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醉枕江山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月关
迎仙宫里二相逼宫的时候,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正在召集六尚二十四司以及内侍省诸内侍长官,向他们说明今夜的行动情况、行动宗旨,以安抚众人。
这些人都是宫廷里各司各监的头头脑脑,其中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夜究竟发生了什么,整个宫廷里人心惶惶的,必须把这些人安抚下来才能稳定宫廷。接下来要保证这个权力中心的顺畅运作,也离不了他们的配合。
外有大军弹压,内有在内廷中最具权力和威望的上官婉儿控制,又有太平公主作为皇室的代表,这些宫娥太监的内司长官很快镇定下来。
忽然,小海公公悄悄走来,踮着脚尖对太平公主低语了几句,太平公主点点头,对婉儿道:“这里交给你了,我去一趟迎仙宫。”
迎仙宫已经被参与兵变的羽林士兵完全控制住了,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戒备森严。又有持戈的士兵在各条通道上来回巡戈着,满身肃杀,方才的杀戮显然还没有让他们完全冷静下来。
他们之中很多人并不认识太平公主,因为参与政变的人成分复杂,便是薛思行这个政变的参与者也有不少士兵不认识,所以太平公主在薛思行的亲自引领下,也得数次停下来,亮出张柬之临时加盖宝印制成的特殊通行证,才得以进入迎仙宫。
迎仙宫内的混乱还没有完全平息下来,幸存的宫娥太监都瑟瑟缩缩的蹲在院子里,在官兵的严密监视下一动不动,这些人身上都打着二张的烙印,绝对不能留用的,回头一定会打发到浣衣局、司农寺一类的地方,另换一批可靠的宫娥太监进来。
不过这得等婉儿把六尚二十四司以及内侍省的大小宦官、女官们安抚下来以后才能着手安排,现在只能把他们集中看管了。
门上的血迹已经冻结成冰,地上的尸体还没有搬走,太平公主小心地避让着一具具死尸,随着薛思行向内宫里走。
在第三进院落里,太平站住了。杨帆正蹲在地上,俯首看着面前的一具尸体,太平正好看到他的侧脸,杨帆的神色很平静,不喜不怒。太平轻轻走过去,薛思行听说过她和杨帆之间的风流韵事,识相地站在原地没动。
杨帆听到脚步声,扭头一看是她,急忙站起来,挡在那具尸体前。但他还是晚了一步,太平公主看清了那具尸体,“呀”地一声轻呼,伸手捂住了嘴巴,眸中露出惊骇之色。
那具尸体穿着一袭长袍。袍带未系,散在地上。头发也披散着。后背上插着一口刀,半截刀刃深入身体,令人怵目惊心的是,他没有头,头颈的位置有一大滩鲜血。饶是太平胆气过人,骤见这种情形。还是不免一惊。
杨帆挡住太平,回首对一名羽林军道:“把尸体抬走!”
那士兵迟疑道:“这……他是逆贼首领张易之,未得宰相吩咐,只怕不宜处置。将军……”
杨帆霍然一转身。眉宇间凝起一片杀气,沉声道:“残尸也要蹂躏么?以铺盖卷了抬走!”
那羽林军被杨帆吓了一跳,慌忙唤过两名士兵,去二张卧房拖了床被褥出来,将那尸体卷起,杨帆一指门口另一具无头尸体,道:“还有那一具,一并抬走,看管好了。”那羽林军未敢再反对,急忙又把那具尸体裹好抬起。
太平公主低声道:“这是二张的尸体?”
杨帆点点头,与她并肩向宫殿里走,一边走一边道:“张相公吩咐割下他们的人头,要悬挂于朱雀大街示众。”
太平咬了咬嘴唇,轻声道:“二郎勿恼,这是……必要的举动。”
杨帆轻轻吁了口气,道:“我知道,所以我并没有反对。只是残尸总要处理的,不能一直放在迎仙宫吧。”
“嗯……”
太平明白他的心情,点点头,道:“悬首示众后,我会安排人把他们的尸首缝合起来,送去大慈恩寺火化。”
杨帆低声道:“好!”
