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风雨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安化军

    杜中宵忙叉手行礼:“在下正是。不知老丈如何称呼”

    中年人笑着道:“我是县衙前街上卖笔的何大郎。年前你阿爹过了发解试,用的正是我家的笔。”

    杜中宵心中暗叹了口气,可惜父亲最终没过省试殿试,不然倒是给这家一个好广告。凡是参加科举的举子,卖纸笔的店家都会特意记着。一旦高中,便是他们的活广告。

    寒暄几句,何大郎道:“你家里制的这酒真正是好,一碗下肚便就有些酒意。以往喝水酒,我却十碗八碗。这酒好,真不知你是如何想出来的。”

    几天工夫,杜中宵早已想好了说词,道:“几个月前,我在城外一座破庙,遇到一个落魄的邋遢道人。见他可怜,买了几个饼给他,那道人便教了我这个制酒的法子,却没说来自哪里。”

    何大郎连连点头:“贤侄,你遇到的说不定的是世外高人。佛道之流,多有些神奇妙法,是我们俗世之人不可想象的。他们出家人,却不可用世俗的眼光去看。”

    杜中宵连连称是。这是他与家人一起商量出来的忽悠人的说辞,免得别人问东问西。这个年代只要是与佛道沾上关系的秘法,都会因为神秘性抬高身价。

    站在这里的三个酒客,都与何大郎一般,是县城里的小业主。他们与韩练的身份差不多,对他的遭遇感同身受,都对吴家仗势欺人不满。韩练借着杜中宵的烈酒一翻身,他们便赶过来支持。

    正在这时,一个小厮提了一个酒坛进来,到了柜前道:“主人家,这是三斤的酒坛,装满了。”

    韩练答应一声,急忙拿了酒提打酒,一边问道:“今日买这样多,你家主人宴客吗”

    小厮道:“正是。亲家从乡下来,主人要用这酒招待。说是此酒只有县城才卖,是个稀罕物。”

    韩练忙道:“这酒不独是稀罕,喝起来也分外有力气。”

    打满了酒,目送着小厮出了门,韩练对杜中宵道:“从今天开始,拿着酒坛酒桶来打酒的人多了起来,每天几十斤酒却有些不够卖。明日我们多制一些,我借辆车子去‘姚家正店’买酒糟。”

    杜中宵点头答应。多些酒糟无非就是多蒸一些时间就是,柴又不值钱。

    站了不大一会,杜中宵就见到店中进进出出,韩家脚店的生意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临颖县城本来就不大,这里一卖烈酒,一两天便传遍全城,很多人都来尝个新奇。更有那真正爱酒的,自喝了这里的烈酒,水




第11章 未雨绸缪
    此时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少。杜中宵远远缀住刘干办,跟在他的身后。

    刘干办气鼓鼓的,提着个酒葫芦,出了韩家脚店的门便急匆匆地赶路。

    杜中宵远远跟着,看刘干办径直到了“其香居”,从一个角门进去了,才停下脚步。

    不需问了,定然是吴克久让刘干办去韩家脚店打探消息的。似吴家这种大户,不但是在县城里面有产业,在乡下还有庄子。替大户管理庄子事务的人,这个年代的人多称为干办,是从朝廷里干办公事的官称里借用来的,与主管的称呼类似。与杜中宵前世类比,干办、主管都是类似于经理之类称呼。

    杜中宵有些搞不清楚吴克久去打探韩家脚店干什么。卖的烈酒是从酒糟里制出来的,这一点杜中宵从来没有隐瞒。这个年代的酒是专卖品,不说明白来源,是不能卖的。不过制白酒的办法,除了杜中宵只有自己的父母知道。技巧只是一层窗户纸而已,捅怕了便不值一文,必须死死守住秘密。谁能够想到,酒糟中制酒的办法如此简单,只要上锅蒸一蒸就好了。

    难道,吴克久想首告韩家卖私酒杜中宵心中一紧,倒是有这个可能。

    此时酒类专卖,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京城,包括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都是不禁私酿,而实行酒曲专卖。其他地方,包括许州,则是禁止私酿,专门酒户卖酒。韩家本来就是酒户,酒糟制酒又不涉及私酿,真告到县里这官司有得打。

