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创业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公子不歌
怪不得搜索引擎这个东西,在互联网行业里这么重要。
没有搜索引擎的情况下,人在网络世界的效率大大降低。
从华夏黄页上拿到了几家中海软件公司的信息,许逸阳便开始与他们进行联系。
他先是打电话挨个沟通,在电话中说明来意,表示自己想定制开发一款培训机构内部使用的管理软件。
这几家公司对于找上门来的活儿,都非常感兴趣,纷纷提出要跟许逸阳当面沟通,于是许逸阳便抽了一天时间,跟这几家公司的负责人挨个见了面。
许逸阳先去了几家在市区正规写字楼里办公的公司,这几家公司的规模都比较大,至少有几十名员工。
不过,在谈的过程中,这几家公司的负责人都表示,因为近期工作量大,所以时效性不能保证。
许逸阳把自己的具体需求告诉对方之后,这几家公司给出的时间从半年到一年不等。
如果是开发一款功能复杂、架构庞大的软件,别说半年到一年,两三年也可以接受。
但关键许逸阳要的这种管理软件其实没那么难,一个成熟的小团队,一两个月就能开发出来。
遗憾的是,没有一家公司能承诺,在两个月内开发完成。
最后,许逸阳驱车前往距离自己最远的那家公司。
按照这家公司提供的地址一路找过去,许逸阳才发现,自己竟然到了一个老旧的小区门口。
来之前,对方只给了许逸阳一个“光海路21号”的地址,还说到了给他打电话、他下来接。
没想到,这个光海路21号不是办公楼,而是一个住宅小区。
许逸阳有些狐疑的拨打了对方电话,还没说话,对方便急忙问:“许总您到了?”
“到了。”许逸阳说:“不过这地方像是个小区、不像是办公的地方啊,是不是走错了?”
“没走错、没走错!”对方忙道:“您稍等一下,我这就下来接您,您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许逸阳说:“我在车里,车没挂牌。”
“好嘞!”对方热情的说:“您稍等,我这就来!”
许逸阳揣着狐疑的心等了片刻,一个穿着短裤、背心以及人字拖的年轻人急急忙忙从小区里面跑了出来。
那年轻人看着二十五六岁的模样,形象感觉有些邋遢,他出来后四处看看,瞧见许逸阳的车,先是一愣,随后确认了一番才跑到跟前,带着惊讶的敲了敲车窗。
“许总吧?我是电话里跟您沟通的刘明超!”
刘明超心里十分讶异,许逸阳看起来也就十八岁,竟然是教育培训机构的老板,而且他年纪轻轻就开一辆奥迪,这车怕是得六七十万吧?
许逸阳此时看着刘明超,问:“你们公司在小区里办公?”
刘明超不好意思的说:“我们公司比较小,为了节省成本,所以就在民居里办公了……”
说着,刘明超急忙补充道:“不过许总您放心,我们团队的实力是过硬的,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华中理工大学毕业的,有两个硕士,三个学士,您可以先上去考察一下。”
许逸阳心里多少有些突突。
自己跟刘明超只是电话联系过,之前没任何接触,也不知道他的底细。
要是去办公楼聊合作还好说,居民楼的话,万一万一遇到钓鱼的犯罪分子,那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1999年的社会治安比二十年后差了不少,许逸阳不敢掉以轻心。
而且,许逸阳看到这里的环境,心里对刘明超的团队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就算他说的都是实话、对自己也没任何危险,但在许逸阳眼里,一个只有五人的微型创业团队,栖身在这种地方,也未必能做出什么名堂来。
如此,就更没必要跟他上去。
许逸阳正想找个理由婉拒,然后开车走人,不过却忽然想到,他说他是华中理工大学的,这让许逸阳抓住了一条线索。
华中理工后来改名叫华中科大,是一所211、985的双一流重点院校,上辈子,藤讯微信的创始人张晓龙好像就是这所学校毕业的啊!
于是,许逸阳试探性的问:“你是哪年从华中科大毕业的?”
