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令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夜惠美
他们都能跟着康乐王吃点御厨做的饭菜,糖醋鱼真是好吃。
秦元帝还特意吩咐了,除了顾明珠外的人不许探望康乐王。
唯有顾明珠放行。
宗人府的差役还以为会有很多人来看望康乐王,结果除了顾明珠外,再无一人。
世态炎凉啊。
以前康乐王殿下风光时,可有不少的闺秀都爱慕他的,有不少的文人和朝臣推崇康乐王的人品才学,赞他龙章凤姿,当世君子。
外面盛传康乐王疑似谋害陛下,许是要被贬为庶民的。
这节骨眼儿,所有人都恨不得离康乐王远远的。
差役们相对单纯,横竖他们讨好康乐王也没用,虐待刁难康乐王,他们更是不敢。
自然而然佩服敢来看望康乐王的顾明珠。
顾明珠怕是爱煞了康乐王殿下。
******
皇宫中,秦元帝擦去嘴角残留的血迹,脸色比方才更显得苍白,不过秦元帝呕血后身体轻松不少,胸口也不再沉闷。
“陛下……”
“朕还死不了!”
“叫太医来给您看看吧。”
被狠狠教训过的王公公再次成了秦元帝所倚重的奴才,虽然王公公不是太监总管,但是他已经重新赢得秦元帝的信任。
王公公再不敢多嘴,为皇长孙进言。
“太医?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会让朕静养,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朕一句都听不懂!”
秦元帝靠在软枕上,望着放在桌上的汤药,“秦御……可安排好了?”
“奴才亲自领人布置的屋舍,虽然奴才尽力让王爷过得舒坦,不过宗人府……到底比不得外面。”
“朕是让他去宗人府反省,不是让他去享受!”
秦元帝抬手给了王公公肩膀一巴掌,王公公识趣的跪倒,“朕只是让你去看看秦御是否有悔悟,谁让你去帮他布置住处?”
嘴硬心软的皇上!
王公公磕头道:“奴才领会错圣意,奴才该死,奴才总想着王爷身体不好,怕没等王爷认错,王爷旧病复发……”
“胡说,他身子好得很,往日他故意同朕装病!”
秦元帝眸子闪过担忧,“上次在解围湛江,他可是勇武得很,一群匪追了他许久却被他打得七零八落。前两日朕用力踹他,他纹丝不动,朕看珈蓝寺的高僧除了给他念经外,没少教他养生之道。”
“否则他也不敢用……”秦元帝端起汤碗,把剩下的汤药一饮而尽,“给朕换了补药!”
盛宠令 第二百八十二章放飞自我的秦元帝
秦元帝方才喝下的汤药就是按照秦御换过的药方配的。
太医专门看过秦元帝真正服用的补药,的确有安神静气,滋补身体元气的功效。
难得是药方温和温补,对养生延寿有极大的益处。
秦元帝又专门把补药所用的药材抄录下来,派专人去珈蓝寺,请寺庙中的高僧查看秦御和太子献上来的药方。
珈蓝寺的高僧带来回音,太子献上的药方太过猛烈,有副作用,倒也不是有毒害人的方子。
不过其中一味药材会影响人心智,有幻觉之感,长期服用会对药材有依赖性。
最重要是药方是否服用要各人身体的状况,不是所有人服用汤药都能起到药效。
别看珈蓝寺高僧治不好秦元帝的旧疾,分析药方到是头头是道,比太医看得还仔细。
秦元帝相信高僧肯定抄录下一份药方,放到珈蓝寺医经中去了。
他吃亏了!
寻思等明年珈蓝寺高僧入京,他如何从抠门的珈蓝寺中讨些好处。
至于秦御那张药方,珈蓝寺明确表示就是他们医经中的补身体方子。
当日他们只给过有可能是圣子佛子转世的九皇子秦御。
珈蓝寺还追问秦元帝药方从何得来。
毕竟他们珈蓝寺的医经有许多不传之秘,其中这张方子就是!
秦元帝把药方送去珈蓝寺等同于害得秦御违背珈蓝寺寺规,秦御许是会遭受珈蓝寺的惩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珈蓝寺的规矩更多更严苛。
然而秦元帝一点不为秦御担心,到时候珈蓝寺的高僧见到顾明珠后,见到顾夫人一准什么屁话都没了!
