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太好了!
这简直就是峰回路转啊!
此刻,连陈绍华都激动了,脸上红红的,哪里还有什么难看的脸色,努力控制着内心的激动,握住杨帆的手道:“杨主任,快和我们讲一讲,台车式平台到底是怎么样子的。”
感受到陈绍华的手似乎在微微颤抖,杨帆朗声的道:“没问题,哪里有黑板,我和你们说一说这种台车式平台的原理和结构。”
“我们会议室有黑板。”
郑先学在前面带路,大家纷纷跟上,很快就到了隔壁的会议室,那里确实有一块打黑板,估计是平时开会用的。
将会议室的灯打开,大家纷纷坐了下来,陈绍华也是一样,坐下来之后还大声的道:“将和载重移动平台设计有关的技术员全部叫进来,都来听一听。”
很快,又有几名技术进来,也坐了下来。
杨帆拿起粉笔,看了看大家,然后开始讲述台车移动平台的设计。
这种平台在未来被广泛运用,杨帆见得次数太多了,虽然不是这一方面的专业设计人员,但见得多,和大家简单的讲一讲还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一边讲它的原理和结构,一边在黑板上画着简图。
“哦,原来是这样子的。”
“这样的设计,我怎么没有想道呢。”
“我懂了,现在明白了。”
大家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个个恍然大悟,终于明白台车式平台的结构和原理。
即使杨帆不是这一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仅仅只是讲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但郑先学,李超林他们是专业人士啊。
一些东西,一点就懂。
渐渐的,整个会议室之中的气氛就完全不一样,大家看杨帆的眼神也完全不一样。
......
今日继续九千字,第一更送上。
有票票的书友们,帮着投几张。





军工重器 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个真忍不了
杨帆讲完之后,放下手中的粉笔。
此刻,会议室之中十分的安静!
寂静无声。
大家呆住了,杨帆刚才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原来载重移动平台还可以这样设计,原来有一种载重移动平台叫做台车式平台。
足足过了好几秒。
陈绍华首先打破了这份安静,他站了起来,走到杨帆的面前,满是感激的道:“杨主任,你又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啊!”
是啊,这原本是横在陈绍华他们面前的一只拦路虎,且可能还会影响到首舰的船台建造。
现在呢,这个问题解决了!
陈绍华满满的感谢。
其他技术人员们看杨帆的眼神之中充满了崇拜,心中在狂呼。
太厉害了!
这就是杨主任,果然名不虚传!
杨帆一笑,谦虚的道:“没什么,我只是无意在外文资料上看到了这种台车式平台,并记下来了而已。”
“其实我刚才所讲的只是基本的原理和结构,具体的设计,还必须靠东海船厂的同志们。”
谦虚,还是依旧的谦虚啊!
