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女学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芝麻如意卷
另外,上一世苏叶自学了一些法律,日语也懂个皮毛,这都是她自己喜欢的,现在同样不愿丢下,也许上了大学可以跟着老师从头开始学。
重活一世,拥有了安逸的生活,且没有上一世的为情所困,苏叶感觉每一天都像是活在天堂一般,对知识的渴求更是达到顶峰,上厕所时固然捧着书看,吃饭时也恨不得一手拿书,一手拿筷子。
前世的苏叶阅读量已经不小,但相比较于古今中外浩瀚的书籍,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唯一苦恼的地方就是,成绩不能下滑就需要每天做大量的机械练习,在苏叶看来无疑是浪费生命,可惜应试教育就是如此,因此只能尽量在学校把所要学习的东西学好,回到家尽情的投入知识的海洋。
周五早上第一节是英语课,老师走进来第一句话就是:“课文背得怎么样了?下面我来找两个同学背一下。”
一、三、五是语文晨读,二、四、六才是英语晨读呢,可是同学们只敢腹诽,赶紧低下了头,默默祈祷不要被老师抽到。
英语老师压根没有布置背诵任务,这会儿好像失忆了一样,居然就真的看着座次表开始找人背诵了。
一个男生被点了名,站起来磕磕巴巴的背了一句,然后就低下了头沉默。
英语老师等了一会儿,没理会那个站着的男生,又找了一个,第二个人比第一个好一些,把第一段背了下来。
班里同学见已经找了“两个”人,就默默的松了口气,王侃低声吐槽:“卧槽还好没找我。”
王侃话音刚落,就听见老师说:“王侃!”
苏叶差点没忍住笑,陆延也笑着回头看了王侃一眼,张若洋更是直接笑趴在桌面上。
王侃抓耳挠腮的也没背完一句,只好陪着站在那。
英语老师是特意从上次小测验成绩中等的学生里找的人,就是为了看看这一届学生的自觉性,没想到竟没有一个背完全文的。
“陆延。”英语老师心里暗自祈祷,这成绩最好的学生可千万不要当场掉链子,万一他也不会背,那可就难以收场了。
陆延站起来,两手垂在两侧,手指修长,指甲圆润,指端隐约可见老茧,苏叶正猜他是不是学过钢琴,就听陆延开始背诵了。
陆延的声音像中提琴一样,厚重而丰满,回荡在安静的大教室里,无端就让人感觉温暖。他并没有从开头背起,而是挑了全文最精彩的一段背诵,苏叶知道他整篇文章只背了这一段。
由于口音的差异比较明显,陆延背完之后,英语老师也有些惊讶,不过并没有问他什么,而是直接让他坐下了。
有了陆延这个好示范,英语老师又有了底气,对那几个仍旧站着的同学说:“你们自己好好看看差距在哪,虽然都说进了市一中就是一只脚进了大学,不过按照往年的升学率,考上一本的全校也只有那么二百人左右,也就是说,你如果在全年级排名不到前二百,那你就别想着考个好大学了。……”
英语老师足足花费了半节课的时间给班里的同学做思想工作,那几个站着的同学也陪着站了足足半节课才坐下。
不得不说,英语老师教学水平一般般,但是的确有他自己的一套笨方法,除了默写单词背诵课文外,英语老师常常弄了卷子来让他们做,还大多是超纲的,让人不得不提前自学单词,省得考试时看不懂卷子。
这样一来,语文老师的晨读课上,许多人也开始偷偷背英语。袁老师发现后并没有说什么,苏叶知道,到了高二高三,学生需要大量背诵政史地的时候,语文晨读就更加名存实亡了,袁老师带过几届毕业班,想必早就清楚这一点。
九月底,班里又开始隐隐约约躁动起来,每天都有无数的小道消息,说着国庆节会放几天假。
27日这天正是周六,下午只有两节课,第一节历史,像听故事一样就过去了,第二节是自习课,一般袁老师会来溜达一圈。
刚下课的时候王侃就像猴一样的窜出去了,不一会儿回来兴奋的说:“一班的班主任通知了,这周日照常上课,下周三开始放一个星期的假!”
这句话就像是冷水溅入了热油锅,半个班都炸了起来,众人七嘴八舌的凑过来问:“真的吗真的吗?真的放一个星期的假?”
“那当然是真的了,我哥们儿上课的时候给我发短信,我特意下课的时候跑去问他的!”王侃晃了晃手里的翻盖诺记。
一时袁老师进来,班里立刻安静极了,空气里都仿佛充满了渴望。袁老师呵呵一笑:“你们已经知道了吧?”
