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为此,赵铭将组建船队,航行于东海、南洋,甚至前往印度和奥斯曼帝国,这便需要与西班牙等海上强国休战,否则刚刚涉足远洋的东海镇明军船队,必然经受不起西夷船队的袭扰。

    现在赵铭没有打算攻击吕宋,暂时没有实力,向吕宋发展,所以他希望能与西班牙人讲和,等时机成熟,再将西班牙人赶出大明的势力范围。

    王大拿等人听了赵铭的话,其实并不太懂赵铭的意图,不过他们心里虽然憎恨西班牙人,但是赵铭发话,那他们便也只能听命。

    “那真是便宜这帮白藩了。”东海镇的屯户,上岛拓殖,屡次遭受西班牙人的袭击,被杀死数千人,村落被焚毁无数,王大拿咬牙切齿的说道。

    赵铭安慰道:“让他们多存在一段时间也无妨,我明确的告诉你们,开发台湾之后,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吕宋,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以后没有机会收拾西班牙人。”

    听了这句话,众人眼前都是一亮,王大拿抱拳道:“我等都听国公安排。”

    赵铭微微颔首,遂即看向陈名遇道:“陈先生,麻烦你起草一份条约。”

    陈明遇站起身来,拱手道:“请国公吩咐!”

    赵铭沉吟片刻,心中思量,这份条约,虽不是明朝与西方诸夷,签订的第一份条约,却是我赵某人与西夷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今后必然史书留名,甚至要上历史教科书。

    想到以后的学生,会被这个条约支配,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应对考试,赵铭心头一阵自得。

    想到这里,赵铭站起身来,挺起胸脯,沉声道:“此份条约,签订双方,一方乃大明国公,右军大都督,另一方为西班牙王国,鸡笼城总督。条约包括以下五条。”

    赵铭说着顿了顿,陈明遇忙招手,让书吏准备笔墨,开始记录。

    赵铭沉吟道:“第一条,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条约签订之日起,西班牙人不得袭击大明商船,有义务保护在西班牙势力范围内航行的大明商船的安全。第二条,西班牙人应将鸡笼堡,堡内火炮、剩余军资、商品、金银以及其它财产交给东海镇。第三条,西班牙人吕宋总督区,允许大明商人前往贸易,并保证吕宋地区,大明商人的安全。第四条,西班牙人赔偿大明军费十万两,交付之后,经过检查,明军




第317章巡视东番
    十六世纪开始,西方殖民者,侵入美洲、非洲、东南亚,将大片当地土人世代居住的土地,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 //

    自踏上殖民道路以来,西方人所向披靡,罕有敌手,不过在中国手上,却屡次碰得头破血流。

    赵铭为此感到振奋,不过同时他也知道,这是因为此时,东西方科学技术和军事水平相差不大,经济实力强于西方,以及受到路程限制,西方殖民者到中国近海作战,兵员、装备、粮食等后方补给的困难等等因素,使得西班牙人无法与他抗衡。

    不过,能在西方殖民者,蒸蒸日上,所向披靡之际,给与他们迎头痛击,这事确实也值得骄傲了。

    三月间,鸡笼的西班牙人,向赵铭投降,结束了他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明军彻底收复台湾北部地区,解决了西班牙人对东海镇拓殖区的威胁。

