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飞越三十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茶碗





飞越三十年 第57章 低劝
“我......不...了...”
李一鸣半个浪字在嘴里打着转,然后因为车子弹动被吃了回去,变成了字。
大概是觉得儿子听进去了,李建国一边叹气一边接着说:“你刚才也看到了,书里写的,跟我们找到的那个没全对上。
榕树不只是两棵。进来时你发现还有什么不对的吧,最后砸出来也没有洞,没有什么布包,没有大黄鱼......
没错,东西是找到了,但书里写的不是全准的,你说的什么低买高卖...是这个吧?”
“嗯,是...还有高卖低买,叫作卖空...”李一鸣想了想,“就是你觉得这个东西会跌价,就可以先借来卖,然后等跌了再买回来还回去......一毛钱买,两毛可以卖,两毛卖掉,一毛钱再买回来,这样的操作。”
李建国长长呼了口气,骑到一片田边,看着一百多米内都没人,干脆停下来,踩着路边一块大圆石,准备跟儿子好好说下这事。
在李建国眼里,儿子脑子中再多三十年后的书,他也是孩子,那些书准不准还两说,但自己可是有人生经验的。
至少他年少时是真听过父辈爷叔们说起当年的股票交易,抢帽子发大财亏了钱跳楼什么的那些都是真事。
“一鸣,”他微微偏头看着路边的田,开口就问,“我不管是哪种,我就问你,那书里说的数字一定准么?”
“现在不知道准不准,......有几本是写得一样的。”李一鸣很老实地摇头,因为他发现有一种可能,就是三十年之后可能大家会抄来抄去,那么把错的抄进书里的可能也是有的。
李建国叹了口气,苦口婆心讲道理:“儿子,爸不是不支持你,但你得知道,钱来得不容易,你如果弄错了,怎么办?本来我们可以建几个厂的,你想弄更多的钱,结果赔光了,反而连一台机器都买不来,......”
“我...我会好好看资料的...我会小心的。”李一鸣认真地说道。
“虽然这次还是找到了,但肯定那资料是有错的,对吧?但这个毕竟还是个东西,你多砸几下,总能看到,那股票是什么?不就是一张纸?”
李建国有些无奈地摇摇头,“你知道蒋光头吧?当年他也是炒股票,开始赚了不少,后来亏了本......”
“呃,知道,他还有个名字叫常恺申。”李一鸣点点头,“他是跟张静江、戴季陶和陈立夫一起炒股,后来亏本之后就去......”
去了哪,李一鸣没说下去,因为那故事里说的是,蒋光头炒股大亏,为了逃债南下花城,协助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当上校长,一路成长为了委员长,......
这想表达啥意思李一鸣没弄明白,是和升职加薪当上ceo迎娶白富美相似的政版励志故事?
但李建国的思路被带偏了,扭头角度更大:“常恺申?谁啊?蒋光头?这什么名字?”
“嗯,好像有本书里提到,清华的一个历史教授这样翻译的,然后十年后她被电信诈骗了一千六百多万......”
等...等下......
李建国脚一滑,车子往外倒去。
李一鸣跳下车,李建国好不容易把车子重新稳住,扭头用差点回不去的姿势看着儿子:“什么?”
“哪个什么?”
“算了......”李建国摇摇头,这事不是重点,“上车,时间不早了。”
其实李建国想的是反正现在连去香江的事都还个影子,讨论这什么买不买股票还有什么别的东西......
实在是有点早。
真到儿子要买时,自己再劝说好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处理这些金条。
儿子沉默,他也沉默。
心事重重,回去的那一小段路,好几次李建国都差点把车子骑到田里去。
来到停车子的地方,看到程爱国正站在车边上看着四周抽烟。
看到两人,程爱国笑着松了口气:“这大热天,我差点想到车底下凉快了!东西送了么?”
