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竹书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文简子
“待会儿进去了小声点说话,颜夫子听了响声会头痛。”五月阳在自己手心里吐了口唾沫,搓开后抚了抚额角的乱发。
“现在好了吧?”四儿系好襦裙的带子,看着五月阳道。
“好了,走吧!”个头还不到四儿胸口的小丫头郑重地点了点头,推门走了进去。
小院内,一木屋一圆井,出乎我意料的简单和干净。
五月阳脱了鞋走上了台阶,她转身将两只芒鞋端端正正地摆好后叩响了房门:“主人,医师请来了。”
房门很快就被人打开了,一只穿着白色革制足衣的脚先迈了出来,紧接着我便看到一片绣着暗金色云雷纹的青色衣摆。
虽然我早就知道端木赐怪异的穿衣喜好,但陋室华服的组合依旧让我有片刻的怔愣。
“晋人子黯见过端木先生。”我清了清喉咙,走到台阶下俯身一礼。
端木赐略一迟疑,跪在他身旁的五月阳连忙恭声回道:“主人,这是阿阳新找来的医师。医林今日出城看病去了,日落才能回来。”
“哦,原来如此。先生无需多礼,病人就在屋内,请速速随我入屋诊治吧!”端木赐几步走下台阶把我扶了起来。
我轻应了一声抬起头,正巧对上一双探究的眼睛。
“小兄弟,怎么是你?”端木赐看着我,眼睛里闪现出了惊喜的光芒。
“端木先生还记得小弟?”端木赐的反应让我有些吃惊。我与他在秦地的密林中共避风雪已经是一年多前的事了,没想到他居然这么快就认出了我。
“自然记得。”端木赐拍着我的肩膀,笑着打量了我一番,“今春愚兄还托人在秦地打探过贤弟的消息,可惜未能如愿,谁想今日在这里遇上了。”
端木赐找过我?我一时受宠若惊,忙颔首礼道:“小弟何德何能竟叫先生记挂。”
“贤弟可还记得当年你对愚兄买奴舍金之事有过一番论断?”端木赐笑着牵了我的手往台阶上走。
我急忙蹬掉鞋子跟着他迈上了木屋前的台阶:“小弟当然记得。”
“贤弟说我买了鲁国奴隶若不去官府领取赎金会亏了鲁人的道义,当时我还不解其中深意,后来归鲁之后,夫子责备之言与贤弟如出一辙,愚兄方知自己此举大错。今春我托人在秦国找寻贤弟,就是想请贤弟来鲁国与夫子一聚。”
“端木先生,小弟此番至鲁,正是想要拜访孔夫子啊!”
“哦,那可真是太好了!”端木赐笑道,“贤弟天资聪颖,此番若能拜在夫子门下,岂知将来不会是第二个子渊!”
子渊,是颜回的表字。我与端木赐在门外叙旧险些将正事给忘了。
“先生太过誉了,小弟如何敢与颜夫子相提并论。先生,不知颜夫子患的是什么病?之前可曾问过医?”
提起颜回,端木赐脸上的欣喜之色瞬间被愁绪所替:“子渊这几月一直在替夫子校编《易经》,他身子弱,今早出门时晕倒了,现在人还没醒。”端木赐右手往前一引将我请进了房中。
我弯腰钻进矮门,入眼的是一间五步见方的房间。
房间里,一张矮塌,一张长案,余下的便只有一卷卷数不清的竹简。
在床榻旁的苇席上跪着一个妇人和一个孩子,榻上躺着一个白发苍苍的人。
妇人和孩子同我见了礼,我转头不解地望向端木赐,不是说颜回生病了吗?怎么床上躺着的却是颜回的父亲颜路呢?
“子渊当年随夫子辗转列国时生过一场大病,二十九岁就已须发尽白。这些年他一直帮着夫子收集编纂经书,耗心耗力就变成这样了。”端木赐看着床榻上虚弱老态的颜回痛惜道。
这人就是颜回?他就是夫子口中那个天资聪颖无人可及的毛孩子?
我曾听闻,颜回少于端木赐,可眼前玉冠束发的端木赐依旧风度翩翩,颜回却已经鹤发鸡皮苍老得像个七旬老人。
作者的话:(1)人牲,祭祀神鬼时杀戮活人做祭品。原始社会到春秋前期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到了春秋中后期、战国时,中原地区就极少出现用活人祭祀的情况了。





竹书谣 第223章 孔门问学(一)
我把两指虚虚地搭在颜回的手腕上,眉头不由越蹙越紧。这是一个老人的脉息,虚弱得让我几乎无法察觉。
“医师,我父亲怎样了?”跪在床榻边的少年往前挪了一步,小声问道。
“颜夫子平日做些什么?吃些什么?”