陈绍华心情大好,爽朗的一笑,开着玩笑道:“杨主任,你太谦虚了,台车式平台设计并建造成功,其中你的功劳必将最大。”
郑先学赞同的道:“对,杨主任的功劳最大,我们只是在你说讲的基础上展开具体设计而已,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都十分清晰,我们不会有什么问题。”
对此,他信心满满。
本来他们就是专业人士,工程技术部的技术人员设计过多种平台,包括移动和固定的。
原理和结构都清楚了,再加上他们的专业知识,肯定能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台车式移动平台。
心情大好的陈绍华,中午宴请杨帆,有谢新建、郑先学等人做陪,在外面的一家私人餐馆吃了一顿十分丰盛的大餐。
饭后,陈绍华又热情的亲自送杨帆回了东海所。
说实话,东海船厂的载重移动平台问题解决了,杨帆的心情也不错,首舰的船台建造不会受到影响。
几天之后。
东海船厂的效率还是很高的,他们在杨帆所讲述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绘制了详细具体的设计图。
且陈绍华和郑先学两人,兴致勃勃的带着这些设计图到了东海所,特地找到了杨帆。
这个时候,杨帆正从武器系统设计室回来,刚才和武器系统设计室主任周平谈了第二艘052舰武器系统的设计。
第二艘052舰开工建造,这只是迟早的事情,东海所虽然尚未启动第二艘052舰的设计,但一些设计论证,已经有启动的迹象。
相比首舰,第二艘052舰肯定将有一些改动,其中最大的改动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提高国产化率,其二是某一些新技术的运用。
武器系统的国产化率肯定会提高,用一些国产武器取代进口武器,杨帆和周平就这个问题聊了好一会儿。
从武器系统设计室那边回来,刚进办公室没有多久,陈绍华和郑先学两人就推门进来了。
“杨帆同志。”
“杨主任。”
进来之后,两人高高兴兴的同杨帆打着招呼。
杨帆连忙起身,十分的客气,“陈总,郑部长,你们怎么过来了呀,也不提前给我打一个电话之类的。”
寒暄客气两句,招呼两人坐下来,并给俩人各倒了一杯热茶。
赵玉兰也在办公室之中,有一点意外,没有想到,陈绍华和郑先学一起过来找杨帆,他们两位,一个是052舰的总建造师,一个是东海造船厂工程技术部的部长。
稍感意外之后,她也热情的打着招呼,“两位一起来了呀,如果早一点点,我们的杨主任还正好不在呢。”
意思是说,事情凑巧,杨帆刚回来不久,你们就过来了。
客气几句,气氛不错。
不久之后就聊到了正题上面,两人一起过来是有重要事情的,陈绍华道:“杨帆同志,按照你上次和我们所讲的台车式平台的结构和原理,具体的设计图纸我们已经绘制出来了。”
“好呀,这是好事呀。”
杨帆一阵高兴,有了具体的设计图纸,东海造船厂自己就可以按照图纸建造出他们需要的台车式平台。
在进行首舰的船台建造之前,东海厂就有合适的载重移动平台,就不会影响首舰的建造工作。
不但绘制出了具体设计图纸,他们还将图纸带过来了。
郑先学拿出了图纸,一脸的诚恳状,哪里有一位部长的样子,倒是像一位虚心求教的学生。
陈绍华则道:“图纸已经绘制出来,杨帆同志,帮我们看一看,图纸是否正确,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什么!
杨帆感到微微意外。
原本以为,图纸绘制出来,东海厂按照图纸进行台车式平台的建造就可以了,哪里知道,人家特意将图纸带过来,虚心的要自己进行把关。
不是。
我只是舰船设计人员,并不是舰船建造方面的专家,这种台车式平台,我也仅仅只是多次见过,知道其基本结构和原理而已。
心中这么想着,杨帆连忙摆手,“陈总,你们这是太抬举我了,我哪里可以把关呢,这方面的水平比你们差远了。”
陈绍华笑着道:“杨帆同志,你太谦虚了,我知道你行,有你进行把关,我们也放心。”
不是!
我这是真不行啊!
我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尽管杨帆再三推脱,再三解释,但陈绍华根本不信,他认为这是杨帆在谦虚,心中也道,杨帆同志什么都好,就是太谦虚。
旁边的赵玉兰呢?
惊呆了!
现在她终于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好像是杨帆指导东海厂设计了一种台车式平台,然后,陈绍华和郑先学带着设计图纸一起过来,要杨帆对图纸进行把关呢?
一位是总建造师,另外一位是工程技术部部长。
两位大boss过来,居然虚心要杨帆把关。
如果是舰船设计上的事情,赵玉兰忍了。
好吧,两位大boss过来请教杨帆,似乎也可以。
但这不是舰船设计上的事情,而是舰船建造方面的事情,且陈绍华和郑先学都是舰船建造方面的行家。
这个事情,赵玉兰实在忍不了。
真有一点受不了!
不行了,不行了!
