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所以湘东王这两三日来基本没吃什么东西。
任何人,两三日不吃食物,都会熬不下去,即便没病,也会饿死。
湘东王现在就已经奄奄一息,面色惨白,独眼无神。
若连名医姚僧垣都束手无策,那么,湘东王就真的没有救了。
这几日一直守在榻边的王氏、萧方诸以及萧庄,看着奄奄一息的萧绎,一脸苦相。
而面无表情的徐昭佩,人人都知道她和湘东王是怨偶,斗了几十年的气,如今湘东王眼见着就要不行了,王妃不面有喜色,就已经不错了。
外面有人来报,说几位辅政大臣来探病,徐昭佩便和姚僧垣一道,连同世子萧方诸转到外间。
房间里除了僮仆,只有王氏和萧庄守在榻边。
王氏看着奄奄一息的萧绎,回想姚僧垣那一脸凝重的表情,知道大事不妙。
萧绎吃不下东西,也亏得这几日不停喝参汤,哪怕大部分都吐出来,也能有少部分留在肚里,吊着命。
但也逃不过油尽灯枯。
萧绎这一走,她和妹妹就成了寡妇,而王妃徐昭佩,作为正室,就是王府名义上的一家之主。
徐昭佩一直惦记着世子之位,到时候必然闹事,找太后闹,要让萧庄来继承湘东王位,届时,有得折腾。
王氏越想越伤心,却不敢哭出声,轻轻捂着嘴,极力压制着悲伤。
看着独眼紧闭的萧绎,她只想问: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好端端的饮食,我们吃了没事,大王吃了就出事?
。。。。。。
夜,寝室,薛月娥见姊姊被李笠拦腰抱起,往床那边去,只觉呼吸急促,赶紧跟上。
今晚,君侯是属于她和姊姊的,所以,她要和姊姊为所欲为。
结果门外侍女禀报,说夫人求见。
听得这个禀报,薛氏姊妹心中悲愤:不讲道理啊!一个月三十天,你都独占李郎十几天了,还要多占!
李笠见姊妹俩一脸幽怨,觉得尴尬,只能哄了哄,然后整整衣服,转到外间。
却见黄姈一脸严肃的坐着,看着自己。
仿佛捉了老公偷情现行的老婆。
‘这个时代男人纳妾是合法的!’李笠自己提醒自己,走上前,要在黄姈身边坐下。
结果黄姈起身往外走,李笠见状一愣,随后明白,便跟了出去。
来到院子,侍女们都远远站着,除了他夫妇,院内再无别人。
黄姈看着李笠,低声说:“妾睡不着,想着时局,辗转反侧。”
“你是说湘东王的安危?据说湘东王是吃坏肚子,未必会死嘛。”李笠回答。
黄姈又说:“湘东王情况不妙,要是死了,必然是某位当朝皇叔辅政,无论是谁,与你都无多少交情。”
“新税制,恐怕会有反复,到时如何是好?”
李笠抬头看着天上繁星:“谁敢?谁敢让税制反复,我就搞事,而且一旦湘东王不测,我就坐山观虎斗,这道理你肯定懂,还问?”
黄姈盯着李笠,真想问“是不是你投的毒”,但这么问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换了个说辞:
“妾实在想不明白,湘东王怎么会被人投毒的。”
李笠见夫人明明是来打听的,却不直接问,心中有数了。
有些事情,还是得让枕边人知道,只是要讲技巧:“投毒...湘东王并没有中毒,不是说吃坏肚子么?”
黄姈此来,其实就是要探李笠的口风,见李笠没有完全装傻,继续问:“不是投毒,那怎么...明明都已经...”
“四娘,湘东王确实没有中毒,那么多名医都去诊断了,并无中毒迹象,不是么?”
