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飞凤
道的也只有贾大爷。
赵麟乖乖躺在贾大爷书房的松木浮雕花纹榻床上,还给自己盖还薄被:“好吧,我要不是撑不住,还用来你家?肯定去看琛儿了,这孩子跟着我,吃了太多的苦。”
“别说话了,歇会儿。”
赵麟果然不再说话,他昏迷过去,贾大爷心怜惜,轻轻叹口气。
夕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胡明世现在叫赵弘琛,浑身是血地送到了京城。
东宫早有六个太医在等候着,他们有人立刻处理外伤,有人把脉,商量出了个比较合理的药方。
太子在回京的路上遭遇滑坡的消息被成功封锁,就连在京城有专门打探消息的卫国公也没听说,此刻,国公府正在举行家宴,人人脸上都喜笑颜开。
姨母乃是外祖父最大的孩子,她从小就和男孩子样,喜欢舞枪弄bàng,因此,家宴也不像别的人家,男女分席,而是按年龄分桌。
燕然看了看周围:“姨夫没回来呀?”
**抢先回答:“我爹爹守西疆呢。”
“哦,对。”
“然表妹,过来坐。”舅舅家的二表哥姜武脸笑容,邀请道。
“见过表哥!见过表姐!”燕然依次行礼。
“好了,好了,自家人,客气什么,快来坐下。”舅舅家的大表哥姜斌拍拍自己身边的椅子。
姨母家的表姐郑爽瞪了表弟眼,拉着燕然坐她身边,舅舅家的表姐姜尚清只比燕然大岁,她长得像姨母,柳叶眉丹凤眼,原来姨母年轻时,也是十分的标致呀。
三个女孩坐在起,头顶头说起了悄悄话,郑爽的性格风风火火的,说话语速快,笑声也大,姜尚清却温尔雅,不太吭声。
表哥表姐都很照顾燕然,舅舅家的大表哥已经成亲,二表哥三表哥,对燕然热情得不行,争着在她面前表现,联想到舅妈看她的眼神,燕然心里有些紧张,暗暗打定主意,娘亲进京,她就得把话说清楚,近亲结婚,对后代不好。
燕然忽然意识到自己开小差了,伸手敲敲自己的脑袋,这都是什么事呀,她才十四岁,在那个社会,才读初二呢,这边却要谈婚论嫁了。
即便是这样欢乐的日子,卫国公依然要求家人酉时歇息,第二天卯时正,准时到后面的校场练武。
燕然带着彩菊,住进了个三间房的小院子,爹娘没有回京之前,这是她的暂居之地。
第二天早饭后,舅舅家的两个表哥和姨妈家的二表哥,起跑来,要带燕然出去玩儿。
“我不去,你们出门也是瞎摸,自己都不知道东南西北,还什么带我玩儿。”燕然没敢和他们太亲近。
姨妈也想带外甥女出门,刚好听见了,也不顾自己儿子和娘家侄儿脸尴尬,笑得前仰后合的:“然儿你这小嘴巴,也太厉害了,走,姨妈带你们去。”
“不用了吧,姨妈,我还想歇歇呢。”
想着外甥女累了,郑夫人很体谅地挥手:“也好,姨妈这就派人把裁缝叫家来。”
燕然看看身上的衣服,的确得做新的了,不为别的,西疆那边就没什么春装,不是厚重的冬衣,就是轻薄的夏装,在岛上,她为了方便,多穿男装。旧衣服的款式在京城也没法穿,燕然再不讲究,也不愿意穿得太过与众不同,走出家门,让人跟瞧大熊猫似的。
郑爽和姜尚清,听说要做新衣服,脸上喜滋滋的,女人,不管多大,没有不爱美的。
皇上驳回了卫国公请辞宅邸的奏折。
当年国舅府和卫国公府,就在条街,梁炳辉后来把间的人家迁走,将两个府邸合并,弄出这样超级大的院落来。
