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光影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油炸大金
“当你的阅片量达到一定程度,研究过专业书籍,就会明白,电影绝不是简单的拍摄,也不是简单的说个故事,这里面有太多的学问,有时候一个精妙的打光就包含着电影人很多心血。”
“术业有专攻,某个领域的专家在另外一个领域可能啥也不懂,就是门外人。”
“我推荐这位肖教授教授读几本书,入门级读物,路易斯·贾内梯的《认识电影》,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他还是先了解一下电影再出来说话吧!”
记者接着问:“除了肖教授之外,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大人物》对国民素质的提升毫无意义,对此,您怎么看?”
“…那看完《阿凡达》就提升了国民素质?”
真踏马无语,凭什么要一部电影提升国民素质?
一部商业片,观众看完乐呵一下,为什么要上升到提升国民素质的程度?
这玩意难道不是教育应该承担的工作吗?
……
其实,《大人物》只能算还不错的犯罪警匪片。
为什么能拿这么高的票房?
一句话,时势造英雄。
咱们实事求是的说,即便是2020年,华语电影还在填补空白阶段,虽然也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差的还是很多。
每一部填补空白的质量过得去的作品,都能拿到高票房。
这几天,网上到处都是《大人物》破国产票房记录的新闻,而有关《大人物》的新闻更是频繁上了微博热搜,这些热搜要么是观众自发支持顶起的,要么是一些明星朋友的拍马屁微博,要么就是一些影评人骂《大人物》…
这很正常,国内影评界对商业片向来是有偏见的,而且这种偏见存在几十年了,这几年随着商业大潮的兴起,商业片越来越受重视。
不过评论界对商业片的偏见始终没有减弱,只要是商业片导演几乎都被评论界的老专家老教授们批过。
这帮人动不动就戈达尔,伯格曼…
跟不上时代了!
拿文艺片的评判标准评价商业片,这本身就是不合适的!
不过,橙子映像包括吕潇然、杨青都没有回应的意思,你们爱咋说咋说——反正不耽误电影赚票房…
有一种全民热议的感觉,所谓现象级电影就是这个意思。
这次,吕潇然回应肖教授,立刻登上了热搜…
尤其是那句‘一个作品,喜欢和不喜欢,任何人都有权利,但说好和坏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评论的,因为好和坏有标准,喜欢不喜欢没有标准。’
‘术业有专攻,某个领域的专家在另外一个领域可能啥也不懂,就是门外人!’
肖教授很激动的回应‘每个人都有评价电影的权力,我对电影研究了半辈子,不是门外汉…相反一个演员跑去拍电影,那才叫门外汉!’
可惜没人鸟他…
吕潇然怼了一波,然后就安心拍戏去了。
肖教授倒是趁机接受了一堆媒体的采访,言必称‘吕潇然如何如何,他应该如何如何…’,大有青年导师的派头…
碰瓷成功!
本来还指望吕潇然吃一段时间,可惜,热点很快发生变化。
因为,7月22号,《唐山大地震》上映了…
……
其实,整个七月,吕潇然一直处在亢奋中,除了《大人物》外,南非世界杯开始了…
他是球盲,对于足球,唯一的了解就是中国足球很臭:河中生灵神秘死亡,下游居民得上怪病,沿岸植物不断变异,是残留农药?还是生化攻击?敬请关注今晚《科学探索》即将播出的专题节目:《国足在河边洗脚》
对,就这些段子而已…
他不看球,也不踢球,除了鼓掌,唯一擅长的运动大概就是跑步…
哈士奇也是球盲,要不是qq牧场推出牧草竞猜,他根本不会关注南非世界杯!
只知道四强和冠军…
这也够了。
可惜西班牙夺冠赔率过低,只有2.38的赔率,反正一整个世界杯下来,他赢了接近300万欧元——胆子太小,没敢下重注。
你有辅助器在手,你怕什么?
主要哈士奇总说什么‘你不要太相信我,我怕有蝴蝶效应’…
别说三千万欧元,就是这个数翻个一百倍…
算了,真要翻个一百倍,吕潇然恐怕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三千万欧元,很不错了,换算成人民币接近三个亿了!
第二十二章 《大地震》与我无关…(5/5)
《大地震》开机的时候,冯晓刚曾经对媒体放狠话:票房必过五亿!
还强调了:以前每部电影我说出票房后,没有一次食言,总是刷新票房纪录。
当时《阿凡达》还没上映,《建国大业》是全国票房冠军,五亿的目标看起来很远大…
现在…
尴尬了,《大人物》的票房已经过接近6亿…
5亿的豪言,看起来也不是那么豪迈…
最主要,冯晓刚所谓的票房纪录被别人打破了…
《大地震》首映仪式,一堆媒体提问冯晓刚有关《大人物》刷新内地影史记录的话题。
冯晓刚很愤怒的表态:“网上一堆人造谣我,在此声明,从未对《大人物》发表过任何评说。”
“那你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呢?”
“可以说两句,买票看了,也乐了,恭喜杨青、吕潇然赢了票房。我也是打那儿过来的,路还长,再接再厉。”
你看,这话说得有水平——我也是打那过来的…
不过,吕潇然知道《大地震》肯定能大卖:《唐山大地震》有总局参与,有政府投资,意味着这部电影本质上并非商业片,政斧包场支持的力度远超过《大人物》…
辅助器告诉他,《唐山大地震》的票房是6.73亿——从上映之日开始,整个档期没有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
《大人物》好歹遇到了《枪王之王》、《嘻游记》、《唐伯虎点秋香2》…
果然,《唐山大地震》首日票房3620万超越《阿凡达》,首周末四天超1.6亿…
通稿是这样写的:由于《阿凡达》内地开画是周一,无法用首周末票房对两片进行对比,但根据华宜兄弟提供的数据,《大地震》在上周六的单日票房达5250万元,创造了华语电影内地单日票房之最…
人家的目标是《阿凡达》…
根本没把《大人物》放在眼里。
对了,7月26号,《大人物》下映了——也没排片了,硬挺着干嘛呢?