下面的同学异口同声:“不~知~道~”
“不知道啊,那我就通知一下,明天照常上课,最后一节课你们上自习吧,班长和纪律委员注意维持秩序。”袁老师说完抬腿就走。
同学们立刻急了,纷纷大喊:“哎!袁老师,你还没说放不放假呢!”
袁老师就当没听见,笑眯眯的背着手走了:你们不是不知道吗,我就是不正式通知你们,让你们慢慢着急去吧。
虽说袁老师没有明说,不过大家都相信了国庆节放七天假的事,都各自盘算起了国庆节做什么。
王侃苦口婆心的劝张若洋:“拜托你帮帮我吧,我家那个堂妹死活让我请你一起去旅游,说要是请不到你,也不准我去了。”
“不去不去,你们家的人出去玩,带我一个外人算什么?”张若洋不领情,而且王侃那个堂妹常常往张若洋家打电话,没少让张若洋被父母怀疑早恋。
张若洋不理会王侃,反去勾搭陆延:“陆延,放学去打篮球,你去不去?”





重生女学霸 老一代人的故事
老一代人的故事
乔豆豆收拾好了她的大书包,单肩背着,一手拉着苏叶神秘兮兮的说:“咱们去f大玩去,f大附近的小吃比我们学校门口的还多,那边还有好几家租书店,上回我见了没敢进去,今儿个你们俩陪我去租两本看。”
苏叶迟疑了一下,说:“可是我没跟爸妈说,万一回去晚了他们要着急的。”
乔豆豆闻言忙拉住往外走的王侃:“侃爷,把你的手机借苏叶用一下呗。”
王侃大大咧咧的把手机掏出来递给苏叶,一边冲乔豆豆喊冤:“什么侃爷,你觉得我很会侃大山吗?我平时很安静的好不好?”安静的美男子王侃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跟乔豆豆闲磕牙。
苏叶拿了手机去走廊上打电话回家,心里想着果然还是有个手机比较方便。
陆延提着书包走出来,他跟王侃和张若洋几个人约好了去打篮球,便冲走廊上的苏叶挥了挥手,脚步轻快的跟张若洋一起下了楼。苏叶一边拨电话,一边想,陆延看上去比刚开学时心情好多了嘛……
苏叶拨通了电话,几句话跟杨牧报备了一下,就挂掉电话还给王侃,跟乔豆豆和徐璐一起去f大了。
f大是市里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周围自然是小吃云集,好多家租书店都藏在小巷里,看上去破破烂烂历史悠久的样子。
苏叶前世时经过这里无数次,只是没仔细逛过,这会儿正好饿了,就买了鸡蛋灌饼拿在手里吃,跟着乔豆豆和徐璐进了一家租书店。
租书店大同小异,都是小小的门面,里面摆着各种书籍,绝大部分是快餐文学,什么玄幻的修仙的打怪练级的,还有女生最爱看的各种言情,名著之类的倒是少之又少。
苏叶手里拿着灌饼,不好用手摸书,只是拿眼睛看。言情那边琳琅满目,大多是湾湾的小言,苏叶以前是上了大学才看过两本,后来觉得写的都差不多,也就没了兴趣。
不过看乔豆豆和徐璐左拿一本右拿一本的样子,显然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苏叶在名著那边没找到喜欢的书,就站在乔豆豆和徐璐身后看她们挑书。
到最后,乔豆豆和徐璐各借了两本,乔豆豆借的都是湾湾小言,徐璐却借了两本金庸武侠,只有苏叶一人空手而回。
乔豆豆心满意足的抱着书,问苏叶:“你怎么不借啊,没有喜欢看的书吗?”
“湾湾小言我以前看过,不好看,武侠小说倒是好看,不过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什么的都看了一遍了。”苏叶近来想要看哲学类书籍,可是不管是西方哲学家的著作,还是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在书店都不容易找到,她想起市里还有个图书馆,只是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乔豆豆和徐璐都是市里土生土长的,兴许她们两个知道呢?
