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
今日三更,第三更完毕,谢谢大家。





军工重器 第一百八十一章 用手摸出来的缺陷(第一更)
杨帆所摸的部位正好这个船艏分段某一块球扁钢的位置,在052舰的建造上,钢材包括薄板、中板、厚板和球扁钢。
突然,脸色变了变。
开始还以为摸到了脏东西,又摸了摸,没错,不是脏东西,顿时,神情有一点疑惑起来。
按理来说,不管是球扁钢,还是各种薄板、中板和厚板,它们的表面应该是十分光滑的,摸上去很顺畅,不会有什么凸起、凹陷和折叠之类的感觉。
杨帆呢,居然摸到了一处折叠。
尽管非常的轻微,不注意的话根本感觉不出来,但指尖确实是这种感觉,这是毋庸置疑的。
陈绍华注意到杨帆脸色变化,十分的纳闷,询问道:“杨主任,怎么了?”
杨帆暂时没有说话,又摸了摸,然后才神色凝重的道:“陈总,你过来,这里好像有一处轻微的折叠。”
顿时,陈绍华吓了一跳。
钢材表面的折叠!
这不是小问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面,往往一个小小的缺陷就能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更何况这是052舰的首舰。
要命的是,这个船艏分段已经制造完成,等着运往船台,即将展开首舰的船台建造。
莫非要拆掉重焊???
好像也无法拆掉重焊啊,木已成舟。
难道只能报废???
一下子,陈绍华想了很多,脸色也变了。刚才还十分高兴,意气风发的样子,现在则一脸的严肃。
心中还比较担心和紧张。
走过来,依言在杨帆所指的部位摸了摸,顿时吓的手一哆嗦,差一点脸色都白了,幸好他心里素质比较强大,总算没有连上发白。
没错!
百分百肯定,这是一处折叠!
两人的状况很快就引起了旁边其他人的注意,包括唐建明在内,他走过来几步,不解的问道:“两位,怎么了呢?”
陈绍华叹了一口气,无奈之极,缓缓的道:“老唐,你过来摸一摸这里。”
这个时候,唐建明也意识到可能出问题了,走过来,伸出手摸了摸那球扁钢的位置,然后语气凝重的道:“这是钢材表面的一处折叠啊。”
什么!
钢材表面有折叠?
听闻这个情况,旁边的很多人都围了过来,有人还拿了一盏灯过来,在灯光下,看得就比较清楚了。
这确实是一处表面折叠。
但比较轻微,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但用手摸的话,还是能明显的感觉出来。
多双眼睛看着球扁钢的这个位置,有人也伸手摸了摸,一个个脸色变了,有担忧,有严肃,有轻轻的摇头叹气。
制造完工的分段上出现表面折叠,这问题小不了,有人甚至悲观的想道,莫非这个好不容易才建造好的分段,难道要报废处理吗?
报废!
不少人想道了这个,脸色又变了变。
身为首舰的总建造师,陈绍华十分的担忧,心情有一点低落,沉声问道:“老唐,这种情况在设计上允许吗,是否可以让步放行呢?”
如果能让步放行,那是最好不过的。
东海造船厂的不少人满怀希望的看着唐建明,等待着他的拍板,尤其是有几名工人,他们眼神之中的希望之色更浓。
为了这个分段,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挥洒了不知道多少汗水,终于制造完成了,进入了这个分段的最后验收节点,居然出了这样的问题。
如果报废,之前的一切努力全部付之东流,如果能让步放行,那是最理想的,意味着这个分段可以继续使用,可以运往船台,进行船台建造。
在大家满怀希望的目光之中,唐建明缓缓的摇了摇头,提醒道:“大家要知道,这是我们052舰的首舰,在质量上必须严格要求,任何瑕疵都不允许存在,这样的表面折叠缺陷是不允许的。”
顿时,很多人的心沉到了谷底。
这一番话,相当于宣判了死刑!
陈绍华的心情糟糕至极,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心中想道,原本计划20日开始船台建造的,看来彻底的泡汤。
唐建明没有管东海造船厂的人心情怎么样,而是大声的道:“再认真的检查一番,一定要仔细,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表面折叠缺陷。”
什么!
不会吧!
这是要人老命的!
发现这么一处表面折叠缺陷已经够严重的,如果再多发现几处,那可怎么办呢?
东海船厂有一名主管质量员就道:“应该不用吧,估计不会再有类似的表面折叠缺陷。”
唐建明坚持道:“仔细的检查一番,总是没有坏处的。”
人家副总设计师这么说,那肯定得执行呀,陈绍华虽然非常不希望再出现第二处表面折叠缺陷,但还是挥手道:“按唐副总师的要求做,大家认真的给我检查,不要放过任何一处缺陷。”
总建造师也这么说了,旁边的那些技术人员,质量人员,检查人员等等,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开始认认真真的检查起来,有的人还手中拿着手电筒,看得十分仔细。
偌大的分段制造车间,不管是已经制造完工的分段,那些制造中的分段,以及那些船体构件等等,全部在检查的范围内。
一会儿之后,一声惊呼声响起来!