累计票房5.96亿…
……
吕潇然忙着拍摄《失恋33天》,根本没空关注外界的消息,他的微博,一堆网友@他,让他谈一下对《大地震》的看法。
能有什么看法,他还没看呢!
《33天》的导演,苏伦毕竟是第一次独立执导,很多时候会犯一些低级错误。
吕潇然最开始会憋着,直到休息的时候才偷偷告诉她。
后来她学聪明了,每次拍摄前,她都会先征求一下吕潇然的意见,两人中和一下,然后再拍。
带来的结果就是工作人员少了很多无用功,演员们也不需要一个镜头重复表演三次!
还有就是剧组上下似乎不太尊重她这个导演…
已经有不少工作人员还有演员在窃窃私语讨论吕潇然和苏伦的能力相关问题了。
明摆着,吕潇然要比苏伦高一个档次。
整个拍摄过程,有点像是吕潇然带着苏伦…
要是换了心高气傲的导演可能没有办法接受——这是我的作品,我才是导演,你只是演员,凭什么掌控了剧组?
苏伦…
一点这方面的意识都没有,相反,她还觉得自己占便宜了——能被吕潇然亲自教导,这样的机会不多哦!
吕潇然知道苏伦日后会拍出创造票房奇迹的《超时空同居》,本身就是很有才华,也很有想法的女导演,所以,很放心…
只是还需要调教。
总觉这姑娘潜力巨大!
呃,用污一点的说法就是,器大活好的汉子,见着名品宝穴就想扑过去捅两下…
凌晨三点,酒店门口的大街,剧组集结。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段,是因为车少、人少,好封街。
拍摄的剧情就是黄小仙拼命的追着陆然的出租车,然后被王小贱拦下,一巴掌把她打醒…
吕潇然有点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在戏里面打糖糖耳光…
不只是戏里,生活里他也从来没动过手!
糖糖感觉还行,之前演过不少类似的剧情…
七月下旬的夜晚,一点也不冷,这也算是拍摄《失恋33天》夜戏最大的好处了。
苏伦站在导演监视器后面。
道具师、摄影师、场务则在负责场景完善。
“灯光,ok!”
“摄像到位!”
“action!”
糖糖立刻进入状态,脸上带着哀求的表情,眼眶里也囤积了不少的液体,穿着高跟鞋拼命的追赶着前方的出租车…
从监视器看到的画面,拍摄时候的真实画面却不一样。
糖糖虽然身体的摆动幅度很大,但速度不怎么快,摄像师弓着背扛着镜头拼命后退…
终于,前方街口的红绿灯亮了,出租车停了下来,糖糖明显眼睛亮了一下,正要加速往前冲,吕潇然冲了过去,一把想拦住她,没成功,被她挣脱了:“你放开我,车…车要走了,我快来不及了…”
“你冷静点…你冷静点…”
糖糖充耳不闻,继续奋力挣扎…
吕潇然扬起右手,“啪!”一声…
清脆响亮的耳光声在整个大街上显得尤为突出,甚至还带回声的…
糖糖直接被扇懵了…
扇耳光、打脸,或者扭打之类的戏份,很少真的动手。
尤其是后世的电影圈。
小花们脸蛋那么金贵,怎么能随便被人糟蹋?
所以,碰到这种戏份,要不然就借位,或者干脆找替身…
参考《寂寞空庭春欲晚》,霜妹子被抽打的戏份——大佬们上个图!
拍戏之前,吕潇然跟糖糖说好了,必须真的扇耳光,省的麻烦…
到了正式拍摄,吕潇然也是真狠,耳光轮的很结实!
糖糖懵了一下,幸亏这段不需要台词,只需要她低着头,做出明悟的样子就行了,当然,最好能哭几下…
“清醒了吗?”
“嗯…”
“清醒了就回家睡觉!”
“咔…”
苏伦喊了停,看了看监视器,然后点了点头:“行了,这段过了!”
吕潇然则赶紧搂住糖糖,低头看了看她的脸…
还行,没怎么肿。
糖糖别过脸不让他看…
苏伦凑了过来,啧啧道:“你可真狠心!”
“…不是,咱说好的,我用力打一巴掌,争取一条过…”
“那你也狠心!”
“行行行,我错了…我让你打一巴掌?”
第二十三章 怎么花钱呢?(1/5)
好在吕潇然没有下狠手,他要真用尽全力,一巴掌下去,糖糖的脸估计得肿!
等了约莫五分钟,吕潇然靠近糖糖,讨好的问:“还疼吗?”
“…早就不疼了…你不用这么紧张,我也是职业演员!”
“但你是我老婆嘛,不一样的!”
糖糖看了他一眼:“今天怎么了?”
“什么怎么了?”
“嘴这么甜?”
“…我这不是感觉对不起你嘛!”
“行了,我没事。”
吕潇然抬头看了看聚在一起闲聊的一堆人剧组不停机,待会拍凌晨两人一起吃早饭的戏。
“要不,咱俩先回房间休息一会?”
“现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