    此时,台湾从三足鼎立,过渡到了两强对持的局面。

    荷兰人占据浊水和花莲之南的台湾南部地区,东海镇占据大肚溪和花莲之北的北部地区。

    虽说大肚溪与浊溪之间,还有一个大肚王国,不过实力不值得一提,台湾岛上,主要还是东海镇与荷兰人南北对持。

    此时,东海镇上岛也就三年多时间,根基尚不稳固,占据之地也没完全开发,所以赵铭并不打算立时发起统一台湾的战争。

    历代豪杰都是以一统天下为目标,赵铭此时的目标却是一统台湾,有些可笑,不过相比于一统天下,赵铭觉得一统台湾,对他来说更为实在。

    西班牙人投降后,东海镇进行的战争全部停歇,赵铭的精力转移到实业、教育,以及婚事上来。

    本来赵铭是要在去岁年底进行大婚,不过福建之变,便又耽搁下来。

    现在无论如何不能在拖,必须要办了,这不只是他的属下心急,赵铭心里其实也急,年轻人血气方刚,哪能不想女人

    不过这些事情不用他来操心,由马士鳌来办,他只须抽出时间来参与婚礼,然后和新娘子困觉就行了。

    婚期定在六月,在四月底,吕宋的西班牙人,派遣船只送来十万两白银,接走西班牙俘虏之后,《鸡笼明西条约》正式生效。

    此时距离婚期还有两月,之所以拖这么久,主要是交通不便,得给送礼的人过来的时间,而且赵铭准备借着婚事,向前来的宾客,展示一下台湾,总得将住处好好修缮。

    现在婚期还早,赵铭并未留在鸡笼,而是率领船队,沿海巡视台湾沿海。

    此时,赵铭将大都督行辕设于淡水,开始经营台湾北部地区,右军都督府的幕府,还有浙江都指挥使司各级衙门,都从舟山搬到了台湾。

    赵铭带着陈明遇、戴之俊、陈于阶、冯京弟、徐浮远、陈子龙等人,巡视淡水、台北、桃园、竹堑等地。

    虽说上岛百姓,已经有一百三十余万,开发了三年多的时间,但是被利用的土地,还是只是一少部分。

    赵铭一路巡视到竹堑,在指挥使张仲坚的陪同下,来到竹堑之南,只见大片土地,长满了茂密的树林和灌木。

    “国公,卑职击败大肚王后,占据此地。这里位于大甲溪南岸,土地平坦膏沃,适合屯田养兵。原来生活于此的土人,计口而种,不贪盈余,只满足自己所需,土地利用率很低,如果我们移民垦荒,必能成为粮仓!”张仲坚介绍道。

    台湾物产丰富,与南洋等地岛屿一样



第318章台湾新政
    赵铭巡查台湾岛后,回来召集东海镇文武议事,提出了今后几年之内,东海镇的总策略,便是开发台湾,闷头发展,等待时机,再攻击满清。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上次与多铎在福建一战,让赵铭看见了先进兵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赵铭准备发展生产,储备军粮,兴办实业,赚取银钱,再投入到兵器制造,争取在下次开战前,实现东海镇的军备升级,以近代化军队的姿态,横扫满清。

    “这是台湾新政的几条,请国公过目!”大都督府邸,赵铭书房内,陈明遇呈上一份册子。

    赵铭摆了摆手,“先生直接说给我听吧。”

    陈明遇闻语,收回册子,遂即说道:“国公,台湾的问题是,地广人稀,而满清禁海,加上中原之地人口锐减,百姓都有土地耕种,我们获得人口不易,而台湾要开发,又必须有人才行。因此,新政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吸引人口,二是教化少民。”

    赵铭点了点头,“先生继续说。”

    陈明遇道:“吸引人口,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继续从中原,迁徒百姓,二是吸引山中少民下山。这些新增人口,按卫分地,按地开荒,插竹为屯,斩茅为屋,围生牛教之以犁,使野无旷土,则军有余粮。新归之人,三年之内免赋,三年后,根据田亩,定其上、中、下,以立赋税。”

    赵铭微微颔首,“那如何教化”

    虽然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能力,历史上许多民族,都被同化进了汉民族之中,就连犹太人的一支迁入河南后也被同化,但是少民下山之初,以及来自各地的汉民,混居在一起,难免会发生冲突。

    陈明遇道:“教化主要是靠潜移默化,让少民发自内心愿意融入和变成我们。礼科戴先生的意思是,建庙修祠,拜炎黄二帝,岁岁祭祀,办庙会,准许少民祭拜和参与庙会。还有搭建戏台,农闲时组织戏班下乡免费表演。最后,新办蒙学,准许少民送子上学。”

    赵铭点了点头,“暂且就这么办吧。”

    赵铭听完陈明遇的汇报后,又叫来从福建赶来的程璧。

    看他进入书房,赵铭便迫不及待的问道:“程先生,华兴公司筹办的如何”

    程璧行礼道:“回禀国公,公司募集股份已经结束,共计募集白银近七百万两。”

    赵铭吸了一口凉气,“这么多我只拿出三百万两,现在募集四百万两,岂不是无法绝对掌握公司”

    程璧笑道:“国公忘记了欧罗巴公司么华兴公司是直接改组欧罗巴公司,所以欧罗巴公司折价五十万两,国公实际入股三百五十万两。”

    那个皮包公司居然折价五十万两,赵铭眉头一挑,遂即笑了起来,“募集完成,工坊开始组建了吗”

    程璧抱拳道,“回禀国公,公司已经在温州、福州收购了一些小工坊,开始进行生产。”

    赵铭对于程璧的速度,有些吃惊,不过募集股份,获得大量银钱,本来就是为了越过最初积累,直接开始野蛮扩张。

    “那现在公司面临什么问题没有”赵铭沉声问道。

    程璧如实道:“不敢隐瞒国公,现在主要有两个问题。”

    赵铭皱眉道:“哪两个问题”

    程璧道:“一是缺少生产原料,工坊无法扩大规模,二



第319章赵铭大婚
    一六四九年六月十八日,是马士鳌选定的黄道吉日。手机端 //

    赵铭对这一天的到来,也是期待了许久。

    东海镇主要是由从江南等地逃难的百姓和溃兵构成,原来的家族和宗族体系崩溃,讲的礼节并不多,但是形式过场却也不能免。

    国公爷娶妻,明媒正娶,说媒、纳彩、问名这些都要走个流程,不过这些都有人替赵铭办了,他只需要亲自将新娘迎娶回来就可以了。

    赵铭没有家人,李家也没什么人,都是些江阴的老乡来帮忙。

    这天,天刚亮,淡水卫城的家家户户都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十个鸡蛋,三斤糕点和二百文钱,装在一个红袋子里。