秦元帝抚摸胡须想着珈蓝寺高僧们失态尴尬的一面,这么热闹的事,他如何舍得不去亲自看一看?
遂他不能被旧疾打倒,也不能被太子和秦桓等不孝子气死。
他得活着支撑到秦御……秦御能接下他肩上的担子。
怎么也要看到顾明珠生下秦御的儿女。
秦元帝浮想连连,他们的儿女一准是最漂亮最聪明的。
他们生出的皇孙足以确保帝国四世安稳,许是帝国能传上数十代。
王太监不敢打扰秦元帝的思绪,明显看出秦元帝此时心情很好。
皇上根本就不是恼恨康乐王……朝廷上说康乐王是逆子的臣子怕是要倒霉了。
最近秦元帝本就对骄横跋扈的功臣勋贵看不大顺眼。
“就没人去宗人府看过秦御?”
“回皇上。”
王太监恭顺回道:“具方才厂卫的回报,除了顾明珠外,没人去过宗人府。”
秦元帝眸色凝重,“皇后呢?太子呢?”
旁人不知秦御为他们顶罪掩饰,太子和秦桓能不知道?
何况在他关了秦御后,派人去东宫训斥太子,以后拒绝太子献上的任何物什和吃食。
同时他大肆整顿皇宫,太监宫女杀了一批也放出宫去一批,掌握后宫的皇后娘娘能不知他这么做的原因?
“皇后娘娘本是准备亲自去看望九皇子的,吃食用品都准备了一些,宁郡王突然病了,拖住了皇后娘娘。”
“……他病得真是时候!”
秦元帝失望般闭上了眸子,好得很,去看秦御的只有顾明珠!
亲妈亲哥一点表示都没有!
他们是笃定秦御将来只能依靠他们保住荣华富贵?
秦御可是珈蓝寺认定的圣子佛子,珈蓝寺虽然很少插手俗世红尘,秦元帝也防范着高僧入红尘行走。
但是连他都没把握珈蓝寺做不到代天泽主?!
秦元帝摇摇头,想远了,高僧现在还不敢越过他选择的皇位继承人。
只要他还活着,珈蓝寺只能隐藏山门。
王公公把早朝后收上来的奏折呈交给秦元帝,他动手为秦元帝研磨,似往日一般等待秦元帝批阅奏折。
“胡闹?!”
秦元帝把手中的折子直接扔到地上,不解气般狠狠踩了一脚,“都是一群趋炎附势之徒,朕的儿子容得他们诋毁弹劾?!他妈的,老子不发威,真把老子当做牛马了?!”
“这些年,老子宽容礼让他们,让他们忘记老子进京时,就是这群御史文人跪在老子马前瑟瑟发抖,当初把老子骂成狗,在老子的屠刀面前立刻就把老子捧成旷世明主。”
“一群没骨气的软蛋!”
“老子对他们是太好了。”
秦元帝面色狰狞,“传锦衣卫,按照往日他们查来的情报,分别去京城拿人,朕起码得砍掉御史台一半官员的脑袋!”
“说老子的儿子是畜生?!岂不是骂老子是老畜生!”
王公公早就瘫软在地上,身体瑟瑟发抖,他是经历过秦元帝攻入京城,领人进入皇宫的。
当时真是血色漫天,京城的血腥气三日不散。
登基后秦元帝收敛脾气,稳重慈爱,宽和臣子,让很多从前朝活下来的人忘记了秦元帝的残暴本性!
秦元帝本就是个土匪地痞出身,身上的匪气残暴只是隐藏得更深,并没有消失。
王公公觉得皇上变得更随性,随心所欲,看谁不顺眼直接就砍了,完全不担心江山是否会不稳。
狠狠发了一顿脾气,秦元帝坐在来喘着粗气。
他踢掉鞋袜,直接把毛茸茸的大脚丫子搭放在御案上,“这些年老子忍了太多人,总想着留下圣主的名,洗一洗老子身上的土老巴子味儿!”
“现在老子想开了,谁再教导朕怎么做皇帝,让朕不痛快,朕就让他全家死光光!”
“文人不仅没有骨气,还见利忘义,翻脸无情,果然话本说得没错,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不忠多是读书人!”
王公公:“……”
是负心薄幸,不是忠心。
不过他可不敢纠正秦元帝。
横竖读书人只会管太监叫阉狗!
