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多亏了杨帆啊!
如果不是杨帆,我们都还以为主炮安装合格,却不知道原来存在这么大的安装质量问题。
副总建造师谢新建也基本是这样的心情,在感到幸庆之余,满脸感激的握住杨帆的手,“谢谢,太谢谢了!”
“如果不是你,我们还在高兴主炮顺利安装完成呢。”谢新建感激一番,然后也虚心请教。
“杨帆同志,既然主炮安装不合格,那我们该怎么办,如果重新安装的话,我们该怎么样再进行安装呢?”
大家几乎都看着杨帆,等待着杨帆进行指教。
......
今日三更,第三更完毕,谢谢大家!
再求各种支持,月票、推荐票、收藏等都可以。





军工重器 第两百一十五章 还有窗口期
感受到大家的眼神。
杨帆心中道,指教不敢当。
面露谦虚之色,杨帆对大家道:“现在基本可以肯定,温度变化对主炮的安装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找一间会议室,我慢慢的和大家讲。”
这个建议不错。
陈绍华更是想听一听,接下来他们具体该怎么去做,挥手道:“那我们现在就去工程技术部,郑部长,参加会议的相关人员,你负责通知一下。”
肯定不止甲板上的这么一点人,相关的管理人员,相关的技术人员,质量人员等,全部必须通知到位。
一行人下了甲板,不久之后,进了工程技术部,会议开始还要一点时间,在会议室旁边的一间办公室之中,陈绍华、谢新建陪着杨帆喝着茶,聊着天。
话语之中,那种感谢之情非常的明显。
是啊!
多亏了在杨帆的建议下再测量了一次主炮的安装尺寸。
不然,还真的以为安装成功,干完了一件大事呢?
在这段等待的时间内,消息无形中之中就传开了,不但在整个工程技术部,也传到了其他一些建造管理人员,质量人员的耳中。
什么!
主炮的安装不合格!
它会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杨帆特地从东海所赶过来,指出了这个问题。
厉害,真的厉害啊!
很多人在悄悄的聊着这件事情,一个个对杨帆佩服得很,几乎谁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杨帆考虑到了,并重新测量安装尺寸,让事实告诉了大家。
大约十几分钟之后,会议召开。
陈绍华亲自主持,看了看在坐的人,他朗声的道:“首先我们要感谢杨帆同志,不然,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我们的主炮安装就会存在质量隐患。”
话声一落!
会议室之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通过鼓掌,以此来感谢杨帆,掌声经久不息。
大家的眼神全部集中在杨帆身上,或带着激动,或带着敬佩,或包含着感谢.....
在这么多的目光之中,杨帆不骄不躁,面色比较平静,仿佛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直到觉得差不多了,陈绍华抬手往下压了压,这热烈的掌声才停下来。他继续朗声的道:“我们的主炮安装出现了问题,接下来怎么做,请杨帆同志给我们指导。”
在大家热烈的目光之中,杨帆站了起来,谦虚的道:“指导不敢当,我给大家提一提建议,我认为该怎么样去做,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做的是将主炮吊离安装基座,然后对基座口径尺寸进行24小时测量,记录相关的尺寸。”
“我们主炮的接口非常精密,要把主炮和基座对接在一起误差不能超过0.2毫米,可是船体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发生变化,052舰的钢板比传统军舰要薄一些,这种变化就更加明显。”
“这种因气温产生的变化就会影响基座的口径,安装必须在基座内径变形最小的时候进行,我建议,24小时对基座内径进行测量,每隔1个小时测量一次,一直测量起码三天。”
“测量时记录测量实际尺寸,记录测量的时间,如零点测量一次,1点再测量一次,然后2点、3点、4点.....以此类推。”
“第二天,我们从零点20分开始测量,然后是1点20分,2点20分,3点20分,4点20份......依次类推,第三天再错开20分钟,从零点40分开始......”
“三天之后,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再讨论主炮的吊装,但有一点,主炮吊装必须在基座内径变化最小的时候进行。”
会议室内非常的安静。
杨帆声音洪亮的这样讲着,大家认真听,认真记录,不少人几乎一字不漏的全部记录下来。
也有人发现,杨帆的讲话的时候,会议室内的纪律比陈总建造师讲话的时候还要好。
杨帆讲完了。
会议室中还是保持着这种安静,直到陈绍华打破安静,他部署道:“按杨帆同志所说的去做,我们将主炮拆下来,从安装基座上吊下来,然后安排人24小时测量并记录。”
一系列的工作部署完毕之后,散会!
