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飞凤
“好”常宽踢出个好球,引来轰然叫好,四周的女孩子,眼光多黏在**和戚为雄身上。
戚芸娘满脸骄傲:“杜姑娘,听说你表哥已经十了,武艺进益的幅度,应该比不过我哥哥的,他要小两岁呢。”
燕然概不说话,全心全意地看比赛。
说实话,哪怕是很普通的学生篮球比赛,现场的激烈程度也比电视上看大牌联赛更令人情绪激荡,燕然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有看过比赛呢,她忍不住全心全意享受观看乐趣,戚芸娘似乎也被吸引,津津有味地看着,不再说话。
燕然当然是表哥的粉丝,每次这边赢球,她都会鼓掌欢呼,戚芸娘则为哥哥加油,两人并排站着,却各有所向。
燕然性子淡薄,戚芸娘婉转圆滑,两人倒没有因为立场不同,而产生矛盾。
蹴鞠很快就结束了,上场的少年纷纷擦着脸上的汗水离去梳洗换衣去了,围观的人也散了开来。
好些女孩子都眼睛发亮,满是憧憬,但也有围观的男孩子,趁机向心仪的女孩献殷勤,有几个看对眼的,散开后还频频回望,相视而笑。
戚芸娘和丫鬟巧妙地拥着燕然,来到戚为雄身边。
戚为雄边用棉布软巾擦汗,边把鞠球顶在手指上转圈,看到妹妹,确切地说,看到燕然,他的身体有瞬间的僵硬,鞠球差点掉到地上。
戚为雄把球丢给身后的小厮,和燕然见礼。
“喂,然妹妹,你也来这里了?”慕容博忽然跑过来,也不管燕然身边还有人,便兴冲冲地自说自话,“哎呀,这些天被关在家里,快把我闷死了。”
他比戚芸娘还厉害,根本不给别人说话的空儿,嘴巴叽呱叽呱,戚为雄无奈,给燕然道别:“我要去换衣服,杜姑娘,回头再见。”
“再见!”
慕容博是男子,不可能和燕然走得很近,戚芸娘趁机加在两人间,慕容博微微蹙眉:“你是谁?”
“我?”戚芸娘大概也受不了慕容博这样的美男近距离俯视,她脸上飞上赧sè,略有些慌乱,但很快就恢复了冷静,“见过慕容公子,我是忠勤伯府的,排行九。”
慕容博对这样正正经经地行礼,也没法无视,只得还了礼:“哦,戚九姑娘。”
“慕容公子,你的球技好厉害。”
慕容博很不高兴:“好什么呀,刚上场就岔了气,根本没发挥出来。”
戚芸娘两眼直冒崇拜的小星星:“岔了气还踢那么好,要是身体好了,岂不这京城里排头位的?”
慕容博哪知道什么谦虚,闻听心情大爽,他高兴地笑着道:“头位不敢说,哪天再找这几个比比。”
说完话他扭头,燕然已经脚步飘飘,走远了,他急忙追上去:“杜姑娘,嗨,然妹妹,你慢点走。”
“慕容公子,你和杜姑娘很熟吗?”戚芸娘追上问。
慕容博头也不回:“是的。”他急了,个纵身飞起,两个起落便到了燕然身边,“杜姑娘,贺阿姨回京了,她想请你去赴宴。”
燕然答应了声:“知道了,慕容公子,马上就要开宴席,你们男子的,在那边呢。”
戚芸娘加快脚步,追了上来,她拦在慕容博前面:“慕容公子,贺阿姨是卫夫人吗?”
看到燕然已经走进花厅,慕容博跺了跺脚,声不吭掉转头走了。
戚芸娘不高兴地撅撅嘴:“哼,果然高傲难驯。”
摄政王府的丫鬟来回穿梭,送上香茶,燕然拿了杯,坐在娘身边小口抿着。
丰娘小声问女儿:“看到戚家小公子了?”
燕然笑了下:“个陌生人而已,娘亲让人guàn了什么**汤,竟然问孩儿这种话?”
丰娘笑:“忠勤伯夫人把她儿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我女儿眼光是不是太高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也只看到戚家公子的表面而已,人品到底如何,谁又知道呢?非要比较的话,他还不如慕容博呢,至少我们知道慕容公子心地善良,威远侯也是个大大的好人。”
丰娘见女儿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婚事,脸上连点娇羞也没有,心里很是焦急,那个少女不怀春?女儿是不是跟自己吃苦太多了,都没有个小姑娘该有的心思了?
