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文简子
我和无恤饮了尹铎的送别酒之后,便上了回程的小船。无邪被十几个崇拜他的小毛头团团围住,相处了几个月,临别时不论男孩女孩全都哭红了眼,就连无邪也瘪着一张嘴,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
四儿迟迟没有上船,她踮着脚不住往晋阳城的方向眺望,她想与一个人道别,但那个人却始终没有出现。
“四儿,他不会来了。快上船吧,要走了。”我在心中轻叹一声,冲四儿高声喊道。
“嗯。”四儿应了我一声,朝水边走了两步又回头望了一眼,远处依旧不见小九的身影。
无邪听到我的声音后,放下手里抱着的一个小囡囡,从孩子们中间窜了出来,飞一样地跳上了船,然后钻进船舱再也没有出来。
我们在众人离别的哭声中离开了晋阳城,船行在平坦的水面上,但每个人的心却都不能平静。
“四儿姐姐——四儿——”河岸边,小九站在一棵桃树下大声地嘶喊着。
“小九?”四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看到小九便愣住了。
“你等我,你等我做了将军来娶你——”小九跟着船一边跑一边喊,最后把一个用桃枝编成的花环扔了过来。
船离岸丈余,花环轻盈掷不远,最终落在了水面上。
墨黑的枝条点缀着朵朵淡粉色的桃花,花环在河水的波光中上下起伏。岸边的小九失神地望着它,身边的四儿惋惜地望着它,我心中一恸,便拿了船夫的撑船杆子想把它捞起来。
“让我来吧!”无恤拿了竹竿往水底一插,足尖一点,借竹竿倾斜之势,飞身取了花环,而后拧身一跃落在了船板上。
“这也是他的一番心意,你若对他有心,就戴上吧!”无恤把花环递给了四儿。
四儿接过花环捏在手中,一双秀眉紧紧地蹙在一起。
“你若愿意,我现在就让船夫靠岸,我们带小九一起去新绛。”我走到四儿身边。
四儿紧咬着下唇摇了摇头,直到小九的身影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她始终没有戴上那顶花环。
此后,四儿和无邪都把自己关在了船舱里,我靠着无恤坐在船沿上,心情也似这脚下的流水,起起伏伏。
“你还在想小九的事?”无恤问。
“小九为人坦诚真挚,若不是四儿心里装了于安,我也许会带他回新绛,成全他的一番真情。”
“于安?四儿心悦之人?”
“嗯,你记得我之前跟你提过的天枢吗?”
“记得,那个藏在华山之中的神秘组织。怎么?难道四儿的心上人也在天枢?”无恤皱眉道。
“嗯,于安如今是天枢巽卦的主事。你不是说世子有办法联络上明夷嘛,我想让明夷给于安传个信,让他得空来一趟新绛。四儿今年已经十五了,我不想耽误她。”
“那你呢?你可愿及笄挽发?”
“你急了?”
“我已经急了一年多了。”无恤握着我的手,装出一副委屈模样。
我笑着把手抽了回来:“我可不急,婚约尚未有,谈什么及笄礼啊!”
“这倒是,你虽无父无母,但六礼不可缺。等我们从齐国回来,我定执雁去求太史!”
“狂徒,哪个说要嫁你?”我嘴上骂他,心里却甜滋滋的把头靠在了他肩上。
无恤轻按着我的脑袋大笑,而后就着欸乃的桨声轻声唱道: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当年我送你桃花酿的时候,你好像就唱过这歌?”
“嗯,这是送姑娘出嫁时唱的歌。等你和四儿办了及笄礼,就都嫁了吧!”无恤的声音里填满了笑意。
“你卿父可想着让我作晋国太史呢,你敢娶太史为妻?”
