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云诗诗诗
这是最滑稽的阿谀,也是最沉默的示威。十来天里接连不断地、如同耳光打在脸上。
情知自己遭人暗算,被耍了一道,却是要告也找不出理由——更可气是几家银行与江浙财团沆瀣一气,都在装死。他在训令中点名要求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浙江兴业、实业银行“报知并公示自33年7月至今所发放的工商贷款明细”,这件事其实对他们没什么损害,借机敲打一下罢了,就好比各宫嫔妃跟贵妃磕头,礼数而已,叫你知道尊卑上下。
结果是孔贵妃娘娘又扑街。
三家银行你看我、我看你,假装无事发生,那意思是“要报你先报,你报我才报,你不报我就不报——达成共识,大家都不报。”冯耿光更是脚底抹油,抓着中行副总张嘉璈逃之夭夭,什么你问他们干什么去了?
冯六爷很认真:畹华准备在苏联巡演,我先去尝尝面包土豆好不好。
最后只有小舅子给他挽尊,宋子文同情地送来了一封自7月至今的放贷报表。这算是开罪了一干在交通银行贷款的客户,兄弟是真兄弟,为了孔娘娘最后的脸面上刀山下火海了。
可那又有个屁用!
孔祥熙捏着嘴上的蜕皮,表情和被斗败的贵妃一样难看。
——这群贱婢,不怕本宫!
怎么办?军费压在头上。怎么办?税改骑虎难下。
回到家里,仍是一肚子的闷气,倒是他夫人宋霭龄有闲情的很,在大摇椅上抱着猫,看《泰晤士报》,说:“你要坐下就坐下,要么就出去,走来走去的,挡住我的光了。”
孔祥熙停了脚:“我实在烦心得很。”言下之意是你有没有主意能给我出一个?
宋夫人玩猫,装听不见。
孔部长把猫从老婆身上拎走:“夫人,内兄那里,可否挪出一点钱来?”
宋霭龄终于放下报纸,露出冷笑的唇角:“你说烦心,难道子文不烦心?谁的钱也不是好赚的,介兄要钱,他自己会跟子文去说,不必你来替他费这个口舌。”
孔祥熙无奈道:“我并不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是什么意思?”宋夫人锐利地看向他,这位宋家大小姐,比起温柔端方的二妹、泼辣美丽的小妹,她独有一种不输男子的枭雄霸气,“你要给江南这帮新贵颜色看,我并无意见,但你连子文的面子都赔进去了,叫他在这里陪你出丑!我真不知道你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你想问什么,我全知道,可你不用来问我,这件事我不会管的,子文也不会理你。”她把猫咪抓回来,按在腿上,“向来都说我妻管严、管你的事,今天请你独立地做一次丈夫,让我做一个标准的housewife。”
说完,她又把报纸举起来了,猫在她裙子上也不敢动。
孔部长被她怼得无话可回,行尸走肉地过了一晚,第二天仍硬着头皮到办公室来——还怀着一点不切实际的希望,希望江浙商团能放下屠刀,别再打狗了,这到底是吃错了什么药,为什么突然一个两个都这么会婊?宋子文在任的时候也没见你们这么会作妖啊?可不可以不要再婊了有话我们好好说行吗?
可是迎接他的,仍然只有秘书的丫鬟脸,表情孔部长都看熟了,行了你不要再说了,我知道的,又是军费,对吗?
秘书很歉意:“不是电报,是电话。”
“……”所以还升级了是吗?
孔祥熙抬手止住她,柔声道:“不管电话电报,军费的事情不要再来报告,除非是委座亲电,否则就说我不在。”
秘书怯怯地说:“来电话的是张军长。”
……张治中。
孔娘娘弃疗了:“接进来。”
张治中此人性情敦和,话不多,但都很实话且毫无废话,开门见山地就说:“委座命我问一问,军费筹备怎样了。”
孔娘娘好像刚流产的小主,而皇上只问你娘家送钱来了没有,不敢忤逆圣意,含悲含愤地问:“还要多少?”
张治中沉默了一下:“一百万。”
孔部长忍无可忍,但孔子遗风,还是有理讲理,尽力心平气和道:“文白,开拔前我准备了二百万,专供此次南征平乱,这么多现款我五日即办,换了别人,谁能做到?现在行军方二十余日、委座尚未到达福建、诸位将军一路上望风披靡,也未曾听闻有僵持不下的状况——”说到此处,几乎是咬着牙了:“你告诉我,这二百万,怎么用掉的?”