燕然和姨母在院子里转了圈,走了还不到半儿,腿就累酸了。
这个大宅,占地足有几十亩,共有十二个大院子,好些大院子里还套着小院子,就连国公府的老管家,都还没弄清到底有多少个院子。
府邸的最北部,是个人工湖,还是活水呢,水质清澈,微波荡漾,虽然没有荷叶荷花(都还没长出来),只有水边的沙土地上,黄绿的嫩草从地面冒出点小尖尖,展现出片勃勃生机。
这个府邸真是太好了,但燕然也支持外公把它还给皇帝的想法,这可是封建社会,皇帝最不喜欢以功臣自居的大臣。
就是燕然穿来之前的那个社会,太张狂也没什么好事儿,低tiáo才是王道。
卫国公再上书辞去豪宅,嘉佑帝最后折了下,让人把这个院子分为二,国公爷挑了西半个:“那边是先皇赐给祖上的老宅。”
东边是阁老府的正院,更轩敞奢华。
嘉佑帝对卫国公这样知趣,很是满意,他把东边的宅子,赐给了摄政王。
禁卫军抄家,只拿走了金银珠宝,房子里的家具却没有动,现在,嘉佑帝把整理出来的部分财宝,又赐给了两个爱臣。
☆、第一百五十五章 见过太子
燕然看着抬抬明晃晃的珍珠、玛瑙、金银玉器,陶瓷琉璃、名贵木材做出的摆件,流水样送到了家里,光叫不出名字的丝绸绢帛、毛皮呢绒,就有十几箱子。
姨母和舅母的脸上,点惊讶也没有,只是有些神情恍惚,几个表哥表姐,却和燕然样,副惊奇模样。
姨母和舅母对视了眼,第二天,便有宫里的嬷嬷,来教燕然她们行止礼仪,据说,表哥他们也在外院学习呢。
燕然和舅舅家的尚清表姐学得最快,也最认真,郑爽却十分抵触,差点把教习嬷嬷打顿,被姨母狠狠教训了通。
燕然很快便学会了,昊天朝并不像明清,没有什么行不摆裙,笑不露齿的苛刻要求,只不能像大表姐那样,笑起来肆意张狂,跟个假小子般就好。
呵呵,燕然心想,这大家闺秀,就是要女孩子做个女神,不许像个女汉子般,很容易的。
二月底,距离春闱还有半个月,燕然的父母和哥哥也到了,家人久别重逢,脸上笑着,眼泪却止不住地流下来。
姨母情绪来得最快,她嗔怪娘亲:“你可真沉住气,就不怕耽搁了考试。”
丰娘温柔地笑着解释:“走到白湖,胜仗有些不舒服,耽搁了几天。”
大家这才发现,胜仗的小脸没有以前那样白胖圆润,脸sè也有些发黄。
“好了没?”
“好了,好了。”
两个弟弟都四岁了,很不习惯人抱着他,胜仗很快从姨母的身上溜下来,双黑眼睛,好奇地四下瞧着。
捷报可就活泼多了,已经开始四处走动了。
杜仲德咳嗽声,叫了妻儿,起跪下给国公爷磕头。
“皇上有意让你去户部,你还要考试吗?”考不上,再进户部,那可丢人呢。
“我还是考下的好,自己的事情,还是自己争取吧,考不上,小婿继续给方老爷做幕僚去。”
方以涵已经是知府了,还在西疆。
卫国公知道女婿就是这样好qiáng,有些迂腐的性子,也不多劝,他把眼光移到外孙身上:“睿儿,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149 章
好考,听说你考秀才,还考出个小三元来。”
杜英睿遗憾自己考举人是个第三,不能连三元,听见外公夸他,赧然道:“那不算什么。”
“好好,自古英雄出少年,我的外孙,是个好样的,尤管家,安排他们住下,准备好他们考试的用具。”
“是!”
