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此刻,皇帝和太后面前有几位大臣,除了鄱阳王·萧嗣之外,那几位大臣,都和湘东王关系不错,其中还有湘东王的心腹朱买臣。
而湘东王本人,却不见踪影。
李笠不认为对方躲起来演戏,决定发动进攻。
太后见萧嗣和李笠一前一后来了,心中稍定,因为她渐渐回过神,发觉事情有些不对头:她和儿子,已经被湘东王的人包围了。
虽然心中不安,却只能装作不知,还好,鄱阳王和彭城公及时入宫,让她看到了希望。
“臣死罪,救驾来迟,请陛下、太后治罪!”
李笠单膝跪地,请罪,太后赶紧让李笠平身:“彭城公何罪之有?彭城公,外面局势如何了?”
“谢陛下、太后不罚,回太后,城内一切安好,并无逆贼作乱。”李笠回答,起身,问:“不知湘东王何在?”
太后回答:“湘东王忽感不适,在侧殿休息。”
李笠闻言看看萧嗣,然后看向太后,躬身行礼:“既如此,微臣斗胆,请太后下旨,令鄱阳王暂时主持宫禁事务,今夜值守。”
一旁,朱买臣急了眼:“太后,湘东王....”
“太后!”李笠打断了朱买臣的话,“湘东王卧病在床,得知陛下、太后有难,不顾一切抱病入宫稳定局面,以至于累倒,忠心可鉴。”
“难道太后还要让湘东王抱病夜巡宫禁稳定人心?万一湘东王有个三长两短,军心大乱,如何是好?”
有了李笠的表态,加上鄱阳王就在面前,太后不给朱买臣等人机会,立刻点头:“说的是,湘东王不能出意外,就由鄱阳王值夜,稳定人心。”
朱买臣等人急得满头大汗,他们不能坐视萧嗣抓权而不理:“太后...”
“怎么!!”李笠声音大了一些,但为了避免吓到小皇帝,特意控制‘音量’,只是低吼:“诸位对太后的决定,有何不满?”
朱买臣被李笠这么一吼,吓得后背发凉:湘东王突然咳嗽不止以至剧烈呕吐,然后于昏厥,现在依旧昏迷,面对李笠这头猛虎,他们根本就没有底气。
太后见李笠三言两语就把朱买臣等人镇住,只觉底气大增,看向朱买臣等人:“朱卿,今日辛苦了,夜巡便交由鄱阳王来办吧。”
“明日,陛下还得靠诸位稳定局面,今夜,诸位就在宫里好好休息吧。”
朱买臣别无他法,只能听令。
萧嗣见李笠镇住朱买臣等人,心中大喜,赶紧说:“陛下,太后,侯安都等人,不慎为奸贼迷惑,犯下闯宫大罪,但他们已有所悔悟...”
“微臣斗胆,请陛下、太后以大局为重,赦免他们死罪,让其戴罪立功。”
“可。”太后点点头,她知道现在不能逼得太急,否则侯安都等人在殿外闹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一旁,朱买臣见太后已经回过神,而萧嗣、李笠横插一刀,直接抢权,急得不行,却无计可施。
两人是带兵而来,李笠又是骁勇善战、杀人无数的猛虎,所以,他们再不能控制皇帝和太后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湘东王突然昏厥,导致人心大乱,侯安都等人更是如此。
他们得知萧嗣和李笠来了,已然手足无措。
朱买臣怕侯安都临阵倒戈,倒向萧嗣,届时倒霉的就只能是他,只能硬着头皮允许开门,让萧嗣和李笠入宫。
若湘东王出了状况,这两个哪有机会入宫!
想着即将到手的胜利,居然就这么被人给抢了,朱买臣欲哭无泪。
怎么回事,怎么大王一进殿就咳嗽不止,以至于咳到昏厥,把大好局面拱手让人了?
李笠看着朱买臣等人一脸灰败的模样,只想笑:金蝉在眼前,自己却不是黄雀而是螳螂,这感觉如何?
