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傲骨铁心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趁夜突然起事,杀人放火,大樵山众人干得是顺手,可真要和清军明火执仗的交手,只怕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更何况大樵山这帮土匪其实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若不是清军畏李定国如虎,这狐假虎威之计焉能得逞!
担心事情有变的周士相心急如焚,恨不得chā翅飞往西门,唯今之计除了一举斩杀那清军千总,使得余下清军因无人指挥而彻底崩溃外,他已无其他办法可想,
“驾!驾!驾!”
周士相连甩几次马鞭,胯下大青马明显感受到背上新主人的心急,可是前方并非坦途,到处都是正在燃烧的房屋,到处都是仓皇失措的人群,它便是有心跑得快些也是不能。
有几次大青马险些要撞到前面的人群,若不是前世当骑兵时练就的一手好骑术,周士相恐怕已摔落多次。
既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西门,又不想冲撞人群,这世上两全齐美的事可没有!
尽管一万个不想,可是大青马还是将一正忙于逃命的中年男人撞倒在地,顾不得多看那人一眼,周士相已带着满心愧疚扬长而去,身后只传来那人的惨叫声和百姓们的咒骂声。
“杀,给我杀!”
还未到西门,周士相便听前方喊杀一片,借着火光看去,数十名清兵和二十几个大樵山的汉子正在城门洞下厮杀在一起。刀光火影之下,地上已经躺着二三十具尸体。
城门洞下地方很小,几十人扭杀在一起,里面光线又暗,根本看不清谁是谁,只能凭着脑袋上有发无发判断是敌是友。
周士相没有看到胡老大,心下一沉,以为胡老大已经遇难,但看到城门洞下的大樵山众人并无慌乱,隐隐又听到葛五的声音,心下不由一定,知道胡老大肯定没死,否则这帮土匪不会还在这死命抵挡清军,早就一哄而散了。
清军蛇无头不行,土匪们没了头更不行!
除了城门洞下正在夺门的几十个清兵,胡士相又看到有几个骑马的清军正在距城门不到十丈的地方,因为逃跑时太仓促,这些清军都没有带帽子,身上也胡乱穿着些号服,单从衣服看不出哪个是那清军千总。
不过这难不倒周士相,他定眼仔细瞅了一会,发现有一人不断朝城门洞那边打手势,不时喊些什么,而其他几个骑马的清军只是围在他身边并无手势动作,周士相微一琢磨,便知道那打手势的清军肯定就是那个千总,而其余的人多半就是他的亲兵。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判断出要杀的目标是哪个后,周士相秉住呼吸,从刀鞘中抽出由云龙的佩刀,双腿猛一用力,大青马顿时嘶鸣起来,撒开双蹄便向前方冲去
此时的孔国良已经是急得七窍冒烟,他倒没有察觉杀进城的并非明军,也没有发现正拼力阻止他逃跑的就是对方的主要人马,只以为这些人是明军潜进来的内应,明军大队人马还未赶到。
之所以如此,还要感谢那些比清军还要惊慌的罗定百姓,正是他们的大呼小叫掩盖了城中真正敌人的声音,使得孔国良无法分辩敌人到底有多少,只以为明军已经杀进了城,若是再不逃出城就只有死路一条、
耽搁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离出城只差一线之机的孔国良脸sè变得十分难看,几次想要下马亲自夺门,可又怕这一下马就没机会再骑马逃奔,便只得把希望寄托在正指挥人手夺门的邵九公身上。
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时,身后突然传来战马的嘶鸣声,孔国良心下一惊,有种不详之感:难道明军的骑兵追过来了?!
扭头一看,哪里有什么明军的骑兵,只有一人一马向他疾驰而来。孔国良怔在那里,不知对方是敌是友,待看到那人手中的刀尖正是指向他时,霎时就醒悟过来,冲着手下亲兵喊了声:“拦住他,拦住他!”
“喳!”
两名孔国良的亲兵应声挥刀打马向周士相冲了上去,身为亲兵,他们的生死已与将佐一体,平日吃喝拿饷也比其他人多得多,这会不为孔国良卖命更待何时!
