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只有让扶苏明白,治国靠仁,是毫无用处的,他才会真正的去思考,何为治国?
嬴政对今日这堂课,很是满意。特别是当李阳将扶苏以往的“轻徭役”之策,贬的一文不值时,嬴政更是嘴角微咧,心中发笑。
他转头对扶苏道:“儿啊,今日可懂何谓治国乎?”
扶苏微微点头:“儿臣今闻李中丞高见,确实对治国之仁政,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嬴政两眼一亮,赶紧道:“快说与朕听听。”
扶苏连忙道:“儿臣发现,治国与做人大有不同,做人,言行仁,便为仁。而治国方法仁,于民并非是仁。治国当像李中丞那样,看清问题本质,不问方法如何,只要结果于民有利,于国有利,便为仁政。”
“哈哈,好!”
嬴政一听,那是又惊又喜,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今天终于开窍了。
同时,他也不可思议的看向李阳,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就是听李阳讲了一个治国之策,就有了如此大的改变,竟是能说出这番道理来,这真是让嬴政激动不已。
当下,他意味深长地道:“儿啊,朕欲让你拜李阳为师,你可赞同?”
扶苏一喜,连忙拱手:“儿臣正有此愿,谢父皇!”
嬴政欣慰的点点头,然后便对李阳道:“李中丞,朕有一请,想请你收扶苏为学生,教他治国之本领,不知中丞可否答应啊?”
第三十七章 吟诗一首
“啊?这……这合适吗?”
李阳一愣,倒是大感意外。
这倒不是他没能力教,自己懂得的东西,要调教这么一个古代人,那简直就是跟玩似的,只是让李阳觉得不合适的是,这公子扶苏与自己年纪相仿,甚至还比自己稍大一些,这要是以师生相称,总显得有点别扭。
嬴政好奇道:“中丞收扶苏为学生,这有何不妥?”
李阳直言道:“臣年纪尚浅,岂能被扶苏殿长尊为师长。”
嬴政大笑:“原来是这般,朕还以为中丞不愿意呢。只是年纪相仿,这有何妨,尊师授学,本就只论学识。中丞乃是仙人的亲传弟子,论学识,我大秦无出中丞其右者,论辈份,中丞更是鬼谷先生之师弟,我大秦商君之师叔辈,中丞做扶苏的老师,绰绰有余。”
扶苏赶紧走了下来,对李阳恭恭敬敬的拱手一礼:“学生扶苏,诚心拜先生为老师,望先生成全!”
说完,拱手深深一揖。
李阳一看,这都拜下来了,只好拱手回礼:“臣,唯遵命是也!”
扶苏大喜,立即变口唤了一声:“太傅!”
李阳笑了笑,这倒是他没有意料到的,一个早朝下来,居然就多了一个头衔,居然就当上太傅了。
不过,这样也好,未来的大秦接班人,成了自个儿的学生了,这对将来的深化改革大有好处。
见李阳答应了,嬴政也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哈哈……”
这大笑声,一点也没有了始皇帝的风范。
笑完之后,他也觉得自己有些失仪,不由指着扶苏道:“朕之子,今有李中丞调教,未来成材可期也!”
作为父亲,此刻的嬴政是真的对扶苏寄予了厚望,同时他也非常的坚信,虽然自己的这个儿子有点儒弱,但是只要虚心跟着李阳学习治国之学,他日定会成为未来大秦的一位治世之明君。
毕竟在嬴政的眼里,李阳可是神仙的弟子,鬼谷子的师弟。也就是说,鬼谷子教出来的学生,有多大能耐,那他李阳教出来的学生,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想到自己的儿子,如果能像鬼谷子的学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商鞅等人一样,具有着通天之能,那自己百年归天之时,便真的无后顾之忧了。
心里想到这般,你说嬴政能不开怀大笑吗。
当即,嬴政就对一旁的赵高一个眼色,赵高了然,拿出一份圣旨,宣道:“奉天行运,皇帝昭曰:李阳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有治世之才能,今拜为太傅,授长公子扶苏治世之学,太子宫臣中以太傅为首。钦此!”
显然,让扶苏拜李阳为老师之事,并非是嬴政临时起意,而是上朝前就决定了。
昭书一读完,李阳领昭谢恩,接着满朝文武便齐声贺道:“贺太傅,贺殿下!”
此刻,所有人都对李阳投去了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虽然这个太傅是个虚职,并无实权,但是每个人都知道,扶苏在嬴政的心里,就是把他当成未来大秦的接班人在培养。
而如今,李阳成为了扶苏的老师,这也就意味着,他李阳不仅在嬴政这里受重用,将来哪怕就是嬴政归天了,只要扶苏顺利继位,他李阳更将是未来大秦的中流砥柱。
试问,众人能不羡慕嫉妒吗?
