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斤顶
说实话,对于这么快就李岩直接交上手杨峰还是有点意外的,李岩这个人呢还是挺有才干的,尤其是他具有一种常人少有的远见以及正义感,这点在这个时代还是很罕见的,也正因为这点杨峰不希望这样一个人才死在自己手里。
杨峰在这里自顾自的喃喃自语不提,一旁的苟醒马和严狄的眼中却满是不解,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国公爷对一个人如此看重,莫非这个叫李岩的家伙真的很了不得么?
越想越感到心痒痒的严狄忍不住问道:“国公爷,末将已经连续两天看您提到李岩这个人了,莫非这个家伙真的那么厉害么?”
“他嘛……”杨峰沉吟了一下,随即才说道:“此人允文允武,是一个难得的的人才,只可惜跟错了人,最后落得了个枉死的下场。”
“枉死?”
严狄和苟醒马面面相窥,自家的国公爷怎么越来越像一个神棍,居然连预言都冒出来了。
严狄忍不住说道:“国公爷,想那李岩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贼寇,何来文武双全之说?”
“你错了。”杨峰摇头道:“那李岩可是官宦人家出身,家产颇为丰厚,若是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这小子跟贼寇怎么也沾不上边。
但是李岩这个人天生就是一副热心肠,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后不忍百姓受苦,将自家的三百石粮食全都捐了给了那些流民,最后还四处其家乡杞县游说那些富户士绅,甚至还为此得罪了当地的县令,被人家设计坑了一把,最后一怒之下才入了贼寇的。”
听完杨峰的形容后,严、苟两人也是连连摇头惊叹这世间居然还有这样的傻子。为了那些不相干的百姓,居然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居然还有这样的人?”严狄有些不相信的说:“他心怀百姓自然是好的,可为了百姓把自己也给搭进去了,这不是傻子吗?”
杨峰轻叹了一声:“他确实是个傻子,但是本公却希望大明多几个像他这样的傻子,这样对于大明来说肯定是一件大好事。”
严狄顿时闹了个大红脸,杨峰这话颇有指责的味道,平日里口号喊得震天响,一旦动真格的了一个个立马就焉了。
苟醒马心里也有些好奇,听国公爷的口气,若是有可能,将来他还打算拉李岩一把,看来国公爷很器重这位流寇啊。
苟醒马确实猜到了杨峰的心思,不过这也要看李岩是否识趣了了,如果这厮真的执迷不悟的话,那就别怪他下辣手了。
看着城头上弥漫的硝烟和不断响起的爆炸声,杨峰忍不住轻叹一声,回想起这一路打过来,所看到的那一座座被流寇摧残过的城池,他的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有时候他都有那么一刻想要调动所有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李自成他们包围起来,然后一举歼灭,但最后又被他压了下来。
如果现在就把李自成他们剿灭,那么先前的那么多人可就白白牺牲了。
大明开国近三百年,江南的士绅地主们已经变成了一颗颗毒瘤,经过那么多年的演变,他们已经结成了一张张巨大的利益网,依附在大明的身体里不停的吸食着大明的鲜血,除非大明轰然倒塌,否则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会停止的,谁敢阻止他们就是他们不死不休的敌人。
就比如现在,杨峰虽然被不少人尊称为大明的栋梁和战神,但在江南士绅的眼中,杨峰就跟恶魔没有什么区别,这厮不但开设了大明皇家商行这样一个怪物来抢他们的生意,去年更是给皇帝献上了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计策。
这个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简直就是一把刺向他们心脏的利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引以为傲的读书人不用服徭役,不用纳粮的福利将会彻底消失,这简直就是在砸所有读书人的饭碗啊。
也正以为如此,尽管杨峰已经官至信国公,但整个大明朝廷愿意跟他有私交的官员简直一巴掌都数得过来,说他是举目皆敌也不为过。
不过对此我们的杨大官人并不在乎,若非如此,朱由校也不会这么信任他,放任江宁军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游离在朝廷的掌控之外也没有任何猜忌之心。
这不仅是因为杨峰每年都分给他大笔的银子,而是因为在他看来,象杨峰这样几乎把全世界都得罪了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造反的,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响应他。
就在杨峰怔怔出神的时候,宋烨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国公爷,京城的宫里来人了。”
“陛下派人来了?”
