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军工重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彩贝壳
宏泰超市的老板杨芳!
不管是张晓东,还是罗六初,两人都知道杨帆的姐姐是谁,这在东海所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宏泰超市在东海市的知名度也比较大,光在东海市范围内就有十几家大超市,在周边的城市也开始有分店。
难怪!
那这件衣服可能真的要一千八百多美元。
两人都知道,杨芳买了一辆jeep大越野给杨帆开,那么这样的一件衣服,在别人眼中是天价,但如果是杨芳买的,那也就正常了。
有这么一个姐姐,真好!
张晓东羡慕的看了看杨帆,罗六初也基本一样。
胡军看了看三人,没有完全听懂,只听出来这件羽绒服好像是杨帆的姐姐在国外买的。
他十分的好奇,杨帆的姐姐是什么人,是什么身份啊,能买价值一千八百多美元的羽绒服。
但他和杨帆只是萍水相逢,人家不说,他也不好意思深入的询问,
心中的那种震撼久久未能消退,受不了,只能爬上上铺,一个人躺在那里,消化着刚才的事情。
第二天下午。
杨帆等三人开始收拾行李,马上就到目的地,就要下车了。
微微意外的时候,基本上一直躺在上铺,只是偶尔下来坐一坐,走一走的胡军,他也开始收拾行李。
“你也到这一站下车吗?”
胡军点头,“原来我们在同一站下车啊。”
几人都笑了起来,相处将近一天,也聊了不少的话题,但都没有深入,更没有询问对方在哪里下车。
到站了,下车喽。
拿着自己的行李箱,杨帆走在最前面,和胡军挥手道分开之后,后面跟着张晓东和罗六初,三人一起出了车站。
“看,接我们的人。”
罗六初眼尖,看到了举着牌子前来迎接的人,那是一名中年人,旁边还有一名年轻人。
“走。”
杨帆挥手,过去和对方寒暄客气了几句,然后三人上车。在来之前,杨帆和对方联系过,告知了对方自己三人乘坐的是哪一趟火车。
因为是前来参加857舰炮评审的专家,对方很热情,很热情,不但安排人和车到火车站迎接,且安排了单间。
每人一个单间,杨帆三人入住在他们的招待所,环境尚可,相比外面的天寒地冻,房间里面的暖气很充足,非常的暖和。
次日。
该武器研究所开始组织857近防炮的专家评审,杨帆是参与评审的专家,张晓东和罗六初虽然没有进入评审专家组,但也代表着东海所这家设计单位,将列席评审会。
在评审会之前,大家先参加857近防炮的初样机。
在这门初样机前面,857近防炮的总设计师苏海语气中透着自豪,向大家介绍他们的研发成果。
这是第二代近防炮。
由于技术力量基础薄弱,我国海军的小口径舰炮技术一直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051驱逐舰和053护卫舰等主力舰种,以及大量的导弹艇和护卫艇,只能以61式25毫米双联装高射炮,双57毫米舰炮和双37毫米舰炮为主。
这种舰炮,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水平相当。
七十年代末,我国研发76a式37毫米双联装自动防空火炮,采用全封闭结构,可使用342炮瞄雷达在3000米距离内打击飞机或导弹目标,成为当时的标准舰载近防炮。
这是第一代近防炮,但和同时期世界各国普遍装备的多管加特林近防炮相比,技术性能已经落后。
052型导弹驱逐舰需要性能更出众的近防炮,显然,76a型37毫米双联装近防炮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于是,857近防炮立项研制,也在后来被正式命名为730型30毫米近防炮,采用的是7管加特林设计,采用7根30毫米旋转炮管,射速最高可以达到4200发每分钟。
苏海朗声向大家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看到这门初样机,说实话,虽然脸上没有半点的表露,但杨帆的内心还是有一点激动的。
730型30毫米近防炮,他太熟悉了。
也许现在它的性能还并不算世界先进,但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之后,730型30毫米近防炮绝对是世界上最出色,最先进的近防炮之一。
未来的052舰,需要的就是这样出色的近防炮。
苏海的声音很洪亮,大家听得清清楚楚。
他介绍道,857近防炮备弹640发,射速可分为高、中、低三挡可控,最大射速4200发每分钟,中等射速为2200发每分钟,低射速为1200发每分钟。
在火控雷达和光电跟踪仪的控制下,具有多目标跟踪,解算能力,可同时跟踪打击多目标,具有拦截两马赫以下超音速导弹的能力,对飞机目标最大拦截距离为3500米,对导弹目标最大拦截距离为2500.....