很快,大家就投入到了工作之中,杨帆则在陈绍华等人的陪同下再一次到了建造船台,亲眼看着主炮起吊之后才回到东海所。
接下来一连三天,东海船厂都严格按照杨帆所说的去进行尺寸的测量,随着每一个时间点的尺寸被测量出来,那些参与测量的技术和质量人员,他们对杨帆越来越佩服了。
“你们看,真和杨总助理所说的一样。”
“是啊,尺寸真的有变化,且变化还不小。”
“这才是高水平啊,能准确的推测出温度变化对基座内径尺寸的影响。”
“........”
明白温度变化确实对主炮安装尺寸有影响之后,这些技术和质量人员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认真的测量,并记录着每一个时间点的尺寸。
......
东海舰船设计所。
昨天下午从东海船厂回来之后,杨帆这两天都没有打算再去东海厂,因为知道他们会按照自己的建议进行详细的测量。
在自己的办公室看了几份2号舰的设计图纸之后,又去各设计室转了转,看一看大家的设计进展情况,如果有人请教问题,杨帆也会耐心的进行解答,且往往解答得非常详细和透彻。
再次回到办公室之中,那是上午十点左右。
知道潘总师可能在办公室之中,杨帆又过去和潘劲夫聊了一会儿2号舰的设计,聊完设计问题之后。
潘劲夫很有兴趣的询问起来,“小杨,听说你昨天去了东海船厂,指出他们主炮安装的问题。”
杨帆将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
潘总师赞许的点了点头,“一个小时之前,东海船厂的吕国栋特地打电话过来,表示了对我们东海所的感谢。”
闻言,杨帆开心一笑。
没有想到连东海船厂的一把手都特地打电话过来表示感谢,谦虚的道:“他们太客气了,我只是发现了这个问题,给指出来而已,具体做工作的,还是他们东海造船厂。”
潘劲夫高兴一笑,心中想道,小杨真不错,一如既往的谦虚,不居功,不骄傲,非常不错的一个年轻人。
三天的时间似乎一下子就过去了。
陈绍华特地打电话过来,告诉杨帆,三天的测量已经完成了,形成了详细的记录,邀请杨帆过去看一看。
二话不说,杨帆驾车到了东海造船厂。
陈绍华已经客气的泡好热茶,已经在那里等待着。
看到杨帆推门进来,马上一脸喜色,“你这么快就过来了,来,先坐下来喝茶。”
接过泡好的热茶坐下来,杨帆笑着道:“我自己开车过来的,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就到了。”
有车就是好,想去哪里非常的方便!
这个时代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起码交通状况好,像东海市这么大的一座城市,居然鲜有堵车的情况。
陈绍华羡慕的看了杨帆一眼,心中道,对,杨帆同志自己有车,那辆进口大jeep比我那辆开了十几年的小车子好多了。
喝了一口茶,两人聊了几句,杨帆拿着东海船厂的测量记录翻看起来,按照他的建议,丝毫不差。
每天的时间,测量真实值等,清清楚楚,一共有好几页。
看完之后,杨帆心中基本有数。
陈绍华也问了起来,“怎么样呢?”
杨帆将这几页数据放在茶几上,比较有信心的道:“通过这些测量数据可以看出来,温度变化对主炮基座接口内径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且每天的变化快慢有区别。”
“规律比较明显,早上这段时间变化最慢,中午、下午变得快,晚上又变得快。”
变化还有快慢之分!
居然这么复杂!
陈绍华有一点担心的问道:“那我们怎么办呢?”
杨帆道:“主炮的吊装必须选在早上进行,我看早上八点二十到九点二十变化最慢,最适合主炮的吊装,过了这个时间段,必须停下来,如果在这个时间内没有吊装合格的话,那就只能等第二天。”
什么!
每天只有一个小时的吊装时间!
这居然还有窗口期。
错过了这个时间段,那就只能等第二天。
陈绍华在惊讶之余,也在心中道,这次算是涨了见识,居然还有窗口期,必须在早上的这一个小时内完成。
同时,他也担忧起来。
上次他们吊装主炮,前前后后起码十几次,不停的调整,不停的尝试,忙碌了几乎一整天,直到几乎傍晚的时候才最终吊装“成功”。
现在居然只有一个小时的吊装时间。
错过了这个村,只能等下一个店,也就是必须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行。
良久,陈绍华才算接受这个窗口期。他也知道,既然杨帆这么说,那就真的只能在这一个小时完成吊装。
想了想,陈绍华道:“我们马上召集相关的人员开会,杨帆同志,你也参加,给我们做一做指导。”
闻言,杨帆哑然一笑。
又要我做指导!
……………
今日继续三更,第一更送上。




军工重器 第两百一十六章 还剩15分钟
陈绍华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马上通知下去。
半个小时之后开会。
开会地点就在他办公室隔壁的小会议室。
在等待开会的时间里,他陪同着杨帆喝着茶,聊着接下来的一些工作,如主炮的吊装。
渐渐的也聊到了首舰的舾装工作,他告诉杨帆,如果主炮吊装顺利,在这几天内完成的话,那整个舾装工作基本不会受影响,再过几个月,到明年3月份左右,首舰将全部完成舾装。
完成舾装!
