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五十年代小日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拾玖景观
给扯了出来,得赶紧想办法解决才是。
可究竟是谁举报的呢?
“爹,最近有没有人来过家里?”
“唔,这两年,我和你娘很少出门,也从不见客……”
“哎,不对,前两天,陈姐家的二小子来过了一趟,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就走
了,还问咱家客厅里的那两只大花瓶咋不见了?……”
“……唔……”
说到这里,叶茂才心里也有了数。
他瞅了阿娴一眼。
心说,那张厨子和他家的二小子都在饭店里工作,也归局里管着,这嫌疑怕是
大着呢!
家里待陈姐不薄,待那张厨子更是宽厚,咋就恩将仇报了呢?
陈黛娴也皱了皱眉头,说道:“要不,我去找找陈姐?”
“唉,咱没拿到具体证据,找到陈姐怕也不好对质吧?”
“……唔,这可咋办?”
“要不,我去找革委会的同志说明一下





五十年代小日子 第 168 章
情况?”抒文说道。
“这贸然出面,怕是不妥吧?”叶茂才有些担心。该解释的,他都已经解释了,
即便文儿出面,也解决不了啥问题。
再说,军民分属两个系统,别再给文儿惹出麻烦来了。
四个人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对策来。
现在不兴拿钱收买。
如果乱来的话,没事也能搞出事情来。
这时候,徐甜甜忽然冒出了一个点子。
如果找到那个张老二吓唬一番,bī他说出实话来。再让他去向革委会陈述一
下,说是携私诬告,是否可行?
革委会都是管大事的,哪里顾得上这种小事?
只要没人咬着,也就不了了之了。
还有,得想办法找到那封举报信,最好能销毁了。
省得留下个话茬子来。
第107章
听了甜甜的想法, 叶抒文觉得这也是个办法。
可是,由谁来出面呢?
张家老二是认得他的,估计也吓不住他。
革委会那边都是刚刚上台的少壮派们,正是春风得意, 对局里的这些老人也不
大买账。像廖书记他们都靠边站了, 怕也说不上话来。
这么一来, 那封举报信都难见到, 更别说去销毁了。
一筹莫展之际, 他想到了一个人。
可这个人, 他却不想轻易接触。
因为这个人就是林美华。
听蒋奕凡说, 她与陈同志离婚之后,就和学校的一位教师谈起了对象。
俩人年岁相当,性情相投, 很快就登记结了婚。
运动一起, 她爱人表现得十分积极,就被火速提拔上来。
这人能说会道, 整起材料来很有一手。
不久, 就被推举为校革委会副主任。
由于笔杆子硬, 还经常在报纸上发表长篇大论, 就被省革委会抽tiáo上去搞宣传。
与市里的头头脑脑也多有来往。
女婿发达了,林教授也跟着沾了光。
他从干校回来了。
虽然不再担课了, 可总比劳动改造要qiáng吧?
两个月前, 林美华生了个闺女,很是扬眉吐气。如果找到她, 没准能通过他爱
人跟局里打声招呼吧?
可开这个口,却很难。
况且,他也不想惹甜甜不快。
正在犹豫间,就听到爹说道:“翠翠,上次听你爹讲,你二哥在市武装部工
作,不知道能不能说上话来?”
“……嗯,爹,我去找找我二哥,看看他那边有没有办法?” 徐甜甜赶紧应道。
可她心里却觉得把握不大。
像启安这样的当权派正被人盯着呢,怕是不敢轻举妄动。况且,那边真安排人
去做,搞不好又落下了把柄。
这事还是由自己人动手比较好。
这时,她忽然想到了冬娃。
于是,向婆婆细细打听起了张老二的情况。
婆婆说,他叫张庆发,三十出头了尚未成亲,和爹娘住在一起。
陈姐在这边照顾老爷子和老太太时,那孩子经常过来坐坐。
她发现他喜欢听收音机,一到评书、相声节目就拔不动脚,非得听完了才走。
二老相继过世后,她就把那台收音机给了陈姐。陈姐还特别高兴,说他家二小子就
喜欢这个。
听到这些,徐甜甜心里一动。
就把陈姨家的地址记了下来,还细细询问了张老二的身高体貌。
默默地想着法子。
四个人又商议了一会儿,就准备分头行事。
叶茂才叮嘱抒文和翠翠,一定要小心谨慎。
*
二人从家里出来后。
徐甜甜跟抒文耳语了几句。
抒文一听,眉头微展。
甜甜说冬娃是军校学员,张家老二又不认得他,出面吓唬一下没准能取得很好
的效果。
具体咋吓唬?