外婆去世,本来府邸是舅母掌匮,但风风火火的姨母却把这些都包办了。
燕然家,住在个三间三进的跨院里,父母和两个小弟住第进,哥哥住第二进,燕然带着彩菊,住第三进。
小莲已经十六了,又不懂京城的规矩,路过左山县时,丰娘把她娘俩送到胡家庄,让他们家团聚,那里的产业,也够他们和林大爷生活了。
皇上很快又恢复了护国公和襄国公的爵位,京城里的贵族圈,被这巨大的变故冲击得晕头转向,以前和梁炳辉有亲的,现在即使没有被罢官贬斥,也都夹起尾巴老实做人,而被梁家打压的,个个抬头挺xiōng,神气活现。
姨母家搬到了护国公府,但她家人,几乎天天来国公府,就连媒人给姨母的儿女提亲,也往这边跑。
春闱成绩没有揭晓前,燕然家里的媒婆也才两三个,都是四品下官员家的子女,到了四月,威远侯女婿父子同登科的消息传出后,家里下子热闹起来,最多的时候,这个媒婆没走,那个都进门了。
丰娘个也没答应,她推脱的理由是,丈夫和儿子还未选官,等他们定下来,再考虑儿女亲事。
媒婆都很诧异她的说法,觉得有卫国公的面子,杜家父子还不可着空缺的官位挑选啊。
威远侯依然是兵部尚书,他从皇上那里,把杜仲德要走了,兵部管理着各地驻军的粮草,这些核算发放,需要细心又耐心,为人公正,刚直不阿的官员,杜仲德乃是上佳的人选。
兵部的检事是五品官,个新进的进士,本来是不能直接担任的,但杜仲德在西疆早就立下大功,皇上原本就要让他进户部,封的也是五品官,朝堂上,百官对这样的任命,没有个人说反对的。
杜英睿是二榜五十二名,赐进士出身,他考了庶吉士,要过两年才授官,再说,他也才十六岁,家人并不想让他过早进入名利场。
谁也没想到,杜英睿的个举动,让他成了京城里最出名的少年,比他十六岁便进士,所引来的关注还要大。
卫国公和摄政王,两个府邸分为二,前面部分好说,后面的人工湖分为二,却不是朝夕能成的,因此,女眷暂时都不允许去那里,男孩子却不用受拘束。
杜英睿这天和义表哥在湖边练武,看到了张熟悉的脸。
他来到京城,便关起门来读书备考,完了之后,表哥带着在京城玩乐,还去了城外的庄园骑马狩猎,并不知道摄政王就是胡三爷,也不知道太子赵弘琛,就是昔日好友胡明世。
燕然虽然知道这些,却没有忍心告诉哥哥,赵弘琛在封为太子的当天,回京的路上,遇到山体滑坡,被砸伤了头,成了傻子。
赵弘琛这天被下人带着,也来到湖边,他脑子里或许还有些过去的记忆,每天凌晨,定会起床,可惜所学的武艺,多数忘了,他只有在湖边草地上,乱蹦乱跳,然后,就是坐在湖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发呆。
杜英睿忽然跑过来,大喊着:“胡明世”
把两家人都吓了跳。
“表弟,他是太子,快快行礼!”**着急地喊住表弟。
太子傻了,皇上很伤心,没有重立太子,只是命令太医,全力救治,事情暂时搁置下来。
赵弘琛这几天都会出现在湖边,卫国公府的人都习惯了,没有像刚开始那样,第时间去行礼。
但杜英睿这样冒失地跑过去,那可就不允许了。
“太子?”杜英睿愣了。
**过去,先跪了下来:“见过太子!”
杜英睿也跪下行礼。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宫长史
赵弘琛呆呆地看了看,点反应也没有,**便自己站起来。
杜英睿走过去,拉着赵弘琛的手:“胡明世,你还认识我不?”
看到好友茫然的眼神,他的眼圈下子就红了:“你好好想想,你定还记得我,我是杜英睿。”
杜英睿拉着好朋友,说了半个时辰昔日在起玩乐的趣事,还诉说他在西疆,如何想念他,可是,赵弘琛的脸,直都是那样木木的。
摄政王府的仆人,喊太子去吃饭,**这才把表弟拉开。
杜英睿的眼泪下子就流下来了:“胡明世,你知道我多想你吗?六年了,我直鼓励自己好好读书,怕你学得比我好,咱俩再见,不能说到起。
我直想,说不定我们会同时来京考试,会来个不期而遇,那是多么令人期待的场景,呜呜,你怎么都记不起我了呢?”
赵弘琛走了,杜英睿难过地饭都吃不下去。
第二天,杜英睿早早来到湖边,直等到太阳高起,也没看到好朋友,他去敲摄政王府的后门,得知太子回府了。
“回府了?”
“是啊,太子平日都住太子府的,这几天是王爷派人接来小住的。”
杜英睿失魂落魄地回到府里,窝在书房伤心去了。
儿子就要去翰林院了,丰娘给他收拾东西,杜英睿却坐着面无表情。
“睿儿,娘昨天去襄国公府,见到了他们的小女儿,比你大半岁,跟然儿样活泼漂亮,你要不要见见?我可以和国公夫人约好,你躲在边看眼,襄国公夫人可是都见过你了呢。”
丰娘说了半天,见儿子不回应,还当儿子害羞呢:“睿儿,你都十六了,别的男孩子别说定亲,成亲都大把的,若不是襄国公护国公家里出了事,亲事也不会拖下来,这么好的女孩子,还不早就让人定走了。”
杜英睿根本就没听见娘亲说什么,自顾自地想心事,他忽然紧握拳头,喃喃道:“就这么办。”
丰娘以为儿子同意,喜上眉梢,她把儿子的件夹袍叠好,放进檀木箱子里:“睿儿,你姨母帮着选的小厮,你喜欢那个?”
