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飞凤
能收到钱,不白跑一趟,砖窑的人已经非常满意了,见丰娘这样一幅愧疚摸样,反而安慰道:“谁都有不凑的时候,我这也是没法子,年节要到了,烧窑的倒砖的,都得付工钱,人家也辛劳一年了,一大家子的嘴等着吃喝呢。”
“真是不好意思,你点点,刚刚够你的。”
丰娘里就剩五百钱,砖窑的人暗暗舒口气,他只要能把自己的钱收回来就好。
到了腊月二十五,王力刚一天就杀了两头猪,那么多的下水,靠杜德荣卖杀猪菜根本用不完,丰娘带着林大娘一家,把那些都处理了,卤了好大一锅。
林大娘期期艾艾地问丰娘:“这么多,不会都留下自己吃吧?”
“明天还有呢,咱们哪里吃得完?”
“那,不如让我家福儿他爹帮着卖了吧?”
“好的。”
林大娘眉开眼笑,东家若是赚了钱,对自己一家也很大方。
王力刚一天两头猪,连杀带卖,就算有表弟帮忙,也忙地够呛,丰娘留下下水,本来就打算让老林去卖的,谁知她还没说呢,林大娘自己到冲上来了。
猪下水卖得便宜,滋味还好,就是上不了台面,农村人注重实惠,有客人来了,菜里才放大rou片子,自己家人吃,还是这个划算,老林带了几十斤的猪下水,一个下午就买完了。
第二天,王力刚丑时就起来了,和姚勤俭杀了三头猪,赶卯时就去了镇上,腊月里的凌晨,又冷又黑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35 章
燕然躲在被窝里,听到外面脚步声说话声,还夹杂着猪的惨叫,公jī打鸣,根本没法入睡,她看到娘亲穿了衣服起身,自己也坐了起来。
“然儿起来做什么?再睡会儿,彩菊爹他们马上就走了。”丰娘硬把燕然按回到被窝,她自己却出门去了厨房,燕然听到林大娘低声说:“水烧好了,福儿他爹去洗猪肠了……”
“活着可真不容易……”她迷迷糊糊地想着,到底年纪太小,抵不住困意来袭,外面安静下来,她迷迷糊糊又睡着了,再醒来,一锅卤rou都快熟了,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她听见自己肚子里咕噜咕噜直响。
从腊月初王力刚杀第一头猪开始,家里的伙食便明显好了起来,最初炖菜里有猪血肠、粉肠、猪肝、猪肺,到现在饭桌上顿顿都有干菜炒猪肠、凉拌猪头rou等,燕然并不像以前那么馋rou,可丰娘的艺就是好,即使她不馋,也禁不住流口水。
哥哥英睿已经放假了,早就跑到厨房帮娘亲烧火,燕然起来,刚洗漱好,丰娘就端了一碗红油飘满的猪rou炖粉条,然后是小米粥,烤的焦黄的玉米面贴饼子,还有一盘干辣椒酸菜炒肥肠。
“娘,嘻嘻,我都吃胖了。”
丰娘心疼地抚摸了一下燕然的头顶:“哪有,是太瘦了,这个年纪不胖点,就没有jīng神拔高了呢。”
“不会的,娘和爹爹个子都高,我也会高。”燕然撒娇。
“呵呵,是是是,会长高的。”
“娘,林福哥这阵子长了不少。”英睿有些羡慕地说。
“是啊,他正是长高的年纪呢。”
虽然做点心的事情都交给了杜德广,杀猪菜也算是杜德荣的生意,但丰娘见这俩忙得转不开,依然帮着做,到了腊月三十,生意都停了下来,杜德广给这边留了十斤点心,还给丰娘一贯钱。
“点心我留下,钱你拿回去,你帮这边一年多,我们帮你几天也是应该的。”杜仲德死活不收。
杜德广非要留下,两人你推我挡,杜德荣来了,他也给了一贯钱。
“你们这是,这是图的什么呀,忙了一整,钱都给我了。”
“八哥,哪有都给你,你当我傻啊?”杜德荣开玩笑。
“是的,是的,没有都给你,我们还是拿了大头,没有嫂子,我们一文钱也挣不到,这都不知该怎么感激呢,你再不收钱,我们可就无地自容了。”杜德广也帮腔。
