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飞凤
“那,能怎样?”
“怎样?”七大爷笑,“县衙的人听说了,对他都特别客气,他现在啊,不知道多风光,请他帮忙的人都排队呢,嘿嘿,这都多亏看你们。”
“贾大爷的面子这么大?”燕然奇怪,“贾大爷又不是左山县的人。”
“不管他是哪里人,官府都给面子吧?建成混的就是这块。”七大爷对杜仲德摆摆:“咱不吃那一碗饭,自然不懂那里的窍门,反正,他不止不接钱,还说要好好谢你们呢。”
这几天,油炸蚕蛹也卖了不少,桑葚酱做的点心销路也不错,再加上卖jī蛋的收入,王力刚还杀了一头猪,丰娘头,又宽裕起来,她收拾了十几吊钱,让丈夫送到杜家庄,还给杜十nǎinǎi。
张财主来了,他见杜仲德惹上官司,唯恐耽误了儿子读书,已经重新请了先生,这是来表示歉意的。
燕然听爹爹感谢张财主去县衙为他作证,又说,秋闱在即,自己也该好好准备功课,刚好也没时间坐馆教书。
张财主一再说对不起,非要把这个月的束,全额给付本来就只差三天,杜仲德便没有推辞,接了钱,送张财主离开。
燕然看爹爹郁郁寡欢,知道他心里不痛快:“爹爹,不值得和这样的人生气。”
杜仲德摇摇头:“听说,县太爷的师爷想介绍他同窗过去,张家早就不想要我了,爹爹刚刚听到消息,正要辞馆不做,就遇到这事儿,爹爹并不为此难过。”
“那,爹爹,虽然咱们吃了些苦头,可能和那边彻底了断,你该高兴才是。”
杜德仁动情,抚摸了一下燕然的头顶:“然儿,爹爹对不起你们。”
“爹爹,怪都怪咱们运气不好,遇到那样一家人,不是你的错啊。”
杜仲德摇摇头:“爹爹太糊涂了,竟然想和那些狼心狗肺的人讲情意。”他缓了一下,语气坚定许多,“爹爹今年一定要考上,给你娘、你哥,还有然儿争口气。”
“对,爹爹,你好好考,将来,咱家门口也立个大牌楼。”
“好!”杜仲德这一句答得豪气干云。
再说丁氏和杜伯俭、杜季显被带到县城,却被扔到了监牢里,十几天都没有过堂,徐书办悄悄带消息给女婿,原来杜叔贵在他们到达的前一晚,死了。
仵作验尸,只说是伤口溃烂致死,知县特别晦气,才打了二十大板,怎就死了人呢?
杜伯俭长出一口气,死无对证,他和杜叔贵、丁氏通了口气,一口咬定不知道杜叔贵贩私盐的事儿,也不承认杜叔贵给了家里钱。
左山知县缓了十几天,再审杜伯俭一行,什么都问不出来,只有丁氏熬刑不过,交代儿子给了她几身衣服,几件银首饰,也不值什么钱,案子拖了下来。
那边杨捕快却来告辞:“我要回省城了。”
“这个案子怎么办?”
“你处理吧。”
“我怎么处理啊,你好歹给个章程。”
杨捕快很是气恼,tiáo他回去,便是有人使的一招釜底抽薪计,看来自己面对的人,人脉权势都很大。
杨捕头什么也没说,就这样离开了,左山知县只好把案子这样吊着,没多久,有人来找他,暗示此事不宜深挖,左山知县把罪过都安在杜叔贵身上,让杜伯俭交了百两银子的罚金,便放了人。
老杜大院一家人都进了监狱,全村人拍称快,没想到才两个月,他们竟然又回来了,杜伯俭的秀才功名都还在,没人不说老天不公的。
“怎就把这一家祸害放出来了?”大磨盘前,胡家庄的妇女见面打招呼,便是这句话。
☆、第四十五章 积善人家喜盈门
杜伯俭脸皮特别厚,回到家,竟然还能抖抖索索地穿着绸子长衫,四处辟谣,说他们是冤枉的,见村里人都不搭理他,这才没意思了,收拾了行装,准备去府里。
七大爷却找上门来:“杜伯俭,这个大院子是我四哥四嫂挣来的家业,是仲德的,你们马上腾出来。”
杜伯俭咬着牙道:“四叔说,我爹养大仲德,这份家产,就两房共有,仲德分家时,只要了那面山坡。”
“当时你爹给你四叔保证,对仲德跟亲生一样,你扪心自问做到了没有?别说亲兄弟,你们欺负他,bī着在家种地,不许去考试,现在还那么冤枉他,这家产,你凭什么还想两房共有?再说,两房共有,现在分家,仲德也要分一半,而不是和你们三个平分。”
“我不是你族人,别伸的这么长,你管不着。”杜伯俭开始耍赖,为了脱罪,徐书办帮着上下打点,他又交了一百两银子的罚金,现在头很紧,若没有地方住,这一大家的怎么过活?