“啪”的一声,黄姈一巴掌打在李笠脸上。
李笠明明提前预判出夫人的动作,却没有躲避。
“有蚊子。”黄姈说完,要将右手收回来,却被李笠握住:“我知道。”
借着附近昏暗的火光,可见黄姈右手掌心,有一只被拍死的蚊子,以及点点血迹。
黄姈再问:“怎么会呢?我想不明白,你...能给我分析一二么?说说,可能是什么原因。”
很明显,黄姈猜测李笠是幕后主使,但不点破,却很想知道湘东王“吃坏肚子”的原因,才这么问。
李笠不想夫人有心病,便“分析”起来:“那好,我试着分析一下,若真有人投毒,其手法可能是什么。”
“说到投毒,我认为,湘东王妃,有充足的投毒动机,为了她的亲孙子。”
这没错,黄姈点点头,李笠继续说:
“但是,湘东王也必然提防王妃,用餐前的试毒环节不会少,所以,王妃想要不露痕迹的投毒成功,并且在事后撇清关系,那是不可能的。”
“湘东王妃会为了孙子的名分,豁出一切,但必须保证自己事后安然无恙,如此,才能为孙子争取名分,所以不能投毒。”
“但是,却可以利用食物相克的原理,来达到目的。”
黄姈听到这里,瞪大眼睛:“这不可能吧?听说湘东王知道吃柿饼的禁忌,且吃了几年,不可能出现食物相克、吃坏肚子的情况。”
“然而还是出现了,四娘猜猜,为何会这样?”
黄姈摇摇头,李笠伸出右手,弯曲食指,刮了一下黄姈的鼻梁:“空腹,不能吃柿子,否则肚子容易不舒服,对吧。”
黄姈点头,李笠再说:“原因,是柿子里含有大量鞣质,这鞣质,就是导致柿子吃在嘴里发麻发涩的罪魁祸首。”
“熟透了的柿子,鞣质略低,未熟的柿子,鞣质较多,所以很涩。”
“空腹吃柿子,柿子里的鞣质和酸酸的胃液发生反应,形成沉淀并变得粘稠,如同浆糊一般,于是人就会觉得肠胃不舒服。”
原来是这个道理,黄姈默默点头,李笠竖起右手食指,在她面前晃了晃:
“但是,即便不是空腹吃柿子,也容易出问题,那就是短时间内摄入过多鞣质,同样会导致鞣质与胃液和胃里的食物反应。”
“形成大量粘稠液体,把胃里的食物粘结成团,坚硬如石。”
“成团的食物,可大可小,小的可能只有指甲盖大小,大的,可能有鸡蛋大小。”
“成团的食物无法往下走,也吐不出来,本身也无法消化,真就像一块石头,留在胃里。”
“这种病症,名为‘胃柿石症’,为常见病。”
“胃柿石形成后,或者能从胃部勉强往下走,却走不畅,最后将肠子堵塞,是为肠梗塞,会要人命的。”
“胃柿石留在胃里,虽然不会致命,却会让胃很不舒服,影响胃的功能,形成慢性病,譬如胃溃疡,甚至胃出血。”
黄姈听着听着,目瞪口呆:原来是这样。
李笠继续说:“中老年人,一旦食用柿子不当,形成‘胃柿石症’,极易导致胃出问题,毕竟胃用了几十年,已经磨损得千疮百孔。”
“最可能出现的就是胃出血,这会要命的,你想想,胃出血,就是胃受伤了,人吃饭喝水,就是往伤口撒盐,只会刺激胃,让胃疼得直哆嗦。”
“所以吃下去的饭,喝下去的水,都会吐出来。”
“更严重的是,一旦胃出血,伤口因为胃柿石的存在,无法愈合,伤势会恶化,或者伤口扩大...”
“一个袋子,裂了个大口子,里面的东西撒出来..胃要是开裂了,人吃下的东西,既不能消化,又透过裂口,进入胸腔,感染更多器官...”