那剧本她已经编好了,让冬娃照着“演戏”就成。
事不宜迟。
叶抒文匆匆赶到通信总站,找到了冬娃。
冬娃正在宿舍里,和同学下棋。
见爹来了,就闪身出了屋子。
俩人来到了僻静处,听爹一说,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不过得找个帮手才更加bī真。于是,就悄悄拉上了赵大
勇同学。这是他的铁哥们,家是外省的,与春城这边也没啥联系。
今天正好是星期天,他和赵大勇向领队请了假,就出了驻地。
二人搭车赶回了市区。
按照地址,找到了陈姨家所在的街道。
这时已是正午时分,正是吃饭时间,空气中飘着一股子饭菜的香味。
冬娃和赵大勇进了一栋筒子楼,找到了陈姨的家。
他站在门前,核对了一下门牌号码。
又整了整军帽,就敲响了房门。
“谁呀?”门里传来了一位男子的声音,还隐隐夹杂着收音机的播报声。
“请问张庆发在家吗?”冬娃朗声问道。
“……唔,您稍等……”里面的声音嘎然而止。
接着“吱扭”一声,房门打开了。
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站在门里,疑惑地看着外面。楼道里光线很昏,可他一眼
就认出了门外是两位军人。
他神sè微变,不由得挡住了房门。
“你就是张庆发?”
“……唔,你们是哪里的?……找我有啥事?”
“呃……我们是检测无线电的……请进屋说话!”赵大勇掏出了学员证,冲着张庆发
晃了一下。
“……哎,我家没有无线电……”张庆发想拦着。
可冬娃不由分说,便跨进门来。
他迅速打量了一下。
只见当门的方桌上摆着饭菜,陈姨和一位大爷正围着桌子吃着。
见了他们,神sè有些紧张。
而靠着山墙的五斗橱上,正摆着一台收音机。
他三步并做两步走到近前,伸手摸了一下,热乎乎的。于是,就从口袋里掏出
了一只黑匣子,对着收音机扫了两圈。
“哼,果然如此!”
他拧开收音机,随便摆弄了几下。
就听到电台里传来了一阵靡靡之音,接着就是境外的新闻播报。
张庆发顿时傻了眼,这都能查出来?
而陈姨和张大爷也是面面相觑。
她并未认出冬娃来。
以前,和冬娃见面就少。这几年冬娃的变化很大,人也长开了,即便是个熟人
怕也不敢贸然相认,更何况像她这样的“陌生人”?
趁着三人尚未反应过来,赵大勇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他从挎包里掏出了一个
笔记本,拧开了钢笔帽,准备做记录。
“张庆发,你老实交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听敌台的?”赵大勇沉声问道,
神sè十分严肃。
“我……”张庆发一下子慌了神。
陈姨和张大爷也瞪大了眼睛,张着嘴不知说啥才好?
收听敌台,这性质可是十分严重。
搞不好,还要被劳改判刑呢!
张庆发也吓




五十年代小日子 第 169 章
坏了。
这是他娘从叶家带回来的。以前是叶老爷子的,那边见他娘照顾多年很是辛
苦,就送给了他们表达谢意,可没想到竟然惹来了麻烦?
他结结巴巴地解释了半天。
可看着两位tiáo查人员一直唬着脸,心里也愈发紧张起来。
这境外节目,他的确收听过,可没想到还能检测出来?
一番盘查之后,张庆发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老老实实地交代了一番。甚至连举报
叶茂才的事都给倒了出来。
冬娃一听,都快气炸了。
可面上却不动声sè。
陈姨在一旁也听见了。
她上前一把揪住儿子,厉声问道:“老二,叶家是怎么着你了?你去祸害人
家?人家待咱家咋样?你看不见吗?这吃的用的,还有你爹的工作不都是人家给安
排的?还有你进饭店的事儿,不也是叶委员给打的招呼?你呀,青天白日的,咋净
编瞎话去举报人家?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娘,啥叫忘恩负义啊?您瞧瞧您住的地儿,再瞧瞧人家叶家住的?凭啥他家
能住洋楼,咱家就住筒子间?”
“那……那是人家自个儿挣来的……”
“挣来的?咋挣来的?还不是靠剥削压迫挣来的?”
“你……你这个混小子,快气死我了!”
“……”
陈姨气得直打哆嗦。
她扭着儿子质问道:“老二,解放后叶家早就不雇人了,家产也都捐给了国
家,你凭啥诬赖人家?”