“这里有一次表面折叠缺陷,大家快来看一看。”
什么!
真的有第二处表面折叠缺陷!
陈绍华一颗心冰冷之极,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了过去,仔细的看了看,用手摸了摸,久久不语。
此刻,他心情沉重得根本说不出半句话。
杨帆和唐建明也走了过去,仔细的看了那处表面折叠。
唐建明苦笑着摇了摇头,一脸的失望,有第二处表面折叠缺陷,那就会有第三处,第四处......
果然,随着检查的仔细进行,这样的表面折叠缺陷接二连三的被发现,暂时就发现了好几十处,再深入检查的话,可能还会更多。
它们都十分的轻微,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有一些还必须借助放大镜,然后用手摸一摸才能感觉得到。
不管怎么样,不管它再轻微,也是货真价实的折叠缺陷。
大家深知,任何微小的缺陷,都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惨剧。
关键这还是我们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它是052舰的首舰,这样的缺陷就更加不被允许。
陈绍华呆呆的,感觉整个天空都是灰暗的,做梦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每一个分段都发现有这样的缺陷,不管是已经制造完成的,还是正在制造的,都或多或少的发现了这样的表面缺陷。
出了这样的大问题,很快就传到了一把手吕国栋那里。
他马上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火急火燎的赶到了分段制造车间,一到这里就询问道:“老陈,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陈绍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无奈的将情况说了一遍。
吕国栋的脸色一变,走到其中一个分段前面,看着用红笔标记出来的那处缺陷,看了看,摸了摸,久久不语......
很快,张国新、谢新建、郑先学等人,另外几乎整个东海造船厂的高层们,整个分段制造车间的领导们,纷纷来了。
整个分段制造车间的工人全部停了下来,远远的看着,不少人在议论纷纷,全部都是一脸的担忧之色。
“完了,完了,这一次是真的完了。”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啊!”
“仅仅只是稍稍检查了一下就发现了好几十处那样的缺陷。”
“........”
工人们在议论纷纷,大量的技术员,质量管理人员,纷纷进了分段制造车间,在分段制造车间的现场,人越来越多,气氛紧张而压抑。
此刻,谁也没有注意杨帆。
杨帆一个人,拿着一支手电筒,手中一个放大镜,正在仔细认真的看着那些已经被发现的表面折叠缺陷。
一边看,一边似乎若有所思。
吕国栋是东海船厂的一把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知道要担当起来才行,于是询问道:“唐总师,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唐建明轻轻的摇一摇头,凝重的道:“这是大事情,我也不能轻易拍板,目前要做的就是两件事,将派人全面检查,到底有多少处表面折叠。另外,组织开会,大家集体讨论这个问题。”
看来只能这样。
吕国栋亲自安排,将质量负责任人叫过来,叮嘱一番,全面深入检查,不放过任何一处表面折叠缺陷。
安排好这些之后,大手一挥,大声的道:“安排会议室,我们马上开会讨论,一定要拿出解决方案。”
大家一行人走出分段制造车间,朝办公大楼走去,准备去那里开会商议这件事情怎么处理。
杨帆还在认真的看着那一处处表面折叠缺陷,看得很仔细,很认真,直到郑先学发现杨帆,过来喊他去开会,杨帆才随着大家一起去办公大楼。
大家走了,分段制造车间内还留下一些技术员,质量管理员,以及大量的一线工人,他们顿时就炸开了锅!
…………
今日爆四更,一万二千字,快月底了,请大家帮本书投几张票票。




军工重器 第一百八十二章 杨帆的建议(第二更)
“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已经加班一个多月,不要让努力白费了。”
“唉,眼看着可以开始船台建造,居然出这样的事情。”
“......”
分段车间内,完全炸开了锅,领导们开会去了,工人们都在谈论着这件事情,甚至不少工人特地去看了看那些被标记出来的缺陷。
“还真不起眼,不仔细看,真发现不了。”
“这是谁发现的,真厉害!”
“我们干了这么久,居然一直没有发现,连我们的质量人员也没有发现。”
“.......”
不管是已经制造完工的分段,还是正在制造之中的分段,或是船体构件,组件等,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会议室之中。
很快就坐满了人,有东海船厂几乎所有的高层,也有大量的骨干技术人员,骨干质量人员,还有分段制造车间的领导们。
唐建明、杨帆等人,代表设计单位,也坐在会议室之中,这个会议,由东海造船厂的一把手吕国栋主持。
其实,他的心情也不好,非常的沉重,很有压力,只是脸上表露得不是特别明显,但从说话的语气还是能感受出来。
“同志们,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谁也没有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居然出了这样的问题.......”
