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李笠缓缓吃着糍粑,想着事情。
若以阴谋论的角度来看,皇帝的意外,或许会纷至沓来。
因为皇后生下一个女孩,皇帝暂时无后,一旦出意外,外戚李家就靠边站? 驻跸淮阴一事,自然就实行不下去。
所以,李笠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十分微妙。
人在京师? 又身居高位? 成了外戚? 便不可避免处于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心。
各种阴谋诡计、勾心斗角纷至沓来,他不能掉以轻心。
问题是现在的他,人在明处? 大量潜在敌人藏身暗处? 时刻都能从四面八方射出暗箭,防不胜防。
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无数双眼睛盯着? 想要有所动作? 很难瞒得住有心人。
所以? 不如...
反正控制皇帝也不难? 不如矫诏? 调动军队讨伐出镇藩王? 以武力将宗室力量斩草除根。
用武力来破局,不比成日里勾心斗角好?
这是很有诱惑的选择,李笠身边不少人,都这么劝。
作为谋士,这么出主意很正常? 但作为决策者? 李笠认为不能保持冷静的话? 很容易被引入歧途。
身边的人? 想做“从龙功臣”,想做开国元勋,这可以理解。
但这不是游戏? 不是说完 成了“受禅称帝”的成就,就可以迎来完 美大结局。
一个创业团队,办公司的目的,开始很一致,但到后面又有不同:
带头老大想的是等公司上市后,做大做强,创业团队继续拼搏,让公司成为行业翘楚。
甚至成为跨行业的巨头。
其他创业伙伴,恐怕想的是上市后将股权套现,实现个人财务自由,三十岁前就退休,与红颜知己环游世界,享受人生。
至于曾经的理想,公司的发展,没必要纠结了。
对于创业伙伴们来说,公司上市,得大资本入股,是好事。
所以,老大你赶紧签字同意啊,签完 字,大伙的一番辛苦就有了回报。
李笠收回发散的思绪,来了个换位思考:若换做年轻的萧衍,此时面对这种局面,会怎么做?
之所以会这么换位思考,是因为李笠经张铤的分析,发现梁武帝萧衍年轻时(萧齐时期),玩权力斗争确实有一套。
心狠手辣,该跳反就跳反,没有道德负担。
那是永明年间,年轻的萧衍,是皇子竟陵王萧子良的幕僚,和竟陵王府的七名文士,并称“竟陵八友”。
后来皇帝萧赜病重,萧子良在宫中侍奉,渐渐昏迷的萧赜自知命不久矣,便要传位....
传位不在宫里的皇太孙萧昭业?还是就在面前的嫡次子萧子良?
萧子良的心腹王融,时为中书郎,借助萧子良奉命率侍卫入宫宿卫的机会,调动竟陵王府侍卫封锁皇宫各门(封锁消息),然后矫诏,传位萧子良。
与此同时,王府幕僚萧衍,扯住临阵退缩的萧子良,不让他离开昏迷的皇帝。
皇太孙萧昭业得知宫里情况不对,想入宫,却进不去。
受命辅政的西昌侯萧鸾,带兵护送萧昭业入宫,禁军见萧鸾来了,立场动摇。
关键时刻,萧子良这边,唯一有带兵经验的萧衍跳反,导致竟陵王府侍卫丧了胆气,没能挡住萧鸾。
萧子良放弃夺位,萧昭业即位。
冲锋在前的王融,自然没有好下场,萧子良被架空后也郁郁而终。
而萧衍,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萧鸾的左臂右膀。
成了萧鸾“叔夺侄位”的马前卒,成了萧鸾屠杀武帝子孙的帮凶,步步高升。
这是怎么回事?
按照梁国“官方说法”,这是为了报仇:萧衍的父亲萧顺之,其实不是病死,是被齐武帝萧赜害死的。
所以萧衍当初,不是真心助萧子良夺位,就是一心一意要报仇(对付仇人之子)。
后来,萧鸾去世,其子萧宝卷即位,萧衍起兵讨伐萧宝卷,又废杀傀儡皇帝萧宝融,取而代之...
这又是怎么个说法?