然而这并不是意外。
湘东王患上胃柿石症,不会立刻送命,这在预料之中,李笠要的只是对方患病的效果而已,不是要命。
因为湘东王当时出事,获益的绝不会是他。
湘东王患病,赶觉得时间有限,便要“行动加速”,借机装病,暗中布局,这在预料之中。
湘东王花粉过敏,中招后咳嗽不止,但单纯过敏,不至于咳嗽咳到晕厥,这在预料之中。
但是,胃柿石症+花粉过敏症,相互作用下,剧烈咳嗽引发严重呕吐,直接导致晕厥,这也在李笠预料之中。
于是,黄雀瞬间变螳螂,全身发绿,绿油油的。
就好像新婚之夜,激动万分的新郎即将入洞房之际,却被人挡在外面,听对方说“新郎已入洞房、郎君请回吧”。
如此状况,就问你们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乱世栋梁 第九十三章 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夜,皇宫里灯火闪烁,寝宫外,重兵环绕,屋檐下,李笠和几位将领围坐火堆旁,聊着天。
鄱阳王萧嗣巡夜,稳定军心,隶属萧嗣麾下的李昕以及梁淼,协防宫禁。
李笠则率麾下将士及部曲们,在寝宫外值守,以便让里面的太后和皇帝能睡得着。
他本人顺便拉着侯安都聊天。
至于其他“工具人”,李笠不需要管,对方要么去管束部下,要么去休息。
李笠只管守住侯安都这个“工具人之首”即可,不让别人有鼓动侯安都铤而走险的机会。
若这帮人有反复,李笠也不怕,他带来的兵,足够镇压任何不轨企图。
远处,张轱辘见李笠聊天聊得起劲,左右又无别人,便低声问韩熙:“郎主怎么想的,如何带着鄱阳王入宫来捡便宜?”
“不然你想如何?”韩熙反问,张轱辘低声说:“郎主直接上就行了,还怕什么?”
“直接上?”韩熙眉毛一挑,“莫不是郎主直接把太后上了?”
“哎哟你这话说的...”张轱辘哭笑不得,他们说的是阙南家乡话,所以不怕隔墙有耳。
张轱辘的意思是郎主直接了当抓权:“郎主为何不学大丞相,直接控制皇帝,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反正谁来也打不过,费那事干嘛呢?”
“大丞相执掌朝政那么多年,到死,都还是丞相,你以为是为何?”韩熙又问,张轱辘耸耸肩:“大概是没想到会突然病逝吧。”
他们所说的“大丞相”,指的是魏国(西魏)丞相宇文泰。
他们以前是魏国人,因为跟着李笠南下? 才在梁国生活,所以,周国对于他们来说? 并没什么亲切感。
他们的忠心? 只对郎主一家。
所以? 张轱辘等人当然希望李笠迈出那一步,届时,他们可就真的是鸡犬升天。
二十四人离开家乡? 就快二十年了? 日子过得倒是不错,人人娶妻生子,又有小妾? 衣食无忧? 有田有地。
李笠这个郎主? 对他们确实不错。
他们就算不当官? 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但基于对前途的更进一步期盼? 期盼李笠能果断一点。
你给想姓萧的当忠臣,也得人家愿意啊!
那太后连让女郎当皇后都不肯,又何苦护这孤儿寡母,还不如学大丞相,把小皇帝架空...
不解归不解? 张轱辘和韩熙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
此次事件来得突然? 郎主做了两手准备? 即便自己出了意外? 夫人能够立刻挑起重担,汇合武祥杀出建康城,再与徐州军汇合。
加上饶州那边的力量? 夫人这个女中豪杰,一样可以带着大军卷土重来,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所以郎主才敢冒险,作为部曲的他们,更没理由担心什么。
说着说着,两人觉得若梁国太后有夫人这般胆识,恐怕也不会有别人什么事了。
眼见着夜色深沉,韩熙结束交谈:“赶紧打个盹,后半夜,郎主要休息,由我们来值夜了。”
。。。。。。
深夜,寝宫外,角落,李笠裹着披风,着甲而眠,睡着睡着忽然惊醒,却没动作,而是微微睁眼。
四周火光闪烁,值夜兵卒来回走动,张轱辘守在旁边,并无异常。
李笠眯上眼,继续睡。
但一时半会睡不着,便琢磨起事情。
事情的关键,在于湘东王的状况,若对方恢复神智,精神抖擞来主持局面,事情会变得棘手。
他已经去探望过对方,去的时候,见湘东王过敏症状严重,脸上有红疹,呼吸急促,还在昏迷,时不时吐些唾沫。
对方是真的昏迷还是装作昏迷,不得而知,但李笠判断对方是真的快不行了。
因为他的一套“组合拳”下来,对方必然进入体内缺锌、肠胃功能紊乱的死循环,自身难保,左右肯定起心思。
李笠经历过一件事,当年,一名五十多岁的同事,因为吃坏肚子呕吐,一开始并不在意,自己买了些药来吃,调理肠胃。
结果呕吐不止,吃什么吐什么,眼见着情况不对,赶紧去医院。
经过检查,发现体内锌元素含量过低,其后果就是肠胃功能紊乱,吃什么吐什么。
而频繁的呕吐,导致锌含量较高的胃内容物大量流失,导致缺锌愈发严重,肠胃功能愈发混乱。
出现这症状的原因,是因为此人本身就缺锌,一次意外(吃坏肚子呕吐),直接打破了脆弱的体内微量元素平衡,导致肠胃功能瞬间恶化。
找到了病因,对症下药即可。
给病人吊针打葡萄糖水补充营养的同时,吊锌剂(水剂),快速提升体内锌浓度,让肠胃功能恢复正常。
那么问题来了:湘东王缺锌么?