杜伯俭暗恨老娘爱瞎吹,杜叔贵才给了她十几两银子,让人误以为有几百两,自己在大堂上受了夹棍之邢,两血淋淋,差点没疼死,现在七大爷还不依不饶。
“你们当时把仲德bī到荒坡上,有没想过他怎么活?”
提起往事,七大爷就情绪激动,自己眼睁睁看着杜仲德受罪,却碍着誓言不肯说出实情,丰娘和杜仲德没有和他计较,以德抱怨,传了他儿子艺,现在,他就想为东杜那边做点事情,不然这后半生,也活得不安稳。
杜伯俭怒视七大爷:“仲德好赖年轻力壮,我家现在老的老小的小……”
“仲德家里就没有小的?你眼睛瞎了看不到吗?”七大爷愤怒地指着杜伯俭:“那就只好官府见了。”
杜伯俭慌了,连忙跑过来拦在大门口:“七叔,慢着慢着。”
他现在很怕见官,徐书办算什么?杜仲德认识的贵人,比县太爷都势大。
七大爷当然也不愿意闹到公堂,他轻蔑地看着杜伯俭:“是我请里正过来主持分家,还是你乖乖让出这个院子?”
杜伯俭咬咬牙:“七叔高抬贵,村东头那八亩地给他吧,那可是好地,比这个院子值钱。”
七大爷不说话了,他骨子里是个彻头彻尾的农民,土地和宅院相比,自然更重视土地。反正,杜仲德有钱了,还可以再建个新院子。
七大爷来找杜仲德,劝他接受那块好地,杜仲德见地和荒坡距离不远,挺高兴的,再说,准备养蚕呢,住回老院子也不方便,便和杜伯俭一起,把地契过了户。
刚好收过麦子,给佃户知会一声,他们把地收了回来。
燕然建议地里种白菜萝卜和桑苗,种菜比种粮挣钱,七大爷在镇上有铺子,有他代卖,不愁销路,再说,丰娘还要腌酸菜,那得好多白菜和萝卜的,至于桑苗,他们也依然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45 章
要。
杜仲德叫了老林和林福帮忙,施肥耕田,很快五亩白菜萝卜,三亩桑苗便种好了。
去安城卖丝的人也回来了,路上的花费,加上这些人的工钱,竟然多达二十一吊钱,一共卖了七十两银子,这就去了近三分之一。
若是没有经过那场磨难,燕然或许心里很不满意,但现在,所有的人都平平安安,又的确赚了钱,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杜十nǎinǎi平日里表现特别坚qiáng,但儿子出远门儿,她再也淡定不下来了,听到消息,亲自来胡家庄迎接,她根本不知道杜仲德是四房所出,见了丰娘,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她摆脱了丁氏的魔爪。
丰娘在厨房整治了两桌菜肴,还买了一坛子酒,给大家接风。
杜十nǎinǎi喝点酒,心情激荡,为七大爷说情:“八郎媳妇,你七叔发的誓言很毒,违背要断子绝孙的,不然,他也不会隐瞒到如今。”
“啊?唉,我们欠七叔太多了。”丰娘感慨道。
杜十nǎinǎi摇摇头:“哼,对忘恩负义的人,还讲什么信义,我告诉你们,镇上有一户人家,看上德广了,照我说啊,你七叔说出实情,反而是积德行善了呢,这不,非但没有断子绝孙,德广还来了姻缘。”
“真的?有人愿意嫁给德广叔?”燕然很高兴。
“嗯呀,你七大爷派去的媒人已经给了回话,我看,他很快就该过来通知让你们去吃订婚宴了。”
“哈哈哈,好啊,好啊。”
果然,七大爷三天后就来了,人逢喜事jīng神爽,他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十来岁。
“德广叔的新娘子,不知什么样儿?”燕然很好奇。
“能什么样儿啊,有鼻子有眼的,就行了。”七大叔哪里敢高要求?