杨峰微微一愣,他刚转过头,便看到一名穿着宝蓝色服饰的太监正站在一百多米开外看着他。
“咦……居然是他?”
看来来人后,杨峰笑着朝来人迎了上去,“呵呵,曹公公,您这么大忙人今儿个怎么有空来这里了?”
来人就是现任御马监掌印太监的曹大忠。
说起曹大忠,这位可是老熟人了。
想当初杨峰初来乍到的时候,就是靠上了时任南京镇守太监的曹大忠,这才当上了江东门千户所的千户,今儿一步步走上了巅峰,从这点来说,说曹大忠是杨峰的贵人也不为过。
看到杨峰向自己走来,曹大忠也哈哈笑着迎了上去,“好久不见,国公爷可是愈发的精神了,咱家这不是在京里闲得无聊想出来活动活动吗,正巧陛下要给您送点东西,缺了个跑腿的,咱家便主动请缨了。”
杨峰也笑了:“哈哈,那感情好,今天晚上本公就陪曹公公好好喝两盅,咱们不醉不归!”
“就这么说定了。”
说完,曹大忠凑到杨峰耳边低声道:“国公爷,咱们介意不说话,陛下有密旨。”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京城形势
“密旨?”
杨峰深深的看了曹大忠一眼,这才一摆手,“曹公公随本国公过来。”
带着曹大忠来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帐篷里,并让宋烨带人将帐篷周围护严实之后,这才说道:“好了,现在可以将陛下的密旨拿出来了。”
曹大忠先是掏出了一把小刀,将左手的衣袖割开了一个口子,从里面掏出了一张锦帛双手递给了杨峰。
杨峰接过锦帛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内容,而是先检查锦帛的真伪,过了一会才点点头,上面确实是朱由校的笔迹,末尾还有他的印章、落款以及暗记,确实是小朱同志的密旨无疑。
核对无误后,杨峰这才看起了锦帛上的内容。
这面锦帛可不小,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小楷,还真别说,朱由校写的小楷字迹圆润、挺拔、整齐,已经颇有行家的味道了,至少比起杨峰拿手跟狗爬差不多的毛笔字比起来强得实在太多。
看着看着,杨峰脸上的神情也有些凝重起来。
在这封密旨里,朱由校先是述说了东林党和江南士绅最近反扑得厉害,而且根据东厂和锦衣卫的报告。
这些日子京城的形势有些紧张,甚至还出现了不少江湖人士的影子,打架斗殴以及各种治安事件频发,五城兵马司已经有些应付不过来了。
但是前些天皇宫的御膳房里居然居然发现了一包毒药,一时间整个皇宫为之震动,大怒之下的朱由校立即下令魏忠贤对皇宫进行严查,一时间整个皇宫被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大发雷霆的朱由校立即招来了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东厂提督王体乾,勒令俩人立即彻查,这还不算,朱由校甚至还下旨让虎大威率领五千京营进驻皇宫,严查宫内人员的进出,又让杨国柱率领剩下的两万五千名京营入驻京城协助五城兵马司巡查京城维护治安。
做完这一切后,朱由校这才细细分析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这是江南那些人在对他发出的反扑,又或是在向他发出警告。
由此他得出了结论,江南那些人是真的急了。不过这也不奇怪,朱由校还清楚的记得,一年前年自己那场离奇的落水事件。
他清楚的记得,自己落水之前貌似有人推了自己一下,而自己呼救的时候身边却一个人都没有,若非杨峰及时赶回皇宫将自己从阎王爷手里拉了回来,自己恐怕早就嗝屁了。
事发后怂恿自己去游湖的小太监居然自尽了,随后自己几乎将整个皇宫都清理了一遍也没能找出幕后指使,由此可见背后那些人藏得是多么的深。
不过朱由校也不是笨蛋,尽管幕后的黑手藏得很深,但就如同杨峰说的,本着谁受益最大谁就是最大嫌疑人的理论,东林党人的嫌疑是最大的。
为了这件事,黄立极被剥了皮,高攀龙被砍了脑袋,东林党的两位大佬先后归西,他又指示魏忠贤对东林党下手,魏忠贤也不负他的期望,一年多的时间里东林党在朝中的势力被他狠狠的清理了一遍后老实多了。