燕然看到了襄国公夫人,她在找人,来回逡巡,走了好几趟,大概没有达到目的,脸的懊丧。
宴席开始前,忠勤伯夫人和女儿跟紧燕然娘俩,大家都坐下了,护国公夫人忽然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161 章
过来:“你俩怎么坐在这里?让我好找,到菊花台那边去,我把座位都留好了。”
“姨母,你刚才哪里去了,让我好找。”燕然高兴地站起来,向姨母走去,丰娘歉意地对忠勤伯夫人笑了下,也走了。
“哎,护国公夫人,你两姊妹不要这么好行不行啊,整天在起,有那么多话说吗?”忠勤伯夫人有几分撒娇地嗔怪郑夫人。
郑夫人笑了笑:“我整天忙得顾头不顾尾的,好容易和妹妹见面。”说完,拉着丰娘的手,走了。
忠勤伯夫人撅了撅嘴,很是懊恼。
燕然的家里,第二天依然来了媒婆,而且还好事成双,竟然是两拨人。
家是忠勤伯府的,还有个威远侯府的。
慕容博终于说服父亲,不和襄国公定亲,他tiáo头又央求母亲为他争取杜家的亲事。
☆、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旧事
燕然给哥哥提出,为太子准备条退路,杜英睿非常在意,他不仅想了几天,草拟了几个方案,还准备把自己的想法和外祖父商量。
燕然却觉得那样不是很妥当。
“你是东宫主管,怎么做都可以,外公若是参与了,将来他就成了废******,旦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燕然说完,就知道说错了,不管外公知道不知道,在别人眼里,哥哥的立场,定程度上也是外公的立场,若是将来太子被废,外公也会受连累的。
杜英睿本来还想反驳,看到妹妹忽然闭嘴,紧皱眉头,忽然也想到了这块,他有些痛苦地道:“我就是看的太子傻了心存不忍,没想到给外公惹了麻烦。”
燕然摇头:“外公为你而骄傲,他是最讲情义的人,我们受了太子恩惠,看他落魄却不闻不问,外公也会瞧不起我们,以有这样的外孙为耻。”
“那我就和外公商量去了。”
“好的,等等,哥哥,咱俩先商议下,外公为国事cào劳,很辛苦,咱们还是尽量给他个比较完好的计划。”
“行,好啊。”
场han风,雪花飘飘,夜之间冬天便降临了京城,杜英睿怕滑到了太子,不再玩顶拐儿的游戏,但太子却依旧对此情有独钟,他们只好在屋里玩。
太子很不过瘾,背着杜英睿,偷偷带人往外面跑,杜英睿只能尽量想出些新花样,转移太子的注意力。
但杜英睿不能总在太子身边,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处理,比如这天皇上召见,杜英睿进宫去了,太子立刻bī着玩伴和他去校场顶拐儿,还好杜英睿回来的特别快,把那几个狠狠训了顿。
太子很不高兴,两天都不理他。
杜英睿非但没有生气,还非常高兴,太子会发脾气了,他还知道不搭理自己,他就算是前面的事情都想不起来,从现在开始重新学习,将来或许也能成为正常人。
杜英睿开始给太子讲道理,约束他的行为,还哄着他读书。
或许曾经是学霸,太子对书本并不排斥,篇没学过的章,他看遍就能背下来,而且,不管多难的章,听杜英睿讲遍,便能复述出来。
杜英睿大喜过望,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皇帝和摄政王。
皇帝和摄政王先是震惊,两人对视眼,立刻安排翰林给太子讲课。
原来,朝臣正闹着要重立太子呢。
赵弘琛出事三个月后,朝臣们就不对他的康复抱有希望了,但因为害怕摄政王,没人敢说出来,何况嘉佑帝身体好转,人们对再立储君,还不那么急迫。
但秋冬交替,时冷时热,场han风差点要了嘉佑帝的命,他在床上躺了个月都不能上朝,朝臣们立刻觉得再也不能等下去了,纷纷上书,要皇帝重新立储。
刚开始嘉佑帝留不发,没有搭理,但事情愈演愈烈,这几天,朝堂上能听到的话语,翻来覆去便是这事。