“那……那您不是一直在叶家呆着?” 张庆发拗着脖子反问道。
“老二,娘在那边是帮忙,老爷子和老太太身体不好……那叶委员可没拿咱当外
人,再说,娘是自觉自愿的,就是想去帮点忙……”
一番训斥之后,陈姨要押着儿子去局里认错。
还要把那封举报信给要回来,交给叶委员处理。她也可以去局里证明叶委员家
从未雇过人,无论是洗衣连饭、还是打扫卫生都是他们自己做的。
还让儿子写了一封保证书,以后再也不瞎编乱扯了。
张庆发被人抓住了把柄。
也不得不老实下来。
他耷拉着脑袋,说明天就去革委会承认错误。还向二位tiáo查人员保证,以后再
也不收听境外广播了,请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
赵大勇轻蔑地看着他,冷冷地问道:“张庆发,有错改正了就好,这笔录我先
收着,以后若发现你再犯了,可就不客气了……”
他把笔录检查了一遍,就让张庆发在上面签了字。
*
三天后,这事算是解决了。
商业局革委会那边,本来就不想搞那么多事。局里像叶茂才这样的,一抓一大
把,在职的老家伙还搞不过来呢,哪有时间去整那退休的?
再说,老叶都退了几年了,也没啥油水。
他们也tiáo了档案,和老叶说的情况基本上吻合。早在公私合营时,老叶同志就
把商行和工厂都捐给了国家,自己啥都没剩下。
更何况他儿子还参加过志愿军,得了一枚勋章,现在还是现役军人。
对军烈属家庭,局里一向优待,革委会自然也不例外。
说起来,那个张庆发真不是个东西。
他交代说自己鬼迷心窍举报人家,是想借着“抄家”从那边搞点东西。他也不睁
眼看看,叶家除了那栋房子,里外空荡荡的,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还有啥可抄的?
叶茂才拿到了那封检举信。
他关起门来,擦着火柴给烧了。
看着那张信纸,慢慢地变成了一团灰烬,终于长舒了口气。
第108章
在度过了这场危机之后。
一家人的生活, 进入了平稳状态。
对徐甜甜来说,她只想关起门来过小日子。
唯一冒险的是院子里养了几只小jī。
平日里倒没事,就怕运动来了。一听到风声不对,就用麻袋把jī笼子盖起来。
等过了那一段, 再取下来。
现在, 城里的粮油副食品都是按照人头数定量供应的。
要想吃得好, 就得自己想办法。
家里的菜地里还种着小青菜, 够自家吃的。
麦收之后, 启康还帮她找了一把芝麻种子播了下去。等到秋后, 就能收芝麻
了。这个剥开来炒炒特别香, tiáo菜也好吃。
相比起来,她家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过,也养成了一种习惯。
一到吃好的, 就把门窗都关起来, 生怕味道传了出去。
尤其是星期天抒文回来了,家里要改善生活, 更是关着门炒菜。不到开饭时,
那菜都是用饭盆子扣着的。
爹在书店里管着后勤, 却从不敢沾公家的光。
店里的职工们可不得了, 一个二个的眼睛都盯着呢。可爹眼皮子活,不管是领
导还是群众, 关系都处得不错。
尤其是对领导, 更是照顾有加。
后勤上就那么一点油水,都孝敬给了老领导和新领导了。
他自己呢, 却是两袖清风。
娘跟她说,你爹连一粒米都没拿回来过。
她听了,笑着咧了咧嘴。
心说,占那个小便宜干啥?
能安安稳稳地就成。
瞧瞧在这场运动中,多少人落了马?
像志和的岳父就靠边站了,那江红英也成熟了不少。好在,志和两口子未受到
什么影响,在单位里也很低tiáo。
他俩都是吃技术饭的,只要不得罪人,饭碗还是稳稳当当的。
平日里,志勇经常会过来看看。
来时也从不空手,不是带着一小瓶植物油就是掂着一块rou。总是包得严严实实
的,生怕被人给瞅见了。
他在粮食上工作,福利待遇不错。
单位里经常发东西不说,还能买到一些副食品。
爹经常说,当初多亏了翠翠的指点,不然上哪儿能进这么好的单位呢?
