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女学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芝麻如意卷
看男生打篮球没意思,三个人一边讨论着有意义的班草话题,一边往校外觅食去了。





重生女学霸 刘方宇妈妈
刘方宇妈妈
下午六点二十五分,去校外觅食的同学们差不多都回来了,班里一片乱哄哄的。陆延踩着六点半的点进了班,跟袁老师前后脚。
苏叶看到他手里只拿着一把钥匙,猜测他可能是骑着山地车回家吃晚饭去了。骑自行车来回大约十分多钟,倒是时间充足,不过家里人必须得掐准时间,提前准备好饭食才行。
袁老师进来就说:“我们又到了一批新书,班长带人去搬一下吧。”
之前只发了高一上学期的课本和资料,苏叶还在想着下学期的什么时候发呢,没想到这就到了。
乱了一阵,又是一大堆琳琅满目的书发了下来,不仅包括了下学期的课本和资料,还另外又发了一套课外资料,十六开本的书,随便拿出一本都有两三厘米那么厚。
其实市场上类似的资料数不胜数,很多都是不正规厂家印出来捞钱的,有的学校不负责任,就发这种次品资料给学生做,后面参考答案经常错就不说了,有时弄出来的题目都是无解的,既浪费学生的精力,又容易把学生拐到弯路上。
苏叶迅速把数学和英语翻了一遍,觉得排版还算合格,就写上名字跟其它的书一道摞在课桌上。
这会儿再看,班里已经很像高中的样子了,因为课桌里放不下那么多书,所以大家都把书摆在桌面上,高高的一摞书,像森林一样矗立在各处,感觉个个都是勤学苦读的好学生。
袁老师在班里四处走动,在苏叶身边停了下来,随手拿起苏叶课桌上的数学资料翻了翻,有些惊讶的笑问:“这是你自学的还是请了家教?”
半个班的同学看见了,都伸长了脖子往这边看,苏叶:“……算是自学的吧。”她的确没有找过家教。
袁老师翻了翻,那本资料苏叶已经做了不少,这会儿桌面上正在做的是刚发下来的这本。因为高中数学难度较高,袁老师大约是怕苏叶自学出了岔子,就叮嘱她:“遇到不会的就去问你们教数学的姚老师,姚老师虽然年龄不算大,不过上一届带出来的那个班是全校数学成绩最好的。”
袁老师刚走,王侃的胳膊就伸到前面来了:“来来来,借我瞻仰瞻仰。”
苏叶的数学资料从王侃那开始往后传,最后竟传了大半个班级,乔豆豆看了之后还给苏叶,惊叹:“苏叶,你怎么这么牛,我今天听课都晕晕乎乎的,别提做作业了。”
苏叶接过书,只好说:“其实我也有好多不会的题目,都直接跳过去了,高中的数学还挺难的。”
其实班里也有许多人像苏叶一样提前自学了,不过基本上都只能看懂课本上的部分,资料上难度稍高的就不会了,只好跟着数学老师的进度慢慢学,毕竟老师会在课堂上讲解很多例题。
晚自习的时候老师不怎么讲课,一般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虽说排了课程表,不过有的学生去做其它科目的资料,老师看到也并不阻止。
教数学的姚老师很负责任,她长着圆圆脸,带着银丝边眼镜,虽说长相可爱,不过由于不苟言笑,也不跟学生多说废话,所以大家还都挺怕她的。
一堂自习课下来,不少人都在问课后资料上的题目,姚老师见人问得多了,就挑其中有代表性的题目在黑板上详细讲解。
高一刚开始算是比较轻松的,除了姚老师,各科老师都不怎么给学生施加压力,班里学生渐渐适应了,也就暴露了本性。
前面有几个人上课时喜欢接老师的话,容易打乱老师讲课的节奏,后来袁老师趁自习的时候敲打了一番,就好多了。也有不听课睡大觉的,不过老师随口点了一下,也就不管了。
教英语的江老师讲课方法死板,下面有人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大约是以前见得多了,江老师倒也豁达,直接笑说:“让他睡,只要不打呼噜就行。”班里同学轰的一声笑了起来,把那睡觉的男生惊醒,迷蒙着一双眼瞪着前面。