杜仲德勉为其难地收了钱,把屋里的点心分了杜德荣一半,又给杜德广拿了好些卤熟的猪头rou、猪肝、猪肠,这才觉得心中安定。
他就是沾不了别人的便宜,欠了人情,简直跟打他一顿般痛苦。
☆、第三十六章 人狂没好事
送走杜德广和杜德荣他们,丰娘端了一瓦盆卤rou,送到老院儿,没想到丁氏竟然捏着鼻子:“拿走,拿走,臭烘烘的,谁稀罕。”
这还是头一回拒绝丰娘的东西,去年三十的时候,她还嫌丰娘送少了呢,燕然跟在娘亲身后,奇怪地看了看丁氏。
“看什么看,哼,三儿今年,给家里割了十几斤大肥rou,谁像你们,拿点破肚子烂肠子糊弄人。”
丰娘没有言语,反正她送东西都是为了让村里人看的,你不吃,我还不想给呢。
睡了一觉,便是大年初一,燕然qiáng忍着,跟着爹爹给那一家子拜了年,今年比去年好,徐氏黄氏都穿着绸衣,见丰娘还是去年那一身,不觊觎了,却撇嘴斜眼地,表示不屑一顾。
不管多么豁达的人,碰上这样的极品亲戚,心情也会变糟的。
还好,拜年的孩子,让燕然渐渐开朗。
左山县这边的风俗,过年期间,小孩子可以到任何人的家里拜年。他们清一sè地穿着从脖子一直护到衣襟下的围裙,围裙在xiōng部开口,里面缝上大口袋,不管认识不认识,进了大门,他们就开始说吉祥祝福的话语,然后,当家的女主,便要满满抓一大把糖豆花生等果子,装到他们围裙上的大口袋里。
再穷的人家,都要在这上面有所准备,万一孩子来了,你什么也不给,他们哭了怎么办?新年伊始,谁不图个吉利啊。
围裙的口袋装满了,孩子便跑回家,把收来的吃食放起来,再转身出去拜年,用空出来的口袋收零食。灵一些的小孩子,一天下来,收集的零食能吃到二月里。
全村人都知道东杜发财了,小孩子傻jīng傻jīng的,知道谁家值得跑。去年搬家过来,拜年的孩子才十来个,今年是一拨走了又来一拨,丰娘准备了一竹笸箩的花生糖,不到一个时辰就见了底。
过年讲究吉庆有余,任何吃的喝的都不能用完,于是,后面来的孩子,便成了花生和糖果的混合物,而不是和在一起的糖块了。
燕然这两年多的儿童生涯,虽然有时也有些感觉错乱,但这种四处讨吃的行径,还是做不出来,但那些孩子来了,一张张充满喜感的笑脸,乱纷纷嚷嚷出来的吉祥话,让村外孤零零的三户人家,有了人气,有了过年的热闹气氛。
尤其是燕然,忘了那边令人讨厌的人,转而和哥哥在门前的平地上,开始抽陀螺。
崔氏和林大娘想融入胡家庄,丰娘除了走亲戚,有空便带着她们去大磨盘。这里的妇女比平日更多,走亲戚遇到什么好事啦,或是让亲戚气着了,还有的显摆自家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七嘴八舌特别热闹。
燕然有时也跟着娘亲过来,每次她们一出现,说话的声音都猛然小下来,都在议论老杜家呢。
有时丰娘走了,燕然还在,那些妇女便肆无忌惮。
她们说的,不是丰娘卖了十几头猪,几百只jī能赚多少钱,而是丁氏的嚣张。
这天燕然正玩儿,丁氏过来,高高昂着头,刺鼻的桂花油味儿,让人不由自主想要捂住鼻子。
“跟我家老大和老三比,老二提鞋都不配。”丁氏趾高气扬,扭头看到燕然,狠狠瞪上一眼,那样儿根本不像个祖母,倒是像个仇人,燕然心里很不痛快,也很奇怪。
丁氏得瑟了一会儿,没有搭理,只好灰溜溜走了,身后的议论声,陡然就升了八度。
“就算慧家有钱,跟着人家干赚得多,那也不会一年几十两上百两银子的吧?怎么能比过新杜家。”有人怀疑。
“谁知道呢,听老杜婆说话的口气,几百两银子都有呢,你没看她里外三新的,还打了个银梳子chā头上,那点儿头发,都快缀不住了。”
“你们不知道,不只是杜家老三跟着慧家赚了钱,听说杜老大也赚了钱呢。”
“杜老大?给个小孩做先生,能赚多少钱?”