刘明超说:“我是九二年本科毕业,读的是电信系,九五年研究生毕业的。”
许逸阳故作试探的问:“对了,你们学校好像有个做开发的,叫张晓龙,你认识吗?”
“认识啊!”刘明超立刻兴奋起来,说:“晓龙哥是我师兄,我们本科同系,他大我两届,读研的时候我俩是一个导师,你怎么会认识他。”
许逸阳心里惊讶,嘴上说:“我就是用过他开发的foxmail,你跟他很熟?”
刘明超点点头:“很熟,前年他做foxmail的时候,还想让我过去他那儿呢,不过我当时刚来中海,想自己搞点事情,所以就没去。现在foxmail正打算卖呢,据说能卖个大几百万,不瞒您说,我现在想想还真有点后悔。”
许逸阳心里暗想,既然刘明超认识张晓龙,又知道他在做foxmail,那就证明刘明超没有说谎。
于是他心里对刘明超的担忧也烟消云散。
而且,许逸阳意识到,通过刘明超,有可能跟张晓龙这样的大牛搭上线。
虽然许逸阳暂时还没有自己创业、搞技术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的打算,但对于这样的牛人,能提前认识总归是好的。
退一万步说,哪怕自己发扬风格,提前把张晓龙介绍给马化藤也是件好事儿,毕竟自己占了藤讯40%股份,藤讯发展的越好、越快,对自己也就越有好处。
于是许逸阳点了点头,对刘明超说:“业务上的事儿,就去你们公司具体详聊吧。”
刘明超当下一喜,忙道:“里面没地方停车,您把车停在路边吧,我们就在第一栋楼。”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一百四十七章 艰苦的创业团队
这个小区确实很老旧,里面基本都是五层的砖楼,应该是八十年代的产物。
刘明超他们办公的楼层在顶层,又没有电梯,所以要一路爬上去。
上楼的时候,刘明超大概跟许逸阳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
这公司是他发起的,团队里的人都是华中理工的校友,也都是学计算机软件开发的。
他们在中海已经做了两年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跟华夏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一样,自己研发产品。
不过,他们选择的方向有些奇葩,研发了一款mud游戏,也就是没有画面、全是文字的网络游戏。
这种游戏在极短的时间内流行过一段时间,但一直都没有大火过,本身就是个没什么大发展的东西。
现在研发文字网游,在许逸阳眼里,跟现在研发红白机游戏没什么两样,因为都不会有什么市场空间。
刘明超后来的发展也确实如许逸阳所料,这款游戏研发出来之后,一直没找到感兴趣的运营商。
几个同学又没有能力做宣发推广,几个人费劲巴拉的到处推广也没招来多少玩家,最后不得不放弃治疗。
做这款mud游戏,烧光了五人凑的十多万积蓄,刘明超作为大股东,又到处借了几万块钱填补进来,也都打了水漂。
他们的创业经历完美的印证了一点:在创业的道路上,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
正如雷君说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站不到风口上,有翅膀也未必能飞得起来。
就比如现在风光无限的诺基亚,在智能机时代萌芽的时候,没选对方向,全力以赴去做塞班系统,最后也一塌糊涂。
总不能说诺基亚不努力。
只是,他们努力的方向错了而已。
人家是努力走向新生,而它,则是努力走向死亡。
刘明超和他的团队在游戏失败之后,举步维艰。
但是又都不愿意放弃梦想,于是大家合计了一下,决定做外包开发来养活公司,想从外面接点定制的活来维系生存。
可惜的是,他们这几个月来,通过网上黄页,倒是吸引了几个有兴趣做软件开发的客户,可是最后都没谈下来。
刘明超为此还很是苦恼,他觉得,自己团队虽然人少,但个个都是高手,搞开发都是一流的人才,而且自己报价一直比市场水平低20-30%左右,可为什么每一单都谈不成?这不科学。
许逸阳一边爬楼梯,一边在心里暗想,换谁来了这儿,怕是都不愿意跟你们合作,处处都透露着不正规的感觉。
在外人眼里,互联网行业、软件开发行业,是技术含量很高、很新潮的科技行业,结果到了对方“公司”一看,发现是五个年轻人猫在一个破旧小区的破旧民房里搞的,这心理落差可真是太大了。