详细的介绍完基本性能之后,接下来是今天上午的重头戏。
这门近防炮的试射。
现场完全安静下来,很多人或是戴上了防噪音耳套,有的人干脆用手捂住双耳,眼睛振奋的看着不远处的那门近防炮。
这是初样机。
主要用于设计验证,实验用途的,还不是正式样机,但试射和正式样机不会有多大的区别。
在大家的目光之中,这门初样机的炮管吐出长长的火苗,七根炮管高速旋转,大量的子弹倾泻而出。
几架微型无人机被打成了碎片,无一被漏掉。
一切发出在顷刻之间!
除了杨帆,除了苏海他们参研人员,其他人估计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个惊讶不已,包括那些军方人员。
我的老天!
太厉害了!
这是妥妥的金属风暴啊。
……………
今日继续九千字,第二个三千字送上。





军工重器 第两百二十章 这么年轻的专家吗
根据上午的安排,不用进会议室,大家主要是参观该研究所,重点是和857近防炮有关的内容。
包括由总设计师苏海向大家介绍这一款近防炮的性能,以及观看实弹射击实验。
上午很轻松,也很快就过去。
吃完中饭之后,稍作休息。
杨帆也是一样,回到自己入住的招待所,在休息之前,和张晓东、罗六初随便聊了几句。
显然,他们两位还沉浸在上午的那场金属风暴之中,短时间数百发子弹倾泻而出,给了他们很大的震撼。
“不愧是第二代的近防炮,这火力,简直强大得不要不要的。”
“是啊,以这样的火力,只要有一个点射,起码都是上百发子弹,能将目标撕得粉碎。”
“简直强悍得一塌糊涂。”
听着两人这样聊着,杨帆一笑,叮嘱道:“做好和他们的技术对接,这一款近防炮将来要用在052舰上面的,作战系统也要融入这个大杀器,让它发挥出强大的近程防御能力。”
“嗯。”
“好的。”
两人几乎同时点头,这么强大的一款近防炮,他们肯定希望尽早的装备到052舰,以便提升052舰的防御能力。
聊了一会儿之后,杨帆挥手道:“你们也回房休息吧,下午还要参加评审会呢。”
张晓东道:“我们无所谓,纯粹是打酱油的,只是列席会议,在旁边听一听而已,你不一样,是评审专家组成员。”
杨帆一笑,“那你们中午也要休息好,时间很充裕,睡一个午觉,下午就好好的听一听,更深入的了解一下这一款近防炮。”
中午休息。
两人各自回了他们自己的房间,杨帆也脱了外套,在床上小睡了一会儿,起床之后,敲了敲隔壁两个房间的房门。
他们俩居然都不在,不知道是已经休息好出门了,还是根本就中午没休息,估计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杨帆哑然一笑,这两个家伙。
也理解他们,多半是利用中午充裕的休息时间去周边转一转,看一看,随他们去吧。
抬手看了看时间,时间虽然还比较早,但一个人呆在招待所也没意思,干脆去了为下午评审准备的会议室。
这是一间大会议室。
中间是一张椭圆形的大会议桌,摆着一把把的沙发椅,每一个位置上还摆着茶杯,便签、铅笔等东西,准备得十分充分。
除了这些东西,椭圆形大会议桌上的每一个位置还摆了评审专家的名字,显然是对号入座。
按照会议室部署,评审专家们应该是围着这张椭圆形的大会议桌就坐,在旁边还摆着几排椅子。
那些列席会议的人,他们应该是坐在这些椅子上,如张晓东、罗六初他们俩就只能坐在那里听一听。
因为来得比较早,会议室里面人不多,参加评审的专家们几乎一个都还没有来,在那几排椅子上倒是零星的坐了一些人,此外,还有几名工作人员在对会议室做最后的部署。
如将大会议桌上的东西摆得更整齐一些,如将幻灯片和投影仪准备好。虽然没有ppt等东西,但已经能使用幻灯片。
玻璃或者是胶片上的东西,可以通过投影仪放大,投射在前面的白色大幕布上面。
