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烽火戏诸侯
粉裙女童松了口气,赶紧给魏檗鞠躬致谢。
魏檗对此不以为意,笑问道:陈平安有没有带上换洗的干净衣物?
粉裙女童摇头道:老爷这趟上山,应该没想着待多久,背篓里不曾放有衣衫。
魏檗皱了皱眉头,看着陈平安身上衣服就像是血水里浸泡过的,等下醒过来,还穿着这么一身,肯定不是个事儿,就提议道:你们去小镇那边买衣服也好,去泥瓶巷拿衣服也行,速去速回,陈平安应该不需要太久就会清醒。
粉裙女童哦了一声,就要离开。
青衣小童眼神阴沉,死死盯住魏檗,我信不过你。
魏檗想了想,那你留下。
青衣小童抛给粉裙女童一颗金锭,除了给老爷买新衣服,给咱们俩也准备几套。
粉裙女童笑道:我不用。
青衣小童板着脸道:我就跟你客气一下。
粉裙女童有些伤心,一溜烟跑下竹楼,飞奔下山。
之后青衣小童就坐在栏杆上,背对着地上躺着的陈平安,和坐着的魏檗,思绪万千。
陈平安足足睡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一番清洗之后换上干净衣服,整个人神清气爽,没有穿草鞋,他光着脚站在竹楼二层的廊道中,脚底板布满着一层厚如铁石的老茧,年幼时最早的老茧,是被粗糙草鞋磨出来的,后来又被山石砂砾草木荆棘一点点加厚。
陈平安发髻间,还别上了那支白玉簪子,有他亲手篆刻的八个小字。
他怀抱着槐木剑,眺望南方,怔怔出神。
魏檗去而复还,带了一些药材,让粉裙女童帮着煮药,用来给陈平安温补元气,陈平安习惯了所有事情都自己解决,就想着自己动手,她死活不让,皱着一张红扑扑的小脸蛋,风雨欲来的可怜模样,陈平安受不得这些,只得悻悻然作罢。
青衣小童跑去四处逛荡了,像是一国之主在巡视版图,他今天往山上走去,山顶那边有座山神庙,供奉着一尊黄金头颅的奇怪山神,祠庙尚未竣工,还剩下点收尾事项,所以那边有大骊工部衙门的官吏,听从朝廷调令负责帮忙的修士,加上小镇青壮百姓和刑徒遗民,鱼龙混杂。
魏檗此刻站在陈平安身边,笑道:那么一通胡乱冲撞,好歹没白白遭罪,总算快要三境了。
陈平安点头道:比我想象中要快很多,本以为最少最少还要个三五年。
难聊,没劲,走了。
魏檗哑然失笑,摇头晃脑地走了,这次没有飞来飞去,一步步走下楼梯,晃悠悠离去。
陈平安在魏檗的身影消失后,拍了拍心口处,自言自语道:我知道你有不甘心,不太情愿跟我待在一起。
陈平安低声道:那个剑修曹峻,一定有过人之处,才会让你这么激动。确实正常,八境九境的剑修,那么大的一位山上神仙,当然比我要强太多了。但是没办法,你是文圣老爷送给我的,所以在我死之前,你哪里都不能去
陈平安心口传来一阵锥心之痛,喉结微动,就要喷出一口鲜血。
陈平安咬紧牙关,强行咽下那口鲜血,含糊不清道:我虽然不知道真相如何,但是我大致猜得出来,你能够轻轻松松杀了我,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不可以杀我。所以你的处境很尴尬,对吧?
片刻之后,陈平安伸出手掌抹去鼻孔流淌而出的两条血迹,没关系,山上我还有好几身干净衣服,而且我个小丫鬟是条火蟒,衣服脱了马上洗掉,就能当场晒干,继续穿。你有本事就继续在气府之间乱窜,这点苦头,呵呵,我陈平安真不是跟你吹牛,真不算什么,我五岁的时候就尝过更厉害的了。
一阵腹部绞痛,翻江倒海。
光脚站在廊道的陈平安,只是抱住怀中槐木剑,眼神坚毅,只是嗓音难免微颤,我要是喊出口一声痛,以后你就是我祖宗。
十八座气府,十八座关隘,其中在六七之间,十二十三之间,仿佛存在着两道不可逾越的天堑。
之前陈平安运转气息,只能一口气经过六座窍穴,虽然气机还没有达到强弩之末的地步,但是就像已经没了前路,只能一头撞在墙壁上,次次无功而返。这次莫名其妙将银色剑胚由手融入心中之后,仍是无法一气呵成触碰到第七座雄关险隘,但是在六七之间,似乎某种瓶颈有所松动。
就像有人在兢兢业业修路铺桥,对岸的光景,开始依稀可见,一次比一次更加接近。
而且比起练拳走桩的锤炼体魄,剑气在体内的肆意纵横,效果更加显著,有点迫使陈平安不得不内外兼修的意思。
就像一座大山,陈平安之前一直想要开山造路,但是无从下手,披荆斩棘,进展极慢。
结果剑胚入窍后,就像青衣小童现出真身,游走于山岭之间,自然而然就出现了一条粗糙不堪的山路,陈平安只需要跟在它屁股后头,不断修修补补挖挖填填就行了。
陈平安不怕吃苦,但是天底下没几个人真喜欢吃苦,陈平安当然不例外。
可如果吃苦能够换来好处,陈平安会毫不犹豫地自讨苦吃。
因为这么多年孑然一身,辛辛苦苦活着,陈平安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很多人做很多事,吃苦就是吃苦,只是吃苦而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得看喜欢打盹的老天爷答应不答应。
还是要把大部分家当,放在阮姑娘家的铁匠铺子,落魄山人太杂,陈平安实在不放心。
之前如果不是李希圣,陈平安即便是在泥瓶巷的自家门口,恐怕就要吃大亏。
难怪青衣小童有事没事就念叨那句口头禅,江湖险恶啊。
陈平安脑袋往侧面一晃荡,猛然伸手捂住嘴,鲜血从指缝间渗透而出。
陈平安大口呼吸,摊开手心,一滩猩红。
陈平安愤愤道:接下来我要下山,去给我爹娘修建坟墓,这段时间,我们暂时休战,如何?