“父亲每日校正各国古籍,饿了便吃一口食,渴了便喝两口水,困了便靠在墙上睡一个时辰。”
听史墨说,孔丘周游列国时曾收集了许多散乱在齐、鲁、宋、卫、陈、蔡、楚等国的古籍,其中包括各国的诗歌、乐曲、易学卷轴和周礼典籍。他与他的弟子们这些年就一直在校对整理这些破损不齐的书简,然后编纂成《诗》、《书》、《礼》、《易》、《乐》五部经书以供世人阅览研习之用。也正是因为孔丘不愿入晋,史墨才萌生了要整理编纂晋史的念头。
“他每天都这样吗?多久了”
“三年有余了。”
三年……一个人寒居简食,殚精竭虑了三年,他如何能不老。
收集编纂经书谈何容易,在赴齐之前,我曾在太史府帮忙校对整理过一部分历代晋国太史流传下来的易学典籍。从日升到日落,伏案三日,我便头昏眼花,肩背酸痛。可颜回,他却坚持了三年。
这一根根残破的竹简掏空了他的身体,耗尽了他的气血。如今,他已经油尽灯枯,那仅存的一丝气息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颜回即将不久于人世了……可看着眼前这一对强忍着哀伤的母子,我却怎么也说不出这残忍的事实。
“久视伤血,久坐伤肉。颜夫子长年劳心劳力,以致气血双亏,身虚体弱才会昏迷不醒。”我将颜回的手腕放回了被中,起身走至长案前,取了一枚竹片写下几味药名交给了少年,“我这里有几味补气补血的药材你们先去药铺买来,以后每日煎服三次,服药期间再辅以温热药粥调理即可。只是校对书简这种劳神耗力的事,颜夫子是再不能做了,否则恐有性命之忧。”
少年捏着竹片在长案前踌躇了半晌,才涨红着脸小声问道:“医师,这药需多少个币子?”
补血补气之药因稀少难采,故而价钱较寻常草药要贵出许多。我见少年面有难色,心中便已了然:“你把竹片给我吧。”我取回少年手中的竹片,转而把它交给了一直候在门外的四儿:“四儿,你帮我去药铺买些药。最后这几样,若一家店铺里没有,就多跑几家。”
“好,记下了。”四儿点了点头转身朝院外走去。
“医师,万万不可。”少年来不及套鞋,几步蹿下台阶拉住了四儿,“无故受他人恩惠实非君子之行,父亲如果知道了是会怪罪我的。”。
“你若不愿受外人的恩惠,那竹片上的药材就叫五月阳去买好了。”我冲四儿招了招手,接着转头看向站在我身侧的端木赐。
端木赐是鲁国富商,颜回既是他同门师弟又焉有不解囊相助的道理。
端木赐心灵通透,自然明了我的意思。他轻叹一声道:“哎,子渊素来最不喜我以钱财施惠于他。但今日情况非常,就只能再违逆他一次了。”端木赐从袖中取出一只锦袋交给了身边的五月阳:“五月阳,你跟四儿姑娘一起去吧,快去快回!”
“诺!”五月阳双手接过锦袋,躬身一礼跑到了四儿身边,“四儿姐姐,我们走吧!”
“嗯。”四儿看了少年一眼,拉起五月阳飞快地跑出了院门。
少年见自己无法阻止她们两个,急得在院子里来回走了两圈:“端木伯伯,月前父亲刚为此同你吵过一次,你怎么又这样了呢!父亲一会儿醒了,定不会轻饶了我。”
“小哥你别怕,颜夫子如今还没醒,等他醒了,你只说那些草药是你我二人上山采来的不就行了。”我嘴上安抚着少年,心里却暗道,这少年看上去也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没想到却这般执拗于君子之道,想来定和颜回平日的严厉教导有关。
“不行,我怎能用谎话诓骗父亲?”少年听了我的建议连忙摇头。
我微笑着把少年招至身前:“小哥,在下听闻齐国的右相阚止曾以君子之道问于孔夫子,夫子言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1)。君子是可以接受善意的谎言的,如果你觉得采药之说不合情理愚弄了你父亲,那我们就进屋再想个更好点的说法,怎么样?”