“送了!”李建国轻描淡写地说道。
“爱国,一会到城里看到邮电局停一下。”
“嗯。”
从这里到zc区只有一个小时,到了邮局,程爱国把两人放下,他要先去送东西。
李建国看着李一鸣把已经封好的信一封封往邮筒里放,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感觉,他不知道儿子心里和他一样复杂。
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显然现在儿子也不敢再乱寄信了,早上那个泥佛的事说明那些故事里头很多资料不尽不实。
至少得等着李一鸣自己再验证几件看看哪个作者的书比较写实,哪些人写得比较飘。
就算很多事是真的,能保证这信就能顺利到达应该看到的人手里?
如果中间被哪个特务间谍给拆了,那后果......李建国不敢想下去,这事他会找机会跟儿子说清楚。
李建国推着自行车看到一家理发店,站住了:“一鸣,理个发。”
李建国自己走南闯北,知道形象的重要性,人不一定要长得多好看多高大,只要五官端正一身正气,别人自然就容易亲近。
如果衣着再整洁干净一点,到哪都容易交到朋友。
以往儿子一个人丢在家里,他也没注意这个,现在要带出门了,这方面就得打理一下。
其实换身衣服成本也不高,李建国经常出门,知道穷家富路的道理,平时身上都会带着至少两个月工资,这次更是把家里存折都带身边了。
他把自行车停好,带着儿子走了进去,这是家国营理发店,里头就是一排两尺见方的镜子,一张镜子前摆着一张靠背的椅子,两个三十多岁的理发师正在喝茶聊天。
“师傅,理个发。”李建国笑容满面招呼着。
“小孩子头发长得快,一不小心就长得长了,特别是夏天,理个小平头洗起来也方便。”
“那是,”一个理发师很随意地看着两人,“先洗下。”
李建国很自然地把李一鸣的包拿到手中,示意儿子先洗,自己从口袋里摸出烟,给两个理发师一人发了一支。
接着划火柴,准备给两人点上,那个要给李一鸣理发的师傅没有点烟,笑着把烟夹在耳朵上,带着李一鸣去洗头。
李建国自己也点上一根,抽着烟自然就不能去洗头了,他开始跟两理发师闲聊:“早上理发人不多啊!”
李一鸣看了父亲一眼,所有的细节都透出李建国的老练,如果一进门就坐下来,然后被叫去洗头,肯定不方便拿包了,万一有人冲进来把包抢走,那真是哭都来不及。




飞越三十年 第58章 发散
所谓洗头,就是拿水先冲湿,这样一会剪下的头发不会乱飞。
李一鸣洗完头,坐到椅子上,李建国很随意地把提包放在他的腿上,书包放在身前的脚边。
地上自然都是没扫尽的碎发,但这也没什么关系。
李建国站在门口,扫视了周围的环境,确认一切正常,最后抽了一口,把烟头一丢,去洗头。
罩衣就是一块带绳头的白布,理发师熟练一抖,把李一鸣的身子包了起来,脖子后面打了个活结:“紧不紧啊?”
“不紧。”李一鸣有些紧张,每一次理发他都有点紧张,像是待刑似的。
“几岁了?头长得不错,这头我闭着眼都能理。”理发师一手按着李一鸣的头顶,嘴里问着话,感觉像是在挑瓜。
“十三。”李一鸣有些紧张地从镜子里看着这个大叔,别真想闭着眼吧。
他隐约记得故事里说从前有个剃头匠从小拿冬瓜练技术,习惯性完工后把刀子插在冬瓜上,后来粗大事了。
“哦,跟我家小子一样大,读初中了吧?”理发师右手试了一下推子,发出轻轻的咯嗒声,应该是保养得不错。
“嗯。”李一鸣感觉后颈开始有块凉凉的东西靠上来,没感觉到那锋利的刃口。
“成绩好么?”推子发出单调的节奏。
头发开始落下,那推子顺着头向上一路昂扬,还好,李一鸣在镜子里看到这理发师眼睛睁得好好的。
“嗯......”
说到这时,李建国也在李一鸣边上坐下了,坐的是靠外的一侧,他的安全意识非常强,这时就算有人想抢他们的包也得突破他的第一道关卡了。
哗地一下,白布罩上,按着套路来。
父子俩人包着白布,几乎是同样的表情看着镜子。
“剪短?”