秦元帝最恼恨就是御史们前一刻把秦御捧成谦谦君子,下一刻就把秦御当做畜生!
他还没下决心针对对秦御冷漠的太子,还不能收拾御史出一口恶气了?
“当老子不知他们收了没良心的黑心银子?!”
秦元帝抠了抠脚指头:“屁得清高,还说老子爱钱庸俗,他们也不比朕强多少,起码朕攒下了银子,他们得来的银子不是去青楼就是买一堆圣人名画!”
盛宠令 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击的秦桓
秦元帝继续又抠了脚丫子,以前贫苦的日子让他的双脚都生有脚气。
登基为帝后,他用了太医给开的药方,可脚气无法完全根治,每年春夏都会复发。
为了明主做派,每次他都忍得很辛苦。
现在他不想忍了!
当皇帝还不得自由,他还不如继续在赌场当打手自在呢。
秦元帝想通了,即便他很想向世家名门靠近,想得到读书人的认同,他们依然把他当做莽夫,运气极好的莽夫。
他身上的龙袍吓不住朝臣和读书人,唯一能让他们胆寒得只有屠刀!
秦元帝光脚站起,眸子深沉,好似弥漫了一层血雾:
“他们不是用这群傻逼御史的命试探老子吗?行,朕就让他们明白,在老子面前,他们啥也不是!”
“朕让他们死,他们活不到明日!”
“老子的儿子,自然有老子自己管教,秦御是孝顺还是不孝,由朕判定,他们只需要遵从就是了。”
他永远无法成为读书人口中的道德圣天子。
*****
秦元帝打算砍掉御史台一半御史的脑袋,他出动了所有厂卫。
雷厉风行的近卫们挨家挨户拿人,公布罪状后直接押送断头台。
根本不给御史们任何喊冤的机会!
秦元帝雷厉风行的狠手令京城风声鹤唳,京城百姓关闭门户,再不敢议论皇家的秘密。
本该铮铮铁骨的御史们一个个身体瘫软,只求屠刀不落到自己头上!
断头台下的鲜血提醒所有人,秦元帝曾经刀不锋刃屠城三日!
这些年秦元帝厚待读书人让他们忽视了帝王的血腥残暴。
他才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他决定天下人的性命!
东宫中,太子听说后,再次呕出一口血,体虚气弱,“父皇怨恨孤啊。”
太子是帝后嫡子,一直很受读书人的支持。
太子也有意无意亲近读书人,礼贤下士赢得贤良的好名声。
如今父皇突然对读书人最多的御史,最是代表读书人志向的御史下手,等同于动摇太子的根基。
“父亲别急,儿子早就想到皇爷爷会对御史动手。”
秦桓冷静扶着病弱的便宜老爹,轻声说道:“皇爷爷处决的御史都是墙头草,经过这次之后,御史们对父亲更忠心。在皇爷爷身上,他们看好不到仁政人权的希望,唯有父亲……才能给予他们十足的尊重。”
“人权?!”太子被秦桓说出的新名词,一时脑子有点懵。
秦桓说道:“每个人都该有生存权,有自由权,生老病死只能由老天爷决定,皇爷爷轻易剥夺了生存权,掌握旁人的性命,这……”
“好了。”
太子摆手制止秦桓再说下去,“孤明白你的意思了,以后这话不可再说,自古以来都是皇帝掌握一切,倘若皇帝成为傀儡,想做什么而做不到,你还会想做皇帝么?”
