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堵胤锡是湖南巡抚,明朝在湖广地区的二把手,居然亲自跑来,让李过有些吃惊,他忙站起身来,正想去迎接,可一想到西路军的遭遇,还有何腾蛟的嘴脸,李过又坐了回来。

    现在大顺军没有一个核心人物,不过李过作为李自成的侄子,手又有东路军半数的兵力,勉强算是顺军各部的盟主,他自然也是有脾气的。

    一想到西路军众人说明朝如何不把他们当人,百般刁难,不给粮食,不安排驻地,甚至理都不理他们,李过的脾气也来了。

    你明朝这么对我顺军将士,本帅还真不鸟你了。

    李过坐回案后,冷哼一声,“先晾他一个时辰。”

    以顺军的实力,要打下湖南不难,可是众人为了大局考虑,主动跑去长沙要求合营,共同抗击清军,明朝故意刁难,逼走顺军,让顺军将士,心都十分愤怒。

    李来亨年轻气盛,也十分不满,闻语兴奋的一抱拳,“儿子明白了!”

    李来亨走后,李过坐在帐,却有些坐不住了。

    现在几十万顺军,前途何在,另李过其实十分担忧。

    李过虽与满清湖广总督佟养和有书信和使者往来,但是只剃头一项,便让他彻底否定了投清这条路。

    大顺已然对不起天下百姓,若是再剃头发,那是对不起祖宗,简直猪狗不如了。

    既然不打算投清,那只能投靠明朝了。

    李过想了一阵,忽然开口道:“来人,去将泽侯、磁侯他们请来。”

    清军攻入关后,顺军分成了两路,一路由李自成率领,从关经过豫南进入湖广,一路由李过和高一功率领,由陕北入甘肃,再入汉进入湖广。

    李过这一路是东路军,李自成亲率的是西路军,前往长沙要求合营,被排挤的便是西路军。

    西路军的田见秀、袁宗第、刘芳亮等人,同何腾蛟相处十分不愉快,现在堵胤锡过来,李过理应告知几人一声。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李过的营帐,得知堵胤锡过来之事,众人脸立刻垮了下来。

    田见秀恼怒道:“明朝还敢派使者来,还有什么好谈的”

    李过见众人都十分愤怒,安抚道:“堵胤锡乃湖南巡抚,是明朝大员,不如先听他怎么说!”

    众人吵了一阵,最后达成共识,看看堵胤锡过来做什么,看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

    李过大帐外,百名身穿铠甲,手执长矛的甲士,小跑着来到大帐前,然后齐齐停住脚步,分左右向两边走去,于两侧站定,甲士个个挺胸抬头,满脸杀气。

    他们用力将枪杆往地一杵,一手插腰,挺起胸膛,显得威武不凡,异常精悍。

    这时四方形的帅帐正面,帐帘子高卷,可以看见里面座了两排战将,一个个凶神恶煞,面露狰狞,目光杀气腾腾的盯着帐外。

    李过于田见秀,披挂整齐,坐在堂桌案两边的椅子,大马金刀坐着,目光同样正盯着外头。

    顺军将领们一个个,都将自己收拾得十分称头,以免坠了顺军的威风,准备给堵胤锡一个下马威。

    这时外头响起一阵脚步声,帐内众人齐齐侧首,只见得一名身穿绯色官袍,头戴乌沙,脚踩




第148章忠贞营复楚
    众人愿意接旨,是有心归降,露了底牌。≦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

    这时发现旨意并非给他们,心自然不快,却又不好发作。

    堵胤锡自然不会,不管顺军诸将的情绪,他要用顺军,借顺军之力,便需要他们真心归附,双方不能存在芥蒂。

    崇祯年间,大明人才消耗太快,等到南明时,便让一帮庸臣居于高位,致使决策屡屡失误,坑人不浅。

    不过南明也并非没有能臣,其宰辅之才,便有两个,一是堵胤锡,一是孙可望。

    只是堵胤锡一直被何腾蛟压着,始终没能位,最后让何腾蛟坑得忧愤而亡。

    孙可望也有宰相之才,但是他野心勃勃,自视太高,最终走向歧途。

    在赵铭建议招抚顺军之时,堵胤锡其实也看见天下矛盾转换,汉人内部矛盾,已经降为次要,华夷之争,成为了主要矛盾,所以他意图扭转明朝对顺军的态度,书建议招抚顺军,言,“自两京失陷,国朝精锐尽丧,朝廷以无可用之兵。今北虏势大,兵锋难挡,国如累卵,臣心甚忧。臣近闻闯逆已亡,其残部遁入湖广。陛下若招之,立收大兵三十万,兴之业,在此一举。臣知朝臣公,必言贼破北京,罪在不赦。陛下切勿为此言所误。今以楚之力,朝廷不能御虏,亦不能办寇。若借寇之兵,一旨诏书收之,则复楚之众有矣!会师金陵亦可期也!”

