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创业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公子不歌
许逸阳说:“我对那些也不感兴趣啊。”
佟悦薇问:“是不是因为我不在,所以你对什么都没兴趣啊?”
许逸阳一下语塞。
这时,顾思佳的粉红蝴蝶结小企鹅头像忽然闪动起来。
许逸阳用快捷键呼出信息,顾思佳发来六个字:“班长到香港啦?”
看到顾思佳的信息,许逸阳心中一喜,急忙回复:“到了,你干嘛呢?”
顾思佳说:“在家呢,刚看完书,上来看看。”
紧接着,顾思佳又发来一条信息:“我妈不让我上网,让我陪她下楼走走,我先下啦!出门在外,记得注意安全。”
许逸阳不免有些失望,本来是想跟顾思佳多聊聊的,没想到刚开始就结束了。
认识顾思佳这么久了,自己和她基本上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唯一一次近距离的私下接触,还是离家出走那次把她带回了家,可是,就两人的关系上,依旧没什么进展。
等他想着给顾思佳回一句信息的时候,顾思佳的头像已经变成黑白,他轻叹一声,还是回了一句:“我知道了,谢谢。”
这边,佟悦薇一连发了好几条信息。
“香港那边现在应该比中海暖和吧?不过你也要注意,千万别感冒了。”
“另外那边吃东西的口味比较偏甜口,你一个北方人可能会吃不惯,如果吃不惯的话,可以去吃肯德基和麦当劳。”
“想我的话可以给我留言,我最近每天下午下课之后,都回家上会网再回寝室,七点到九点我都在。”
许逸阳捏了捏鼻梁,回复道:“好的,我知道了,不过回寝室别太晚,另外别走鲁迅公园,太晚了你一个女孩子在公园里怕不安全。”
“我知道啦!”佟悦薇发来一个微笑的表情,说:“到时候我就让我爸每天晚上送我回学校!你放心吧!”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名要趁早
这一晚,在经历了下午的绝望与恐怖之后,许逸阳一行二十人在假日酒店睡得格外舒心。
翌日是周日,按李主任的安排,大家在吃过早饭后集合,先去港大里面参观了一下,然后又乘车前往市中心。
香港是华夏的东方之珠,也是近现代遭受列强侵略的一道伤疤,许逸阳还记得97年,他满心期待的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回归仪式时的心情。
那一刻,他对这座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城市,有着极高的向往。
但而后的这些年,许逸阳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开始变得十分复杂,但过于复杂之后,也就变得不冷不热、不喜不厌。
除了他和宁若琳,其他人似乎都非常兴奋,看到哪里都觉得稀奇,看到什么都觉得喜欢的不行。
在城市中穿行了一天,大家回到酒店时还都在热切的讨论着这里的美食、商场与明星。
晚上七点钟,藤讯面向自己的全部用户,发布了关于韩晗《三重门》的系统消息。
这还是藤讯第一次为第三方发布广告。
这个时间段所有在线的人,都收到了这条系统消息。
早期的qq,系统消息对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甚至不容错过的消息。
因为所有好友添加成功,或者好友添加请求,都要通过那个小喇叭来发布。
而且它拥有与众不同的声音,收到信息是嘀嘀嘀嘀,收到消息则是更加特殊的咳嗽声。
根据现在的用户习惯,无论是收到信息还是消息,都会第一时间按ctrl+alt+z的快捷键组合,直接将内容呼出到桌面。
所以,这条消息一经发出,同时在线的两百多万用户就全收到了。
这其中就包括正在家里盯着点奥、等着许逸阳上线的佟悦薇。
佟悦薇一看到藤讯qq在推《三重门》,立刻激动的喊道:“妈,你快来!”
陈欣琳正在收拾餐桌,听到女儿叫自己,便对沙发上看杂志的佟方权说:“老佟,去看你闺女要什么。”
“好。”佟方权放下杂志,迈步去了书房。
一见爸爸进来,佟悦薇急忙问:“我妈呢?”