“孤这太子做起来还有何意思?你可以同读书人说一些仁政德政,但是在你心里不能被读书人完全左右。”
太子语重心长教导秦桓,虽然秦桓没能做成皇太孙,被父皇封为宁郡王,但是太子对秦桓还是抱有希望的。
他栽培秦桓多年,总不能因为秦桓封了郡王就偏向另外的儿子。
他怕自己的身体撑不住再培养栽培秦桥等儿子了。
“孤只知道君权和臣权!你记得君权至上,务必不可让臣子掌握能威胁你的权力和兵力。”
秦桓满不在乎说道:“父亲小看儿子了,儿子岂会让朝廷上出现权臣?!儿子提起人权只是……只是想有朝一日改革弊政,促进文明的进步!如此帝国才能长治久安,秦家天下才能传百代。”
站在门口的常德扯起嘴角,宁郡王到是个天真好掌握的。
自作聪明的人最好辅佐。
只要投了秦桓的脾气,秦桓自然而然会受常德摆布。
这几天常德一直观察秦桓,同样秦桓也渐渐对常德信任起来。
常德恭顺睿智,总能说中他心里的念头,对朝廷上的分析也很到位,对朝臣的性情信手拈来,告诉了秦桓许多的朝臣密辛。
秦桓对常德更为倚重。
辞别便宜老爹,秦桓同常德自然走在一起。
常德另外的女儿,秦桓也见了,不如常研明艳,只是眉目清秀而已。
秦桓本不是太满意的,毕竟他见了太多的美女,想拥有很多的美人。
他正妃的姿色太过平庸。
不过她身上有着难得一见的柔顺,极是听话,她甚至说不会嫉妒,愿意接纳秦桓纳回来的侧妃侍妾。
秦桓自然而然对她多了几分满意。
同时常德也表示自己的女儿姿色平庸本是不配秦桓的,他作为泰山绝不会干涉秦桓纳侧妃。
秦桓从未放弃过美人的追求,这么多性格各异,姿色各异的美人,他岂能因为娶了妻子就错过?
何况来到合理合法三妻四妾的时代,他只拥有一个女子太傻逼了。
也会被古人嘲笑!
古代女孩子从未经历过爱情,正需要他这样有着正确爱情观的人拯救,让她们明白被爱的滋味。
“一会儿,我去谢家。”
秦桓对常德说道:“你就不必跟着我了,我让常诏找寻的作物……你帮着他找一找,皇爷爷登基后每年都风调雨顺,可老天爷不会一直好脾气,今年在迎春宴上发生了太多的事,我忧心今年怕是多事之秋。”
“一旦庄稼欠收,百姓的日子可就艰难了。”
秦桓忧心忡忡说道:“若是能找到高产的作物能解决百姓的口粮,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退一步说即便今年依然是丰收,万一发生兵祸呢?”
“长孙殿下忧国忧民,臣佩服不已,安国公病了,无法为您效力,臣愿意代替安国公为您寻找您说的高产粮食。”
常德眸子闪了闪,心头迫切,但面上依然恭敬顺从。
“病了?”
秦桓很满意常德称呼自己为长孙殿下,而不是宁郡王!
“我看他是不愿再为我效力,得了心病,以染病推脱敷衍我。”
秦桓愤恨说道:“可惜我对他的栽培,常诏太让我失望了,到现在还看不出我也是受害者,被顾明珠和九皇叔给算计了。”
盛宠令 第二百八十四章 再遇见顾明珠
秦桓对不分轻重的常诏彻底失望了。
“原本我把常诏当兄弟。”秦桓叹道:“他对我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把我当做真凶,看不到我的难处困境,看不到九皇叔对我步步相逼。”
常德为常诏辩解,“安国公只是一时没有想通,他对长孙殿下依然忠心耿耿。”
“不提他了!”
秦桓欣慰望着常德,“好在还有常将军,你比常诏强出太多,等我坐在那个位置,我不会亏待忠心耿耿追随我的人。”
“封公封王全看常将军了。”
“臣定然尽力。”
常德低头恭顺道:“臣并非是看重长孙殿下许诺的荣华富贵,臣愿意为长孙殿下效力,是敬佩长孙殿下品行,佩服您忧心忧国之心,更佩服您心中装着百姓……臣誓死追随您,愿意同您一起为您理想帝国而尽臣所能所学。”
秦桓眸子隐隐有几分湿润,大有找到知己的感觉。
他穿越附身这么久,只有常德看出了他的志向,他的与众不同!
也只有常德看到认同秦桓构建的帝国。
“好,好。”
秦桓拽住常德胳膊,不让他下拜,“以后常将军就是我的子房张良。”
常德同样热泪盈眶,“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相处得越来越和谐的两人一起去书房,秦桓把自己的一些计划告诉给常德。
常德静静听着,时而脸上露出震惊之色,佩服般连连点头,“殿下高见。”
一句句称赞令秦桓兴奋不已,他不仅找到了知己和股肱之臣,更找到了真正赞同自己的人。
常德面上的惊讶佩服也不全是装出来的,秦桓拿出的图纸和一些想法,的确能做到富国强民。
然而再好的仁政,到底需要推行的官员认可。
秦桓过于着眼于小事,大局不够。
他甚至无法平衡朝臣!