他在皇帝寝宫门口站住,低声道:“皇帝现在的心情很不好,你是皇帝的女儿,好好劝慰她一下。”
太平心中忽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情绪,正如杨帆之于二张,她对自己的生身母亲也是如此,这场兵变是她主动参与的,并且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希望兵变成功,可是兵变真的成功了,她的母皇沦为阶下囚后,她还是难免伤感。
杨帆略一沉默,又道:“张相还交待,希望你能说服皇帝,马上下禅位制书。”
太平公主霍然抬起头,惊愕地道:“马上?不是说……”
她直视着杨帆,目中渐渐升起愤怒的火焰。
杨帆苦笑道:“这件事,我事先全不知情。我看,就是那些参与兵变的文武大臣,事先也不知情,所有人都被张相公瞒住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件事应该只有桓彦范参与商量过。”
太平公主慢慢冷静下来,其实参与兵变的人中并非没有她的亲信,只是别人不知道而已,敬晖实际上就是她的人。
如果这些大臣刻意要瞒过武李两家,以行兵谏清君侧之名,实则打着立即夺位的打算,那么敬晖作为兵谏的主要人物一定会事先知道,那她也就知道了。如今既连敬晖都不知道,杨帆这个被人防范着的参与者不知内情也就不稀奇了。
杨帆淡淡地道:“没有人是傻瓜,既然提着脑袋参加了兵变,谁不想谋求最大的利益?可是你我居然没有看穿这一点,我们被张老头儿骗,也是活该。”
太平公主愤怒地道:“可这不是我们本来的计划,我不答应……”
杨帆截断她的话道:“我们不能不答应!天子之宝已经落在他的手中,如果皇帝执意不肯下制书,他一样可以炮制出一份来。难道我们可以在这个时候,再发动一场政变么?”
太平公主咬紧牙关,道:“张相公现在何处?”
杨帆道:“他们已护送太子驻入紫宸殿,正在商议明晨如何诏告天下。”
太平公主沉默良久,缓缓地道:“我明白了!”
杨帆看着太平公主走向寝宫的背影,她的脊背孤傲而挺拔,像一张绷紧的弓弦,似乎稍触发,就会激烈地弹射出去。
杨帆知道以太平刚烈的性格,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算计,她从来就不是任人摆布的性格,可这一次,她不能不接受,因为张柬之已经算计到了所有的情况,完美地利用了眼下的形势。
曾经,武则天用她的强势,压迫太平接受了她安排的婚姻,但她用她的方式进行了十年持续不懈的反击。这一次,张柬之的算计,她能隐忍多久?
杨帆也是参与政变的军事将领,立即拥戴李显登基其实是对他大大有利的,他将获得的名利,将比他预计的还要多,可他同样有些恼火,恼火于张柬之的算计。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次政变,将不会完美结束……
.(未完待续。。)
ps: 你以为这漫长一日到了10,就会结束了么?nonono,这漫长一日要写足365天的!哈哈,开个玩笑,感觉这样挺好的,省得每章都要取名字,不过这神龙政变的漫长一夜,终究是要过去了,在这一日连播期间,我连休息日都放弃了,中间不敢休啊,这要中间停一天还不被你们给捶死,还有最后一日^_^,将是新的王朝!这是新的一月第三天,向您诚求推荐票!





醉枕江山 第一千一百章 漫长一日(12)
寝宫里面,武则天静静地躺在榻上,自从张柬之和崔玄晖等人拥着太子离去,她就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她听到张柬之在外堂喝令宫监交出御玺和虎符的声音,听见甲胄碰撞,知道那是在她寝殿门口安排了侍卫,但她始终未发一言,事到如今,她还能做什么呢?
她紧闭着眼睛,眼泪依旧从眼角渗出来,武则天便转过身去,她不想让宫娥看见她流泪的样子,实际上几名宫娥此刻正蜷缩在角落里为她们自己的命运提心吊胆,根本没有注意到她的动静。
武则天的心中满是悲凉,这一刻来的太突然了,以致她还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去反思自己的一生,没有时间去想她这一辈子害过多少人,那些人每一个的下场都比她凄惨十倍,所以她觉得异常的悲愤。
江山社稷,皇帝的宝座,她早晚是要交出去的,所以她并不恋栈这即便不被人夺走也再维持不了多久的权力,令她伤心的是,她一手缔造的武周帝国势必要一世而终了,她的儿子既然发动兵变夺回皇位,就一定会恢复李唐的名号。
武则天觉得身上一阵阵的寒冷,她忽然想到了张易之和张昌宗偎依在她身边时带给她的温暖,而那两个情夫此刻已经变成两具冰冷的尸体。
她还记得不久前自己信心十足地给他们的保证和承诺,这令她尤其感到绝望而愤怒。她本以为在她死后有些人才会不能容纳张氏兄弟,可她没有想到她还活着,那些人就已经如此猖狂。
她用了二十年时间,杀戮了无数生命,殚精竭虑、穷尽心思,才建立了她的帝国,创业艰辛啊,毁灭却只需要一晚······
“阿母……”
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轻唤,武则天连忙拭去腮边的泪水冷冷地道:“令月,你也背叛了我,是么?”