“我不娶太史,我只娶阿拾……”他俯下头,余下的话便悉数隐没在了唇瓣间。
汾水由北至南,再加上春季多风,坐船顺流而下,来时走了近一个月的路,回去只用了不到半月。到了新绛城后,无恤和我直接去赵府向赵鞅汇报晋阳城的情况,无邪和四儿则雇了马车回了我在浍水边的院子。
赵府门外,早有管事领了一众仆役、婢子,端着净手的青铜匜,捧着擦脸的丝绢候在门口。
“你还从来没享受过这等待遇吧?”我凑近无恤小声调笑。
“看这架势,晚上兴许还会有宴席,你待会儿见完卿父就赶紧溜吧,省得陪着受罪。”
“赶我走啊?你可是怕待会儿宴席上卿相赐你三五个貌美的女乐,当着我的面不好意思收?”我挑眉揶揄,不等无恤开口就快走几步跨进了府门。哗啦一下,仆役婢子全都围了上来,倒水、递巾一阵忙活。
净手洁面之后,管事带着我们进了赵鞅会见家臣的前堂。
竹书谣 第一百四十九章 鹤鸣九皋(一)
大堂中央的案几之后,赵鞅正襟危坐。其下,左右两侧各坐了四名锦衣男子,位置最靠前的两人分别是赵鞅正妻所出的四子和六子。
我们端端正正地给赵鞅行了一礼,而后无恤又一一与众人见礼。这下我才知道,原来在座的竟全都是赵鞅的儿子。伯鲁请辞,赵孟礼被贬,嫡出的四子、六子迟迟没有被封为世子,原先在外的庶子们全都坐不住了,一窝蜂都回了新绛。
无恤将晋阳城的情况简单地向赵鞅回禀了一番,其间完全没有提及自己的辛劳,邀功之言更是一句都没有。赵鞅静静地听着,偶尔脸上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无恤讲完之后,赵鞅一言不发,只用眼神示意身后寺人将托盘上的一卷竹简放到了四子赵季廷的桌案前。
“这是晋阳送来的书函,你们都传着看看。开沟渠,分赈灾粮,重建民宿,一条条一项项无恤儿都是怎么做的?你们当中又有谁能在半月之内给我办出这么干净利落的事来?之前一个个拐弯抹角地跟我要晋阳,一听晋阳地动,却全都推三阻四。亏得你们都不愿意去,这才让老夫知道,得子十人,终有一个像我的!”赵鞅一拍桌案厉声道。
“卿父息怒!”赵家诸子哗啦啦全都跪在了堂中。
赵鞅完全没有理会跪在底下的儿子,只转头对我笑道:“前日老夫收到了尹铎的信函,此番巫士祈福祭天竟能拨开乌云见天日,实乃老夫之幸,晋阳城民之幸。令师早先上奏晋侯有意退隐时,老夫还有些顾虑,如今看来太史后继有人了!”
“卿相过誉,小巫如何敢与师父相比,况且小巫乃……”
女子二字还未出口,赵鞅便把我的话截了过去:“巫士无须过谦,此事老夫不日便会向晋侯提议,巫士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回府向太史求教。”赵鞅说完站起身来,对堂下诸子道,“无恤儿回房洗漱一番,今晚吉士堂赐宴,其他的人跪思至日入。”言毕拂袖而去。
赵鞅为什么要打断我的话?史墨为什么会同意举荐我为太史?我从大堂内走出来时仍旧毫无头绪。
“你现在去哪里?太史府?”无恤问。
“嗯,红云儿,你不觉得这事很古怪吗?我毕竟是个女子,这事万一被戳穿……”
“你现在瞎猜也没用,等回去问了太史就都明白了。”无恤把我送出赵府,扶上了马车,“今晚的宴席,我若得了女乐就送你做婢子。”
“我同你说笑,你居然还当真了。卿相若真送了就收下吧,晚些时候还可以送人。”我冲无恤摆了摆手,“赶紧回去吧!明日得空我再来看你,晚上若是见了世子,别忘了我之前托付你的事。”
“嗯,放心吧。”无恤点头,目送我离开了赵府。
在去太史府的路上我意外遇见了许久未见的烛椟,他手上拎着一只肥鹅,一脸春风得意。
“烛兄,你这是哪里逮来的肥鹅,烤好了也给我那儿送一份啊!”我让车夫停下马车,冲不远处的烛椟高喊了一声。
“阿拾!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烛椟见是我,立马跑了过来。
“今天刚回来,见了卿相现在正打算往太史那儿去呢,可巧就遇上你了!”
“我正盼着你回来呢,过些日子你上我那儿一趟?”烛椟笑嘻嘻的,自从他与宓曹相遇之后,我已经很久没见他这么高兴了。
“这么好,要请我吃鹅啊?”我挑眉笑问。
“宓曹有五个多月的身孕了,她说想吃炖鹅,我就给她逮了一只。下回你若能来,我给你也炖一只。”
“恭喜你啊,要作阿爹了!”我被烛椟的喜悦感染,自己也变得高兴起来,“这两日恐怕不成,等我把手头的事了结了,我一准上烛府道贺!”