“你还老黄历呢,杜老大早就辞馆不做先生,他亲家给介绍了个好活计,可赚钱了。”
“,什么好活计?做讼师呢,缺德带冒烟的事儿,也不怕生个儿子没pì眼。”
“哪有儿子?我想啊,有个没pì眼的儿子,也好过没儿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36 章
子。”
“嘘!老杜婆又来了。”
丁氏穿着一件黑sè绸衣,外罩酱sè带暗红字不到头花纹的褙子,头发打了桂花油,老远就有一股熏人的气味,本来年纪大头发脱落,抹了头油,更显得头发稀少,薄薄的遮不住头皮。
大磨盘跟前的妇女都换了话题,专门和丁氏作对的胡王氏故意道:“杜丰氏把做点心的艺,传给那个卖货郎的堂兄弟了。”
“我也听说了,这个杜丰氏还真大方啊。”
丁氏年前听说此事,还去找了一趟丰娘,却被丰娘一句话堵了回来:“我会的东西多了,不做点心,还能做别的,他三叔四叔想学哪一样?”
“就你这,挣那三核桃俩枣的,谁稀罕!”丁氏鄙夷不屑,随即想道,这不是帮丰氏说话的么,她哼了一声,“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大事,你怎不告诉我一声?”
“婆婆不是说,我的事儿少烦你吗?”
丁氏记得自己的确说过这话,一时不知怎么驳斥丰娘,呸了一声:“还知道这个,知道这个,就乖乖呆着,别以为这就能收拢了老七和老十婆的心,哼!”
丰娘没说话,丁氏又训了几句,这才心满意足,走了。
丁氏此刻听到胡王氏的话,撇撇嘴:“,起早贪黑做点心,能赚几多钱?爱传谁传谁。”
“反正,人家不传你儿子!”胡王氏不忿,和丁氏对上了。
“我儿子?我儿子稀罕那个?哼,不要说我家老三在慧家,一个月大把银子的赚,我大儿,一个月也赚几十两银子,做一年点心,还不如他们一个月赚得多。”
胡王氏说不过丁氏,气哼哼地拍打着裤脚上的土,边上的几个妇女急忙躲闪:“你干什么呢!”