陆延的英语口语倒是让苏叶有些惊讶,以苏叶在后世看遍美剧英剧的水准,可以听出江老师发音不怎么准确,自然也可以听出陆延发音跟旁人不同。
从初中时起,苏叶这一届学生学的都是美式发音,陆延却是一口标准的英式口音,苏叶听着真是好听极了,不过她跟陆延还没那么熟,不好意思让他教自己。
晚上的最后一节晚自习是语文,九点半多准时放学,袁老师在讲台上叮嘱大家:“家离得远的就结伴回去,不要走小路,住校的同学可以继续在班里看书,我们的教室到十一点熄灯,不过也不要学得那么晚,省得明天早晨起不来。”
班里住校的学生有一小半,多是城郊离得远,或者是下面县里考上来的。苏叶收拾了书包跟乔豆豆徐璐一起往外走,看见后排的陈程还在奋笔疾书,也许也是选择住校了吧。
苏叶知道刘方宇没有住校,因为前世时就听说他妈妈请了一年的假,专门在学校附近租房陪他念书。刘方宇是个妈妈boy,高三时他妈妈还在接送他上学放学,母子俩感情好得不得了,不知道出校门时能不能见到他妈妈……
乔豆豆和徐璐住得不远,却是刚好跟苏叶方向不同,三人出了校门就分开了。校门口昏暗的灯光下,苏叶果然看到路边站着的刘方宇妈妈,身材矮小精瘦,肤色很黑,还有那常年盘在头顶的盘发,两眼精光四射,像锥子似的,让人老远就能注意到她。
苏叶自知刘方宇的妈妈这时还不认识她,就打算直接不打招呼走过去,没想到走近时刘妈妈竟然叫住了她:“哎!苏叶,你看到我们家刘方宇没?”
“没……”苏叶惊讶中又有些茫然,原来刘妈妈这个时候就认识自己了。
其实两家在县里时住得并不远,只隔了一条马路,苏叶小学时又在刘妈妈工作的那个学校上学,按理说应该是认识的,只是前世时,一直到苏叶大学毕业后跟刘方宇确立恋爱关系,刘妈妈方才第一次跟她说话。
兴许是觉得苏叶没什么出息,所以没有交往的价值吧。
比起苏叶,刘妈妈更喜欢陈程。从初中时起,刘妈妈偶尔去学校接送刘方宇时,就经常跟陈程有说有笑的。后来刘方宇准备要跟苏叶结婚了,刘妈妈还偶尔在苏叶面前提起陈程,说她在南方沿海找了工作,工资很高云云。
苏叶知道刘妈妈一直看不上自己,觉得自己不论家境还是人才,都比不上他们家刘方宇,所以一直对自己不冷不淡,即便是筹备婚礼之类的事,也都是苏叶和刘方宇自己操心。




重生女学霸 小测验
小测验
刘妈妈很热情的样子问苏叶:“你分到哪个班去了?班在几楼?听说你爸妈都搬来市里了,现在住哪?”
苏叶简直要重新认识刘妈妈这个人了,从来没有见她态度这么好的跟自己说过话,难道只是因为自己现在成绩好了吗?虽说感觉有些悲哀,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成绩果然就是评价一切的标准。
“我在十四班……”
“你跟陈程一个班呀!那你跟我们家刘方宇不在一个楼层!”刘妈妈眼尖的看到刘方宇走出校门,赶紧往那边招了招手。
刘方宇面带笑容,快步走了过来,周围的小姑娘有意无意的都看了他两眼。
好在刘方宇租住的房子也在另外一个方向,苏叶随口寒暄了两句,借口时间太晚就赶紧离开了。
夜晚人少,苏叶不敢从公园抄小路,只好沿着大马路走,心里犹在叹息,曾几何时,自己和李青青在一旁看着陈程跟刘妈妈相谈甚欢,那时还羡慕不已,现在自己却也享受到了陈程的待遇,但是已经只有惊没有喜了。
路边一家蛋糕店刚刚关门,蛋糕的香甜气息丝丝缕缕的萦绕在店门口,苏叶的心思立刻转移到了夜宵上,天人交战了半天,身边突然过去一辆自行车。只听“吱”的一声,车子停了下来,陆延扭过头看着苏叶,想了想说:“苏叶,我先走了。”
苏叶:“呃……那你先走吧。”
陆延今天借了苏叶几本笔记看,两人算是有点交情了,只是又都端着陌生人的架子,只好这么不咸不淡的打个招呼就算了。
苏叶和陆延的关系以龟速升温,家里的大人们却已经到了可以互相馈赠食物的地步了。
苏叶回到家的时候苏铭泉和杨牧还没睡,杨牧怕她饿了,就先问:“要不要吃点东西?冰箱里还有酱猪蹄跟面包,你想吃什么?对了,下午的时候那边的陆老爷子送了一盒月饼过来,味儿还不错,比外头买的好多了,你尝尝?”