李笠不知道,但可以肯定,五十多岁的人,本来就容易缺锌。
湘东王患上胃柿石症后,被当做积食症来治疗,必然会催吐,导致胃内容物大量流失,直接引发锌浓度降低。
然后,再因为花粉过敏,剧烈咳嗽刺激胃部,更容易剧烈呕吐,那么...
严重过敏加上极度缺锌、肠胃功能彻底紊乱,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在这个时代无药可救。
没有葡萄糖水可吊,没有补锌剂救急补锌,肠胃功能紊乱的湘东王,不会因为胃柿石、过敏而死,却会因为吃不下、喝不了,饿死。
在此之前,只会奄奄一息,精神萎靡不振,无法争权夺利。
甚至有可能因为呕吐物堵塞因为过敏而红肿的喉管,直接窒息身亡。
其手下见状,只会早做打算,不会跟着一个即将病死的人奋力一搏。
李笠想到这里,良心有些“疼”,但很快就不“疼”了。
虽然无冤无仇,但权力斗争就是这么龌龊。
统治者,面对一个战功赫赫、麾下又有善战军队的常胜将军,心里总是会犯嘀咕的。
若无外患,那么比起用高官厚禄供起来,直接把这将军干掉,可省事省心得多。
功高不赏,赏无可赏,唯有赐死。
。。。。。。
偏殿,湘东王萧绎剧烈呕吐者,将刚吃下去的粥全都吐出来,僮仆赶紧为其擦嘴,扶着他躺下,并收拾狼藉。
一旁,朱买臣见状,急得不行:“大王,多少吃一些呀!”
“吃不下,刚吃进去,就反胃...”萧绎缓缓说道,气息虚弱,眯着独眼,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他虽然恢复神智,但已经被鄱阳王萧嗣乘虚而入。
现在身上到处起红疹,过敏厉害,鼻子难受,塞住了,只能靠嘴呼吸。
而呼吸也颇为困难,哪有精力和侄子斗。
更别说,李笠也入宫了,萧绎手中兵力并不占优,且侯安都等几个干脏活的将领,似乎已经倒向萧嗣。
原因倒也简单,他突然昏厥,让侯安都等人心神不宁,恰逢萧嗣、李笠率兵入宫,索性临阵倒戈。
对此,萧绎恨得咬牙切齿,却无法发作。
因为一旦翻脸,侯安都走投无路之下,把事情抖出来,一切都完了。
想着想着,萧绎只觉一阵反胃,又吐出些许酸水。
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入宫昏厥后,就开始时不时吐酸水,现在虽然清醒过来,却吃不下任何东西。
这样下去,会没命的。
太医正姚僧垣一进来看过,证实病情恶化,至于萧绎身上大片大片的红疹,就是过敏所致。
原因无法找出来,萧绎自己推断,应该是入宫后,接触了什么过敏之物,才会引发症状。
萧绎知道自己对花粉过敏,所以最大可能就是花粉过敏。
但没想到在入夏季节,还会有如此严重的过敏症状,事已至此,他知道情况不对,但已无力挽回。
吃不下东西,甚至连参汤也喝不下,如此一来,不出三日,他就会因为无法进食,虚弱而死,如同饿死那样。
这期间,就算他杀掉所有拦路者,又有何用?
