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飞凤
奏折里夹了页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娟秀的字迹,看就是王妃的手笔。
赵弘琛目三行,大致浏览了遍,心里忍不住叫了声好,比自己昨天想的,还要周到妥贴。
他略思考,便把燕然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做了总结,笔走龙蛇,批复在奏折上面。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有些奏折根本就瞎扯,不用多思考,多数燕然的处理意见已经比较恰当,让他节约了不少时间。
不到个时辰,他把所有奏折都批完了,然后,身轻松地让太监伺候自己穿了朝服,出门坐轿匆匆离开。
燕然本来打算和丈夫再讨论讨论,谁知昨晚累了,竟然觉睡到了辰时初,太阳都照到了树梢上,她自嘲地笑了笑,摇铃让下人进来伺候。
太子早起,从来都不会惊醒她,以前是她有孕、需要休养,可现在,她连晨练都开始了,身体已经完全没问题,他还是这样体贴入微。
后世提倡男女平等,丈夫做到这步,并不少见,可这是古代,以男人为天的封建社会,个丈夫自觉自愿有这样的心意,可就非常难得了。
燕然洗漱之后,喝了点羊**米粥,便到外面的院子里,跑步打拳,还拿着火铳练了会儿瞄准,这才回来,洗去汗渍,重新换了衣服,准备早餐。
宝珠已经起床,吃饱了,nǎi娘抱着送过来,就躺在燕然饭桌旁的摇床里,对着娘亲呵呵直乐,燕然每吃口饭,她就吧嗒下嘴,小样儿特别可乐。
燕然吃过早饭,和女儿玩会儿,直到她不停地哈欠,这才抱着她哄睡了,交给nǎi娘。她这才去议事厅,打理家务事。
太子没有侧妃,也没有通房,现在监理国事,跟随他的官员也都跟到那边去了,事务便没多少,无非府里日常用度的采买,还有迎来送往的礼仪。
说到这里,皇室的事务还是比普通人家多,历经百年,再怎么也繁衍成了几十个家庭,光是嫁娶、生日、生老病死这些,每个月至少也有三四回。
当年伺候燕然的徐嬷嬷,推荐来个老姐妹刘嬷嬷,带了几个太监宫女,专门负责这些事儿,除非比较敏感的人家,她们要过来请示,其余不需燕然cào心。
另外就是奴仆的管理、赏罚,内院有徐嬷嬷,外院太子交给太监王鸿。
王鸿早年还了秀才,曾经做过知县的师爷,后来为了躲避梁炳辉陷害,托关系进了内宫,虽然被迫净身,但他的心态和人格,却并没有扭曲,处理事务干练明达,乃是东宫不可或缺的总管事。
燕然般听取个时辰的汇报,处理了家务,就该吃午饭了。
她多少有些现代人的习惯,喜欢午休起来,和那些贵妇交往,名义自然是“喝下午茶”,连丰娘都习惯了下午带着两个小淘气,来这里坐坐。
嘉佑帝身体不好,以前只有早朝,大概午时初便散朝了,现在太子监国,他jīng力充沛,大臣们在朝廷吃顿午餐,下午继续议事,直到申时。
然后,太子还要留下几个肱骨大臣,有时会商谈到天黑,他还要批阅奏章至深夜。
或许,昨天燕然伸手帮忙,让他感觉妻子比那些大臣更能和自己想到起,这天散朝,他并没有留下内阁臣子,而是带了些重要的奏折,早早回到家里。
燕然下午没有安排,正神清气爽地和女儿在床上玩耍。
小珠宝在练翻身,左脚蹬,小肩膀闪呀闪,骨碌下就从仰躺到趴着,她趴着翻成仰躺更利落,小胳膊收,肩头缩缩,骨碌就过去了。
燕然逗得哈哈笑,她便也跟着笑,笑够了,再翻。
太子回来,娘俩正乐呢。
夫妻关系融洽,太子回府,并不要人步步传报,而是直接便进了内堂。
看到自己最爱的两个人幸福的笑脸,太子身疲累顿时消散空,他摆手制止燕然过来迎接,而是走到她身边坐下。
小珠宝还不懂认人,但也知道是爹爹回来了,她趴在床上,两手撑起身子,给父亲个“无齿”的笑脸。
太子亟不可待让人帮着换了衣服,拿了毛巾擦了手脸,便伸手抱起女儿,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了亲:“今天乖不乖?”