餐桌上果然放着一个盒子,里面是几个冰皮月饼。苏叶正饿着,洗了手就赶紧拿一个起来吃,味道香香的,只有淡淡的甜味,的确是市面上卖的好多了。
本来苏铭泉和杨牧还在犹豫着中秋节要不要买点东西去陆家看看,因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去不去都行,就有些拿不准主意,没想到陆老爷子许是寂寞久了,偶然发现这一门“亲戚”,就索性走动起来了。这么一来,苏铭泉和杨牧再带着礼物上门走亲戚就名正言顺了。
不过这些都不关苏叶的事,中秋节还不是法定节假日,学校放不放假全凭校领导的心情,苏叶估摸着是不会放假的,走亲戚什么的估计只能是苏铭泉和杨牧两人回去了。
这周三就是教师节,张若洋估计是做班长做习惯了,遇上教师节就条件反射,找几个班委提了一下教师节送礼物这事,不过除了张若洋本人外,其他班委并不热衷,毕竟刚开学,连老师还没认齐全呢,怎么送礼物?不如以后熟悉起来再说吧,张若洋也只好作罢。
第二天的英语课在下午,正好在生理卫生课的后面,当英语老师抱着一卷试卷进来时,班里同学集体失望了,就算不上生理卫生课,上自习也好啊,总之什么都比考试好。
微弱的抗议很快被镇压下去,英语老师笑着说:“只是一次摸底考试,看看你们的真实水平,时间两节课,想要去厕所的趁现在赶紧去。”然后就把试卷传了下来,几个同学见状狂奔向厕所。
英语试卷的难度比中考多了不少,苏叶花了一节半课的时间做完,抬头一看,陆延也已经做完了卷子。
老师走下来看了看他们二人的卷子,轻声说:“做完可以交到讲台上去了,然后下来上自习。”
苏叶随手把卷子递给陆延,陆延就走到讲台前把两张卷子放了上去。只听王侃在后面低声哀嚎:“卧槽,还是不是人啊!”
不过一会儿功夫,班里已经有同学陆续交卷子了,果然是全市的精英都集中到了一起,水平就是高,苏叶有些后悔没有多检查两遍再交卷了。
晚上的英语自习课上老师一直坐在讲台前改试卷,试卷翻得哗啦啦响,让下面同学的小心脏也跟着怦怦怦跳。
还差十五分钟下课的时候老师把卷子随机散了下来,说道:“我把作文都改好了,剩下的选择题答案写在黑板上,你们都不要改自己的试卷,改好之后由小组长把分数统计上来,试卷我明天上课的时候讲。”
这效率一下子高了起来,刚打下课铃的时候分数已经统计好了,大家的试卷也都被乱哄哄的从别处传到了自己手上。
苏叶的卷子不知道是哪个人改的,上面的对错都画得极大,看上去一点不整洁美观,分数倒写的清楚,一个大大的“134”。
这也是苏叶意料之中的,试卷难度偏高,貌似还有不少超纲的单词短语,能考到这个分数已经算是没有退步了。
四下里一交换分数,陆延的最高,考了141,苏叶借了他的试卷看了看,他作文竟是满分,这一项就比苏叶多了四分。张若洋的分数也不低,有131,坐在陆延前面的那个女生跟苏叶一样的分数,看来也是个劲敌。
乔豆豆和徐璐还有王侃他们就差了一些,乔豆豆抱怨说几个月没看英语,连单词都不认识了,怎么可能考得好。
第二天英语老师上课时先公布了前十名,以示表扬,陆延果然是第一,第二名是苏叶不认识的一个女生,第三却是陈程,苏叶和陆延前面那个女生并列第四。
从第一落到第四,苏叶感觉有些惭愧,虽然明知市一中的学生不会简单,不过心里还是小看了他们,这段时间闲书没少看,又只顾着看数学,却把其它的都丢掉了,看来以后英语的资料也得多练习一些才行。




重生女学霸 借院子
借院子
苏叶每天晚上回到家洗漱之后,就把当天记的单词和语法重温一遍,确认记牢了,再把第二天要记的部分写到一张纸上,留着翌日抽出闲碎时间记忆。每天记的一张纸都好好的攒起来放在抽屉里,留待以后复习。
张若洋到底还是叫了文艺委员一起在后墙的黑板上出了一期教师节快乐的黑板报,倒是博得来上课的老师们一笑。
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了,都说学校不上晚自习,苏叶中午回家的时候还在想着爸妈什么时候回县里去走亲戚。
到了家门口还没开门呢,苏叶就听见小婶曹立春的声音,穿透力极强,估计邻居们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本来说要自己去进货,建国就买了个摩托车,结果到现在门面还没找好。”
然后是苏建国的声音:“镇上哪有多少店面生意好的?卖衣服也挣不到多少钱,那些小饭店生意倒是好,不过都是赊欠的,钱收不回来也不管用!”
