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飞凤
“没有办法了吗?”
刘三才摇头:“千里做官只为财,没有旧人,还有新人,只是得破费些了。”
胡人头领明白了,这是让他们出钱呢,他们虽然很rou疼,但却没有办法,最后,不得不拿出个稀世珍宝足有核桃大的块蓝宝石,这块蓝宝石就跟天空样湛蓝深远,通体毫无瑕疵,晶莹剔透。
刘三才看在眼里都拔不出来了。
胡人头领看他贪婪的样子,时间有些后悔,唯恐刘三才把宝石贪wū了。
刘三才看到拿宝石的手微微回撤,立刻就清醒过来,连忙说了句:“这样好的宝物,就算是昊天的清官,都忍不住,莫说有把柄在我手里的人了。”
“刘大人,昊天还有官员的把柄落你手里了?”
“是的,我曾经在益王府住了几天,看到几个官员去拜谒益王,现在他们多数都被抓了,但也有漏的,我想,他肯定不敢让人知道自己和益王的关系。”
见刘三才说得有把握,胡人头领咬牙把蓝宝石递了过去。
刘三才收好,告辞离去,回到家里,他好好琢磨了番,终于想出办法,让耶律津同意他去昊天走遭。
耶律津在昊天的上京,悄悄经营了家钱庄,为他的人在昊天活动,提供资助,同时,还负责打探昊天的机密。
皇后和太子收拾益王,让耶律津损失不小,他的钱财,没少用来收买益王的门客、和益王接近的官员,如今,那些人几乎全军覆灭,他的钱都打了水漂。
刘三才提出去昊天游说,为北国争取最大利益的提议,打动了耶律津的心。
经过冬天大大小小的战斗,耶律津几乎彻底失去了信心,他的兵马死了半,储备的食物和弓弩箭镞也消耗殆尽,可昊天的城池依然巍峨地矗立在他眼前,昊天的将士信心百倍,越战越勇。
北国的朝廷,反战的情绪越来越严重,将士也不再认为,自己是北国最好的领袖,是能够带领臣民过上好日子的英主,耶律津面临生最大的危机。
北国贯恃qiáng凌弱,即便打了败仗,也常常能签订略带上风的和平条约,这回,耶律津依然打的是这样的主意,他给刘三才叮咛再三,务必让他促成有利于北国的和谈。
北疆有次大败耶律津,捷报传到上京,百姓奔走相告,朝堂上,君臣也都忍不住笑容满面。
“皇上不日将班师回京”燕然声音里,有抑制不住地兴奋。
“吾皇万岁昊天朝万岁”金銮殿上的大臣都激动起来,从高祖建朝,没有那仗像这次,把北国打得这样惨。
燕然和儿子却为皇上准备回来而兴奋,虽然大权在握很有意思,但每天早早起床上朝,也很辛苦。
尤其是燕然很心疼儿子,怕他这样辛劳,累坏身体。
父皇就要回来了,宝麟在朝堂上,觉得自己腰杆子都硬了许多,对待益王的案子,态度下子qiáng硬起来。
在西南赵弘昆的府上,益王家被贬为庶民的消息,还是让人偷偷报了过来。
送信人是兵部郎周勤派出的,他是益王妃的远房亲戚,当到这个官儿,都是托庇于益王府,但因为平日为人低tiáo,又性格木讷,居然没有引起人们怀疑。
送信人坐着马车,先去周家城外的农庄住了天,确信没人跟踪,这才绕道江南,从江南到了西南,因为水路多,他又是西南人,路途熟悉,居然在郑芳的包围圈,找到缝隙溜过去,把信送到了。
赵弘昆闻听大惊失sè,王府被封,他就知道大事不好,但还存了线希望,觉得他们乃宗之后,和皇帝是最亲近的血脉,皇后没有真凭实据,或许会小小惩罚,便放过他们。
他没想到王守业做事那样不靠谱,被人跟踪居然毫无觉察,自己的人在炸毁皇家银行的现场被伏击,抓了好几个活口。
到了此刻,他才明白皇后让杜捷报公然打出“皇家银行”的用意。
若是皇后让弟弟悄悄开个钱庄,赵弘昆的人犯下大错,完全可以推说是般的商业竞争。
如今,是谁和他们做对,就是和皇上过不去,是犯上作乱,这个罪名,实在太大,太有威慑力了。
赵弘昆焦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屋里连连转圈,他手头有些势力,可这远远不够和朝廷对抗,但就这样束手就擒,他还很不甘心。
赵弘昆绝不会束手待毙,就是死,也要拼个鱼死破:“我不好过,你们的日子,也别想好过!”
