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创业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公子不歌
许逸阳说:“中午来找我吧,记我一个电话,准备好了给我电话。”
陈自强忙说:“没问题,我准备好打您的电话。”
说完,掏出手机来,记下了许逸阳的手机号。
许逸阳问他:“哪家银行能给内地人开美元账户?”
陈自强想了想,说:“花旗和汇丰应该都可以的。”
许逸阳点点头,道:“出去的时候,顺便看一下哪有花旗和汇丰银行,哪个最近,把地址告诉我。”
“好的许先生……”
陈自强说完,赔着笑问:“许先生,等办完之后,能不能麻烦您给二公子打个电话,就说一声我们已经冰释前嫌了,您知道的,我的公司,全靠着二公子生存……”
许逸阳淡淡道:“放心,办完之后,我会跟他说的。”
陈自强终于松了口气,如蒙大赦的说:“谢谢许先生!”





重生创业时代 第四百章 赚大钱的绝佳机会
按照当下的汇率,3000万港币,差不多是390万美元。
陈自强主动给凑了个整,给了许逸阳400万。
对陈自强来说,这一次真的是大出血了。
但是没有任何办法,更没有选择的余地,谁让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惹到了李家二公子都非常重视的大人物。
越是在香港这一亩三分地,这些中产阶级,以及入门级富豪,越不敢招惹顶尖的那一小撮存在。
顶尖家族跺跺脚,下面一大片富人就立刻吓的魂飞魄散。
这主要是因为,香港实在是太小了,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
在香港,如果得罪了惹不起的人,坐一小时船,跑到占地面积更小的澳门,就已经算是“跑路”了。
跑到台湾,那几乎就是“跑路”的最高境界。
不像在内地,你在某个城市得罪了某个能量很大的人,在地图上比划着找一千公里外的城市,一个月换一个地方,一辈子都换不过来。
这就叫战略纵深。
这也是为什么二战的时候,华夏儿女能够在祖国大地上跟侵略者不懈抗争、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的一大原因。
陈自强的家在香港、不动产在香港、事业也在香港,如果得罪了李家,未来在香港站不住脚,全家人几乎无路可退。
就算是咬咬牙移民了,一切也要重新开始。
不动产要折价抛售、事业也会彻底停摆。
那样一来,损失何止三千万港币。
所以,拿钱出来息事宁人、买个教训,就是他眼下最好的解决方案。
许逸阳在花旗银行开了一个私人美元账户,陈自强亲自将四百万美元打进了他的账户之中,然后是在律师见证下,在和解书上签字画押。
和解书的内容是,陈自强的儿子陈威,因对许逸阳进行敲诈勒索,陈自强自愿赔偿许逸阳四百万美元的精神损失费。
虽然知道他不可能反水,但许逸阳还是希望留个后手。
钱到账了,许逸阳当着陈自强的面给李泽凯打了个电话,说:“李先生,陈家的诚意我收到了,这件事就此画句号,望知悉。”
李泽凯松了口气,开口道:“许先生,晚上有没有时间,我设宴请许先生吃顿饭?”
许逸阳知道,这时候自己要是还拒绝,那就是不给李泽凯面子,回头李泽凯该对自己有很大意见了。
于是毫不犹豫的说:“没问题,时间地点你定。”
李泽凯说:“这样吧,五点半左右,我去港大接你。”
许逸阳忙道:“李先生,就不劳烦你亲自过来接我了,你可以直接告诉我地点,我自己过去。”
李泽凯客气的说:“许先生初来香港,没车的话不方便,还是我去接你吧,就这么定了。”
许逸阳也不再推辞,道:“好的,那就麻烦李先生了。”
挂了电话,旁边的陈自强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后怕的不行。
他搞不懂,这个内地来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李家二少爷不但要替他出头,请他吃饭都要亲自开车过来接他,这面子,未免太大了一点。
幸亏是把这个麻烦解决了,虽然花了不少钱,但好赖也是避免了一场大祸。
……
四百万美元到手的许逸阳,出了银行就开始琢磨起,这四百万应该用来做点什么。
买东西?不存在的。
像他这种人,现在脑子里想的就是怎么用钱来生钱。
四百万美元,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可是三千多万人民币。
自己大费周章的推销听课卡、牺牲学费利润吸收了将近一千万现金,又从赵翰生儿子那里借了三百万,然后合起来放进股市、借史诗级的519行情,也才赚了三千多万。
但赚那三千多万,自己前前后后可没少折腾。
赚这三千多万,还没用24个小时。
想到股市,许逸阳忽然想,有美元在手,自己又在香港,不就可以随意开户炒港股或者炒美股了?