丰娘赶紧打圆场:“什么样儿无所谓,只要肯好好过日子就行。”
七大爷高兴地呵呵笑:“仲德啊,这都是你们夫妻的功劳,若不是德广有艺,开了铺子,哪个女子肯嫁他呢?“
燕然摇头:“七大爷,德广叔是个好人,他很努力。”
七大爷嘴上谦虚,心里特别满足。
燕然靠在娘亲身侧,本来想卖萌撒娇,让娘高兴高兴,谁知丰娘摸了摸她的头发:“吃过宴席,就去学校吧。”
燕然脸上笑容顿时换成了无奈,但还是乖乖点点头,第二天,她找了老林父子,还有王力刚、肖大爷,套了大黑驴,在荒坡上开出五亩地,厚厚施了肥,又要种桑苗。
“然儿,五亩是不是太多了?”
“娘,你看着,咱们家种桑养蚕挣了钱,明年春桑苗肯定特好卖。”
“你,你这是钻钱眼里去了。”丰娘也不知该喜该怒,拿出个绣花的布书包。
过了三天,燕然乖乖去了学校,同行的还有彩菊。
两个小姑娘穿着一身藏蓝的直缀,把长发绾在头顶,结了个粉sè的文士巾,背着小书包,看着挺像一回事的。
☆、第四十六章 狠毒丁氏种冤孽
女先生夫家姓金,大家都叫她金娘子。
金娘子对弟子要求特别严格,尤其是礼仪方面,燕然第一次去学校,就结结实实领教了一番,一个鞠躬礼,做了好几遍才通过,彩菊可惨了,整整练习了一上午。
教室里一共有十四个学生,杜燕娇最大,十三岁,燕然最小,才七岁,金娘子不统一授课,而是不同的学生教不同的内容,燕然从《三字经》开始,金娘子给她一个小纸片,写了一个“人”,然后讲解道:“这就是人,男人女人的人,大人的人。”
“人,男人,女人,大人。”燕然念道。
“好,去吧,照着这个写到石板上。”
打发了燕然,金娘子又教另一个学生。
燕然很快就觉得无聊起来,拿着小石板:“金先生我学会了,您再教一个字吧。”
金先生对燕然严格按照她要求的规矩,先行礼,然后才说话,并且还用了敬语“您”很满意,就又写了“之”却没有解释。
终于熬到放学,燕然背着小书包飞跑回家,问丰娘要笔墨:“先生就教了三个字,哥哥都教过我了,好没意思。”
丰娘想了想:“娘给你准备的笔墨,你带上吧,听说金先生写一好字,你好好跟她练。”
“好的。”燕然上一世本来喜欢书法,只是功课太重,没有时间练,这一世,终于圆梦,她很高兴。
对燕然这样最小的学生,却一天学了六个字,还认认真真临摹了五页纸的大字,金先生显然特别满意,到了傍晚放学,学生们和她行礼告别,只有对着燕然,她的脸没有板的平平的。
孩子最是敏感,回家的路上,有人羡慕燕然聪明好运,有人却在心里暗暗嫉妒。
“姐姐,瞧她得瑟的样子,我们不就是胆子小,不敢多问先生吗?不然,也能一天认五六个字的。”杜燕红道。
杜燕娇摇头:“第一天而已,就不信她不忘。”
“嗯,对对,像咱们这样学了几百上千的字儿,先生随便从里面挑着写,她不出错才怪。”
杜燕娇没说话,燕然的爹爹就比自家爹爹学得好,杜英睿比自己早上半年学,不但学完了《三字经》,连《百家姓》和《千字文》都学完了,听说现在还学完了《yòu学琼林》,开始学对对子写诗,先生还叫他念《论语》,而她们姐妹,现在还没学完《千字文》,爹爹前几天考较她们,很不高兴呢。
杜燕娇已经知道她的未婚夫有些傻了,陈家要求她认字,就是要她将来能够管理家务,以及分给丈夫的产业。
回到家里,杜燕娇忽然开始用功,晚上点了灯读书,被丁氏骂了一顿,她气得眼泪汪汪的。
徐氏见女儿受了委屈,气得要死,出去和丁氏理论:“娘你这是怎么了?娇娇读书识字,出门也是给家里长脸,将来她在夫家过得好,也能带挈咱们不是?”