原本正要再次冲撞一座气府窍壁的剑胚,缓缓归于平静,像是默认了陈平安的请求。
之后陈平安独自下山,背着背篓,装着大部分物件,在铁匠铺子找到阮秀,不得不再次让她帮忙,帮着将东西放回那栋黄泥屋里。
听说陈平安要修坟后,阮秀要帮忙,陈平安摇头没答应,说事情不大,他花钱请些工匠就够了,而且这笔钱出得起。
阮秀倒是没有坚持,只说如果需要帮忙,就知会一声,不用客气。
陈平安苦笑着说,如果真跟她客气,就不会跑这趟了。
少女笑了。
陈平安再没有后顾之忧,就带着银子去了小镇,很快就找到人,之后跟老工匠问过一些关于修坟的规矩和礼节,谈好了价格,挑了个黄道吉日,就开始动工。陈平安从头到尾都盯着,能帮忙搭手就帮忙,不方便掺和的绝不插手,一切听从老匠人们的吩咐安排。
约莫是少年给的银子够多,而且平时相处劳作的点点滴滴,少年给匠人们的感觉,心也足够诚,所以一切顺利,并无波折。
最后仔仔细细小小心心修好的坟墓,不比寻常人家更好,谈不上如何豪奢,而且墓碑上的字,都是陈平安自己通宵熬夜刻上的。
结完账后,陈平安跟那一行人弯腰感谢。
最后一个人带着祭品重返坟头,陈平安置办祭品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捎带上了一壶好酒,在坟头给爹敬酒的时候,望向娘亲那边的坟头,挠挠头道:娘,爹好像没喝过酒,你让他喝一回。
然后微微转头,对毗邻的另外一座坟头笑道:爹,如果喝不惯酒,或是惹娘亲不高兴了,就托个梦给我,下回就不给你带酒了。
陈平安倒完了那壶酒,抹了把脸,咧嘴道:爹,娘,你们不说话,那我就当你们答应了啊。
————
在那之后,陈平安去了趟神仙坟,熟门熟路地拜了拜几尊神像。
陈平安没有大肆修路铺桥,而是选择了这座神仙坟,以阮秀的名义,雇用工匠修缮那些横七竖八的破败神像,他出钱,她出面。阮秀不知为何,但也没追问什么,只是点头答应下来。在经历过上次的浩劫之后,那次夜幕里,所有小镇百姓都能够听到神仙坟的爆裂声响,就跟爆竹崩裂差不多。神像愈发稀少,也更加残破,陈平安听从阮秀的建议,这次大规模修缮,原则上是修旧如旧,尽量保持原貌,若是无法保证还原,就只确保重新竖立起来的神像,不会再次倒塌,绝不随意篡改,所以为此临时搭建了一座座竹棚,遮风挡雨。
偶尔陈平安会去骑龙巷两间铺子坐一坐,然后就这样忙忙碌碌的,在大年三十之前,陈平安专程进了一趟落魄山,去找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
阮秀得知这个消息后,说是刚好要去盯着盯着神秀山的建府事宜,于是跟陈平安一同进山,然后并未分道扬镳,而是中途改变主意,说是想去看看陈平安家的竹楼,上次看得潦草了些,想要再瞅瞅。陈平安当然不会拒绝。
在陈平安和阮秀出现在山脚的时候,青衣小童就站在栏杆上啧啧称奇,双峰雄伟对峙,风景绝美壮观。
粉裙女童踮起脚跟,望向远方,纳闷道:落魄山以南,没啥山峰啊。
青衣小童转头瞥了眼她,一脸坏笑道:你还小嘛。
他双手抱住后脑勺,双脚扎根不动,身体在栏杆上前后晃悠荡起了秋千,喃喃道:这样的好姑娘,上哪儿找去?分明是天下地上独一份!老爷你如果不知道珍惜,会遭天谴的。真的,这话我说得对得住良心。
粉裙女童深以为然道:秀秀姑娘,是真的很好。
陈平安和阮秀缓缓登山,阮秀说她之前收到了枕头驿送来的信,之后确实有目盲老道人带着瘸腿少年和圆脸小姑娘,进入小镇,到了骑龙巷铺子找过她,但是师徒三人很快就继续北上,说是想去大骊京城碰碰运气。
陈平安记起那位曾经共患难的老道人,就想到了林守一,以及他修行的《云上琅琅书,便跟她问了一些有关五雷正法的事情,只可惜阮秀对这些从来不感兴趣,知道的不多,只能说些道听途说的东西。
一路闲聊之中,陈平安得知阮师傅在今年收了三位记名弟子,一位长眉少年,姓谢,虽然世代居住于桃叶巷,但是到了他这一辈,家道中落,如果不是进入铁匠铺子,就要卖出祖宅,搬往其余巷弄。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