丁氏得意地哈哈笑起来,胡王氏抢白道:“,你儿子你儿子,你怎不和我们家老爷比一比呢?几十两银子算什么呀。”
丁氏朝着胡家大宅看了一眼,咽一口唾沫:“反正我比你qiáng。”
胡王氏说不过丁氏,发狠道:“有命赚没命花,钱多是害!”一甩走了。
丁氏气得:“你才有命赚没命花呢,大过年的敢咒人,你一家子不得好死。”
“老杜婆,别太过了,大过年的死啊活的,说什么呢?”一大片杜家女人都不愿意了,丁氏一看惹了众怒,夹着尾巴溜走了。
丁氏的嚣张,总让燕然心里不踏实,她回家给娘亲说:“爹,娘,三叔不是多有本事的人,忽然bào富,恐怕来路不正。”
杜仲德深以为然,看老婆一脸忧郁,他叹口气:“我去找找七大爷,不能让他拖累了咱们这一大家。”
“嗯,你去吧。”
七大爷也听儿子说了些老杜大院的事情,他紧皱眉头,和下一辈杜家的老大杜德华商量去了。
过了几天,七大爷、杜大伯、杜九爷、老十一一起来到胡家庄,问丁氏知不知道杜叔贵到底怎么赚钱的,如何会一下子就爆发了。
“慧老爷多有钱哪,家里金砖铺地,银子盖屋,人家指缝里漏点儿,都能把我们撑死。”
七大爷耐心地道:“我只问你,叔贵来钱可正当?”
“他七叔,你管太多了吧?我家叔贵跟着慧老爷干的,你敢说慧老爷做的事情不正当?”
杜德华见三婶娘不可理喻,也不再罗嗦,直接说出他来的目的:“三婶儿,你家搬到胡家庄,我们也有些够不着,既然伯俭是秀才了,也算能撑得起门户,这样,你们自立门户吧。”
丁氏也觉得成天被七大爷十nǎinǎi管,十分憋屈,闻言自然是乐意的,不过,她还是没敢立刻答应,只说道:“你们别给我说这些,我家不是没当家的。”
“行,正月里伯俭兄弟也闲着,他回来,你让他去一趟杜家庄。”七大爷很干脆,说完就站起来告辞。
杜伯俭听了老娘转述的话,嘴都裂到了耳朵根儿,若是分族,他就是这一支杜家的老祖宗了,他最爱虚荣,送上门的荣耀,哪肯拒绝?
杜伯俭唯一没有掂量的,就是自己算哪根葱啊,有开宗立派的能耐吗?被人赶出族还不自知。
正月十三,杜家正式开祠堂,把三房这一支分了出来。
燕然听爹爹说了这话,气得一拍大腿:“娘,杜家庄的人都脱身了,就咱们还粘连着呢。”
丰娘这才意识到和丈夫人的话,都让小女儿听去了,便勉qiáng笑着安慰道:“然儿乖,爹和娘有办法。”
燕然根本不信。
☆、第三十七章 蚕茧的综合利用
正月十五一过,定做的养蚕用具全回来了,爹爹要读书,娘亲忙得团团转,燕然也没时间担忧老杜那边,每天跟着娘亲,忙里忙外。
肖大爷指导着把那些竹蒲子藤笸箩全都清洗一遍,然后蒸煮消毒。
母jī的脸红起来,歇了一冬天,这就要开窝下蛋啦,林大娘也在忙着准备,今年她要多孵蛋,争取卖出更多的小jī,好好赚一笔钱。
丰娘联络了杜家几个年轻媳妇,让她们帮忙养蚕,说好了工钱,这些人先过来跟着肖大爷学。
转眼桑叶就从枝条上冒出来,燕然这才发现,树叶长得可快了,头一天才榆钱大,第二天就比核桃还大了。
难怪肖大爷急急忙忙在地龙里烧了一把火,把放蚕纸的笸箩搁在温热的方砖上,燕然一动不动地盯着看,纸上的蚕卵先是颜sè变深,然后,黑黑的蚂蚁一样的小蚕钻出来,蚕卵就变成了灰白sè。
肖大爷把蚕纸拿开,教一屋子的女人把采来的嫩桑叶剪成细丝。
一屋子的女人都没有养过蚕,有的还是头一回见到,见小蚕那么小,也理解肖大爷为何要把桑叶剪得跟棉线一样细了。
蚕那么小,嘴巴肯定更小,桑叶大了,吃不到嘴里,可怎么办?几个妇女都是当娘的人,虽然小蚕不是人,可也是个活物,一时间她们母爱泛滥,无条件地执行着肖大爷的指挥。
再说,丰娘给她们一个月五百钱的月薪呢,几个女人唯恐做事不周,自己再也没有会了。
杜六娘和丰娘最巧,剪出的桑叶又细又匀称,其余几个都暗暗咬牙,尽了最大努力,唯恐做事不好,被笑话了去。
燕然太小,没能进蚕房,但却担负起了管理家务的重任,她身体年龄七岁多,心理年龄二十多,帮娘亲做个饭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
丰娘这也是豁出去了,她必须跟着肖大爷学的,不然,哪天肖大爷要回去,这边还能不养蚕了?