没办法,赵玉兰看了看他们三人一眼,借口出了办公室,再在这里呆下去,看到这样的一幕,估计血压都会升高。
推辞良久,见实在推不掉,杨帆苦笑着道:“那行吧,我们去隔壁的阅图室,那里审阅图纸方便一些。”
闻言,陈绍华一阵开心。
“早就应该这样嘛,我知道你行,在我们面前,还藏着掖着干什么。”陈绍华道。
杨帆心中道,陈总,对于舰船建造,我真没有你们在行,你们信不信。
陈绍华肯定不信啊!
如果你都不在行,怎么可能帮我们解决了这么多在建造过程之中的问题,杨帆同志,你是这一方面的专家呢。
到了隔壁的阅图室。
这里有椅子,有大桌子,十分方面审阅图纸,以前,杨帆就是在这里审阅052舰的设计图纸。
不用提醒,郑先学赶紧将设计图纸铺开,并找了压条将图纸压好,杨帆苦笑一下,无奈的摇了摇图,只好坐下来看一看东海厂的设计图纸。
渐渐的,杨帆认真起来。
既然人家都将图纸客气的送过来了,既然人家都将图纸铺好了,既然都已经答应了人家,那就好好的看一看吧。
杨帆看得十分仔细。
还别说,真看出了一些问题,一一进行了指正。
并不是杨帆在舰船建造领域的水平有多厉害,而是基本功摆在那里,又见惯了这种台车式平台,知道它的结构和原理。
面的杨帆指出来的错误,郑先学虚心的记录下来,回去之后,肯定会按杨帆所指正的进行修改。
足足看了一个多小时。
杨帆终于看完了这一整套设计图纸,如释重负,总体来说,东海厂的设计不错,非常好的理解了自己所讲的台车式平台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仅仅只有几处小问题而已。
郑先学认真的收好图纸,并再三的感谢。
“杨主任,多亏你帮我看了设计图纸,不然,我们可能要到建造或使用台车式平台的时候才能发现这些问题。”
陈绍华很高兴,感觉今天没有白来。
收获还是不错滴,杨帆帮着指出了好几处地方。
抬手看一看时间,陈绍华惊讶的道:“哎呀,已经到中午了呢,走,我们去吃饭,我请客。”
杨帆笑着道,“你们是客人,怎么能让你请客,我来吧。”
“不行,这个不行,必须是我们请客。”陈绍华坚持道。
赵玉兰已经回来了,过了这么久,她的心情已经平静了一些,看着陈绍华、郑先学和杨帆三人,有说有笑的一起往外走。
心中想道,杨帆的水平真高,连舰船建造方面的东西都懂,人家的总建造师和工程技术部部长亲自上门来请教。
杨帆什么都懂,还有哪些方面是他不懂的呢?
想了一会儿,赵玉兰吃惊的发现,还真没有杨帆不懂的东西,舰船设计他懂,舰船建造他懂,连陆上联调他也懂......
…………
今日三更,第二更送上。




军工重器 第一百八十章 达到上舰标准
图纸经过杨帆审阅把关之后,陈绍华他们高高兴兴的带回了图纸,随即,东海厂开始按照设计图纸建造这种台车式平台。
没有再将图纸送给杨帆审阅,可见他们对杨帆的信任。
只是刚开始建造阶段,陈绍华特地请杨帆过去看了一次,杨帆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时间进入十一月下旬。
这个时候,北方已经带着几分寒意,地处南方的东海市气温尚可,如是晴天的话,感觉还比较舒适,并无多少寒冷。
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陆上联调进入尾声,这次联调一共历时三个多月,一共百余天,发现并解决了大大小小一共近百个问题。
杨帆又一次来到了这里。
也感受到了这里火热的气氛,甚至还能感受到那种喜悦,持续一百多天的陆上联调即将结束,大家心中高兴啊。
作为联调总负责人,唐建明组织大家在召开总结大会。
他的声音非常的洪亮,“同志们,大家都辛苦了,一共百余天,我们这次陆上联调算是圆满的结束了......”