心理落差一旦拉开,绝大多数人涌上心头的第一个念头是失望,第二个念头就是转身走人。
这种情况下,能谈成合作就怪了。
要不是自己问了一嘴张晓龙、发现刘明超竟然跟张晓龙认识,自己也不会放心跟他合作。
……
来到五楼,刘明超推开房门,许逸阳还没进门,就觉得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本身就在顶层,八月底的中海气温一点也不凉快,太阳晒了一天,屋里简直像蒸笼。
一进门,扑面而来的,除了浓烈的烟味,还有些汗臭味道,让许逸阳感觉十分酸爽……
而这房子里没有空调也就罢了,还有四个大老爷们在客厅的电脑桌前坐着、五台电脑开着,简直跟开了几台电暖气没什么区别。
房间里没有什么有效的降温措施,就一台吱嘎响的吊扇摇摇晃晃。
刘明超很是不好意思的说:“不好意思啊许总,咱们这条件是有点艰苦……”
许逸阳心说,这哪是有点艰苦啊兄弟,扯条线去地下通道办公也比这舒服多了。
不过许逸阳没说出来,创业本身就是件熬死人的苦差事,虽然绝大部分都熬死了,但熬出来的那些,无一例外,都是人中龙凤。
刘明超跟许逸阳介绍了一下里面正在电脑前的四个人,这些人年纪与刘明超相仿,不过看起来多少都有些木讷,点头示意一下,就急忙去忙活自己的了。
刘明超又道:“我们的客厅就是办公区域,还有两间卧室是宿舍,里面放了几张上下铺。”
许逸阳点点头,没想到这五个人不但挤在一套两居室办公,连住都在这里。
刘明超一脸尴尬的说:“许总,您要是不嫌弃的话,咱们去卧室聊吧。”
许逸阳觉得这确实不是个谈正事的环境,便道:“刘总,这样吧,你跟我走,咱俩找个咖啡厅坐下来慢慢聊。”
“行!”刘明超也忽然意识到这里环境不太适合谈合作,于是急忙点点头,道:“我请您喝咖啡。”
许逸阳微微一笑,说:“我来请,走吧。”
……
许逸阳载着刘明超,来到市里一家星级酒店的咖啡厅。
在咖啡厅坐下之后,刘明超对周围的环境有些拘谨,看了眼价目表,最后红着脸对服务员要白开水。
许逸阳便直接帮他点了一杯拿铁,又点了些小甜点,提前付了钱。
刘明超有些不好意思,慌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记事本,说:“许总,您大概介绍一下您的产品需求,都想实现哪些功能,我这边记录一下,然后核算工作量、给您一个报价,您要觉得合适,咱们就开始合作,不合适您直说,不要紧。”
“好的。”许逸阳说:“我经营了一家连锁培训机构,所以想把日常工作的管理、学员教师课程以及课时费用记录都放在软件里,而且得有后台,所有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方便领导层查阅。”
刘明超认真道:“那功能上呢?”
许逸阳说:“财务管理、学员管理、教师管理、课时安排管理以及消费余额管理,同时要保存所有的操作记录。”
说罢,许逸阳又详细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功能需求。
刘明超每一条都认真的记录在自己的记事本上,等许逸阳说完之后,他思考了片刻,道:“整个工作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开发一款给每个分部使用的客户端;然后是开发一个管理后台,后台直接用网页就可以,不必要再开发客户端了;”
“第三部分是售后,凡是外包的软件开发,考虑到甲方可能没有技术人员,所以乙方都是要包一定时间售后的,等这两个产品开发完成、测试上线之后,我们负责一年的基础维护,这其中如果出了问题,随时联系我们解决;如果您有新的产品需求需要升级或者二次开发,咱们再根据工作量定价。”
许逸阳点了点头,说:“需要多长时间能完成?我比较着急。”
刘明超想了想,道:“加班加点的话,一个多月差不多了。”
“这么快?!”许逸阳惊讶不已。
刘明超点点头,表情有些拘谨又尴尬的对许逸阳说:“实不相瞒,我们公司现在比较困难,手里已经没有进行中的项目了,所以如果您愿意跟我们合作,那我们会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这个项目上,根据您的需求判断,一个多月应该是够了。”
说完,对方又有些紧张的问道:“不过许总,保险起见,我们合同上可以按两个月签吗?”