“阿歆,你先进屋照顾你父亲吧!此事,我来同你父亲解释!”端木赐按着少年的肩膀把他推进了屋子。少年进屋后,端木赐轻轻地合上了房门,将我带到了院子的一角:“愚兄方才见贤弟看诊时眉头紧锁,可是子渊的病……”
见端木赐欲言又止,我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也不想刻意隐瞒什么,就轻轻地点了点头:“颜夫子脉息极弱,时有时无。他的病乃是长年辛劳所致,若在二十九岁须发尽白之时,能仔细调养,兴许还能活过六十。但如今他五内俱损,我今日所开药方也只能替他保住一口生气。要想延命,恐怕还要再想其他的法子。”
“有什么法子可救子渊,贤弟尽管说。”
“小弟行医时日不长,医术尚浅,但早年曾在一卷医书上读到过和颜夫子相似的病症。那医书乃神医扁鹊所留,所以小弟想,如果能请到扁鹊为颜夫子诊治,这病兴许还有救。”
“扁鹊之名,赐也有所耳闻,但要找到行踪不定的神医谈何容易。”
我侧首看着颜回晾晒在屋檐下的一根根空白竹简,思忖了片刻,转头对端木赐道:“颜夫子这里就暂且先用药汤调养着,之前小弟听闻扁鹊在晋,我今日回去就差人去晋国替颜夫子打探一番。若能寻访到神医,立马请人送他来曲阜。颜夫子素有贤名在外,想来神医也不会拒绝跑这一趟。”
“若真能请到扁鹊替子渊看病,那是再好不过了。愚兄就先替子渊,拜谢贤弟了!”端木赐两手一抬躬身长揖道。
“先生折煞小弟了。”我连忙俯身把端木赐扶了起来,“小弟此番千里迢迢来到鲁都就是为了能有机会与孔门诸贤坐而问学。今日,能以微薄之力相助颜夫子已是小弟之大幸,先生切莫言谢了。而且小弟这里还有一事不明,想先请教先生。”
“贤弟请讲。”端木赐松开紧蹙的双眉,微笑道。
我一拱手,正色道:“敢问,先生与孔夫子,孰贤?”
端木赐笑而答道:“夫子圣人也,不可以贤论。赐事于夫子,譬如口渴之人饮水于江海,腹满而去,又安知江河之深乎?”
端木赐的回答让我有些吃惊,我以为像他这样有才学的人,总会有几分自傲,哪知他把自己的身量放得如此低。
“先生何以如此谦逊?四年前,先生游说五国,存鲁、乱齐、破吴,艾陵之战后,天下格局皆因先生之言而变。两年前,先生事于卫国,吴人图谋不轨扣压卫侯,也是先生说服吴太宰,使卫侯安全归国。子黯更听说,先生如今还欲往齐国说服齐侯归还原来属于鲁国的“成地”。先生之才,举世皆知。可先生却将自己比做饮水之人,将孔夫子比作深不见底的江河,小弟实不知孔夫子之能,究竟胜在何处?”
端木赐听完我的一席话笑而不答,他转身从屋内抱出一卷苇席铺在了小院中央:“贤弟请坐。”说着自己脱去鞋履在苇席上跪坐了下来。我颔首一礼也在他面前落座。
“赐与夫子之能,譬诸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2)”
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我将端木赐的话在脑中细思了一遍,疑问道:“先生的意思是,子黯不识夫子之能,是因自身境界不高,又不未得其门而入的原因?”
“愚兄随侍夫子已有二十余年,亦不敢称自己已经得门而入。这天下唯子渊一人最能体悟夫子的境界。”
端木赐的谦虚再一次令我惊叹。
“颜夫子亦贤于先生?”我问。
“然,赐闻一知二,子渊闻一知十,赐弗如子渊。”端木赐转头望向木屋。
如果说,夫子敬慕的是孔丘,那我敬慕的便是他端木赐。虽然他金冠华衣的样子和我少时脑中幻想的翩翩儒生模样相去甚远,但他的才能,他这些年做的每一件事,都让我发自内心地敬佩他。可他在孔丘面前居然把自己摆得那么低,我仰望着他,他却仰望着孔丘。在那数仞宫墙之内,在我不得其门而入的那个世界里,到底有怎样伟大的存在?
因为端木赐的话,我的心里忽地燃起了一簇火苗——我要见孔丘,我要一探那宫墙之内不为世人所知的世界!
