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娇女有点泉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布尚
可是不杀了他,难解心头之恨。
狱卒不敢开门,太妃也没再催促狱卒。
“太妃,皇上召您入宫。”韩丞相说道。
不知何时,韩丞相来到了死牢。
太妃抿着嘴,不甘地离去。
“恭送太妃。侄儿祝太妃寿比南山,看着侄儿出狱。”
等太妃离去,韩丞相面向王景行,“你也别得意太早,能不能走出去,谁也说不准。”
“我说的准,我会走出去的。”王景行笃定。
“谁会救你”
“我娘子会救我。”
“她哈哈,不见了。昨夜得知你进宫,她连夜离开京都。在郊外的庄子消失了,怕也帮不上你什么忙。”
“天下文人士子会救我。”
“凭你收复了涪城还是凭你是德亲王之子你是武侯,杀了勤王,这是以下犯上,谁也不会帮你。你是德亲王之子,你杀了自己的叔叔,这有违伦理纲常,没人会为你求情。”
韩丞相道:“今日朝会,皇上不上朝,也没见什么人寻皇上,为你求情。”
这时候韩丞相边上出现几位人物,手中拿着草纸、水,肩上扛着沙包。
用草纸浸湿,覆盖于脸上,能教人窒息而死,这是常见的杀人手段。
只是没想到,会是韩丞相亲自过来。
王景行道:“韩相你再问句,谁会救我。”
韩丞相问:“谁会救你”
“你会救我。”
“我为何会救你”
“为了六皇子。”王景行眯眼笑。
六皇子是韩皇后之子,也是朝堂中最受欢迎的皇子。他的声望早已超过了太子,可惜太子一日不死,东宫一日不易位。
“六皇子的衣领后,有一处胎记。”
“这事很多人都知道,不足为奇。”韩丞相道。
“巧的是勤王衣领后,也有一处痕迹,与六皇子胎记的位置一模一样。”
王景行笑着看着韩老狐狸,相信老狐狸想到了,他要使用的手段。
“六皇子身上的胎记是真的,勤王身上的是我找人弄的。皇上年纪大了,韩皇后年长了,他们还能生出皇子来吗即便能,这个皇子会长大吗长大了,你还在吗”
“好阴险的计谋。”韩丞相威胁道。
“跟你比,不过如此。”
“你为何这般做”
“跟你杀我,是一样的道理。”
韩丞相想试探他,想探探王景行知道多少,想知道王景行还有什么计划。
可惜这个小狐狸,什么也没说,反过来要试探他。
真是个狐狸,比他爹要难缠得很。
“韩家因韩将军起,你因为韩将军得到先皇重用,韩将军投靠德亲王,你投靠勤王。”
“可惜啊,你们的计谋被先皇识破,先皇宁愿让位给当今圣上,也不想让你们得偿所愿。”
“韩丞相。”王景行对上他的眼眸,笑道:“昨晚出现的刺客,是你的吧。”
“武侯多虑了,老夫还没有那种权利。”
王景行只笑不说。
他坐了回去,“韩丞相敢不敢赌一把”
“赌什么”
“赌六皇子的生死。”
“武侯是赌过瘾了。去找几个人,跟武侯赌几把。”说着韩丞相往外走。
那些杀手,跟着一同离去。
韩丞相端着手,离开死牢。
他是来请太妃离去,也是来杀王景行。