赵弘昆身边,还有个年纪比较大的谋士严明,他采不错,就是考试运气不好,到如今年近花甲,还是个童生,只因为平日里出的主意,都很保守,赵弘昆直不喜欢他。
严明也很少说话,只求温饱,赵弘昆反正钱多多,不在乎多人吃饭,年四季衣服,不然,把人都赶走了。
事到如今,他才明白老头平日所说,都是金玉良言,所以,特别把严明叫来,商量对策。
“少爷,这事不好办。”
“不好办也得尽力办,先生可有办法,挽救我家人性命?”
“鄙人想为少爷去求求郑芳,只有他能说服皇后和太子。”
“恐怕不易,郑芳不贪财,不好sè,难以打动。”
“是人都有弱点,郑芳贪功,现在朝廷还没有消息,少爷就说要让出西南所有,换取全家人性命,就说,愿意在西南,终老生。”
离开繁华的京城,到西南这样的穷山沟里生活,严明觉得这个惩罚,已经很不小了,或许郑芳会同意。
郑芳是皇后的表哥,能力也有目共睹,若是他愿意帮益王府说话,事情可就好办多了。
☆、第三百零三章 杀jī儆猴
北疆胜利的消息,跟随邸报,传遍全国。
郑芳看完邸报,忍不住仰天大笑,这里面,也有自己的份功劳啊:“传令,摆桌酒席,我要好好庆祝番。”
身边伺候的小兵还没立开呢,就有小校飞跑而来:“将军,赵弘昆求见。”
“有没说什么事儿吗?”
“没说,但看着样子,似乎有什么大事。”
“好,有请!”
赵弘昆在郑芳面前,拿不起架子,虽然他是宗室人,但爵位逐代递减,到他头上,也就个公爷,郑芳所袭爵位,可是世袭罔替的。
而且,护国公和郑芳的父子能力有目共睹,深得皇上信任,颠倒之见,比他这个宗室弟子还要有威信。
郑芳对人十分和煦,是个标准的笑面虎,他见到赵弘昆:“不知王孙贵履赐踹贱地,有何贵干?”
“素日仰慕郑将军风采,只是公务繁忙,无暇前来拜会,实在惭愧!今日有幸得见,幸甚,幸甚!”
见赵弘昆不说实话,郑芳也不以为甚,笑着半侧身邀请道:“卑职前不久有幸得来种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90 章
新茶,正要邀请小王孙前来鉴赏,您来的正是时候,请!”
赵弘昆微微愣,不知郑芳的话是真的,还是han暄,但既来之则安之,会儿自然见分晓,他笑着半躬身子:“请!”
神态十分恭敬,没有丝皇家宗室子弟的骄矜。
两人假惺惺携手而进,到了会客厅,主宾对桌而坐,郑芳吩咐下去,有小校很快便端上茶具,当面为他们泡茶。
“这是西南水军参将慕容博,兴之所至,在南海附近的山民偶尔发现的,特地让人送我套,这位泡茶的小校,也是他的人。”
赵弘昆吃了惊:“原来郑将军和慕容将军关系很好呀。”
“没有什么好不好的,大家都是为皇帝做事,彼此照应。”
郑芳这样**裸地说这些,难道是皇帝授意的?还是……
“这个?不知万岁爷知不知道呀?”赵弘昆表面是好奇,实际上,还有丝探询和威胁,皇帝最忌讳手下的人结党的。
“万岁?彼此送点茶叶,万岁爷不会关心的,何况慕容博这茶叶同样也贡进宫了。”……
郑芳东拉西扯地说闲话,赵弘昆被他带得云里雾里,过了会儿才想起自己来的目的:“郑将军,小弟不才,是有事相求的。”
“哎哟,这可不敢当,我能办成的事儿,王孙还有办不成的?”
“呵呵,郑将军不是和皇后是亲戚吗?有些话比较好说啊。”不等郑芳说话,他便赶紧接了句,“小弟的手下,在个大山里,偶尔发现了座铜矿,想要献给皇上,又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因而,想让郑将军先和皇后通通气。”
“是泾县巫老峰的那座铜矿吗?”郑芳问。
赵弘昆吓了跳,尴尬地点点头,他以为自己掩护得很好,没想到郑芳居然知道了。
“那座铜矿不是戚家的吗?什么时候成你的了?”
