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令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夜惠美
秦桓虽然很不喜欢顾明珠跋扈的性子,但始终无法否认顾明珠是绝色美人。
还在地上爬不起来的人应该都受了顾明珠的教训。
男人啊,就不能被女人骑在头上!
他可是受够了女强人的苦楚!
太强的女子就该……秦桓眸子闪过兴趣,该好好调教!
倘若顾明珠在他身下悲鸣那又是怎样的风情?
盛宠令 第二百八十五章 站立场
顾明珠宛若一株长满刺的红玫瑰,艳若火,灿若阳。
她只需要冷冷一瞥都能令男子心悸半晌。
秦桓哪怕在自己的那个开放文明,女权高涨的年代都很少见完全绽放光华的顾明珠这样的女子!
顾明珠瘦下来后,不仅容貌倾城,气势更是令男子有下拜的冲动。
谢大小姐典雅高贵的美都无法同气场全开的顾明珠相比。
秦桓莫名兴奋,想象拔掉顾明珠身上的刺,让她无助低吟。
“即便他们说错话,顾小姐也不该对他们动手啊。”
秦桓从马背上跳下来,目光灼灼盯着帘子背后那道倩影,“女孩子还是柔媚温柔惹人疼惜。”
“宁郡王殿下果然是不长记性,被皇上封了郡王依然没一丝长进。听风就是雨,见到地上狗屎都要去踩一踩。”
秦桓:“……顾明珠,你太过分了!既然知晓本王是皇爷爷亲封的,还敢侮辱本王?你眼中还有没皇爷爷?有没有本王?”
“哈哈。”顾明珠笑声清脆张扬,穿透人心,“我敬重陛下,的确没把宁郡王放在眼里。”
茶楼门帘晃动,坠在帘子上一对五色蝙蝠轻轻摇晃,顾明珠头戴挡住半张脸的惟帽。
秦御虽然没说,她还能不清楚秦御的小心眼?
自从同秦御定情交心后,顾明珠总是尽可能遮掩自己的花容月貌。
她不是指着美貌立足京城!
秦桓有几分可惜没见到顾明珠真容,她明明可以靠脸蛋儿魅惑天下,偏偏要靠才华。
以前他对这话嗤之以鼻,见到顾明珠后,他认可这句话。
“你是宁郡王,我是位比郡王的郡主。”
顾明珠翻身上马,居高临下看着秦桓,缓缓勾起嘴角,“而且我有封地,你没有!我现在可以入宫去见皇上,你只能在东宫闭门思过……宁郡王但凡做过一件令我看得起的事也不至于同皇太孙擦肩而过了。”
“……”
秦桓鲠得说不出一句话。
顾明珠再他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仿佛用沾了盐水的皮鞭狠狠抽打他的心。
错失皇太孙是秦桓最深的痛!
也是他所遭遇的最大挫折。
每个人都不愿意听旁人屡次提起自己不如意的事。
秦桓手按在了腰间挂着的佩剑上头,目露凶光,只要他轻轻拨动拇指,就可拔剑出鞘。
顾明珠弹了弹手指,淡淡道:“宁郡王就不考虑清楚么?”
她踢了踢脚蹬,胯下骏马迈着优雅迈步上前,大大的马眼中如同它的主人一般露出嘲讽轻视。
他竟被一匹畜生鄙视了!
“到底谁给你的自信向我拔剑?当日在迎春宴上,我已是手下留情,如今我是郡主,再同你打起来,也无需再让着你了!”
“皇爷爷不会放过你!”
秦桓后退一步,后背隐隐泛着寒气,顾明珠好似再一次捏住了他的脖颈,令他窒息喘不过气。
“拿皇上威胁我?说你没长进,还真没说错。”
顾明珠扬起马鞭,“你不配我动手!”
骏马疾驰而去,马蹄溅起的尘土甩了秦桓一脸。
“咳咳,咳咳咳咳。”
秦桓被尘土呛得咳嗽,整个人灰头土脸,他今日再次在顾明珠手上丢人现眼了。
每次碰到顾明珠,他都没有好结果,偏偏每次他都不长记性非要凑上去找不自在。
秦桓也分不清自己怎么就不能冷静一点,往常他不是这么失控的。
莫非他真心喜爱上顾明珠?
秦桓吓了个哆嗦,不会,他不会爱上顾明珠的!