林大娘第一季的小jī已经孵出来了,老林和儿子挑着担子四处去卖,春天里,杜德荣没什么生意,也过来帮着卖小jī,偶尔还去厨房,做一锅烩菜,给养蚕的人和老林一家吃。
燕然从他嘴里,知道七大爷拿出一生的积蓄,在镇上买了个小门面,给杜德广开了个点心铺子。
“德广叔的生意不知道怎么样啊?”燕然希望杜德广能赚钱,身体不好,活着太艰难。
“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37 章
去看过,他每天做得花样挺多,量却不大,卖得还行。”
“很辛苦吧?”
杜德荣好脾气地笑了一下:“哪有不辛苦就能赚钱的?你看你娘她们,早晚lún班,盯着那蚕,也辛苦。”
“嗯,是啊。”
蚕小,吃得少,刚开始丰娘她们亲自采叶子,半个月之后便不行了,虽然这时候蚕有一寸长了,叶子不用再剪,直接放进去就行,但蚕却吃得飞快,进了蚕房,只听见一片沙沙的声音。
丰娘早就跟胡家几个女人说好了,燕然去一通知,这些女人便都来上工,她们按肖大爷教的,在桑枝上采了叶子,送到蚕房。
蚕儿娇贵地很,早上的叶子有露水,得晾干,中午的叶子晒得热乎乎的,还得晾凉,天太干了,蚕房的地上便要洒水,忽然一个倒春han,地龙里便得点一把火,火还不能有火苗,不然蚕房太热,这烧地龙也成了技术活儿,先点着玉米秸秆,烧起来再用有细土的麦衣压住,火就变成慢慢往上燃,冒烟不见火苗,热烟顺着地龙游走,从房顶的烟囱里冒出,屋里的温度便刚刚好。
燕然每过几天,就忍不住进去看一眼,她特别小心,每次都是在屋里擦了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连鞋子都换了才进去。
蚕宝宝长得很快,每眠一次,便大一圈。
养蚕的妇女多少都有些紧张,太过小心导致睡眠不足,一个个眼圈下面发青,二十来天不见太阳,脸sè发白,看着跟得了病似的,燕然吓得不敢吭声,只在饭食上,尽量做好些。
她的厨艺比娘亲差得天和地,只能在食材上大方些,比如,三天两头的给大家吃jī蛋,蒸蛋羹、炒jī蛋、煮着吃,还有几天,把林大娘的毛蛋煮了,用盐腌渍送进去。
忙碌的日子过得特别快,燕然觉得自己还没感觉呢,蚕儿便要上山了,一夜之间,蚕房里白茫茫一片,跟下了一场大雪似的。燕然跑进去看,有的蚕儿已经一动不动,有少数依稀还在摇头摆尾地吐丝。
肖大爷神情兴奋,对着丰娘连声说:“很好,没想到这里的桑叶好,蚕儿的茧子结得厚实,产量肯定不错。”
丰娘十分激动,颤抖着双,轻轻抚摸一下洁白的蚕茧:“这就成了?”
