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几百年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工业化的突破口,便是生丝和纺织行业。

    几乎就是在明清交替之际,英国的圈地运动,逐渐达到,棉纺工业迅猛发展,并迅速挤占中国的市场,最后反而将货物倾销到中国。

    工业革命爆发于1750年左右,距离今天只有一百余年。

    而工业革命的爆发,并非是弄个机器,就能爆发,他是商品经济、市场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生产压力和资本的扩张下,才有可能发生。

    纺织业利润大,且是中国的传统强项,到清末中国每年单单从英国进口的棉纺织品就达五千万两,与鸦片进口的数目相当。

    赵铭不了解这些,不过知道工业革命,最先从纺织业开始,所以他决定要维护住这一优势,并守住中国的传统市场,并压制西方资本的发展,限制他们的产业升级,打压他们的原始积累,将其产业固定在原料供应这一块。

    赵铭听了程璧的话,微微皱起眉头,遂即立时挥手道:“这次我们获得不少银子,大家一时间也花不完,不如合办一家公司,创办纺织工坊。我们一面召集雇工恢复生产,一面去倭国购买生丝等原料,把生丝价格提上来,增加倭国工坊的成本,向倭国倾销布匹,将他们的工坊打垮,维护住在倭国的市场,同时也保正西夷够买丝织品只此一家。”

    西方列强的航海已经轰轰烈烈的进行了百余年的时间,各国先后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即将立于世界之巅。

    相比对内征战,赵铭其实更向往海外扩张,他痛恨满清,除了民族情节外,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满清的黑暗和奴化统治,使得中国错失数百年,并从世界一流强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表面的目标,是击败满清,可是更深层次的本意,却是要抢大英帝国的饭碗,在国际贸易中限制西方。

    另外,纺织行业强大,也能进行一定的技术积累,最后通过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传导




第313章华兴公司
    西班牙人投降的消息,对于赵铭是意外之喜,预示着东海镇,将迎来一段黄金发展时期。手机端 //

    福建之役后,满清伤了元气,短时间内不会再行开战,而东海镇击败西班牙人后,展现出了实力,海上也能获得太平。

    接下来一段时间,对东海镇而言,将是发展的好机会。

    当然,这对满清而言,也是一个恢复实力,发展生产的好时机。

    满清疆域广大,人口众多,天下富庶之地,大多落入了满清之手。

    明清双方都休养生息,在生产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明朝休养肯定是比不上满清。

    因此赵铭才决定发展实业,进行社会改革,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得休养事半功倍,甚至使得明军在休养中,实力逐渐超过满清。

    这时,赵铭虽然得知西班牙人投降,不过他却并不打算立刻返回台湾,而是准备将公司的事情落实下来。

    福州,赵铭下榻的驿馆里,赵铭与程璧进行商议。

    现在赵铭手下商业人才,就是程璧,还有一个赵铭不是很了解的何斌。

    房间内,赵铭坐在中堂,程璧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上,听着赵铭的吩咐。

    “程先生,公司的名称,就叫做华兴,所有权归属于懂事会,公司经营则交给经理人来管理。”赵铭沉声说道:“也就是懂事出钱,你来负责经营,赚了钱公司会给予经理人奖励,甚至给予一定股份,亏本了,经理人直接走人。”

    “国公,卑职理解国公的意思,这个经理人与大掌柜差不多,但是比大掌柜权力更大。”程璧是商人,对于赵铭的话,很容易就理解了,不过他有些担心道:“只是,卑职心中尚存一丝疑虑……”

    赵铭挥挥手,微笑着道:“程先生跟随我多年,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毕竟在经营上,你是行家,只要有道理,我自是从善如流。”

    “大明海上贸易,半数被郑家把持,现在郑家实力大损,国公仿西夷之利建立公司,正好趁机占据份额,是一件好事。只是福建之役,缴获之众,必为各方得知。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此厚利,今后必然引人垂涎。一般人不敢惹国公,但是若朝廷要收取公司,为之奈何”程璧低声说道。

    赵铭听后,站起身来笑道:“这点程先生担心的有道理,不过对此,我早有准备。这次我们分得三百余万两,要说开办公司,已经足够,我邀请李元伯、吴兆胜等人入股,就是为了防范未然。”

    赵铭开办公司,不会像郑芝龙那样,独吞海贸利益,该给朝廷交的税收,华兴公司一两银子都不会少。

    不过,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万物俱都是天子所有,个人的利益很难得到保护。

    毕竟大明朝,对个人私有财产的保护,比不上西方。

    西方是靠法律来约束,而中国是靠道德来约束皇帝,是另一套体系。

    据说明初商人沈万三,富可敌国,有钱到明太祖都记恨的地步,可没几下,若大的家业就被整垮,赵铭自然要防着这一点。

    “国公,招股之策,确实可行,不过卑职觉得,以后要保证华兴公司不受到干扰,招股范围必须扩大,向民间和官绅招股。公司建立后,今后收购原料,进行生产,难免与地方会有交集,招募一些官绅和地方豪强入股,对公司的经营会有好处,而且也让外人不敢下手。”程璧开口说道。