    这时,卫城里爆竹声开始连续炸响,城中所有人知道,赵大帅终于要迎亲娶妻了。

    老人言,“结婚生子,成家立业”,成家了才能立业。

    听说赵大帅没有亲人,没个长辈操持,一把年纪了还是一个人,东海镇的百姓们,也是操碎了心,觉得赵大帅是不是有问题,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现在赵大帅这个老大难,终于成亲,相亲们都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这时,大都督府内,热闹异常,整个府邸都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堂院子里搭起了青庐,摆下喜蜡,张灯结彩,都督府院子内外,都摆上喜宴。

    前来道贺的人,陆续赶来,马士鳌迎宾和总管一肩挑,招呼客人一边畅饮,一边等待新娘上门。

    迎亲是婚礼的重要一环,一般是夜间进行,不过夏天黑得比较晚,黄昏时也可以出门迎亲。

    李枝枝到了淡水卫后,并没有住进都督府,而是在卫成东的一间宅子内。

    按着礼节,赵铭虽说是国公,但是这亲还是要自己迎。

    黄昏时分,赵铭头戴乌沙帽,身穿红色喜袍,在一众手下的陪同下,骑马前去李府迎亲。

    一队鼓乐手,吹吹打打,鼓乐震天,街道两旁站满了看热老的百姓。

    赵铭骑在杂毛马上,满脸微笑,一路左右拱手,抬着几箩筐铜钱的亲兵,一路抛洒着来到李府门前。

    李家院子里也是张灯结彩,不是江阴的老乡都来帮忙,等候新郎到来。

    闺房里,李枝枝已经戴上凤冠,穿上喜服,四五年十间,小姑娘已经变成大姑娘,长得更加乖致,肌肤如雪,眉目如黛,不说国色天香,却也十分好看。

    虽说黄昏才迎亲,可是这边其实亲早就开始准备,光化妆就用了半天时间,现在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等赵大帅前来迎亲。

    李枝枝心中又是期盼又是羞涩,还有一丝担忧,毕竟赵铭已经不是江阴城内的普通豪杰,而成了大明的国公,天下瞩目的大英雄,与她的距离越来越远。

    这时,她正胡思乱想之际,忽然远处隐隐传来了鼓乐声,李府很小,通信可以靠吼,人吼一声,就能吼穿,乐队一到门前,众人就听见了。

    不多时,便有妇人飞奔而来,在楼下喊道:“快点准备下楼,大帅来迎亲了。”

    房间里,李枝枝忙站起来,心里打鼓似的等赵铭过来。

    赵铭这么大的官儿,也没什么人敢开他的玩笑,没被怎么为难,散出去几个红纸包,便被众人欢天喜地地簇拥着赵铭来到府内,接了新娘上车。

    这时李枝枝忽然流下眼泪,给李郎中行礼,李郎中忙挥手,“去吧!别误了时辰。”

    两名壮妇当即将李枝枝扶上一辆宽大的马车,赵铭拔马在前先走,马车缓缓出门,李家的仆妇忙将手中铜盆里的水泼了出去。

    李郎中看见马车走远,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都四五年了,总算是嫁出去,险些砸手里了。

     



第320章荷兰人压价
    福建,福州。手机端 //

    华兴公司财大气粗,仗着公司账户中,有六七百万两白银,加上公司股东的权贵身份,开始在福建和浙江之地,疯狂的扩张。

    数月之间,收购不少纺纱和织布的作坊,许多浙江破产的手工业主,以织机折价入股,使得公司不仅获得了工坊,还获得了相应的人才。

    时间到七月,公司将分散的小作坊,集中于温州、福州两地,买下几座大宅,改建成为公司厂房和仓库。

    浙江原来是明朝纺织业的中心,织机和工人众多,华兴公司在温州的工坊,获得了织机两千五百张,雇工七千余人。

    福建纺织业基础较差,福州作坊只有织机八百张,雇工不到两千人。

    明朝晚期,江南丝织业最兴盛时,仅仅南京、苏州和杭州等地的织机就超过八万张,而官营织机大约也有三千五百张,经济极为繁荣。

    现在整个中国的纺织业急剧萎缩,华兴公司的规模,距离当时太远,不过三千多张织机,也已经接近明朝官营织造局掌握的规模了。

    华兴公司两座工坊,分别在温州和福州建立,数千雇工和数目众多的家眷涌入城中,立时刺激了两座城市的经济。

    每日清晨和傍晚,城中流亡至此的百姓,看见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人影从工坊门口涌出,心中都是一阵感慨,仿佛又回到江南。

    福州,华兴工坊门口,几名落魄的士子,站在工坊前的街道前,看着涌出的人潮,平静的街道一下变得热闹和喧哗。
1...8586878889...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