“宓曹现在搬出来住在南郊了,你也知道爷爷前两年替我娶了邮氏的嫡女作正妻,邮家的女儿气量小,宓曹和她处不来就只能搬出来住了。”
烛椟的正妻是邮老头的嫡孙女,因着两家老爷子是多年的挚友,所以这门婚事在烛椟周游列国时就已经定下了。烛椟的正妻我有幸见过一面,是个面色白净、温婉少语的姑娘。我素日作男子打扮,因着相貌比普通男子俊俏些总能得到不少女子的青睐。行在路上,坐在车里,桃李香草接了无数,但邮家的女儿从头到尾眼睛里都只有烛椟一人,可见用情之深。可惜,烛椟却对宓曹情有独钟,这三人生活在一个屋檐底下绝对是祸非福。
“宓曹搬出来住,你爷爷没有反对?”
“爷爷这会儿还在鲁国,宓曹现在有孕在身,我想他回来了也不好说什么。你下回来,也别送什么贺礼,宓曹这些日子老说腰疼得厉害,你来给她看看就好。”
“好,我记下了。那你赶紧回去吧!”
“对了,我和宓曹搬出来的事,你可别告诉赵家阿姐,免得她又责骂宓曹。”
“知道了,你什么时候换了一副婆娘心肠?”我笑着点了点头,烛椟心满意足地拎着他的肥鹅走了。
我看着烛椟的背影不禁有些可怜那个独守在烛府大院里的女人,她占着正妻的位置却完全得不到夫君的关爱,宓曹此番若生下烛椟的大子,她将来的日子恐怕更不好过。
当我还在为邮家的女儿唏嘘不已时,马车已经到了太史府。
早前离开新绛的时候,府门口的两树海棠还未开花。如今,那红蕊白瓣的海棠花一朵挨着一朵已然开满枝头,坠弯了枝桠。成群的蜜蜂、蝴蝶在花间穿梭,嗡嗡的蜂鸣,飞舞的蝶翼,给肃穆的太史府平添了几分春意。
“师父可在府上?”我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太史府的门房管事即刻迎了上来:“在在在,太史知道巫士这两天要回来,一直让老朽在这儿候着呢!巫士的院子已经让人打扫好了,巫士喜欢的香,这几日也都一直熏着,巫士舟船劳顿要不要先去歇歇?”
“我这会儿不累,还是先去拜见师父吧。”
“好,巫士请随鄙来。”
门房管事很快就引我进了史墨的院子,我脱了鞋靴推开房门,把跪坐在门边打盹的小童吓了一跳。
“师父呢?”我问小童。
“太史刚刚睡着了。”小童行了一礼奶声奶气地回道。
我往屋里瞅了一眼,只见青烟缭绕之中,一袭褐色巫袍的史墨正背对着我侧卧在床榻上。在他的身旁,从床头到床尾堆满了一摞摞的竹简,史墨躺在中间,连块翻身的空地都没有。
这寝卧里怎么多出这么多书简?
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史墨身边,弯腰捡起了摊在地上的一卷竹简。这竹简上的墨迹未干,洋洋洒洒写的是史墨自创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法门。我蹲下身子又翻看了其他几卷书简,上面写的却是晋国这两年发生的几件大事,包括去年秋天刚刚结束的黄池会盟,也包括晋国与卫国、齐国、秦国之间的往来事宜。
“巫士。”小童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碗清水走到我面前。
“嘘——”我接过装水的漆碗放在地上,起身把小童往旁边拉了几步,“师父这两日都在著书?”
“嗯,昨晚一夜没睡,刚刚才躺下呢。”小童凑到我耳边小声回道。
“你也一晚上没睡了吧?到我院里先睡一觉,这里我来守着。”
“我不困。”小童瞪大眼睛使劲摇了摇头。
“去吧,眼睛都红成兔子样了。师父待会儿醒了,我再唤你来。”我摸了摸小童的脑袋,“回头记得吩咐庖厨,晚上准备点粱米羹,再配几个爽口的小菜,师父一夜未睡,恐脾胃犯虚。”
“诺!”小童行了一礼,轻手轻脚地走了。
我看着满屋的竹简和史墨雪白的头发,不由叹了声气。
史墨年事已高,著书写史又最耗精气,他白天要随赵鞅上朝,晚上又要彻夜写书,暮年残烛还要这样迎风烧,这身子如何吃得消。我若是男子,这太史之职于公于私都不会推辞,可我偏偏又是一个女子。
我在史墨房里一坐便是两个时辰,待他醒来时,我正在埋头整理书架上几卷排错了顺序的竹简。
“师父,我吵到你啦?”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早点叫醒我?”史墨虚咳了一声,想要扶着床榻坐起来。
我放下手中竹简,忙跑上前搀了他一把:“见师父睡得好,就没舍得吵醒你。”
“晋阳城的事情可还顺利?”
