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峨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里渔舟
至少能让这宁远县城少去一恶。
也世事总有意外发生,九疑山论剑,引来不少修士,尤其随着日期将近,来者更是愈来愈多。
宁远县城距离九疑山不远,自然也有不少修士打此地经过。
连陆玄与苏游,初到此地,都能在客栈听得赵氏一家的事情,旁人也不难听了去。
于是便惹来了麻烦。
世间修士,说到底与凡人并无太大的不同,自然而然,对于同一件事情,个人也有个人的观念、坚持。
意外引起的原因,就在这里。
赵氏之事,在余崖与玉真看来,是导人向善,为民除害的善举,但在旁人看来,那可就不一定了。
……
“世事变化,自有其道理,赵氏存在,对于宁远而言,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一如王朝更迭,世道动乱。道友以修士之身,参杂其中,只怕有些不妥。”
宁远县城,一处古庙之中,余崖带着山魈玉真,正与一僧人相对而立。
看着眼前这年轻僧人,听着他一番言语,余崖有些无奈。
说来他自下黄山以来,四方历练,也算见识不少了,不过似眼前这年轻僧人一般的人,还真没见过。
僧人并非恶人,只是说不通道理,或者说自己有一套自己的道理,颇为坚持。
若是放在往日倒也罢了,管这和尚性情如何,余崖也不会在意。
可如今因这和尚出现,坏了他这段时日以来的布置,导致本该收尾的赵氏之事,也不得结果,自是教人无奈。
“和尚莫非还认为那赵氏所为是正确的么我辈修士,降妖除魔、行侠仗义、济世救民本就是应有之义,怎么在和尚眼中,反成了不妥之事了”
余崖反驳道。
“贫僧并非此意,也不愿与道友做那口舌之争,凡人的事情,自有凡人去处理,还请道友莫要再管那赵氏一家。”
“你这和尚,还真是有趣!”
余崖气笑。
但是任由他怎么说,和尚面色丝毫不变,也不做任何退让。
“和尚若还要插手,休怪我不客气。”
年轻僧人依旧面不改色。
……
“……便是如此,这和尚自号法明,不知谁人门下,执拗非常,如此倒也罢了,其人手段还厉害,境界还要高过我,我与他试了几手,不是他的对手,无奈只能找到前辈这里。”
余崖携玉真来寻陆玄。
此番他来到九疑山,并非与认识的几位道友同行,所以也没有帮手。
但被这和尚平白坏了事情,也有几分不服气,于是只能来寻陆玄相助。
听得余崖这一番话,陆玄微怔,隐约倒觉得法如这名号有些熟悉。
仔细一想,想起一人来。
不过记忆也有些久远,一时半会儿有些不好确定,于是问道:“这和尚可是中原人”
余崖不知陆玄此问何意,不过还是答道:“听其口音,确实是中原人士,莫非前辈识得这法明和尚”
陆玄摇头:“不能确定,不过这和尚要是中原人,或有几分可能。主要是你说那和尚脾性,与我所知之人有些相似,当年我未入道,便认得这么一个和尚,只是对方并非修行之人,也说不好是否就是你见到的和尚。”
“那应当不是了,我观那和尚一身气血灵机,年纪应该不大,并非返老还童之辈。”
以余崖本事,或许看不破那和尚具体修为,但依靠眼光分辨对方年纪,还不是什么问题的。
不过如此一想,又有几分皱眉,那和尚看着年纪着实不大,也就二十来岁模样,如此年纪,能有这等修为,足见
二百零五、和尚
“宁远赵家,就是这里了,没错吧”
“怎么还挂了红灯笼这是办喜事”
赵家宅院,法明和尚破去玉真法术之后,气氛焕然,门前还挂上了两盏红灯笼,表示庆祝。
赵家门庭左近,来了几位客人。
不过并非陆玄几人。
来者共有四人,靠在墙边,不拘打扮还是模样,就是寻常百姓,瞧不出什么与常人不同之处。
当中有一瘦小汉子,打量了一眼,诧异道:“前几日我回分舵报信时,这赵家还因招惹鬼神,一片凄惨呢也不见这些红灯笼,这我还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莫不是寻得高人相助了”