就在今天早朝,皇帝的耐心告罄,抓着那些奏折砸在地上,他说:“怎么,这么急着等我死啊?我活过来你们是不是很失望?就算我死了,摄政王还不能辅佐太子了?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我不信太子不会好。”
摄政王当时感动万分,饶是他定力过人,外人看不出喜怒哀乐,嘉佑帝还是注意到他的拳头紧紧攥了起来,袖子都在微微抖动。
嘉佑帝这么做,也是为了自己好,只有赵弘琛为太子,摄政王才会全力以赴毫无私心地辅佐他,换成其他人,摄政王还不造反呀。
嘉佑帝也可以让摄政王继位,但他怕自己这句话前天说完,第二天便会去祖宗那里报到。
曾经,摄政王也想当皇帝,还和他吵架,想要说服他。
这话要追溯到十多年前。
先皇共有三个儿子,长子赵麟镛被立为太子,他虽然不够聪明才智,但节俭勤奋,宽厚仁和,是个能够守成的君主,先皇和群臣都很满意。
可是梁炳辉不满意,朝君子朝臣,赵麟镛继位,很有可能便是他的末日,就在先皇缠绵病榻,不久于人世时,太子被他下毒,但却没死,而是昏迷不醒。
当时昊天朝片混乱,赵麟和三弟赵麟商量如何对付梁炳辉,后来成为皇帝的赵麟断言:“梁炳辉肯定会加害你,扶我上位。”
赵麟才十四岁,赵麟十二岁,两人还都是很容易冲动的年纪,赵麟质问赵麟:“是不是你和他勾结,害的皇兄?”
“你说什么呢?他现在还没有实力可以改朝换代,不扶持我这个病秧子当傀儡,难道把你这个比大皇兄还聪明的弄上去,和他作对吗?”
“你,你年要病好几十天,其他的日子也是恹恹的,如何处理朝事?难道,祖宗基业便这样断送了吗?”
“二皇兄,我们就是要早点想出办法呀。”
赵麟立刻便知道弟弟肯定有办法,便眼神炯炯地盯着他:“你说。”
“他要害死你,我们不若将计就计,你趁机死遁,躲在暗处,我在明处和他周旋,咱们趁机积蓄力量,把他掀翻。”
摄政王讽刺地笑:“为何不你在暗,我在明呢?说不定,我个都把他对付了。”
赵麟捶床:“二皇兄,你糊涂,就因为你行,他才要灭了你呢。”
两个少年争吵了会儿,赵麟便彻底让赵麟说服。
若论能力,赵麟也是很厉害的,但赵麟整日卧床,身体不能动,脑子却不闲,在这些事情上,想得比赵麟多得多。
而且,他的生母王贵妃,智计过人,她早就开始为儿子铺路。
嘉佑帝当年,身体是有些差,常常闹风han,但却并不是那样羸弱,他年病上小半儿,就是给梁炳辉看的。
嘉佑帝忘不了摄政王不甘心的笑容,他不能对赵麟毫无防备。
嘉佑帝最恨的是自己没有后代。
他十二岁继位,十五岁大婚,娶的是梁炳辉的女儿,五年过去,他都二十了,却还没有孩子,梁炳辉也没能把朝廷里那些忠于昊天的忠臣彻底打压下去,不得不把侄女也送到宫里,转眼又是五年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162 章
☆、第一百七十章 鬼魅出巢
嘉佑帝觉得,这或许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他的身体和能耐,本不该坐到这个位置,所以,上天才让他的生,有个巨大的缺憾。
作为皇帝,嘉佑帝还是得选出继承人,不仅为自己,也为祖宗留下的三千里壮丽河山。
继位的最佳人选,该是赵麟镛的遗腹子赵弘璧,但这个小家伙,却是个大笨蛋,陪他玩耍的小太监都听会了《三字经》,他还背不下来。
可是聪明过人的赵弘琛也傻了,嘉佑帝虽然在朝堂上发了脾气,坚定地表示不废太子的决心,可若是太子直傻着,他还是得考虑朝臣的建议。
谁知,杜英睿就送来了这样的好消息。
嘉佑帝从摄政王的眼,读到了欣喜和宽慰,他立刻下旨翰林院,让掌院安排人,开始东宫经筵。
从宣布立赵弘琛为太子的那天,翰林院掌院贾东水便已经做好了准备,皇上旨意下来的第二天,他便和礼部尚书陈永辉、太子太傅魏涛来到东宫。