许逸阳当即答应下来,道:“没问题,在接受范围内。”
说着,他又问:“价格上呢?”
刘明超想了想,说:“我直接给您一个最低报价,全套下来,加一年的基础维护,我收您十五万。”
“十五万?”许逸阳有些不敢置信。
今天跑的几家公司,报价最高的是三十万,最低的是二十万,没想到刘明超只报了十五万。
刘明超以为许逸阳嫌贵,急忙说:“您别看这只是一个多月的工作量,但确实得兄弟们拼命,五个一流的程序员,每天每人至少12个小时的工作量才能保证完成,而且这里面还有未来一年的基础维护,您就是找个兼职技术维护,一个月也得一千块。”
许逸阳微微一笑,心里已经有了大概。
软件开发,跟买卖实际产品不同,软件开发的成本,基本都在人力、精力上,所以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价格上下浮动很大。
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是出力的散工,行情好的时候,可能低于两百块钱一天都不愿意干,但行情不好的时候,可能一百块钱也就抢着干了,要是自己遇到困难、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可能管三顿饭别饿着,他也愿意来干。
刘明超的情况,应该就属于后者。
在他看来,现在已经到了撑不下去的关键时候,要是再接不到一个项目,可能大家这个团队就散了。
所以,哪怕是市场价打五折,他也愿意,毕竟这是救命的买卖,已经不能用市场价来衡量。
这也就意味着,价格还有下探空间。
不过,许逸阳却不想趁人之危。
尤其是,他将来还想通过刘明超,去结识一下张晓龙。
想到这里,许逸阳忽然有了个想法,他开口对刘明超说:“刘总,我也不还价了,咱们就按十五万签合同。”
刘明超心下一喜,忙道:“许总真是太爽快了!那咱们待会回去,我就准备合约!合约签订之后,您先付30%,项目进度到一半再付30%,等项目上线交付后再付40%。”
许逸阳摆了摆手:“不用这么麻烦,我直接付全款。”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一百四十八章 纸上谈兵
许逸阳有心在不久的将来,组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团队。
毕竟现阶段的互联网是发展的黄金期,很多产品都还没有诞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技术团队,毕竟互联网行业的一切都需要技术支撑。
刘明超的团队虽然很小,而且看起来也很简陋,但成员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技术实力应该是毋容置疑的。
若是这次合作,他们能够把自己需要的管理软件做好,那就可以考虑把他整个团队挖过来。
更何况,他还认识张晓龙这个大拿,自己通过他,或许就能打通一条扎根互联网的路子。
虽然他很想早些结识张晓龙,但他这次并没有对刘明超提及引荐张晓龙的事。
主要也是因为现在认识张晓龙的意义不大。
张晓龙现在不是辛苦创业的吊丝,他已经打造出了一款优秀的产品,很多人追着想买他的foxmail,报价至少数百万。
在这个年代,能靠一款产品赚几百万的技术人员绝对是凤毛麟角。
所以,许逸阳就算现在认识张晓龙,也拉拢不了他。
……
当刘明超和团队,开始着手为许逸阳开发管理软件的时候,高盛资本的高管林夏茹,正在准备动身从纽约前往燕京。
这次,她是要到燕京跟进几个高盛投资的项目,并且与燕京地区的负责人开会,讨论加大对中关村互联网创业团队的投资规模。
蔡崇新知道她九月初就要来华夏,所以一直在等着她来华夏之后,约她跟马老板见上一面,聊一聊投资阿里的事情。
所以,眼看快到九月,蔡崇新便又给她打了一个电话。
林夏茹对阿里的项目也很感兴趣,再加上有蔡崇新这个当初的华尔街同僚做背书,她对投资阿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意向。
现在的高盛,对整个华夏的互联网行业都非常感兴趣。