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皇帝此举太过草率,或者说近于荒唐。
不得不承认,李阳最近在朝堂上十分的出彩,先是对律法的剖析,后又出《公法》,今又出可持续性发展妙策,但这也仅仅只能代表此人精通律法,有过人之聪慧,所以才能有奇思妙想之计策。但是,此人终归是太过年轻了,学识尚不明确深浅,更重要的是他阅历尚浅,比如这次编著的《公法》,要不是他奇思妙想,想出这么一条对策作为退路,《公法》如此悖逆皇帝,这次他就死定了。
这样一个学识还无定论,行事浮夸冒险,言谈轻狂,阅历又浅的年轻人,就让未来的大秦接班人去拜他为老师,这显然不是太妥当之事。
而有这样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比如冯去疾、蒙毅就都有此担忧。
毕竟,李阳的轻狂大胆,可是深入人心的。
而在这满朝的道贺声中,李阳不知道的是,此刻却有一双像毒蛇一样的眼睛在盯着他,这个人就是赵高。
皇帝很开心,李阳之前提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今日也得到了满朝大臣们的认同,这说明这条计策的确靠谱,嬴政心里也就塌实多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扶苏有了一位好老师,以往他身上的儒弱之性,或许可改。
心情大好的嬴政,当即便训示,着左相李斯配合李阳,全权负责工程招标事宜。
…………
今日之早朝,总算散去,大家也各有想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今日之早朝,真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原本以为李阳今日必死无疑,可谁会想得到,他居然事先就想好了一个如此两全齐美的妙策呀?
这下不仅没死,反而还因此妙策出尽了风头,更是让皇帝将此人看作是身怀绝世才能,而拜为了太傅,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特别是那刘议郎,还有议大夫,估计做梦都没有料到今日早朝会有此变故!
心中感叹之余,不少人亦觉得,朝中有李阳,大家都失去了颜色,因为风头都被他一人出尽了。
与此同时,公子胡亥府。
散朝后,皇帝回寝宫歇息了,赵高便匆匆赶去了公子胡亥的府中。
作为始皇第十八子,公子胡亥的老师,赵高可经常出入于此。
此时的胡亥府中,歌舞升平,年仅二十岁的公子胡亥,席坐于厅堂之上,厅中几位歌姬翩翩起舞,胡亥一边欣赏着歌姬们的歌舞,一边怀中搂着一身材窈窕之美人,手在美人身上抚摸,一脸陶醉之意,无比之逍遥快活。
处此美色快活当中,胡亥本想吟诗一首赠天下,奈何自己没文化,只能卧槽一声!
佳人一听娇羞笑,直问公子要不要,胡亥正欲怀中抱,此时赵高正来到。
“公子,你……都什么时候了,公子竟还有逍遥快活的心思,唉!”
急匆匆来到胡亥府中的赵高,一进厅便看到将头深埋佳人怀中的公子胡亥,不由气到一阵无语,哀声叹气了起来。
胡亥抬头一看,来人是自己的老师,只得暂时松开怀中的美人,疑惑道:“老师此时来此,是有何事吗?”
赵高挥了挥手,示意一众歌姬尽皆退下。
胡亥只得叹了口气,让怀中美人下去,不过在美人离开时,他还不望在其身上捏了一把,一脸坏笑。
赵高一看,更是无奈,见歌姬都退下后,他这才急道:“公子啊,你可不能再如此沉迷享乐下去了,你可知道今日早朝发生了何事吗?哎!”
第三十八章 可怕的阴谋
自己的这个学生如此贪恋享乐,赵高也是很无奈的。但是,为了自己的将来着想,赵高不得不尽力督促自己这个学生,以期谋划成为大秦皇位的下一任继承人。
赵高心里非常之清楚,如果一但扶苏登上了皇位的话,那么自己就彻底的完蛋了。
自己是公子胡亥的老师,而始皇帝之所以一直没有册立太子,其实就是在扶苏与胡亥之间左右摇摆不定,犹豫不决。
皇始帝虽然一共有二十多个儿子,但朝堂里外,每个人都知道,始皇帝唯独只对胡亥这个儿子疼爱有加,不仅经常带他一起出游就能证明,更让他赵高做胡亥的老师,甚至欲立之为太子的打算。
当然,大家亦是知道,皇帝心中太子的首选,自然还是扶苏的。但是扶苏深受其老师淳于越的儒家思想影响,性格十分的儒弱,所以皇帝不放心将大秦就这样轻率的交给他。
也正是因为如此,可以说,明里暗里两帮人都在较着劲。
蒙家、冯家都在阻止胡亥做太子,而赵高身为胡亥的老师,自然是一力阻止扶苏做太子。如此一来,如果最终太子之位被扶苏夺去了的话,那他赵高便将是一败涂地,输的会连命都保不住了。
到时就算扶苏不杀他,蒙家也会杀了他。
要知道,他赵高跟蒙家,可是有着深仇大恨的。
当初,他赵高犯了死罪,落在了蒙毅手里。蒙毅一点面子都不给,甚至胡亥求情也无用,直接如实判了他的死罪。
最后,好在是皇帝觉得他平时做事还挺好的,就免了他的死罪,如此他赵高才得以活到今日。
这个可是生死仇家了,自己被赦免后,蒙家兄弟亦是知道与他赵高算是结下死仇了,所以赵高心中十分明白,如果在这场皇储争夺当中,胡亥赢了,自己就能报仇血恨。而反之,如果扶苏赢了,那蒙家也必置他赵高于死地!