今天刚好是2月29号,2月的最后一天。
而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股市大崩盘,就发生在2000年3月13号,也就是,下个月……
看起来,现在炒美股好像是45年加入德军,但其实,纳斯达克的巅峰行情,就在2000年3月1号,到2000年3月13号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
这十几天,纳斯达克指数继续飙升,创下最高记录,同时多支科技股飞速暴涨。
只要抓住这十几天的时间,然后在3月13号崩盘时及时撤出,就等于是抓住了一波史诗级上涨行情!
随后的大崩盘,就随它去吧,反正自己已经可以带钱离场了。
回想起这场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大崩盘,许逸阳记忆深刻。
当时他正在泉城读大学,一位对硅谷、对互联网颇为关注的年轻教授,专门在他的经济学课程上,实时给大家讲解分析过这一场股灾的始末。
甚至,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位年轻教授持续跟进,不但在学校里组织了几个感兴趣的同学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甚至还带着大家完成了一篇名为《互联网泡沫破裂,是市场回归理性的必然》的论文。
这篇论文后来有幸在国内著名的金融期刊发表,许逸阳作为课题小组成员,成为这篇论文的第四作者。
虽然只是跟着教授打个酱油,但许逸阳对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全过程,可以说是记忆犹新。
在许逸阳的记忆中,2000年3月10号星期五,纳斯达克当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纳斯达克的指数会上涨到5132.52的历史高峰。
然后在当日回调到5048点收盘,两天后的那个周一,也就是3月13日,纳斯达克开始崩盘,互联网泡沫破裂!
而个别科技股,在这段时间里,跑出了逆天的大行情,其中最牛的,就是芯片领域。
而芯片领域在这段时间表现最强势的股票,是大名鼎鼎的显卡、显存巨头,nvidia英伟达!
许逸阳了解英伟达在互联网泡沫崩盘前的股价走势,不光是当时教授专门把它作为一个特例给大家介绍过,还因为他自身作为一个游戏爱好者,在毕业后,对英伟达的历史又进行了十分深入的了解。
毕竟,英伟达的显卡,曾是许逸阳年轻时的信仰。
许逸阳回顾了自己看过的那些资料,发现英伟达现在,正处于其自身发展的“高光时刻”。
尚且没被amd收购的ati,在技术与产品实力上,都落后了英伟达一截,所以英伟达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这段时间,英伟达的发展速度极快,快到让微软都对他有些忌惮。
三月份,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英伟达的股价都还能一路涨,涨到了六月份,足以看出,英伟达的业绩实力有多强大。
而后,微软开始对英伟达下手,他不但停止了在xbox上与英伟达的合作,还联合英伟达的死对头ati,对英伟达进行两面夹击,让英伟达苦不堪言。
英伟达的股价,曾被微软和ati联合起来,从70美元打压到7美元。
不过,这都是2001年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的英伟达,就是纳斯达克科技股中的逆天股,而且还是十几天股价就翻倍的逆天股!
自己要是能抓住这个机会,一定能够大赚一笔!
想到这,他不由庆幸这次的交流活动,时间赶的刚刚好。
要是自己现在还在内地,想炒美股难如登天。
第一,不好开户,第二,不好换汇。
国家现在的外汇管制还是很严格的,普通人一年也就几千美元左右的换汇额度,靠这点额度去炒美股,简直就是蚊子腿。
现在许逸阳手里,已经有了四百万美元。
而且在香港他可以随意开户,这样一来,自己就能带着这四百万美金,到美股市场里吃大户了!