乔豆豆听苏叶问起图书馆,想了想说:“图书馆我以前去过一次,好像不能把书借走——而且也没什么好看的书。”
苏叶略郁闷,现在的网络购物还没发展起来,至少还要再等一年,买个书倒成了难事。
第二天,乔豆豆顶着一双黑眼圈来上学,晨读课上哈欠连连,老师刚一走就睡死过去,显见得是昨晚看书看入迷了,没睡上觉。
苏叶有点担心她会落下功课,这种小说因为比较理想化,写作手法又容易让读者有代入感,所以很容易上瘾。虽说平时读来消遣很不错,不过这个时候影响了成绩就不好了。
果然没过多久,班里就出现了第一个由于沉迷小说而导致成绩急速下滑的同学。那个男生进班时排前五名,就坐在讲台前的第一排中间,刚入学没多久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数学天赋,是数学老师心尖尖上的宠儿。没想到他突然间喜欢上了这些租书店里的小说,一天要看十几本,他也是胆子够大,坐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每天上课时看,下课时看,放学了回家看,袁老师找他谈过两次,却丝毫没有用。
国庆节后的一次数学小测验,他的成绩一下子滑到六十名,要知道,全班也只有六十多个学生呢。
苏叶和徐璐早就劝乔豆豆不要再看,趁这件事终于说服了她。一来乔豆豆的成绩也有所下滑,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压力不小,二来她看了一段时间,觉得每本书都大同小异,而且租书店那些书都是一个类型的,看多了就没趣了,三来苏叶吓唬她说,黑眼圈时间长了就再也不会消失了。乔豆豆可不想一辈子顶着一对黑眼圈,所以就顺势戒了湾湾小言。
苏叶怕她哪天再犯,索性主动借给她几本书:“你看的那些言情小说都是假的,编出来的,这几本书里可都是大作家真实经历过的爱情。”那几本书里有描写沈从文对他妻子的感情,其中说到老先生七十多岁时还贴身珍藏着他妻子写给他的第一封信,拿出来看时老泪纵横,还有杨绛先生写的杂文,记述了她与丈夫钱钟书下放时的事情,字字句句中都深藏着对丈夫的感情和对生活的乐观。
也是命中注定,那个坐在第一排的男生不管老师和家长如何训教都始终没能戒掉小说,后来高二分班时成绩已经稳定在倒数前三。而乔豆豆却只沉迷了一段时间,戒掉后也再没有看过,后来成绩也渐渐提了上去。
且说国庆节如期来到,苏铭泉的期货市场也放假了,全家人商量着去哪玩两天,最后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苏叶的姥姥姥爷接来一起出去玩。
社会快速发展,老年人出远门有许多不方便,难得有这个机会,杨牧和苏铭泉都愿意让老人享受一下旅游的乐趣。
不过苏铭泉往老家打电话,问了苏叶的爷爷奶奶要不要一起去,却被回复说要帮苏建国养鹅,没时间出来。
苏建国是最小的儿子,一向最是得宠,而且老人惯会劫富济贫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有正式工作,一事无成的小儿子就格外心疼些。
苏叶的爷爷奶奶早就说了会把所有的东西留给小儿子,以后也只跟着小儿子养老,苏铭泉和苏叶的大伯苏德永虽然腹诽老人偏疼,不过也没有说过什么。除了苏德永抠门,不大往老家拿什么东西外,苏铭泉从开始工作时就没少往家送东西送钱,不过那些东西和钱最后都拐了个弯进了苏建国的口袋里罢了。
好在客房里大床和家具都是现成的,苏叶帮着杨牧把床铺好,又买了新被子回来。苏叶的姥姥姥爷坚持不让人回去接,就自己坐客车来了市里,不大会儿功夫苏铭泉从车站把二老接到了家里。
苏叶的姥姥乐呵呵的在屋里四处逛了逛,赞了一句:“这房子是挺好的,人家还送装修送家具。”颇有一种占了便宜的感觉。
苏叶姥爷终年板着个脸不爱说话,这会儿坐在客厅看着电视吸着烟,脸上也有了笑模样。
下午的时候苏铭泉带着苏叶姥爷出去泡澡按摩,苏叶姥姥和杨牧在家准备晚饭。小区里的金桂花开得正旺,苏叶就把阳台和卧室门都打开通风,满屋子桂花的甜香味。
苏叶姥姥的声音隐隐约约从厨房传过来:“……她把乐乐送到她婆姐家照顾两天,等我们回去了再送来……小叶儿现在学习怎么样?……唉……不学习的时候天天发愁她不懂事,怕她考不上大学,现在又太用功了,怕她念书念得身体差,真是这样也不是,那样也不是……”
苏叶闻言悄悄的笑了,姥姥一辈子爱替别人操心,不管是什么亲戚邻居的,整天的念叨来念叨去,也多亏了她的热心肠,越到了晚年,越是有人敬重她,苏叶记得每逢年节,去看望姥姥的后辈们送的礼物堆都堆不下。
不一会儿,姥姥果然扬声喊道:“小叶儿,过来尝尝我做的鱼丸好不好吃?”