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然后道:“问题已经出现了,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采取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思路清晰。
这个时候,第一要务确实是将损失降到最小。
他询问道:“老陈,已经建造好的那些分段,可不可以返工呢?”
如果能返工,那方然是最好的,损失也不会很大。
陈绍华一脸的苦涩,“几乎不可能,返工就意味着需要将有缺陷的钢材切割下来,然后重新用没有缺陷的钢材焊接上去,不但工作量巨大,而且质量很难保证。”
郑先学也证明了这一点,他道:“返工的意义不大,还不如重新开始制造各分段,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尽快将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重新制造分段,那就是说已经做好的那些分段,它们将统统报废。
这可是花了足足几个月的时间才制造好的啊!
顿时,吕国栋的心中充满了苦涩。
他确实不想走到这一步,如果真的走这一步,不但原本计划12月20日开始的船台建造要推迟好几个月,他们东海船厂也不好向上面交差啊。
怎么办?
怎么办啊!
吕国栋本来还算沉着的脸色,终于变了,露出了比较明显的焦急之色,他的目光环顾了一下整个会议室,希望有人站出来,大声的说,我有办法。
可惜,没有出现这样的奇迹。
几乎大部分的人,纷纷的低下了脑袋,就算是唐建明,他也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原本以为再过不久首舰就会进入喜人的船台建造环节,哪里知道,出了这样的事情。
这简直要命啊!
见大家这个样子,吕国栋叹了一口气,准备收回目光,突然,他微微愣了愣,这么多人都低下了脑袋,但杨帆没有。
不但没有像大家那样低下脑袋,而且目光清澈,脸色平静。吕国栋心中想道,莫非杨帆同志有办法。
心中仅仅这么一想,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如果杨帆真的有办法,那就好了。
这个念头在他的心中不可抑制,终于忍不住了,看着杨帆询问道:“杨主任,你有什么办法吗?”
随着这么一问,原本很多低下脑袋的人,他们纷纷抬起头来,齐齐的看向了杨帆。
感受到大家的目光,杨帆微微一笑。
在大家的目光之中,干脆站了起来,朗声的道:“我有一点建议,也许能解决目前的这个问题。”
什么!
很多人惊呆了!
尤其是熟悉和了解杨帆的人,他们一阵惊愕之后,瞬间就满怀希望起来,感觉惊喜似乎突然降临!
杨主任一般不吹牛,不说大话的。
既然这么说,肯定有几分的把握。
陈绍华原本一直没有说话,因为他的心情极度糟糕,现在,突然心跳加快,不可控制的问道:“杨主任,你真的有办法吗?”
杨帆笑着道:“办法谈不上,我只是有一点小建议,先按照我的建议去试一试,我也不保证一定能成功。”
建议好啊!
总比没有办法,束手无策强。
陈绍华急切的道:“快,快,快和我们说一说,到底是什么样的建议,我们马上执行。”
杨帆也不卖关子,直接道:“刚才我在分段制造车间看了很久,这些表面折叠缺陷全部毫无例外的出现在球扁钢上面,各种薄板,中板,厚板都没有出现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在制造工艺上面,球扁钢和各种薄板、中板、厚板不一样。”
“我们现在发现的那些表面折叠缺陷,应该是在球扁钢的锻造过程之中出现的,也就是说在钢铁厂就已经出现,而不是东海船厂在制造焊接这些分段的时候出现。”
“我对球扁钢的锻造工艺了解一些,加上我刚才所看到的表面折叠缺陷,我推测,这些表面折叠缺陷很浅,应该非常浅,我们可以派出一些工人,每人发一个放大镜,用砂纸将这些表面折叠打磨光滑就可以了。”
什么!
这么简单!
只要打磨光滑就可以了吗?
难道不用切割掉有问题的球扁钢,重新焊接,或是干脆报废,重新开始新的分段制造吗?
很多人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杨帆。
有人忍不住道:“这样应该不行吧,哪里会如此的简单。”
还有人道:“任何微小的缺陷都可能造成船毁人亡,我们不能让任何缺陷流下去,更不能让有缺陷的分段装焊到首舰上面。”
杨帆又是一笑,“这只是我的推断而已,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可以找几块有同样表面缺陷的球扁钢,用砂纸将表面折叠痕打磨光滑,然后进行金相组织分析,有没有问题,缺陷是否消除,就会一清二楚。”
对呀!
可以进行金相分析!