燕然替女儿回答:“乖,宝珠可乖了,吃饱了,和我玩儿,玩累了,睡觉,点也不闹人。”
“很好,来,爹爹亲亲!”
燕然看他父女两亲亲热热,心里也暖暖的。
☆、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议
吃过晚饭,宝珠睡了,赵弘琛邀请燕然到议事厅。
“殿下,我帮你按摩下吧。”
“不用,我今天午后小睡了会儿,很jīng神。”他说着,轻轻拉起燕然的手,“然儿,昨晚你帮我看奏折,累了吧。”
燕然摇摇头:“不累,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上去,希望对你有帮助而已,太子,我这是不是干政呀?”
“呵呵,是又怎样?只要你不是为了己之私,谁敢有异议?我今天和王爷提起你昨天个批复,他还以为我从哪里挖了个高人隐士呢。”
燕然笑了笑,开玩笑,自己在这个时代,还真算是个高人呢,她比这个时代的人,见识不知多了多少。
几百年上千年的积累,她哪怕只在这知识海洋舀了瓢水,也在某些领域令他们骑马都追不上。
两人在议事厅坐定,丫鬟送上茶点,赵弘琛摆手让她们退下。
“然儿,我需要你帮我。”
“你说,我定尽力。”
赵弘琛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10 章
动地隔着茶几,拉着燕然的手:“我最喜欢你这痛快劲儿,不像有些人,扭扭捏捏,酸的让人倒牙。”
燕然笑了下,贵妇那样的女人最多了,自己想要什么,不明着说,绕着圈子让人猜,累不累啊。
“然儿,我朝现在国库空虚,已经到了让人无法安寝的程度。”
“嗯!”燕然点头,等他继续。
“想要充盈国库,无非是开源节流,你也知道,自从除了梁炳辉,京城风气大为变化,奢靡之风令行禁止,能节约的,都节约了。”
“嗯!”
“剩下就是开源的事儿,我想开放海禁。”
燕然笑了笑:“王爷定不答应!”
他们说的王爷,就是摄政王,虽然父子名分不再,但血亲之情依然。
“你怎么知道?”赵弘琛特别惊讶。
“开海禁不仅不能立刻充实国库,还得花大钱打造海防,扩充海军。这些都是烧钱的事儿,殿下此刻开海禁,时机不成熟。”
他咽了口唾沫:“然妹妹可有妙计?”好吧,说急了,哥哥妹妹的都上来了。
燕然微微笑:“殿下昨夜睡梦里,还不停地说什么‘蝗虫’‘旱灾’,你现在担心国库空虚,主要害怕没钱赈灾,对不?”
“对,对!”
“我想,赈灾的办法有很多,可以发放救济,还可以以工代赈。”
“如何以工代赈?”赵弘琛又急切,又担心,唯恐妻子只是画出个大框框,里面没内容。
“殿下,我曾经看过些地方志,不要说北方,就是号称鱼米之乡的南方水乡,依然有大量土地尚未开垦。”
“嗯,地方官员报过数字,有河道滩涂、盐碱地,还有的是山岭,不能耕种。”
“是的,我在《四海志异》看过如何改造盐碱地,说是修出大坝,利用汛期,让大水漫过盐碱地,水冲走了盐碱,地就可以种了。”
“唔,嗯?你意思是,用这些工程吸纳灾民吗?”
“是的。”
“可是”
“钱,是不是?”燕然笑,“谁受益,谁掏钱呀,若是那些盐碱地已经有主,便让地主掏钱,掏不起,那就折价,比如原来亩地五两银子,现在变成好地二十两,他就四亩折亩,多出来的地则卖掉。”
“好,好办法!”江南富庶,那些财主的库房,比国库可要充盈多了,而且,汉人最大的爱好,便是买房子置地。
房地产是国人心最大的情节,燕然不怕他们不上钩。
“执行的官员得选好了,不然出了钱的拿不到地,有些贪官篡改改良土地数目,坑国家肥自己。”燕然提醒道。
赵弘琛点头:“我明天就和父王商量,从官员抽部分公正清廉的,派往江南先行勘察,嗯,还要提前抄录土地登记的鱼鳞册,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燕然又提醒了句:“有些不高的土山包,也可以栽种桑树、茶树,你派人勘察时,让他们多请教地方乡绅老农,桑、茶也是农业大方向,不仅是种粮的土地要开发。”
“好,妙计,高见!”