杨帆也微微振奋,知道完成舾装之后,这艘052舰的建造就接近尾声,涂装之后,就是下水,然后是一系列的试验,包括海试。
回想起1983年设计论证到现在,似乎一切历历在目,我们的首舰,终于快建造完成。
半个小时,似乎一下子就过去了。
陈绍华抬手看了看时间,起身道:“杨帆同志,会议应该可以开始了,我们过去。”
两人一起进入了这间会议室。
此时,参加会议的人已经全部到齐,大约有十几人,除了谢新建、郑先学和李超林之外,还有几名骨干技术员,几名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几名质量人员。
陈绍华亲自主持会议,朗声的道:“大家都辛苦了,经过三天的努力,相关的数据都已经测量出来,正如杨帆同志所推测的那样,主炮安装基座的接口内径受温度变化比较大......”
介绍了相关的情况之后,他客气的道:“接下来怎么去做,我们完全听杨帆同志的,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专家!
这两个字,在这里的所有人都认为杨帆当之无愧,只有杨帆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专家。
杨帆一笑,谦虚的道:“专家不敢当,哪里有这么年轻的专家。”
会议室之中响起了一阵善意的笑声。
有人道:“杨总助理,专家又不分年龄的,按技术水平高低才对。”
“就是,就是,你的技术水平这么高,你就是专家。”
“这个专家,你当之无愧。”
“有杨总助理这样的专家指导我们,对主炮的安装,我们有十足的信心。”
“.......”
大家纷纷这么说着,原本比较严肃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杨帆也是一笑,抬手往下压了压。
瞬间,会议室内就安静下来。
大家全部认真的看着杨帆,也竖起了耳朵,纷纷打开笔记本,拿起笔准备记录,知道杨帆开始指导大家接下来该怎么去做。
环顾了一下大家,杨帆道:“我看了测量数据,主炮基座接口内径尺寸受温度变化比较大,其中每一个时间段的变化又不一样,以早上的变化最慢,中午和下午变化快,晚上变化又加快。”
“这就意味着主炮的安装有一个窗口期,我认为,最佳的吊装时间是早上八点二十至九点二十,必须在这一个小时内吊装成功,如果过了这个时间段,那就只能等第二天早上八点二十才能又开始。”
吊装还有窗口期!
每天仅仅只有一个小时。
很多人马上就捏着一把汗,充满担心,甚至在想,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可能十天半个月也无法吊装成功啊。
一个小时,实在是太短了!
上次他们吊装,几乎用了一天,现在则只有一个小时。
杨帆似乎感受到大家的凝重,微微一笑,然后开玩笑似的道:“吊装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至于具体怎么吊装,你们都是专家,我就不啰嗦了。”
顿时,大家被杨帆风趣的逗的一笑,原本有一点紧张的气氛又轻松不少。
接下来,郑先学做具体安排,如何进行吊装,要注意哪些技术要领,安排哪些精兵强将等等。
......
远在万里之外。
由船舶总公司的一位处长陈宗华带队,一行三人抵达美国,到了通用公司,但情况不妙。
通用电气公司出面接待的只是一名主管,层次稍微高一点的人一个都没有露面,显然,陈宗华等受到了冷落。
显然,对方知道我方派人前来的目的。
通用电气这名主管找了各种理由和借口,第三、四两台lm2500燃气轮机近期肯定无法装船,起码也要三个月之后。
三个月之后才开始装船,到东海港又要一个月,这比合同要求的到港时间起码慢了四个月以上。
意味着这两台燃气轮机到东海造船厂起码也是明年4月份,或5月份。
陈宗华不敢作主,打了一个电话回国请示。
黄克平亲自召开了紧急会议,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会议决定,授权陈宗耀和通用电气方面签订洽谈备忘录。
同意这两台燃气轮机三个月之后装船,这是最后节点,不能再推迟,通用电气务必保证这一节点。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黄克平暗暗幸庆,当初幸好将交货日期提前了,如果这两台燃气轮机明年四月,或五月能到东海造船厂,倒也不影响2号舰的建造。
只是,它们能如期到货吗?
这一点,包括黄克平在内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只能寄希望能在那个时间点到货。
.......