想到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萧绎百感交集,往事在脑海里不断闪现,千言万语涌到嘴边,却不知该说什么。
安排后事,千头万绪无从说起。
儿子继承王位后,能稳住...
‘不,不行,我得把那贱人收拾了,也省得日后挑事!’
萧绎想到了王妃徐昭佩,他铁了心让萧方诸继承王位,所以,不会让徐昭佩有机会在他死后挑事。
在我死前,定要把这贱人弄死,免得祸害...
“咳咳咳咳”萧绎剧烈咳嗽起来,咳着咳着,剧烈反胃,随后胃里有东西上涌,到了喉咙,却出不来。
也咽不下去。
萧绎本就呼吸困难,现在只觉喘不过气,挣扎起来。
朱买臣见状,急得高声呼喊:“来人,快叫御医过来!!!”




乱世栋梁 第九十四章 摸鱼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上午,多云间晴,在皇宫宿卫的李笠,带着随从巡视各处门禁,他看着眼前此起彼伏的宫殿,只觉心旷神怡。
这个时代的宫殿建筑风格,和明清的宫殿建筑风格有所不同,他去过故宫,现在看南朝皇宫,只觉南朝皇宫建筑气势恢宏磅礴。
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大气”。
相比之下,故宫建筑虽然也很漂亮,相比之下,就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觉。
李笠仔细研究过这个时代的建筑技术,觉得大概是建筑技术不同带来的区别:这个时代的建筑,还是以夯土建筑为主。
要想建大殿,承重墙和隔墙就得厚,墙一厚,宫殿尺寸以及台基就得跟着扩大。
这个时代的宫殿建筑都十分宏伟,就是因为夯土建筑为了达到设计的结构强度,尺寸必须够大。
李笠这几日在宫里到处转悠,琢磨着若是以砖石建筑来顶替夯土建筑,皇宫的宫殿群必然会变得小巧、精美。
这样一来,还真是显得小家子气。
但是住起来,还是小巧精致的宫殿舒适。
李笠在宫里凑合着过了几夜,总觉得白天看上去高大威猛的宫殿群,到了晚上就是鬼片现场,到处阴森森的。
行走其间,夜风一起,总觉得阴风阵阵,亭台楼阁间,仿佛有什么东西飘来飘去。
甚至有“嘤嘤嘤”的抽泣声。
这不是幻听,李笠昨晚夜巡时就真的撞见了,不过那是个被同伴欺负的宫女,凌晨被赶起来,到宿舍外打水、烧水。
四周漆黑一片,宫女心中害怕却不敢不出来干活,加上委屈,躲在角落偷偷哭。
东南风吹过,带来些许声音,李笠循声望去,望向东南方向的太极殿。
今日,文武百官上朝,皇帝及太后临朝? 商议国家大事,并进行一系列人事任命。
三日前,出了大事? 首先是尚书省出事:录尚书事的寻阳王? 在尚书省接受官员拜贺时? 忽然有凶徒作乱。
包括几位辅政大臣在内的许多官员,死于非命。
闻讯赶来的禁军将领侯安都等人,遇见逃出来的寻阳王、宜都王? 得知有逆贼在宫中作乱? 而二王得了太后旨意,要带人平乱、护驾,便随二王冲向皇宫。
结果一番厮杀之后? 惊觉寻阳王、宜都王才是逆贼。
二王随后死于乱军之中? 皇帝和太后有惊无险。
而奉命进宫稳定局面的湘东王? 因为本就身患重病? 入宫后不久便病发晕厥。
次日凌晨不幸去世。
这就是整件事的公开说法? 李笠不知道别人信不信? 反正他是装作信了。
寻阳王、宜都王作乱,死于乱军之中,而入宫护驾的湘东王,劳累过度也死了。
几位辅政大臣及一些官员遇害,皇宫禁军将士多有伤亡? 那些奋力保卫皇帝和太后而战死的人当中? 又有不少东宫故人。
这件事影响很大? 直接改变了政局? 并使得政局未来走向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中枢辅政班底全部完蛋,其中还包括最有威望的宗王,而皇帝两个亲叔叔造反失败? 为此丧生的官员、将领、兵卒有很多。
接下来,皇帝(太后)该怎么办?