许逸阳立刻将自己的想法,转化成了实际行动。
趁着距离下午上课还有一点时间,他找到了一家有实力的券商,美国的第一证券。
随后,许逸阳用四百万开户金,为自己开了一个可以同时操作美股和港股的股票账户。
四百万美元开户,对第一证券来说,已经是非常顶尖的高端客户,所以许逸阳有了一个证券经纪人,是一个名叫保罗·安德森的美国中年人。
保罗·安德森对许逸阳年纪轻轻,就能投入四百万进股市的举动非常震惊,为了能够赚取更多佣金,他一个劲的给许逸阳推荐各种不知名的美国垃圾公司的股票,甚至是即将上市的不知名公司的原始股。
许逸阳一概拒绝。
保罗·安德森问他:“许先生,那您初期准备投资哪些公司的股票?”
许逸阳说:“等晚上美股开盘,我会自己看着选股的。”
保罗·安德森急忙说:“许先生,您可能不太懂美股的操作模式,美股波动比较大,稍有不慎可能会有巨大亏损,所以我还是建议您接受我们经纪人的建议,购买一些潜力较大的股票。”
许逸阳呵呵一笑,心说,我又不是没看过《华尔街之狼》,你们这帮股票经纪人搞什么买卖,我还能不清楚吗?
越是垃圾股,给券商的佣金就越高,打个比方,如果券商卖一股大公司的股票,佣金是3%,卖一股垃圾公司的股票,佣金甚至能到30%,甚至更高。
这样的垃圾股本身就非常不值钱,公司业绩也很烂,想上市圈钱,但ipo时拟发行的股票都没人认购,最后只能委托这些经纪人帮忙忽悠。
一般这样的股票,上市就跌得连它妈都不认识,投资人赔的一塌糊涂,经纪人却大笔大笔赚着佣金。
保罗·安德森还在忽悠他,极力劝道:“许先生,如果您愿意接受我们专业人士的意见,那我们一定可以帮你赚大钱!”
许逸阳说:“得了吧哥们,我不是针对你,如果你的建议真能让我赚大钱,有四百万美金的人就是你,而不是我了。”
一句话拍在保罗·安德森的脸上,让他尴尬不已。
不过许逸阳说的也很对。
他自己要是真能做到推荐什么股票、什么股票就赚钱,那他自己早就发财了,还用在这里做股票经纪人?
见他不好意思再忽悠自己,许逸阳冲他笑了笑,挥了挥手里他的名片,道:“有什么需要,我会给你打电话的。”
说完,出门拦车,返回港大。
回港大的路上,许逸阳就在琢磨一件事。
怎么搞到更多的钱。




重生创业时代 第四百零一章 胃口很大
炒股,最重要的,是能带多少筹码进场。
对许逸阳这种知道行情的走向的人来说,他就像是知道鱼群在哪出现的渔夫,如果想获得最大利益,就必须在鱼群出现前,做出一张足够大的网。
不然的话,纵然找到千万条鱼,网太小、你只能捞几条也是白搭。
这么看,在美股互联网泡沫大崩盘之前的最后狂欢阶段,四百万美元真的是太少了。
四千万美元,勉强够看;
四亿美元以上,才能真正大捞一笔。
可是,许逸阳现在手里就四百万美元,剩下的人民币也没法带进美股市场,而且想把人民币换成美元还挺麻烦。
就在许逸阳不知道从哪搞到足够多筹码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李泽凯。
李家二公子手里可有的是钱,要是能从他手里周转点钱出来,投入到美股市场里,抓一波英伟达的行情就好了。
不过,自己也不能把藤讯股票卖给他去炒股啊?
那不成败家子了吗?