    赵铭微微颔首,“这个想法不错,可以扩大规模募集,不过我必须



第314章介绍世界
    此前,明朝危如累卵,赵铭想干点事情,总是会因为明朝出现危情,而被打断,不得不先放下手头之事,先解救明朝。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现在明朝终于与满清勉强进入对持阶段,赵铭便可以开始着手自己的布置,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新办实业和开办商务印书馆,办小报,对赵铭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实业是发展手工业,进行原始积累,从而促进社会的变革,办商务印书馆则是为了东西方的交流,办小报的目的,主要是赵铭想通过报纸,来向明朝介绍外部的世界。

    赵铭准备在通过小报,来宣传抗清,吸引读者的同时,也花一定的篇幅,来介绍西方诸多国家的情况,以及眼下正火热的大航海和西方正进行的殖民狂潮。

    报纸这个东西,在中国诞生的很早,宋代开始就有人贩卖小报,赵铭决定办一份小报,可是怎么获得影响,打开销路却是一个问题。

    三月初,赵铭从福州上船,前往台湾。

    临行前,多铎病死于南京的消息,终于飞跃千山,传入福建。

    病逝是满清的说辞,浙军这边都清楚,多铎应该是被李元胤重创后,不治身亡。

    满清不敢承认这一点,甚至不敢发丧,想要蛮一段时间,不过被天地会的密探得知消息,把多铎不治身亡的消息散播出去,满清见满不住,才声称多铎病死。

    一个亲王被明军打死,影响实在太大,满清就算说多铎得性病而死,也不愿意承认被明军打死。

    与多铎死掉的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满清大肆封王的消息。

    努尔哈赤之孙,阿巴泰之子岳乐,被封为安郡王,阿济格之第二子傅勒赫,被封为诚郡王,第四子楼亲被封为珅郡王,代善第四子瓦克达封谦郡王。

    此外还有多铎第二子多尼,承袭豫亲王爵位,代善之子满达海,承袭礼亲王爵位,再加上早前就被封为衍禧郡王的罗科铎,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满清一下子又多出了一大批王爵。

    听到这个消息,可以看出来,多尔衮在面临满清老一辈逐渐凋敝的情况下,开始着手启用满清的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的年轻宗室,来挑起大任。

    一下多出这么多王,很是唬人,朱以海送别赵铭时,将这个消息告诉赵铭,并表示了他的担忧。

    赵铭却微微笑道:“殿下不必担心,滥封王爵,我看满清快完了。”

    初九,赵铭告别朱以海等人,登上海船,乘风破浪前往台湾。

    随着台岛开发,东海明军的重心,从舟山向台湾转移,大部分人员都撤到了台湾岛上。

    十三日,赵铭在淡水登岸,都指挥使司和他的幕僚,纷纷来到码头迎接。

    “恭迎国公旗开得胜!”陈明遇等人见赵铭走下码头,纷纷行礼微笑。

    赵铭微笑着摆了摆手,问道:“我不在,几位先生将台岛,治理的如何”

    陈明遇道:“去岁国公离开台岛后,王指挥在大肚溪,击败了大肚土著,现今鸡笼的西班牙人,又决定投降,台湾基本太平,各卫所都已经恢复正常生产。”

    赵铭闻语点了点头,遂即问道:“西班牙人投降有什么条件。”

    陈明遇道:“他们只有一个要求,便是放他们离开鸡笼,我们这边不知该提什么条件,所以便等着国公来做决定。”

    “西班牙人几十传信要投降的”赵铭边走,边随口问道。

    陈明遇想了一下,“是二月十五日。”

    “这么说来,都有大半个月了,估计他们也等急了。”赵铭微微笑了一声,遂即挥手道:“我便不去淡水卫,先生与我先直奔鸡笼城吧。”

    赵铭说完,看了看迎接他的众人,看见一人,乃是陈子龙。

    太湖义军被清军剿灭后,陈子龙转转逃到了舟山,赵铭委任他为讲



第315章闷声发大财
    赵铭看着远处的村落,有一些好奇,一拔马缰就走了过去。 //

    村子外围着一圈木质栅栏,寨子门两侧,有高大的望楼,插着东海镇的旗帜,上面有士卒放哨。

    赵铭看了一眼,更是好奇,谓左右道:“这个屯所是谁管理,我瞅着怎么那么像个山寨,匪里匪气的。”

    陈明遇忽然想起来什么,“国公,卑职想起来了,应该是淡水卫,前屯千户所的百户张益达。”

    “哦。”赵铭疑惑一声,“是那个黑厮!”