赵弘琛丢下要批阅的奏折:“有你的锦囊妙计,我何必再瞩目这些jī肋办法。”他笑了下,两手抄抱起燕然,“哈哈,是你解放了我,本宫今晚,就好好服侍服侍你。”
燕然根本没防备,吓得惊叫声,随即红了脸,她轻轻捶了下丈夫的xiōng脯:“小心御史参你本。”
“嘿嘿,他们要是知道你有这么大的能耐,恨不能我天天服侍你……”
有了办法,赵弘琛下子轻松多了,他在前年,便悄悄储备了人才,现在,只需要明里暗里起下手,那些事情便不在话下。
筑坝淹田,兴修水利,还需要大量懂工程的人手,这可是赵弘琛的弱项,他想重用工部的萧侍郎,摄政王却不同意。
萧侍郎能力虽然不错,人品却有问题。
水至清则无鱼,私心谁没有?但若使用得法,充分tiáo动起他的能力,控制住不让他**泛滥,能吏为何不用呢?
赵弘琛想了又想,最后决定让妻子出马。
萧夫人给燕然送了好几次礼,都让她退回了,这天,她又让人送来了面玉如意。
羊脂玉晶莹玉润,没有任何瑕疵,雕工更是jīng致细腻,让人看就心生爱意,果然是上品珍宝。
燕然不仅收下礼物,还发帖子请萧夫人过两天来喝下午茶。
京城里的贵妇,都眼巴巴盼着喝太子妃的下午茶,很多不起眼的小翰林庶吉士的妻子出来之后,无不挺直腰杆扬眉吐气,她们的丈夫,随即便在京城消失,去了外地公干。
太子妃说了,这些人若公正廉洁,尽力完成了朝廷分派的差事,朝廷定不会亏待他们。
知道自己被关注,前途有望,哪个年轻人不拼把呢?时间,昊天朝官场的风气都为之改观。
虽然有御史弹劾太子妃干政、卖官鬻爵,但摄政王是她公公,太子是她丈夫,皇上不管事,根本不能奈尔得了燕然。
而且,敢弹劾燕然的,要么是政敌,要么,就是真的清官廉吏,有副刚直不阿的硬骨头。
后者的妻子也很快就被燕然招去喝茶,然后,他们也被委以重任。
正直清廉的御史知道太子妃也是为了朝廷,自然不会再批评她,反而有人说太子妃坏话时,还为她解释。
那些政敌的御史,见太子妃心为国,而且,还表示愿意在仕途上帮助他们,个个心思复杂,有人真的背叛了旧主,投奔到太子旗下。
京城的官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注重夫人外交。
萧侍郎的夫人接到请柬,乐得合不拢嘴儿。
☆、第二百二十四章 许诺
燕然让厨房做了些小点心,又备了江南才贡上来的香片,萧夫人到的时候,她还去二门迎接了。
萧夫人是嘉佑帝的姨母,年届六十,头发花白,她是长辈,又有年纪,但看到燕然来迎接,还是激动地说话声音都发颤:“太子妃亲自出迎,折杀老身了,这样冷的天气,你凉着怎么办。”
“姨祖母这样大年纪都不会凉着,我年纪轻轻的,如何会那样娇气?姨祖母请进来坐。”
燕然轻轻挽着萧夫人,老太太激动地直喘气儿,脚步都禁不住踉跄了下,差点摔跤,还是身边伺候的婆子急忙扶了把。
“小心,姨祖母,地上滑。”
“是,是!”饶是萧夫人老江湖,此刻也禁不住方寸大失。
两人进了会客厅,贴身的仆人帮着解去大毛披风,分主宾坐下。
“姨祖母,请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萧夫人端起杯子抿了口茶,品了品:“哎哟,太子妃这是什么茶,怎会如此之香?”