黄姈听到这里,只觉后背发凉:这果然不是投毒,确实是吃坏肚子,但后果,和投毒是一样的。
她很聪明,很快注意到一点:
李笠开头提到了“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鞣质”,而不是“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柿子”,其实已经是不言而喻。
李笠就是主谋,手段,是将制作蓝黑墨水必须的鞣质(鞣酸),作为“药引”,引发目标人物“吃坏肚子”(患上胃柿石症)。
目标人物所吃柿饼,其本身所含鞣质应该不过量,所以并不是元凶。
当然,吃进肚子里的柿肉,恐怕已经形成了胃柿石。
至于这一目的如何实现(譬如过量鞣质放在食物里却品尝不出来),而不让其他共饮共食得人避免“吃坏肚子”,就没必要问了。
“三郎,若湘东王死了,只会是别人渔翁得利,你,怎么办?”黄姈再次问起这个问题。
李笠选择动手,自然有动手的理由,但黄姈不希望被别人渔翁得利。
李笠再次抬头,看着天上繁星,笑道:“怎么办?你猜。”





乱世栋梁 第八十七章 正本清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午后,江边,石头津,码头上旌旗招展,众多官员在此迎接返京的寻阳王萧大心。
船队即将靠泊,礼乐准备就绪,顶着烈日列队的官员们窃窃私语,议论着时局。
录尚书事的湘东王病重,无法视事,眼见着就要不行了。
于是,宰辅们请太后召还出镇的几位皇叔,其中就包括寻阳王萧大心。
寻阳王,是文帝(萧纲)在世诸子中,最为年长者,值此关键时刻,理所当然要回京,稳定人心。
有传言,寻阳王即将接替湘东王,录尚书事。
消息不胫而走,苦熬了一年的许多人,终于盼来了救星。
湘东王快不行了,那么接下来,有资格辅政的藩王,第一人选,当然是寻阳王萧大心。
萧大心素来亲近士族、勋臣子弟,所以,等萧大心录尚书事之后,就应该“正本清源”,对之前各项政策进行调整。
譬如,前不久的土断中,被贪官污吏诬陷隐瞒户数的那些受害者,应该获得补偿,亦或是被罢官者能官复原职。
又有,因为建康税吏横征暴敛而损失惨重的人们,官府必须给个说法。
祸害建康百姓的东西二津税关,应该整顿,各种苛刻的征税条例,应该废除。
这一年以来,受尽屈辱的许多人,如同久旱之后的农夫一样? 无不热切期盼及时雨(寻阳王)的到来。
而且,自新君登基以来,朝政为鄱阳王、湘东王相继掌握? 皇帝诸皇叔被排斥在外? 又有几位皇叔因为各种变故而身亡? 这让先帝的忠臣们大为不满。
如今,先帝的皇子入京辅政,这就让许多人看到了希望:正本清源? 势在必行!
议论纷纷中? 许多官员看着不远处的税关关楼,脸上满是幸灾乐祸的表情:
嘿嘿,等寻阳王录尚书事? 那姓李的没有宰辅支持? 你们就横不起来了!
不仅如此? 勋臣子弟、将门之后? 也会取代那些出身微寒的武人? 得重任? 为朝廷效命。
譬如河东柳氏、京兆韦氏子弟,因为当年侯景作乱时,伤亡太过,才有了粗鄙莽夫冒头的机会。
当年入京增援的衡州刺史韦粲,就是先帝(萧纲)心腹? 与逆贼交战中殉国? 同时阵亡的? 又有韦家子弟及亲戚死者数百人。
若这些人还在? 必能为国分忧,轮不到微末之人上蹿下跳。
也轮不到那渔家子妄称栋梁。
且勋臣、将门子弟多为诸皇子僚佐,随着新君即位、诸位先帝皇子被排斥? 自然也未能有担当重任的机会。
现在不一样了,寻阳王回京辅政,麾下多有韦氏子弟,必然重入中枢,掌握军、政大权。
官员之中,奉朝请柳盼,听着窃窃私语,只觉心中不安。
奉朝请是个虚职官号,流内二班,没具体职务,有上百人之多,所以柳盼悠闲得很,终日交游,知道许多消息,听到许多风声。
彭城公李笠回京任职,顺便监税,近一年来,监税成绩斐然。
但也正是如此,招来许多人的忌恨。
如今湘东王眼见着就要不行了,寻阳王回京,极有可能录尚书事,辅佐少帝,所以,许多人盼着寻阳王“正本清源”,其中就包括“管管”李笠。
让这渔家子老实点。
然而,柳盼不认为有人能是李笠的对手,谁要是和李笠作对,必输无疑。
他幼年时,父亲为鄱阳内史,于是在鄱阳住过几年,认识了鱼梁小吏李笠。
当时,谁也没想到李笠能有如今的成就。
柳盼算是见证了李笠的成长过程,所以知道这个人具备惊人的能力,不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挑战的。
别人总是以为,李笠只擅长打仗、经营产业,离开徐州、到了京城,就如同被关进笼子里的老虎,任人拿捏。
柳盼觉得,若有人以这种错觉来看李笠并付诸行动,很容易出事。
想到这里,他颇为不安,这几年,发生了许多事,几位当朝皇叔相继丧命,这让其余几位心中颇有怨气。
在他们看来,兄弟的死,鄱阳王父子脱不了干系,而李笠当初跟这对父子走得颇近,等同于助纣为虐,间接害死了几位皇叔。
又给湘东王监税,祸害了建康城内不少大户。
不少人认为,李笠明明受了先帝之恩,才有了今日地位,不思回报先帝子孙,却给别人做帮凶,祸害先帝子孙,着实可恶。
所以,现在李笠没了宰辅撑腰,就该靠边站。
若不是顾忌徐州军目前难以掌握,那些人怕不是要撺掇宰辅把李笠赶去岭表广州、交州做刺史。
柳偃之所以听到这种风声,是因为姊夫宜都王萧大封,与其他几位兄弟往来密切,言谈之间,就表露出对李笠的不屑和不满。
“来了,来了!”