一大早。
杨帆就起床了,在家吃了早餐,抱了抱已经两个月的小家伙,将他交给保姆,然后就出了门。
没有去东海所,而是直接驾车到了东海造船厂。
因为今天东海船厂将进行主炮的重新吊装,并按照杨帆的建议,早晨八点二十正式开始。
还不到早上八点,陈绍华、谢新建和郑先学等人就到了建造船台,至于那些技术人员,建造管理人员,以及工人们,他们更早一些。
这个时候,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只等时间的到来。
陈绍华看了看时间,已经过了八点,再过十几分钟就可以吊装,此刻,他既充满了希望,又有一点紧张。
充满紧张的不止是陈绍华,其他人也差不多。
谢新建见距离正式吊装时间仅仅只是十几分钟,他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老陈,说实话,我还真有一点担心。”
陈绍华安慰道:“没事,如果今天不成功,我们还有明天,明天不成功,我们就后天再尝试,一直到成功为止。”
见这么说,谢新建心中的担忧和紧张才稍微少一点点。
一个小时的窗口期。
时间确实太短了。
郑先学在叮嘱那帮技术员和工人,交代他们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动作尽量快一点,一个小时之内,最好能多吊装几次。
吊装的次数越多,成功的可能性也许更大。
一辆越野车快速的行驶过来,停在了不远处的空地上,除了陈绍华等少数几人之外,大部分人都不认识这辆车子。
这样的一辆车子,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哇,这是什么车子,看上去很高级的样子。”
“那是谁来了呢?”
“.......”
在大家惊奇的目光之中,杨帆从车子里面下来,很多人几乎惊呼起来。
“是杨总助理!”
“我的老天,杨总助理居然开这么好的车。”
“啧啧,太牛了!”
大家的惊叹声飘进耳朵之中,杨帆仅仅只是微微一笑,这样的情况见得太多了。在1988年,开这么一辆车,所到之处,往往能造成很大的动静。
“这么快就过来了呀。”陈绍华向前两步,高兴的握住杨帆的手。
杨帆笑着道:“我直接过来了,没有去所里面。”
原来这样。
其他也上前几步,和杨帆客气寒暄几句,一个个都显得十分高兴。
不少的人感觉到,本来有一点紧张和担心的,随着杨帆的到来,这种感觉似乎淡多了。
杨帆似乎一下子成为了大家的主心骨。
十几分钟,一下子就过去。
陈绍华看了看时间,朗声的挥手道:“时间到了,起吊,进行吊装!”
大家忙碌起来。
工人们将挂钩挂在这门主炮的吊环上,然后缓缓的将它吊起来,对着安装基座下来,对准安装接口,缓缓的下落,缓缓的下落.....
一切似乎显得非常谨慎,非常小心。
经过一番调整之后,主炮落在安装基座上面,终于,不少人长长的舒服了一口气。
在技术员们的指挥下,几名工人开始装上定位螺钉,拧紧几个必要的螺栓,感觉差不多了,有人大声的喊起来。
“可以了,量一量安装误差怎么样!”
马上有质量检查人员进行尺寸的测量,一会儿之后,结果出来了,不合格,不符合安装的工艺要求。
似乎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如果真的第一次吊装就成功,那运气也太好了。
“抓紧时间,尽快进行第二次吊装。”
这些工人们配合的倒也娴熟,不久之后就开始第二次吊装,但忙碌一番之后发现还是不合格。
第三次.....
第四次......
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空气中无形的弥漫着一种紧张气氛,今天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
陈绍华看了看时间,脸上也渐渐露出了一丝丝焦急。
杨帆也看了看时间,心中道,还有15分钟,最多还能进行一次吊装,不知道今天的最后吊装会不会成功。
…………
今日继续三更,第二更送上。




军工重器 第两百一十七章 出差
大家都在关注着时间。
谢新建更是提醒道:“老陈,只有15分钟了,看来今天的希望已经不大。”
陈绍华不甘心放弃,他看了看杨帆。
杨帆决定道:“还有15分钟,再做最后一次吊装!”
说完之后,挥手道:“郑部长,你是搞技术的,吊装方面是专家,你来亲自指挥。”
郑先学点了点头,登了船,站在船台甲板位置,距离主炮的安装位置只有两、三米的距离。
他亲自指挥。
“落,落,落.....停!”
当主炮距离安装基座只有十公分左右之后,郑先学让吊车停了下来,然后指挥几名工人调整主炮的位置,如角度,对准安装接口,他自己还亲自看了又看,觉得没有问题,这才抬手示意。
主炮又缓缓的让下落......
陈绍华、杨帆、谢新建等没有上船,站在建造船台旁边不远,正好能看到主炮的吊装。
谢新建缓缓的道:“这一次,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杨帆和陈绍华都没有说话,两人也没有把握,一颗心都提着呢,希望这一次成功,但也做好了失败明天再进行吊装的准备。
主炮终于稳稳的落在了安装基座上面,几名工人解开吊装挂钩,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依旧是定位螺栓,将几个定位螺栓先装好,然后是其他几个主要的安装螺栓。
1...8485868788...2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