佟方权笑道:“佟小姐有什么需要,吩咐小的也是一样。”
佟悦薇翻了翻白眼,大喊道:“哎呀妈,你快过来啊!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陈欣琳无奈,放下手中的餐具,一边往书房走,一边问:“什么好消息啊,大呼小叫的。”
佟方权倚着门框问:“是啊,什么好消息,也跟我分享分享?”
佟悦薇急忙冲两人招手道:“你们快看这个!”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书房,绕到佟悦薇背后一看,顿时惊的说不出话来!
陈欣琳惊讶的问:“qq为什么会推荐《三重门》,他们怎么知道我们要搞全国签售?”
一旁的佟方权立刻说:“这还用想?这件事肯定是小许打的招呼!他跟藤讯的人关系很深啊。”
陈欣琳这才恍然大悟!
老公的第一个爆款增值服务产品,就是许逸阳出的主意,然后撮合藤讯跟电信合作。
这么看来,现在能调的动藤讯的资源,并且帮自己推书的,估计除了他也不会有别人。
佟方权感慨道:“现在藤讯用户突飞猛涨,全国都快奔着一千万去了,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小许这可真是免费给你们做了个大宣传啊!”
陈欣琳也知道藤讯用户数量已经非常可观,欣喜不已的说:“小许真的是太有心了,我赶紧给他打个电话道个谢!”
佟悦薇说:“妈,你忘啦?许逸阳去香港了,要三个礼拜才能回来。”
“噢对!”陈欣琳一拍脑门:“一激动把这件事给忘了。”
佟方权对她说:“道谢可以等小许回来再说,我觉得你们现在还是抓紧时间开始搞签售吧,正好藤讯也帮忙推广了,让印厂那边再加快一些速度,趁热打铁,运气好的话,这本书今年能卖一百万册!”
“看这个架势,一百万册怕是挡不住。”陈欣琳难掩激动的说:“过段时间,韩晗还要去央视参加节目录制,等节目播出之后,他的影响力以及《三重门》的销量,一定会更高。”
说着,陈欣琳掏出手机,又道:“我先给小韩打个电话说一声!”
此时此刻,韩晗正在自己的书房,对着崭新的电脑玩星际争霸。
这台电脑,是他前些天刚配的,17寸纯平显示器,加上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硬件,一共花了他两万多块钱。
韩晗攒电脑的热情度很高,就像期待着玩改装车一样,他非常热衷于那种硬件的拼接与升级搭配。
早先家里有一台老奔腾电脑,但那台机器太老太旧,玩95版的老红警都会卡,韩晗早就想把它换掉,但之前自己正值高中,再加上费用不小,所以家里一直不是太支持。
现在好了,现在自己赚钱了,算上二次加印后,前后签约金、版税的收入已经达到了百万级,再加上也不用上课了,所以他便买了这么一台电脑。
有了这台完全属于自己的电脑,以后他再写新稿子,也不用抱着一大摞稿纸了,直接在电脑上打字就可以。
游戏玩的正爽,忽然接到陈欣琳的电话。
韩晗急忙暂停游戏,接通电话、语气尊敬的说:“陈阿姨您好。”
“小韩啊。”陈欣琳笑着说:“你有没有上qq?”
韩晗说:“qq在挂着呢,怎么了?”
陈欣琳笑道:“藤讯刚发了一条系统消息,在推荐你的《三重门》!”
“是吗?”韩晗刚才玩游戏玩的太专注,根本就没注意到有系统消息的声音。
听到这话,他急忙切换到桌面,然后用快捷键呼出消息一看,果然是藤讯推荐《三重门》的消息!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同学、朋友给自己发来消息。
“韩晗你也太厉害了,连qq都在给你打广告!”
“韩晗,你跟qq官方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啊?”
“韩晗,你的版税是不是赚大发了?”
看来,大家都在藤讯消息上,看到了《三重门》的广告。
他惊喜的问陈欣琳:“陈阿姨,这是您安排的吗?”