身后没有传来太平的回答,只是感觉卧榻微微一沉知道她在榻边坐住了。武则天凝视着面前雾一般的帷幔,喃喃地道:“朕这个皇帝,真的这么失败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念念不忘恢复李唐?”
不管如何,武则天都是她的生身母亲,如今武则天已经成为一个失败者,不管是在国事上还是在家事上太平公主都不想再对她说什么重话,指摘她什么过失、或者谴责她的无情,太平公主只是无言地坐着许久才轻轻劝道:“阿母,不要伤心了。
“呵呵……”
武则天冷漠地笑了笑,缓缓转过身,凝视着她的女儿道:“我没有伤心,伤心有什么何用处?我这一辈子都在斗,在家族,入宫后,当皇后、当太后、当皇帝······,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斗、与天斗我斗了一辈子,最后一仗,我输了而已。”
太平公主默默地看着她的母亲武则天道:“我这一辈子,就输了这么一仗,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我太老了我疾病缠身,没有精力去注意他们,我大限将至,所以一些人开始别觅高枝!我是败给了岁月,而岁月是任何人都无法打败的对手!”
太平公主想要反驳她,可是思绪异常的混乱,考虑到母亲所受的打击已经极其沉重太平公主也不想再说什么重话,于是她认可了武则天的结论似的轻轻点了点头。
武则天看到她点头,脸上露出欣然的神色,像个孩子似的笑了:“女儿,你们以为把我囚禁在这里,我就可以任由你们摆布了?不,不可能,我是武,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武!如果我决意赴死,照样能给你们制造无穷的麻烦,不是么?”
太平公主有些不耐烦母亲的自鸣得意了,她毫不留情地反驳道:“母亲,你以为自尽可以让太子哥哥担上弑母的罪名,从而受到千秋万代的唾骂?这座迎仙宫已经被太子哥哥控制了,如果母亲决意赴死,明天您依然会‘活在宫中,。即便这个消息瞒不住世人,朝廷也可以伪造一份‘您,的罪己诏,宣布您是一死以谢天下!”
武则天的心头倏然掠过一丝寒意,她是皇帝,这些手段她再清楚不过,她知道女儿说的每一句话都完全可能成为现实,她怔怔地愣了半晌,忽然呵呵地笑了起来。
她不想死了以后还被人摆布,那她就只能屈辱地活着!她失去了她的帝国,失去了她的宝座,失去了她的情郎,连她自己的生死,如今都由不得她自己选择了。
“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武则天的低笑变成了放声大笑,她愤懑地捶着床榻,笑得满脸是泪。太平公主默默地坐在榻边,任由武则天发泄着,过了半晌,武则天才喘息着躺回榻上址'闭上眼睛,低声问道:“外边如今是个什么情形?
太平公主道:“尚还平静,九城已在相王哥哥掌握之中,宫里面,六尚二十四司和内侍省的人会一如既往地安排好宫里的一切,北城各路禁军也没有蠢动……”
武则天打断她的话,问道:“没有人死难么?”
太平公主想了想,答道:“几乎没有什么伤亡,除了在这迎仙宫中……,他们为了尽快赶到您的寝宫,所以动了手,杀死了几十个张氏兄弟的人,不过······二张的死党,本来就不会被放过的。”
武则天心中一阵失望,她没想到,她以太后之尊、皇帝之母的身份,也要用那么多年的时间,前前后后杀掉那么多人、流放那么多人,才能坐上皇帝的宝座,可是在她的权力交替的时刻,居然没有一个死士站出来。
太平公主看着母亲苍老的容颜,这几年,她的牙齿已经掉光了,两颊明显的凹陷着,显得那么衰弱。
她的眼睛闭着,眼球也没有一丝转动,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以致于太平有种无话可说的感觉。
她张了张嘴,还是觉得此刻向母亲提出禅位制书的事有些难以启齿,于是她又抿上了嘴巴,心里想着或许让母亲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向她提出这件事会更好些。但是武则天似乎感觉到了她的为难,慢慢张开眼睛,淡淡地问道:“他们让你来见我,不仅仅是为了探望我这个老婆子吧?”