呼喊声把柳盼从思索中拉回现实,他看向江面,却见几艘旌旗招展的大船,缓缓向岸边靠来。
荆州刺史、寻阳王萧大心抵达建康,同时抵达的,还有司州刺史、宜都王萧大封。
他们的抵达,让建康城里的许多人欢欣鼓舞,仿佛迎来了雨过天晴。
而在柳盼看来,却是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的前兆。
他不希望姊夫是李笠的敌人,否则,会出事的。
。。。。。。
寻阳王府,一脸疲惫的萧大心,和心腹韦约交谈着。
回京后,府邸门槛都要被人踏破了,萧大心每天都要接见许多访客,说许多话,说得他喉咙都沙哑了。
但必须如此,不然无法收拢人心。
此次回京,萧大心有备而来,出发前就和佐官议出对策,并做好各种铺垫,确保自己沦为别人棋子。
所以回京之后,他必须接见各方访客,表明态度。
现在一切顺利,即将录尚书事,成为辅政藩王。
但是,支持他的那些官员们,自然是有条件的,他一旦执掌朝政,就得履行承诺。
其中,就有在建康暂行新税制一条。
不过,“交易市场”十分红火,还是可以继续开张的,只是不能再归总税司管辖。
此举,等同于打彭城公李笠的脸,萧大心可不敢撩拨这头猛虎,况且,他也认为,新税制确实对朝廷有益。
却不得不这么做。
否则,那些官员可以支持他,为他助威呐喊、争取录尚书事的资格,也可以反对他,让他再次出镇地方。
对此,韦约提建议:“大王,此事只能徐徐图之,新税制,当然不能直接停掉。”
“既然有退税条例,那好,就放宽退税范围,过关货物该缴的税还是得缴,事后,再退税。”
“如此一来,即让税关、彭城公有面子,也让那些大户,有了里子。”
倒是个好办法,然而萧大心还是担心李笠有想法。
因为一旦李笠起了心思,徐州军躁动起来,谁能挡得住?
这可是连齐主御驾亲征都打不赢的猛虎啊!
韦约却很有信心:“大王放心,彭城公在朝中毫无根基,自己功高,多有不安,所以要寻求宰辅支持。”
“鄱阳王辅政,他就给鄱阳王做事,湘东王辅政,他就给湘东王监税,如今大王辅政,想来彭城公,也会见风使舵的。”
听韦约这么一分析,萧大心稍微放了心。
然而,他知道弟弟们对这几年来几位兄弟的去世,愤愤不平。
他们都认为,就是鄱阳王萧范父子图谋不轨,害死了几位兄弟以及不少宗室。
只不过对方狡诈,贼喊捉贼,把污水都泼到受害者身上,让其蒙冤而死。
所以,迟早要算账,否则,下一个倒霉的就一定是他们。
不能放过鄱阳王萧嗣,至于之前跟鄱阳王父子走得较近的李笠,也得好好“管管”。
萧大心感受得到弟弟们的怨气,但他也知道,李笠其实不过是谁当宰辅就给谁办事,说不上是谁的党羽。
毫无疑问,李笠很有才干,朝廷需要这样的能臣,无非是怎么用而已。
但谁能用得好?
