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心中虽然这么嘀咕,但手上并没有停下来,这位老师傅的水平还不错,有折叠缺陷的部位用砂纸打磨得十分匀称,光滑,并没有出现有的地方打磨过度,有的地方又不到位的情况。
“杨主任,您看可以了吗?”
分段制造车间的主任,见钳工老师傅打磨完毕,亲自这样询问着,眼神之中满是希望之色。
他自然希望这个方法是有效的,从开工建造这些分段到现在,已经足足好几个月,尤其是在那炎热的夏季,工人们简直就是挥汗如雨,浑身衣服湿透。
那一幕幕,历历在目。
如果方法有效,他们的这一切劳动成果将得到肯定,不用几天之后,这些制造完工的分段就能运往船台,开始首舰的船台建造。那些正在建造之中的分段,也能继续进行。
如果方法无效,那就悲剧了。
后果将非常的严重。
所以他的语气之中都带着希望,这样和杨帆说着。
其他的人也纷纷看向杨帆,包括吕国栋、陈绍华等东海船厂的高层在内,他们都希望这个方法有效。
在大家的目光之中,杨帆自信的一笑,走到了这块打磨完毕的球扁钢面前,拿着手电筒,拿着放大镜,认真仔细的看一看,有用手摸了摸打磨过的表面,轻轻的点一点头。
“我个人觉得差不多了,现在可以送去金相分析室做进一步的检查。”
闻言,很多人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行不行,只要经过金相分析就可以了。
吕国栋挥手道:“走,我们现在就去金相分析室,我要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说完,他大步流星走在前面,其他人纷纷跟上,包括杨帆、唐建明、陈绍华、郑先学等人,起码有七、八人跟着一起去金相分析室。
更多的人暂时留在这里等消息。
因为不可能数十号人一窝蜂的全部涌向金相分析室,因为那样不但会影响金相分析,而且也挤不下这么多人。
看着吕厂长带着大家出了分段制造车间之后,整个现场就嘈杂起来,大家都在讨论着这件事情。
“不知道行不行。”
“老天保佑,一定要成功呀。”
“我看悬,希望不大。”
“........”
依旧是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不要说那些一些生产工人,就是技术员、管理员和质量员,他们也观点各异。
一半对一半。
大约有一半的人对杨帆的这种方法保佑希望,还有大约一半的人对此表示怀疑,偌大的车间内,根本无法安静,很多人,议论纷纷,非常的嘈杂。
在这种嘈杂之中,弥漫着各种气氛,有担忧,有怀疑,有压抑,也有希望!
金相分析室。
这里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仪器,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看到吕厂长亲自过来,这里的人根本不敢怠慢,金相室的负责人马上安排,由水平最好,最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这块球扁钢进行金相分析。
电子显微镜下面,金属的金相组织十分的清楚。
放大500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放大1000倍,已经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再放大到2000倍,还是依旧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金属组织里面,根本没有什么折叠的痕迹,金属组织匀称,没有什么发现。
那名技术员声音洪亮的道:“没有问题,金相分析显示,表面的折叠痕没有深入金属组织。”
也就是说,表面的金属折叠痕,它仅仅只是在表面而已,根本就没有深入,通过砂纸打磨,能完全的消除这种折叠痕缺陷。
什么!
真的吗?
东海造船厂的一众高层,宛如被巨大的惊喜击中了一样,尤其是陈绍华,瞬间就激动起来,脸上有一点潮红之色。
吕国栋呢,以为自己听错了,特地询问了一遍,“真的没有问题吗?没有发现缺陷吗?”
这名技术员肯定的回答道:“吕厂长,确实没有发现异常,以我的经验看来,这种折叠痕应该只存在球扁钢的表面,在金属组织里面,没有任何的发现。”
好,好,好啊!
吕国栋连说了几个好字,语气之中也透着激动,显然,就算是一把手,看到这样喜人的结果,他激动了。
尽管久居高位,早就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但当得知十分肯定的结果,这种发自内心的激动还是无法控制。
其他人呢?