他只想霸占她令她臣服,狠狠羞辱她和九皇叔而已。
“让宁郡王误会了,这群污蔑康乐王殿下的人是在下扔出茶楼的。”
秦臣缓步走了出来,彬彬有礼,悠然散漫,“我邀请几位友人在品茶,听见他们议论康乐王,我着实气不过,便出手教训了他们。”
他一脚踩在爬不起的人身上,“这群小人根本不配郡主动手!宁郡王倘若为他们打抱不平,尽管找我。”
“还有我。”
李明宇和陈长生等勋贵子弟一起从茶楼出来,面对秦桓,“您尽管去皇上面前告状,臣等静候皇上惩罚。”
“宁郡王,告辞!”
京城中颇有名气的几个世家勋贵子弟整齐翻身上马,骑马远去。
他们没有顾明珠嚣张,但是他们同样没有把宁郡王当回事。
甚是连被他们从茶楼扔出来,还在地上爬起不的人都没有向秦桓喊冤,求秦桓做主。
他们或是互相搀扶,或是招呼随从,宛若见不得光似的悄悄溜走。
断头台下的血迹尚未干涸,他们只是被扔出茶楼,总比掉了脑袋好。
“还得多谢郡主手下留情啊。”
秦桓面色甚为难堪,他也不是白痴,他们这群勋贵子弟对自己的态度同往日大不一样。
他切身体会到被封宁郡王后同往日的落差,倘若他成为皇太孙,顾明珠不好说,陈长生他们绝不敢对他不敬。
秦桓对秦元帝多了几分的恨意,孙子多了……秦元帝都不珍惜看重他了。
*****
秦臣同陈长生他们不同路,他们彼此也只是混个脸熟而已。
秦元帝把秦臣当做公主义子,对他一直不冷不热,不过秦臣能感到来自锦衣卫的监视。
安惠公主在京城也老实低调不少,时常入宫,皇后娘娘对她冷淡不少。
“有皇长孙陪着,母后已是看不上我了。”
安惠公主对秦臣交代,“你……你也小心点,哪怕父皇没说什么,但是父皇最近的脾气大变,你最好还是在公主府待着,别出门了。”
秦臣抿着嘴角,神色倔强。
多年男扮女装对他还是有些许影响的,俊脸略显阴柔,安惠公主心头一痛,“我知道你不甘心,愿意同顾明珠……她招惹的人,已不是我们母子能帮忙的。”
“你不知道,皇长孙有多得皇后娘娘的宠爱。”
“皇后娘娘为了长孙,连幼子都不顾了。”
秦臣露出几分讥讽,“您也不必再入宫讨好皇后娘娘,她迟早有后悔的一日。”
“你这是……”
秦臣看了一眼门口,暗暗做了个下压的手势,叹道:“宁郡王最近被皇上磨砺,咱们看看结果再说,倘若宁郡王能熬过皇上的考验,皇太孙指日可待。”
门口影子消失了,秦臣轻声说:“娘,别阻止将江月曦。”
盛宠令 第二百八十六章代替皇后的人选
安慧公主眼里闪过一丝不忍,望着背影消失的方向。
到底她养了江月曦多年,有几分真情在,即便知晓江月曦的性子,还是不忍见她一头撞上去。
“她不会听您的话,江月曦主意正得很,就算我不提宁郡王,她也不会老实的。”
秦臣眸子闪过嘲讽,“她一直没有忘记报仇,认为您亏待算计了她!她从来不去想没有您,她只不过是个奴才。”
安慧公主默默叹息,握着儿子的手,“算了,随她吧。”
如今她连找美男都没心思了,以后就指望着儿子了。
“你和陈长生他们相处得如何?”
“尚可。”
“你们……”
“娘不用担心我,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秦臣向公主笑了笑,“皇上一怒之下砍掉御史的脑袋后,京城平静很多,没人再敢多嘴,不过表面的平静,未必就是真正的平静。”
“只要康乐王殿下还在宗人府,就永远不可能太平。”
“你们是不是计划着……”
“娘别再问了,儿子保证不会有事。”
安慧公主劝不住秦臣,默默寻思着是不是要去拜访顾夫人?
她一直没去镇国公府,就是不想见顾远的夫人!
对顾远,她是又爱又无奈。
回京后,安慧公主本以为会对顾远少些惦记,然而每次听到顾远的消息,她总是想起在江南初遇顾远时,顾远文质彬彬,潇洒儒雅。
当时她以为顾远只是个俊雅的穷书生,纵有才华,却被寒门所束缚。
谁能想到顾远竟是镇国公的嫡长子!
