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风八万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紫钗恨
而这个时候徽州城门也被打开,金声的得意弟子江天一亲自站在城门口欢迎黄澍:“仲霖,现在我们已经向浙中奉表纳土,所以有些事情只能说声抱歉,请您千万要见谅!”
黄澍的大队人队被留在城外,他亲自带了一百名精兵强将走进城去,他拍着江天一的肩膀说道:“我能理解金声兄的所作所见,但是现在形势跟过去不一样了,现在中兴大业重于一切,过去的个人恩怨应当放在一边,我想张皇后与越国公都会这么想!”
只是一说到张皇后与越国公刘永锡,黄澍心里就有着无尽恨意,这对奸夫**也太不给他黄仲霖面子,所以他才会顺天承运扶保大清拿下这座徽州城。
想到这,黄澍偷偷观察着四周的情形,虽然他们进城以后城门又重新被关闭,但是金声之所以拒绝黄澍入城只是因为他与张皇后、刘永锡的个人恩怨而已,实际并没有多少防备,江天一身边的义军官兵都是空着手一脸笑意,如果现在暴起发难是很有机会夺下城门。
但黄澍仔细想了想,又觉得不如先等一等,毕竟对于徽州城内的情况他知之甚少,而金声也是格外热情地说道:“我知道仲霖兄心底也委屈,我老师也专门安排了一顿接风宴,我相信朝廷自有皇家气度!”
狗屁朝廷!就是个两个女人与一个浮荡少年组成的草台班子!
黄澍骂归骂,还是拉着江天一的手说道:“那就好,咱们先去喝两杯,这几个月南北转战还没怎么好好喝过!”
徽州城不但给黄澍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接风宴,跟着黄澍进城的这批精兵强将也同样备了好酒好菜,金声亲自过来跟黄澍抱歉:“仲霖兄,咱们上楼好好喝,我也是没办法,谁叫对于朝廷来说我只是外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总得跟朝廷保持一致!”
在金声眼中,跟黄澍这个张皇后与刘永锡的老对头划清界限就是所谓“大是大非的问题”,黄澍也只能非常无语地说道:“没事,我能理解金声兄,但是金声兄,您得尽快让这近千忠勇将士进城,英王阿济格的大军马上就要杀到了,他们不进城……啊!”
黄澍正在往楼上走,但是谁也没想到才上了二楼就有六七个军士冲出来直接就把他控制住了:“老实点!给我老实点!”
黄澍原本怎么也以为金声就是动手也会在酒卓上动手,哪料想自己一上楼甚至还没进包厢就被金声控制住了,他整个人被按住了动弹不得只能转过头来寻找金声与江天一:“金声兄,您这是什么意思?朝廷自有天家气度,不会把过去的恩怨放在心底!”
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露出了破绽,只是对面的金声却是冷笑一声:“仲霖兄所言甚是,朝廷自有天家气度,怎么会把过去的私人恩怨放在心底,但是我身为提督徽宁池太军务兵部尚书,到现在仍然是寸功未立不足以取信朝廷,只好借仲霖兄人头一用!”
现在是魂飞魄散,他才认识到眼前这位金声金尚书虽然一直以来都是人畜无害的谦谦君子,自己也真把金声当成了人庇无害的正人君子。
但是十多年来金声可是把徽州府经营成针插不进的铁桶江山,前两年更是无声无息干掉了几百名路经徽州的黔兵。
虽然按照金声自己的说法是黔兵军纪败坏引发乡民群起围攻,但是按照马士英的说法却是乡兵看上了黔兵的财货与战马,但是不管真相到底如何,几百名正规军就无名无息地死于非命连个活口都没有,马士英即使是在弘光当国时也奈何不了金声,只能说明金声是一等一的狠角色。
自己怎么瞎了眼,觉得金声这等豪强容易对付,直接就赴了鸿门宴:“金声兄,饶我一命,我有……”
只是黄澍的话没说完,金声已经手起刀落直接砍下了他的脑袋:“仲霖兄对不起了,只能借你人头取信朝廷,娘娘与越王见了你这颗人头肯定是龙颜大悦!”
虽然金声把黄澍合兵的消息传到邢胜平与朝廷去,朝廷肯定宽宏大量既往不咎,但最后张娘娘与越王肯定会不开心,而金声同样无法取信于朝廷,而且怎么处理黄澍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个大麻烦,不如让自己替朝廷分忧顺便用他的首级取信于朝廷。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背后捅一刀”,恐怕黄仲霖也在谋划着怎么背后捅自己的刀子,而一旁的江天一就觉得自家老师过于心狠手辣,但又不好提出异议:“老师,接下去该如何善后?”