陈欣琳笑着说:“我可没这么大本事,应该是许逸阳安排的。”
“许哥?”韩晗惊讶的说:“许哥跟藤讯有关系?”
“当然。”陈欣琳说:“他跟藤讯的创始人关系挺不错的。”
韩晗感叹道:“真没想到,许哥的人脉这么广!”
陈欣琳笑着说:“你啊,好好发展,将来应该也不会比他差的。”
韩晗谦逊的说:“我可不敢跟许哥比,在我眼里,许哥是不世出的天才,我不过就是卖弄点小聪明。”
陈欣琳笑道:“千万不要妄自菲薄。”
说完,急忙又道:“对了,我打电话过来,是想跟你说一下全国签售的事情,既然有藤讯帮忙提升影响力,我看我们不如从下周,就先从中海开始搞签售,我联系几家中海的大书店,咱们先在中海做几场,你觉得怎么样?”
韩晗立刻说:“我没问题的陈阿姨,您安排就好!”
……
许逸阳在酒店点开qq的时候,一连收到了好几条消息。
佟悦薇发了好几条,前几条是以她父母口吻发来的感谢,后两条是关心许逸阳在香港的情况;
字里行间看得出,佟悦薇对自己真的非常关心。
许逸阳给她回了一条让她放心的信息,又将韩晗的对话框呼了出来。
韩晗给自己发来两条信息。
第一条先是对许逸阳的帮助由衷的感谢了一番,然后在第二条里又告诉许逸阳,下周就要开始搞全国签售了,虽然他已经答应了陈欣琳,但是自己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
他自认自己不是一个很喜欢出风头的人,但是签售却又恰好都是大张旗鼓的,所以担心自己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做不好。
许逸阳给他回了五个字:“出名要趁早。”
十八岁的时候,有一个爆火的机会摆在你面前,如果你不珍惜、不抓住,二十八岁的时候你有很大的概率会后悔终生。
80后的孩子,刚好赶上港台风、日韩风的刮起,赶上了娱乐化的大浪潮,每个人的心里,几乎都藏着一个成名的梦想。
但因为成长环境没能赶上全民互联网的热潮,所以80后一代,年轻的时候几乎没什么出名的机会。
整个社会一直到超女的横空出世,社会才算是用选秀节目,给了普通年轻人一个成名的新渠道。
而当年最早参加选秀节目的那一波人,基本上也都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若干年后,当她们回头看看当年做出的决定时,她们一定会无比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条道路;
同样是若干年后,当那些原本有这个实力,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的人们,回忆起当年来,一定也会后悔不已。
有些人则是十八岁的时候没抓住机会,二十八岁的时候才终于鼓起勇气想出名,但那个时候已经错过了太多。
后世,当许逸阳在《华夏好声音》之类的选秀节目上,看到跟自己差不多大、三四十岁、成家立业的中年男女,怀揣着音乐梦想、带着家人与孩子参加节目的时候,心里总是替他们感到遗憾。
为什么不在应该追逐梦想的年纪去追逐梦想,反而要等到追不动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这样的例子看的越多,许逸阳就越认为张爱玲那五个字说的太对了。
出名,要趁早!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三百九十章 太给学校长脸了!