魏涛担任太子太傅,还是在太子傻了之后,因而,还从来没给太子上过课呢。
杜英睿陪着太子起听讲。
魏涛是高宗时的状元,曾经给先皇和嘉佑帝讲经,陈永辉也是三朝老臣,但他们面对太子,都没了主意。
太子太聪明,不管什么,只要讲遍,他便会记得牢牢的。
可他没有记忆,以前的事情概不知,甚至还不如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懂事。
杜英睿坚信,这样聪明的太子,即便想不起以前的事情,也必然能重新学会切。
能学会吗?三个人虽然怀疑,但总算是松口气。
皇上身体不好,摄政王蛰伏多年,不知暗藏着多大的势力,太子不能继位,他必然会扶持他自己的下个孩子。
摄政王脸sè直十分苍白,他的身体能坚持到自己二儿子或三儿子长大吗?若是不能,昊天朝肯定又要面临场劫难。
好容易熬到现在的地位,几个老臣当然想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太子现在总算是给了大家丝希望。
魏涛进宫面圣,摄政王也在皇上身边,他没想到杜英睿的jīng心护理,儿子能恢复到如此程度,心里很感动,也很慰藉。
嘉佑帝也松口气,他以前是有分病装成三分,现在是三分病装成分,虽然尽量挣扎,可是身体还是日不如日,他真的感到自己没多少活头了,太子若是有所好转,哪怕得三五年,自己死了,还有赵麟在,反正怎样也是父皇的亲孙继位,他也算不辜负祖宗的托付了。
朝臣们很快听说太子的事情,多数松了口气,拍手相庆,但有个人却非常恼怒。他就是益王赵烈峰。
赵烈峰和先帝乃母同胞,赵家这代其他男子,都在皇位争夺战,被干掉了。
嘉佑帝无出,赵烈峰度认为,皇位会落到自己的孙子赵弘昆头上,赵弘昆今年十三岁,年纪虽然有些小,但赵烈峰眼里,孙子聪明过人,jīng明qiáng干,乃是最好的皇位继承人。
可是赵麟忽然冒了出来,打破了益王的幻想,刚开始他还怀疑赵麟的身份。
为了躲避梁炳辉的破害,赵麟让个江湖医生在眼皮上划了刀,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他小时候胖乎乎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变得消瘦苍白,所以,卫国公悄悄把他送回京城,没有个人认出他来。
益王自己不敢出面,却让宫里个太监在嘉佑帝面前提出过质疑,嘉佑帝不客气地把那个太监杖责致死,还在朝堂上,给大臣们说,他和摄政王的联络,就没有断过,在旧太子赵麟镛被害,摄政王就开始寻找改变自己容貌的高人,准备假死逃遁,暗和梁炳辉对抗。
益王无话可说,面对梁炳辉的qiáng势,他采取的措施,却是卑躬屈膝,苟延残喘,并没有做过丝毫反抗,嘉佑帝也曾向他求援,益王为了不引火烧身,假装没听懂。
嘉佑帝留下益王的唯理由,是他没有向梁炳辉告密。
嘉佑帝和摄政王都认为是赵烈峰害了赵弘琛,可他们在益王府安chā的眼线,却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而且,益王虽然在府里也多有抱怨,却并没有豢养幕僚死士,也没有迹象和江湖人士勾结,尤其是太子出事那几天,益王刚好得了伤han,烧得迷迷糊糊,没有jīng力安排那样的谋杀。
益王的长子和媳妇,都有些无能,唯唯诺诺,不是有那个能力的人。
到底是谁下的手,嘉佑帝和摄政王到现在,还茫然无绪。
太子开始重新学习,记忆力惊人,杜英睿十分欣慰,但却出现了新的问题,赵弘琛过几天就会头疼,每次都疼得浑身大汗,太医们根本找不出原因,连药都不敢下。
尽管东宫现在保密工作做得好,可是太医频繁出入东宫,还是让人有些不安心,这天杜英睿忙里偷闲,跑回家看了眼父母,其实是和妹妹以及外公商讨为太子准备后路的下步行动的。
卫国公却问起了太子身体状况:“为何东宫频频征召太医?”