张治中在电话里也觉为难,思索片刻,坦然相告:“实话告诉你也无妨,我和立煌的治军,你是知道的,军费这种东西委座派给多少,我们就拿多少,但最先到福建的是蒋鼎文,他那个人什么德行,这就不用我说了。”
蒋鼎文虽然姓蒋,不过跟委员长并不是什么亲戚,但此人骁勇善战,是五虎将之一,继续拿宫斗打比方,打仗的时候,这就是皇上最宠的娘娘。只是他唯有一件人尽皆知的恶习,那就是好赌,最著名的事迹,曾经一夜赌光自己麾下官兵三个月的军饷!
你猜结果怎么着?
委员长掏了一张五万的支票,宠爱!
孔祥熙闭了眼睛:“他就是赌破了福建的天,委座眼皮下面,二百万军费都给他赌光?”
张治中简直有点同情他,不过仍旧是波澜不惊地告诉:“倒也没有这么夸张。这你不用担心,委座另有用途。”
“什么用途?”
“委座不愿自家兄弟干戈相向,因此投诚为主、攻打为辅,开出来的条件,团长五万,师长十万。”
孔祥熙:“……”
怪不得小舅子在这位子上把头都干秃了,这活儿是谁干谁败顶啊!
孔娘娘撑不住了。
就在这焦头烂额之际,潜伏已久的石娘娘,暗搓搓地出现了。
孔祥熙放了电话,只觉一筹莫展,想想要么先拿私钱填上,大局当前,先稳住皇上的宝座要紧。只是两省税改弄得如此难看,实在心有不甘,军费的事情要自己掏钱,更是肉痛得几乎眼里流血。郁郁地下楼,在花园里转了几圈,忽然见石瑛也在楼下,拿一个熄灭的烟蒂,逗花坛边的流浪猫。
猫咪见人过来,迅速地溜走了。
孔祥熙并无心情寒暄,只是人到了面前,不能视而不见,不失礼数地微笑道:“蘅青怎么有空到财政部来,去我那里坐一坐。”
石瑛笑道:“刚调任了一个新的税务局长,因此过来报备,本来打算找你,秘书说你不在。”
“哎,别。”孔祥熙摇首笑道:“别跟我提税字,我听到这个字就头疼。”
石瑛很关心地看他:“你这脸色不好,是昨天没有睡好?”掏出烟来递给孔祥熙,又是微微一笑:“别怪我揣测你心事,莫不是因为税案的事情,被气成这样了?”
玲珑月 104|拭剑
孔祥熙心里其实是有点防着石瑛的,因为知道金氏发家, 全靠着石瑛一手扶持, 因为合营企业收益颇丰, 去年年终总结的时候, 行政院还顺口给了褒奖。这算给宋子文挽了一回尊, 让时任财政部长的宋小舅在借债累累的任期里, 好歹多了一个“江苏经济稳定”的实绩。
孔娘娘想想还生气, 你给我小舅挽尊,为啥不给我挽尊?去年宋子文在任的时候,你首都政府财报不增不减,今年我上任,你给我搞个赤字。
干什么东西的!
饶是如此,听见石瑛问他税案的事情, 心想这件事被官场里还不知怎么嘲笑取乐, 又憋又火, 勉力淡然地说:“也还好, 不至于为这点事情就气得睡不着觉。”
石瑛看看他, 感慨道:“你真不愧是圣人之后,心胸宽广, 我已经是气得无话可说了。”
孔部长想走开的脚停下了:“你气什么?”
石瑛摇摇手:“一言难尽。”
孔祥熙这几天外面被催、家里被怼, 憋了一腔的牢骚不得发泄, 反正听别人牢骚也算发泄,更何况这话还像是跟自己有关的,不由得走近两步:“你尽管说, 这里又没外人。”
“我一说,你更头疼了,就是这个金会长,他坑骗政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石瑛怕他真走了,忧伤地嗐气:“去年我给他担保,帮他重振家业,那时候他答应我每年三七分成,政府拿三,他拿七——你说我南京市政厅对他是不是仁至义尽?够爱护了吧?当时顶着他老太爷下狱的风险,还是我把他祖父从狱里捞出来的呢。”
孔部长觉得这话有戏,神思不属地附和:“这是救他们家于水火了。”
“可不是吗?”石市长痛心,“结果你知道他今年干什么?他成立个江浙商会,把我们市政厅一脚踢开。从七月开始,再没往市政厅报过账、交过钱,可怜我告诉无门,原本开展的民生项目又不能中止,今年报上去的财政,又是赤字!”