“嗯,挺好的。”我扶着史墨在窗边的蒲席上坐下,又起身支起了窗子。
“你这会儿来找我,是为了卿相要你做太史的事吧?”史墨一整衣襟,用手扶了扶自己睡乱了的发冠。
“嗯,师父怎么也跟着卿相胡来?”我在床边的案几上翻了好久才找到史墨平日用的一把梳篦,“让子黯替师父理理发髻吧。”
史墨微微点了点头,轻笑道:“不服老不行了,你去了晋阳之后,我有一日梦见你夫子了。他笑话我,头发都白光了,还死占着太史之位不放。”
竹书谣 第一百五十章 鹤鸣九皋(二)
“夫子他是嫉妒自己的头发白得没你的好看呢!”我笑着取下了史墨头顶的发冠。
“小丫头,你说好话来哄我,小心你夫子托梦来骂你。”史墨闷闷地笑了两声,徐徐道,“你若是愿意做这个太史,卿相和我自然有办法让你永远做个男人,只是这条路未免太过艰辛苦闷。”
“艰辛苦闷,子黯倒是不怕。只是瞒得了别人,瞒不过自己,我终究是个女子。”我替史墨梳理着头发,才梳了两下,蒲席上便掉了好些白发。
“你不愿坐这个位置,可是想着将来要嫁人生子?”
“师父——”我停下手中的动作,正色道,“由古至今哪里有女子做太史的?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卿相不能做,师父也不能做。太史的位置还是让尹皋去做吧。我不会走,我会留在晋国,留在太史府。尹皋只管做他的太史,看他的星星,他做不了的事情,我替他做。”
史墨听我说完,转过头看着我,长叹道:“子黯,你的身世是为师的一块心病,师父想让你做太史,是有自己的思量。可卿相不会真的冒险让你做太史,他要听的正是你这番话啊!”
赵鞅的心思,赵鞅的算计,我即便知道又能怎样呢?到头来也只能心甘情愿地任他摆布。
“师父,这件事你就别多想了。过两日,我搬过来帮你一起著书吧?你来说,我来替你写。”
“不用,你不是一直想到齐鲁之地、郑卫之国看看吗?在被困在太史府之前,陪无恤出去看看吧,看看这天下。”
“可师父你一个人……”我替史墨戴上发冠,又悄悄地把落在蒲席上的白发团了团收进了袖子。
“我可不是你那病恹恹的夫子,你不用替我担心。听说卿相很快就会派无恤去齐国了,你不妨也跟着去,去临淄城看看,兴许别有收获。”史墨摸了摸自己的头发,笑道,“徒儿手艺不错,赏你留下来陪为师一起进晚食。”
“谢师父赏!”我笑着放下梳篦行了一礼。
史墨在晚食之后拉着我饮了不少的酒,他喝完酒迷迷糊糊地同我讲了很多他年轻时的故事。他如何当上晋国太史,如何获得赵鞅的信任,如何占星卜卦扬名天下,又如何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和未曾蒙面的孩子……
我安安静静地听着,末了,只问了一句:“师父,站在云端之上,你可曾羡慕过在凡尘中打滚的夫子?”
史墨看着我,笑着点了点头。他说,等你有一日站得和我一样高,你也会羡慕那些只知捻麻织布养孩子的女人。
我笑着说,师父,我羡慕她们,一直都是。
喝醉了的史墨迷迷糊糊地说了很多,他说他这辈子做了很多错事,原以为老了就会忘了,谁知年纪越大,得意的事忘了不少,这辈子犯下的错却记得越发清楚。他说他想要偿还,可他亏欠的人都已入了黄土。现在,他只剩下了我。也许,我是他这一生唯一一个可以弥补、更正的错误。
史墨的醉话我听不懂,可他眼角浑浊的眼泪却叫我心疼。我唤来小童一起把喝醉酒的史墨扶上了床,然后自己晕晕乎乎地回到了浍水边的院子。
四儿和无邪一路走了那么多天,也都累了,因此三人没等天黑就各自上床睡觉了。
我这一觉睡得很沉,四儿什么时候起的,我全然没有发现。等我迷迷糊糊推开房门时,日头已经升到了中天,门外的院子里竟俏生生站了五个身材窈窕的美人。
“这是怎么回事?”我问四儿。
“今早赵府里派人送来的,说是给巫士犁田种药的婢子。”四儿看了五个娇滴滴的美人一眼,俯在我耳边低声笑道,“天未亮她们就站在门口了,差点没被出门练剑的小狼仔当刺客砍了。”
把赵鞅赏他的女乐送给我犁田种药?亏他想得出来!