这是天命。
张铤给李笠分析梁武帝年轻时的仕途经历,不是想说梁武帝良心有多坏,而是让李笠明白,这位中年后开始信佛的菩萨皇帝,年轻时真是人杰。
抓住每一个机会,一步步向上爬,最后,顺应天命,登顶成功。
“父亲为齐武帝所害”的说法,无非是为了掩饰背叛萧子良(所谓仇人之子)的行为。
年轻的萧衍,在关键时刻,真是每一步都在向前走,毫不犹豫。
齐武帝驾崩之际,见府主萧子良有机会登顶,赶紧撺掇。
结果见事情不妙,权衡利弊,立刻临阵倒戈,都不带犹豫的。
投了新主,为表忠心,愿为马前卒,干脏活。
于是又得新主信任,这可不简单。
等到又一个新君即位,萧衍见这位胡搞乱搞,国将不国,赶紧想办法出镇外地,养兵蓄锐。
时机一到,才不管什么“先帝恩遇”,该起兵就起兵,攻入建康,废立皇帝。
到了这一步,也不矫情,该受禅就受禅,而不是扭扭捏捏做什么“朝廷栋梁”。
反正说到最后,张铤的目的就是暗示李笠有样学样。
别纠结什么“先帝恩遇”,什么儿女亲情。
就学萧衍,以这位为楷模,该反就反,该心狠手辣就心狠手辣。
“高祖当年受禅建梁,年纪三十四、五岁,君侯如今,也差不多到年纪了!”
“大不了之后,也偶尔吃斋念佛,装个样子嘛。”
张铤的声音回荡在耳边,李笠一想到自己将来若吃斋念佛、不近女色,就觉得好笑。
咳嗽起来,把有些黏的糍粑吞咽下去。
在一旁整理书籍的段玉英见状,赶紧端来茶水:“没事吧?”
“没事,没事。”李笠喝了水,拉着段玉英坐在身边。
看着容貌依旧出众的美人,李笠很满意,随后想到一件事。
据说萧衍攻入建康后,看中了萧宝卷的一个妃嫔,或许因为对方长得太漂亮,让志得意满的萧衍实在忍不住,立刻就收了。
七个月后,美人早产生下一子,名为萧综。
萧综长大后,认为自己是前朝废帝萧宝卷的遗腹子,于是叛逃魏国,要报父仇。
但萧衍依旧宽容这个儿子,表态只要儿子回来,既往不咎。
萧综没回来,死在魏国,萧衍命人潜入魏国,将儿子遗骨带回,葬在自己将来的陵墓边。
这种博爱的胸怀,李笠扪心自问,做不到。
不过,他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当初并未急不可耐的把段玉英收了,不承担一个风险:若段玉英很快怀孕,算谁的?
所以,他不会选择向世家高门妥协,接烂摊子。
但也不能坐以待毙,任由对手随心所欲实施阴谋。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二十二章 故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建康一隅,某寺庙小院房间里,回京述职的合州刺史司马消难,以到寺庙上香、静思为由,在此会见一位身份特殊的故人。
故人的身份,他还不清楚,不过能确定,确实是一位故人,而不是邺城那边派来的刺客。
因为对方之前派人送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八个字:
黄纸五经,赤轴三史。
这八个字,是在揭司马消难的老底:他自幼聪慧,但无心读书,又要充场面,便用黄纸裹着朱轴,冒充为典籍,摆在书架上,鱼目混珠。
结果被人传出去,以至于有了“黄纸五经,赤轴三史”的笑谈。
但是,敢当面这么说他的人,身份可不比寻常。
司马消难是齐国元勋司马子如之子,又娶高欢女儿,是齐国驸马,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当面笑话他“黄纸五经,赤轴三史”。
而在这遥远南方的建康,有人旧事重提,这个人是谁?
答案在此人纸条背面写的姓名。
那是一个女子的姓名,司马消难一看,就知道这个故人可能是谁了。
因为年轻时,他们一起“偷”过某位有夫之妇。
然而,此人不是早就已经死了么?
