为将者是要让敌人憎恨,做让他们不快之事,能让建奴憎恨,便说明我这个策略有用。”

    夏完淳道:“下官觉得将军之策能够执行,至少能牵制十万清军,不过筑堡耗费极大,需要石块木料,崇明乃是沙洲,取材不意,且百姓尚未安置,恐怕短时间内,无力建造堡垒。”

    赵铭闻语一愣,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夏完淳说的乃是实情。

    赵铭呼出一口气,将话题转移到军民安置来,问道:“百姓安置如何呢”

    夏完淳其实并非赵铭属下,是央官员,不过赵铭却把他当属下再用,并准备将他留在身边。

    夏完淳回道:“崇明地处前线,下官建议,军民以卫所形势安置,壮丁全部编为屯军,分配土地,守备各个沙洲。”

    &n



第153章崇明种田下
    撤至崇明的军民,共计有十万一千余人,其李成栋的兵马有七千余众,赵铭水陆两营编满后将带走六千余人,眷属四千余人,跟随赵铭来的义军,将带走四千余人,除此之外,还有数百士绅眷属和读书人,也将离开崇明,前往舟山。手机端

    这样一来,安置在崇明的人口,大致有八万多人,壮丁约有一万二千余人,分为十二个千户所,分布于崇明附近各个沙州。

    如果这些壮丁,全部编为屯军,赵铭的实力便会大增,而一万多屯军加以训练,并于各沙州筑堡后,便足以守卫崇明。

    现在满清兵锋太盛,明朝很难抵挡,十多万浙兵被多铎轻松打垮,明军在正面战场,很难胜过清军,所以崇明这颗棋子便非常重要,能够起到牵制清军,使之无法全力攻击明军,始终顾忌南京遭袭。

    明军要在崇明,站稳脚跟,最重要的是水师和粮食。

    满清起于白山黑水之间,蛮族素来,不太注重水师。

    如今满清占据大半个国,马军步军无人能敌,但是却始终没有建立一支真正的水师。

    崇明位于长江口,四面环水,清军没有水师,很难进攻崇明,所以即便多铎到了江南,赵铭也不太担心,多铎会攻击崇明。

    因此明军要站稳脚跟的关键,是自己不能饿死在崇明岛。

    这便需要足够的粮食,而粮食的来源,除了抢劫和购买外,自己也需要自己种植。

    清晨,东升的朝阳撒在沙洲,海面和沙洲呈现一片金色,无数人影沐浴在阳光下,正干劲十足的劳作。

    沙洲,筑堤围田,开垦土地,修建水寨正同时进行。

    崇明岛二十余万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被发动起来,江边人头攒动,几万人一起劳作,场面十分壮观。

    沙州地势平坦,大船无法靠近沙州,郭忠领着三千水营士卒,还有近万百姓,趁着江水水位较低,清理原来崇明岛的码头,挖出一条供大船靠近码头的航道,并砍伐树木,搭建水寨,让水营有个避风之地。

    赵铭则拿着铁锹,带头围堤,他挥汗如雨,军民看见他这么拼命,心感动之余,也都埋头苦干,无人偷懒。

    江滩插着明旗,军民们挥舞着锄头和铁锹,都没直起腰来,个个挥锄如雨。

    李忠明领着一队士卒,负责敦促百姓干活,不过众人都奋力劳作,于是督促成了鼓励,镇抚司的士卒敲锣打鼓的激励士气,敲两下便大声喊道:“都快点干活啊!”

    土堤旁万人站成一排,齐齐挥动锄头、铁锹,很快筑起了一条围绕沙洲的土堤,而在土堤之内,无数老弱妇孺,则弯腰在田地里劳作,老人赶着耕牛,少年扶着犁,开垦土地。

    崇明岛,一片忙碌的场景,赵铭一直干到午,妇人们挑来吃食,士卒敲响铜锣,高声喊道:“吃饭了,众人才坐在地休息。”

    赵铭直接一屁股坐在锄头把儿,端了碗饭,边吃边与夏完淳和何成说话。

    土堤围起来,田地开垦后,马要开始春耕。

    夏完淳道:“将军缴获了一批粮食,种粮能够备齐,可以发种谷耕种,只是耕牛、犁铧稍嫌不足,各种农具也十分欠缺!”