    赵铭对于张益达的有些印象,去岁这黑厮向他禀报了发现西班牙人的消息,还斩杀了几名西班牙人。

    当时赵铭见他有些能力,便想将他收入麾下,从屯军中调回战兵,好好栽培,不想这厮尽然不给他们面子,直接拒绝了,还说在屯军中,他能有更好的建树。

    赵铭看着眼前的百户所,里面都是整齐的木屋,在栅栏外面,还有不少商铺,形成了一个小集市,不禁感到有些好奇。

    台湾岛上,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屯户初上海岛,并没有多少积蓄,再者物资匮乏,所以商业并不发达,商贾较少,为了满足屯户日常所需,都是官府直接在各卫所开设供销社,来供给各种商品。

    因此赵铭看见寨子外的集市,还有商队,不禁有些好奇。

    张益达这人,到没说假话,一路行来,各屯堡都跟棚户区似的,就他这个屯所有点样子。

    这时赵铭拔马,来到集市,发现集市中不仅有汉人,还有不少土人,不禁有些惊讶。

    “这位老汉,你们拉的什么东西”赵铭看见旁边一名老头,赶着一辆骡车,上面堆满了麻袋,不禁问道。

    老头看了赵铭一眼,见他虽没穿官服,但身后却有士兵护卫,知道是个大官,忙行礼道:“回禀大官人,这些都是小人从张百户处买来的樟脑,准备运回台北卫销售。”

    “樟脑”赵铭眉头皱起,遂即舒展开来,脸上露出笑意,心里笑着,“老子怎么把这东西给忘记了。”

    樟脑可是个好东西,特别是环境湿热地区,需求量很大,清晚期时,为了樟脑,英国人还与清政府打了一场樟脑战争。

    想到樟脑,赵铭心思也活跃起来,台湾是块宝地,不仅产樟脑,种甘蔗、茶叶,其实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陈明遇提议道:“国公要不要进屯所看一看”

    赵铭扫视了忙碌的百户所一眼,摇了摇头,“算了,下次吧!先去鸡笼要紧。”

    听到樟脑,赵铭已经明白了这个百户所繁荣的秘密,屯所便失去了神秘感,他脸上微笑,“张益达这黑厮还算有点机灵,都知道闷声发大财的道理了。等先解决西班牙人,我再抽时间来此视察。”

    当下一行人,拔马转身,沿着道路继续向鸡笼奔驰而去。

    赵铭刚走,百户内,身材微微发福,穿着一身华丽服饰的张益达,得到了消息,匆匆的领着十多号兄弟出了寨门,前来迎接。

    “人呢”张益达不见人,左右张望后,不禁问道。

    “大当家,人已经走了。”属下钟业显道。

    张益达眉头皱起,“知道是谁吗”

    钟业显道:“大帅,好像是赵大帅。”

    种业显在舟山时,曾经远远的看见过赵铭一眼。

    赵铭被封国公的消息,下面各个屯堡还不清楚,而且不少屯户,还是比较喜欢称呼赵铭为大帅。

    张益达听说是赵铭,神情大变,黑脸精彩起来,他不禁一拍大腿,哭丧着脸道:“完蛋了,生意估计做不下去了。”

    一旁军师老季,却皱眉沉思道:“大当家,我看未必,当初大当家当面拒绝赵大帅,赵大帅不仅没有给大当家穿小鞋,反而论功行赏,



第316章鸡笼明西条约
    赵铭一行人赶来鸡笼堡,进入军营内,询问负责围困的将领几句。 //

    大帐内,赵铭端坐帅位,其余人等,按着官位坐好。

    这时,王大拿抱拳说道:“国公,这些西班牙人已经坚持不住,继续围困下去,用不了多就,他们全都要饿死,国公为何答应,要放他们离去”

    赵铭抬手压了压,示意他坐下,然后解释道:“西班牙人乃是海上强国,如今虽然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实力不容小觑。我们将鸡笼的西班牙人杀光,却奈何不了吕宋的西班牙人,无法彻底击败西班牙,便不如先迫使西班牙人签订条约,获得海上航路的安全。”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赵铭准备发展实业,进行海外贸易,来壮大自身实力。

    以往的海上贸易,中国赚取了大量白银,这些白银刺激了江南的经济发展,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通胀。

    大批国内的货物流向海外,大批白银流入大明,造成了国内物少钱多现象,甚至迫使明朝进行海禁。

    赵铭要改变这种现象,准备将贸易中赚来的银子花出去,从日本、朝鲜、南洋,甚至通过西夷,来采购物资和原料,使得贸易成为一个良性的循环。
1...8485868788...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