顾夫人不仅得到顾远毫无保留的倾慕外,安慧公主都自认惹不起她。
倘若当初顾远不曾在镇国公府上走丢,她是不是有可能同顾远青梅竹马长大?
不,当时她已经出嫁了。
终究是同顾远没有缘分!
*****
皇宫,秦元帝看着放在盒子中的名剑,问道:“顾明珠呢?”
王公公最近对完全放开的秦元帝越发小心,悄悄看了看秦元帝的神色,斟酌回道:“郡主放下名剑就走了。”
“她比朕都忙?连同朕见个面的机会都没有?”
秦元帝大早晨特意重新梳洗了一番,早早散朝,撇下御书房堆积如山的奏折,专门等着顾明珠。
旁人理解不了秦元帝土匪流氓作风,一群人暗说他喜怒无常,匪气老土。
秦元帝本能觉得顾明珠会认同自己,毕竟顾明珠是山大王的女儿!
以前她在秦元帝面前礼数不缺,秦元帝却从未看出她是个淑女。
“奴才问了一句,郡主说她回去给康乐王送饭。”
“朕……朕不是让你派御厨了?”
“陛下。”
王公公苦笑道:“郡主每次都陪着王爷一起用膳,听御厨说,郡主可喜欢他做得饭菜了,上次还赏了几个封红。”
秦元帝哭笑不得说道:“她不是去看望御,而是去蹭饭的?”
“有郡主陪着,王爷胃口大增。”
王公公不敢抬头,轻声道:“王爷还专门拉个菜单,让御厨每日换着做。”
“食材都是宫中出的?”
“……是。”王公公纳闷,“您不是吩咐过可着王爷用?”
秦元帝大手拍着桌子,声音洪亮,“去拉个食材单子,加上两倍,不,三倍的银子,给顾远媳妇送去。”
“陛下……”
“朕帮她养女儿,她自然得出银子。朕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世家名门,朕在江湖上混了多年,最是清楚山大王有多少的银子!”
秦元帝眸子闪过感慨,亦有几分羡慕,“当时朕最大的愿望就是占个山头,杀富济贫!可惜十几年后,老子成了皇帝。”
“这上哪说理去?老子就是皇帝命!”
叽叽歪歪的朝臣们最近安分不少,秦元帝把玩着顾明珠送来的名剑:
“即便看不惯朕,他们也得忍着,谁让他们当年没有像朕一样逐鹿天下?当年他们没勇气反抗蛮夷,如今他们也不会有勇气对抗朕!”
前朝末年,世家因为蛮夷统治而凋零,尚存的家族顾虑太多,反而成全秦封这样的亡命之徒。
“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让她进来。”
秦元帝眸子幽深,握紧手中的名剑,龙袍衣襟略略敞开,不似以往总是扣子扣紧。
最近几日,秦元帝确实随性许多。
皇后娘娘请安后,先看了秦元帝的神色,“臣妾见陛下气色很好,今儿是碰见高兴的事了?”
秦元帝轻轻抚摸宝剑剑鞘,“朕收到了两口宝剑,当日册顾明珠为郡主不亏,过两日,朕还能再收到一笔伙食费,御儿关进宗人府,还能帮朕挣得好处,皇后为朕生了个好儿子。”
这两口宝剑品质非常好,刀锋锋利,切金断玉。
秦元帝明白顾夫人选了最好的宝剑献上,原因除了他册顾明珠为郡主外,也有替秦御收买秦元帝的心思。
皇后无法看出秦元帝是说笑,还是赞赏秦御。
“你最近身体的病情可见好转?”秦元帝淡淡说道,“听说你病了才没去过问御儿的事?”
皇后帕子掩嘴轻咳,“臣妾病情并无大碍,不过是陈年的旧疾,听到秦御做下换了皇上汤药的事,臣妾又气又急,这才病倒了。”
“你的病原来是朕关了秦御引起的?”
秦元帝眼睑低垂盯着某处出神,当日秦御就是跪在那块地砖上,一声不吭,没为自己辩解一句。
如今皇后也站在那块地砖上,“倒是朕误会了。”
“对御儿,臣妾也是担心的。”皇后记得来此的目的,屈膝道:“臣妾不仅是御儿的生母,更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总不能为了御儿一人而荒废皇后的职责。”
“嗯。”
秦元帝点点头,“皇后今日来既然不是御儿,你寻朕有事?”