孔国良的兵是江西的绿营兵,绿营兵没有骑兵配署,都是清一sè的步兵,只各级将佐配了些蒙古马做为座骑,而他们手下的亲兵多半只是配了些劣等马代步,故而和周士相胯下这匹夺自由云龙的大青马相比,那两名孔国良亲兵的座骑显得又矮又小。
有大青马的高大优势,前世又在马上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周士相如何会把那两个孔国良的亲兵放在眼里,在他二人纵马冲到之时,他居高临下挥刀就劈了过去,顿时正中那右侧清兵面庞,但听一声惨叫,整个人便从马上翻落下去,无主的座骑犹自不知向前冲去。
左侧那孔国良的亲兵看到周士相身下那匹蒙古马时,就已心中叫苦,等看到同伴被对方一击而中,心下已是凉透,哪里还有杀人之意,掉转马头便想避过,奈何大青马的动作比它更快,马pì股刚转过去,后背就已经被周士相一刀击中,刀刃带着大青马的惯性生生将他从马上抛落。
周士相连杀两人,动作之快,惊得由云龙目瞪口呆,知道此人不可力敌,下意识便想赶紧出城跑,可城门那边邵九公带人拼死也未能夺下,他是又急又恨,而周士相又挥刀向他冲来,不得已之下只能咬牙勒马亲自迎上去,人在马上,却是心惊肉颤,眼皮不住打跳,哪里有半分昔日勇武。
孔国良都冲了上去,余下三个亲兵也忙抽刀跟了上去,却是慢了些许。
狭路相逢勇者胜!
气势上已经稳压孔国良数头的周士相毫无惧意,单刀冲上,二人座骑相交那刻,一缕血柱喷向半空,紧随其后便是一截断臂落在地上,那断臂的手中兀自还紧握着一把腰刀。
手臂被砍落那刻,孔国良直觉万箭钻心般疼痛,失去一臂的他在马上无法平衡,晃了几下后一头载倒在地,重击之下,头晕眼花,却还是条汉子,抱着断臂竟不喊叫,反而摇摇晃晃的想要重新站起。只可惜周士相不会给他站起的机会,大青马一疾而过,长刀从他脖后划过,一下就切得皮开肉绽。
孔国良的左手本能想去摸脖子,未到脖间脑袋却是一耷。人尚站着,后脑勺的辫子却是挂到了前腰处。
“孔大人死了,孔大人死了!”
目睹孔国良之死的三个亲兵嚎啕大叫,听到声音的清军都是愣了下,邵九公更是一个激灵回头看去。视线中,孔国良的身子跪倒在地,脑袋沉在面前的地面上,一动也不动。
完了!
邵九公仅提的一口气劲一下落了下来,呆呆的站在那。
“降者免死!”
周士相横刀立马,声音响亮得里许之外都能听得清。
城门洞里的大樵山众人听到声音,都是欢呼起来,葛五激动不已的叫道:“是周兄弟,是周兄弟!”
“弟兄们,周兄弟杀了鞑子千总了,周兄弟杀了鞑子千总了!”
胡老大虽无法看到外面清形,但对面清军突然停止进攻已经让他肯定那鞑子的千总确是被周士相杀了,心头那激动当真是难以用语言描绘。要是周士相杀不了那鞑子千总,恐怕城门洞里这些手下就支撑不住了。
余下的清军谁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一个个既不和面前的土匪交手,也不后退,只怔怔的看着。
“你们千总已经死了,你们难道想要给他陪葬吗!放下手中的刀剑,汉人不杀汉人,我保你们不死!”
周士相不想节外生枝,若是这些清军能够放下武器最好不过,已是胜利在望,他不希望这黎明前的黑暗再有无谓的伤亡。
“邵把总,怎么办?”
清军有人心动,看向仅剩的军官邵九公,指着他拿主意。
邵九公苦笑一声,孔国良若是没死,即便这些人都死光了都不打紧,只要能逃出去见到孔国治,他邵九公还是把总,手下还会有兵。可现在孔国良一死,他邵九公便无路可走,就算他能逃出去,当哥哥的孔国治也不会放过他。
眼看众人都已动摇,又寻思明军确是没有屠杀清军战俘的习惯,邵九公当下便也豁出去了,眼下还是把命保住再。
“弟兄们,降了吧,咱们已经尽力了,千总大人地下有知不会怪咱们的。”
“降了降了!”
听他这么,众清军顿时放下心来,纷纷将手中的刀剑扔到地上,然后很老实的从城门洞里退出来,走到前面的空地上。
胡老大曾经当过李成栋的亲兵,手下也有些汉子也当过明军,自然知道如何对付这些投降的清军,按他们的想法,于其留着这些清兵不如全部杀了,毕竟他们的人手不足,要是是这些清军知道真相,不甘心之下肯定要生乱。
胡老大悄悄拉过周士相将杀掉这些清军的想法对他了,周士相却力主不可,最后胡老大退让,提出先派人将这些俘虏捆起来押到知州衙门看管,等天亮后彻底控制城中局面了再来商量如何解决他们。
汉儿不为奴 第二十五章 大人
宋襄公的表现让周士相惊讶无比的同时也是刮目相看,当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啊!