“是,是贱内的嫁妆。”
“嫁妆?你们成亲这么多年,为何才让你接手?”
赵弘昆额头的冷汗都下来了。
“皇上等着戚家自己招供呢,这些年,他们私自炼铜,皇上直很清楚,若不是看着戚为雄当年有舍命相救之恩,早就把戚家抄了,皇上直在等戚为雄自己坦白,没想到他竟然给了你,那时皇上正准备亲征,无暇处理此事,没想到你还是有点心的,想起来把铜矿交给朝廷了。”
戚伯雄被抓了之后,戚家在西南的部分产业就落到了郑芳手里,但这个铜矿的管事自以为隐蔽得好,悄悄投靠了赵弘昆。
原来自己的所作所为,郑芳都瞧得清楚。他和戚家,就像咬饵的鱼儿,徒劳地在水里挣扎,人家只在旁看笑话而已。
赵弘昆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把柄落在郑芳手里,他擦了下额头上的冷汗,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
郑芳笑吟吟地端起茶杯:“小王孙,这茶怎么样啊?”
赵弘昆看着郑芳,这笑容那里有丝毫的笑意?全是嘲讽和鄙视啊,他抬头看了看几个肃立在边的小校,个个十分jīng干的士兵,看着他的表情,也全无丝毫的尊敬,不不,他们竟然对他,也是俯视的、鄙夷的。
赵弘昆又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嘴chún翕动,自己都不知道说了句什么。
“皇后和太子前几天赐来些南海的鱼干,同时还附带了封信,不知小王孙可有意瞧眼?皇后的信,还提到你了。”
“皇后提到我了?怎么说的?”
“你自己瞧吧。”
郑芳站起来,从客厅的柜子里取出个jīng致的红木匣子,打开,里面是明黄sè的锦缎,这不是圣旨吗?
赵弘昆嘴咧,自己这是送上门了,他从椅子上出溜到地下。
“哎哟,我还没铺垫子,你怎么就跪下了?唉,算了算了,你跪都跪了,我干脆就准备宣旨吧。”
两个小校抬来供桌,点了三根香chā进香炉,郑芳清了清嗓子,脸上哪里还有丝的笑容和戏谑的表情:“赵弘昆,本宫给你两条路,条,便是毫无保留地交出你在西南的切,带着益王府的人,以及你们在西南和江南暗里布置的人马,从清河谷南下,到岭南为朝廷开辟块新疆土,要么,便是和益王府的人,起流放到北疆,给护国公的人马做军奴……”
郑芳念完,收起圣旨:“赵弘昆,不管哪条路,你都被宗室开除了,我这样称呼,也不算辱没了你。”
“是!”
“你想好了吗?”
“想好了,我带父母,还有祖父母他们,南下!”
“算你运气好,你们在江南和西南那点伎俩,皇上清清楚楚,他直没有动你们,是不想无辜百姓受牵累而已,皇后这是开面,给你条活路,希望你好自为之。”
说着,他拿出张舆图,有两个小兵帮着撑开,郑芳用根碧绿的竹竿指着上面:“赵弘昆你看着,从清江谷路南行,就可以到域外,据说这片地势平坦,水量丰沛,最适合种水稻,你自己花钱,买些有经验的老农,以及必须的农具、种子,这就去吧。”
“我的家人,还请郑将军转告皇后,送他们过来。”
“这个没问题。”
接下来的个多月,赵弘昆在郑芳的监视下,把自己江南和西南培养的死士全都叫到西南,等益王他们到了之后,起往南而去。
他们在国内,辛苦经营,攒下泼天的财富,都被朝廷没收。
打骡子马也惊,或者是杀jī儆猴,益王的下场,让和他样心怀不轨的戚家,噤若han蝉。
☆、第三百零四章 胜利归来
北疆大捷,皇帝要班师回朝,消息送到京城,朝堂上片喜气洋洋。
这些大臣在皇上面前,也个个战战兢兢,十分惧怕,但他们依然选择那样的日子,而不喜欢在燕然和宝麟这样的妇人、小孩面前奉承,哪怕这两人对他们的压力要小些。
燕然已经顾不上看这些人的嘴脸,北疆大捷,丈夫安然无恙的回来,这比什么都重要,都让她欣喜。
再看宝麟,直笑得合不拢嘴,也不在乎大臣是不是腹诽他不够沉稳了。
“诸位大人,如何安排迎接父皇的仪式呢?孤以为,定要隆重热烈,与众不同,让父皇有不样的感觉才行。”
几个大臣绞尽脑汁,隆重热烈很好做到,可怎样才能与以往不同呢?