金声冷笑一声:“黔兵案怎么善后,现在也怎么善后,黄仲霖可是给我送了一份大礼!”
只是金声话还没说完,就听到有人急急忙忙地跑上楼来:“金尚书,现在都已经拿下,但是他们都说黄澍已经降虏了,他们这次是为英王阿济格的大军打前阵来的,他们是准备骗开徽州城!”
江天一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腿软了,他从来是无所畏惧,但是这一刻才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乱世。
而金声却是提起了黄澍的人头冷笑一声:“赶紧向天门侯与朝廷求援,现在只有朝廷能救我们,幸亏我们可以用黄仲霖的这颗人头取信于朝廷!”
虽然前方危机重重,但是金声对大明中兴事业的信心从来没这么足过。
与皖南战场几乎在同一时间,经略江西的王孙蕃也收到阿济格大军大举东进的消息,但是这一刻的王孙蕃也是信心十足:“金声既然已经向朝廷奉表纳土,阿济格又不曾率部亲征,我们又同金声联成一气,这样一来越王进兵金陵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心上游了!”
现在刘永锡与浙中是两线作战,既然准备进兵金陵饮马长江,又要担心阿济格所部大军从长江上游席卷而来,但是王孙蕃却是觉得自己与金声联成一气之后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只是有人当即问道:“那我们是准备全力支援金尚书吗?”
王孙蕃信心十足地说道:“来之前我已经跟童屹立相国商量好了,由他与天门侯负责全力支援金尚书,江省要向越王陛下学习也要争取截断长江!”
王孙蕃这么一说大家就已经明白过来了,王孙蕃是主力借阿济格所部沿江东进的机会大举反攻,而且不但要截断长江而且还准备收复江西全省。
一场决定天下气运的大战即将到来!
而在南直隶战场上,完成大规模整军的越明军也终于发动了攻势,但是与清军的预期不同,首先发动攻势是陈渊、张煌言所率的嘉兴明军,明军攻击的方向正是局面已经近于失控的松江府,而在湖州府休整的数万明军却是始终按兵不动。
虽然从钱粮角度考虑,松江府与苏州府是南直隶最重要最关键的两个地方,但是湖州府的越明军主力既然一直按兵不动引而不发,所以多铎、豪格与洪承畴也不敢往松江府方向投入太多援兵,因此明军在松江府的行动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





明风八万里 第五十八章 风来
松江府可以说是整个江南最适合越明军作战的战场,这里不但河网纵横还是长江出海口,最适合刘孔昭水师水上歼敌,而且松江府是整个江南反清势力最活跃的地方,差不多有半个松江府被义师、义师所控制,越明军在松江府作战可以说是跟主场作战没有区别。
在这种形势下清军派往松江府方面的几支援兵根本不敢进入松江府,而是留在苏州府准备抵挡越明军的下一波攻势,而松江府清军中表现最好的部队也只是一触即溃逃往苏州府,而大多数部队不是改旗换号就是自行瓦解。
而对于越明军来说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这些不成气候的敌军,而是必须在第一时间重建秩序。
松江府原有的秩序已经在战乱中彻底崩溃,虽然数以万计的义军、义师配合作战绝对是一件好事,但这些义军、义师也是鱼龙混杂,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有些义军纪律甚至差到平民无法忍受只能配合清军攻击的地步,越明军既然能痛下决心进行整军,自然不能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
而且这些义军、义师的战斗力极差,清军只用李成栋所部两三千人就在短时间扫平了松江府,如果不是越明军吸引了清军主力,现在的松江府早已经是血流成河,因此陈渊、张煌言虽然及时收编了大部义军、义师并暂时给以名义,但是大规模整军势在必行。
幸好松江府是个缙绅传统很盛的地方,而且这些松江府缙绅的忠诚度很高,在反清运动中可以说是前仆后继一次次付出牺牲,最出名的典型就是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和他们背后的松江夏氏家族,是一支绝对值得信赖的力量,因此在松江府缙绅的帮忙之下,很短时间秩序就得到重建,黄浦江两岸都打出了日月旗。
而对于清军来说,松江府失守虽然事态严重,但只要守住苏州府就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但是清军很快就发现他们想得太简单,之前反清势力只能依托崇明岛与个别偏远县城、卫城发动毫无意义的攻势,但是明军整合松江府的资源之后对苏州府形成了夹击之势,而且更糟的是在控制长江出海口之后,刘孔昭的操江水师已经开始沿江巡逻缉查商船。