    讲到打官司,父亲杜循的举人身份便就有用了。不但是可以自己写状词,还能够比较容易地见到县里的官员,更重要的是,县里是不敢随便抓一个乡贡进士的。过了发解试,就是许州有名有姓的人物,州里有名录,州里长官不知什么时候想起来要见一面,县里如何敢抓

    刘干办并不知道杜中宵一路上跟着自己,进了角门,便把斗笠摘下来,提在手里,口中骂道:“直娘贼,那些穷鬼倒是眼尖,竟然认出爷爷来!小员外安排的这事,却是办砸了。”

    一边骂骂咧咧,不大一会到了后园的凉亭边。

    凉亭里,吴克久正与曹居成点了大烛饮酒,身边坐了几个歌女咿咿呀呀地唱。

    刘干办上前唱了个诺,道:“官人,小的回来了。”

    吴克久看了刘干办一眼,问道:“韩老儿那里真在卖酒”

    “回小官人,千真万确!小的去看了,生意着实不错,十几副座头快要坐满了。”

    “哦,他们从哪里赊来如此好酒,引得无数客人去。——对了,我让你买几斤回来尝一尝,你买的酒呢附近的酒我都喝过,一尝我就知道来路。”

    刘干办有些尴尬,叉手道:“回小官人,小的这一趟买酒却是不顺。到了店里,竟然有几个附近庄子里的人,认出了小的。他们叫破小的身份,韩老儿便死活不卖酒给我,只好空手而回。”

    听了这话,吴克久有些恼怒,恶狠狠地瞪着刘干办好一会,才略平息怒气,道:“没用的东西,这么一点小事也办不好!不知韩老儿从哪里赊酒,这事情却有些难办。”

    刘干办打了一个激灵,忙道:“回小官人,不用尝酒,小的知道韩老儿的酒是从哪里来的。”

    吴克久一听,忙问:“哪里来的”

    “小的进店之前就打听得清楚了,韩家脚店里卖的酒,并不是从酒楼赊来,而是从‘姚家正店’买了酒糟,从酒糟里面制出来的。那酒力气极大,听说酒量再好的人,一碗也就醉倒了。”

    吴克久听了,不由皱起眉头:“只听说用酒糟酿醋,里面还能制出酒来”

    刘干办道:“小的也不信,不过人人都是如此说,想来是假不了。而且小的也打听过了,这法子是从县里杜举人的家里传出来。杜举人家的小官人,有从酒糟中制酒的妙法,专一替韩家制酒。”

    一边的曹居成道:“我想起来了,是不是就是那天我们在店里见过的那个小畜牲”

    吴克久点头:“正是。那天就见那小贼对韩老儿的女儿有些意思,想来是见韩家难过,不知从哪里学来这个妖法。如此一来,事情却是有些难办。韩老儿有了这一条财路,便就不从我家酒楼赊酒,一时倒是奈何不了他。要得韩家小娘子,还要另想他法。”

    曹居成沉吟道:“酒糟里制酒卖酒,这犯不犯酒禁”

    吴克久没有说话,在心里合计。州县禁酒禁的是私酿,不是私卖,只要酒的来源清楚,便就是不犯酒禁。韩家脚店的酒是从酒糟中制出来的,酒糟来自“姚家正店”,那里是有酿酒资格的。如此一来酒的来源便就清楚,只是自己加了一道工序,这算不算犯酒禁呢

    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头绪来,吴克久只好叹气:“此事有些曲折,只怕一句话说不好。不如等到明日,我到县衙里去寻陈节级,问一问他该如何算。”

    曹居成拍手:“如此最好。陈节级是衙门里的人,以前也曾扑买过酒楼,酒上面的事最清



第12章 施粥
    第二天一大早,杜中宵依然来到韩家脚店,与韩练一起去买酒糟。

    到了脚店门前,韩练早早等在那里。见到杜中宵到来,韩练指着身边的一辆板车道:“我今日特意借了这辆车子,我们多买一些酒糟,多制一些酒。这两日名声传开,多有特意到店里买酒的,都是几斤几斤地装回去。再是一天几十斤,却有些不够卖了。”

