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刘芳亮和袁宗第的大名,穿越之前通过影视小说,朱由崧就听说过,黄河边上的几战也亲眼目睹过他们的身手,这样的忠勇之将跟着李自成实在是埋汰了,杀了更是可惜,因此朱由崧传下了这样的旨意。
一时间明军万箭齐发,遂发枪枪响如爆豆。
跟着刘芳亮和袁宗第冲锋的大顺军将纷纷落马……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12章 李自成突围(4)
刘芳亮和袁宗第不愧是两员虎将,面对如雨的流矢和枪弹,全然不顾,面无惧色,把大刀抡圆了,奋勇冲杀。
飞向他们的箭矢纷纷坠落,至于说飞向他们的枪弹,则是没有,否则五百支遂发枪对着他们一齐射击,任凭他们有天大的能耐,也躲不过这冒烟儿的家伙。
战马飞驰,眨眼之间,弓箭对二将失去了作用,李全和赵甫飞马而出,李全冲向刘芳亮,赵甫则直取袁宗第。
李全的武艺是不错,马上步下都有俩下子,手中一口腰刀寒光闪烁。但是分给谁比,跟刘芳亮比他只能甘拜下风,也别说是他,就是他的原主人郑鸿逵也不是刘芳亮的对手。
刘芳亮身为李自成的左制营大将军,掌中一口大刀上下翻飞,力猛刀沉,有万夫不当之勇。
因此二人没战三合李全就招架不住了。
柳春红拍马舞剑来助丈夫一臂之力,二人双战刘芳亮。但是她的能耐跟贺宣娇一样,主要是在水里,在岸上打斗,她的本事还不如李全。
因此,这夫妇二人也抵不住一个刘芳亮,胜负一时立分。这时贺宣娇拍马舞剑冲了上去,三个人战住刘芳亮,这还勉强能凑和一阵,一时四将杀的难解难分。
那边的赵甫大战袁宗第,这赵甫也是去年朱由崧钦点的九名武进士之一,武艺不是一般的高,现为朱由崧火枪营统领。
袁宗弟的一口大铁刀,舞的像云片一样,二人大战了十多个回合,赵甫不敌拨马便败。
朱由崧要亲自出马,马金花道:“陛下乃万金之躯,不可轻动,区区一个流贼,待臣妾降他。”
言毕马金花摘下白杆枪,催马摇枪,让过赵甫,拦住袁宗第厮杀起来。
朱由松一看也好,就让武状元和袁宗第比一比,看看谁高谁低。
这时明军和大顺军都没有闲着,数不清的明军将士已经将大顺军分割包围,双方混战在一处,这些凡夫俗子的混战现在朱由崧都懒得细看。
那边三员将战不下一个刘芳亮,刘芳亮力敌三将,毫无惧色,越战越勇。
赵甫技不如人打了败仗觉得脸上无光,暗骂自己无用,连一个贼将都打不赢还他妈的武进士,陛下看着呢,太丢人了,如何有脸去见陛下!
恼怒之余,他见三将战不下刘芳亮,一拨马也加入了战群,来了个四打一。四个打一个,一时也是难分上下。
朱由崧看得欢喜,这边马金花和袁宗第二人刀来枪往杀在一处,斗了个难解难分,眨眼间二十个回合过去了,不分上下。
朱由崧一看,马金花这五武艺比赵甫强得多,毕竟是武状元。袁宗弟更是不含糊,掌中刀神出鬼没,呼呼刮风,看这意思,二人短时间内难分伯仲。
朱由崧看他们打斗,简直是一种享受,一边看心里一边高兴,朕身边正缺少这样的骁勇之将,要是能收降他们俩为朕所用,则是我大明之福。
朱由崧对这二将有好感,绝不是空想,历史上的刘方亮和袁宗第在李自成死后,他们联合大明,坚持抗清数年之久,给满清鞑子以沉重的打击。
不过那时的大明已经不是这副躯体的原主人了,而是什么唐王鲁王和永历帝等。
但这表明,民族危亡时刻,他们还是心向大明的,从这一点来说二将仍不失为民族英雄,既有争取的价值,又有争取的可能。
朱由崧正想这些的时候,二将已经分出了胜负。
马金花一看不能取胜,虚晃一枪拨马就跑,袁宗第知道这是朱由崧的女人,纵马就追。
朱由崧看出来了,马金花要用败中取胜的招数,果然没跑出几步,马金花挂好大枪悄悄地取出了弓箭冷不丁一回头,嗖的一箭射了出来。
袁宗第身为大将久经沙场,经验丰富,马金花这一败他就加了小心,跟刚才赵甫不同,因为对方招数没有散乱,看马金花猛然一回头就知道她要对自己用招了,果然眼前寒光一闪,恶风不善,耳聪目明的袁宗第赶紧来了金刚贴板桥,往马背上一仰趟,这支箭便落空了。
此时战马并没有停下,袁宗第在马上坐起来时便追到马金花身后,马金花再想放第二箭已经来不及了,好难缠的贼将!