有人敲门,司马消难应了一声,随后房门缓缓打开,他的一名随从出现在门口。
随后,另外一人,也出现在门口。
司马消难看清那人的容貌,差点叫出声来。
来人? 正是“喜欢做贼”的范阳祖珽。
祖珽入内,房门关上,房内只剩下两人。
“道融(司马消难的字)? 多年不见呐!”祖珽笑道? 说的是鲜卑语? 在司马消难对面坐下。
司马消难虽然之前已有猜测,但看着祖珽就在眼前,还是颇为震惊? 为防偷听? 用鲜卑语交谈起来:
“那年,梁军入邺,烧了太庙? 都说你没于乱军之中? 没想到? 一直好端端地活着。”
祖珽自己给自己斟茶:“有幸不死? 却有一番奇遇? 辗转到了建康? 没了酪浆,只有茶水...道融喝得惯茶么?”
“喝不惯。”司马消难摇摇头,看着笑眯眯的祖珽,心中好奇:谁让你来找我的?
以他对祖珽的了解,这位既然大难不死? 却不回齐国? 必然是在梁国有了奇遇。
若直接问? 就落了下风? 司马消难开口:“孝征(祖珽的字)既然无恙,却滞留南国,多年不归? 可苦了家人。”
“富贵有命,我就算回去,他们的日子,也未必见得有多好。”祖珽也不明说。
他早已暗中向家里通了消息,所以家人知道他还活着,但对外佯做不知罢了。
今日见面,不是叙旧,祖珽说了些场面话,问司马消难到了梁国后,过得如何,很快便转入正题:
“我在梁国,用的是化名,如今,为一位贵人做事。”
祖珽收起笑容,一脸严肃:“今有一事,请道融出手相助。”
司马消难笑了笑:“我在梁国,不过一客卿,就算想帮忙,也帮不了。”
他说的是实话,当初是为了自保,才不得不出逃。
本来想逃去关中,但洛州地区已经被齐国完 全控制,司马消难顾忌没得接应,只能南逃入梁。
结果对他热情招待的辅政藩王萧绎去世,现在的他,只是个被高官厚禄供起来的客卿,在梁国朝廷里,根本就说不上话。
祖珽依旧一脸轻松:“道融勿忧,只是举手之劳罢了,之所以请你帮忙,就是因为这客卿的身份。”
司马消难一听,就知道对方是想拿自己当刀使:一个客卿,在梁国无根无基,当刀使,不容易引起怀疑,再合适不过。
然而凭什么?
祖珽不等司马消难回绝,说:“道融若愿意帮这个忙,段孝先想来会很高兴的。”
司马消难听了“段孝先”三个字,只觉自己听错了:“你说谁?”
“段孝先,如今好端端活着。”祖珽答道,他也是最近才听李笠说出这个秘密。
司马消难确定祖珽说的是“段孝先”,如同被雷劈:段孝先即段韶,数年前,已经在救援徐州的时候,中了梁军水攻之计,兵败身亡了。
所以,段韶居然没死?
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考虑到祖珽之前劣迹斑斑,所以极有可能是骗他。
但转念一想...
导致祖珽“没于乱军之中”的梁军入邺一役,梁军主帅是李笠。
导致段韶“兵败身亡”的徐州之战,梁军主帅是李笠。
还有,高洋御驾亲征徐州寒山,传言临撤军之时,段昭仪夜里被飞空妖怪抓走一事,寒山守将,是李笠。
那么,祖珽滞留不归、段韶“活着”却不回国的原因,其后的那个人,应该是李笠。
所以,祖珽如今应该是给李笠卖命。
而李笠,如今是梁国皇帝丈人,为外戚,位居大将军,都督宫城诸军事。
祖珽不回国,且不论原因,司马消难觉得若段韶活着,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回国。
段昭仪恐怕已被李笠所占,而仅靠兄妹之情,不可能挡住段韶回去的脚步。
司马消难觉得,以段韶的身份,不会为李笠效命来对付齐国,且李笠不会放心用段韶。
所以,即便段韶活着,也只能是落得囚禁的下场。
但是李笠留段韶一命,想干什么?
李笠让祖珽来找他,让他“帮忙”,他能帮什么忙?