有人问道,面色不大好看。
他等来此,一个是因为赵家为富不仁,他们做的本就是劫富济贫的事情。二个便是知晓赵家情况不妙,存了打秋风的心思,若是赵家寻了高人,事情于他们而言,自然有些不妙。
“头儿,现在该怎么办”
“兄弟们都来了,不能就白走一趟,瘦猴儿,你先在城里打听打听消息,回去之后咱兄弟几个再做商议。”
言罢,便离开了赵家附近。
……
“多谢大师,若不是大师相助,我家差点就被那妖道害的家破人亡了,大师大恩大德,没齿难忘,未知大师是那座佛寺修行,愿奉香火,聊表心意。”
赵家大堂之中,这段时日被玉真法术折磨得有些脱形的赵家人,此时面上能见红润,各自都穿上了新衣,仿佛过年一般。
赵家老爷面对法明和尚,更是笑意盈盈。
“不必,汝赵家行事,为富不仁,因果循环,日后自有报应,贫僧此番出手,不是相助赵家,而是另有心意,所以不必谢我。”
法明淡淡一语,叫赵氏一家面色僵住。
他不理会,继续道:“我会看住那位道友,他如不再出手,我也会离开,你们该如何便如何,也不必管我。”
赵家老爷听得这话,心中大不高兴,谁想到法明如此不近人情,而且言语之中,还有咒他一家人的意思。
若是放在往日,法明敢这么咒他一家,他已然叫下人将法明和尚赶出去了,但想到余崖的威胁,只能忍受。
而且还不能开口再得罪法明。
于是带着一家人躲了去。
法明也不理会,只在赵家庭院之中闭目静坐,他此来本也是为了九嶷山论剑之事,在此遇到余崖,也能猜出余崖来此想也是为了论剑而来,所以等到论剑之日,赵家之事便能暂且了了。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倏忽而过,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
正静坐的功夫,法明忽然睁开眼睛,转头往院门方向看去,就见赵家老爷匆忙来寻。
“法师!法师!不好了……”
“请他们进来吧!”
未等赵家老爷把话说清楚,法明便打断道。
听得这话,赵家老爷惊异于法明神通,不敢怠慢,过不多时,将陆玄与余崖四人引入院中。
也不敢在旁多待,仓促离去,深怕牵扯到这几位神仙的争斗中去。
“法明!不想还真是你!”
陆玄一见庭中僧人,当即认出了这僧人模样与当年中原见过的‘法明’和尚一般无二。
听得陆玄之语,法明和尚微微皱眉,随即转头看来,倒是一愣。
他并未认出陆玄身份,只是辩出陆玄修为不俗,还在余崖之上。
起身礼道:“道友识得贫僧还未请教道友尊讳!”
“和尚可还记得昔年中原之地村民卖女之事我曾与和尚斗过一场。”
 
二百零六、怨愤
“前辈说的那四人,瞧着乃是鬼祟之辈,听其意思,是要打这赵氏秋风,想也非是善人,莫非我们还要帮他们不成”
余崖皱眉。
他心思也灵慧,自然明白陆玄的意思,只是在他眼中,那四名汉子鬼鬼祟祟,实不像什么好来路。
“老爷想差了,陆道长的意思,妾身倒是明白几分。”
正这时,山魈玉真开口。
自见得陆玄,玉真便比较沉默,想是还有些畏惧陆玄,这时开口,也有些突兀,就是苏游也忍不住好奇看了过去。
他大抵从陆玄哪里知道了玉真的身份,说来苏游也未曾近距离接触过玉真这样的正经妖修,多少是有些好奇的,只是玉真极少说话,他自然也不好就人家的事情多说,如今难得开口,难免多看一眼。
见三人看来,玉真微微低头,随即道:“那四人身份,妾身也看出几分,乃是白衣教教众。行事虽然鬼祟了些,但应当不是恶人。”
余崖闻言,顿时恍然。
玉真便在紫贞山修行过,和白衣教牵扯不少,更是因为白衣教缘故,玉真才被陆玄收服,随即又入了余崖门下,其中颇有因缘,余崖自然对白衣教印象不浅。
“白衣教”
苏游闻言,惊讶出声。
见他如此,陆玄不由问道:“苏小友也知道白衣教”