    牛是稀缺之物,崇明岛只有二百多头,耕地有五六十万亩,牛确实太少了。

    农具是先也没有准备,现在许多士卒都是拿手扒土。

    赵铭沉声道:“耕牛我让人想点办法,看能不能买一批,不行的话,让郭忠派水师去抢。至于农具,我这次缴获了不少铁锭,倒是可以立刻让工匠赶制一批。”

    正说着话,李元胤走了过来,他站在人群四下张望,问了几人,才看见远处的赵铭。

    “赵将军,好消息!”李元胤忙走过来。

    赵铭将吃完的碗放在一旁,不禁问道:“什么好消息”

    李元胤道:“胡香主传来消息,多铎已经退兵,清军主力已出浙江,返回江南了。”

    赵铭闻语脸顿时大喜,他入长江的目的,是要逼着多铎退兵,现在多铎退兵,他的目的便达到了。

    “真的”赵铭站起来喜形于色,夏完淳等人也都高兴起来。

    李元胤点了点头,有些兴奋道:“千真万确,来的人我认识,不会有假!”

    赵铭来回走了两步,忽然问道



第154章灭明战略
    赵铭驻兵于崇明,仗着自己手有艘西夷炮船,便耀武扬威,对于长江是想进进,想出出,跟自家后院一样。手机端

    清军实力虽远远强于赵铭,多铎在陆地,一根指头能捏死赵铭,但是却拿驻军岛的赵铭没有办法。

    这次多铎攻击浙江,赵铭入长江直接将军,等多铎入湖广,赵铭必然再入长江,总之不管清军使出什么战略,赵铭只需一招冲入长江,足矣恶心满清了。

    论实力,多铎明明可以碾压赵铭,可是这个赵铁棒并非棒槌,反而相当狡猾,清军主力一来,他躲到岛当乌龟,清军主力一走,便又出来捣乱。

    这让多铎恨极了,却没办法,简直让他抓狂。

    多铎听了洪承畴的话,沉吟半响,“湖广总督佟养和传来消息,伪明巡抚堵胤锡,督三十余万逆贼,围攻荆州,伪明总督何腾蛟,率十余万众,进驻岳州,震动武昌,本王以派遣勒克德浑,率领两万精骑,奔赴湖广,本王随后亦要移师西进。这个赵蛮子再入长江,你怎么办”

    洪承畴忙道:“王爷,此次赵铁棒得手,一是我大清无水师,二是未想到海贼从海来,疏于防备。现在赵铁棒盘踞崇明,奴才虽无法攻下崇明,但只需王爷留奴才二万精兵,再辅助江浙十余万绿营,要防备赵铁棒,却并非难事。”

    多铎沉声问道,“你准备如何防御”

    这次洪承畴指挥失误,心里担忧满清追究责任,早已想好了腹稿,于是忙道:“回禀王爷,奴才有三策,只要执行,三年之内,必灭赵铁棒。”

    “要三年”多铎面露不快,他恨不得现在把赵铭抓住,然后活剥了赵铭,不过他还是阴沉着脸说道:“你说!”

    洪承畴忙道:“第一是封锁沿海,那赵铁棒裹挟十余万人,盘踞崇明,粮食物资必然欠缺,奴才准备封锁沿海和长江沿岸,使之不能得到补给,赵铁棒便无法壮大实力。若是封锁得手,贼兵必然困顿,此困敌之策。”

    多铎点了点头,洪承畴继续说道:“第二策,乃择险要之地,于狼山、福山、靖江、扬州、镇江等地构筑炮台,配以重炮,封锁江面。赵铁棒所持者乃水师战船,奴才以炮台封锁江面,使之不能随意进入长江,此锁敌之策。”

    洪承畴抬头看了眼多铎,见他认真再听,于是继续道:“有此两策,奴才可困敌于沙州,而臣第三策,则将剿灭赵铁棒。”

    多铎来了兴趣,“怎么剿灭赵蛮子”
1...4041424344...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