杨小qiáng已经升级为护卫了。
杜英睿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自言自语。
“睿儿,你怎么了?是不是邪了?”丰娘这才意识到孩子不对劲。
杜英睿被娘拉着手,这才惊醒过来:“没,没,娘,我没事,没事。”说完,跑了出去。
杜英睿申时末,在街口拦住了摄政王的轿子:“王爷,对不起,我是心里急,才冒失的,本来是想问外公的。”
摄政王显得非常疲惫,人也老了许多,他淡淡地问了句:“有什么事儿?”
“我,我这样的,能不能入东宫为官?”
“为什么这么问?”
“我想照顾他,明世,我相信他只是暂时的,他肯定能想起过去的事情,肯定能,王爷你很忙,那么多的军国大事要处理,这个世界,肯全心全意为他好的人,不多,我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150 章
想,我是个,我……”杜英睿还是第次见摄政王,在对方无形的威压下,有些语无伦次,但他还是鼓气勇气,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摄政王下了轿子,拉着杜英睿:“你愿意照顾弘琛?他这个样子,随时都会被废的。”
“摄政王,你们先别废他,他定会好的。”
“若是不好呢?”摄政王的眼神犀利起来。
“我,我,王爷若是信得过,我愿意照顾他辈子,他是不是太子,对我来说,都是样的,他是我的好朋友,是我家有难时,不顾自己安危,豁出来救我们的好人,我会记住这个情意,永远对他好的。”
摄政王心里暖烘烘的,他早就听说杜仲德父子有些迂腐,现在总算是见识了,难怪威远侯亟不可待地要把他爹抢走,多么可爱的“迂腐”啊。
是的,这父子俩都不适合混官场,但若是有这样贴心的助手,该是多么幸运。
摄政王握了握杜英睿的手:“这事儿,我还得请皇上示下,你在家等消息吧。”
“哎!”杜英睿点点头,看着摄政王进了大门,这才往自己家而去。
摄政王回到家,王妃带着两个儿子来迎接,从头至尾,没人说起过赵弘琛,摄政王这才意识到,妻子、两个小儿子,和这个大儿子是真没感情,当着自己的面儿秀慈爱,那也就是给自己看的,他的心里有些难过,随即,又为儿子在小村庄的几年,竟然有杜英睿这样的好友而高兴。
人生得知己足矣!
嘉佑帝第二天听了摄政王的诉说,也是感动不已:“杜仲德的官儿,这是封的小了。”
摄政王赶紧阻止:“那样的人也不能下子给官儿太大,位高权重,攻击的人也多,得历练历练,不然就是害了他们。”
“呵呵,是朕着急了。”
“微臣想让杜英睿做东宫长史。”
“你看着办吧,太子的病,要抓紧治疗。”
“是!”
灭了梁炳辉,国家百废待兴,因为有摄政王、卫国公等尽力帮助,嘉佑帝反而轻松了,这几天身体比以前还好些。
昊天这段时间,皇帝上朝就是打酱油,太子又病着,但老天似乎格外惠顾,国家风平浪静,无病无灾,摄政王也不是多事之人,日子过得十分顺当。
皇上下旨,让杜英睿进东宫为长史,原来的长史官吴伟,升半级去了礼部。
若不是太子病着,朝臣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个十六岁的孩子,去做东宫长史,可现在,他们心里羡慕吴伟,脱离了泥坑。
摄政王要吴伟带杜英睿个月,教会他做官,然后再离开。
杜英睿自动请求去做东宫长史的闲话,已经在京城传开,吴伟暗自庆幸有这样的傻瓜接替自己,便对杜英睿很尽心。
长史,就是主官的秘书长,从吃饭穿衣到应酬交往,无所不管,无所不包,可现在赵弘琛的样子,只要吃喝拉撒睡,别的都不必,很好管。
☆、第一百五十七章 长史只管玩乐
杜英睿和吴伟做得并不同,他第件事,从胡家乡下的庄园里,把殷nǎi娘母子找了来。他虽然忠厚,但却知道人心难测,殷nǎi娘为何让赵弘琛吃下人饭菜?为何自己吃灶上给主子的饭菜?那肯定是不得以啊,事情过了五年,现在,殷nǎi娘才四十多岁,牙齿都快掉光了,那是什么原因?