苏叶丢下书去了厨房,姥姥做的鱼丸是一绝,用下好的鱼丸放在鱼羊肉吊出来的高汤里,那味道,简直鲜得要飞起来。
盛出一小碗汤,苏叶端着碗在厨房里看妈妈做粉蒸肉,姥姥切着蔬菜,一边说:“六零年的时候饿死多少人哟,那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有的一家人能饿死一半,你看看现在的人都有多浪费,说是剩菜吃了致癌,吃不完的都倒掉,唉……”
苏叶见姥姥又开始忆苦思甜,忙顺势问她以前的事。
姥姥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知道不少典故,把自家的事讲的差不多了,就开始讲亲戚家的事,还有不少神神鬼鬼的传闻,听得苏叶兴致高昂。虽然故事都短了些,不过论起精彩程度,绝对不比一些小说差。
一直到苏铭泉和苏叶姥爷从外面回来,姥姥才转了话题,苏叶回屋找个笔记本,把记得的内容一条条记下来,她总觉得老一代人经历过特殊的年代,这些磨难应该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才好。




重生女学霸 数学小测验
数学小测验
苏叶一大家子跟团出去玩了四天,回来时都累得不行了,苏叶姥姥姥爷在市里歇了一天,坚持要回去,十月六号这天下午,苏叶和杨牧苏铭泉一起把二老送去了车站。
回来时已快到晚饭的时间了,苏叶三人下了公交车从公园抄近路,虽然是十一黄金周,不过公园里并不热闹,只有零零散散的三两个老人或者带婴儿出来透气的少妇。
篮球架下有个人孤零零的在那投篮,短发上晶莹剔透的都是汗珠。陆延转身的功夫看见苏叶,笑着挥了挥手,苏叶也笑着跟他打了招呼,正要跟着爸妈离开,陆延忽然抱着篮球跑了过来,先问了叔叔阿姨好,又问苏叶的数学卷子做完了没。
杨牧赶着回家做晚饭,就跟苏铭泉先走了,一边嘱咐苏叶早点回家吃饭,又请陆延去家里吃晚饭,被陆延礼貌的拒绝了。
数学老师发了四张卷子,还没放假的时候苏叶就做完了两张,初一那天还没有出去跟团旅游,又趁空把剩下两张做了,便回答说:“做完了,怎么了?”
“第三张卷子的最后一题我做不出来,你做出来了吗?”
那一题苏叶也印象深刻,其实并不难,只是有点脑筋急转弯的意思,她也是第一次没做出来,后来做英语卷子的时候脑筋一动,才想起来怎么做。
苏叶就说:“那一题啊,其实不难,只是你没想到而已,不过一时讲不清楚,回头我把卷子给你看吧。”
“那就先谢谢你了。”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打篮球?”苏叶前世大学时选修过篮球课,补考好几次才及格,曾发誓一辈子不碰篮球,现在看见篮球倒有些手痒了。
“出来散散心,你会玩篮球吗?”一瞬间陆延又露出了那种心事重重的表情,不过很快就笑着邀请苏叶一起玩了。
苏叶学过定点投篮和三步上篮,这会儿都忘得差不多了,站在篮下不远的地方倒是可以投进去。陆延也不嫌弃她技术差劲,两个人就这么比赛投篮,不过陆延站得远远的,苏叶就站在篮下……
陆延在苏叶家楼下等着苏叶去拿试卷,一时苏叶噔噔噔的跑下楼来,因为刚刚打篮球热得脸蛋红扑扑的,一双眼睛闪闪发亮,把手里的卷子递过来,说:“等明天晚上晚自习的时候再还给我吧。”然后就跑回楼上去了。
其实陆延还想问问她明天要不要出来打篮球的,虽然她技术确实超烂,但是总比一个人玩强得多了。
陆延回到家,保姆张阿姨就赶紧过来把篮球和试卷接过去,笑着说:“太太刚刚又打电话来了,让你赶紧回个电话去呢。”
“……说了什么事吗?”陆延还正跟家里赌气,已经很久不接他爸妈的电话了。
“那倒没说,不过你还是回个电话过去吧,上回太太跟我说,北京的老太爷这段时间身体不大好……”张阿姨去厨房倒了水出来给陆延,又想说些什么,不过陆延已经上楼去了。
保姆张阿姨是陆延妈妈给陆老爷子找的保姆,并非本地人,而是特意来这里照顾陆老爷子的,这也是陆延妈妈作为儿媳妇的孝心,毕竟她平时并不会跟公公有什么交集。这回陆延赌气来了这里,保姆张阿姨倒是派上了用场,整个一陆妈妈的内应,把陆延每天做什么吃什么说什么事无巨细通通给陆延的妈妈汇报一遍,被陆延知道后大大的发了一通脾气,张阿姨才稍微收敛点。
且说苏叶出去玩了一圈,顺便又缠着姥姥说了好多故事,回来时都记满一本小册子了。
七号这天要上晚自习,苏叶从买回来的纪念品里找出两条手串,准备送给乔豆豆和徐璐,还有一个虽说不怎么值钱但是雕工和寓意都很好的玉雕,准备回县城的时候送给李青青。
到了班里,苏叶把手串送给乔豆豆和徐璐,正好被王侃看见,就探头过来讨要礼物:“有没有给我准备的礼物啊?”