“……”
孔部长心中大爽,终于有个人跟自己一起说金会长的坏话惹!而且还是这么大的坏话!孔娘娘击掌愤怒:“岂有此理!我说为什么南京今年的财报不好,原来是因为这样!”孔娘娘兴致勃勃:“你为什么不去行政院申诉?这完全可以给他一个大的处罚!”
“我难道不想吗?”石瑛苦笑:“怪我当时心软,跟他做的是君子协定,全是口头的。”
孔娘娘恨铁不成钢:“哎!蘅青呀!你怎么这么糊涂!”
南京的雪是薄雪,夜雪早晴,前几日小雪下过,地上了无痕迹,冬日里碧蓝的天空,映着尚未凋尽的法国梧桐,金碧辉煌的景色,更兼朔风清冽,其实是很适宜谈话的天气。两位娘娘越说越入港,就在花坛边坐下,互相敬烟点火。
“其实我本意根本不在这分账,为的不过是发展南京民生,保证财税收入就行了,谁想到他会在税款上面动手脚!”石瑛大口抽烟,“这真是我对你不住,是我养虎为患,酿成今日这个局面!”
孔祥熙动容地拍他的腿:“别这么说,你不是学经济的人,所以被骗了。”说着苦笑:“其实我吃这个金少爷的亏也不是第一次了,你就不该信他!28年的时候咱们就搞过一回国营运动,结果他混在众人里跟我磨洋工,还策动了唐生智和李宗仁来插手,最后弄得不了了之。”
当时的金少爷缩在国民党政要背后,浑水摸鱼,时隔五年,孔祥熙几乎要把他忘了。
结果又在同一个坑里扑街了!
孔部长仰天长叹:“这些人不为国家效力、不知惠及民生,偏是在这些蝇营狗苟的阴私手段上、惯会耍奸弄滑,我中国之经济居然是靠着这些丑角在唱戏,要振兴向上,谈何容易!”
“大家都是这么觉得,你没看报纸上骂他骂了多少回?民间也觉得他为富不仁,都是义愤填膺。”石娘娘暗搓搓地洗脑,“九月的时候我等不到他夏季的分账,那时候也叫人在报上发了些文章,想劝他回头是岸。”
“原来是你写的?”
石瑛心说当然不是我,假装是我,反正你也不知道,黯然地说:“我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孔祥熙笑道:“你也太天真了,这种人要是能被两句文话说动,他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胆大妄为了!”
“话虽如此,这口气如何忍得下?”石瑛忧心:“我是毫无办法,所以打落牙齿肚里吞,你这次税改是秉公持理,如果再中道受挫,岂不是要大长这帮人的气焰?”
那不是要跟你孔宋二家分庭抗礼吗?!
孔祥熙原本已经打算偃旗息鼓,面子丢了就丢了,石瑛两句话,却把他的心说活了,扶了石瑛的手殷切道:“你不要急,你们都别急,我既然做了这件事,就不会善罢甘休,先容他们放肆几天。”
“庸之打算怎样?”
“等委座回来。”孔祥熙信心道:“福建那边兵力薄弱,此战必胜,委座回京之后,自会为你我主张。”
石瑛别有深意地看他一眼,微微笑了:“委座不会管的。”
孔祥熙微微一怔。
石瑛轻轻拂去襟上的烟灰:“庸之不妨想想,委座为人励精图治,事无巨细尽皆用心——大江南北炸开锅的新闻,你我看得到,委座看不到?”
孔祥熙心头大震。
是的,答案一直就在他心里,他只是不愿意面对。
他在南京干什么,他的连襟一清二楚,这么多影响力巨大的报纸一天天地登着江浙商团的检讨,蒋校长的眼也没瞎。
——置之不理,你说为什么?还能为什么?
答案就是他不想管!
早在11月事变的时候,陈铭枢和蒋光鼐就在福建政府的《告民众书》中明文直斥:蒋中正御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甘为帝国主义资本与商业侵略之向导,孔祥熙、宋子文为中心之买办群,其自身之利害关系,既与帝国主义完全一致,故其财政政策,即维护帝国主义之侵略,摧残本国产业之发展,竭尽民脂民膏以奉帝国主义。
——毫无疑问,这踩中了蒋|介|石的痛脚。
对于现在的蒋中正而言,江浙两省的商人就仿佛刚进宫的秀女,虽然不合口味长得又丑,但必要时刻也可以宠幸。他出身江浙、定都江浙,这两个经济重镇是他不能动摇的大后方。因此这里冒出来的秀女,只要政治立场不错位,哪怕跟贵妃闹一闹、吵一吵,都不算什么。
皇上宁可闭眼装瞎。
当初他严惩金忠明,是为淞沪抗战作表率,表明抗战当前不容忍任何徇私窃国的奸佞;现在他容忍江浙商团闹事,一样也是表率,表明他并不像福建政府所指责的那样、“维护帝国主义、摧残本国产业”。
不是吗?你看,朕遵守先帝的三民主义,遵守得很!商人们让朕的连襟下不来台、把朕的贵妃逼得头都秃了,朕不还是宽容宠爱吗?