高盛已经亲历了硅谷的崛起,亲历了互联网前几年在美国创造的大笔财富,所以整个高盛甚至整个华尔街都很期待,前几年发生在硅谷的奇迹,能够在华夏完美复刻。
所以,他们才对华夏互联网创业公司以及创业项目格外关注。
林夏茹早就看过蔡崇新发过来的商业计划书,阿里的b2b模式虽然不是首创,但是马老板的切入点还是让林夏茹很感兴趣。
她此时也很期待能够跟马老板见上一面,看一看那个被蔡崇新夸上天的男人到底有什么了不得的魅力。
就在林夏茹已经在家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前往华夏的时候,她的一个左右手忽然打来电话,说:“林总,我们从邮箱里评估出一份s级商业计划书,项目在华夏燕京,方向是b2b,计划书已经转发到您的邮箱,您有时间的话尽快查看一下。”
“s级?”林夏茹惊讶的问:“有这么高的级别?”
对方笃定的说:“投资委员会已经审定过这份计划书,都给出了s级的评价。”
林夏茹立刻认真起来。
s级的项目,可遇而不可求!
对高盛来说,他们每天都会收到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业计划书,每一份商业计划书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项目,所以他们对项目的优劣,有严苛的审查规定。
首先,收到商业计划书的人,要依靠自己的专业水平,对这份商业计划书进行评级,最高s级,其次a级、b级、c级一直到e级,这也是内容评级的国际惯例。
一般来说,高盛只投b级、a级和s级的项目。
达到这三个级别的项目,会由最初收到商业计划书的那个人,提交给投资审查委员会,经过投资审查委员会复评,如果还是在这三个级别内,那么就直接由投资经理联系对方、进行投资洽谈。
如果是b级,那么原则上不领投,或者不长线持有,一般情况下,投一轮、看一轮,第三轮的时候就退出了;
如果是a级,原则上尽可能领投,是否长线持有要看公司后续发展;
如果是s级,那务必争取领投,并且至少在手里拿三轮融资以上,如果是投了第一轮,那么在第二轮、第三轮以及第四轮的时候,绝不考虑退出。
真正能评为s级的,都是最顶尖的项目。
马老板的项目,内部经过几次争论之后,评审为b级。
当时就评a还是评b,内部还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有人觉得这个项目华夏目前只是刚刚起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这个优势加成,a级没问题;
但有人觉得,项目创始人经验不太够、不是互联网行业出身,实操能力有待考验,所以应该先定位b级。
后来的事实证明,高盛内部确实把这个项目当成了b级项目,在2003年前后,他们就以七倍投资额的价格,卖掉了所有的啊里股份,错失千亿美元。
最近这一段时间,高盛在华夏还没有碰到过s级的项目。
于是她急忙回到房间、打开电脑,从邮箱里下载了这份商业计划书。
刚打开商业计划书的那一刻,林夏茹就被这计划书的模板样式惊呆了。
她做了这么多年投资、看过无数ppt做出来的商业计划书,但从视觉效果上来看,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这一份。
这也不是许逸阳多牛逼,而是他的审美领先现在至少二十年,这就像是二十年后的网站界面,和现在的网站界面放在一起,差了可不只是一个时代。
只是这一眼,林夏茹就觉得,做这份计划书的人很牛,相当牛!
紧接着,她急忙开始看计划书里的内容,越来越心惊!
她看过马老板的计划书,虽然里面无数次提到未来、提到全球这些很宏大的概念,但因为只有概念没有规划,所以整体感觉中规中矩。
而且,马老板对b2b的理解,并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是因为,现阶段的马老板对互联网的理解确实不够深入。
1...6162636465...1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