那就更不用说了,如副总建造师谢新建,紧握拳头,挥舞着手臂,宛如一个年轻人一样喊了起来,脸上全是惊喜之色。
郑先学呢,基本也差不多,满脸的惊喜之色,大声的道:“哈哈,哈哈,金属组织里面居然没有折叠痕,居然没有,哈哈.....”
整个金相分析室,刚才还充满了担忧和凝重,现在呢,这种气氛一扫而空,瞬间就充满了激动和惊喜。
杨帆也放心的笑了。
在去开会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杨帆就特地认真仔细的看了好些折叠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地,那就是这种折叠痕仅仅存在于金属的表面,应该没有深入到金属组织里面。
当然,这仅仅只是杨帆的推断,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以在会上,当吕国栋询问的时候,杨帆只说这是自己的建议。
建议采用砂纸打磨的方法去消除这种折叠痕。
果然,杨帆的眼睛很厉害,这种折叠痕仅仅只是存在于金属的表面,没有深入到金属组织里面。
尽管只是存在于表面,如果不打磨消除,任由它们存在的话,那肯定是不行的,这种轻微的折叠痕会造成金属疲劳裂纹,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对052舰来说,那就是致命的。
这种折叠痕必须全面消除。
吕国栋高兴啊,走到杨帆的面前,激动的握住杨帆的手,满是感激的道:“杨帆同志,你又帮了我们一把。”
杨帆谦虚的道:“什么你们我们,大家都是为了052舰,我也仅仅只是提了一点小建议而已。”
“你呀,你.....”
吕国栋满脸的高兴之色,不知道说什么好,但那种感激,确实实实在在发自内心的。
感谢一番,连陈绍华也说了好一些感激的话,吕国栋挥手道:“走,我们去分段制造车间,同志们还在等着我们的消息呢。”
“对,对,对。”
“如果他们知道,通过砂纸打磨就能消除这种折叠缺陷,将会是怎么样的。”
“走喽,走喽,去分段制造车间。”
一个个全部高兴异常,脸上全是喜色,一行人出了金相分析室,再次朝着分段制造车间而去。
杨帆走在队伍中间,心中也同样充满了喜悦,不是因为他帮东海厂又解决了一个难题,而是因为我们的首舰建造不会受到影响,不用重新去制造那些分段,首舰的船台建造能顺利开工。
………………
先发三更,有月票的帮着投几张,没有月票,投推荐票也行。
没有存稿,原本只是更三章的,但想一想,今天周一又快到月底,无论如何也要冲一冲。
第四更晚上开码,一写完就发上来和大家见面。
军工重器 第一百八十四章 这是一个体力活(第四更)
大家一行人又走进分段制造车间,原本嘈杂热闹的车间内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纷纷看着吕国栋等人。
不少人一边看着大家走进来,一边在心中想着。
“不知道结果怎么样了呢?”
“咦,吕厂长,陈总建造师他们的气色似乎不错哦。”
“难道......”
注意到大家的神色,很多人心中热切起来,心中腾腾的升起了希望,尤其是那些一线工人,意识到可能不用再加班加点,辛辛苦苦的重新制造各分段,他们悄悄的对视一下,交流一下眼神。
感受到大家的目光,吕国栋爽朗的一笑,朗声的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杨主任建议的方法非常有效,钢材表面折叠痕经过打磨之后,金相检查显示,它们完全消失了。”
真的呀!
这可太好了!
瞬间,整个分段车间内就一扫刚才的担忧、凝重和压抑,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浓浓的振奋,很多人激动了,叫喊起来。
“哇,折叠痕居然消失了。”
“哈哈,这些分段不用报废,我们不用再辛辛苦苦的去重新制造这些分段。”
“没有想到啊,真的能通过打磨消除这些折叠痕缺陷。”
“.......”