他高兴的介绍着这次陆上联调的情况,尤其强调了取得的成果,解决的问题,也多次提到了杨帆。
“大家都清楚,我们这次大规模的陆上联调实验比较顺利,为什么会如此的顺利呢?”
“是杨帆同志!”
“如果没有杨帆同志当初制定的计划和方法,我们不会这么顺利,现在估计还在焦头烂额之中......”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之中回荡。
此刻,不少人看了看杨帆,他们的眼神之中充满了佩服,心中想道,杨副总指挥确实功不可没。
服了,服了!
这是真服了!
不少人对杨帆佩服的五体投地,在这次陆上联调之中,杨帆的表现,完全折服了大家。
次日。
陆上联调基地更加的热闹,潘劲夫亲自来了,黄克平总指挥来了,军方也来了很多人。
大家坐在一起,经过了评审,一致认为,这些设备已经达到了上舰标准,可以运往东海造船厂,可以装上我们的052舰首舰。
达到上舰标准!
这就意味着,设备之前复杂的电磁干扰已经完全处理好,其他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全部解决。
最高兴的莫过于潘劲夫。
当初,是他力排众议要做陆上联调实验,现在,实验终于顺利完成,历时将近三年,八百多个日日夜夜。
想起当初的051舰,在建造时所有设备没有经过陆地上的调试就直接上舰安装,结果在使用后发现了不少问题。
后来做了两年的扩大试验,就把这个舰所有的设备都好好的试验一遍,但设备装舰后再调试和纠错,难度很大。
这件事情,潘劲夫一直深感内疚。
现在,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再在052舰上发生,将要装上首舰的设备终于完成了陆上联调实验。
几天之后,一些设备开始起运,从这里运回东海造船厂。
.......
这个时候,东海厂的首舰建造开始进入关键阶段,很多的船体构件,多个分段都在紧张的制造之中。
有一些分段已经建造完毕,即将运往船台,在元旦之前进入首舰的船台建造问题不大。
陈绍华认为,船台建造的时间可能还会提前,在12月20日左右,一切顺利的话,将在那个时候开始首舰的船台建造。
在东海所,则准备开始启动2号舰的设计。
2号舰,也就是将来的113舰。
总设计师潘劲夫主持会议,东海所的各设计室正、副主任,设计骨干,资深设计员等等,足足数十号人坐在会议室之中。
不少人心中彭拜,难以控制。
杨帆也坐在会议室之中,心情也比较激荡,因为这是052舰的2号舰,它将启动设计,估计再过两年,它将进入建造阶段。
潘劲夫朗声的道:“同志们,总指挥部给了我们两人的时间,要求在两年之内完成2号舰的设计......”
他意气奋发,说着和2号舰有关的事情。
按照潘劲夫的意思,2号舰将在首舰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不宜进行重大更改,很多设计照常沿用,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设计图纸都不用动,只是少部分进行重新设计。
这样一来,两年的时间应该是够的。
主要提高国产化率,一些国产的新武器,新装备可能会用到2号舰上面,某一些新技术可能也会用在2号舰上面。
不宜大改,这是基调。
杨帆也比较赞同这一点,一方面是我们虽然有首舰的成功设计经验,但技术积累还是不够,国内的工业实力,科研实力等都还不够强大。
此前,潘总师特地和杨帆聊过未来的2号舰,杨帆也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建议很多东西暂时不用动。
如船体结构可以保持不变,因为首舰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了模块化和平台化,它和历史上的首舰有不小的出入,一些弊端设计早就被杨帆避免了,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动力系统可以不变,依旧采用柴燃联合动力,两台进口柴油机,两台美国进口的lm2500燃气轮机。
作战系统变化也不大,仅仅只是有少量的改进。在2号舰上,变化最大的将是一些设备,它们将从进口变成国产。
杨帆很少发言,主要是仔细的听着。
杨帆的心中当然有更先进的设计,可以摇身一变让052舰的技战术水平大幅提升,但只能在心中想一想而已。
现在才1987年,还不到1988年,国内的工业实力和科研实力决定了,很多设计无法进行,只能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这次会议之后,东海所又渐渐的忙碌起来,又接着开了几次会,将一些设计任务分配到了各设计室。
韩江看来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动力系统设计室的任务量不大,仅仅只是有一些小改进。
尽管这样,韩江还是获得了机会,新成立的某一个设计小组,他担任了副组长,这不,特地高高兴兴的道了杨帆这里。
“帆哥,你一个人呀,赵主任呢?”