虽然朱由校也很想将朝堂里的东林党人全都赶回老家啃玉米棒子,但他也知道凡事欲速则不达,江南的赋税占据了大明的半壁江山,如果把江南那些人逼急了,他们可是什么事做得出来。
想到这里,朱由校这才让魏忠贤停下了手,不过这次杨峰弄出来的祸水东移的事情实在是太猛烈了,流寇进入了江南后直接就摆出了一副不把江南祸害干净誓不罢休的架势。
而杨峰却在江南摆出了一副不慌不忙的架势,江南的士绅里也不乏聪明人,自然看出了杨峰的驱虎吞狼的策略,好几次上书要求朱由校下旨申斥杨峰,让他赶紧将流寇剿灭赶紧,可朱由校就是不理会,前段时间甚至还将那些弹劾杨峰的官员全都贬斥到了南洋教化土著,他们这才意识到感情杨峰敢这么做是得到了朱由校的支持,至少是默许的。
绝望之下的江南士绅和东林党情急之下摆出了一副拼命的架势。
而朱由校看到这一幕后心里也有些发怵,这才给杨峰写了这封密旨,让他抓紧时间把江南的事情搞定,而且最近锦衣卫报告,南京等地也有不稳的迹象,让他责令江宁卫加强戒备,此外……
看着锦帛上写着的情况,饶是杨峰也有些头大,这些人也太能折腾了,这是要玩鱼死网破啊。
将锦帛上的内容仔细的看了两遍后,杨峰这才掏出打火机将这张锦帛给点着。
他一边看着一边燃烧一边发出橘黄色火光的锦帛一边问道:“老曹,如今京城的情况怎么样了?”
“老曹?”曹大忠的嘴角不禁抽搐了一下。
若是旁人这么称呼曹大忠非得跟他翻脸不可,不过换做杨峰的话,他却颇有一种无奈的感觉,闻言后他说道:“好叫国公爷得知,陛下已经调遣京营进京,截至咱家出京那会已经抓获了一大批人。
五城兵马司的大牢里都装不下了,最后还是借了京营驻地充当了临时牢房这才将这些人关了进去,现在的局势已经稳定多了。”
“这样啊。”杨峰突然笑道:“老曹,你回去之后帮我给陛下带个口信,不如让他将这些人交给我。这些人不是好勇斗狠么,我打算成立一个赎罪营,让这些人跟南洋的土著以及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玩命去,你看如何?”
“国公爷,您是这个!”
曹大忠朝他伸出了大拇指,“我说国公爷,您那里到底是有多缺人啊,怎么逮着个人都想往南洋送?”
杨峰翻了个白眼:“废话,南洋那么大,几百万人上千万人都装得下,若是没有人,我怎么治理那里?麻溜的,给个痛快话,这个忙你到底帮不帮吧?”
“我帮,我帮还不成么?”曹大忠无奈的摇摇头:“咱家算是上辈子欠了你的,好吧,回去之后咱家跟陛下提一提的,不过成不成的就不干保证了。”
“好了,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咱们接下来该说说京城的事情了。”杨峰接着道。
“国公爷请讲。”曹大忠一听,立即站直了身子,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分化瓦解
看着曹大忠严肃的神情,杨峰笑着摆了摆手,“放松点,别那么紧张。”
曹大忠嘴角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面前这位爷已经不是六年前那个只能靠向他贿赂才混进官场的白丁了,现在的杨峰已经成长为一个连他都要仰望的存在,现在你摆出那么正式的表情,我要是不紧张那才是见鬼了。
看到曹大忠还是一脸紧张的样子,杨峰微笑着口袋里掏出了一盒烟,散给他一根,“来……抽支烟放松一下。”
曹大忠接过烟一看,眼中立刻露出掩饰不住的惊喜,“哟……黄鹤楼,这可是好东西呢。”
随着大明皇家商行在明朝势力的扩大,一不做二不休的杨大官人干脆把香烟也弄了过来。
烟草这玩意早在万历年间便传入了华夏,至今已有六十多年,最早译音叫“淡巴枯”,后来才改用烟草来称呼。
截至杨峰来到明朝的时候烟草已经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闲着没事的时候都会来一口。
而人们吸食烟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看,一种是旱烟,另一种则是鼻烟,前者主要是平民抽烟的方式,后者则是在上层社会中流行,至于卷烟这种东西华夏要再过三百年才会出现。