“剪短。”
两人对发型完全没有要求,反正就是师傅拿着推子剪短。
理发时,李一鸣愣愣地看着对面镜中的自己,罩衣下他紧紧抱着自己提包,那里头沉甸甸的。
推子在理发师的手下显得很听话,发出连续的喀次声,碎发不停地落下,耳边,身前。
这样的手艺没有十年是练不出来的。
李一鸣记得那些故事里说到以后大家很少会去理发,都是说去做头发,特别是女的,在头发上花的钱还特别多。
而现在的这种推子,以后也会被电动推子替代掉,敢拿一把剪刀的就算是大师级的发型师了,他们手下弄出的发型可以展示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杀马特乡村非主流,李一鸣经常看到这个词,很好奇那是个什么样的发式,听起来好像很奔放的感觉。
就算在三十年后,这样的老理发店也不会消失。
虽然那个时候到处都有美发店,有发廊,不过它们很多都不给人理发,它们最喜欢做的生意就是卖会员储值卡,还有保健什么的。
李一鸣看看墙上挂的钟,给一个人理发大概要十分钟以上,如果能有那种电动的推子,只是理短的话也许五分钟就可以了。
甚至在家里都可以理。
那种推子,是怎么做来着?
里头应该有小电机,最方便的是用电池,干电池,碱性电池,锂电池......
正极用磷酸铁锂系的聚合物,负极可以用石墨,钛酸盐可能更好,好像如果在两极里再加一极,可以让它延长寿命。
人的衣食住行,中国是个巨大的消费品市场。
不知不觉,推子已经换成了梳子和剪刀,更碎的头发开始落下,李一鸣轻轻弹了下身上的罩衣,头发从坡上滚了下去。
剪刀的喀嚓声听到耳里让李一鸣感觉很不自在,总觉得下一刻会把自己的耳朵剪破。
当然这并没有发生,他从镜子里看到这理发师虽然态度很随意,但手法却是熟练得不能再熟练了。
刚才从推子换成剪刀也没有把推子砸在他头上,说明这位大叔有着良好的职业习惯。
看着鼻尖上那一点碎发,李一鸣鼓着嘴吹了两下。
头上的手马上用上的力道:“别动,剪坏了不管啊!”
李一鸣立刻不动了。
分散点心思想着故事里关于理发的一些事,其实李一鸣看书的时候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有很多时候那些故事里好像会少“发”字,这也是他多看几次才想出来的。
这个“发”字,有什么特别的用意么?
为什么会被隐藏掉?
这一定是个非常大的秘密,但李一鸣并不知道为什么。
…...
“好了,过来洗一下!”理发师傅拿毛巾很随意地拍打着李一鸣的脖子,示意他去洗头池那里。
李一鸣把包放在椅子和墙之间,看到父亲注意到了包,他稍放心地去洗头。
一块滑腻的香皂在他头上搓了两下,然后在师傅的大手下变成了一堆泡泡。
洗发水人人都在用,卖得也很贵,有个香江的明星喜欢给霸王做广告,他做广告的企业都活得不太好…...
香香的,能起很多泡泡还要去头皮屑,头发能柔顺的洗发水,李一鸣看到的所有故事里都没有提到配方。
肥皂水流到了脸上,他被这水刺激得闭上了眼睛,但耳里还能听到父亲跟两个师傅聊天的内容,已经聊到最近个体户的事了。
“好了。”一条毛巾从李一鸣的脸一直擦到脖子。
“看看。”理发师拍拍他,示意他去照镜子。
李建国满意地打量着儿子,他这里也剪好了。
儿子看包,他去洗头。
…..