李笠是头猛虎,用不好的话,猛虎会吃人的。
再有能力的臣子,如果不能为朝廷掌握,那就是个祸害。
而且,萧大心此次回京、录尚书事后,当然要倚重跟随自己多年的僚佐们,李笠再有能力,他暂时也不会用。
至于以后如何用此人,以后再说。
目前对他来说,先得站稳脚跟,毕竟,录尚书事,还只是“即将”而已。
就算正式辅政,也得花时间掌握朝政,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哪有精力去想怎么用李笠。




乱世栋梁 第八十八章 正本清源(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小雨绵绵,兵卒无法操练,练不成兵的李笠,在军营边上的官署处理琐碎事务,并接见客人。
来客是主持交易市场事务的胡炜,这大半年来忙得不可开交,人都憔悴了许多。
李笠回京任职、监税,胡炜便为马前卒,忙碌起来,直到现在,将交易市场管理得井井有条。
“按照拟定的新条则,这退税范围扩大后,税收流失接近百分之七成。”
胡炜缓缓说着,面无表情,仿佛一个即将把自己子女卖为奴婢的母亲,眼神黯淡。
“交易市场会从总税司分出去,交由少府寺管理,各种交易规则大概不会变,不过,驵侩资格的确认,要重新过一遍。”
说到这里,胡炜的表情,就如同被卖到风月场的小娘子,即将接待客人时,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李笠一脸平静,问:“以你的判断,真要这么做,交易市场能撑多久?”
胡炜回答:“最多两个月,就会沦为权贵吸血的工具,名声狼藉。”
说完,一脸不爽:“无一例外征税的税关,以及所有交易必须在限定范围内交易的交易市场,两者密不可分。”
“他们,又想偷税漏税,又想要交易市场的好处,那是不可能的。”
“贪婪,无能!只会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真是又蠢又坏!”
李笠纠正:“不,他们不蠢,只是单纯的坏而已? 只管自己吃得肥头大耳,不管别人是否瘦骨嶙峋。”
“税关继续对没靠山的人严格征税,但他们借助扩大了的退税特权? 让税关对自己形同虚设? 还能形成成本上的优势。”
“然后掌握交易市场? 操纵竞价贸易,让那些没靠山的人,只能在市场里接受他们的低买高卖? 还无法反抗。”
“垄断渠道? 垄断市场,对买卖双方两头吃,这种垄断式的中间商剥削方式? 才是官商最喜欢的盈利方式? 几乎不用动脑子? 就能赚大钱。”
“然而以扰乱市场、盘剥中小商贩为代价赚来的大钱? 只有少部分入国库? 大部分? 就进了他们以及靠山的钱袋。”
“所以,他们不是又蠢又坏,就是单纯的坏。”
胡炜听到这里,按奈不住:“君侯,难道就这么看着他们胡作为非为?”
“你说他们是胡作非为?”李笠反问? 然后笑起来:“他们说这是正本清源。”
“人亡政息? 是必然的事情? 给一个摇摇欲坠的大房子换腐朽的房梁? 可比新建一座大房子,困难得多。”
“所以,对于寻阳王来说? 妥协更划算,况且他这个录尚书事的机会,想要抓住,就得妥协。”
“当朝皇叔那么多位,有资历有威望的,又不止寻阳王一个,他虽然最年长,却没谁规定,就得最年长的皇叔来辅政。”
“机会只有一次,寻阳王为了这个机会,必然得向建康城里的各方势力妥协,不然,就算录尚书事,这位置也坐不久。”
“要知道,太后可是提防着这帮小叔子,提防叔夺侄位,毕竟前不久,齐国那边才刚来了一出。”
见胡炜一脸生无可恋的模样,李笠安慰:“人生不会坦坦荡荡,你也莫要往心里去,想开点。”
更应该郁闷的是李笠,胡炜见李笠一脸轻松,叹了口气,点点头。
。。。。。。
翌日,午后,私第,刚回建康不久的王琳,招待应邀前来作客的李笠。
“大王情况如何了?”李笠问,王琳摇摇头:“唉,就靠人参吊命。”
李笠又问:“那,将来王妃闹起来,你们怎么办?”
“还能如何,朝廷来定吧。”王琳不住叹气,他被湘东王叫回来,无非是给世子萧方诸撑腰。
湘东王知道自己一旦去世,王妃必然闹事,找太后哭闹,要让嫡孙萧庄继任湘东王王位。
1...231232233234235...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