    隆武朝廷是南明历史,第一个改变策略,联合农民军的政权,而这一政策,为后来的永历朝能坚持多年,打下了坚固的基石。

    何腾蛟、堵胤锡则是首先与顺军接触的明朝官员,不过两者在大局观,却有区别,何腾蛟是被逼与顺军合营,并非主动招抚顺军,而堵胤锡却是主动招抚,真心想借助顺军的力量,光复湖广,建瓴而下。

    这决定了两人对顺军的态度,完全不同,堵胤锡见李过等人不快,忙又拿出一份奏疏,递给李过等人。

    在李过观看时,堵胤锡微笑道:“方才宣旨,诸位将军已经知道陛下的态度,而这封奏疏,则是本院,为诸位请封的奏疏。”

    堵胤锡注视李过等人,“本院请奏陛下,封李将军、高将军、刘将军、袁将军、田将军等为侯,其他将军亦有伯爵之赏,另外赐军名忠贞,驻军武昌,并赐铁卷丹书!”

    这与何腾蛟不理不睬相,简直天壤之别,李过等人惊住了,田见秀等人忙将奏疏接过来传阅,仔细看了一遍。

    这时李过反而有些不安起来,“我等未立寸功,怎好得此厚爵”

    众人是真心想与明朝联合,看到厚封,心激动之余,却也有些不好意思,觉得德不配位。

    堵胤锡沉声道:“李将军能有此言,足见忠义之心。如今局势,诸位也知,将军当立大功,抗击北虏,恢复全楚,以报陛下之恩!”

    李过等人互相看了一眼,纷纷下拜,“我等愿归大明,为陛下效死!”

    当下,李过让人备好三牲、香案,与堵胤锡歃血为盟,折箭为誓,答应将顺军改为忠贞营。

    盟誓完毕,堵胤锡与李过等人,相视大笑,相互勉励。

    堵胤锡遂即言,“今北兵攻浙甚急,陛下令楚赣策应反击,分北虏之势。湖广清军只二三万众,兵力空虚,将军既然归明,当起大兵,复全楚之地!”

    李过得知堵胤锡要为他请封侯爵,心里便觉得,自身没有功绩,便得此厚爵,有些不安心,担心让人非议。

    他听了堵胤锡之言,当即笑道:“某正有此意!只是不知该如何作战”

    堵胤锡道:“湖广之地,重者有三,武昌、襄阳、荆州也!将军今在常德,荆州之南,宜速渡长江,夺下荆州,得全楚之,然后分两路进击,一路北取襄阳,挡豫州之敌,使敌不得南入湖广增援武昌,一路建瓴而下,夺武昌城,则全楚尽复。如此湖广即定,有此粮仓,足矣养兵。大军稍作休整,便可顺江而下,与闽浙之众



第149章多铎退兵
    二月十八,晌午,石灰山。

    震天的喊杀声和隆隆的爆炸声,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若是正常情况下,赵铭和李成栋不可能是孔有德和四万清军的敌手,不过明军以石灰山为依托,借着山势防守,相当于凭城而守,孔有德要击败明军也难。

    孔有德赶至南京时,赵铭已经完成移营,并在石灰山修筑了简易的工事。

    一支明军,盘踞南京不走,影响实在恶劣,孔有德赶到后,没有丝毫迟疑,便令清军发起了攻击。

    一连多日,清军连续攻击,守山的明军,仗着占据高处,以弓箭和火铳不断射杀压制,明军士卒从最初的慌忙应对,到逐渐熟悉战场,从容击退清军。

    战争磨炼军队,那些刚募集不久的士卒,在战争迅速成长,特别是赵铭的太平营,在战争进步迅速,逐渐有了些精锐的样子。

    这时,攻击受挫的清军,再次漫野退了下去,稍作集合后,便准备发起下一次攻击。

    赵铭站在山头,俯视山下退却的清军,心头却十分担心,神情有些忧郁。

    前不久,赵铭已经得知,清军攻占绍兴、宁波,兴国公王之仁战死,清军攻入台州的消息。

    浙江明军在多铎的进攻下损失惨重,朱以海已经退往温州,也不知道情况如何。

    夏完淳站在赵铭身旁,“将军可是在担心浙江局势”

    赵铭点了点头,遂即又摇了摇头,“我确实担心浙江,不过更加担心福建!”

    夏完淳微微皱眉,“福建难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赵铭看了夏完淳一眼,夏小隐虽然多智,但是毕竟没开天眼,怎会知道郑芝龙愚蠢的让人无法理解,他极有可能此时投清。

    “清军杀入台州,兵锋已近福建,郑芝龙将直面清军威胁。我观此人并无忠义之心,只重郑家私利,担心他会投清!”赵铭沉声道。

    夏完淳有些不信道:“福建之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易守难攻,不利清军驰骋。郑太师手握十万雄兵,富可敌国,未必不能一战,他会不做曹操,而直接投靠建奴”

    郑芝龙实力并不弱,福建又是郑家的大本营,经营十余年,完全有能力一战,而且郑芝龙完全有做曹操的资本。

    郑家有兵有钱,先帮明朝击败满清,然后取而代之都有可能。

    赵铭也不好怎么解释,历史郑芝龙确实直接投清了。

    “郑芝龙鼠目寸光,他要是曹操,早已经出兵救援!”赵铭叹了口气道,“现在只能期望,太子殿下能守住温台,令清军无法直接威胁福建,让郑芝龙觉得尚有回旋余地,不立刻做出什么人神共愤的错事。”