皇储之争,关乎着自己的性命,以前双方都算是势均力敌,不分上下,可是如今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李阳,直接把眼下局势变得非常不利了,你说赵高能不着急上火吗?
特别是想到今日,扶苏更是拜李阳为太傅了,情况就更加的不妙了。
赵高心中无比之忧虑,而此时此刻的公子胡亥,却是一脸不以为意的样子,略带抱怨地道:“今日早朝,不就是杀李阳还有蒙、冯那批搞新法的人么,如此畅快之事,本公子请来歌姬庆贺一下,老师难道觉得这有何不妥吗?”
赵高叹了口气,一想起这事,心中便恨不得捶胸顿足,咬牙切齿道:“公子有所不知啊,今日早朝,李阳他没死!”
“什么?他没死!”
这一下,胡亥听罢,心中一颤,豁然惊起,满脸诧异道:“这……这怎么可能?他……他们搞得那些《公法》,明明就是在与父皇做对,不让父皇征徭役,父皇怎么可能不杀他们!”
赵高苦笑的摇了摇头,无奈道:“公子有所不知,这个李阳远比我等想的要狡猾的多,他事先就谋算好了退路,居然给皇帝出了一条不影响阿房等工程的对策。今日,不仅他躲过了一劫,那些参与变法的律政大臣尽皆安然无恙。”
“怎么会这样!”
胡亥一听,对于这样的结果,简直就不敢相信,当即傻在了当场,脸色难看的,就像吃了屎一样。
赵高也好不到哪里去,今日早朝的结果,是令他无法接受的。
他不禁恨道:“那个李阳,比我们想像的要难对付许多,今日刘议郎和许大夫,因为反对他的新法,已是被皇帝给杀了。”
说到这里,赵高叹了口气:“这也幸好我预感到些不太妙,及时对另外几位大人使了眼色,要不然,今日咱们的人估计全给交待出去了。”
胡亥心中一惊,抬头看到赵高无奈的样子,不由问道:“老师,那这该怎么办?今日父皇没有杀李阳,那便代表他这中丞相的位置坐稳了,以后要想对付他就更加的难了。要不……我们去将他拉拢过来,老师意下如何?”
赵高摇头,苦笑道:“在今日之前,此法还或有可为,而从今日开始,此法已是不可能了。因为……今日在朝上,陛下已经让扶苏拜他为老师了。”
“啊!”胡亥直接傻了。
心中顿时拔凉拔凉的,踉跄一下,险些没站稳。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就由如晴天霹雳。
胡亥心里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如今,李阳成了扶苏的老师,那自然就是扶苏的一大助力了,加上他身为中丞相,主导新法实施,权力之高,掌大秦之律政杀伐,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深得皇帝信任。多了这样一个人去帮扶苏,加上冯、蒙二家,这等于是法、政、军三大头都成了扶苏的人了,那他胡亥还能跟扶苏争个屁的太子位,这是彻底的没戏了!
“老师,我们输了,已经输了……”
胡亥心中一片死灰,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双眼突然变得木枘、空洞,就好像一下子把魂给丢掉了一般。
赵高也是一脸的失落,因为他今天就站在扶苏的身边,扶苏听了李阳讲述的政策后,这个原本满脑子儒家思想的呆公子,居然就有了一些改变,变得不那么傻仁傻仁了。
这意味着,只要假以时日,经过李阳的调教,那么扶苏身上“儒弱”的这个标签,很有可能就会揭掉。到了那时,皇帝就真的不会再有半点犹豫了,绝对会将太子之位册立给扶苏。
赵高呆了一下,随即眼睛微微一眯,睛中满是不甘和狠厉之色,似是自言自语:“不,还没输,我们还不能认输。”
念叨到这里,他转头对胡亥郑重其事的规劝道:“公子,这盘棋还在下,还没到认输的那一步,你怎能就此失去信心,你可要知道,皇帝二十多位皇子当中,唯有你才最得皇帝之疼爱,公子万不可放弃啊。”
胡亥苦笑:“老师,这棋还怎么下?无论怎么下,到头来还不是一个输吗?”
赵高摇头,一双眼睛变得像毒蛇一样,透着一丝阴狠毒辣,默默地道:“这盘棋之所以今日我等会居于劣势,之关键便是多了李阳这颗棋,没有他这颗棋子,何来如今这番变故,这大秦皇帝的宝座,早已是公子你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