周一这天一早,大家穿上学校给定做的、有学校logo刺绣的西式校服,在酒店大厅集合。
男生是清一色的黑西装、白衬衣与暗红色领带,女生们则是上半身黑色小西装、下半身暗色格子长裙。
其实中海外是没有校服的,用胡老的话说,四年大学生活,就那一套勉强算是校服的迷彩服,还都让许逸阳给倒腾着,给卖到建筑工地去了。
这次学校给大家定做这样一身服装,也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
胡老昨晚就跟大家交代过交流的细节,这次与他们进行交流的,主要是港大文学院的英语系。
除了一些交流活动之外,十二名学生要分别融入到港大英语系的大一到大四这四个年级。
要像插班生一样,切身去学习他们的课程、体验他们的教学方式。
同时也要向班级里的同学和老师,输出中海外的教学方式与理念。
比如,同样是学英美文学课程,教材的不同、教育方式的不同,学生的体验也就不同。
当中海外的学生插班到港大英语系听课的时候,就可以把两个学校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个比对,然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反馈给港大的教授,以及自己在中海外的教授。
胡老一直交代的一个重点,是港大一直采用全英文教学。
不止是英文专业,而是除了其他语言专业的学科之外,其他的理工科、经管科、法学医学科,几乎都是英文教学。
所以,英语系就更不用说了,课上的教授讲课,以及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基本上全是英文。
这一点跟国内很不一样。
国内学校自然都是中文教学,即便是英语这种语言学科,也是中英文教学。
所以,胡老担心大家会不太适应这种上课节奏,也担心大家英语水平不够支撑全英文教学,所以便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注意力,否则很可能听不懂老师说的是什么。
大家多数压力都挺大的,倒是许逸阳一点也不在意。
胡老见他好像心不在焉,开口说:“许逸阳,你虽然口语很好,但是也一定要多留神,不要觉得英语好在港大就能吃得开,我跟你说,我这么大年纪了、学英语这么多年了,跟港大几个英语专业老教授用英语沟通还是很困难,你知道为什么吗?”
许逸阳摇了摇头。
其他同学也都好奇起来。
胡老说:“因为他们英语虽然学的很好,但是口语真的不敢恭维,很多人的口语带着浓郁的粤语腔,一旦说快了、说偏了,你根本听不懂什么意思,然后对方还会觉得你英语水平好像不太行,这都听不懂。”
许逸阳恍然大悟。
是呢。
谁都有口音。
华夏互联网那么多身价几百亿美元的大佬,普通话大都说不太好。
小米的创始人雷总,就是经常被调侃口音的那一个。
能怪他吗?当然不能。
正所谓乡音难改,语言与发音习惯的问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克服的。
别的不说,澳大利亚人跟英国人聊天,大家就经常听不明白对方说啥。
虽然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但感觉就像是一个说普通话,一个说中海话,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来港大交流,如果是欧美的外教倒是还好说,要是本地的教授,真有可能会在英语口语里混杂乡音。
许逸阳上辈子做生意也没少接触粤省商人,或者香港商人,粤语虽然不太会说,但好歹还听得懂,不过听到胡老这么说,还是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认真听讲。
随后,胡老才笑着说:“行了,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出发,大家一定要好好表现,学习别人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千万不要给咱们中海外丢脸!”
港大的面积虽然算不上有多大,但比起小小的中海外,还真是大了不少。
由于昨天已经提前来踩过点,所以大家也轻车熟路的来到港大的文学院。
港大文学院的一位副院长负责这次的对接,他早早在行政楼下等候,然后热情的与大家做了个自我介绍。
这位副院长名叫黄宗耀,五十岁左右的年纪,地中海发型比较严重,为人看着憨态可掬,倒是个热情的人。
黄宗耀的普通话不太好,讲粤语大家又听不懂,于是他解释了一番之后,干脆就用起了英文。
他的口语一开口,许逸阳就暗叹胡秉文说的真是不能再对,这位大叔的英语,乡音之明显,几乎能跟印度人说英语的口音相提并论。
不过,好在大叔似乎也有自知之明,所以说话的语速比较慢,听起来倒也不算太难。
大叔说,文学院的英语系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欢迎仪式,所以带着大家直接去了一个小礼堂。
小礼堂并不大,一共能容纳几百人,来的据说全是文学院英语系的学生。
大家之间也没有什么交流,就是站在台上,先由对方负责人表示了欢迎,然后双方的负责人讲了一些两地交流的意义与重要性。
再接着,就是让中海外这十二名学生分别上台,做一个自我介绍。
许逸阳被胡老安排在了第一个。
同时,胡老也在他耳边低声说:“咱们队里你的口语最标准,待会儿多说几句。”
许逸阳点点头,多说几句没问题。
可是,说什么呢?