原本安静的分段制造车间内,一下子热闹起来,这对很多人来说,绝对是一个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吕国栋说,这是杨主任建议的方法,在高兴之余,很多人想认识一下杨主任到底是谁,怎么这么厉害。
“杨主任是哪位呀!”
“看到没有,就是站在吕厂长旁边的那位年轻人。”
“这么年轻呀,看上去只有二十几岁,居然这么厉害。”
“多亏了他,如果不是他提出来的这个方法,我们可能要重新制造各分段。”
“.......”
不管是一线生产工人们,还是那些技术人员,质量人员,他们纷纷看向了杨帆,目光之中带着感激,发自内心的感谢。
尤其是那些一线工人,他们感激涕零,因为原本以为又要辛苦好几个月重新去制造那些分段,但用不着了。
这种感激,一时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这不,有工人就大声的喊起来,“杨主任,谢谢你!”
“杨主任!”
“杨主任!!!”
“.......”
有人开了头之后,很多人大声的喊起来,还有一些人一边大喊着,一边朝着杨帆挥一挥手。
此刻,杨帆的心中暖暖的。
仅仅只是提了一点小建议,东海船厂的人居然这么感激,杨帆朝大家笑了笑,挥手回应一下。
现场的气氛渐渐的到了顶点。
吕国栋一笑,开玩笑道:“杨帆同志,你在这里似乎比我这个厂长还要受大家的欢迎啊。”
杨帆开心一笑,“谢谢大家,大家太热情了。”
周边的人善意的笑起来,全部笑得很开心,心中也已经十分轻松,再没有此前的那种压力。
轻松之余,吕国栋道:“老陈,接下来该我们安排人去打磨这些折叠痕了,将它们全部打磨干净。”
陈绍华赞同的点一点头,征询杨帆的意见,“杨主任,你接下来怎么去做,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呢?”
杨帆稍微想了想道:“既然通过用砂纸打磨的方法能消除钢材表面的折叠痕缺陷,那接下来就比较简单了,挑选一批水平不错的钳工,每人发一个手电筒和放大镜,拿着砂纸,他们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打磨发现的折叠痕缺陷。”
“好,我们就这么干。”陈绍华回答道。
杨帆提醒道:“这个可能耗时比较多,可能要一个多星期,甚至十几天的时间,不过放心,不会影响即将进行的船台建造。”
所有的分段,不管是已经制造完成的,还是正在制造的,有这种折叠痕缺陷没有关系,仔细的检查,发现有折叠痕缺陷,用砂纸打磨光滑就可以了。
问题不大。
仅仅只是工作量稍微大一点而已。
吕国栋爽朗的一笑,大声的道:“没有想到,这是一个体力活嘛。”
四周的人又高兴得哈哈大笑。
体力活好啊,东海船厂有足够的工人。
如果是技术活,那就不一定了,需要解决它们,怎么解决估计还得费不少的脑筋,还是体力活好。
身为首舰的总建造师,陈绍华将分段车间的主任叫了过来,吩咐道:“按杨主任刚才所说的去做,安排人将所有的折叠痕打磨光滑。”
“没问题,我现在就去安排。”
如此简单的方法就能有效的消除钢材表面的折叠痕缺陷,这位车间主任十分的高兴,马上去安排一切。
不久之后,分段车间内的一部分人忙碌起来,拿着手电筒和放大镜,仔细的查找着所有球扁钢表面的折叠痕缺陷,发现它们,并用砂纸打磨光滑,打磨完之后还有手摸一摸,用放大镜检查一番。
陈绍华特地叫上杨帆,“杨主任,你过来看一看,这样的打磨是否可以。”
有好几处折叠痕已经被工人们仔细的打磨光滑,为了显示客气,陈绍华特地叫杨帆过来看一看。
杨帆高高兴兴的,亲自看了看这些打磨光滑的折叠痕,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你们的工人水平不错,打磨得很光滑。”
闻言,陈绍华放心的笑了。
.......