真正的好茶,才不会熏香做成花茶,但萧夫人年纪大了,味蕾退化,自然觉得香片好喝,或者,就是违心恭维燕然的。
“姨祖母真觉得好?”燕然对伺候的丫鬟摆手,小慎便出去了,很快拿了个茶叶包进来。
“点心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11 章
意,姨祖母莫嫌。”
“哎哟,太子妃忒客气,得您的赏,老婆子三生有幸。”
萧夫人觉得太子妃点架子也没有,真把她当长辈对待,心大定,和燕然han暄起来:“今年这天儿真怪,冬天都没有雪,昨天日头还暖洋洋的,今儿个便han风凛冽刺骨裂肤。”
这话说得真好,燕然微微笑,顺着说道:“俗话说的,羊马年,广收田,猴猴时时收年,饿死jī年走狗年。就是说啊,这老天爷最是难捉摸了,总是有多半的日子,让人无可奈何呢。”
“是啊,是啊!”萧夫人脸的笑容,茫然地回答。
燕然知道她没听懂,继续道:“自从扳倒梁贼,已经连续三年风tiáo雨顺了,太子非常担心明年未必还有好日子,眼见着今年冬天都快过完了,还是粒雪都不见,弄不好明年就是个旱年,哎哟,百姓日子不好过,太子的日子就不好过啊。”
“可不是这个理儿。”萧夫人顺着道,她才不关心老百姓过得怎么样呢。
燕然拿出萧夫人送的如意,她的脸sè下子就变了,嘴chún动,却说不出话来。
“姨祖母,我让银楼估了价,这柄如意最少值千两银子,侍郎奉银又不高,我算了下,你要攒出这些银子,可得两三年呢。”
萧夫人假惺惺地拿帕子在眼睛上按了下:“太子妃可真真体恤我们,老爷这个工部侍郎都当了十年了,也没有寸进……”
没想到她倒是会接话,下子就要上官儿了。
燕然微笑了下:“姨祖母,你的心意我理解,要想让姨祖父的官儿再升级呢,也不是不可能,但太子刚刚开始监国,就这样大力提拔姨祖父,就怕有人说长短。”
“哎哟,这个不会的,老爷都当了十年的侍郎了,升下他们凭什么指责呀?”萧夫人着急地解释着。
燕然微微笑了下,端起杯子喝茶,萧夫人意识到着急着相了,也端起杯子抿了口茶水:“太子妃,咱们还是亲人呢,你不帮我们,可就没人帮我们了,你姨祖父都老了,几个孩子,也都没什么出息。”
说着,她便拿起帕子擦眼泪,这回是真伤心呢。
燕然有些为难地眨了眨眼,然后猛然想到什么般,说道:“这样吧,姨祖母,太子呢,想在南方多开垦些农田,需要懂水利和工程的人出面,姨祖父这方面不是最拿手吗?”
“是啊,是啊,要怎么做,太子妃,你只管吩咐。”
“姨祖母你回家去,让姨祖父在朝堂上递个折子,先造造舆论,若是成了,还得姨祖父出头负责和监督,把这件事儿办好,到时候,姨祖父有这样大的功劳,别说升个尚书,就是升到内阁来,谁又敢说什么呢?咱这样光明正大的升官儿,比姨祖母送给我个什么礼物升的官儿,是不是更牢靠、更理直气壮?”
萧夫人听,拍着手连声说好:“哎哟哟太子妃做事,可真是高人筹,姨祖母这几十年都白活了。”
她个内宅妇人,根本不知道燕然所说的事情,有多难办,味地为丈夫即将升官,乐得眉开眼笑。
正经事儿说完了,两人便开始扯闲篇,从香片说到点心,然后是服装头饰,她个老太太,燕然正当妙龄,哪有什么共同语言?没多会儿,便就有些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意思。
燕然又拿起那个玉如意:“姨祖母,这东西你拿回去吧。”
“哎哟,不行,不行,太子妃,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那也不能让姨祖母家的日子不好过了呀,姨祖母,咱话先说在前面,姨祖母想要升官儿,整个工程期间,外钱都不能收,不然太子前头给他升官,后面边有人弹劾,太子面子挂不住,我和你也不好过。”
“没问题,没问题,你姨祖父绝对不是那种人。”
燕然可知道门儿清,姓萧的就是人品不行,摄政王才不肯提拔他呢。
“那这样吧,我这里什么也不缺,你的如意,不若算作捐赠吧,我给你打个收条。”
燕然摆手,小慎立刻便把准备好的东西端上来。
早已印好的制式收据,写好了从裁开,燕然签上名字,让姨祖母也签名,然后式两份,各拿份。
“太子准备在祖庙旁边建座功德碑,凡是在我这里捐了银钱的人,不管是朝廷用了这笔钱赈灾,还是拨给军用,保家卫国,都会在功德碑上刻下名字,流芳百世。”
“哎哟,还有这样大的荣耀!”其实萧夫人心疼地要死,心说早知道你不爱钱,我就不送啦,真是白花花的银子丢水里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辅助
萧侍郎听了老婆转告的话语,还是有些不淡定,先试着上了道奏折,太子批复:“好!着即完善后报上来。”
他大受鼓励,tiáo动手下的十几个人,用了半个多月时间,查阅大量资料,核实对证南方新勘察的资料,确定有几十处的河滩和山包可以开发。
他把这些,写了份略微细致的奏折报上来,足有上万字。
因为内容太专业,赵弘琛拿回来给了燕然:“你在《四海志异》上看到的,和萧侍郎写的样不?”