东海造船厂就有金相分析室,完全可以对金属组织进行金相分析,有没有问题,可以通过金相分析进行检查。
很多人眼前一亮。
心中腾腾的升起了希望。
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杨帆的方法不靠谱,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表面折叠缺陷哪里这么容易消除。
“这个办法恐怕不行吧。”
“是啊,哪里会这么简单。”
“.......”
这些人摇着头,纷纷这样说着,基本上都不相信这个办法可行,他们严重怀疑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并不看好。
陈绍华对杨帆是十分了解的,知道既然杨帆说出了这样的建议,多半是可行的,他朗声的道:“都安静下来,行不行,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
对呀,试一试就行。
唐建明也赞同的道:“我看八成是可行的,也许这些表面折叠仅仅只是真的在球扁钢的表面而已。”
一位是总建造师。
另外一位是052舰的副总设计师。
两人都这么说,都十分赞同杨帆的建议,吕国栋心中微微一轻,仿佛压力在无形之中消退了不少。
他挥手道:“既然如此,那我们现在就试一试,会议没有必要再开下去了,现在我们全部去生产制造现场。”
他第一个起身。
大家纷纷离开会议室,出了办公大楼,朝分段制造车间走去,浩浩荡荡的,这应该是开得最短的一个会议,前后仅仅一、二十分钟而已。
郑先学小跑几步,追上了杨帆,试探性的询问道:“杨主任,这样真的可以,真的能消除表面存在的那些微小的折叠。”
他的心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日盼夜盼,经过大家日夜不停的努力,一些分段终于制造完成,即将运往船台进行建造,他高兴。
突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发现了这么多的表面折叠缺陷,他曾经一度悲观失望,以为建造好的这些分段将全部报废,需要重新开始建造。
现在,杨帆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他一下子看到了希望,但又担心希望破灭而空欢喜一场,郑先学的心情实在难以平静下来。
到底行不行呢?
郑先学在心中祈祷,老天保佑,这个方法一定要可行,不然......
他不敢往下想,如果这个方法不行,那实在是太吓人了,制造好的分段将要报废,即将开始的船台建造则要硬生生的推迟好几个月。
吕国栋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二、三十人,这么一大群人走进了分段制造车间,直奔那几个已经建造完工的分段而去。
分段车间内,一些技术人员,质量人员,以及大量的工人已经炸开了锅,都在悲观而又担忧的聊着刚才的事情。
看到吕国栋等人进来,原本嘈杂的声音戛然而止,很多人纷纷看着吕厂长等人走了过来。
很多人脑海之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们不是去开会去了吗?
怎么不到二十分钟,他们又来了呢???
………………
第二更送上!




军工重器 第一百八十三章 折叠痕消失了(第三更)
安静了一会儿,终于,嗡嗡的议论声响起来,有一些人实在忍不住,在那里侧头接耳,低声的议论着。
“怎么没有开会了呢?”
“你看,全部又回来了。”
“难道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意识到可能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人自己吓了一跳,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了过去。
不少人,无形之中渐渐的围了过去,围了一大圈,在这个大圈的中心是吕国栋、杨帆等人。
“好像是有办法了呢。”
“真的,好像真的有办法了。”
依稀明白这些一点之后,很多人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有的人更是惦着脚尖,伸长脖子,竖起耳朵。
一把手吕国栋亲自指挥,分段制造车间的领导亲自安排,找了一块有同样表面折叠缺陷的球扁钢,有缺陷位置的那一块切割下来,安排一名水平最好的钳工,拿着砂纸认真的打磨。
四周的工人们,技术人员们,质量人员们终于明白是怎么一会事,原本高兴的神情,现在表现各异,有人看好这种方法,也有人表示怀疑。
“不可能吧,哪里能这么简单。”
“即使打磨光滑了,难道这折叠没有深入金属组织之中。”
“我看这样是不行的,治标不治本。”
不少人纷纷表示摇头,实在是不看好这种方法,但也有一些人对此保持着希望,持有不同的意见。
“也许可行呢。”
“我认为不是没有道理,关键是看折叠的深浅程度。”
“我相信,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对这一方法持肯定意见的人,他们这样说着,脸上一直保持着希望,祈祷着这种方法能成功。
“这里再打磨一点,这里也是一样。”
杨帆一直在旁边看着那名钳工老师傅拿着砂纸打磨,甚至还忍不住指导他两句。
老师傅并不认识杨帆,但见吕国栋、陈绍华等陪同这这位年轻人,也没有说什么,无条件的执行。
只是心里难免嘀咕两句,这年轻人是谁啊,这么牛气,吕厂长和陈总建造师都亲自陪同着,年轻人说这么做,几位大领导都按照他的意思去做。
牛气。
这是我见过的最牛气的年轻人。
1...6970717273...2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