太平公主垂下了眼睛,低声道:“母亲······”
武则天转动了一下眼珠,喃喃地道:“他们还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呢?哦!他们······想要朕下退位诏书,是么?”
太平公主咬着下唇,轻轻点了点头。
明明大局已定,完全可以像太宗皇帝时一样先这么过上几个月,再让女皇退位,既可以保全君臣母子的颜面,又可以更平稳地接掌政权,可现在却要如此迫不及待,这让太平很是不快,向母亲坦承此事时也有些难为情。
“呵呵……”
武则天讥诮地笑起来:“他们也太性急了,你不用觉得难为情,娘知道这一定不是你的主意,如果你是太子,是不会决定现在就逼娘退位的,你比你那两个没出息的哥哥都要强。可惜你是女儿身啊····…”
太平公主心中一阵激动,受到母亲的器重和赞赏,总是会让儿女感到愉悦的,更何况她的母亲是前无古人的一代女皇,但是这种激动刚刚涌遍全身,就像潮水一般泄了下去,太平突然心中凛凛:
“母亲真的赞赏我的才干吗?五哥的暴毙或许是个不解之谜,可六哥呢?他可是明白无误地死于母亲之手!可惜我是女儿之身?五哥和六哥是有才干的贤明太子,是男儿身,结果又如何?七哥和八哥如今这般懦弱无能,难道母亲就能脱得了干系?
想到母亲这么说可能对她包藏的祸心,太平公主突然不寒而栗。她的沉默使武则天有些不安,武则天不自然地扭过头,避开了女儿深沉的目光,低声道:“你告诉显儿,退位诏书,我会下达的······”
一夜的变乱,在黎明前结束了。
宫廷里的钟声,和往常一样准时响起。这意味着兵变者已经完全控制了宫廷,虽然它的女主人已经沦为阶下囚,但它一如既往地正常运作着,新的皇帝正在紫宸殿里等着登基。这个世界没有谁是不可取代
一早起来,浑然不知昨夜宫中事的长安百姓们,惊讶地发现朱雀大街上挑起了五颗人头,张柬之的确没有大开杀戒,就连张家的人,他也只下令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张同休、张昌仪、张昌期这五个标志性的
张同休三人本来是地方官,过年的时候回京与家人团聚的,因为有张氏的背景,所以他们滞留不归,本打算过完正月才回地方上去,结果昨夜兵变,他们便追着张易之和张昌宗下了九泉。
张柬之是八十高龄才被任命为宰相的,在这一点上,大概只有那位渭水垂钓的姜太公才能与他媲美。在他之前,不知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要终结武周王朝,可是他们不断添柴加油,武周这锅水就是烧不开,直到张柬之这把柴填进去,武周王朝,谢幕了!
p漫长一日终于结束,大功告成,投个票吧^
广告:都市生活小说《出色》书号3093767敬请欣赏!





醉枕江山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排排坐,分果果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三日的黎明,朱雀大街上赫然挑出了张五兄弟的人头。
这个消息刚刚传遍长安城,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女皇已经宣布,由皇太子监国,总统万机。
长安百姓对李唐的归属感较之洛阳百姓尤胜三分,闻听这个消息,万众欢呼,无数百姓涌上街头,仿佛又回到上元节时的热闹场面。
樊川杜敬亭赶到朱雀大街,摆下香案,就在张易之五兄弟的人头前面摆下香案,祭奠亡儿,一时间老泪纵横。
旋即,宣布监国的皇太子李显就下令,任命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为风阁侍郎、同平章事,分遣十名使者,奉监国太子的玺书,宣慰十道各州。
如果此时让武则天继续顶着皇帝的头衔,是非常有利于政权平稳交替的,他们可以打着武则天的幌子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解决,一些不宜由太子出面的事情打着皇帝的旗号先行处理好。
但是因为张柬之和桓彦范的自作主张,设想中本来至少应该三个月的过渡期被一下子缩短为一天,朝廷于正月二十四日就宣布女皇退位,禅位于皇太子,这一来不但许多计划中的事情无法实施,而且当即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突然改变兵谏计划的直接结果就是立即造成了兵谏集团的分裂,勃然大怒的武三思愤然向皇太子告病,闭门不出。武氏一族身具军职的子弟们全部遣往军中,就连武攸宜也被放归羽林卫。
随即,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也先后向皇太子称病,一时间把李显弄得焦头烂额,可他当时禁不住立即登位的诱惑,已经答应了张柬之等人,而且已经贸然宣示全国,岂能出尔反尔?