“小弟愿往夫子门下求学,望先生为荐。”我俯身朝端木赐叩首长拜。
备注(1)“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出自《论语·雍也》。欺:欺骗。罔:愚弄。
(2)原文出自《论语·子张》




竹书谣 第224章 孔门问学(二)
端木赐答应三日后替我和“义兄”引荐孔丘,更道孔丘门下现有几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弟子都颇具才能,到时还可与我辩论探讨一番。
我当下大喜,再次作揖拜谢。
接着,我与端木赐说起了蔡夫子,说起了我幼年时听到的关于他们的故事,而他也禁不住我的央求同我说了许多当年他们跟随孔丘周游列国的事。
半个时辰后,四儿和五月阳拎着麻布包好的草药回来了。我让她们二人打水、切药,自己则把药汤的煎制方法和药粥的煮法同颜回之妻细细地演示了一番。
之后,昏迷了许久的颜回终于醒了。我趁机在他嘴里放了几根参须,又喂他吃了几口药粥,喝了几口药汤。
很快,颜回又一次昏睡了过去。但这时,他的脸色较之前缓和了许多,脉息也有了起色。
日落时分,我与端木赐告别了颜家母子,两人相约三日后在他的府邸见面。
回到家时,哺时早已经过了。但小院里,无恤、阿鱼、鱼妇,还有剑士首都还在等着我们一起开饭。今天是我和无恤到鲁国后的第一天,鱼妇准备的晚食出奇丰富,阿鱼特地从外面的酒馆买了两大坛桂酒,说要补上他欠我和无恤的一顿喜酒。
阿鱼杀起人来干净利落,哪知酒量、酒品却比鱼妇还要差。三碗桂酒下肚,他的舌头就开始打结了,等到第五碗,整个人就癫开了。他平日里和无恤说话总是恭恭敬敬的,可这会儿借着酒劲居然一手抱着酒坛,一手勾着无恤的脖子死活要同他拼酒。
鱼妇被他的举动吓得魂飞九天,无恤倒是一点没有在意,随手拎起一只酒坛就往阿鱼的坛子上撞去。
两个男人拎着酒坛仰头大口大口地喝着酒,我和四儿拿竹箸敲着食案一个劲地鬼叫助威。
最后,“嚣张”的阿鱼咕咚一声四仰八叉地躺在了地上。须臾,便打起了如雷的呼噜。
无恤放下酒坛笑着对鱼妇挥了挥手:“扶他下去吧,晚上好好照顾着。”
“诺!”鱼妇磕了个头,赶忙去扶阿鱼。
“我去帮她。”四儿看了我一眼,和剑士首一起帮忙鱼妇把不醒人事的阿鱼抬了下去。
“你还好吗?”我走到无恤身边,掏出绢帕替他擦了擦脸上残余的酒液。
离开晋国久了,他越来越不像新绛城里那个恭谦识礼,进退有度的赵无恤。他喝酒的样子像个浪迹天涯的游侠儿,又像个快意恩仇的剑客,他层层面具之下,到底藏了一颗怎样的心?
“不好,头好晕。”无恤嘴角一勾,两只手往我肩上一放,整个人半扑了上来。
“好重——”我被他压得连退了好几步才勉强站定身形,“你又闹我,你根本没醉……”
“谁说我没醉,你闻闻。”他笑着抬起头在我鼻尖轻咬了一口,“有桂酒香吗?我可喝了半坛子。”
“熏死了,酒鬼。”我笑着转过身子,把他的两只手往自己脖子上一圈,“走,我带你去睡觉!”
“好啊!”无恤把下巴靠在我肩上慢慢地随我往寝卧走去,“今天你见到颜回,也见到端木赐了?”他在我耳边呢喃。
“嗯,颜回命不久矣,端木赐答应三日后帮你我引荐孔丘。红云儿,你说孔丘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如果真的那么贤德有才,为什么各国君主都不用他?”
“他的那些主张只有国君会感兴趣,可放眼天下,又有哪个国君有能力推行他这一套礼乐治国的主张。他就像是卖鱼的人,他卖的鱼,爱吃的就那么几个人,可偏偏这些人又买不起,所以他才会处处不得志。”
“如果你是晋侯,你会用他的方法治国吗?”我打开房门,弯下腰半背着无恤进了寝卧。
无恤知道我背不动他,坏笑着故意把身子又往下垂了垂:“不知道,他的治国之法我没深究过。不过,如果我是晋侯我更愿意用管仲、晏婴这样的人,端木赐也不错。”
“孔丘最高只坐到了鲁国大司寇的位置,端木赐是不是还做过卫相啊?”
“丫头不讲他们了,讲讲我们吧?”