杨帆看了看,心中想道,准备得还蛮充分,看得出武器研究所对这次专家评审非常的重视。
微微一笑,杨帆很快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于是,走过去在那个位置上坐下来,等待着评审会的开始。
刚坐下来,耳边就响起了急切的声音,“这位同志,那里不是你坐的,你坐这边来。”
那是一位年轻人,看上去年纪和杨帆差不多,应该是工作人员,刚才还在摆弄大会议桌上的水杯,将它们摆得整整齐齐。
闻言,杨帆看了过去。
只见那位年轻人正看着自己,并指着不远处的那几排椅子,意思很明显,要杨帆去那里就坐。
杨帆一愣,很快就笑了起来,“你是要我去那里坐吗?但是我应该是坐这里的呀。”
年轻人生气的道:“那里是参加评审的专家们就坐的,你难道是专家组成员吗,快到那边去做。”
会议室内,响起了哄笑声。
显然,大家看到杨帆如此年轻,猜测肯定不是参与评审的专家,多半可能是哪一个单位的人,随着他们领导过来,最多列席一下会议,在旁边听一听而已。
既然是旁听,那当然不能坐到专家的位置上去。
有一位中年人指了指他旁边位置,好心的道:“小同志,坐我旁边来吧,现在还有位置,等一下估计位置都没有,需要自己去外面搬椅子进来。”
杨帆无奈的笑了笑。
心中道,我真的是参与评审的专家,你们怎么就不信呢?
那名年轻的工作人员见杨帆坐在那里没有动,有一点生气了,“这位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最好别捣乱,赶紧坐到那边去。”
“是啊,这可是严肃的评审会,小同志你就别闹了。”
“还有十来分钟,估计专家们就会开始入场了,快离开那个位置。”
“........”
见这么多人劝说,根本不相信自己是参与评审的专家,杨帆苦笑一下,指着座位上的名字道:“我叫杨帆,就是坐这里呀。”
四周又响起哄笑声。
显然,他们都认为仅仅只是同名同姓而已,有人大声的道:“同样是杨帆,人家是参加评审的专家,你只是来旁听的而已。”
杨帆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解释。
正在想着是不是要介绍一下自己的身份,一个惊奇的声音响了起来,“杨帆,真的是你,你怎么在这里,太巧了!”
循声望过去,杨帆一乐。
还真是巧!
原来有时候世界可以这么小。
这不是在火车上遇到的胡军吗?
原来他是这家研究所的,难怪和自己在同一站下车。
胡军很惊喜,手中拿着一个文件夹,快步的走过来,“真的是你,我还以为我们分开之后,之后就是路人甲,路人乙,很难再见面了。”
杨帆道:“还真是缘分,这么快有见面了。”
那名年轻的工作人员见胡军和杨帆认识,马上道:“胡军,你们原来认识啊,快劝一劝他,别坐在那个位置上,参加评审的专家,领导们很快就要进来了。”
胡军其实也是负责会议室部署的工作人员之一,这张大会议桌每一个位置上的名字牌就是他负责做的。
趁着会议室还没有开始,还有十来分钟的时间,他拿着专家清单过来核对一遍,每一个名字是否正确。
必须确保正确无误。
如果将专家们的名字弄错了,如搞个同音字之类的,那就是工作上的一种疏忽,胡军可不想出这样的问题。
他看了看“杨帆”的名字牌,又看了看杨帆本人,微微疑惑,在他的印象之中,能参加这样高级别评审的专家,起码也是四、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年纪都很正常。
但二十多岁,这么年轻的,他还真没有见过。
杨帆的名字他是知道的,这一点没有错,心中不免想道,难道杨帆真的是参与评审的专家。
马上打开手中的文件夹,找到专家组成员中的“杨帆”,看了一眼基本介绍之后,询问道:“你是东海舰船设计所的吗?”