052舰总指挥部。
黄克平总指挥看完一份文件,随口询问道:“首舰的船台建造定在20号吧,我要亲自去看一看。”
船台建造,在整个首舰的建造之中,它和首舰开工,下水等一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身为总指挥,即使再忙,黄克平也打算亲自去东海造船厂看一看。
他的秘书回答道:“东海造船厂已经正式将船台建造的时间定在12月20日,已经正式汇报给了指挥部。”
闻言,黄克平满意的道:“好,东海造船厂不错,又一次将时间节点提前了,看来总段建造法确实不错,比传统的塔式建造法效率高多了。”
总指挥部原本计划的时间是1987年6月1日前开始首舰的建造,结果东海造船厂足足提前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现在更是准备开始船台建造,比预定的时间又提前了。
难怪黄克平总指挥的心情不错。
见黄总的心情好,他的秘书提了一件事情,“首·长,几天之前,东海造船厂发生了一件事情,差一点导致船台建造无法如期进行。”
“哦,什么事情呢?”黄克平想听一听。
这不是一件好事,秘书很机灵,一直未提及这件事情,主要是担心黄总发火,现在看到黄克平心情不错,才借机提了这件事情。
“是这样的,几天之前,东海设计所的杨帆同志在东海造船厂的分段制造车间发现制造完工的某一个分段所用的球扁钢表面有折叠痕缺陷......”
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顿时,黄克平重视起来,虽然知道这个问题应该已经完美的被解决了,还是关切的询问道:“后来呢,怎么样了,东海造船厂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秘书道:“还是杨帆同志,他建议采用砂石打磨的方法消除钢材表面的折叠痕,通过砂纸打磨光滑之后,再经过金相分析,这些表面的折叠痕完全消失了,这个问题也就完美的解决了。”
听完之后,黄克平心情一轻。
心中想道,幸好如此完美的解决了,如果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眼看着船台建造日益临近,那可就是一个要命的大问题。
心中也满意起来,赞许的想道,又是小杨,这个同志真不错,有水平,关键时刻总能想出办法。
唯一一点就是太年轻了,再锻炼几年,等年纪再大一点点,可以加一加担子,让他走向更重要的岗位。
黄克平对杨帆,实在是十二分的满意。
......
东海造船厂
随着船台建造的日子临近,原本冷清的建造船台也渐渐热闹起来,不少的工人们在忙碌着,坐着船台建造前的准备。
陈绍华先是到建造船台那里看了看,遇到了在那里的谢新建,两人聊起了即将开始的首舰船台建造。
聊了一会儿之后,谢新建提了一个建议,“老陈,总段模块化建造,我们是头一遭,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船台建造无比重要,我心里还是没有多少底,如果能邀请杨帆同志过来看一看,那我就放心多了。”
当初,就是杨帆提出建议,052舰从首舰开始就采用总段模块化建造法,各分段,船体的一些构件,它们在车间内制造完成,然后再在船台进行总段的建造,直至首舰下水。
且为了提高东海船厂技术系统对总段模块化建造法的认识和了解,杨帆曾经给东海厂的技术人员上过课,比较详细的讲述了总段建造法。
在东海造船厂的人看来,杨帆是总段模块化建造法方面专家,货真价实的专家,从首舰建造开始到现在,也帮着东海厂解决了不少的问题。
听了谢新建的建议,陈绍华眼前一亮,一拍大腿道:“对呀,必须将杨帆请过来,让他帮我们看一看,帮我们把一把关。”
“老谢,那这里你盯着一点,我现在就去东海所,将杨帆同志客气的请过来。”
“没问题。”谢新建道,“赶快将杨帆同志请过来是第一要务,没有比这更加重要的事情。”
.........
四更,一万二千字!
算是小小的爆发了吧,大家手上有月票、推荐票的,帮忙投几张,谢谢大家!