这些东西倒是可以……常德转过念头,可以拿来给自己用。
他完全可以借此巩固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得到朝廷官员支持,以及民间百姓的感激。
到时候无论龙椅上坐得是谁,他都可以成为权臣!
对抗皇帝的臣子。
倘若龙椅上是秦桓的话,他未必不能行废立天子之举。
“我对九皇叔一直很忌惮,这一次总算能让父亲和祖母完全相信了九皇叔的野心。”
秦桓收起纺纱机等图纸,得意说道:“以前九皇叔一直躲在暗处,让父亲顶在前面,趁此机会收揽父亲的幕僚,得到皇爷爷的信任喜爱,如今他的野心暴露,竟然敢谋夺皇爷爷的性命,皇爷爷纵然最后放他出宗人府,以后皇爷爷也不会再完全相信宠爱他了。”
常德点头道:“皇上这次对御史大开杀戒,并非是不满御史对九皇子的弹劾,而是他们言辞激烈,直指陛下得失,触怒陛下的底线逆鳞。”
“哎,皇爷爷的性子太过暴烈,杀人也太多了。”
秦桓满脸无奈,“皇爷爷听不得劝说,最近对我也有几分误会,我纵然有心,也无法为他们求情。”
“长孙殿下。”常德说道:“陛下处置了御史,臣看陛下这股火还无法完全散去,除了御史弹劾外,开国勋贵……殿下,这是您收拢勋贵的好机会。”
秦桓眼睛一亮,“我需要仔细想一想,为勋贵得罪皇爷爷是否值得。”
常德明白秦桓已经听进去了,也就不再多说了。
陪着秦桓给谢家挑选礼物,秦桓悄悄观察常德,发觉常德对谢家没有任何的嫉妒。
常德的确完全为自己着想。
秦桓挑选了几件首饰递给常德,“这些你带回去送给令爱,她既是我正妃,只要贤惠大度,我不会亏待了她,也不会让侧妃欺负她。我选得侧妃也都是善良聪慧的人,以后她们相处定然能亲若姐妹。”
“争宠互相陷害是不存在的!”
只要秦桓真心爱她们,她们也会回报自己真心。
小说中妻妾和谐互相扶住,他也能做得到。
常德欣然收下礼物,“她幼承庭训,熟背三从四德,通读女戒女则,以贤妻标准要求自己,长孙殿下请放心,臣女许不是最漂亮的人,却是最贤惠的。”
秦桓欣慰点头,又精挑细选了一份重礼,让人研磨写了一首不曾出现在当世的诗词。
“殿下好文采!”
常德连声赞叹,这次他诚心不少。
“此诗文采盖世,是传世名诗,比之唐宋诗词大家也不差了。”
“常将军过奖了,我不过是心有所感,随笔写了这么一首。”
秦桓口中谦虚,显得很是得意骄傲,虽然诗词是他抄来的,可没有他,后事那些优秀的诗词也无法面世!
他是优秀卓越的搬运工。
被常德狠狠称赞一顿,秦桓身子飘飘然,哪怕他还记得这首诗词不是自己写的,也完全不妨碍他享受常德的称赞。
甚至给秦桓一个错觉,这首诗词就是他写的,他不是搬运工。
秦桓捧着精心挑选的礼盒,骑马去谢家。
顾长乐已是他的侧妃,镇国公只要脑子没毛病自然不敢违背秦元帝的圣旨。
而且顾长乐已经不是郡主了。
他无需顾及顾长乐太多。
相比雏凤榜上的魁首谢大小姐,顾长乐已是拔了毛的凤凰,秦桓只需要几句安慰的话,就能得到顾长乐的感激。
他不会似外人一般小看鄙视她。
他依然会给她尊重,会爱抚疼爱她。
秦桓觉得自己比当世任何男人都好,已经给了顾长乐一切。
“你们再说一遍?”
少女声音清脆:“皇上尚未给康乐王定罪,你们竟敢给把逆子畜生的帽子扣在康乐王头上?”
秦桓催马穿过人群,见到顾明珠坐在茶楼中,而不少的人趴在茶楼外的地上。
从垂下的帘子中,绝色少女时隐时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