王景行说得对,韩家发起得靠叔叔韩将军,他仕途能一帆风顺,也靠叔叔护航。
当年先皇驾崩前,秘密召见了叔叔,给叔叔一封密旨。这封圣旨里,不但限制了勤王调兵,也关乎着韩家的生死。
勤王登基日,便是韩家灭族时。
起初皇上登基,他就想过扶勤王上位,争一个侯位,用从龙之功,让勤王保住韩家。
只要在先皇圣旨,没拿出来前,灭了池家,销毁那份圣旨,便再也无人阻拦他封侯。
还没等他发动,叔叔就过来阻拦了他,告诉他先皇留下的不止一份圣旨,即便杀了池家,也不顶事。
那刻他才知道,先皇一共留下了四道秘旨,勤王登基日,必定是韩家灭亡时。
叔叔为了断了他的念头,亲自去与勤王撕破脸,杀了勤王幕僚一十三人。叔叔还用剑指着勤王,告知勤王,韩家助他夺位绝不可能。
叔叔还主动将他女儿送入宫,向皇上求得了贵妃之位。随着女儿有了身孕,他见见灭了协助勤王的念头。
随着小六子的长大,他渐渐有了别的念头,一步步走上丞相职位,要扶小六子上位。
他用先皇密旨,以及为数不多的秘密,要挟勤王,让勤王推小六子上位。
以往与勤王联手,勤王是主,他是仆从。现在与勤王联手,他与勤王平起平坐。
再给一年,他就能让太子退位,就能让小六子上位。
可惜啊,天不随人愿,勤王终究还是死了。
第二七一章 你说
新封的武侯把勤王给杀了,武侯是德亲王的儿子,池侯叫重审德亲王旧案。
这些都是什么事啊
怎么都赶在这时候发生了呢
皇上挠头,他也不知该怎么办。
快去找皇太后商议一番。
他将事件经过,与皇太后说了。
皇太后听了,很是开心,连声说:“死得好,死了好啊!”
“我们一直担心勤王造反,现在不担心了。”
皇太后与皇上说:“先皇去世前,曾经给过哀家一份密旨,上面让韩家牵制勤王,制止勤王造反。
虽然有密旨在手,可日夜不得安,要是韩家舍弃一部分人,另立一个家族,支持勤王上位。我们就只能等死了。”
“这些年见着淑太妃那贱人,哀家都得小心陪着,生怕她一个不开心,就跑回去怂恿勤王造反。
勤王死了,王景行是该赏。”
皇帝不理朝政,不看形势,美酒美人在怀浑噩度日,早已经将勤王的威胁,抛在脑后。
若勤王不出现,他都不知道还有人觊觎他的江山。
“母后的意思是,重审查德亲王案子”
“重审,淑太妃风光了大半辈子,该让她吃点苦头了。”
太后等不及了,迫不及待要看到淑太妃,要看淑太妃惊慌的脸孔,要看淑太妃求饶的丑态。
做妃子时,淑太妃掌管后宫,她时常看淑太妃的脸色过日。做皇太后了,她以为会好一点。
可勤王上下窜动,朝臣摇摆不定,她生怕一觉醒来,就换了天子,她又被淑太妃打在脚下。
忧心了二十多年,终于等到勤王死了。
“武侯是德亲王的儿子,德亲王名声盛,留下的人脉多,会不会……”
皇太后撇嘴,“你也怕有人抢勤王上下闹腾了这么久,你不也过得好好的吗”
“与其担心武侯,不如担心你的儿子。韩丞相一家实力过大,皇后把持后宫,韩丞相把持前庭,他们俩就把整个皇宫给掌控了。
只要太子一死,他们就扶小六子上位。到时候,你这个皇帝也差不多到头了。哀家,就成太皇太后了!”