丁氏做的绸子衣服,还有前一年打的银首饰,全都被拿走,为了把一家赎出来,她好容易攒起的家底又让掏空,失而复得,得而再失,让她的脾气变得特别古怪。
徐氏对女儿这样在心,竟然敢顶撞自己,丁氏气得一跳三尺高,被杜季显拉住了:“娘你这是干什么?大嫂说得对,娇娇学好了,还不是给咱家挣脸面?她后面还有两个闺女呢。”
丁氏张嘴正要说都是赔钱货,却被杜季显一把拉住:“回屋,回屋,年纪这么大了,还不好好歇着。”
丁氏一肚子鬼火发不出来,进了屋还对小儿子抱怨:“老四你这是要干嘛?学也不好好上,见天往回跑。”
杜季显今年参加了考试,结果县试都没过,他有些不想读书,便不耐烦地道:“你这是想干什么?大晚上的,邻居都不睡了?”
丁氏更气:“你大嫂替你问了一门亲,就比你亲娘都亲了?”
“好啦,好啦,别气了。”杜季显往外面瞧了瞧,看没人偷听,这才低声说道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46 章
:“娘你怎么这么傻?娇娇要点灯,就让她点啊,问大哥要油钱就是了。”
“你大哥”丁氏刚要起高声,被杜季显一把捂住了嘴巴。
“嘘”
丁氏压低声音:“你大哥的钱那是穿在肋骨上,我根本抠不出来。”
“娘,你傻啊,不交钱?就告他不孝,请里正过来剖分剖分,大哥好面子,最好拿捏的。”
“你大哥自从做了讼师,哪里还在乎什么名声?你也看出来了,他连老三的死,都没流一滴眼泪的。”
“三哥死的冤啊,他才贩了多点私盐?就是给人背黑锅的。”
“哎哟别说了,娘这心里难过哩,你三哥是个孝顺的,他有钱时,都给了娘了。”
“,哪有。”
丁氏自然知道黄氏藏私房,她朝那个方向呸了一口:“哼,她守不住了,想要从这屋里出去,一个子儿也别想带走。”
“对啊,娘,你可得看紧了。”
丁氏咬了咬牙:“好,我知道了,过几天你大哥回家,我就和他商量商量。”
“哎,别忘了让大哥给你掏油钱。”杜季显嘴角一歪,心里说,黄氏跟前的钱还不够,老大也得贡献点儿,不然自己拿什么成亲呀。
彩菊跟着燕然去了几天学堂,就再也不肯去了,她胆小,怕先生,还记性不好,前一天学的,第二天忘得干干净净,坐在学堂,她觉得脚都没地儿放,比在地里干活难受多了。
崔氏又是哄又是骂,还把彩菊打了,依然没有让她改变心意,彩菊就这么停学了。
燕然也很失望,彩菊有劲儿,那天杜燕红想欺负自己,被彩菊推了一跟头,那姐俩现在看到彩菊脚下还打绊子呢。
彩菊不爱读书,但人并不笨,她离开学堂那天下午,走到杜燕娇和杜燕红面前:“你们如果欺负了然姐儿,她挨一下打,我必然十倍还回去。”
杜燕红当时就变了脸sè,唯唯诺诺不敢有一丝反抗,掉过头,却骂彩菊是“喝牛nǎi长大的,简直就是个牛犊子。”
燕然忍不住扑哧一笑,老林成天戏谑王力刚:“你肯定是牛转生的,哪有人能这样有力气。”
燕然没想到王力刚的力大如牛,还救了她一家呢。
☆、第四十七章 牛人相帮避祸端
崔氏这天悄悄来找丰娘,燕然还在午睡,丰娘见她躺着一动不动,便没有避开。崔氏小声说起来:“杜嫂,那天晚上,真的有人在你屋外,放了一车盐。”
丰娘本来坐在草墩子上,靠着炕沿,闻听差点扑倒在地:“啊?衙役来怎么没搜到?”
“菊儿他爹夜里听到声音,怕是狼来叼了小猪,起来查看时发现了,他说,那人影好像就是杜伯俭和他家老四。”
“啊?”丰娘后怕不已,“我亲戚在县衙里打听,也说是有人看着盐车上了山坡,原来是真的啊?那两个黑心肝的,肯定发现后面有人跟了,便想要嫁祸给我们。”
“大概是吧,菊儿他爹看人走了,想把你叫起来商量,又怕惹麻烦,最后,连车带盐,给搬到了山坡里藏了起来。”
“说是好几百斤的。”
“是哩,他搬了三趟呢。本来我第二天要告诉你,衙役就到了,吓得我这么长时间都不敢说。”
“给你添麻烦了。”
“哪呀,只要你一家好好的就成。”
燕然听到这么质朴的言语,心里感动不已。
崔氏继续道:“现在事情过去了两个多月,咱们这里也没生人晃悠,我才敢给你说一声,下来该怎么办?那么多的盐,连yīn雨下起来,都白搭了。”
“在哪里呢?”