理了发,洗了头,感觉脑袋整个都轻了,父子俩出了门,迎着大太阳,头皮一阵发烫。
“爸,现在去哪?”李一鸣抱着包都抱出一身汗来了。
“带你去中亭街看看,再买两身衣服。”李建国蹬开自行车,让李一鸣坐好。
近年来,回城的知青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开始上街摆起了小摊,卖各种东西,从衣服到生活用品各种都有。
李建国准备再给自己和儿子两个人都买身新衣服。
看着儿子那书包,李建国还想给他换个双肩的,单挎背着甩来甩去太累人了。
这些国营商店能买,但也许会更贵,谁知道呢。




飞越三十年 第59章 训练日
中亭街这里卖东西的特别多,道光年间这里商业规模空前壮观,五百多米路两侧满是商行,周边更是会馆无数,就算是现在,也是榕城的繁华地带。
整个街区除了中亭街这条五百米中心地带,边上还有不少巷子弄堂都算是商业区。
虽然这个时候的商业区和李一鸣故事里头三十年后的商业区比起来小得多,充其量也就是个小批发市场,这儿也没有旧时代那些所谓的三教九流,但比起小县城可复杂得多。
李建国很肯定一点,多接触复杂环境中的人和物能给儿子长长见识。
“你没来过这地方,正好带着你看看,开开眼界。”李建国一边骑一边说,往时他对儿子说的却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嗯。”李一鸣闷闷应道。
“你不用多说话,看着我,多学着点。”李建国再次叮嘱。
“嗯。”李一鸣再次应了一声。
李建国得让儿子好好认识下社会,虽然小脑袋里面有一堆三十年后的网络小说,但他却没有看过眼前这本名为《社会》的纪实文学。
而李建国,可是日常翻阅《社会》期刊的采购员。
中亭街离着这儿不算远,骑了两个街头就快到了。
李一鸣紧紧抱着两个包,坐在后座,看着两边的景物,马路上长长的两节公交车,中间还包着像风琴一样的东西,开起来一伸一缩,像只巨大的虫子。
停在站台时,人呼拉拉地下,又呼拉拉地上。
李建国蹬着车子行进在树荫下,他突然加快速度,赶上前面的一辆车。
那骑车的是个三十左右的青年,满身大汗的样子,车子后座上绑着个大布包。
以往来过不少次的李建国知道那附近还有不少人在中午和傍晚会去摆个小摊,看模样,应该就是个做小生意的个体户。
车子并排了,那青年有些警惕地看了李建国一眼,然后目光扫过李一鸣,略微放松的表情。
“兄弟,是去摆摊吧?”李建国声音不大,脸上带着笑,“卖衣服?”
“嗯?”那青年头猛地一抬,一脸受惊的模样。
这年头称呼人比较有讲究,一般叫同志,叫兄弟那都是非常亲切了。
“我要买两件。”李建国笑着说道,示意后面儿子,“给孩子也买。”
那青年明显松了口气:“吓我一跳,没见过骑着车就买的。怎么看出来的?”
李建国呵呵一笑:“这不是往中亭街的路么?你后面这包里头肯定是布,还有你这一身,......”
没说下去了,那男青年上身是一件款式挺新潮的翻领t恤,下身是条灰色运动短裤,塑料凉鞋,结论很明显了。
那青年惊讶地看看他:“厉害啊你这眼神。”
“我当采购员的嘛......都有什么衣服?汗衫短裤有没有?有没我儿子能穿的?”
“有,t恤和西短要么?”青年一边说,一边开始拐弯向着僻静的地方骑。
“你那t恤什么样?西短啊,有没有松紧带的?”李建国骑着车子紧紧跟着那男青年。
“也有,还有假领。”
“这大热天的还有人买假领?”李建国好奇地问,这玩意通常得到秋天才用得着,夏天也没人穿外套,谁围那玩意。
“当然有人买,就这吧...”那青年把车停在棵榕树下,后面正是一堵墙,形成了一个夹角。
李建国看着他熟练地解开那个大包的一角,露出的全是布料,没急着看货。
他把车子停好,摸出中华烟先发过去,买东西不是最重要的,要让儿子学着自己的为人处事。
“兄弟是知青吧?”李建国摸出火柴一下划着,动作轻盈迅速。
那青年拿着烟一眼就看到了中华的字样,表情中明显又是惊讶,这街头发烟直接发中华可少见了。
他的手刚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打火机,小小的火苗已经递到脸前。
就着火柴点着烟,然后啪一下打着火,给李建国点上,两人之间白烟腾起。
在李建国打造的反应区内,在香烟的催化下,某种学名叫友谊的化合物在慢慢形成。
“你...也是?”