军工重器 第一百八十五章 拉卷尺画粉线
东海舰船设计所。
杨帆刚从潘总师那里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刚才,潘总师表扬了杨帆一番,并谈了目前2号舰设计上的一些事情。
2号舰的设计已经展开,基本沿用首舰的设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设计图纸不会进行改动,只是在首舰的基础上提高国产化率,用一些国产设备代替进口设备,另外,就是一些新技术在2号舰上的运用。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之中不久,正想着是否去武器系统设计室看一看,因为他们的设计任务相对重一些,多款国产武器将代替进口武器。
当然,武器系统设计室不用具体的去设计每一款武器,而是有专门的设计单位,武器设计室和这些专门的设计单位做好对接就可以了。
主要和别人沟通,提出一些技术上的要求,接口尺寸,协调好技术参数等等,而不用具体细致的展开武器装备的设计。
正在想着是否去武器系统设计室看一看,或是同武器系统设计室主任周平聊一聊,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推门进来的是陈绍华!
见是陈绍华,杨帆一阵开心,“哈哈,老陈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坐。”
陈绍华的到来,杨帆有一点意外。
原本以为随着船台建造的日益临近,陈绍华应该很忙,根本就没有时间来东海所,事实上,陈绍华也已经好几天没有出现过。
熟知总段模块化建造法的杨帆,深知在正式的船台建造之前,东海造船厂有很多的事情,尤其是船台建造前的准备工作不少,身为总建造师的陈绍华会非常的忙碌。
哪里知道,陈绍华又过来了。
杨帆十分的热情。
陈绍华摆手道:“我就不喝茶了,有空没有,随我去一趟我们厂,帮我们看一看船台建造的准备工作。”
“哦?”
杨帆看着陈绍华,询问道:“怎么想起要我过去呢?”
陈绍华道:“你是这一方面的专家,远比我们懂得多一些,当初还给我们讲过总段模块化建造法呢。”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不是?
我不是专家,只是知道一些总段模块化建造法的东西而已。
杨帆非常想这么说,但忍住了,因为知道就算自己这么说,人家陈总建造师也不相信,他肯定会说,杨主任,你看你,又谦虚了。
好吧,既然如此,我就看一看。
反正也有好几天没有去东海船厂看一看,不知道他们的船台建造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于是,杨帆爽快的道:“行啊,我今天的时间就交给你了,我们现在就走吧。”
如此的爽快,这让陈绍华十分的高兴,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爽快,真爽快,那我们现在就走,我的车停在你们办公楼前。”
两人正准备走,刚出门就遇到了正好进来的赵玉兰,她热情的打着招呼道:“陈总,您又来了。”
陈绍华道:“特地过来的,我们的船台建造前准备工作正在进行,需要请杨主任过去看一看,帮我们把一把关。”
杨帆一笑,也道:“赵姐,那我今天可能基本就呆在了东海造船厂。”
她是型号办的主任,两人中如果有人外出,一般都要和对方说一声,一方面是表示尊敬,另外一方面则是让对方知道去向。
赵玉兰微笑着道:“没事,没事,那你去吧。”
目送两人有说有笑的离开,她心中有一点不平静起来,佩服的想道,杨帆同志有两把刷子。
人家052舰的总建造师亲自过来邀请!
厉害,真的厉害哦!
我们东海所其他的副主任,包括主任,估计没有一个人有这个面子,有这个面子的,估计只有杨帆一个人。
她对杨帆佩服之极,也有一点羡慕,起码,她就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同时她深知,杨帆有这么大面子,和他的水平分不开,因为有真水平,真正的懂舰船的建造,人家才会特地上门邀请。
我们的杨帆同志,连舰船建造都懂,不知道还有什么是他不懂的,看来还是要多看书才行。
活到老,学到老,一点都不假。
看到杨帆办公桌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十几本专业书籍,她从中拿了一本,坐下来看了起来。
平时,有空的时候,杨帆就坐在办公室内看一会儿书,且看书的速度很快,基本三、五天就看完一本厚厚的专业书籍,一个月下来看完好几本,那是非常正常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