石瑛见他面色青白,知道他已然想通了其中关窍——孔部长只是利欲熏心,但并不弱智,甚至在争权夺势的问题上非常能够举一反三,他瞬间想到了更大的问题:如果这次放任江浙财团公然和财政部叫板,那就是无形地默认了江浙新贵的崛起。
如同皇上的宠妃,宠谁不是宠?他的妹夫当初能为了政治利益和宋家联姻,今日一样可以为了政治利益,拉拢这些新兴的财阀。
他蒋中正难道不是这种人吗?
石瑛简直不欲他听见一样,极轻声地说:“快一月了,陈夫人的生日要到了。”
孔祥熙:“……”
他所说的“陈夫人”,正是蒋中正的前妻陈洁如。在蒋|介|石和张静江关系还很密切的那段日子,由张静江做媒,把陈洁如嫁给了蒋校长。只是没过几年,为了和势大财大的宋家联姻,蒋中正几乎不假思索地抛弃了这位前妻,声势喧天地迎娶了宋美龄。
其实两件事根本不相干,但落在有心人耳里,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他能抛弃一次,就能抛弃无数次,妻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朝暮翻覆的政治伙伴?
今时今日的格局里,并不是没有你孔宋二家就不行!
十二月里,孔部长的冷汗涔涔而下。
他止住石瑛:“这话不可说、不可说,你我心里知道就好,说出来是惹事的。”
石瑛陪笑:“是我不当心。”
孔祥熙坐立难安,强自镇定了一会儿,拍拍石瑛的手道:“这事容我再想想、再想想,确实不能轻纵——”
再想想?回去一想就不是这回事了!石瑛怎能放过他,隐秘地笑道:“庸之为什么不去找汪院长呢?”
孔祥熙人都懵了:“汪精卫?”
“汪院长前番抱病,一直不曾出来理事,但现在他身体大愈,上个月我去行政院汇报,和他谈了一会儿,看他虽然还有些倦怠,但神思健旺得很。”
汪兆铭1932年上任的时候,还间接地救过我们小金总一回,不过很快地就因为淞沪抗战被骂得生活不能自理,称病宅起来了。
那之后,一直是宋子文代任行政院长,一直代到今年三月。这个“代任”里头包含了蒋宋两家的利益协调,但也让宋小舅受了不少贵妃的委屈。政治有时候就像小姑娘玩家家酒,六月的时候宋小舅炸毛辞职,连同代理院长一起不干了。蒋校长跟闺蜜暂时冷战,必须找一个新闺蜜来撑场面。
宅在家里的汪院长顿时恢复了自理能力,暗搓搓地出来了。
蒋姐姐热烈欢迎,那意思就是“哼,有什么了不起,宋妹妹不跟我玩,汪妹妹跟我玩呀!”
金总后来听石瑛解释了一通,跟露生笑得挠墙。露生乐道:“以为我们够小家子气了,原来你们大人做事,也这样孩子气的!”
石瑛捧茶笑道:“家国一理,放在后宅,就是妇人吵闹,放在前朝,就叫政斗党争,其实有什么意思?不过就是你跟我好、我跟你好罢了!无趣!”
只是孔祥熙身处局中,颇有进退维谷之感,蒋校长跟汪院长放在八十年后,简直可以写一部大撒狗血的处朋友虐剧,一会儿好了一会儿不好,斗起来你要抓我、我要抓你,好起来嘛有难同当,一起挨全国人民的臭骂。孔部长作为配角都算不上的第三者,实在看不懂他们中间的爱恨纠葛,生怕自己站错了边,犯政治错误。
“绕过委座,叫汪院长主持……”他踌躇道:“这恐怕不妥吧?”
“从行政流程来说,叫汪院长主持,其实才是最符合规矩的。”石瑛给他打定心针:“我知道你怕委座不悦,但庸之你想过没有,自从尊夫人的贤弟离任,委座就再也没有派任新的代理院长,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上面两位同心同德,尽释前嫌呀!”
