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斤顶
“正是!”
为首的一名骑兵轻轻点头,“我等正是大明信国公麾下的江宁军,尔等却是何人,为何会被这些暴民围攻?”
“是朝廷大军……是朝廷大军救咱们来了。”
中年人原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放声痛哭起来,他哭得是如此的撕心裂肺如此的伤心欲绝。
身后仅存还能站着的两名青壮和大车上的孩童和妇孺们也哭了,这些天一路走来已经有太多的亲人倒在了路上,而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挖一个浅坑用一张草席潦草将亲人草草掩埋,然后堆一个简单的没有墓碑的小土堆,或许再过一段时间就连他们也记不清具体的位置。
这就是乱世,饥荒、疾病、饥民、流寇,随时都有可能会夺走人的性命,每个人都感到了朝不保夕,没人能形容他们内心的惶恐和绝望,现在这些朝廷兵马的出现无异于在黑暗的天空里出现了一道希望的曙光。
看着哭得伤心欲绝的这些人,为首的骑兵神情缓和了一些:“尔等是何人,为何会出现这里?”
中年人凄然道:“好叫这位军爷得知,我等皆为庐州府庐江县人氏。上个月流寇突然闯入了庐州府境内,庐州府下属的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巢县等各地纷纷沦陷。草民等奔向前往庐州城避难,可那时庐州城早已紧闭城门不允许任何人进出。
草民没有办法,只好联合了相熟的几家邻居和亲戚一同结伴逃亡,本想着能逃到杭州府投奔亲友,没曾想才走了十多天,七八十人的队伍就仅剩下了这么些人,今日若非几位军爷,我等恐怕就要尽数葬身此处了。”
为首骑兵军官问道:“既然道路如此难行,你们不会先找个沿途的州县先行安顿下来,然后寻找机会前往杭州么?”
“草民自然知晓这个道理,可沿途的县城要么已经落入流寇之手,要么早已吓得紧闭城门,草民根本不能入内啊。”
“原来是这样啊。”军官沉吟了片刻,突然问道:“我记得那些流寇可是喊出了‘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号召大伙投奔他,又言明不伤害无辜百姓,你们为何又要逃走呢,又或者为何不干脆投靠流寇?至少投靠流寇你们还是可以活命的。”
“投靠贼寇?”
中年人惨笑一声,“军爷,草民虽然书读的不多,却也知晓忠君报国的道理。况且那闯贼喊出的那是什么口号?闯王来了不纳粮,这些话只能骗骗愚夫愚妇,历朝历代有哪个朝廷是不纳粮的,他们不纳粮了吃什么?总不能光喝水吧?这跟以往那些哄骗百姓喝符水貼符箓,就认为自己刀枪不入的白莲教有什么区别”
“你倒是个明白人!”
军官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打量了他们,看到这些人一个二个的都面有菜色,他喊来一名骑兵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一名骑兵提着一个包袱递给了中年人。
“这些干粮你们拿着吧,记住里面那些饼干成年人每人一顿吃一块就够了,孩童减半。可不能多吃,否则会撑坏的,我估摸着这些干粮应该能让你们撑到杭州府了。”
中年人接过包袱,突然跪了下来泣声道:“多谢军爷救命之恩,草民没齿难忘。”
“罢了罢了,都走吧!”军官摆了摆手,吆喝了一声,骑兵们纷纷上马,很快一队骑兵便消失在他们的视线里。
汝宁府的大街上,一身戎装的杨峰在数十名家丁的拥簇下缓慢的走在街头,苟醒马、陈添以及几名军官也跟在他的身后,众人看着空无一人的街道皆沉默不语。
走了一会后杨峰才叹息道:“没想到江南的情况比本公预想的要更糟糕,这才过了多久啊?整个江南便有好几个州府遭到了贼寇的茶毒,各地官府除了哭喊着请求朝廷派援兵一点办法都没有。”
“谁说不是呢。”
苟醒马也苦笑道:“原本末将也以为江南那么大的地方,再不济抽出几支能打的兵马跟贼寇周旋一下应该是可以的,可却万万没想到,江南的这些兵简直就是豆腐渣做的。不……豆腐渣都要比他们强,至少豆腐渣不会连城墙都不敢守。”
陈添也摇头道:“江南早已不是以往的江南了,可如今大部分的良田全都被种上了桑树、挖成了鱼塘或者是种植上了各种果树,以至于昔日的鱼米之乡的粮食居然还需要从外地调运,实在是可悲可叹了。
从这些日子前方发来的各种情报来看,如今的江南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粮荒,民间甚至出现了食人的现象,真是造孽啊。”
听到这里,苟醒马有些担心的问:“国公爷,江南的糜烂程度已经出乎咱们的意料,现在咱们还要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吗?”