苏叶打开门进去,苏建国笑着招呼了一声:“小叶儿回来了?”
曹立春还记着上回去借钱时苏叶说的话,脸子立时拉了下来,也不搭理苏叶。
杨牧每天都是掐着点给苏叶做饭,这会儿正好能开饭,大家围坐在餐桌边。
曹立春帮着杨牧端菜,嘴里羡慕的说:“你说你们家怎么就招了财神爷了,一下子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你看那灯,也不知道多少钱买的!”
“那都是买房子的时候人家给装修好的,要是我们自家装修也不会弄得那么好。”杨牧坐下,先给苏叶夹了一块清炖排骨。
吃完了饭,苏叶回了自己卧室,他们几个则去了客厅继续说话。
苏建国说:“二哥,你们家那院子空着怪可惜的,要是你们不用了,就给我养鹅用吧。”
曹立春赶紧接着说:“那院子长久不住人,长的都是杂草杂树苗,到时候就废了,我们给你看着院子,以后你们要是回老家了,也不用再收拾了。”这话说的,倒不像是借人家院子,而是帮人家当一个免费看门工了。
苏铭泉是真的没有打算再回去搞养殖,不过那院子是他们家分到的宅基地,又用自己的耕地跟大队里换了后面的一大片荒地,这才弄了一个比正常宅基地大了几倍的院子,要是苏建国他们打算一直用自家的院子养鹅,以后就不好说了。
其实杨牧是不愿意给他们的,苏叶以后上了大学,他们老两口还呆在市里干嘛呢,还不如回老家去,种点菜,养些鱼,那院子正好用来养老。
苏铭泉沉吟了半晌,说:“你们也准备养鹅,准备养多少?”
苏建国笑说:“先养一千试试看,那时候我看你们弄的也怪简单的,那鹅又长得快,一茬下来就能挣一万多块。”
杨牧笑了:“那是看着简单,我跟你二哥可不少操心,就那样还死了不少呢。不信你问你二哥,那时候夜里都睡不好,就担心出什么事。”
曹立春见杨牧的意思是不想借,忍不住插嘴道:“那院子是二哥的院子,自然是二哥说了算,总不用再问小叶儿了吧?”说着瞄了杨牧一眼。
苏铭泉不高兴的皱眉:“借是能借给你们,就是以后我跟你二嫂回去住的时候你们还得把院子让出来。”
到最后,苏铭泉把老家院子里的钥匙给了苏建国,苏建国和曹立春怕回去晚了赶不上客车,很快就走了。
两人左顾右盼的出了小区大门口,曹立春艳羡的说:“啥时候咱也能搬到市里来?哎,不如叫老头儿老太太住到这,咱们也好得空来这住两天。”
“别胡扯了!要不是你偷着借给你兄弟三万块钱,咱们能会没本钱开店?开了店挣了钱,你想住哪不行,现在又在这瞎想!”苏建国也没脸跟侄女借钱了,想着二哥二嫂养鹅没少挣钱,就索性来借院子,瞧见二哥一家现在过得这么好,心里也颇不是滋味,更不能听曹立春说这些蠢话。
曹立春也不甘示弱:“你还有脸说我?是谁一回来就拿着钱去买摩托车,买就算了,还买那么贵的,把钱都花完了!”
两口子吵吵嚷嚷,也不顾路人侧目,就这么去了车站。
晚上苏铭泉和杨牧买了月饼和水果去了陆老爷子家,晚间回来时竟又被陆老爷子强行送了几只大闸蟹,让苏铭泉和杨牧二人哭笑不得,回到家里犹在感叹,孩子太出息了也不好,长大了不在老人身边又有什么用呢,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独自一人生活,其中的孤独寂寞与失落可想而知。
周四这天正是中秋节,苏铭泉和杨牧一大早就起来,准备回县里走亲戚,除了县城的苏叶姥姥他们,还有老家的爷爷奶奶等亲戚,要在晚饭前赶回来,算起来时间还挺紧的。
杨牧多给了苏叶五十块钱,让她中午买着吃,又叮嘱她出去别忘了锁好门。在苏叶六点四十出门上学的时候,苏铭泉和杨牧也都收拾好准备回去了。
到了下午,果然从别班传来消息,说是因为中秋节,所以晚上不上晚自习,班里同学欢呼雀跃,却又有些不放心,纷纷催促班长去办公室问班主任。
张若洋被烦得不行,只好去了办公室,回来之后全班同学都不说话了,只盯着他看。张若洋走到讲台上,严肃道:“袁老师让我通知大家,晚上不上晚自习,明天早上照常晨读,不要迟到。”他的话还没说完,已经被下面的欢呼声淹没,张若洋只好无奈的走下来。
有了这样的好消息,周四下午的音乐课被数学老师霸占都没有人抗议。放了学,苏叶照样跟乔豆豆和徐璐一道出去,到了校门口,见王侃正把他的自行车折叠起来往一辆大奔商务车的后备箱塞,驾驶座上有个疑似王侃爸爸的中年人探出头来催他:“你快点行不行,全家人就等你一个了!”