苏叶没好气的说:“只有我好姐妹的,没有你们男生的。”
王侃装委屈:“这不公平~~”
不过他还没哭完委屈,就被苏叶一句话堵了回来:“那你出去旅游给我带礼物了没?”王侃立时哑口无言,他确实没给苏叶带礼物,不过他是完全没想到给任何一个人带礼物……
乔豆豆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哈哈,一看就知道你没交过女朋友,连这个都不懂!”
上了高中后情侣明显多了起来,就比如苏叶每次放学都能看见不知哪个班的两人,永远一起放学回家,不过两人之间又永远隔着近一米的距离,还以为自己没手拉手就能瞒天过海呢,殊不知别人早就看出来了。
王侃就涎皮笑脸的说:“乔豆豆你做我女朋友呗,我保证每天请你吃炸鸡翅。”倒把乔豆豆闹了一个大红脸,一扭身不搭理王侃了,王侃得意的笑了两声,全胜而归。
张若洋敬佩的冲王侃竖了个大拇指,厚脸皮神功修炼得小有所成,不简单。
陆延把苏叶的试卷还了回来,苏叶看他的数学试卷也做完了,就借来看看。也许是因为性格的差异,苏叶做的大题每一步都写得清清楚楚,试卷上密密麻麻的,陆延只是将重要的解题思路写在上面,同样有练习的效果,但是比苏叶节省不少时间。
苏叶看了几个大题,与自己的思路并不一样,与老师的思路也不同,不过最后却异曲同工,做出一样正确的答案,甚至有的题目在苏叶看来,解题步骤更加简洁巧妙,比老师的方法还要更胜一筹。
从此以后,苏叶就养成了跟陆延讨论数学题目的习惯,从陆延那里学到不少方法。
第一册数学课本上到一半的时候,姚老师弄来一套卷子小测验,全年级同一时间考试。不枉苏叶将大半精力用在了数学上,不负众望的考了个第一,145分,陆延只比苏叶少一分,位列第二。
不过班里其他的同学就没有那么高兴了,考到120以上就算是极高的分数了,全班也只有不到十人,更多的人只考到九十多分,还有好多人甚至没有及格。
这对于在初中时都是尖子生的学生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虽说试卷的确比课后习题难了不少,但是班里也有考高分的,这让许多人直接消沉了下去。
苏叶很理解这种心情,前世她念高一时,第一次数学考试只考了九十,那时老师并没有公布名次和成绩,她还误以为自己是全班倒数,从此以后就破罐破摔。直到高二学到立体几何,那简直是专为苏叶量身打造的课程,数学成绩才慢慢提了上来,到了高三,苏叶自己闷头自学高一高二的数学,高考时又遇上数学题目最简单的一年,这才侥幸考上大学。
姚老师发完试卷,只点了一下这次数学测验苏叶是全年级第一,其它的并没有提及。
下课时乔豆豆借苏叶的试卷看答案,满脸的沮丧,简直要哭出来了,嘴里嘟囔着:“我初中的时候数学从来没有低于130分……”一边问苏叶,“题目这么难,你怎么能考这么高的分啊?”
苏叶想要说些什么哄她高兴,却一时无话可说。猛然间想起前世看过的一个笑话,倒挺应景的:学渣问学霸,你是怎么考到145分的,学霸回答,做错一道填空题就行了。
呃……不过这个笑话还是不说出来为妙,苏叶拿过乔豆豆的试卷看了看,99分,说起来应该也不算差,只是不清楚班里排名情况如何。
苏叶找了数学课代表,他也不知道具体排名情况,只知道帮老师发试卷的时候发现九十分以下的还挺多的。
1...89101112...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