“为什么不呢。”杨峰冷笑道:“江南糜烂至此是谁之过?现在也到了让那些人品尝苦果的时候了,你马上传本公的将令,让各部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若有违抗军令者严惩不贷!”
“遵命!”
PS:擦,昨天的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居然莫名其妙的被封了,俺思前想后也不明白咋回事了,算了,不想了。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江南之乱(三)
江南糜烂的速度虽然出乎了杨峰的意料,但更出乎的是那些江南本地士绅的意料。
这些从出生开始便锦衣玉食的士绅们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听到兵戈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似乎是在一百年前的嘉靖时期吧,只是这些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太遥远了,遥远到已经被他们当成了传说。
这些享受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的士绅们此刻突然发现,面对着那些失去了土地、失去了粮食,为了生存而举起了刀枪的饥民,他们是那么的脆弱,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汝宁府、黄州府和德安府相继失陷。
尤其是当那位号称闯王的李自成喊出了“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时,那些平日里看上去温顺无比的农夫们几乎先是换了一个人似地,立刻化身成嗜血的野兽,咆哮着扑向了他们。
“乡亲们……快跑啊……贼寇来啦!”
昔日风景秀丽的太湖县城此刻已变成了人间地狱,无数衣衫褴褛头缠红巾,手持各种武器甚至农具的流寇们如同潮水般涌入了县城。
他们肆意的追杀着大街上的百姓,原本出现在他们身上的憨厚、老实的特点早已荡然无存,从此时此刻萦绕在他们心里的只有暴虐和狰狞。
“哈哈哈……儿郎们,给我杀!把这些不肯归顺我义军的朝廷走狗全都给俺杀了,另外再来一队人,将那些大户人家全都给我围起来,若是愿意开门跪地投降的可以饶他们一条狗命,不肯开门也全都杀了!”
在大街的中央,一名穿着披甲,头缠红巾脑袋显得特别大的汉子举着一把鬼头刀疯狂的叫嚣着,在他的身后无数的流寇也加入到了烧杀掠夺的行列中。
“咚咚咚……”
在一栋内宅里,数十名妇孺和孩童正躲在一间屋子里,听着外面传来的剧烈的撞击声,所有人都吓得瑟瑟发抖脸色苍白。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到外头传来一阵剧烈的坍塌声,似乎外面的大门被撞开,随后先是一阵欢呼声响起,接着便是阵阵惨叫声,这些妇孺们一个个全都面若死灰,她们知道守在外面的家丁护院和她们的父兄丈夫正在遭受着流寇的屠戮,接下来很快便轮到她们了。
很不幸,她们的预感是正确的,没过多久,伴随着阵阵急促而凌乱的脚步声,外面传来了流寇的叫喊声,很快大门被撞开,无数流寇蜂拥而入,当这些流寇看到躲在屋子里瑟瑟发抖的女眷妇孺后,全都发出了阵阵欢呼,一个个红着眼睛朝她们扑了过来。