“从这里往上走,草木林子最密的地方,上面盖了油布和草苫子。”几乎没人走的地方草木才密集。
“啊?王大哥可真有劲儿,换成别人,无论如何也搬不了那么远。”
那些官差当然不知道王力刚力大如牛,以常人的力气考虑问题,当然搜不着了。
燕然暗叫一声侥幸,若是给找出来,可真的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丰娘,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办啊?那盐的确是私盐,含硝太多,吃着又苦又涩的。”崔氏苦着脸,“吃又吃不了,卖又卖不掉,扔了怪可惜的。”
丰娘也很发愁,崔氏见她没有办法,皱着眉头站起来:“这盐我可还给你了,怎么办你看着吧,若是想要挖坑埋了,给说一声就是,菊儿他爹就是有一把力气。”
送走崔氏,丰娘回来,坐在炕沿叹了口气。
听到崔氏的脚步远了,燕然这才爬起来:“娘,我有办法除去那些硝。”
她只穿了个肚兜,半个脊背都露了出来,丰娘急忙把她塞进被窝:“快躺好。”
“娘,咱明德府以前有晒盐的,只是没有朝廷盐票,才成了私盐,我听说过,夏天晒盐,冬天收硝,咱们没有大池子,只需要把盐放到锅里,加水烧热,只要不放太多,沉淀不化的就是盐,用布过滤了,晾凉后沉下的就是硝,再滤出去,水里放盐烧热,滤出好的,然后放凉去硝,来来回回,不就可以了?”
丰娘见燕然说得真的一样,半疑半信:“听谁说的?”
“大磨盘那儿听说的,不信,你问问王大叔去,他不是还跟着人,偷偷晒了几天盐吗?”
王家刚逃荒过来,王力刚不明就里,跟着人晒过私盐,后来觉察不对,再也不敢去了。
这是揭人疮疤呢,丰娘连忙制止燕然:“可别乱说,这话也能问的?”随即她又自言自语,“你王大叔肯定不知道,不然,王婶还用发愁?”
“娘,反正你就试一试啊,不行也损失不了多少。”
丰娘咬了咬牙:“这事儿不能让你爹知道。”
娘亲要独自担负所有的后果,燕然很感动,郑重地点头道:“好,我明白。”
丰娘借口为了丈夫能专心准备考试,让杜仲德再去济阳书院。
杜仲德放不下家里,磨磨蹭蹭不肯答应。
“相公,你只有考了功名,压住那边,咱家才能彻底摆脱这样的命运。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你心地太善,在家守着,也想不到他们会怎么害人哪。”
杜仲德又愧疚又恼火,自己不过是不想让人欺榨,怎就这么难。
送走丈夫的第二天,丰娘就让王力刚搬回一袋子盐,用燕然的法子试了一下,果然清除了多数的硝,盐不再苦涩。
崔氏特别高兴,盐价格昂贵,一斤麦子才五六文,一斤盐要七八十文,普通百姓家,为了省钱,吃菜都淡的很。
高兴了两天,丰娘又愁眉不展起来。
“娘啊,盐都能吃了,你还担心什么啊?”燕然很奇怪。
“盐是能吃了,不苦也不涩,可几百斤呢,放哪儿啊,又不敢卖。”
“嘿嘿嘿,娘,有总好过没有,不能卖盐,不能卖咸菜吗?你不是会做酱菜吗?冬天了,还可以做酸菜,这些不都得要盐吗?”
丰娘忍不住露出笑容: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47 章
就你jīng。”本来是佯装嗔怒的,看着燕然仰着可爱的小脸卖萌,忍不住扑哧一声笑起来,“我和王大叔王大婶发愁了这么多天,你一句话就把事情解决了。”
“哎,娘,我还想起一事,你还可以腌咸蛋的,有时候jī蛋也卖得太便宜了,不如腌了,贵的时候再卖。”
腌咸蛋燕然见过,她比划着给娘说道:“jī蛋清洗干净,沾点白酒,盐里一滚,放到坛子里封上。”
“好啦好啦,这个娘会。”
燕然去上学了,回家看到娘亲买来好多面,炒熟了加水团在一起,厨房里搭了架子,上上下下都放满了,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没几天面团上就出现了青霉,长得好长好多,丰娘和崔氏把面团打碎,用水和了,放在大瓷盆里晒太阳,过一会儿还搅一搅。
1...1314151617...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