“不,不,我们这里到安城,得走十多天的,必须得把茧子蒸了,或者缫了丝才成。”
“那就缫丝吧,蚕蛹还有用处。”燕然chā嘴。
“蚕茧有什么用?吃不了这么多的。”谁家煮茧一村香,丰娘知道蚕蛹能吃。
“可以晒干了,添到jī饲料和猪饲料里呀。”燕然道。
“喂jī?你可真大方,人吃都供不过来呢,这里又没别的人家养蚕了。”肖大爷神情激动,“蚕蛹很补人的,尤其是老人孩子,好多药铺还用来入药呢。”
肖大爷的话让燕然怦然心动,她拉着娘亲的衣袖:“娘,把蚕蛹炸了,用盐腌渍,密封到瓷缸里,就可以吃很长时间的吧?”
“行是行,可这么多,还不吃腻了?”丰娘摇头。
“娘,不是咱们家人吃啊,油炸了放上tiáo料,或是当做小菜卖掉,或是切成粒,做成点心馅儿,也算是给德广叔增加一个点心品种啊。”
丰娘想了想:“这倒是个好办法。”
接下来,肖大爷便要领着雇来的妇女缫丝。
蚕茧上面有胶,只有在热水里,才能把胶化开。别看肖大爷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儿,缫丝的时候却非常灵活,只见他双在茧子上快速点动,就把丝头儿一根一根拈了起来,几根和成一股,卷到绕丝的竹筒上,竹筒转起来,蚕茧上的丝就绕上去了。
丰娘还算是身敏捷的妇女呢,刚开始跟着肖大爷学,不仅速度远远不如,还把烫伤了。
所有缫丝的妇女,全部烫伤了,幸好肖大爷早有预见,让丰娘准备了药膏,这一批蚕蛹,因为带了药味,便只能当饲料。
几天后,缫丝的妇女都练成了,缫丝速度迅速增加。
丰娘把后面出的蚕蛹收集起来,油炸了之后,放上盐和tiáo料,请家里的帮工品尝,没有说不好吃的。于是,剩下的蛹,丰娘继续炸了,连油一起放到开水烫过的瓷坛子里,上面盖了木塞,然后又用蜡油封住。
桑葚红起来,几天后便开始发紫,燕然采了一筐,洗净了请缫丝的大婶吃,结果,个个吃得倒了牙,连面条都咬不动。
“这么多桑葚,过几天都落地上,真可惜。”彩菊吃得舌头嘴chún全是青紫sè,她越来越像王力刚,力气大,饭量也大,王家人很勤快,收入跟一般村民也差不多,可惜都让这父女两给吃穷了。
只要是吃的东西,彩菊就特别关注:“燕然,你说,桑葚能晒干,放到冬天吃不?”
燕然摇头:“我晒干的那些,都当了种子了。”
彩菊一脸懊恼,燕然一拍脑门,想起一招,跑回家给丰娘建议:“娘,把桑葚采摘下来,清洗干净,用小磨磨了,和糖一起熬成酱,也给德广叔送去,做成点心馅儿,酸酸甜甜肯定好卖。”
丰娘看着她稚气未脱的小脸,抿着嘴严肃的样子,呵呵直笑。
“娘,别笑嘛,你说,到底行不行呢?”燕然被笑得浑身上下不得劲,只好倚小卖小,跺着脚撒娇。
“是个好办法,娘都没想到呢。好然儿,你这小心思,怎就这么多啊?”
燕然低下头,心里说,我见识多啊。
☆、第三十八章 七大爷亲寻商机
蚕丝全部缫出,杜德荣和肖大爷带了老林和杜家下一辈几个年轻人,装了几车,要去安城出货,丰娘把炕头矮墙里的铜钱全拿出来,留够雇人的工钱,连带丈夫这一年的奉银,全交给了杜德荣。
“嫂子,不用这么多。”十几吊钱,好大一堆呢,还有银子,杜德荣有些承受不住。
“他叔,穷家富路,谁也不知道路上会出什么事儿,多带点钱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