“按照往年惯例,迎春宴后就该是臣妾领命妇做农妇打扮采桑织布,臣妾今年身体着实撑不住去田地里采桑……臣妾怕若是昏厥,反而不美,便想着让人代替臣妾主持桑种大典。”
“皇后可有人选?”
“按说太子妃是最适合。”皇后娘娘遗憾的叹息,“不过她照顾太子很难分出精力来处置桑种事宜。秦桓是咱们长孙,当承社稷之重,他如今有了王妃,臣妾推荐长孙妃接替臣妾主持桑农庆典。”
盛宠令 第二百八十七章 狠心又偏心的皇帝
王公公听到皇后娘娘的建议后,立刻意识到不妙,暗示一旁的太监宫女退下。
倘若有可能,他也想离开。
皇上不能没人伺候!
没有帝王的命令,王公公也不敢离开。
秦元帝拇指拨开剑鞘,银白的剑芒从剑鞘中射出,映衬在他唇边的冷狞笑容。
罕见的皇后娘娘后退几步。
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般凶残的丈夫了。
自从登基后,秦元帝穿上龙袍多了稳重儒雅,很少再坦露暴虐,也无乡间时的无赖痞气。
“是秦桓同你说的?”
秦元帝有着厚厚茧子的拇指轻刮宝剑锋刃,茧子摩擦刀刃的声音格外刺耳,皇后娘娘感到头上的凤冠沉重,压得她脖颈很痛。
“倒也不是长孙说的,臣妾的身体着实撑不住这么大的盛典,便想到了秦桓,现在外面都对他封宁郡王颇多的非议,太子和太子妃也是忧心忡忡,提心吊胆唯恐惹恼了陛下。”
皇后娘娘手心满是黏腻的冷汗,按住心头的狂跳,“臣妾便想着让宁郡主妃主持大典,以安太子的心,同样也可让朝臣们少些争议,他们可以把心思都用在朝政上头。”
“朕在前朝都没见到朝臣不安躁动,皇后在后宫比朕还清楚?”
秦元帝冷冷说道:“你身体不好主持不利桑农大典,承担不了皇后之责,不如退位让贤,朕寻个风景最好的地方,让你调养身体。”
皇后娘娘的脸苍白若雪,没想到秦元帝说出这么无情的话来。
她哪里对不住秦元帝了?
陪着他风里来,雨里去,冒着被前朝追杀的风险,一直陪着他。
等到他功成名就登上皇位后,她还要忍受丈夫纳回来的妃子,忍受她们生出来的儿子威胁太子的位置。
当年他在前面征战,她在后面操持庶务,收集粮饷。
甚至有一次,不是她和太子拼死一战,秦元帝的老巢差一点被同为义军的死敌攻破。
一旦失去江淮的地盘,秦元帝别说当面北朝南做皇帝,就是他的性命都未必保得住。
只能做个丧家之犬四处逃难。
当时秦元帝返回江淮大营,握着她的手说,一辈子不会辜负她!
那段日子,秦元帝对她体贴温柔,也是他们夫妻难得和谐的日子。
秦御就是在那段日子怀上的。
知晓她再有身孕,秦元帝高兴得什么似的,抱着她直转圈圈的。
当时太子妃也有了身孕,秦元帝的宠妾也生了几个儿子,却没见他这么欢喜。
她怀着秦御时反应很重,脾气也很大,秦元帝的都忍了下来,并吩咐萧妃等人不得招惹她,对她礼让几分。
皇后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何秦元帝这么重视秦御?!
若说小儿子?
紧跟着秦御出生的十皇子也只差了一年而已。
他登基后每年都有皇子皇女降生,秦御算不上他最下的儿子。
秦御从出生就一直是他最宠爱疼惜的儿子,换了秦元帝汤药的事落在其他皇子身上,绝不是仅仅是被关进宗人府。
皇后有时候自私的想过,倘若太子有秦御得秦元帝喜爱,如今她是不是就不用再为太子操心了?