王侃不抬头的回嘴:“看你说的什么话,就好像你不是全家人的一份子似的。”关了后备箱,王侃正要绕到副驾驶座,刚巧看见苏叶三人,就呲着一口大白牙笑着招了招手,在他爸爸的连声催促下上了车。
乔豆豆目送大奔走远:“妈呀,王侃家还真有钱,回头干脆叫他侃爷得了!”




重生女学霸 背诵课文
背诵课文
苏叶回到家时,苏铭泉和杨牧刚刚到家,不知道之前在讨论些什么,见苏叶回来就绝口不提了。
杨牧去厨房看了看那几只大闸蟹,还都活着,就说:“今儿晚上吃螃蟹,你们爷俩还想吃什么,我来做。”
后来苏叶才知道,苏铭泉和杨牧这天回老家,爷爷奶奶话里话外想要几万块钱买个面包车,家里只有小叔年前买了个驾照,明摆着是小叔想要车,却不好意思开口。
苏铭泉回去后一看见苏建国家门口停着的那辆拉风的摩托车,心里就有气。苏建国除了有几亩地外,别的什么本事都没有,干活怕累,出外又嫌受气,真是百事不成,前些日子给了他做生意的本钱,又被他乱挥霍一通,就直接拒绝了买车的提议,只说回头苏建国养鹅做大了再说。
本来苏铭泉和杨牧下岗之后,在苏叶的爷爷奶奶跟前颇不讨好,尤其是苏叶奶奶,没少跟她小儿媳妇一样在外面说他们家坏话。现在苏铭泉发了财,连带着回回去看他们老两口都带许多礼物,吃穿用无所不包,都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好东西。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见苏建国不愿出钱买车,苏叶的爷爷奶奶也就没有再提。
不过儿女既是发了财过上了好日子,再看到老父老母过得不好,心里也是难受。苏铭泉就和杨牧商量着,等来年开了春,给苏叶的爷爷奶奶盖上个二层小楼,让苏建国他们一家搬过去一起住,也免得儿女在外担心老人。
吃完饭,苏叶问了些家里的情况,知道小姨如前世一般把女儿放到姥姥家照顾,姥姥姥爷如今整天逗弄小外孙女,过得和乐许多。
其实苏叶的姥爷姥姥都七十多岁了,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不过跟儿子儿媳闹得那个样,以后还不知怎么办呢。照杨牧和苏叶的想法,就是把姥爷姥姥接到自家来养老也没问题,可是姥爷和姥姥都是老观念,不愿去女婿家长住。杨牧回去时提了一句请保姆的话,当场就被苏叶的姥姥骂了回来:“有点钱就乱花,请什么保姆,我跟你爸又不是瘫在床上不能动了!”杨牧只好闭了嘴。
奔波了一整天,苏铭泉和杨牧都累了,一家人也没有什么赏月的雅兴,索性早早就洗洗睡下了,苏叶换了睡衣,照旧窝在窗下的小沙发上看“闲书”。
透过轻纱窗帘,可以朦朦胧胧的看见外面的一轮满月,苏叶放下书端起桌子上的热牛奶,对着月亮发起了呆。
重生以来,苏叶先是经历了非典和中考,后来一段时间复习了高中的知识,再后来就是彩票中奖,全家搬到市里来,一件事接着另一件事,除去确定了要尽量保持自己的成绩之外,对于以后人生的规划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现在慢慢适应了高中生活,苏叶需要认真想一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照苏叶家现在的境况,苏叶觉得她就算不考大学不找工作也完全可以过得很好,不过人生总是要有点追求。前世时她喜欢文学历史方面的知识,虽然看了不少相关方面的书籍,但是不成系统,也没有认真的研究过,这一世有了机会和时间,苏叶真的很想要在这个学科里做出一番成绩。
1...7891011...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