想到这,许逸阳忽然受到启发,正好李家二公子想请他吃饭,于是他心中便顿生一计。
……
下午下课之后,许逸阳没跟大家一起去食堂吃饭,而是直接出了校门。
李泽凯的劳斯莱斯车队先他一步到了港大门口。
许逸阳坐进他的劳斯莱斯后排,李泽凯便笑着说:“许先生,今天带你一家全世界最好的港式餐厅,内地和国外肯定找不到这么正宗的。”
许逸阳点点头,笑道:“那就谢谢李公子款待了。”
奢华的港式酒楼里,许逸阳与李泽凯坐在一个正对维港的落地窗前。
偌大的包厢里,只有两人面对而做。
面前的,是香港最流行的顶尖海鲜食材。
入眼全是珍品鲍鱼、鱼翅、花胶、燕窝以及黄唇鱼、石斑鱼这些贵得要死的东西。
李泽凯没有一开始就先聊正事,而是先当起了讲解,告诉许逸阳各种食材的来源,以及在香港餐饮界中的地位。
许逸阳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内心就等着他什么时候进入正题。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李泽凯兜里揣着一个锁套,等着把许逸阳套进去,许逸阳兜里揣着一把铁锹,等着把李泽凯带进坑里。
而整体是许逸阳更占优势,毕竟他属于敌明我暗的那一卦。
饭吃得七七八八,李泽凯擦了擦嘴,这才终于进入正题。
他笑着说:“许先生年纪轻轻,就有眼光投资藤讯,还能帮藤讯扭亏为盈,这份能力,我真是佩服得很。”
许逸阳知道,正事儿来了。
于是哈哈一笑,说:“李先生,不瞒你说,投资藤讯、帮藤讯赚钱,都是出于一颗爱玩的心。”
李泽凯好奇的问:“此话怎讲呢?”
许逸阳说:“你看,我本来就是藤讯用户,经常用藤讯跟朋友聊天,或者加一些陌生网友闲聊,聊来聊去,我觉得这款软件很有意思,将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款软件,所以我就有了投资它的兴趣。”
说着,许逸阳又道:“至于移动qq这款业务,也主要是我自己觉得有这个需求,没法在电脑跟前的时候也很想跟网友聊天,可是又没办法解决随身带着电脑上网,所以就想到了手机,如果能用手机短信跟qq好友聊天,那该多好啊?正好我一个叔叔是中海电信的高管,我就跟他以及马老板聊了一下这个业务,大家都觉得有得做,于是就做起来了。”
李泽凯点了点头,笑道:“如此看来,玩也是赚钱的一大动力。”
微微一顿,李泽凯又道:“其实我个人预估,藤讯未来是很有市场潜力的,再加上现在互联网大热,你看,这些不能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市值都高的吓人,像藤讯这样能赚钱的互联网公司,一旦上市,市值会更高。”
许逸阳赞同的说:“很有道理,我也是这么觉得。”
李泽凯接着道:“所以,现在才是藤讯飞快发展的阶段,不但需要大量资金注入,还需要一个更强大的资本关系,好确保藤讯将来能够顺利在香港上市。”
“而新的上市公司,更需要一个强大的老上市公司做背书,到时候,我的盈科数码整合了香港电讯,市值至少几百亿美元,给藤讯做背书的话,会让藤讯更受资本亲睐!”
许逸阳说:“李公子说得对。”
李泽凯这时继续道:“所以,我希望能够成功投资藤讯,我,你,还有马总,我们三个人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共创未来!”
许逸阳问:“李总,融资的话,你愿意出多少估值?”