说得对,孔部长点头点头。
石市长循循善诱:“你说这件事情,叫委座主持,这不是让委座难堪吗?向着你,别人说他维护私情,向着金会长,别人又说他拉拢新贵——你这不是陷委座于情义两难之境吗?”
孔部长:“……”真鸡儿有道理,点赞了。
“所以说,现摆着汪精卫,他权力上合格、又不牵扯私人关系。”石市长水到渠成:“而且汪兆铭这人谦谦君子,别的不说,做人有君子之风,你我皆是愧有不如吧?让他主持,再合适不过了!”最后临门一脚:“再说他那个人又不是很爱管事——跟委座作对的亏,他还没吃够吗?无论如何,不会得罪你庸之的。”
孔部长成功地被踹进坑里!
他再度起立,左走两步,右走两步,落叶黏在身上也不知道,踌躇许久:“你让我再想想,蘅青,我再想想。”
石瑛没有再劝下去——这一次的“再想想”,跟刚才的那句“再想想”,想的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他的心,已经被套住了。
是夜,中山东路,孔公馆。
孔家虽然是圣人之后,吃饭却遵照西方礼仪,绝对不敢让媳妇蹲在厨房里。这一天晚上是香煎肋排、烧牛尾、配着法国运来的波尔多葡萄酒,餐后是女人们喜欢的水晶果子冻。这季节做果冻容易,要寻新鲜的水果却难,梨子、枣子,宋夫人自然看不上,是用了南洋急运来的热带水果,一小罐便用数百大洋。只是如此仍不能讨孔二小姐的欢心,丢了勺子道:“这是什么‘椰果’?不咸不淡的,没个滋味,难吃死了。”
宋夫人嗔怪地看她一眼:“不懂事!我是怎么教你淑女的仪态?东西不好吃,不吃就是了,丢勺子算什么呢?”
孔二小姐惫懒道:“我就喜欢这样,你把我生错了,我应该是个男孩。”
宋夫人见她摸着短发、翘着二郎腿,实在无可奈何,溺爱地顾左右而言他:“不喜欢就算了,明天辞了这个厨子——哎,庸之,小妹上次说华懋饭店的法国厨做菜很好,我请来看看如何?这个厨子的确不会做饭,叫人吃得没胃口。”
孔二小姐欢喜道:“小姨最是吃家!听她的准没错!”
孔祥熙低着头,痛饮闷酒——原本想和妻子说说白天的事情,看这一家子矜妻骄女,如何开口?说了也不过是自讨没趣!
宋夫人犹道:“你能不能不要把外面的脸色带回家来?中正就是如此,叫小妹总是生气,你现在也学会了!”
孔祥熙闷道:“知道了!换就是了!”
梅园新村,石瑛的住处仍亮着灯。
石夫人忖度道:“这件事实在冒险,只怕宋大小姐会出面阻拦。”
“她不会。”石瑛果断道:“宋氏兄妹权倾一时,她三姐妹中,又数这大姐最为跋扈,她的脾气和孙夫人不像,倒和委员长有两分相似,从来不受半口窝囊气——如果真想管,她早就管了,会拖到现在还不出面?”
石夫人垂首不语,搅着碗里的鸡汤,半天才说:“可人家毕竟是夫妻。”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石瑛看着文件,嘴上却漫出笑容,“却不是个个妻子都如我妻贤良,做男人的,对河东狮吼是最怕最恨!”
石夫人脸上一红:“嗳,老夫老妻,别不尊重。”
石瑛越发笑了,拿过她手里的汤碗:“你也未必尊重我,孩子吃剩了的鸡汤,又发落给我了。”
石夫人也笑了:“宝宝吃不完,我们两个分着吃了,搁到明天该坏了。”
灵隐寺,韬庵夜雪。
已近子时,金求岳仍然不寐,披大氅寂坐云台,露生放下一个茶盘,在他身边坐下:“晚上就没吃,给你做了点宵夜。”
求岳拧着烟斗道:“我吃不下。”
露生揭了盖碗笑道:“闻一闻,谁吃谁是狗。”
——原来是小阳春面,下了雪的山上也没别的浇头,细葱切碎了和蘑菇汤煮起来,求岳捂着肚子丢人道:“陪我做狗。”
露生抿嘴儿一笑:“所以说,人是铁饭是钢,再怎么忧心呢,饭是要吃的。”
两人就把茶几挪到避风处,各取一个小碗分食,听见山中风摇松竹,如起波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