杨峰到来之后,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于是乎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从现代社会定制了一批卷烟机,自己种植、收购烟叶制作香烟来售卖。
这种来自三百多年后的香烟一经推入市场,便迅速占据了大明烟草市场的半壁江山,短短几年时间便风靡整个大明市场。
杨峰这个奸商还特地将香烟分为了好几个档次,比如没有过滤嘴的,一盒才五文钱,最贵的也不过十多文,一般的百姓人家都抽得起,有过滤嘴的就不一样了,最便宜的也要一钱银子,贵的甚至要一两银子。
什么,你嫌贵,嫌贵你可以去跟那些泥腿子一起抽五文一包的“经济”香烟啊,这些带过滤嘴的那是给有钱人抽的。
当然了,最好的东西一般在市面上是买不到的,譬如杨峰掏出来的这种黄鹤楼那是从现代社会里弄来的,无论是口感还是包装也是最好的,一般而言除了进贡给朱由校这个大老板之外,只留着自己抽,偶尔有那么一两盒流落到外边立刻就会引起哄抢,据小道消息,偶尔流出去的黄鹤楼甚至卖出了两百两银子一盒的高价。
别看曹大忠身为御马监的掌印都督,平日里抽的也只是一两银子一盒的香烟,那已经是市面能买到的最高级的香烟了,象黄鹤楼这样只有杨峰和朱由校有的高档货他也只能看着流口水。
只见他熟练的将香烟放进嘴里,掏出打火机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脸上露出了陶醉之色,“不愧是贡品啊,入口柔顺不刺鼻,有股淡淡的香味,确实是好烟啊。”
看着曹大忠那熟练的动作,杨峰就笑了,这位绝对是一位老烟民了。
他走到床头旁,从一个口袋里掏出了一条黄鹤楼递给了他,“你要是喜欢的话,就拿去抽吧。”
曹大忠一看到杨峰手中的香烟,眼睛都有些挪不开了,“哟,这怎么好意思呢,实在是太让您破费了。”
他嘴里虽然是这么说,但手上的动作可不满,立刻就将香烟接了过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藏的,这么一条香烟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烟酒果然是拉近人与人距离最有效的方法,收好那条烟后,曹大忠看杨峰的眼神也亲切了许多。
他笑着道:“国公爷,不是咱家多嘴,最近这段时间朝堂上弹劾您的折子简直都快要把陛下的御书房给淹了,听说御书房的人不得不专门腾出一间屋子来装那些弹劾您的折子,为了您,陛下拿下的人都不下五六十人了,现在京城里甚至有人喊出了诛杀国贼的口号,您还是当心点的好。”
杨峰轻蔑一笑,“俗话说得好,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帮子东林党和江南的士绅们让他们打嘴炮或是玩点阴谋诡计一个个都是高手,但真要弄真格的话他们还差得远呢。
给他们十个胆子也动不了我,只是有些事情是不得不防的。虽然陛下已经将京营调入京城,但我认为京城的兵力还是不够,既然曹公公你来了,有些话就劳烦你转告陛下,辽东的那些军队在辽东呆得也够久了,是时候让他们活动活动了。”
“嘶……国公爷,您这是?”曹大忠立刻秒懂,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是的,既然满清鞑子已经平了,朝廷也没有必要花费巨资在辽东养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如今流寇在关内肆虐严重,也到了用他们的时候了。”
“调辽东军入关?”
曹大忠立即不假思索的问道:“国公爷,如今关内有您在江南坐镇,卢象升在陕西剿匪,兵力上已经足够了,若是再将辽东军调入关内的话,朝鲜和草原上那些蒙古人可就没人防备了呀。”
杨峰赞赏的看了他一眼,看来这位可不是一个只知道靠拍马上位的草包,对于时局还是有一定见解的。不过想来也是,如果他真是一个草包的话,朱由校也不会把他放到御马监都督这么要紧的位子上。
他摇头笑道:“谁说辽东没兵力了,把卢象升的新军调到辽东不就行了吗?”
曹大忠连连摇头:“不妥不妥,卢象升的新军大都是直隶人,将士们又怎么愿意去冰天雪地的辽东呢,搞不好是要闹出乱子的?”