李泽凯说:“二十亿人民币,或者等值的美元。”
许逸阳说:“也就是两亿四千多万美元,对吧。”
“对。”李泽凯点了点头,道:“我理想的融资比例是持股藤讯20%到30%,听说你们有15%的股份是锁定状态,那现在你和马总团队的持股比例是40:45,折算下来是47:53,如果融资比例是20%,那你们实际稀释的点数,许先生是大概9.4%,马总团队是10.6%,对你们双方来说,稀释掉的点数都不算多。”
许逸阳微微一笑,说:“牺牲一点股份,不算什么,不过说实话,我觉得两亿四千多万美金的估值,太少了。”
李泽凯惊讶的说:“两亿四千万美元,已经很高了,网易很快要在纳斯达克上市,但从他们拟定的发行价看,估计上市后的市值也就六亿美金上下。”
许逸阳认真道:“李公子刚才也说了,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亏损,网易去年的财报,我前几天刚好看了,全年收入才188万美元,也就一千五六百万人民币,至于净利润则根本没有,反而亏损了62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五千多万。”
说着,许逸阳又道:“正因为亏损,网易现在才不得不上市,哪怕估值低于预期也要上,再不上市从二级市场上融点钱,公司继续这么亏下去,就完蛋了。”
话说至此,许逸阳看了李泽凯一眼,笑道:“这种操作,在我眼里叫流血上市,业绩表现和发展潜力,比藤讯差远了。”
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流血上市,可以将公司比作养猪场,公司的股份就是养猪场自己养的猪;
假如这公司养着一万头猪,但市面上猪肉行情很差,只有五块钱一斤,他就算明知道坚持到明年,猪肉价格能涨到五十块钱一斤,但他手里没钱了、买不起饲料了,再不把手里的猪出手一批,一旦饲料供不上,一万头猪都要死;
这时候,一级资本市场,也就是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对猪肉的行情又不看好,所以不愿意投资养猪场,让养猪场的主人雪上加霜;
为了活下去,养猪场的主人只能先从一万头猪里挑出一千五百头到两千头,以现阶段五块钱一斤甚至更低的价格,放到二级市场上卖给消费者,换一部分钱回来,让公司剩下的八千到八千五百头猪能够茁壮成长、坚持到行情起来。
一旦行情起来,猪肉价格回到十几二十元,剩下的八千到八千五百头猪,还能够带来不菲的利润。
这就等同于公司拿出15到20%的股份,进行ipo,然后以很低的价格,把股份变成发行股,换回资金来继续维持公司运转。
不流血就没命,谁也没有别的办法。
李泽凯心里略微吃惊。
没想到许逸阳年纪轻轻,对资本市场现在的情况倒是非常了解。
甚至连网易的财报数据,都能倒背如流!
看来他对互联网,真的有很深入的研究,不是愣头青。
不过,他可不希望,许逸阳心里有藤讯比其他公司牛逼的心态。
因为这样一来,必然会增加自己上车的成本。
于是,他笑着说道:“许先生,网易其实算不上流血上市,他们ipo拿到的估值,在我看来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他们的业务盘面比藤讯大,门户网站和邮箱用户都比藤讯用户多,估值比藤讯高一些也正常,所以我给藤讯两亿四千万美元的估值,其实还是比较合理的。”
许逸阳摇摇头,说:“藤讯一月份移动qq业务的净利润,是一千万出头;二月份预计在一千五百万以上,三月份超过三千万不是问题,全年我预计至少在三亿人民币以上,这个变现方式多清晰啊?华夏互联网市场还能找到第二家吗?”
“再看看网易,再找不到一个稳定赚钱的业务,这公司就要黄了,所以,比起网易,藤讯可是一点都不差,甚至我觉得还要高出一头。”
说到这,许逸阳又道:“这样吧李公子,我们可以先不着急聊融资的事情,你给藤讯半年时间,到今年七八月份,你看看藤讯的利润能做到多少,那个时候,你应该会对藤讯的估值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李泽凯有些头疼。
藤讯的价值,不用许逸阳说,他自己就已经通过藤讯现在的盈利情况,看出了一些端倪,所以,他也知道藤讯未来很有潜力。
但是,这话自己可不能说,一说就会再次提高许逸阳的心理价位。
而且,许逸阳这是摆明了不愿意卖啊,或者说,摆明了对两亿四千万美元的估值不感兴趣。
但是,两亿四千万美元的估值,本身就已经有些高了,按理说,投资一家公司,至少要持续观察它一年的营收业绩才能给出比较合理清晰的估值。
可问题是,藤讯现在的发展潜力太大了,谁都能看得出这家公司将一飞冲天,这时候如果还想用保守的估值,人家根本不理你。
如果一家公司缺钱,投资人自然会趁这个机会拼命压价,值一万的东西,恨不得就开一千,爱要不要;
但是,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如果一家公司不缺钱,投资人会追在对方屁股后面上赶着、求着要投资,这种情况下,值一万的东西,恨不得给五万;
1...174175176177178...1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