苏游直接点头,道:“湖广之地,白衣教名声不小,救助穷困百姓,惩治恶徒,所作所为多是善举。我虽不曾见过白衣教之人,但听其名,心中也是佩服的,如那四人真是白衣教中之人,倒是可以相助。”
苏游这话一出,倒是让陆玄有些讶然。
他之所以提及那四名汉子,是因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白衣教的标记,白衣教中之人,根据地位不同,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能够分辨身份的标记,当然这些标记可以随时取掉,免得轻易暴露身份。
不过那四名汉子,此来是为赵家之事而来,赵家这样的富户,对于白衣教而言,算不上什么厉害的势力,想来对方也并未太过看重,所以才没做好隐藏,被陆玄看了去。
而陆玄认为对方是白衣教中之人,便可以借手处理赵家之事,自然是因为杨云澜的缘故。
虽然陆玄自离开岳州之后,几乎就没有回来,但杨云澜和杨观燕,却曾去浔阳看望过他。
互相之间有些联系。
没问起白衣教如今情况,可陆玄知道白衣教是在杨云澜一手掌控之下的。
杨云澜什么性格,陆玄清楚得很,只要白衣教在她的管束之下,成不了恶势力。
只是他也没想到,白衣教会像苏游口中所说的一般,闯出这么大的名声。
惊讶过后,也不由皱眉。
他不是很清楚杨云澜这丫头要做些什么。
白衣教如此行事,也就是在这世道纷乱的时节,还能如此安稳发展,若是放在安平时候,只怕都已经成了朝廷必除的邪教了。
当然,现下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还是先处理了赵家的事情,也免得耽误论剑之日离开宁远。
“如能教那白衣教之人出手处理赵家之事,以法明和尚性情,不会再插手,当然此事不好以法术搭助,免得被那和尚发觉,不依不饶。”
陆玄道。
听得这话,三人俱是点头。
……
法明和尚虽有几分修为,但又如何知道陆玄与白衣教关系,况且以他脾性,对于白衣教这样的存在,根本不可能关注。
他只是见不得修行之辈插手凡俗之事罢了。
而陆玄等人不施
二百零七、恶人自有恶人磨
以法明脾性,并没有在意赵家羞辱。
或者说在法明眼中,赵家的存在是无关紧要的,只是一个践行自己想法的工具。
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他心中的一种众生平等,当然这种‘平等’在旁人的眼中有些不可理喻。
赵家人觉得法明恶心,但想到法明能够破去余崖的法术,心中也有些畏惧,所以不敢做得太过分。
不过因为法明并没有对他们的行为做出一些抵抗,他们中心这种畏惧在逐渐的减弱。
尤其当找到了余崖的行踪之后,更是如此了。
由白衣教的人出面对付赵家,本就是陆玄给出的计划,因此对于赵家人上门来寻,众人是早有预料的。
是以众人并未隐匿行踪,也是为了方便赵家人能够找到他们。
如今得见赵家人上门,众人就知道计划成行了。
“妖僧可恶,蒙蔽我家老爷,老爷感念诸位仙人指点,如今醒悟过来,知晓诸位仙人才是善人,特命小人来请诸位仙人过府招待,也愿听诸位仙人吩咐,不拘如何行事,在所不辞!”
赵家老爷对于陆玄等人,显然还是有些害怕的,赵家下人嘴上说得好听,但从赵家老爷并未亲自来迎,就能看出其心中想法。
当然陆玄几人要的也只是这么一个态度,表明法明开始受到赵家人的排斥,这就足够了,至于赵氏之人心中何等念头,并不重要。
赵氏之人,本性难移,几番经历,也能够看出轻易不会悔悟,便是余崖也再没那个心思导其向善。
几人都非迂腐之辈,赵家破落或许还是好事。
也不会太过替这为富不仁之辈着想。
善有善报,恶有恶果,不外如是。
要是赵氏之人早早知错,听了余崖吩咐,也不至于跑出这后续许多事情来,将自家处境弄得越来越差,说到底还是自己作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