“太子殿下,自昊天建国,还未有在北疆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的,微臣以为,应该在城外十里处,建个十丈高的大胜利牌坊。”
宝麟的眼睛亮了下,随即撅了撅嘴:“那得好几年才能建好,孤想让父皇回来就看到。”
大臣们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办。
燕然理解儿子的心情,她清了清嗓子:“太子殿下,母后有个办法,虽然建个牌坊来不及,但用用鲜花和绿枝,扎个凯旋门还是很容易的。喏,就在城外的望归坡吧,那里视野开阔,地势又高,你父皇肯定几里外就能看得到,这能不能算是给你父皇个不样的欢迎仪式了呢?”
“娘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91 章
千岁英明!”众大臣闻听都觉得眼前亮,急忙齐声恭维道。
宝麟也觉得不错,忍不住露出了笑意。他让几个宫廷画家,先设计出样子来,然后从筛选,最后定稿。
北疆大捷,百姓的心也欢喜不禁,他们自发地行动起来,贡献出家里的竹竿、花草,工部的人每天都给朝廷汇报进度,比燕然想象的要顺利得多。
这天,消息终于送过来,皇上终于回京了。
燕然母子带领干大臣,出城恭迎圣驾。
出了城,往前走了三四里,没了高大的树木遮挡,巍峨庄严的凯旋门便进入了视线,燕然没想到个临时建筑,竟然会有这样的气势,她自己都被震撼了。
赵宝麟紧绷着小脸,坐在车辇上,看到凯旋门,忍不住露出丝笑意,随即又忍住了,但他显然对这个很是满意。
赵弘琛路走来,偶尔乘坐御辇,多数的时候都是骑马,为的是快点赶路,他恨不能chā翅飞回京城。
在战场上,兵凶战危,生与死的考验压着,他思念妻儿的心情还没有那么qiáng烈,现在边疆稳固,自己又离开了那个环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原来压抑的东西,猛然间便爆发出来,钻心蚀骨般,让他的心就像被热油煎熬似得痛苦难当。
成亲这么多年,最初的男女之爱,早就转化成了相濡以沫的骨rou亲情,每天面对,赵弘琛早就不像刚开始那样,看到燕然就心情激荡,亲征出发前,他也曾设想过,分别会令他思念妻子,但他没有预料,思念会来得如此气势汹汹,会让他差点在三军面前失了仪态。
还好,将士都误会他匆匆赶路,是挂念朝廷大事。
其实,他虽然有些担心那些,可京城传来的消息,似乎,皇后和太子两人携手,点也不比他做得差,不管是处置戚家,还是福王,皇后和太子都能有理有据,收放得当,赵弘琛刚开始的忧虑,早就烟消云散了。
为了有个盛大庄重的入城仪式,赵弘琛前天距离京城二十里,安营扎寨,住了宿,今早起来,便穿了龙袍,坐着御辇,路上鼓乐齐鸣。
太阳晒化了薄雾,远处的景sè清晰地映入眼帘。
“万岁,看!”随侍的小太监惊奇地提醒赵弘琛。
朝曦里,面绿sè的大门,上面还点缀着鲜花和彩缎,跟弯彩虹般的扎在东方,上面的露珠儿将阳光拆分成七彩的颜sè,从枝叶和花朵的缝隙传过来,使这座大门更加富丽堂皇。
“皇上,这是皇后命人搭建的凯旋门,为了迎接陛下率领的胜利之师的。”前来迎接的特使殷勤地解释道。
“凯旋门?嗯,嗯,好个凯旋门!”赵弘琛的心里忍不住阵激动:皇后是不是知道自己归心似箭,建凯旋门想让自己能早早看到京都?喏,她是不是恨不能将自己的眼睛挂到大门上面,早些见到夫君?她也像自己样,思念亲人吗?
终于回来了,所有的将士都激动不已,他们挺起xiōng膛,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朝着凯旋门进发。
“皇上驾到”,燕然和宝麟带着众臣子跪迎,赵弘琛双手平举:“平身!诸位臣工,皇后、太子,你们辛苦了!”
大臣都哭了起来:“皇上,是臣等无能,让陛下受苦了!”