杜英睿不敢隐瞒,把事情告诉了外公:“我也很担心,但太子每次头疼之后,都会想起些事情,而且,他每次头疼,都是想想起是谁害他。”
卫国公又担忧又期待。
就在同天的半夜,经常进入东宫的孙太医家来了位蒙面的不速之客,打听太子和皇上的身体状况,最后,给了孙太医颗丸药,要他想办法给太子吃了。
孙太医吓得浑身筛糠般,那人却笑了下:“这是颗南边苗疆的秘药,人吃了之后七天才会发病,而且还要烧上三五天才会死,没人会怀疑你的。”
孙太医依然抖如筛糠。
“给你两个月时间,若是太子还好好的活着,你的命便休矣,还有你家人。”说完,他开门走了出去,孙太医没有听见大门响,也没听见狗叫声,那人便消失无踪。
孙太医浑身冷汗。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或许你没有天子命
谁知第二天东宫就出了大事。
太子的记忆逐渐恢复,却多想起童年的趣事,这天早上,他起床就闹着要玩捉迷藏,甚至连饭都不肯吃,还自己拿了帕子蒙上眼睛,杜英睿没办法,哄着他先喝了点粥,吃了块茯苓糕,便指挥着玩伴陪他。
太子以前练武,听力特别好,而且,他现在也有些小聪明,佯装往前走,引诱身后的人靠近他,然后忽然转身,朝自己听到动静的方向抓人,他这招应用得非常好,常常击即。
每次抓到人,太子都会仰头大笑,杜英睿也十分欣慰。
谁知乐极生悲,太子抓住了个人,忽然拉起脚,用膝盖顶对方的pì股,谁知天气han冷,地面冻得发硬,太子下子滑倒在地,后脑勺着地摔晕过去。
事变仓促,谁也没料到会这样,孙太医就这样被带了过来,他把过脉,写了方子,亲自去厨房煎药。
杜英睿对孙太医没有丝毫的怀疑,他看到太子抱着头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163 章
,痛苦不堪,十分着急,忍不住跑到厨房催促,谁知就在他出门不久,太子头不疼了,人也清醒过来。
伺候的人都很惊讶,准备跑去叫杜英睿,被太子制止了,他愣愣地坐了会儿,命令大家都不要说话,自己蹑手蹑脚地走出去,躲在栋房子的拐角,房子的旁边,就是去厨房的必经之路。
杜英睿带着太监,端药往回走,嘴里还在问孙太医,太子最近的身体有没有好转,太子忽然冲出来,个拐儿把端药的太监顶倒了。
孙太医看着破碎的砂锅,地药汤目瞪口呆。
孙太医好会儿才回过神,心里冰冷片,这就是天意啊,太子是什么人?龙子龙孙!是天上的神仙下界历劫的,怎么能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呢?
他孙名,靠着祖上传下的技艺,混了个七品小官的太医,本应该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为皇家奉献毕生的人,竟然敢下药伤害太子,真是丧心病狂、死有余辜。
孙太医不是恶徒,他只是个软弱的人,自己舍不得去死,还舍不得连累妻儿,他从昨晚到现在,根本没睡觉,脑子也有点昏昏沉沉,刚才,他是时利令智昏,才把毒药放到太子的药锅里。
杜英睿请孙太医重新煎药,孙太医应了声,木头木脑地回头走了,药童已经跟了孙太医两年,认药抓药没有问题,他按师傅的药方,重新煎了药,送给了太子,便和师傅告辞离开。
杜英睿见孙太医脸sè很不好,还关切地问了几句,孙太医说他有些累,要回家去,杜英睿也没有往别的地方想。
孙太医让药童帮他去医署请假,自己耷拉着脑袋,马车也不坐,路那样走了回去,到家天已经黑了,他没有去吃晚饭,而是进了书房,把门关了。
伺候的下人以为主子有了什么心得要记下,刚开始也没敢打扰,后来见时间有些长,敲了几次门,见他不肯开,不得不报给主母。
孙夫人刚开始以为丈夫有什么事,后来见他直不出来,这才让人撬开书房的大门,孙太医躺在榻床上,吊死了。
杜英睿第二天听到消息,脑忽然警铃大作,他把烧火的小童叫来,详细询问孙太医煎药的过程,还问他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小童说,以往孙太医会监督指导,不会亲自动手,昨天却是亲自煎药,他说药童没有接触过这个方子,怕弄错了。
“还有什么,你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都给我说说。”
小童想了想:“孙太医说他的戒指掉到了柴禾堆里,让我找了半天,后来也没找到,他说算了,还说,我若是发现了,就自己留下,他赏给我了。”
“那你找到了吗?”
“没有,我把柴禾清理了两遍,也没找到。”
杜英睿安排人看好太子,自己匆匆去了皇宫,求见皇上和摄政王。
嘉佑帝身体不适,这段时间就不上朝,摄政王下了早朝,刚把朝堂上的事情,给皇帝汇报了遍,听说杜英睿求见,征得嘉佑帝答应,这才命太监去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