杨帆点头道:“对,我是东海舰船设计所的。”
得到如此肯定的回答,那就不会有错了。
胡军瞬间就有一点激动,直呼,我的老天,原来东海设计所的专家这么年轻,和我差不多大吧。
旁边那名年轻的工作人员催促道:“胡军,快劝一劝他,专家们快要进来了。”
胡军深深的呼吸了一下,让他激荡的心情尽量平静一些,然后大声的道:“这是东海舰船设计所的052舰总设计师助理,舰船设计方面的专家,也是857近防炮评审的专家组成员。”
这些东西,资料上有。
什么!
很多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人家真的参与评审的专家!
这么年轻的专家!!!
很多人直接惊呆,今天算是颠覆了他们的认识,专家不一定全是四、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人。
而可以是年轻人。
胡军知道确认无误,他看杨帆的眼神也渐渐的不一样了,充满了一种尊敬。同时心中也有一点激动,没有想到运气不错,和杨专家同乘一辆火车,并还聊得很投机。
刚才那位年轻的工作人员也呆了呆,反应过来之后,一脸歉意,“杨...杨专家,我不知道您真的是专家组成员。我......”
杨帆大度的一笑,丝毫也不介意的道:“没事,我知道这是一场误会。”
见杨帆没有计较,他悄悄的松了一口气,连续道了好几句歉,然后才转身离开。
没有人注意,他转身之后悄悄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即使是大冬天的,他也吓出了一身冷汗,心中直呼好险,如果杨专家小气一点,要较真的话,他可能会吃不了,兜着走。
杨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着评审会的开始。
只是会议室内一直没有安静下来,非常嘈杂,耳边总能听到一下关于自己的话,也能感受到一道道惊讶的目光。
“真是难以想象,这么年轻的专家。”
“还是东海舰船设计所的专家呢,052舰就是他们设计的。”
“太牛了,我今天算是涨见识了。”
“......”
耳边听到这样的一些话语,杨帆面色虽然很平静,但心中已经在暗暗开心,一时间心情不错。
……………
今日更新九千字,全部更新完毕,谢谢大家。




军工重器 第两百二十一章 全部采纳
过了几分钟之后,有一些参与评审的专家陆续走进了会议室,并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坐下来。
典型的对号入座。
有一些专家认识杨帆,他们经常会和东海所打交道。没有看到潘劲夫,而是杨帆,他们往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恍然,知道由杨帆代表东海所参加这次专家评审。
“杨帆同志你好。”
“杨总助理,你来了呀。”
他们这样热情的打着招呼,杨帆往往会起身,和他们握手,或是开心的聊上几句。
看到这一幕,很多人知道,杨帆的身份如假包换。没看见了吗,参与评审的很多专家同杨帆握手呢。
进来的人越来越多。
尤其是列席会议的人多了起来,那几排事先准备好的椅子慢慢的坐满了人,张晓东和罗六初也进来了,找了位置坐下来。
会议室门外传来动静,只见857近防炮的总设计师苏海走在前面,后面跟着的应该是两位副总设计师,以及他们研究所的中层骨干或资深级级设计人员。
进来之后,苏海很热情,同评审的专家们一一握手,轮到杨帆这里的时候,他紧紧的握住杨帆的手,“杨总助理,一切还习惯吗,我们北方的天气可不比东海市,我们这里是非常冷的。”
杨帆笑着道:“没事,一切倒也还习惯,房间里面的暖气很不错,非常的暖和舒服。”
随便聊了两句,他又和其他的专家们一一握手,最后才在位置上坐下来,整个会议室内也渐渐的安静下来。
苏海代表他们研究所致辞,欢迎大家前来参加这次评审之类的话,然后介绍857近防炮。