还有喜兵喜卒,当年,长得多么茁壮,现在,两人都面sè泛黑,弯腰驼背。
杜英睿见了他们,问的第句话就是:“你们怎么这么傻,那些饭菜,不会倒了?”
殷nǎi娘下子就哭了:“这孩子,我们也想活着,可每天都有人悄悄检查我们倒掉的垃圾,院子就那么大,还全都方砖墁地。”连刨个坑埋了都不行啊。
“你怎么不告诉王爷呢?”
“王爷很忙,再说我也就是怀疑,我觉得厨房的人鬼鬼祟祟的,这只是个感觉,没有真凭实据,毒药又时半会儿不显露,我怎么说?”
“真难为你们了。”
“好孩子,我们贱命条,死了就死了,可公子得好好活着,他的爹,他的娘,都是金枝玉叶的贵人,于我有救命之恩,要不是夫人,我早就死了,现在每多活天,都是赚了。”
“太子的母亲是谁?”
“荣太贵妃的侄女儿,后宫那时候就是梁家的天下,荣太贵妃是先皇唯仅存的后妃,那天她病了,侄女儿,就是太太进宫探视,发现了梁炳辉的yīn谋,荣太贵妃巧妙用计,太太冒死报信,摄政王才得以逃过劫,没想到,她却被个不相干的女人害了。”
杜英睿不知道是哪个不相干的女人,见殷nǎi娘没说,便没追问。
殷nǎi娘和喜兵喜卒到了东宫,可惜他们三个相貌变化太大,赵弘琛的眼光,只追寻着杜英睿,却不看这三个。
“他知道看我,最听我的话,可见他还是有点记性,总有天,他会都想起所有的事来。”
“嗯,公子定会好的。”
杜英睿求太医为殷nǎi娘母子三个看病:“他们是以前照顾太子的人,若是太子记起往事,你们的功劳,定不会埋没的。”
太医没法不给杜英睿面子,就算太子什么都不懂,可卫国公和摄政王两面大神的面子,敢不给吗?
杜英睿刚开始,和喜兵喜卒给赵弘琛讲过去的故事,见他没有反应,这天,天上的风筝却让他凝神屏气地看了半天,杜英睿灵机动,让人拿了纸张和竹bàng。
赵弘琛刚开始,茫然地拿着毛笔,杜英睿开始画蝴蝶,当年,他做的第个风筝,便是这个样子的,燕然还建议给后面加了飘带,才飞起来。
蝴蝶的样子,渐渐显露出来,赵弘琛忽然啊了下,他慢慢地在纸上,画了两根长长的飘带。
“明世,明世,你想起来了?”杜英睿特别高兴,激动地嚷嚷。
赵弘琛却茫然地看着他。
杜英睿并不气馁,好朋友能想起这点,他已经喜出望外了,放了几天风筝,杜英睿让人打的铁环送了来,他和喜兵喜卒,还有杨小qiáng换着滚,几个虽然已经长成了大小伙,但玩起来,依然兴致勃勃。
赵弘琛刚开始不会滚铁环,杜英睿耐心地手把手教他。
赵弘琛很快学会了,他高兴地对着杜英睿笑,嘴角垂下股晶亮的水线来。
杜英睿很耐心地为朋友擦去,依然没有丝的沮丧,他很快又让人打出了股特大的陀螺,这天,还把做禁卫军的常宽找了来。
常宽想起自己做的那个跟锅股的陀螺来,忍不住嘿嘿笑。
赵弘琛也跟着他嘿嘿笑,他笑着笑着,却做起了抽陀螺的姿势,杜英睿赶紧把手里的鞭子给了他。
赵弘琛的动作,还是很不协tiáo,不小心,抽在杜英睿的身上。
天气已经热了,杜英睿穿着细布的长衫,疼地他嘴角抽搐,但他依然笑嘻嘻的,对赵弘琛竖起大拇指:“很好,很有力量,来咱们让陀螺转起来。”
他们现在的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151 章
气,可比当年大多了,小锅样的陀螺,下子便转了起来,赵弘琛嘻嘻笑着,追着陀螺甩鞭子。
杜英睿不管是他想起了旧事,还是他就是因此而乐,只要赵弘琛喜欢的,他都不顾切地努力办好。
吴伟在礼部听说了此事,心事重重地来找杜英睿:“杜长史,你这么做,不太合适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