自己也没准备什么稿子。
本来就想着,上去直接用英语来一套万金油的客套话。
比如,大家好,我叫许逸阳,很荣幸能够来到港大交流学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照。
不过,胡老明显是想让自己多来一点儿。
终归是个四十岁的大叔,这种时候,许逸阳虽然没什么准备,但也没有怯场。
于是他便第一个走到礼堂舞台的正中央,认真说道:“大家好,我叫许逸阳,大家可以叫我jeremy。”
只这一句话,顿时让不少人面露惊色。
口语的好坏,可以说是窥一斑而知全豹。
想知道一个老外中文说的好不好,让他用普通话来一句“你好”,基本上就能看得出他有几斤几两。
如果发音读成“妮浩”,基本上是不咋地。
如果发音读成“泥豪”,那也不咋地。
为什么呢?
因为这俩字儿,看着很简单,但标准发音都是三声,要拐弯的。
中文正常四个发音,不会拐弯,就意味着四分之一的发音是不标准的。
这样的口语,当然不能算好。
反过来也是一样。
英语口语的好坏,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也就够了。
许逸阳上来的一句话,基本上就是标准的英式发音,由于香港现在才回归两年多,港大很多教授都是英国人,所以港大的学生对英式发音的英语是最熟悉的。
一开口就能听得出,许逸阳的发音,与那些教授丝毫不差。
亚洲人在亚洲的环境里,想学一口标准英语口音确实很难,欧美人在欧美环境想学一口标准的中文口音也一样。
真能说到和母语者一样,真的是极少极少的。
而许逸阳,就是这样的叼人。
就在台下一片震惊的时候,他故意压低嗓音,让声音带着几分磁性,继续说道:“非常荣幸能够来到香港,来到香港大学与各位同胞、同学面对面,我们昨天来过港大校园,走马观花的自行参观了一下,只是大略的体验了一下,就能感觉到香港大学确实是一所非常漂亮、非常开放,同时又非常有历史积淀的一所高等学府……”
这一下,台下一些女生直接尖叫出声。
男生也都惊的说不出话来。
搞什么?不是说大陆来的大学生吗?你确定台上的这个哥们不是从英国回来的?
许逸阳也不想把自己往声优的路线上发展,更不想一开口,就是自己跟顾思佳十几年练出来的那一嘴英国口音,可关键是别的口音他也不会啊。
再说,自己身上还承载着胡老的寄托,这老爷子就是想让自己出来显摆显摆口语实力的,不说也不行。
再说了,人家费那么大劲给自己开后门、把自己招到中海外来,为的不就是在这种场合派上用场吗?
正所谓养兵半年,用在一天,自己确实要满足一下一大把年纪的胡老,对装逼的渴望。
于是,他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继续说道:“孔子曾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怀揣着一颗谦逊的心,期待着接下来三个星期与大家的交流学习,期待着能够在这次交流中,从大家的身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与经验,更期待着能够与大家成为朋友。”
说话间,许逸阳几乎不加停顿,也不需要任何思考,继续说:“同时,也希望我们的这一次交流,能够拉开中海外国语学院与香港大学这所亚洲知名学府长期交流的序幕,让两所高校在未来能有更多的交流与探讨,友谊长存,谢谢大家!”
人挺高的,脸挺帅的,声音也挺有磁性的,而且口语也好的出奇。
许逸阳一出场,就引发了全场的骚动。
台下很多港大的学生,其实是没听说过中海外国语大学的,再加上许逸阳他们是大陆来的大学生,让一些人有了乡下远房亲戚进城串门的感觉。
所以,有些人本能觉得这些人肯定比自己差得多,尤其英语,更是比都没法比。
结果人家许逸阳往这一站,一上来就是一连串没有手稿、没有停顿、没有磕巴的自我介绍。
口语无可挑剔,原汁原味。
词汇量也大,很多语法以及句式结构,已经超出了大学一年级的范围,反而显得更有味道。
可以说,许逸阳一上来,就把部分人心里的优越感击打了个粉粉碎。
原本对这些交换生不太瞧得上的港大学生,也不由得认真对待起来。
1...169170171172173...1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