“我老三届的,看你年纪,是七五届的?”
“我是后五届的,”那青年摸了摸脸,“长得老。”
“我在沈城插的队,你在哪下的乡?”
“我在杭县,那地方苦啊!......”
“都差不多,战天斗地嘛,你现在平时就是摆这个摊?”
“没办法,先这样,早几年回来还能进个厂,现在也不容易了,老...”那青年看着李建国。
“李,李建国。”
“张伍深,大写的伍,深浅的深。”
两只大手紧紧一握,接着又一只手,然后再一只......
四手相握时,空气中仿佛有电火闪耀,那种叫友谊的化合物产量急剧提升。
李建国招呼着李一鸣走近一步:“这我儿子,李一鸣,一鸣惊人的一鸣,叫张叔叔...”
“这孩子长得好!”张伍深很认真地打量着李一鸣。
“一般一般。”李建国谦虚一笑,笑中带着自得,“随他爸。”
“那不就是你么?”张伍深乐了。
“哈哈,小张你成家了吧?爱人在哪?”
“连个对象都没,成什么家。”
…...
叫过人之后,李一鸣竖起耳朵抱着包,审视着父亲引发的这奇妙的社交反应。
烟雾袅袅,蝉声嘶裂,两个知青像是战友一样唏嘘感叹。
知青,这是个时代符号,也是打在无数人身上的标签,印刻在他们的生命中,永远抹不去的回忆……
然而,对于一个国家,他们只是城市容纳不下的待业人员。
农村虽是大好天地,但一群只上了初中高中的孩子只是在农田里学着干活,没有知识,他们只是普通人,城里少了一个待业青年,农村多了一个劳力。
李一鸣知道,没有正确的知识,再多的辛苦也没有用,要建设家乡,光勤劳容易变成蛮干,那也是不行的,国家的发展不能指望运气。
因为世界上并非只有我们勤劳,我们的对手也不是只懂吃睡的猪,英国人不是,美国人不是,曰本人更不是,他们更像是磨刀低笑的屠夫......
科技,人才,机器,生产线,管理方式,都很先进。
还有那讨厌的曰本人,他们不但有技术,也同样勤劳,不仅是普通人工作勤恳,资本家也是同样。
李一鸣在故事里看到过一个很励志的小段子,曰本东京有一个叫非常热的公司,非常有名气,它们的产品卖到全世界,极其受欢迎,这家公司的老板叫今井勇太郎,已经赚了几十亿财产,却仍然天天打着赤膊光着膀子工作在第一线,和员工们一起挥汗如雨劳动?...
如果不是因为这是个曰本人,李一鸣都想写到童话里了,因为这太正能量了。
…...




飞越三十年 第60章 波折
就在这榕树下,两人聊了大概十分钟当年,五分钟现在和三分钟将来,最后踩灭第三根烟头时,李建国和张伍深已经开始交换联系方式了。
李一鸣也不知道经过这么一番交流之后,这些衣服是不是比直接去店里买更便宜,但父亲显然心里应该有数。
买衣服的事,居然是最后才做的。
“一鸣,来比一下,看看喜欢哪几件,张叔送你。”张叔叔热情地挑拣着满包的衣服,拿出一件,“试下,这件好看......”
“别别,你这养家过日子,这么见人就送可不行!”李建国笑着摇头。
“不差这点。”张伍深摇摇头,“你看这孩子衣服旧的。”
李建国瞬间尴尬。
张伍深笑笑,把衣服一放:“一鸣你自己挑两套,就送你了。你爸要买我再收钱。”
李建国也没再客气,示意李一鸣:“既然是你张叔心意,你就挑一套吧。”
“两套。”张伍深接口说道,“挑两套,总得有身换的。”
李建国笑了笑没再客气,又摸出中华烟,两人一人一支又抽了起来。
1...1617181920...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