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光影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油炸大金

    再一等,物是人为…

    ……

    暑期档以《功夫梦》开端。

    这电影翻拍自1984年的好莱坞电影《龙威小子》,剧情就是外国人学了中国功夫之后教训中国人的故事…

    4000万美元的成本,北美票房爆了,截止内地公映的6月11号,北美票房已经破亿,看样子能冲个两亿…

    一堆人怀着瞻仰功夫的心情去看了电影,然后懵逼了,这踏马是啥?

    很多人一开始以为主角是个女的,后来才知道这是个男宝宝,威尔史密斯的儿子!

    这就是哄小孩的玩的电影,首周六天票房2600万,居然拿了单周票房冠军只能说这周上映的电影太不能打了!

    然后,6月17号,《志明与春娇》、《海洋天堂》、《大人物》…

    《志明与春娇》是非常好的类型片,彭浩翔拍这种精致的小片特拿手…

    只要不给他足够多的钱,他还是会拍电影的!

    《志明与春娇》是系列片的第一部,很不错,留下了很多金句,诸如‘有些事不用一个晚上都做完,我们又不赶时间’之类的。

    可惜,《志明与春娇》在内地的受众不多,还没形成品牌。

    院线只给了百分之八的排片,而且多是南方院线。

    《海洋天堂》,依托李莲杰的名号,院线足足给了百分之十五的排片,《大人物》的排片只有百分之四十这两个一个是纯粹的商业片,另一个是公益电影,受众本来就不一样!

    这样的档期,这样的对手,《大人物》要是拿不到单日票房冠军,橙子映像可以宣布不做电影了!

    然后,《大人物》首日票房2280万…

    这个成绩直接把整个圈子震翻了…

    吕潇然也吓了一跳。

    《叶问2》的首日成绩也才1900万。

    观众已经这么饥渴了吗?

    ……

    观众确实很饥渴…

    《大人物》上影节公映,然后互联网刷屏了,各种‘偷拍’的片段被放在网上,早就挑逗了大众的观影神经…

    尤其是那段强拆的镜头…

    还有,吕潇然的粉丝真的很多!

    微博的第一批粉丝真的是纯粉丝,真金白银,愿意花钱买票的那种。

    吕潇然上一部电影《时空恋旅人》2.56亿,不少都是这帮人二刷、三刷刷出来的!

    ‘吕潇然首次挑战变态富二代’

    ‘《大人物》揭露娱乐圈最丑恶的一面!’

    等等通稿早就洒满全网。

    吴景本身观众好感度也不小,只是最近几年有点尴尬了。

    《大人物》本身质量不俗,吴景饰演的孙大圣像极了当年的陈家驹…

    最重要的还是院线确实增加了很多!

    《大人物》天时地利人和全都碰上了,首日拿下2280万,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呢,《大人物》的首日票房直接挤进了内地影史纪录几次与《赤壁》(上)、《建国大业》…

    第二天,单日票房再拿3600万;

    第三天,单日进账3300万;

    首周末9180万…

    这不是冲着两亿票房去的,按照现如今的口碑还有票房走势,绝对能破三亿!

    ……

    深市宣传,吕潇然坐在台上侃侃而谈就来了他一个。

    “目前的成绩确实超过了我们之前的预期,心情当然很好,商业片成功于否的最大判断依据就是票房…”

    “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三亿保底,四亿可期…”

    “我觉得我们低估了市场对成熟的商业片的渴求程度…”

    “为什么选择吴景?这事反推论的问题,我们最开始选角,需要的男一号必须得有武术功底,而且观众熟悉,刚好景哥有档期,我们跟他说了这个剧本,他很愿意挑战一下。”

    “片酬太高?我的片酬很高吗?我难道不值这个价?”

    “《海洋天堂》…我知道这个戏,很好的电影…”

    “票房不高…这个怎么说呢,《肖生克的救赎》票房也不高,但不妨碍它是影史经典作品!”