南京方面的多铎、豪格与洪承畴只能向苏州府派出了几百名八旗军与更多的汉军,但主力仍然在南京附近按兵不动,毕竟刘永锡虽然同时向上游与下游大举分兵发动攻势,但浙军主力却一直按兵不动引而不发,如果清军主力离开南京附近,刘永锡的明军主力绝对会以雷霆之势直扑南京。
在这种情况下,多铎、豪格与洪承畴也只能按兵不动,但是在按兵不动的同时也在用尽一切办法对付刘永锡,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沿江东进的阿济格大军。
但是长江上游的阿济格部并不清楚多铎到底遇到多大的麻烦,而且他对于黄澍寄以太大厚望了,所以他派出的这支援军兵力才两万人,而且还是左良玉旧部为主。
他没想到黄澍刚到徽州就死于金声之手,黄澍所率的近千人也被尽数歼灭,而邢胜平、王孙蕃几乎同时发动攻势甚至进展顺利,因此现在上游的形势并不是特别严重。
既然上游的援军暂时指望不上,北方能派出的援军最多也就是几千人,所以多铎、豪格与洪承畴虽然认为解决刘永锡这个越明军的灵魂人物才是问题关键,但也在想着形形色色的阴招,甚至正在尝试联系福建的隆武小朝廷企图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他们甚至在为隆武小朝廷的行动缓慢着急上火:“刘永锡这小贼明显与伪皇后有奸情,如此秽乱宫廷之事,福州怎么能视若不见按兵不动,这怎么称得上大明正统!”
而在多铎、豪格与洪承畴的谋划之中,一直处于软禁之中的阮丽珍也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甚至可以称得上炙手可热。
虽然最初清廷只是希望通过阮丽珍来劝降刘永锡,但是由于形势的发展清廷的要求很快降低到希望阮丽珍来同刘永锡进行谈判,甚至只希望能同刘永锡保持一条沟通与联系的渠道。
而刘永锡也给足了阮丽珍这位青梅竹马面子。
他虽然拒绝了清廷的劝降与拉拢,但是他并不反对双方进行交换俘虏或是进行其它不违反原则的谈判,唯一的附加条件就是要尽量改善阮丽珍的生活条件。
他还特意交代把自己的诚意伯府让出来给阮丽珍居住,并要求南京方面不得阻碍阮丽珍与外界的正常沟通。
对于刘永锡提出的条件,多铎与洪承畴一一照办,因此阮丽珍虽然处于软禁之中,但是和外界已开始了正常交流。
现在囚禁阮丽珍的诚意伯府可以称得上歌舞升平,官绅名媛蜂拥而来,甚至成为了南京城的一个社交中心,因为大家都觉得向阮丽珍靠拢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
大清朝如果最终取得了天下,那么现在靠拢阮丽珍的举动自然是为大清朝尽心尽力,可大明如果席卷天下,他们在危急关头照顾阮丽珍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同样也是有功之臣,越国公与阮丽珍都会把这件事记在心里。
只是阮丽珍这位才女并不喜欢这种过度喧哗的日子,这种身为楚囚的日子实际并不好受,而且大家名义上是来看她实际是为了刘永锡而来,可她根本没想好自己与刘永锡的故事该怎么发展。
何况她还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钱夫人,您是说我父亲已经……”
“没错!”对面的钱谦益夫人柳如是带着杀气说道:“没错,相信丽珍小姐很快就能在南京城中看到令尊了,我相信令尊人才难得,豫王与肃王对他都会高看一眼。”
但柳如是内心深处却完全不能理解阮大铖的所作所为,毕竟他丈夫钱谦益降清还可以说是迫于形势有情可原,但是现在大明官军已经转入反攻,阮大铖选择在这个时候降清,可以说是彻底身败名裂了。
当然说到阮大铖彻底身败名裂,柳如是心情有些畅快,毕竟阮大铖若是不顾脸面跟方国安一起投向浙中,反而会让越明小朝廷遇到大麻烦。
李香君在信中提过为了马士英与杨龙友归附的事情,越明朝中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越国公亲自拍板才让马士英暂时有个容身之地,而阮大铖引发的争议会比马士英大上十倍或一百倍,甚至会引发越明朝廷的全面政潮。
而且阮大铖是个见缝就钻能力极强特别能活动的人物,他走到哪里麻烦就会出现在哪里,现在阮大铖降清等于帮越国公与中兴事业解决了一个大麻烦,柳如是心中自然是有些畅快,而阮丽珍的泪水已经下来了:“父亲怎么能这么不智,她真是……”
现在阮丽珍已经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自己的父亲了,而柳如是却是带着微笑说道:“实际上阮相公这么做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越国公刚才在杭州晋封越王,正需要南京这边有个自己人!”