“你们都会些什么?”我走到院中,在五个美人身边转了一圈。
“抚琴,歌舞。”
“会犁田吗?”
五个美人你看我,我看你,默默地摇了摇头。
“识得草药吗?”
五个人呆呆地看着我,仿佛没听懂我的话。
“你们既不会犁田又不会种药,我强留着你们也没什么用。给你们一人两金,离了我这院子,想去哪里便去哪里吧。”我转头对四儿道,“去拿十金给我,另外再给她们一人装一袋粟米。”
“巫士要放我们走?”一名黄衣女子似是不敢相信我的话。
一个出色的女乐若是卖给教坊起码能值二十金,五个便是百金。因而,她们对我的放人之举很是不解。
“得一个自由身不好吗?还是你们愿意留下来跟我学种药?”
“谢巫士赏!”一听要学种药,其中四人连忙跪地称谢,只有一个身穿葱绿色短衣桃红色襦裙的女子仍旧立在原地。
“你要留下来?”我笑问道。
“请巫士将奴退还给赵氏无恤。”绿衣女子跪地高声央求。
四儿这时刚好拿着钱袋和米袋出来,一听到绿衣女子的话,立马拔高了嗓门呵斥道:“好大胆的贱婢!赵家子的名字也是你能叫的!”
其它四个女乐见情形不对,连忙扯了扯绿衣女子的袍袖。
黄衣女子把头磕在地上战战兢兢道:“巫士切莫恼怒。然女这人心眼死,脑子实,肯定是还没明白巫士的话。然女,巫士这是要还我们自由身呢,还不快道谢!”
“奴与赵家无恤幼年相识相知,还请巫士成全!”然女挺起身子一脸无畏地说道。
她这话似芒尖在我身上狠狠地扎了一下,既痛又酸,心口还微微有些发堵。
“四儿,把东西给她们吧。”我看了然女一眼,转身离去,可还未等我走上台阶,耳边再次传来然女执着的请求。
“请巫士成全!”
“其他人都赶紧给我走,然女留下吧。”我说完,头也不回地进了房。好你个赵无恤,你倒是大方,把旧相识都送到我这儿来了!我用湿绢布在脸上胡乱擦了一把,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
“四儿,我要去趟赵府,今日不用给我备晚食了。”我用玉冠把头发束好,快步走出了院门,然女忙不迭地跟了出来。
赵府的马车一直停在门外,见我出来了,车夫连忙从车上跳了下来:“拜见巫士!”
“回赵府。”我说完径自坐进了马车,然女随后踩着车夫的背也上了马车。
“你今年几岁了?”我看着车外飞掠而过的风景随口问道。
“二十有一。”然女恭声回道。
“你二十一岁了?”我转头细细地打量了然女一番,见她雪肤朱唇,眼若点漆,看上去与十六七岁的少女并无两样。
“你与无恤相识时,他还是个马僮吧?”
“嗯,我幼时常与他玩在一处,他帮我打水,我帮他割马草。”然女点了点头,脸颊上渐渐升起一团红云。
“你们既有这么深的情分,他为何会把你送到我这儿来?”我忍下心中酸涩,问道。
“自卿相认无恤是亲子后,无恤便去了秦国为官。我们多年未见,他昨夜宴席上又饮了许多酒……”然女说话间两道秀眉轻轻一皱,虽只有一瞬却清清楚楚地落入了我眼中。
好一个痴情的女子,竟心心念念了他那么多年。
然女的出现,让我察觉到了一个被自己忽略了许久的问题。通常男子行了冠礼之后就会迎娶新妇,但无恤早已落冠,院中却连个服侍起居的侍妾都没有。一来二去,我便忘了,有朝一日他也是要娶妻纳妾的。
早前因为无恤出身卑贱又不受卿相的重视,所以没有人给他送女人,也没有贵族愿意把自家女儿嫁给一个不得宠的庶子为妻。但此番从晋阳城回来之后,无恤俨然成了赵家最受赵鞅器重的儿子。将来送他女乐的人会越来越多,想把女儿嫁给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如果真是这样,那到时候我当如何自处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