一位不爱说话的年轻男子, 最晚成为阮秀她爹的记名弟子。
在入冬的第一场大雪,就跪在水井旁一天一夜,恳求阮邛的收徒。他纹丝不动,满身白雪。
可能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阮邛答应他进入铺子铸剑打铁。
在谢姓少年之后,一个来自风雪庙的少女,成为第二名弟子。按照阮秀的说法,那个姑娘在风雪庙中,属于天资平平,好像犯了大错,被驱逐出师门,就找到了自立山头的阮师。
然后阮邛说她其实心志不定,做什么事情,下意识都想先找到一条退路。她可以留下来,甚至可以指点她剑术,但是不会收她为徒。
她在铁匠铺子当了很久的杂役,有一天,自己砍掉了握剑之手的一根大拇指。
她脸色惨白地找到阮邛,说她从今天起,开始左手练剑,重头再来。
说起这些,阮秀始终神色平静,就像是在说老母鸡和那窝毛茸茸的鸡崽儿。
陈平安灯下黑,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在他的印象当中,这位姑娘很好,好到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陈平安当时更多是在思考有关山上的事情。
陈平安知道,只要能够成为修行中人,就没有谁是简简单单的。
他自己身边就有林守一。
于禄,谢灵越,那更是天之骄子。
但是通过崔东山的只言片语,以及阮秀的闲聊当中,陈平安大抵上晓得了一件事情,即便是成功上山,做了老百姓眼中的神仙,其实仍然会被分出三六九等,等级森严。
原来修行一事,开头难,中间难,会一直难到最后的。
对此,陈平安最近还算有点体会。
因为在修完坟头之后,剑胚就开始使坏了。
更加来势汹汹,在陈平安窍穴内,简直就是横冲直撞,势如破竹。
所以在小镇泥瓶巷这边,就多出一个经常走路踉跄的家伙,像是喝醉酒,或是莫名其妙就蹲在神仙坟那边咳嗽,要不然就是在祖宅里闭门不出,在木板床上打滚。
临近竹楼,阮秀问道:大年三十,你也在山上过吗?
陈平安摇头道:不会的,肯定要去泥瓶巷那边过年,那天先上完坟,回到祖宅还要贴春联福字门神,吃过年夜饭,就是守夜,清晨开始放爆竹,而且骑龙巷的两间铺子,也一样需要张贴,有太多事情要做了,到时候肯定会很忙。
阮秀问道:我来帮你?
陈平安笑着摇头,不用不用,只是听上去很忙,其实事情很简单。
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听说要下山去泥瓶巷过年,没什么意见。
陈平安收拾行李的时候,突然问道:在这栋竹楼贴对联门神,会不会很难看?
青衣小童斩钉截铁道:当然难看!红配绿,简直就是俗不可耐。老爷,这件事我坚决不答应!
粉裙女童也轻轻点头,认可了青衣小童的看法。
陈平安无奈道:我就随口一说,你们不喜欢就算了。
青衣小童试探性道:最多贴个春字或者倒福。
陈平安笑道:算啦。
青衣小童有些心虚,老爷你没记我仇吧?如果真想捣鼓得有些年味儿,咱们可以好好商量,比如老爷你只要送我一颗不那么普通的蛇胆石,我就主动帮忙贴春联,竹楼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贴满都没问题!
陈平安打赏了一颗板栗过去,我谢谢你啊。
下山后,阮秀跟他们分别,去往神秀山。
不知不觉,就已经是大年三十了。
一起去过了坟头,回到泥瓶巷,往门口张贴春联的时候,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一个说贴歪了,一个说没歪,让陈平安有些手忙脚乱。
吃年夜饭的时候,做了一桌丰盛饭菜的陈平安,不忘给了他们一人一颗普通蛇胆石,青衣小童二话不说就丢进嘴里,咬得嘎嘣脆,笑成了一朵花儿。
粉裙女童矜持地低头吃着,满脸幸福。
晚上,桌子底下放着一盆木炭足够的小火炉,三人都将腿架在火盆边沿上,而且全都换上了崭新的衣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