这次的介绍可就详细多了,不但有大量的技术数据,也图文并茂,通过幻灯片投影,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很多人拿着笔和笔记本,刷刷的记录着。
杨帆呢,主要是听,只是偶尔记录一下。因为对这一款近防炮太熟悉,太了解了。
它现在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不足,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和提高,杨帆同样也比较清楚。
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结束会议之后,专家们分为了好几个小组,开始深入该武器研究所,审阅857近防炮的设计图纸,了解它的研制过程。
和杨帆一起的军方的一名专家,大校军衔,四十几岁,话不多,但杨帆发现他的技术水平不错。
图纸上有什么问题,他往往能看出来。当然,杨帆的水平也很不错,图纸上的问题一样难逃他的火眼金睛。
两天的图纸评审,杨帆发现了几十个问题,幸好大的问题没有,都是一些小问题,通过整改和完善就可以。
图纸评审之后,又举行了一次技术交流会,尤其是军方的人提出了一些作战方面的需求。
两、三天的时间内,857近防炮评审专家组有一名年轻得过分的专家这件事也渐渐的传开了,不少人在私底下会议论几句。
“啧啧,二十几岁的专家,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只是不知道水平怎么样?”
“那还用说,肯定不怎么样。”
马上,旁边就有反驳道:“谁说人家水平不行,杨专家很厉害的,水平极高,两天的设计图纸评审,光他一个人就发现了数十个问题。”
顿时,很多人一惊。
渐渐的,整个武器装备研究所不但知道来了一位年轻的专家,而且也知道这位专家的水平不一般。
两、三天的时间之后就是评审总结大会,还是由苏海主持,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明显就多了起来。
该武器装备研究所很多资深,或骨干设计员列席会议,他们当然要听一听专家们的意见,听专家们怎么说。
如专家们的评价怎么样,857近防炮有哪些问题,将来该怎么样进行改进和提高。
在十几位专家之中,几乎有近半的人穿着军服,军方的专家最多。众专家的年纪也从四、五十岁到六、七十岁不等。
年纪最大的那位专家,头发苍白,戴着老花眼镜,从脸上的皱纹和苍老程度看,应该已经超过七十岁。
最年轻的专家估计都有四十几岁,除了杨帆。
年纪轻轻的杨帆,在众专家之中十分的显眼,趁着会议没有开始,不少人会好奇的看一看。
尤其是那些骨干,或资深的设计员们,他们不但对杨帆好奇,心里也有一点不服气。凭什么我们搞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技术研发都成不了专家,你二十几岁就坐在专家席上。
“看到没有,那最年轻的就是杨专家。”
“他的水平真的很厉害吗?”
“还真是期待,杨专家等一下会说一些什么。”
“.......”
会议室内嘈杂得很,但杨帆偶尔还是能听到一些关于自己的话语,不禁微微一笑,等一下将讲一些什么呢?
关于这些,杨帆早就想好了。
上午九点,评审总结大会开始了。
依旧是由857近防炮的总设计师苏海主持会议,他发言之后,专家组的组长也讲了十几分钟。
这次会议的重头戏当然是各专家们的发言,陆陆续续的,有好几位专家讲了他们的一些观点。
如对这款857近防炮的看法,哪些方面还稍显不足,哪些方面可能还要进行改进等等。
但提出的都是一些小问题,深层次的大问题暂时还没有。杨帆静静的听着,脑海之中也在组织语言,准备等一下发言。
等了一会儿,感觉差不多了,杨帆朗声的道:“我来说几句。”
1...8687888990...2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