当然,祖珽没有明说身后的贵人是谁,这都是司马消难的猜测,并无真凭实据。
或许,段韶确实死了,祖珽是在诳他。
司马消难琢磨着自己该不该帮忙,祖珽也不催,淡定的喝茶。
“我能帮什么忙?”司马消难终于下了决心,先听听祖珽的要求,再决定是否真的帮忙。
“不难,道融其实不用担太多风险。”祖珽知道对方一定会配合,再次笑起来。“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谢不谢的,另说。”司马消难看着祖珽,意有所指的说:“我在南国,可就你这一个故人。”
祖珽听出话外之意,点点头:“事成之后,当为道融引见引见。”
司马消难不再多问,仔细听祖珽说要如何“帮忙”。
逃难在梁国的他,如同漂萍,不会受重用,就只能做个禄虫。
若他的猜测没错,祖珽是给李笠卖命,那么,若能给对方(李笠)行个方便,日后,这位更进一步...
说不定,自己和家人的日子,会更有保障。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发事件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上午,建康东南,某里巷的一处民宅外,聚集着一些白直。
他们维持秩序的同时,将围过来看热闹的百姓,挡在大门外。
有数名吏员沿着街道匆匆而来,拨开聚集在街道上的人群,往那民宅走去,要处理一桩突发事件。
当中,建康县吏钱辉,听领路同僚说起事情缘由。
合州司马消难回京述职,看中了一名小娘子,便向其干娘“下聘”。
据说小娘子貌美如花,所以干娘可是收了一大笔“聘礼”,并定下日期。
到了日子,也就是今日,司马家派来“迎亲”的人,却扑了个空:那干娘说,小娘子与人看对了眼,淫奔了。
人是不在了,之前收下的聘礼,全数退还。
迎亲的人哪里肯信,只道这婆娘定是把小娘子“嫁”给出价更高的恩客,坚决不收退礼,只要人。
闹腾了一通,惊动了官府,前来调节的吏员见事涉朝廷大臣,不敢怠慢:
司马消难是南逃的齐国大官,虽然寓居江表,但始终是朝廷的贵客,此事若处置不当,他们这些小吏是要倒霉的。
而且,这些干娘们“嫁女”,经常看菜下饭:若女儿被多个恩客看中,未必会嫁给第一个下聘的人。
所以这些人偶尔会毁约、把女儿“嫁给”出高价者。
如今,明摆着是看司马使君“人生地不熟”,所以欺生。
于是吏员只问那干娘要人。
其人实在没办法,只能如实相告:确实有人出更高的价? 把她“女儿”接走了。
无奈之下,只能带路,一行人找到那恩客的下榻处? 却发现人去房空。
亏得那干娘多了个心眼? 担心违约之后? 司马消难这边不依不饶,所以提前安排了眼线盯着那恩客。
为的就是一旦司马消难这边闹起来,好歹有挽回的余地。
因为有了这一手? 很快? 一行人便找到了建康东南的这处里巷,找到了小娘子所在:前方那座民宅。
结果,撞破了不得了的事情:他们发现民宅后院里? 有人以一女子为“牺牲”? 实行某种仪式。
因为来寻人的队伍人数众多? 于是民宅里的那些人仓皇出逃? 留下狼藉的现场? 以及作为“牺牲”的女子。
此女子? 正是大伙要寻找的小娘子。
当时神志不清,似乎被喂了药。
因为有吏员在现场,所以立刻勘查起来,初步断定,此处正施法行巫蛊、厌祷之事。
“巫蛊?那....”钱辉想到一个可能? 却不敢确定? 同僚猜出对方想说什么? 点点头? 低声说:“是针对宫里的贵人。”
钱辉心中一动:这下可不得了,搞不好,牵扯甚广!
他们进了民宅? 转到后院,却见一块铺了石灰的平地上,画着一个图案,有人在一旁作画,要将这图案画下来。
因为事发时有吏员在现场,制止了其他人对现场物品的挪动,所以这图案很完 整,钱辉仔细看起来。
图案,为一个巨大圆形,似乎是红色颜料绘制。
圆内绘有一六边形,六边形的顶点为六个小圆圈,圆圈内绘制着不通的图案。
六边形的六条边上,以红色颜料写着无法辨识的字符,仿佛写的是咒语。
六边形内,间隔顶点(三个顶点)又构成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个边,同样也用无法辨识的字符,写着疑似咒语的内容,各边中心位置也有三个小圆,圆内同样有图案。
三角形内有一个内切圆,圆心处,有半截铠甲立着。
钱辉定睛一看,倒吸一口冷气:这分明是一个着甲、戴着兜鍪的半截骷髅!