太后长叹一声,“昨夜的刺客,不是勤王的人,就是韩丞相的人。这宫中没几个是我们的人了。”
皇帝愧疚,这些年他确实不理朝政,朝政内外全权交给韩相,确实不是一个皇帝所谓。
他从来没想过要做皇帝,很小的时候,父皇问他想不想做龙椅。他说不想,他只想娇妻美妾入怀,做个富贵闲人。
突然有一天,德亲王没了,父皇开始叫他做事。
那时候父皇的厚望,勤王的针对,教他喘不过气来。一心盼望着父皇驾崩,盼望着勤王夺宫。
一天,他听说父皇病重,想要见一见他。才进殿,就有一太监拿着龙袍,披在他身上,父皇牵着他的手,让他坐上皇位。
他还做好准备呢。
他还不知道皇帝该怎么当啊。
还没等他推诿,父皇驾崩,勤王回宫逼位。他躲在后宫不敢出,要不是韩将军,他将会在后宫躲一辈子。
韩将军说,他会为朕挡住一切,于是朕立了韩家女子为皇后。就这般,他舒舒坦坦地活了好多年。
想来,他这个皇帝做得不好,属于昏君吧。
但那又如何活着不好吗舒坦些不好吗为何要去劳心劳力,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回皇上,宫外有人来报,太妃去了死牢。听说带了好些人,要将武侯给剁了。”环公公来报。
皇太后哼声,“宣太妃进宫,就说哀家寻她。她若是不来,就用禁军请她进宫。”
“是。”
皇太后与皇上说:“哀家审问淑太妃,你到前廷去,吩咐朝臣重审德亲王案。”
“好。”
“皇上等等。”
“母后还有什么吩咐”
“你最好让反对韩丞相的人去查。”
“为何韩丞相这些年来,劳心劳力,为大梁做了不少贡献。”
皇太后很无奈,“勤王死,禁军、西军的兵权全在韩将军手中。韩家不但笼络了文臣,也拿捏着武将。现在最会谋反的就是韩家。”
“再让韩家发展下去,你屁股下位置就没了,你的三宫四院就没了。若是小六子上位还好,要是韩家人上位,你我都是阶下囚。”
这下皇帝听明白了。
让他放弃皇帝的好日子,是万万不能的。
“儿臣告退。”皇帝离开后宫,直奔永安殿偏殿。
皇帝走后,太后叫来宫娥,“你去告诉太子太傅,该说的哀家都说了。皇帝能不能听进去,哀家也不知道。”
“是。”
太子太傅得到消息,叫来了沈明,将太后的话转述给他。
沈明摸着胡子说:“武侯死不了。”
…………
这头皇上来到偏殿,才坐下不久,就听得小韩大人来求见。
小韩大人是韩丞相的长子,皇上很喜欢他。因为这人时常将宫外的新鲜事,新鲜的女子带入宫。
“臣叩见皇上。”
“小韩大人来得正好,朕记得你是吏部的吧。有件案子需要你查一下。你……”
“皇上。”小韩大人打断皇上的话。
他说:“皇上,臣有要事要禀告。事关武侯,臣不得不先说。”
“皇上,武侯并非德亲王之子。”
“哦”
“臣查得,德勤王有两子一女,当年勤王奉旨去隆州时,确实带回二男一女的尸体。经过礼部以及宗室核查,那三位确实是德亲王的孩子。
臣又查得王景行出生于,开平三十七年,德亲王长子出生于开平三十三年,次子出生于开平三十五年。这与王景行的身份不符合。
还有臣从德亲王旧部那查到,德亲王有侧妃两位,但这两位在开平三十七年,并没有身孕。
皇上王景行来历不明,恳请皇上让臣审问王景行。查出他的目的。”
“这个……”
“皇上,虽然勤王一直心怀不轨,但也是皇室宗亲,不能这样死得不明不白。王景行昨日的言辞,涉及先皇与淑太妃、勤王。不能因为他一人之言,污了皇室的声誉,让外人看了笑话。
魏国使臣就在京中,魏国公主很快到大梁来,若是被他们听了这些言语,回到魏国也不知传成什么样。
恳请皇上下旨,让臣彻查王景行,问清他这般做的缘由。”
“爱卿说的有道理,朕准了。”
第二七二章 本宫疯了吗
“淑妃,是你杀了皇帝。”太后问淑太妃。
“你当本宫疯了吗本宫为何要这般做先皇在时,本宫掌控后宫,本宫会自讨灭亡”
“你承认吧,承认了,死的不冤。”
“你这是什么意思”太妃反问。
“你知道哀家的意思。”皇太后笑道。“自打我进宫开始,处处受制于你,时常看你脸色行事。即便哀家做了皇太后,也得要敬着你,叫一声姐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