等到第二天天亮时分,整座太湖县城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都是燃烧的房屋、横七竖八的尸体,伴随着的还有阵阵狞笑以哭泣哀嚎声。
袁大头一边穿着衣裳一边心满意足的走出了房间,丝毫没有理会他身后的房间里隐隐传来的哭泣声。
袁大头的原名为袁狗蛋,由于脑袋特别大,所以打小就有了袁大头的外号,即便是加入了流寇后这外号也一直伴随着他,由于他为人凶狠打仗的时候也敢于冲锋厮杀,所以颇得李过的赏识,很快便从一个杂兵升为了都尉(相当于明军的游击)。
李岩自从加入到了李自成的麾下后,立刻显示出了他的价值。
之前包括高迎祥在内的流寇其实可以说压根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没什么军纪可言。
在流寇当中,除了闯王这个相当于武林盟主的家伙之外,其他的全都是大大小小的各个当家,打起仗来就是一蜂窝的上,溃败的时候也是一窝蜂的逃,其打仗的模式跟街头的混混没有太多的差别。
而李岩到来之后这一切都有了改变,首先李岩向李自成建议改革军制,将全军分为中吉、左辐(辅)、右翼、前锋、后劲五个营,每个营由一名制将军统领,制将军麾下又分为都尉、掌旅、部总、哨总等官职。
如此一来贼寇终于摆脱了往日那种江湖习气严重的模样,逐渐向正规化发展,虽然目前来说还很不完善,但比起以往那种乱糟糟的模式已经强得太多了。
对此李自成是非常高兴的,但在推行正规化的过程中李岩也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那些老营的流寇,自由自在惯了的他们对于李岩制定的军纪是越来越反感,甚至已经有人跑到李自成跟前公开反对愈发严格的军纪。
而袁大头就是反对最为激烈的一个人。
素来以脾气暴躁著称的他对于如今的军纪最为反感,只是往日里有李自成、李过等人压制着他尚不敢太过放肆,可这次当他单独领军出征后,终于感到自由的他立即下达了拿下太湖县城后三日不封刀的命令,随着这个命令的下达,太湖县的百姓们立刻就遭了殃,只是一个晚上的时间,惨死在流寇刀下的百姓就达到了数千,被流寇糟蹋的妇女更是不计其数。
心满意足的冤大头走出了房间,来到了院子里,看到诺大的院子依旧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连一个放哨的人都没有。
看到这里,他的怒火立刻就涌了起来:“他娘的,人都死绝了吗,怎么一个人都看不到,都给老子滚出来!”
过了一会,才看到一名衣冠不整的流寇从里面的一个屋子里跑了出来,看到袁大头后赶紧点头哈腰的对他道:“头,您叫小人有何事吩咐?”
“你他娘的死到哪去了?外面放哨的人呢?”袁大头从腰间抽出了马鞭劈头劈脑的就抽了过去,一边抽一边骂道:“若是昨夜有人来偷袭,咱们他娘的全都做了刀下鬼了,你知道吗?”
眼见皮鞭抽来,这名流寇不敢躲避,只能硬生生的受着,只见他赔笑道:“头,您放心好了,如今这太湖城里全都是咱们的人,江南的那些废物兵躲咱们还来不及呢,有哪个不长眼的敢来偷袭咱们?”
冤大头盯着流寇不说话,一直看得他心里发毛才森森道:“若是那江宁军来了呢,你说他们敢不敢?”
“这个……”
流寇楞了一下,这才讪讪道:“不会吧,正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咱们不是已经躲着他们了吗,他们怎么也不能不顾及江湖义气吧?”