原来在周士相骑马赶往西门后,宋襄公竟然服了那些欲出城的百姓不要出城,并且还组织他们当中的青壮参与救火,另外还让城中原有的里正、长者出面维持秩序,划定东门一带的区域供无家可回者暂时安顿,并同时不断宣扬进城的是大明王师,绝不扰民更不会害民,故而在短时间内便安定了东城一带的人心。若不是他手下可用的人太少,只怕连那些趁火打劫的泼皮无赖也能一块收拾了。
此乃治材啊!
赵四海虽然叙述的有些颠三倒四,有些地方也不清楚,但周士相已大体明白宋襄公到底做了些什么,用后世的话,这宋襄公正在竭力从事灾后自救的工作,并且还干得很有起sè。
难怪胡老大一直宋襄公有大材,初时自己只道是胡老大这个大字不识的粗人是出于对读书人的尊敬而拍的马pì,没想这宋襄公确是有大材,看来他那几年的满清知县没有白干,关键时候,这种干过实际政务,有应对突发状况相应手段的人比一万个拿刀的士兵要qiáng!
人不可貌相,也不可小瞧,“三姓家奴”有大材!
周士相已然收起心中对宋襄公过往经历的鄙夷,佩服得不得了,向胡老大请了命,也带了两人赶去协助宋襄公。
路上,便不断看到有一些胳膊绑着布条的年轻人在不断高喊:
“大明王师入城,不伤百姓!”
“百姓勿怕,各家自救!”
“大军入城,秋毫无犯!”
“”
那些年轻人的叫喊声起到了很大效果,周士相一路所见,原本惊慌失措忙于逃命的百姓大多已安定下来,正在左邻右舍相互帮助扑灭火灾,实在灭不了的也尽量帮着主人家抢些值钱东西和粮食出来。
赶到东门后,便看到宋襄公被一帮人包围着,他每一句,便有人应声而去,不一会,那帮围着他的人已经四散而去。
东门前的空地上,约摸数百老弱妇孺正盘膝坐在地上,小孩子在人群中跑来跑去,一点也没有被夜里这场惊变吓到,相反一个个欢呼雀跃的好似过年一般高兴。
城门洞子那边,竟然已经架起十几口铁锅,一个好像掌柜一般的胖老头正指挥十来个伙计将一袋袋米面从几辆骡车上卸下,早就等侯在那的十多个妇人赶紧接过,然后有条不紊的或煮粥、或拌面,忙得不可开交。
紧靠城墙下的一块空地被单独划分了出来,二三十个青壮男子正在那里安制帐逢,地上堆得到处都是棉被和席子,有的棉被上明显能看到火烧过的痕迹,看样子是从火场中抢出来的。
几十个伤员被抬放在老弱妇孺人群的南边,有亲人跟着的正在照顾着,两个郎中模样的人背着药箱正在替他们简单救治。这些伤员大多是被大火烧伤,伤势严重得已经没有办法救治,那两个郎中所能做的只是替那些轻度烧伤的人涂抹些老鼠油之类的疗伤膏。
就在周士相眼前,一个重度烧伤的男人咽了气,其妻儿趴在他身上放声痛哭,使得原本已安定的人群再一次sāo动起来。
周士相不忍再看,身为罪魁祸首的他良心自然不安,踱步穿过人群去找宋襄公,沿途有十几个胳膊绑着布条的青壮男子,手中或拿着木棍,或拿着菜刀,或拿着扁担,目光满是警惕的在他身上来回扫视。若不是看到周士相三人都有佩刀,且有人见过周士相,知道他是明军,不然只怕早就上来阻拦了。
整个场面看起来虽乱,但乱中有序,除了百姓脸上的惊恐尚未褪去外,看着就跟后世救灾场面一模一样。
走到离宋襄公只有十几尺的地方,周士相刚要开口叫人,就见那跟掌柜似的胖老头满脸堆笑的从身边小跑过去,然后冲着宋襄公躬身一拜,很是恭敬的道:“宋大人,小民已按您的吩咐将家中的粮食都运了过来,这会伙计们已下得差不多了,却不知大人还有何吩咐?”