瞧瞧,爹也跟着沾了点光。
*
转眼到了冬天。
进入腊月之后,天气格外han冷。
章老爷子赶在年关之前走了。
享年八十二岁,算是高寿了。
老爷子一辈子没受过啥罪,即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也没挨过饿。当年,存
山和存林都提前做了准备。尤其是存林家里藏了不少吃的,晚上偷着给爹娘送过去。
老两口躲在被窝里吃东西,那感觉别提有多爽了。
他本来就好吃,从没缺过嘴儿。
大冬天里,一边喝着蜂蜜水儿,一边念着儿子的好。事后,听说是翠翠给的提
示,对这个“半仙儿”,也越加“迷信”起来。
对那神鬼之说,更是深信不疑。
临走之前,自然是希望能大办一场。
可惜,现在红白喜事都很简朴,也很低tiáo。
想搞封建迷信那一套,是不可能的。
听到消息,启宽兄弟三个和凤芝都赶回




五十年代小日子 第 170 章
去奔丧。
章存林特地打了电话过来,说“冬娃的前程要紧,就不用来回跑了,他太爷爷
也不会怪罪的。”
徐甜甜听了,很是感动。
爹这么做,是为了弱化冬娃与启铭的关系。
当然,也是为了一大家子考虑。
这“海外关系”可不是啥光彩的事情,任谁也不想和“特务”“叛徒”挂上勾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转眼到了一九六八年的夏天。
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也停歇了下来。
在运动期间,连续三届积攒下来的初、高中毕业生多达两千多万人,就业压力
可想而知。于是,“上山下乡”运动接踵而至。
街道上的大喇叭,成天宣传着。
马路上的大卡车排着长长的队伍,往全国各地输送着“知青”们。带着美好的理
想和追求,一群热血青年就这么投身到了“广阔天地”之中。
七月里,冬娃大学毕业了。
他进了军区通讯总站,搞信息技术。一上岗,就挂了个副连级,算是个干部。
这时,他还不满二十一岁,就开始独立生活了。
对此,甜甜和抒文颇感自豪。
冬娃从小就很懂事,长得也很排场,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
剩下的,就等着冬娃谈对象了。
这婚姻大事一解决,就没啥可cào心的了。
秋季开学后。
春娃转到了部队子弟中学,开始了高中生涯。
平日里,他跟抒文住在宿舍里。
到了星期天,爷俩一起回家。上午在家休息,下午去爷爷家练琴。
抒文从文工团里给他请了一位老师,专门辅导声乐。
春娃自己也很喜欢。
每天一大早,先跟着爹在cào场上慢跑两圈,然后对着那片杨树林子吊嗓子。
不过一个月,整个家属区都听说了,叶干事家的那个小家伙是个大嗓门。放开
嗓子一嗷嗷,大老远的都能听见,比喇叭都好使呢!
学校也注意到了。
就把他选拔进了演出队,还推荐他参加军区举办的 “国庆”文艺汇演。
春娃一登台,就一鸣惊人。
这童音,犹如天籁一般。
惹得文工团的魏老师,喜滋滋地跟人介绍说,“哎,这是我刚刚收下的学生,
叫叶俊宁,可是一棵难得的好苗子哦……”
最后,文工团的人都知道了。
魏老师收了个小娃娃做关门弟子,嗓门可亮了。
春娃离家之后,徐甜甜很不习惯。
这娃今年才十三岁,就上高中了。一个星期才能见上一面,实在是想得慌。可
考虑到孩子的前途,也只好忍忍了。
实在忍不住时,就带着一包吃的跑过去看看。
春娃的同学见了,都说:“叶俊宁,你妈妈可真年轻啊,长得还特别好看!”
春娃听了,自然是得意洋洋。
他跟娘悄悄说道:“娘,我们同学说你比那些电影演员还好看呢!”
听了这话,徐甜甜笑得合不拢嘴。
春娃这是学会说话了?不再闹人了?
娃娃终于懂事了。
她可真是生了四个宝贝啊。
现在,妞妞上小学四年级了。
书读得好,尤其是数学成绩特别好。
抒文喜滋滋地跟她说:“甜甜,妞妞以后没能当个科学家。”
她也想好好培养一下。
可惜,偏偏赶上了运动,只能等着恢复高考了。
按照妞妞的性格,只要学习不落下,考上大学的希望还是有的。
秋娃五岁了,还在托儿所里呆着。
这娃安静时很能坐得住,玩起来却是欢蹦乱跳的。
看着他,就像看到了冬娃的翻版。
对这个娃,她尤其上心,甚至有点溺爱。
抒文时不时地要提醒她一下,说男娃还是要严格一点才好,不是所有的娃都像
妞妞那样咋宠都不变样。
她笑着答应了。
秋娃是最小的一个,还只是个五岁的小娃娃呢。想着冬娃那时,整天趴在爷爷
背上去上学,也没给宠坏啊?
可她还是得悠着点。
和抒文的教育路线保持一致才行。
这一年,她三十八岁,抒文三十九岁。
再过一两年,就满四十了。
孩子们大了,她和抒文也不再年轻了。
能把孩子们抚养成人,就是他俩最大的心愿。
*
一年又一年。
到了一九七零年的夏天,春娃高中毕业了。
这一年,正赶上部队招文艺兵。
而春娃十五岁半,正处于变声期,对声音的控制不大稳定,招生老师对此十分
谨慎。
说起来也很玄。
现场考试时,春娃的钢琴技艺算是立了一功。几位评委老师见了,就把那变声
1...5859606162...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