    昨晚想了一夜,杜中宵整个人开朗了许多,看着车子笑道:“如此最好。等过些日子赚了钱,我们自己买一辆车,再买一头驴,便不用如此辛苦。”

    韩练听了不由大笑:“如此最好。贤侄既然如此有妙法,自然就该大做。每天几十斤酒,不过是糊口而已,能当得什么做得大了,赚了钱,我们也开一间酒楼。”

    “好,便是如此说!”杜中宵一边说着,一边去拉板车。

    这个年代的车子都是木轮,拉起来分外吃力。韩练取了一条襻出来,在旁边挂住,帮着杜中宵。

    到了“姚家正店”门前,唐主管早早等在那里。见韩练和杜中宵两人拉了车来,唐主管笑道:“你们有了从酒糟中制酒的妙法,几天便就大弄,今日倒拉了车来。韩兄,这两日我有闲,也到你店里吃一杯酒。听人说起,你们从酒糟里制出来的酒,格外有力气。”

    韩练笑着道:“应该的,应该的。主管来,别的不说,酒肉是应有尽有。”

    一边说着,韩练一边在心里叫苦。本来想从酒糟中制酒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却不想才没几天时间,便就传得人人皆知。说起来这事情瞒也瞒不住,有酒禁在那里,不知多少人盯着卖酒的人家。你这里卖酒,不说清楚来源,生意如何做得下去

    唐主管叫了两个小厮出来,给韩练和杜中宵称了酒糟,装在了车里。

    正算钱的时候,突然从远处来了一男一女两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看见装酒糟的车子停在这里,张口就骂:“这些赚黑心钱的贼,今天倒是拖着车来拉酒糟了,良心被狗吃了吗我们这些穷苦人家,全靠着酒楼里倒出来的酒糟糊口,都被你们买了去,我们吃什么这钱,你们赚得如何安心”

    听了这话,唐主管不由皱起眉头,吩咐小厮把人赶走。

    杜中宵看着两人被赶到清晨的浓雾里,莫名觉得心口一痛,不由皱起了眉头。

    几天之前,父亲也是早晨抢酒糟糊口的糟民中的一员,靠着酒楼倒出来的酒糟才存活下来。这几天只顾着从酒糟中蒸酒赚钱,却是忘了他们。

    这两人或许是夫妇,虽然说的有些难听,但只怕是不得已。或许,他们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孩子,等着他们拿两把酒糟回去,聊以为生。或许,家里还有老人……

    杜中宵不敢再想下去。自己的这门生意,会不会断了许多人家的生计

    一边胡思乱想,那边韩练与唐主管算过了钱,两人一前一后拖着车子回到杜中宵家里。

    韩练走后,杜中宵把酒糟上到蒸锅里。想来想去心中不安,便让父母看着蒸锅,自己出了门。

    经过了这些日子,父母已经能够照看着蒸酒。这本来就没有什么难的,只要看着灶下的火,接酒的桶满了换桶即可。从酒糟中蒸酒,最复杂的酿酒过程略了过去,工艺极为简单。

    在外面溜达了一会,杜中宵不知不觉来到了韩家脚店门前。

    此时没有客人,小厮顺儿正收拾桌凳,韩月娘则趴在柜台上整理账目。

    见杜中宵进了店里,韩月娘抬起头来道:“哥哥来了。吃了早饭没有若是没有,我端来你用。”

    杜中宵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随口道:“用过了。”

    一边说着,一边到了柜台边,看着韩月娘在那里翻账本。

    韩月娘翻了一会,便抬起头来:“哥哥心事重重的样子,若是有什么心事,不妨说出来听听。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我也帮着出出主意。”

    杜中宵叹了口气:“也没有什么。就是今日到‘姚家正店’买酒糟的时候,恰巧遇到了两个穷苦人,因我们买了酒糟,他们少了口食,在那里辱骂。我想虽然我们买酒糟没有过错,但少了那些糟民的口食也是实情,因此烦恼。”

    韩月娘想了一会,展颜笑道:“这有何难以后再去买酒糟,便从卖的钱里取些出来,买了米煮粥送去。我们买酒糟制酒,在那里施粥还给别人,岂不两全其美”

    杜中宵一拍手:“姐姐这法子好!如此一来,我们做了生意,也帮助了穷人!”