    到这都很和谐,即便有记者挑事拿吕潇然的高片酬说事,也被他轻松化解了。

    “李莲杰说文彰最适合…跟我有什么关系?”




第十七章 开端(5/5)
    《海洋天堂》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知道亏定了!

    因为这不是一部商业片,导演也没想拍一部商业片,她只是把自己积累多年的情愫通过一部电影表达出来。

    这电影拍摄成本只花了三百万,李莲杰分文未取,不过他享有百分之二十的分红…

    你要说他是为了钱拍《海洋天堂》,那简直是侮辱他了!

    就这样的电影,即便有李莲杰,最多也就五千万票房…

    扣除院线分账还剩多少?

    做人还是要有点追求的。

    人家18岁主演了轰动全国的《少林寺》!

    为什么力挺文彰…

    大概是真的觉得他合适吧!

    李莲杰对文彰的演技、人品都很认可,后来又带文彰一起做壹基金,负责儿童自闭症方面的工作,并且是形象大使,再之后李莲杰还在《不二侦探》里担任配角,力挺主演的文彰。

    甚至周一见之后,还积极帮他联系工作,《功守道》的导演…

    媒体这么提问吕潇然,大概是因为之前《新京报》瞎姬霸报道的事情。

    如今,《大人物》、《海洋天堂》同一天上映,不炒一下,简直对不起这么巧的事情!

    可惜吕潇然根本不接招,只是点了点头:“《海洋天堂》的导演薛小路是我们北电的副教授,她之前担任过陈恺哥电影《和你在一起》的编剧,非常有才华,《海洋天堂》是她第一次担任导演,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

    吕潇然说的话有用吗?

    有个卵用!

    原先不会因为某个导演夸赞一部电影而提升排片——《海洋天堂》首周末票房没到600万…

    院线凭什么放着正火热的《大人物》不管?

    《大人物》真的火了,而且在橙子映像的宣传下,居然有了一丝现象级的苗子,然后这股苗子越来越大,等到大众注意到的时候,它已经不可忽视了!

    6月21号,第一个工作日,单日跌幅居然只有百分之二十不到,单日报收2600万…

    直接反超《建国大业》,成为内地破亿最快的电影。

    6月22日,单日再收2700万,直接把新上映的《决战刹马镇》按在地上摩擦…

    上映五天,累计票房14480万…

    瞬间摔碎了一地眼球!

    ……

    有一种说法叫站在风口以上,猪都能起飞!

    这种说法很贴近《大人物》。

    其实这电影最多只能70分。

    导演杨青,只有一部《夜店》的小成本电影在前,不算什么名导演,主演吴景、吕潇然,也不是什么天王巨星。

    题材来看,很老套的港式警匪片——强调了无数遍,警察智斗富二代!

    剧本更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投资也不过3000万,甚至连宣传也有点敷衍,最有号召力的吕潇然刚刚结束《孤胆特工》的拍摄,忙着做后期,于是借助了上影节…

    上影节能有多大影响力?

    怎么说呢,《大人物》捡到了一个大礼包,进入了一片蓝海,成为了风口上的猪,换谁都能被吹起来。

    蓝海是什么呢?

    蓝海就是港式犯罪片+社会现实…

    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一直被很多观众喜欢,当然,你不能直接拿来用,你得贴近现实,稍微引入一些社会敏感话题!

    强拆、富二代都是最近比较热门的名词。

    微博逐渐热门,多了很多炫富的富二代,有人跪舔,更多的人鄙夷…

    这些都是市场!

    正常、成熟的影视产业,是不会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大一个概念视而不见的…

    一个体量世界影史最大的电影市场,会酝酿出什么样的主流娱乐电影,其实历史上是空白的。

    没人可以预见,如果能预见,就不会有那么多巨亏的项目了!

    就好像吴羽森拍《追捕》,真的有很多投资人觉得这个项目能盈利,甚至给出了20亿的票房预期!

    你说他们不懂电影?