阮丽珍没想到当面的这位钱谦益夫人居然提到刘永锡,她敏锐地觉得柳如是找自己谈这件事肯定不单纯,因此第一时间止住了泪水:“钱夫人,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只是阮丽珍很快就问起了关于刘永锡的问题:“永锡弟弟已经在杭州晋封越王吗?他与监国公主的事情怎么样了?”
柳如是摇了摇头说道:“这都不是我们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能尽力帮他解决一些不重要的事情!”
说到这柳如是不由想起了这位突然异军崛起的神奇少年,在南京的时候她也见过这少年几面,但给她的感觉完全是平平无奇,谁也没想到这个平平无奇的少年突然会有如此精彩的故事,硬是力挽狂澜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
虽然都说他是个真正的风流人物身边有很多女人,甚至与张皇后之间都有些不清不白,但是柳如是出身青楼见惯了所谓风流人物,所以对刘永锡的风流故事并不反感,反而对刘永锡充满了无限好奇之心,现在也希望能从阮丽珍这位青梅竹马口中获得一些关于刘永锡的信息。
阮丽珍往亭子外偷偷扫了一眼,确认没有人偷听才开口说道:“永锡弟弟有什么事情需要我这个姐姐帮他解决?我希望这件事很重要!”
柳如是看了一眼水池中的残莲:“我也觉得很重要,我听说豫王殿下与肃王殿下还有洪承畴大学士正在谋划着一件大事,而这件事恰恰与越王有关系!”
虽然柳如是说得很含蕴,但是阮丽珍知道这肯定是个惊天动地的大阴谋,她摇了摇团扇说道:“河东君是想知道具体的细节?这件事确实应当交给我那位父亲大人来办。”
她对自家这位父亲的活动能力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知道绝对是个成事未必不足但败事肯定有余的存在:“这肯定没问题,这件事我一定全力配合河东君,但河东君这次上门就为这件事?”




明风八万里 第五十九章 流贼求抚
对于柳如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毕竟她现在还是钱谦益最宠爱的妾室,怎么能谈及其它男人,但她就是这么一个敢爱敢恨的性子:“这次上门来一来想请丽珍小姐帮忙处理这件事,二来就是想听丽珍小姐说说越王殿下的故事,我很有兴趣听一听!”
说到这,柳如是嘴角盈盈一笑,却是自有一种风华绝代的气度,让阮丽珍都觉得心醉。
看着这位命运曲折的奇女子,她突然想到了许多戏文中的故事,当即伸出手来说道:“我有好茶,河东君,我们一起喝一杯!”
她觉得柳如是应当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而柳如是也笑着说道:“那到时候我来抚琴!”
而对于福州的隆武小朝廷来说,杭嘉湖会战的结果可以说用“灾难”来形容,甚至比在战场上失败还要难受。
虽然谁都知道越明小朝廷绝非正统,而且刘永锡浊乱宫廷绝非空穴来风,但是在大清国的压力之下,江南士大夫已经没有底线了,他们跟监国小朝廷的合作异常愉快,却把隆武这个正统朝廷抛在一边。
因此当洪承畴从海上联络隆武朝廷的时候,不管是唐王本人与以黄道周为主的文臣都并没有拒之门外,而是打着“策反洪承畴“的名义进行了几次秘密谈判,只是谈判很快就很难继续下去。
不管是多铎、豪格还是洪承畴都希望隆武朝廷能在背后狠狠地捅监国小朝廷一刀,好让南京方面的清军能有一个喘息机会,但是唐王与黄道周都很清楚这不仅仅是在军事上自杀,在政治上也同样是自杀。
但现在隆武小朝廷的全部期望又在江南战场上,但是既不希望清军大获全胜也不希望浙人尽取江南,只能希望双方能够长期对峙,但是谁都知道对峙的局面迟早会被打破,不管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都是隆武小朝廷的末日。
只是在一系列的坏消息之后,隆武小朝廷终于得到了明确的好消息,那就是湖广巡抚何腾蛟不但承认了隆武朝廷的合法性,而且还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重要消息:“流贼求抚?还要求朝廷给予名义!”