    一梦千年,灵魂来到了这个一千年的世界,杜中宵对有些事情便跟前世想的不一样了,做事情但求心安。世上有没有鬼神有没有轮回,他搞不清楚,也不去想,但多做善事总是没错的。买酒糟回来制酒抢的是穷苦糟民的口食,这让杜中宵如何心安

    如果买了酒糟回来,从卖酒的利润中拿一点出来,买了米前去施粥,便两全其美了。自己制酒赚到了钱,依靠酒糟为生的糟民也不至于断了食物来源,还更安全了一些。酒糟中是有酒的,糟民贪图酒



第13章 抓人
    “姚家正店”门前施粥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杜中宵和韩练刚刚在车上装好酒糟,两大桶粥便就已经见底。来得晚的,只好等着分食酒楼里剩下的酒糟。

    正在这时,人群外面传来一声大喊:“呀,你们这些贼,果然是从这里买酒糟酿酒!”

    随着话声,吴克久和曹居成带了几个家仆,一边叫着一边走了过来。

    杜中宵看了看来人,冷冷地道:“县里只是不许用酒糟酿醋,没说连酒糟也不许买吧”

    吴克久围着拉酒糟的车转了一圈,口中道:“呀,你这说的什么混话!连醋都不许酿,你竟然敢用酒糟酿酒!私酿酒,犯了酒禁知不知道这许多,是要杀头的!”

    杜中宵看着吴克久,不屑地道:“谁告诉你我们酿酒了你家酿酒能一天酿出来我们只是从酒糟里再沥些酒出来而已!又不私酿,犯的哪门子酒禁!”

    “胡说,胡说,一派胡言!‘姚家正店’酿了多少年的酒,岂会不把酒沥净,倒等着你们买酒糟回去再沥酒出来!定然是障眼法,在家里私酿!”

    吴克久一边说着,一边回到曹居成身边,道:“表哥,你在这里看住,不要让这几个贼跑了!我这就去县里首告,杜家和韩家脚店合谋私酿酒犯卖。他们店里一天卖不少酒,够杀头了!”

    曹居成道:“表弟尽管去,这里自有我看着。”

    吴克久点头,走了两步又回来,到韩月娘面前道:“小娘子,你家里犯了杀头的罪过,你怎么还跟他们站在一起快快随我来,知县那里为你说好话,救你一条性命!”

    韩月娘又羞又恼地道:“你这厮混说什么!我们自好好做生意,不犯酒禁,偏来生事!”

    “完了,完了!可怜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吴克久一边叹气,一边大踏步去了。

    杜中宵看着吴克久离去,对身边的唐主管小声道:“主管,烦请派个人到我家里,知会我阿爹一声这里发生的事。吴家在县里认得有人,不要让他们害了。”

    唐主管答应一声,派了个小厮,飞一般地去杜家报信。

    看着人离去,杜中宵对韩练道:“阿爹,我们尽管拉车回去。若是吴家人敢拦,再与他们理论。”

    韩练清楚知道自己卖的酒是从酒糟里制出来的,并没有私酿,心里有底气。脚店里卖的酒到底犯不犯禁,单看县里如何说。单从法条上来说,没有私酿,自然不犯禁。买酒糟制酒,性质上其实与赊酒来卖相差不多,只是利润空间更大而已。不过涉及到酒敏感,也难保县里怎么断。

    杜循是举人,可以直接去见知县,与他理论。县里断的不公,还可以到州里去,直接见知州。反正只要咬死了酒禁的法条,便就没有大事。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姚家正店”门前聚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聚在这里的,多是平日在这里利用酒糟糊口的糟民。他们本来都厌恶杜家和韩家买这里的酒糟,让他们的口食减少,没想到今天两家又在这里施粥,口碑恰好翻了过来。
123456...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