女儿睡了之后,燕然和丈夫在烛光下,起用功,太子目十行,个多时辰,批阅了两尺厚的奏折,很有些学教师批作业的架势。
燕然却只把萧侍郎的奏折粗读了边,在有所怀疑的地方画上了标记。
萧侍郎是个老滑头,预算这块,明显有水分。
燕然知道这也不能全怪他,户部审核的官员,本就是个外行,不管什么项目都砍刀打个折甚至五折拨款,若是按实际数字报上去,这堤坝就没法修出来。
可现在是,修堤的钱是从民间募集的,他报这么大的水分,那些财主听太贵,就不肯出钱买地了,太子的以工代赈岂不胎死腹?
燕然只在奏折的旁边,写了个她计算某大坝的土石方运算数据,然后给了太子:“打下去让他重算。”
太子看了眼数字的差异,没说话,拉着燕然的手:“我们歇息吧,等过了这个难关,皇上也出关了,咱俩再出去好好游玩次。”
太子这是睁着眼做梦呢,燕然无声笑。
他大,凑过来,忽然伸出双臂,手按住燕然后脑,手托着她下巴,狠狠吻了下,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了句:“等着瞧,我肯定能实现的。”
但他的发狠的亲吻没两下就变成迷恋,在燕然chún上滑动,****,浅啄深吻,烛光下,失控的眼神带着几分迷离,偶然和燕然视线相碰,他有些赧然,狠狠吻了下燕然的眼皮:“我这不是初掌国事么,很快就会上手的。”
“……”
其实赵弘琛不过是为了迷惑摄政王和皇上,不敢施展全部的手段。尤其是摄政王,每日紧紧盯着,唯恐他有什么失误,反倒让他办起事来缚手缚脚,不得不借着老婆来掩饰。
赵弘琛也非常惊诧老婆知识只渊博,似乎对于工程、计算、制造等,没有不jīng通的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12 章
但他从小就被杜英睿洗脑,觉得燕然聪明过人,倒也没有怀疑什么。
萧侍郎的下个奏折上来,就不敢有丝毫的水分,预算,详细罗列了各种支出,每亩地花费多少钱,有可能会发生的意外以及如何补救,奏折都快变成本书了,好厚的沓。
赵弘琛把折子给群臣传阅,在众人前公开表扬萧侍郎敬业,还把开垦江南荒地的事务,从勘探到施工,全权交给他打理。
同时,赵弘琛又给地方官下令,让他们着力配合。
萧侍郎负责垦荒,地方官负责销售土地,户部派人去收钱,除非有人能把三方联合起来,不然就别想从捞钱。
那些工厂,大约估计了下,最少块地,三千干个季度,最多的要数万人干两年,这些工程若是同时进行,可以解决几十万上百万的灾民,赵弘琛长长出口气,明年的旱灾和蝗灾,不会有那么多百姓饥han交迫,昊天朝就不会危危可及、风雨飘摇。
但赵弘琛目光远大,并不就此满足,这天晚上,边和妻子逗着女儿玩儿,边聊天。
“然儿,赈灾的办法可以暂时解决饥荒,朝廷想要长远发展,还是得开海禁,这样的话,首先就得充盈国库,这收税的办法得改改。”说着,他拿着本奏折给燕然。
“这是我和户部尚书和两个侍郎讨论好几个晚上,草拟的,你看看。”
“我对那些不太懂的。”燕然说着,随意浏览了几页,当即便被雷到了。
这份改革计划书,和明朝期张居正的颇有相像之处。燕然只在历史课上学了点点,知道不多,不好置评,但她觉得,这个似乎比那个更好些。
它对工商业似乎更宽容,还有定的扶植力度。
那场改革,是成功的,这场呢?
见妻子不说话了,赵弘琛忍不住问了句:“怎么了?你也觉得不好吗?”
“你怎么会这么问?”
1...676869707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