燕然看情形不对,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能哭哭啼啼,影响大家情绪,她压住自己激动的情绪,略微提高了声音道:“皇上此次亲征,沉重打击了鞑子的嚣张气焰,我昊天国土往前推进五百里,乃本朝建立以来最辉煌的胜利,皇上英雄神武,前所未有!”
此情此景,这话非但没有丝毫阿谀之意,反而令在场的君臣心顿时豪情万丈,有机灵的立刻对皇帝歌功颂德,现场的低迷情绪顿时扫而空。
赵弘琛深深看了眼皇后,心里又是欣慰,又是怜惜:朕的皇后,可真能干啊!唉,都怪朝廷事务太多,你受累了。
燕然刚好抬头,看到了皇上的这个眼神,而且,也看懂了他的心意,轻轻摇了摇头,向他表达自己的心意:为你分担,是我的骄傲!
赵弘琛顿时心cháo澎湃。
担任司仪的礼部侍郎没有看到自己的**oss在和妻子眉来眼去,按照仪程,大声宣布“大军入城,皇上起驾”
皇上的车辇打头,凤驾紧随,后面是皇上的侍卫军,sè的年轻人,铠甲鲜明,jīng神抖擞,全城的百姓,几乎都出来了,在沿途的街道上迎接。
燕然看到赵弘琛的身子,挺得笔直,想必他也为自己骄傲吧。
在入城的队伍最后,却跟着二三十个职打扮的人,皇上御驾亲征,身边少不了帮着出谋划策、处理朝廷事务的人,这次载誉归来,他们的心情也特别兴奋,个个在心里幻想着:接下来,该我飞黄腾达了。
☆、第三百零五章 咱们出巡吧
转眼,二十年就过去了,昊****四野臣服、国泰民安,燕然夫妻俩的小日子,也过得无忧无虑,平静无波。
太子宝麟已经是个英姿勃勃的大男人了,还有了儿女,他们父子俩携手共进,整饬国事,燕然和太子妃在后宫儿孙绕膝,其乐融融。
燕然年近五十,自然喜欢平静安宁,太子妃才二十岁,最是喜欢交际热闹,动不动就想在宫里办个聚会开桌宴席。
东宫在皇宫的东部,属于皇宫,但又是独立的,太子妃每次都要向燕然这个皇后请示,宴会的档次所请的客人,都要经过皇后婆婆的首肯。
太子妃不敢有意见,燕然这个婆婆却不耐烦了。
这天皇帝下朝,略略有些不悦,燕然立刻就觉察到了,边帮他更衣,边开解道:“万岁可有什么烦恼?”
“唔,麟儿大了。”
燕然明白了,太子年轻,锐意进取,总想做些改变,皇上年纪大了,jīng力不济,难免想平安守成,父子两个,有时会有些分歧。
巨荣以孝治国,太子怎么也不敢顶撞父皇,但他可以上谏言,皇上也怪,别的臣子谏言,他都能接受,每次太子要是说了什么,他回来都有些不高兴。
这大概就是爱之深责之切吧,对自己身边的亲人,往往要求就比对别人要高。
“陛下年轻的时候,曾经给臣妾个许诺,不知陛下还记得否?”
“记得,朕自然记得。”赵弘琛边回答,边努力思索,他答应皇后的多了,到底是哪个呢?
每次这种情况,赵弘琛都不着急,边东拉西扯地应付,边从皇后的话里寻找信息,般情况,五句话不到,他就知道皇后想要什么。
皇后通情达理,聪明过人,从来不为难皇上,夫妻俩偶尔会有些小冲突,但却每次都能平静解决,不伤感情。
“那年,咱们隐居在个小山村……”
“嗯,是啊,那个村子景sè优美,民风淳厚,你还说,有空了再去住住。”
“是啊!”
皇帝可不想去,他怕老婆真提出这个问题,便感叹了声: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92 章
“唉哟,若不是交通不便,我早就和你起旧梦重温了。”
“那,我们去个交通便利的地方,好不好?”
“可是朝廷上事务繁多,我们只能在京城周边转转,你以前总想去江南,那恐怕难以如愿呀。”
“皇上,朝廷事务,不有麟儿的吗?他六七岁大的时候,就能处理朝政了,经过这二十年的磨砺,又有你手把手的指点,应该更上层楼才是。”
“可是……”人越老胆子越小,经历越多,心思越是复杂,赵弘琛现在,对太子是越来越不放心。
燕然觉得,皇上是越来越不舍得放权,有时候和儿子都想争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