    他们会说你不懂三十年前《追捕》在中国观众心目里的地位,这叫情怀…

    所以,大家看到成熟的题材、成熟的概念,才会一拥而上,看到ip+小鲜肉可以赚钱,才会这么热衷。

    所以,一堆大导演可以躺在功劳薄上吃老本…

    其实,归纳总结一下这几年大卖的片子,还是能找到一些共同点的。

    首先,它不能太差。电影要品质尚可,制作基本在水准线以上,要有娱乐性。肯定不能是一部槽点多多的烂片,得有足够的口碑发酵,口耳相传,才能吸引更多人群走入影院;

    其次,它不能太“好”。这个“好”是就电影艺术价值而言的。不能曲高和寡,套用某些人的话就是“不装逼”。在叙事和价值观表达上尽量浅显直白,尽可能吸引普通观众。

    中国的电影重镇是北上广深无疑,但所有爆款的诞生都离不开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小城市的遍地开花。

    要吸引的观影人群,是所谓“沉默的大多数”,这部分人群甚至与国产电视剧观众高度重合,过于艺术性、思想性、现实性、深刻叙事的电影都不会讨好;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与当下某种普遍化的社会情绪发生关联,《大人物》一下子碰到了三个点,港片情结和强拆话题以及富二代…

    电影只是一味引子,重要的是激发起观影者的共鸣。

    总结:我们的市场不够成熟,橙子映像第一口吃了螃蟹。

    ……

    《决战刹马镇》这电影本身质量不是太好,但也不是太坏,否则原时空也不会拿下5000万左右的票房。

    问题就是不好不坏,而且主演孙红磊、林志林太不搭了——林志林不演床戏的电影票房都不会高!

    而且遇到了大杀特杀的《大人物》,于是,彻底悲剧了…

    当一部现象级电影起势的时候,你很难挡得住他!

    就好像《阿凡达》一出,死伤遍野,从一月到三月上映的华语电影没有一部取得了想要的成绩!

    橙子映像已经喊出了5亿的最终票房目标了。

    而且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数字并没有引发圈内任何人的反对——他们也都认为《大人物》真的能创下票房新高。

    25号,《叶问前传》公映,香港电影人很擅长把一个ip玩坏,好不容易出现一个叫‘叶问’的新ip,当然要赶紧喝汤…

    本来以为这电影至少能拿到《叶问》的成绩,很可惜,直接哑炮了,《大人物》单日再收2400万,连续八天单日票房破两千万,累计票房2.6亿…



第十八章 杨青(1/5)
    次周末,《大人物》不负众望,继周五拿下2900万,周六、周日单日票房全都破3000万,6月28号,《大人物》上映十一天,累计票房正式破3亿!

    而且电影的口碑非常强劲,影迷观影热情没有一点减退的迹象,破5亿,完全没问题。

    电影大卖,所有主创的地位水涨船高。

    杨青很有可能凭借《大人物》一跃成为华语电影单片成绩最高的导演…

    北京站最后一波正式宣传结束,杨青接受了《南方周末》的专访。

    ……

    这次专访,《南方周末》很重视,特意派出了王牌编辑元蕾。

    她和《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孟婧并称为国内娱乐记者的“南元北孟”。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晓峰曾在他的博客文章《南元北孟》里面写道,“要是元蕾能来《三联》工作,那《三联》的娱乐就如虎添翼。我认为,南元北孟,想当年是袁术与曹孟德,现在是元蕾与孟婧,这变化多大啊,此二人,得一者可得娱乐报道之半壁江山,二者兼得,所向无敌。”

    后来元蕾的工作重心从纸媒转向了视频,浙江卫视周末黄金档季播节目《同一堂课》,她是总制片人和总编剧。

    江湖地位有,杨青很尊重她。

    两人简单问候了一下,然后开始问答。

    “与上一部作品《夜店》时隔两年,这两年您都在做什么?”

1...138139140141142...3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