虽然这个消息控制在极小范围之内,但是整个隆武朝廷都因为这个消息而陷入了一波新的政潮:“怎么能这么便宜了这群流贼,若不是这群流贼,天下怎么会到这一步!”
“是啊,别的事情都可以谈,我们可以争取策反洪承畴,但是不能这么便宜了流贼!”
“说得好,洪承畴至少也是缙绅世家,这群泥腿子凭什么封侯拜将,国家与流贼不两立!”
这件事之所以引发如此激烈的议论,自然是因为这群流贼是李自成余部,现在仍然拥戴李自成遗孀高夫人甚至还打着“大顺”、“永昌”的旗号,正是大明真正意义的灭国之敌。
虽然流贼方面很有诚意,不但愿意放弃原来的“大顺”、“永昌”旗号而且愿意成为朝廷经制之师,但是朝廷上上下下几乎都觉得这是无法进行交易的原则问题,绝对不能跟这群泥腿子妥协。
哪怕跟洪承畴谈判,也不能向这群推翻大明统治的泥腿子妥协,毕竟洪承畴不但出身于福建而且还是缙绅世家,而流贼不知安分守已冒然起事,根本没办法与流贼进行任何形式的妥协。
隆武皇帝更是跟自己的首辅黄道周说了实话:“如果从朝廷生死存亡的角度出发,应当虚以委蛇暂时给这些流贼名义,但是如果以大明皇朝千秋万代的角度来看,今日之事皆是流贼之过,将他们杀得干干净净都算轻饶了他们,怎么可能与他们妥协!”
黄道周也是异常纠结:“陛下英明,但是这件事必须要从长计议,若是处理不好,恐怕浙人就有发兵的借口了!”
这也正是隆武皇帝纠结的地方,现在是福建与浙江两个小朝廷在争正统,福建在流贼这件事若是表现得太软弱,恐怕浙江方面就有机可乘了:“这件事一定要处理得滴水不漏,绝对不能让浙人挑出半点毛病!”
但是他们并不清楚此刻的刘永锡也在谈论着这个问题:“千秋功罪,皆在李自成一人,李自成既死,数十万流贼皆可为我所用,只要他们遵纪守法为朝廷效力,我们就应当以海纳百川的态度让他们为我所用!”
说到这刘永锡以非常郑重的语气说道:“能不能争取到这支武力,对于朝廷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希望嫣姐还有瑾儿在这件事与我保持一致!”
对于张皇后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虽然她觉得李自成万恶不赦,但是流贼之中应当有不少好人,而且南渡以来她从来是无条件支持刘永锡,当即十分温柔地点了点头。
而坤兴公主的想法就不一样了,李自成跟她有着杀父之仇,但听到刘永锡叫着自己“瑾儿”,她的女儿心也变得柔软起来,所以先问了一个问题:“李自成真死了?”
刘永锡非常明确地说道:“确实死了,正因为李自成死了,数十万流贼群龙无首,现在正在向湖广巡抚何腾蛟求抚,但是何腾蛟是福建那边的湖广巡抚啊!”
刘永锡这么一说监国公主就已经明白,虽然明面上两个小朝廷都是一团和气,但是日月同悬闽越争立怎么真正一团和气,既然何腾蛟投向唐王,那刘永锡与浙江就一定要挖他的墙脚。
但这个答案仍然不能让坤兴公主满意,她继续质问道:“这数十万流贼能不能为国家所用?国家招安他们也不是一次两次,但是每次都是白费功夫一无所获!”
这才是真正的关键,张皇后与坤兴公主更关心这次招安的实际效果,毕竟当年朝廷几乎招安了几乎所有的流贼,但最终结果却是大部分招安的流贼重新起事为害天下。
而刘永锡身边的邢夫人就站了起来:“这件事我跟夫君谈过了,让我出面应当不成问题!”
邢夫人这么一说,张皇后与坤兴公主这才想起来邢夫人不但是兴平伯高杰的未亡人,也是李自成的前妻。
而现在被朝廷视为中流砥柱的高杰余部,同样是源自李自成所部,只是高杰军向来是流贼的死对头,所以才会忘记了高杰与邢夫人的流贼出身。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记着高杰与邢夫人曾经出身流贼,直接把他们等于流贼,甚至包括那位在扬州殉国的史可法相国。
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张皇后与坤兴公主都被刘永锡说服了,虽然与流贼有着杀父之仇灭国之恨,但是罪魁祸首李自成已经死于非命,其它贼首也死伤大半,在这种形势下放着几十万流贼不去收编是最愚蠢的主意。
1...7374757677...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