“你这么说也没有错。”杨峰耐心的解释道:“卢象升的新军新军确实大部分都是直隶人,肯定有很多人不乐意去辽东,但咱们可以事先说好了,只去两年,两年后便会轮换,这样一来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本公相信,两年时间足以解决很多问题了。”
“啧啧……”
曹大忠冲着杨峰竖起了大拇指,“高……实在是高,国公爷您是这个。”
虽然现在的辽东军还没有象另一个时空里的崇祯末年那样成长为一个听调不听宣的军阀,但在“辽人守辽土”的政策下,辽东如今已经出现了这个苗头,朝廷也不是没人提出将辽东军拆分,但每次都因为各种原因不了了之。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要追击吗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军阀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利益问题在作祟。
在另一个时空里,随着满清政权对大明的威胁越来越大,大明朝廷对辽东军的依赖也就越来越重,纵观诺大的大明,能打的军队一支都没有,无论是皇帝还是满朝文武,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了辽东军身上。
辽东军也不傻,自然明白如今的朝廷离开自己根本就玩不转,于是乎愈发的有恃无恐起来,他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军饷从每年几十万两增加到了四百多万两,几乎是掏空了明朝的国库,可以说大明之所以会灭亡,辽饷可谓功不可没。
当然了,现在辽饷虽然没有达到四百多万两那么夸张,但每年一百多万两还是有的。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满清政权既然已经被杨峰给灭了,那么在辽东还有必要维持那么一支庞大的军队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早在去年,朝廷的内阁便提出了一个建议,将辽东的驻军从目前的十二万人减少至四万人,饷银也从一百六十万两减至三十万两。
但这个提议一经提出便遭到了辽东军上下的强烈反对,以祖大寿、吴镶、吴三桂等人为首的辽东本土诸将联名给朝廷上书。
声称满清政权虽然已经被打垮,但蒙古草原各部依旧实力尚在,朝鲜也有些不安份,倘若贸然裁剪兵员,一旦有战事发生,辽东将没有丝毫应对之力。
况且辽东将士们已经习惯了军中生活,骤然让那么多除了杀人其他什么也不会的士卒解甲归田,若是引发了乱子,悔之晚矣。
这封表面看起来情真意切,但实则却是绵里藏针的折子可是把朱由校和内阁几名阁老气得够呛,当时的朱由校气得差点下旨调卢象升前往辽东对辽东军进行缴械了,但随后被孙承宗等人劝了一番后这才收回成命。
作为御马监掌印都督的曹大忠对这事自然是心知肚明,现在满朝文武的心思都放在了即将增设的那三名内阁成员上,哪有心情理会辽东的事情。
现在杨峰主动提出要解决辽东的事情,曹大忠眼前立刻一亮,自己若能带着这个好消息回到京城,陛下肯定会龙颜大悦,自己相比又能加分不少了。
高兴之下,曹大忠又将如今朝堂上发生的重要事情跟杨峰说了一些,其中自然包括了朱由校打算将内阁人数从三人增设到五人的事情。
杨峰听后不禁笑了:“看来,如今的朝堂可是热闹得很啊。”
“谁说不是呢。”
曹大忠闻言道:“那些自问有入阁资历的文官们一个个就象闻到了腥味的疯狗一般扑了过去,这些日子魏公公、崔大人都被骚扰得苦不堪言,魏公公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回他在外头的府邸了,怕的就是有人找上门去。
毕竟这事最终要由陛下圣裁不是,那些文官们自怕是提着猪头走错了庙门了。”
杨峰瞥了他一眼:“只怕曹公公那里也有不少人过来走动孝敬吧?”
曹大忠干笑了一声,轻咳道:“这个嘛,自然也是有的,这不为了躲避这些人,咱们这才跑到了江南来了吗?”
这话你留着哄鬼去吧。
杨峰鄙夷的横了他一眼,这种宣读密旨的事情向来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太监才能胜任的,曹大忠接到这种差使乐都来不及,居然还好意思说是为了躲避那些上门送礼的人,这话你说得亏心不?
俩人又说笑了几句,曹大忠这才正色道:“国公爷,咱们言归正传。此次东林党人已经开始向陛下施压了,陛下也很为难,希望您能够尽快搞定江南之事,否则再拖下去的话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乱子。”
沉吟了一下,杨峰这才说道:“这样吧,斥责三四个月,快则两个月,本公便会把江南的事情做个了结,请您也回去禀报陛下,让他不要担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