“你他娘的……”
冤大头被气乐了,扬起了手中的皮鞭正想抽过去,就听到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贼寇从外面跑了进来慌张的说:“头……不好了,探子来报,他们在距离咱们数十里的地方发现了江宁军的夜不收……”
第一千零九十章 江南之乱(四)
“疙瘩疙瘩……”
急促的马蹄声在官道上响起,七八名穿着各种服饰的骑手倾斜在马背上,双脚紧紧的加紧马背,对于马匹来说这就是加速的意思。
尽管马背上的骑手已经知道胯下的战马早已不堪重负,若是再这么催促下去这匹战马就要废了,但他依旧毫不犹豫的夹紧了马肚子,还不时在马背上抽上一鞭子,好让战马跑得更快。
等到这些骑手经过了一会,他们的身后又跑来了一队骑兵,只是这队骑兵的服饰却不像刚刚过去的那队骑兵那样凌乱了。
这些骑兵全都穿着精钢打造的半身铁甲,头上戴着头盔,背后还背着一支火铳,在追逐的过程中,这些骑兵还不时朝前面的骑手们射出箭矢,只是由于骑在战马上瞄准过于困难,加之前面的骑手还不时故意变换奔跑路线,所以很难瞄准,除了少数箭矢射中了一两名倒霉鬼之外,其余的箭矢全都落了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前面那些奔逃的骑手们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尽管他们已经用摧残战马健康的方式逃命,但战马的潜力毕竟是有限的,当潜力被耗尽时,无论他们再怎么催促战马都没用了。
“嘶沥沥……”
一匹正在奔跑中的战马前蹄一软,连人带马栽倒在地上,马背上的骑手足足飞出了五六米,落地后的他脑袋以一种奇怪的角度扭曲着,嘴里不停的吐出血沫,很显然这位已经不行了。
而旁边的同伴压根没有理会他,依旧拼命的策马奔跑,不少人频频回头,生怕什么时候从后面射来一根要命的弩箭。
不过他们的运气也算不错,就在后面的骑兵追到他们之前,太湖城终于到了,当他们看到那做已经变得有些残败的城池时,好几个人的眼睛都红了起来,不容易啊,终于捡回了一条小命。
那名拼命奔逃的人自然就是流寇的探哨,而在后面追他们的人则是江宁军的夜不收。
城下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城墙上的流寇自然不会没有发现,很快便有一队骑兵出城接应自己的同伴,顺便看看能不能把后面的追兵给吃了。
“弟兄们,冲上去,把那些明军给干掉。”
“上啊!”
上百名骑兵乱哄哄的朝后面的追兵迎了上去,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
若是一般的夜不收面对近乎十倍之敌自然是有多远跑多远,可这些江宁军的夜不收居然没有掉头逃走,而是勒住了战马,在一名军官的喝令下齐齐举起了米尼式步枪,瞄准了正朝他们冲来的流寇。
“放!”
“砰砰砰……”
只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枪声,七八名流寇从马上跌落下来,而做完了这一切后,这些夜不收才不慌不忙的把火铳重新背到背后,策马朝来路跑了。
看到明军的夜不收居然如此嚣张,那位带队出来的贼寇哨总(相当于明军的百总)气得眼睛都红了,立刻不假思索的带人追了过去,等到袁大头收到消息准备下令他们退回来时这些人早已跑得不见了踪影。
“这些混蛋,居然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就擅自出击,把军规视为无物,等他们回来老子让他们好看!”
城门口
看着死伤得只剩下聊聊三四人的探哨,袁大头气得暴跳如雷,只是他却忘了,平日里对军规最反感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这个都尉。
发完脾气之后,袁大头没好气的问崔头丧气的站在一旁的几名探哨:“你们是在何处跟那些夜不收遇上的,明军的情况如何?”
为首的一名探哨哭泣道:“回都尉的话,弟兄们实在距离此处八十多里外一个叫邱田村的地方遇到明军夜不收的,双方相遇后弟兄们当即就跟他们交上了手。
只是咱们的装备实在太差,弟兄们射出的箭矢压根就射不穿他们的装备的铁甲,双方互射了一阵箭矢过后咱们原本近二十人的弟兄几乎就少了一半。小人见势不妙,立即下令撤退,那些该死的夜不收穷追不舍,一路追过来不断有弟兄们被夜不收射死,如今就只剩下了咱们三四个人了。”
袁大头不耐烦的打断了他的话:“俺没问你们死了多少人,俺问的是明军的情况如何?他们来了多少兵马?距离咱们有多远,他们会不会进攻太湖县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