万般无奈,李显只得放下身段·亲自登门慰问,先访相王府,再访太平公主府,最后是梁王府。
李显与兄弟、胞妹私下密谈时·竭力撇清自己,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张柬之和崔玄晖一群人身上,相王和太平公主心知这事既已成为事实,是不可能逼着皇太子再改变主意的,他们只是心气难平,闹些情绪。
如今皇太子主动登门,放下身段·软语央求,二人发了一通牢骚也就答应出席登基大典了。可武三思却不给李显这个面子,任他好话说尽·武三思执意不出。
如今虽然是相王李旦掌握着南衙诸卫,只要他答应出席登基大典,支持太子登基,基本上就可以保证九城的安全,但是李显可不放心,尽管张柬之再三向他保证,说武氏一族此时此刻绝不敢冒天下之大讳再生事端,他还是提心吊胆。
于是,李显又掉转车头·再度回到太平公主府,厚着脸皮央求胞妹以武家媳妇的身份出面,劝说她的大伯武三思。太平公主只好说面·一番协商之下,武三思这才勉勉强强地答应下来。
这些事情,自然只有李显三兄妹和武三思这几个当事人才清楚·至少在外人眼中看来,皇太子登基是众望所归的。
正月二十五日的登基大典,虽然因为过于仓促而显得有些简陋,但是众多实力派人物纷纷出席,自然让人觉得皇太子登基天下归心、实至名归。但是,一些熟谙朝廷典制礼仪的官员和儒生们,还是能从中品砸出一些特殊味道。
皇帝登基·照例有一套固定的程序,有一些事情也应该在登基当日宣布·比如既然是禅位,新皇对先皇如何安置;新帝登基,年号确定为何,新帝有何重大国策;新朝甫立,对文武百官有什么任命和调动等等…···
而这一切,因为李显登基太过仓促,而且涉及到重大利益的方面,政变集团内部还没有协商一致,无法立即宣布,导致李显时隔二十年,再度登基称帝的时候,竟然在登基大典上只宣布了一件事。
而这件事在皇帝登基当日惯例程序中,本应是最后一条,而不是仅有的一条,那就是:大赦天下!
李显宣布,自文明(公元684年,也就是李显初次称帝旋即下台的那一年)以来获罪的人,除了徐敬业、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及其反逆魁首,以及二张一派的死党,尽皆昭雪,子女配没者尽皆赦免。
张易之一党遇赦不赦倒是情有可愿,为何保唐反武的徐敬业还有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这两位有血性的李唐王爷都不能得到赦免呢?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张柬之的突然劝进打乱了政权交替的最好节奏。
张柬之或许是为了抑制宗室和外戚势力,或许只是为了让功臣集团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外人无从得知。但他仓促劝进,没有留出一个政变的缓冲期,绝对是犯了政治上的大错误。
这三个最该平反的人无法得到平反,就是因为张柬之的冒进。因为这三个当起兵打起的旗号都是反武则天,而李显是以武则天禅!位妁名义登基称帝的,他如果为公开打起反武旗号的三个“反贼”平反,那不就是变相承认他也是反武的么?
自己打自己耳光的事他不能做,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几桩公案的解决本应该放在皇太子监国期间,找个机会以这几桩公案的当事人,女皇武则天的名义“下诏”赦免,可是因为计划突然改变,悬而未决的事情何止这么几件。
正月二十六日,武则天搬出皇帝寝宫,徙居上阳宫。
正月二十七日,李显率文武百官至上阳宫拜谒武则天,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对母亲的孝心,李显还当众宣布,每十天他就要率领百官拜谒一次,估计大权被夺、软禁内苑的武则天并不喜欢这种安排,但她已无权要求什么,自然也无权反对什么。
新朝气象,新帝登基了,不能对百官没有丝毫动静吧,再说大家也都知道这一次皇太子是在清君侧、诛二张的背景下才提前登基称帝的,那就必然有功臣存在,对功臣的封赏不能无休止地拖下去。
1...482483484485486...5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