整个场景,仿佛是有人在这里做法,从地底下,唤出一个着甲的骷髅,牺牲,是那名女子。
结果法事被突然打断,刚爬出半截身子的骷髅,就这么“定”在地面。
此情此景,看上去有些渗人,钱辉只是稍微一想,就想到一个可能:
有人施展妖术,从地底下召唤骷髅,若不是被外人突然打断,那么,这骷髅从地底下爬出来后,怕是要去害某个人的性命。
旁边,先一步赶到、勘察现场的几个吏员,端来一个盘子,钱辉看去,见盘子里有一个小木人,以及一块玉佩。
“我赶到时,这半截骷髅就趴在地上,仿佛要爬出来,却...”一名吏员低声说着,指了指盘中之物。
“这骷髅,口中咬着木人,左手,抓着一枚玉佩。”
“木人上,写着字,有生辰八字,以及名讳...”那吏员的声音压低,“是当今天子的名讳...”
果然如此!巫蛊!
钱辉和其他同僚明白事情的严重性,点点头,没有大声议论。
当年,昭明太子为去世的母亲寻墓地下葬,结果一名道士看过之后,说这墓地不好,会对太子不利,建议埋腊鹅禳灾。
昭明太子照做,结果被小人告到皇帝那里去,说“太子行巫蛊之事”。
皇帝派人查看,果然挖出腊鹅,于是怀疑太子诅咒自己速死。
虽然最后并未对太子如何,却将涉事的许多人和道士,杀得干干净净,从此,对太子十分疏远。
导致太子终日郁郁寡欢,某次意外受伤后也不治,甚至不告诉皇帝,最后伤重去世。
皇帝似乎对太子“巫蛊”一事怀恨在心,太子死后,其子未能为皇太孙,而储君之位,由三皇子接任,也就是当今皇帝的祖父。
所以,一旦涉及巫蛊之事,非同小可,他们这些小吏,哪里敢多嘴议论。
不过,该问的还是得问:“玉佩呢?”
“玉佩,是那小娘子之物,其上并无文字,也不知有何用意。”
钱辉闻言,看向一旁屋檐下,那里坐着个身裹披风、低头哭泣的女子。
有两名吏员守在旁边,低声安慰着。
看来,这就是那位被司马使君看中、结果干娘违约卖给价高者的小娘子。
钱辉看看盘子里的玉佩,再看看旁边地上的半截着甲骷髅,心中疑惑。
写着皇帝名讳的木人,当是巫蛊的用品,而这玉佩和小娘子呢?
若说施法时需要特定的人做牺牲,这小娘子是什么人?玉佩,又有何来路?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右为难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官署,江夏王萧大款正听都官的官员汇报“巫蛊案”的案情,并看着手上的案卷。
其中一张纸上,绘着案发现场的一个神秘图案:一个圆圈,内里有一个六边形,六边形里套着个三角形。
三角形内,有一个小圆圈。
这个图案被绘制在铺着石灰的平地上,根据现场情况来看,是有人以妖术行巫蛊,诅咒皇帝。
最重要的证据,就是一具半身骷髅口中咬着写有皇帝名讳的木人。
骷髅位于地面图案正中,观其模样,当是从地里爬出,却因为法事被打断,只有半截身子探出地面。
人们挖开地面,地下什么也没有。
联想到那诡异的图案,可以有一个判断:此为妖术,可唤出妖怪(骷髅)。
若不是被人打断,待这着甲骷髅从地里爬上来,恐怕....
就要潜入宫中,对皇帝不利。
此事让人难以置信,萧大款刚听说时,觉得是不是有人故意装神弄鬼。
但总总迹象表明,这就是即将成真的妖术。
1...246247248249250...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