看到推门进来的韩江,杨帆一笑,“她开会去了,怎么,这么高兴,难道有什么喜事?”
“哈哈,还真有喜事,你猜一猜。”
杨帆才懒得猜呢,直接道:“别给我卖关子,快说一说,到底是什么事情。”
两人关系好,没有必要讲究很多,尽管两人职务上相差比较大,但没有人的时候,依旧嘻嘻哈哈,绝对的好哥们。
韩江一阵得意,“2号舰准备展开设计,我们动力系统设计室的任务量不大,但周平主任还是十分重视,重新划分了设计小组,我有幸担任其中一个设计小组的副组长。”
副组长!
可以嘛。
杨帆也替他感到高兴,开玩笑似的道:“你要请客哦,副组长不错呢,下面起码管着十几号人。”
“哪里,哪里,和那你相比差远了。”韩江这样道。
但话语之中没有半点泄气的意思,相反,很是高兴,能当一个副组长,对他来说,已经非常知足。
至于和杨帆比一比。
他根本不会有这个想法,半点都没有,他不止一次开玩笑似的说,帆哥就是一怪胎,整个东海所,妖孽一样的存在。
人家是妖孽,你能比吗?
两人说说笑笑,韩江甚至怀疑道:“我能当上副组长,我想可能和你有关系,八成是我们周平主任和你关系好的缘故。”
杨帆一笑,挥手道:“怎么可能,我看主要是你水平不错,平时又比较努力,周平主任觉得你能胜任副组长,这才让你当这个副组长的。”
好像有道理。
韩江开心的想道,难道我真的表现不错,可以胜任副组长。
两人聊了一会儿,不用杨帆再提醒,韩江主动说了,下午下班之后,两人一起去吃饭,东海所附近新开了一家餐馆不错,去那里吃。
.......
东海造船厂。
偌大的分段制造车间内,已经有三个分段制造完工,还有好几个分段在焊接,进程也已经过半。
如艉柱分段的焊接正在进行,已经初具雏形,像这样正在焊接中的分段有好几个。
唐建明、杨帆等东海所的设计人员代表设计单位一起到了东海造船厂,在总建造师陈绍华的带领下,正在看着眼前的这些分段。
陈绍华自豪的道:“制造进展比较顺利,我们的台车式平台也建造好了,可以将第一个分段运往船台,即将开始船台的建造。”
这可真够让人振奋的。
大家兴致勃勃的看着眼前制造完工的三个分段,看着东海造船上的技术人员,质量人员在进行验收。
唐建明显然来了兴致,挥手道:“走,我们走过去,近距离看一看着几个分段。”
于是,一行人走到了其中一个分段面前。
这是船艏分段,采用的是混合式艏柱设计,包括艏柱板、铸钢件、扁钢件,加强筋等等。
在陈绍华的带领下,大家围着这个船艏分段看了一大圈,都是十分满意的样子。
杨帆也是一样,轻轻的点了点头,看得出来,他的制造质量不错,每一条焊缝也很漂亮。
心中满意的杨帆,宛如看一件工艺品一样,忍不住伸手摸了又摸,爱不释手。
陈绍华笑着提醒道:“它的表面还没有清理,有灰尘和油污,别把手弄脏了。”
杨帆准备笑着回答,没事,等一下可以洗手。
突然,他脸色微微一变,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
1...6869707172...2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