“有劳林掌柜,掌柜善心本官定会向朝廷奏明,大军入城后也断不为难掌柜,不过本官这里暂时没有其他事情需要劳烦掌柜,还请掌柜带着你的伙计也去帮忙救火,这能多救一家便是多积一分德啊。”宋襄公没有注意到周士相的出现,在那俨然一州父母官的模样,的话也是官腔十足。
林掌柜很识趣的道:“小民不敢奢盼朝廷赏赐,但请大人能够保住小民全家性命便可。大人这边事忙,小民也不便再打扰,这就带人去救火。大人若是有事需吩咐小民,直接派人来一声便是。”
“好,好。”
宋襄公轻挼胡须,目送林掌柜离开,待人走后,才发现周士相已经到了身边,不由对他笑道:“我这冒牌知州大人倒叫周兄弟见笑了,不过若不如此,这些百姓便不好管起来。自古百姓就畏官、敬官,只要是当官的吩咐,他们就一定会听从。因此事急从权,我便自封了罗定知州,也好先将灾民妥善安置。”
周士相拱手道:“宋先生此举大善,他日朝廷必会实授大人一州父母。”
“也许吧。”
宋襄公笑了笑,永历朝廷能授胡全为罗定参将,那自然也能封他当罗定知州,不过这是以后的事,罗定是否能保住也难。
“噢,对了,你来得正好,我听四海兄弟你杀了那鞑子千总,余下鞑子因此而降了,却不知这会把他们关在何处?”
“关在知州衙门里,胡大哥亲自带人看着,等城中局面安定下来,咱们再商量如何处置他们。”
“也好,眼下救火和安置百姓事大,俘虏的事倒不急。”到这里,宋襄公看着城中,一脸忧虑道:“这场大火下来,也不知要死多少人。”
周士相不知如何安慰,只能道:“事已如此,唯有竭力补救了。”
“是啊,竭力补救吧。”
宋襄公叹了口气,他也不是多愁善感之人,更非圣人,知道如今后悔也没用,死人再多也不如活人重要,当务之急还是赶紧把火扑灭,稳定人心,一切等到天亮再。
汉儿不为奴 第二十六章 镇压
甭管哪朝哪代,但遇灾乱,必少不了混水摸鱼、趁乱发财的人,这帮人通常都是些市井无赖、地痞流.氓,此类人平日便多行欺压良善之事,遇到这种全城大乱可以大抢特抢的机会更是不会放过。
明军也好,清军也好,在这帮人眼里都不是事,只要城中还在乱下去,他们就会一直抢下去,直到城中局面彻底安定下来。到那时,他们抢也抢足了,只需找个没人的地方一藏,等风声过后再出来。届时罗定姓了明,他们就是大明的子民,还在清,那就是大清的顺民,只要他们不造反,哪个能拿他们怎么着!
苦主?
乱哄哄的你晓得哪个抢的!
况且,这帮人也聪明得很,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因此绝不会去抢相熟的人,也不会抢街坊邻居,都在一条街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抢起来面上不好看,也容易事后被人告发,那新官府可是最喜欢拿他们人头收买人心的。
故而为安全起见,这帮人多选择异地抢劫,比如南城的跑北边抢,北边的跑西边,西边的跑东边,趁着百姓惊慌之时下手又快又狠,遇到敢反抗的,要抢的东西又值钱,那沾上人命就无法避免。这年头,心不狠些能发财?
东城一带因为宋襄公假冒永历朝廷罗定知州名义,又借南明西宁王李定国的虎威,加上“明军”入城已成事实,于是在他半是命令半是威胁下,原东城一带的里正、大户为免遭明军清算,便只能硬着头皮出来帮助宋襄公安抚人心。在这些人的协助下,宋襄公又组织了若干青壮灭火自救,如此一来,东城的局面便比其它地方要好得多。
东城局面安定,这就使得那些想趁火打劫的无赖地痞无便宜可占,他们脑袋转得也快,这地抢不了那就上别处去,左右天还没亮,明军又刚进城顾不上他们,这要是下手迟了可再没机会了,难不成还要等下次清军打过来时再出手不成!
大火下的罗定成了抢劫者的天堂,再加上有逃出来的清军见暂时没法逃出去,索性衣服一脱也参与进抢劫队伍,本着不抢白不抢的念头也疯狂祸害百姓。很快,这帮人制造的混乱局面比大火还要厉害,很多百姓躲过了大火的吞噬,却没躲过他们的毒手,到处都是哭喊求饶的声音,闹得是人心惶惶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提着脑袋开了罗定城,结果自个还没抢倒叫别人先下了手,葛五一众土匪一个个是气得火冒三丈,哪里甘心!