她也可以安静的做一个大度贤惠的皇后,不再总是战战兢兢面对秦元帝,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而让太子被秦元帝嫌弃。
开国勋贵们公休老妻的事情,她看在眼里,为太子不敢多说一句。
后宫妃子争宠,她明明可以把年轻的妖娆们杖毙,却顾忌是秦元帝的爱宠,她只能忍下她们对自己的不敬。
秦元帝眯起眸子,“朕知晓你离不开秦桓,疼爱信任他,朕念在夫妻多年,特许他陪伴你,宁郡王妃也可陪着你,有他们孝顺你,你也不会再有遗憾伤心。”
皇后听到这句话,脑袋隐隐发昏,眼前一片漆黑。
“至于你另外的小儿子,秦御,他永远是朕的嫡幼子,朕会为他娶妻,选一个最适合他,也是他最喜爱的王妃,倘若朕身体好还想着帮他带孩子!”
秦元帝冷酷的脸庞多了几分暖意,漂亮聪明的孙子,他真是太喜欢了!
软软娇娇的,许是比秦御小时候还要可爱!
也不怪皇后对秦御感情不深,秦御为皇后做再多,皇后始终记得长子和长孙。
秦御算是秦元帝养大的。
小时候,秦御跟在他身边的日子比跟在皇后身边长。
皇后喜欢长子,他却是偏爱幼子。
“说来说去还是秦御。”
皇后绝望说道:“为何你就不肯把对秦御的信任宠爱分给太子一点?太子陪着我们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他才是我们的长子,莫非皇上就不心疼太子?”
“因为他是朕同你的长子,朕即便不惜他的性情,依然封了他做太子,他自己坐不稳东宫位置,还要让朕教他怎么做个太子?照你的说辞太子对朕帮助甚大,当日老三,老四都随着朕出征过,也都立过战功,朕是不是也要嘉奖他们?”
秦元帝率性说道,“皇后别逼着朕准许老三他们封王开府!”
秦桓封为宁郡王对他不是好事,他同皇太孙位置擦肩而过,对他终究是个不小的打击。
但是秦元帝倘若封成年的皇子为王,皇子王爷的分量比光头皇子重得多。
他们完全可以名正言顺招揽幕僚属臣,在朝廷上参政议政也更有底气。
秦元帝一直没有封儿子为王,就是为了太子,甚至他刻意忽略抹去三皇子等人在建国前的功劳。
萧妃等人算是跟着秦元帝比较早的女子。
从这方面看,萧家或是说镇国公夫人萧氏的眼光倒是很精准。
天下大乱,义军就有数十支,秦封不是最出名的,也不是势力最为庞大的,因为他出身最低,当日没几个人能看得起他。
甚至当时顾煊都比秦封名头响亮。
毕竟顾煊从外表和气质上完胜土匪地痞气息的秦封。
皇后哽咽道:“皇上是要逼死臣妾,逼死太子么?”
泪流雨下的皇后令秦元帝只是心头一丝不舒服,“你到是提醒了朕,不仅太子是陪着朕一路苦过来的儿子,老三他们也该嘉奖,还有老大,他才是朕的长子,生母纵然卑微,可朕……当日也不过是个莽夫而已,比他生母高不到哪去!”
盛宠令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团乱麻
太子在秦元帝的子嗣中排行第二,上头还有一位长子。
当初秦封在赌场做打手时,同青楼女子厮混而生下了长子。
长子降生后,他才娶了如今的皇后为妻。
不过长子却一直放在老家,跟随从良的生母长大。
等到秦封登基后,长子才被寻回来,一个乡下长大的孩子,自然没见过世面。
长子的憨厚和平庸不得秦元帝喜爱,虽然挂着皇长子的名,比不得弟弟们。
皇后对突然冒出的皇长子也是颇为不满的,秦元帝索性把长子打发回乡,让他帮忙修建皇陵。
“陛下……您打算把他叫回来?还是打算册封他生母为妃?”
皇后娘娘心头堆砌寒冰,“您就不怕天下人议论?”
“朕叫回长子,封给朕生过儿子的女子为妃,他们能议论朕什么?”
“您的名声……”
“皇后多虑了,朕以前是很在意史书上留下的名声,在意读书人是否认同朕。”
秦元帝放下宝剑,声音洪亮,“如今老子不怕了,他们若不按照老子的心意纂写史书,被朕砍掉脑袋的御史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御儿同朕说过一句话,朕以前没当回事儿,只觉得他太天真。现在回想御的话,朕发觉自己才天真,傻愣愣被一群满口仁义道德,说着圣君明主的读书给忽悠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