“我们?”我费劲全身力气终于把无恤“背”到了床榻前。
“这院子里只有三间寝居……”无恤轻笑一声搂着我的脖子翻身往床榻上倒去。
“我晚上同四儿一起睡。”我掰开他搂在我肩颈的手,从他身上翻了下来。
“四儿同鱼妇一间,阿鱼同首一间,你同我一间。而且,今晚我突然不想睡地上了。”无恤躺在床榻上,闭上眼睛喃喃道。
“你居然被半坛桂酒就灌醉了。”我看着无恤红通通的耳朵,呵呵笑开了。自从无邪走后,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同我睡在一间屋子里,可只有今天才借着酒醉同我说,自己要睡床榻。
“床让给你吧,今天换我睡地上。”我笑着拍了拍他的手,打算从床榻里面爬出去。
“你总不记得我说过的话。”无恤闭着眼睛,长手一伸就把我揽到了胸前,“今晚就这么睡吧!”
我枕着他的胸膛,心扑通扑通一阵狂跳。
就这么睡……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
我的脸一阵阵地发烫,背后,无恤的手正沿着我的脊背有一下,没一下的上下轻抚着。我开始疯狂地在脑子里搜寻着从小到大听到的那些荤段子,努力回忆着少时在野地里不小心撞见的那些画面。柏妇原说等我长大以后就告诉我男女之事,可她后来也没说啊!婢子们口中的***好,到底要怎样做呢?
“无恤……”我抓着无恤胸前的衣服,轻唤了一声。
“嗯?”他含糊地应了一声。
我要问吗?可是问什么呢?我的脸越来越烫,心跳得几乎要从胸腔里蹦出来。
我把身子稍稍往上挪了两寸,双目平视之处便是他修长的脖颈和发红的耳朵。
我吻上了他的脖子,一路轻轻地移到了他的耳朵。上一次,他也是这样做的,这样不会错吧?
“阿拾,你在干吗?”无恤捂着耳朵,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
我努力平息自己凌乱的呼吸,看着他小声道:“你不是说,今晚要同我一起睡吗?我以为……”
无恤仰头重重地叹了一声气,而后双手一合捧起了我的脸:“你到底在想什么?谁教你这么做的?”
“将军府的婢女们,她们遇上了喜欢的人就会出去过一夜。”我不敢看无恤的眼睛,只能垂下眼眸盯着他的下巴。
“婢女们教你的?我以为你有教习嬷嬷?”
“嬷嬷不教这些,夫子也不教这些。怎么了?我做错了吗?”我抓着无恤的手,脑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女人绝艳的面庞。他曾经的那些女人,应该比我懂得多吧!
“你看着我,我要你记住我的话。”无恤察觉到我的气馁和悲伤,微微地抬起了我的脸,“那些婢子都是奴隶、庶民,你和她们不一样。”
“不,我和她们一样。”
“起码在我心里,你和任何人都不一样。你忘了我在山上小屋里同你说的?我要娶你,我要堂堂正正地拥有你,你会是我的妻,我孩子的母亲。我们是要行婚礼,喝合巹酒的,你怎能这样夜奔于我?”
“我……”
“这桂酒太醉人,今晚是我喝多了,不怪你。我还是和前几日一样,睡地上就好。”无恤翻身下床,我急忙扯住了他:“不,我们就这样睡吧。”
“女人,我可不是圣人。你先睡吧,我出去吹吹风。”无恤苦笑了一声,起身走了出去。
他生气了吗?我仰面躺在床榻上,房梁上的阴影因烛火的摇动不断地变幻着。
无恤说的我何尝不知,无媒无聘奔于男子的女人,地位比侍妾还不如。可等我们回了晋国,他做了赵世子,我入了太史府,我便连夜奔于他的资格也没有了。
对赵鞅来说,他要的是一个待在太史背后处处维护赵家的神子,而世子妇的名分是要留给那些拥有强大家族后盾的女人的。就像伯鲁娶了智氏女,智颜娶了魏氏女,卿族世子娶公室女、王室女为妇也不在少数。我一个来历不明,无父无母的庶民女子,如何能做他的正妻,未来赵氏的主母?在现实面前,美梦总是要醒的,为什么连我都懂的道理,他却不懂了呢?
我转身将自己蜷缩在床榻的里侧,过了许久,当我疲累到极点时,无恤开门走了进来。他冰凉的手环上我的腰,一声若有似无的叹息从我头顶拂过。我没有动,他也没有动,我们就这样相互依偎着度过了这个晚上。
三天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这一日,我和无恤沐浴更衣后,戴上方巾、穿上儒服去了端木赐在曲阜的府邸。
1...8485868788...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