朝廷该怎么办?
谁来填补辅政大臣的空缺?宗室之中,谁来做辅政藩王?
另一位皇叔么?
寻阳王、宜都王刚回京,就闹出大事,再让一位皇叔回来辅政,皇帝和太后能放心么?
然而,不选皇叔辅政,选哪个宗室?
辈分大的宗室不是没有,但要辅政的话,资历和威望差太远,难以服众。
皇帝叔叔一辈的宗室,人也很多,但同样没几个资历和威望过硬。
鄱阳王萧嗣,资历和威望倒是可以,本人就在京城,并在事变当日入宫护驾,立下功劳。
然而让鄱阳王来辅政,皇叔们服气么?
鄱阳王的叔叔、弟弟众多,是旁支宗室中,最为枝繁叶茂的一支,故鄱阳王曾辅政,就有皇叔不服。
冲突之后,两败俱伤,前后死了三位皇叔,而故鄱阳王也遇害。
现在若让鄱阳王萧嗣辅政,也不知哪天又出什么大事。
与此同时,其他辅政大臣人选也是个问题。
先帝心腹,以及太后能用的东宫故人,此次事变伤亡惨重,其他故人不是没有,但难堪大任,也无法服众。
甚至连执掌宫禁后能让太后放心的人都很少。
除此之外,又有一件事,让太后头疼不已:湘东王去世,湘东王妃请求太后做主,让湘东王嫡孙萧庄以世孙的身份继承王位,而不是让世子萧方诸“兄终弟及”。
这个问题很棘手,因为萧庄确实是湘东王嫡孙,而萧方诸是庶子。
虽然世子萧方诸继湘东王位合情合理,但联系到皇帝继位的问题,就显得矛盾:皇帝是以皇太孙的身份继位,这就是父死子继。
若太后拒绝湘东王妃的请求,那就是主张“兄终弟及”,如此,自己儿子算是怎么回事?
这问题该怎么解决?是个麻烦。
不过,这些事情对于李笠而言,都无所谓,因为他不参与朝议,也不想趟浑水。
文武百官上朝,他在殿外巡视,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该怎么做,李笠已经和鄱阳王“勾兑”好了,如今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员、宗室王侯都在浑水摸鱼,他也在摸鱼。
即便摸不到最大的鱼,也一定会有收获。
。。。。。。
下午,太后谢氏召见李笠,李笠因为连日不分昼夜值守,面容有些憔悴。
谢太后亦是如此,这几日都没好好休息,不是不想休息,而是睡不着。
东宫故人、先帝心腹,都已经伤亡大半,她和儿子,能依靠的人骤然变少,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宫里,能信任的人,已经不多了。
谢太后出身陈郡谢氏,但至亲娘家人靠不,因为兄弟已经不在了,至于族人...
族人都被清贵要职架起,无实权,也不会掌兵,担不起重任。
至于宗室,人倒是很多,环绕周围,一个个虎视眈眈,也不知哪天,谁又来个突然发难,冲击皇宫。
而近在咫尺的禁军将领们心思莫测,谢太后就怕哪天又来个“误会”。
时局不妙,皇帝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可以信赖的人都没几个,谢太后如坐针毡,知道自己再不采取措施,儿子就真的要完了。
“彭城公,令爱可有婚配?”谢太后明知故问,李笠回答:“回太后,小女平安尚未有婚配。”
“平安,我见过许多次,很好,很不错。”
谢太后缓缓说着,看着李笠,心中忐忑不安。
她思来想去,觉得唯一能保住皇帝的人,恐怕就只有李笠这头猛虎,虽然有隐患,但权衡利弊,也只能如此。
对方未必愿意为了皇帝而赴汤蹈火,除非...
但是,一旦她说出口,而李笠拒绝,怎么办?
“彭城公,陛下也见过平安了,很喜欢。”
李笠面无表情,没吭声,谢太后硬着头皮开条件:“我也很喜欢平安,要为陛下,立平安为皇后。”
说完,下意识握紧双手。
如果李笠拒绝,意味着拒绝为皇帝护驾,那么她母子二人,面对一群不怀好意的宗室、文武官员,已经没有什么自保能力了。
“太后,臣惶恐,臣斗胆,请问太后,陛下知道这件事么?”
李笠问,微微低头,看着前方地面。
1...234235236237238...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