    赵铭内心并不忠于明朝,他是心怀天下,如果郑芝龙想做曹操,赵铭并不反对,毕竟做曹操的干事情,而郑芝龙要是肯为天下做事,局势不会崩坏至此。

    郑芝龙显然是不曹操的,操若知道有人拿郑芝龙与之相,恐怕也不乐意,这简直是侮辱,非砍死赵铭不可。

    以郑芝龙的商人本性,必然追求利益最大化,若是福建不直接受到清军威胁,他应该不会投清,但若是清军兵临福建,那难说了。

    若是郑芝龙降清,隆武皇帝向历史一样遇难,明朝真成一坨烂泥,扶都扶不起了。

    因此,眼下对于明朝而言,是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

    如果朱以海顶不住,让清军逼近福建,郑芝龙投清,那局势便会沿着原有轨道发展。

    “将军,火药将要耗尽,箭矢也不足了。”王大拿扶着头盔,爬山头,忽然禀报道。

    赵铭闻语停止了与夏完淳交谈,伸手拿来狼牙棒,沉声道:“那准备近身搏杀,将清狗赶下去。”

    同孔有德激战半个多月,明军损失已经很大,而且连续厮杀,军械消耗极大。

    箭矢和火药用过没了,是战刀连续砍几下,也都卷刃了。

    明军没有补给,全靠缴获,器械消耗了无法补充,处境已经很艰难,不过赵铭却决定继续坚守,希望为朱以海分担压力,避免多铎击败朱以海,攻入福建。

    浙东,一场春雨不期而至,细细密密的带着一丝寒意



第150章发现敌情
    赵铭在石灰山与孔有德激战,江南各地义军为了配合赵铭,为了给浙江明军分担压力,都行动了起来。

    吴易在太湖,便下令天地会收集消息,派遣太湖义军四处袭击清军,江南大地十分热闹。

    为了牵制清军攻击浙江,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袭扰清军的粮道。

    在明军冲入长江后,清军漕运被阻断,湖广、江西、两淮的粮食,都无法走大运河将粮食运到浙江。

    清军便从南直隶各县调粮,而粮队、粮船,便成了天地会和义军袭击的主要目标。

    胡为宗收到了赵铭的指示后,便亲自挑选了一些天地会的好手,组建了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不但刺杀清廷狗官,收集情报,有时候还组织人马抢劫清兵军粮。

    太湖东南方,嘉兴县境内的一片树林里,天地会嘉兴分舵舵主余太初,用树枝在地画道:“香主,都打听清楚了,嘉兴的狗官征了一批粮食,装船停在冯家浜,我准备晚带弟兄趁机跳去,把粮食偷偷卸下来,然后安排百十号人抬走,您看咋样”

    胡为宗笑道:“嘉兴县的清军窝在城里不敢出来,冯家浜离县城十多里,你这点魄力!”

    余太初原来是码头苦力,挣辛苦钱的寻常人家,手下有几个汉子跟着,接些码头的活计,没干过什么大买卖。

    余太初闻语,恼羞成怒,想了想一下折断树枝,“那一不作二不休,把船烧了,把粮抢了,将押船的清狗都打死,再发动附近百姓,将粮食全部搬走!”

    胡为宗闻语,点头满意的笑了:“这么干。”

    嘉兴县靠近义军活动区域,不过却是清军地盘,大鼓义军不敢过来,胡为宗只带了十多个弟兄,但都十分精悍。

    是夜,冯家浜附近的大运河边,十几个穿着黑色劲装的汉子趴在岸边草丛内,目光注视着江粮船。

    船点着火炬,几名清军没精打采站在船弦边,哈气连天。

    他们是负责护粮的清军,嘉兴是清军控制的地区,不似长江沿岸那样闹腾,目前还算安全,清军警惕不高,他们主要是防备毛贼扒窃粮食。

    月光下,船火炬忽闪忽闪,四下静寂无,胡为宗等人悄悄涉水,游到船边,观察一阵后,低声喝令,“!”

    天地会的好汉们悄悄船,从后抱着清军脑袋迅捷的一扭,发出一声脆响,便将清军的尸体轻轻放倒在船。

    好汉们跃船只,便挥刀砍杀,胡为宗双刀翻飞,将清兵一一放倒,清兵连连跳入水逃命。

    这时余太初挥动火炬,打了个信号,运河西岸立时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身影,成百千的百姓,推着独轮车,挑着扁担箩筐,来到河边。

    百姓将船拉到岸边,搭船梯,而千百姓搬家的功夫是不容置疑的,很快将船粮食、物资搬了干净,瓜分一空。

    粮食搬完,胡为宗随即一把火烧了清军粮船,火光引起了嘉兴驻军的注意,近千清兵连夜出城,立刻遭了埋伏,踩了几个陷阱,了十多支箭矢,死伤三十多人,一路胆颤心惊的来到冯家浜。
1...3940414243...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