按规矩,那趁乱打劫的也算半个同行,照往常行事,土匪们吃肉也会给这帮人留根骨头啃啃,可眼下自家都成抢劫的最大头官府了,身为官府中人,对于这种趁火打劫的bào徒如何能容忍!
镇压,必须严厉镇压!否则,官府威信何在,俺们弟兄又怎生借着官府名义发大财!这好东西都叫他们抢了,弟兄们喝啥吃啥!
“弟兄们,手别软,照我这样砍,砍完之后把脑袋给我串上,我倒要看看是那帮兔崽子的脑袋硬,还是俺们弟兄的刀快!”
起初,葛五还没那么大的杀性,只准备把那帮混蛋绑了,可看到有一家数口人竟然被人灭了门,那屋中的金银细软也是一个子儿都不见后,那立时就红了眼,呼喝着就把怒火撒在了刚抓来的几个倒霉蛋身上,一个个全给按在地上砍了脑袋!
葛五这杀戒一开就收不住了,手下这帮汉子都是杀惯了人的,比之那帮半路出家的无赖地痞qiáng得太多,再加上有“大明王师”(老本贼)的光环笼罩,那些地痞流.氓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况且葛五这帮人抱团而来,那帮抢劫的却是各自行事,两下一比,高低立现,即便是人数明明比葛五他们多得多,可就是没人挡得住他们,也没人敢挡他们。
从城南一直杀到城北,又兜回到城西,最后直扑城东,葛五一行路上砍了不下四十多个趁火打劫的无赖子,另外还有十几个清军也被斩杀刀下。
人杀了不算,脑袋都用木杆子挑着,当真是一路镇压,一路威摄。好在葛五他们虽然看起来凶神恶煞,但所做所为却是百姓喜闻乐见,因此大受百姓称赞,都道明军好。
一路上有不少苦主也加入葛五他们的队伍,另外还有不少有血性的年轻人也跟在后面帮忙,到后来,队伍人数已经是起初的十几倍,人多势众之下,那趁火打劫的一个个都收了手,谁也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去试这帮凶神的刀够不够快了。
东城这边,宋襄公负责安抚百姓,周士相则以大明罗定参将部下的名义组织青壮扑火。很快,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东城的火势被成功遏制住。
听从城中逃过来的百姓那边有好多清兵在抢劫,周士相当下就带了葛六等人领了数十名胆子大的青壮前去镇压。
这些青壮都是城中的普通百姓,若不是有人出面组织,清军又一败涂地,他们是不会有胆量去帮忙对付清军的。
有几十个青壮帮忙,虽然只是在后面壮壮声势,真正动手的还是周士相和葛六他们几个,但对那些已是惊弓之鸟,只想趁乱抢些东西的清军而言却已是不可战胜的对手。
几乎没有什么伤亡,城中数十名打劫的就被一锅端了,很多人是在看到“明军”过来后就吓得四散而逃,结果被葛六他们一个个全绑了回来。敢于执刀反抗的只有两个清军,还是兄弟俩,结果就是双双被砍翻在地。
把人绑起后,葛五一帮人就浩浩荡荡的杀了过来,发现葛五他们把抢劫的那帮家伙脑袋都串在木杆上后,周士相先是惊讶了下,然后深以为然:乱世就得用重典,没有什么比人头更可以吓唬人!
为了震慑并警告那些还藏在城中的清军和bào徒,周士相当即命令将被抓住的这些参与抢劫的bào徒全部押过来,然后当着围观的百姓面全部斩首。
那帮人一听明军要处斩他们,吓得一个个哭爹喊娘求饶,屎niào齐流,可是周士相不为所动,同情绝不是用在这帮抢劫杀人的bào徒身上!
葛五更是杀得性起,哪里饶得过他们,一声吆喝,众人群起而上,两个按一个,“噗哧噗哧”的人头便一颗颗滚落在地。
“趁乱打劫者杀无赦!”
“反抗明军者杀无赦!”
“私藏清兵者杀无赦!”
血淋淋的脑袋伴随着三道杀无赦的命令,使得罗定城中很快安定下来。
没有抢劫者的干扰后,周士相和宋襄公又一起发动百姓,经一个多时辰的奋力扑救,在东方露出鱼肚白后,罗定的大火总算是彻底熄灭。
火熄了,天也亮了,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参与救火的百姓都累得或坐或躺在地上,宋襄公也是累得够呛,嗓子已经哑得几近不出话来。
周士相从城道上爬上城门,站在城头往下看,发现城中一半的房屋毁在这场大火之中,到处都是从废墟中升起的白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