她只好把弓箭收好,抄起大枪再战袁宗第。几合过去了,又是个势均力敌。
袁宗第更佩服马金花的武艺,这昏君是从哪里寻来的,长得这么漂亮,武艺还这么高,真是人间的绝品!一般的招数赢不了她,干脆一鞭把她拍死就得了。
想到这里,袁宗第一刀砍出,利用马金花架挡大刀的工夫,袁宗第腾出一只手,从背后鹿皮套里把十二节铁鞭就抽出来,高举到空中,大喝一声:“贱人,着家伙!”鞭带风声对着马金花的脑袋就砸了下来。
这一招刀里加鞭,是袁宗第的绝招,百发百中。
此时的马金花刚把大刀封出去,感觉到头顶鞭砸下来,但想躲根本不可能,想用枪架档更是来不及,砸中脑浆迸裂是必然的,瞬间她把美丽的二目一闭,暗道完了,想喊陛下快来救臣妾都来不及,只有等死。
“当啷!”火星四溅。
这时马金花就听到头顶一声金属的鸣响,可能是自己脑袋被砸漏了,这难道就是死亡的感觉,但没有任何的痛苦也?而且身上什么部件都照旧?
疑惑之间战马已经跑出好几部远,睁眼眼睛,马金花愣住了,朱由崧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近前,手提宝剑冲她一笑,“爱妃,你没事吧。”
马金花这才知道,关键时刻朱由崧用宝剑把袁宗第的这一鞭封出去了,头顶上那声金属的交鸣铁鞭砸到宝剑发出来了,根本没她什么事儿,马金花惊得瞪大眼睛对朱由崧摇了摇头,觉得简直跟做梦一样。
再看袁宗第被朱由崧一剑把铁鞭弹起多高,他瞬间觉得一股不可抗拒的猛力把他的手腕给颠起来,手中的铁鞭差点撒手。妈的,这个贱人脑袋有这么硬?
惊愕之余,袁宗第的烈马后退了数步,仔细观看,袁宗第这才看清楚,眼前多出一人一骑,二人杀得太投入了,朱由崧什么时候来的,袁宗第和马金花一样,毫无察觉。接下来袁宗第惊叹朱由崧的剑力了,都说这个昏君武艺冠绝天下,看来此言非虚。
朱由崧看他发愣,呵呵一笑,“袁汉举,朕有好生之德爱惜你这身武艺,不忍加害,不然你早就被朕的火枪打成筛子了,还不束手就擒,还要让朕费事吗?”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13章 李自成突围(5)
“想让某家投降,简直是痴心妄想,昏君看刀!”
袁宗第听了朱由崧的话,勃然大怒,崔马伦刀直取朱由崧,马到刀到力劈华山,对着朱由崧连人带马就是一刀。
本来朱由崧往旁边一拨马,就能轻而易举的躲过这一刀,但是朱由松没这么做,而是站在那里任凭大刀砍下来,岿然不动。
不是朱由崧在装逼,而是他打算一招制敌,不想再跟他纠缠下去,因此来了一招险的。
当朱由崧瞳孔之中有刀光闪过的时候,朱由崧往旁边轻轻一偏头,他之所以这个时候才采取措施,是因为此时对方已经不可能再变招了,否则躲的过早,对于袁宗第这样的高手,收招换式是瞬间的事情,到时候朱由崧还得麻烦。
这个动作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快如闪电,否则难以躲开这力足劲猛快如疾风的一刀。
然而,朱由崧的脑袋和上半身躲过去了,但是下半身和战马还没躲过去,如果被这一刀砍上照样得倒霉。
不过此时朱由崧的宝剑就到了,斜着往上一顺,发出刺耳的鸣响。
直上直下砍下来的大刀被宝剑这么斜着一顺,刀锋就改变了方向,从朱由崧的左臂膀处就偏过去啦,当然也没伤着战马。
这一招儿在外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换成是别人,也就是所谓的行家里手吧,大刀劈下来了,要躲就躲,要挡就挡,哪有这么干的?
上半身躲开了,再用宝剑往外顺大刀,显得既费事又拖泥带水,还险象环生,万一躲不利索,或者用宝剑往外顺不利索,那后果都不堪设想。
旁边的马金花看的也提心吊胆,暗自埋怨,这一刀陛下怎么能如此轻敌?
就连袁宗第本人也没看明白,一时暗道,都说这个昏君武艺冠绝天下,无人能出其右者,论单挑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和关宁铁骑军中最厉害的祖二疯子均不是他的对手,可是自己这如此简单的一刀,他处理的怎么这么低级没有水平?
其实朱由崧这一招的含金量完全是在后面,可以说根本没有人看得懂,前面的半招只多是个表面,奥妙全在后半招。
就在袁宗第疑惑,怀疑朱由崧的时候,朱由崧拿剑的手腕轻轻一翻,宝剑便压住了刀杆,然后朱由崧的手腕用力往前一推。
一道寒光刷啦顺着刀杆就滑了过来,快如闪电,这一招又叫顺水推舟,剑锋逼近的当然是袁宗第拿刀的双手。
袁宗第做梦没想到朱由崧来了这一招儿,令他防不胜防,躲没处躲,挡也没有东西可挡,朱由崧这是要他的双手啊!
袁宗第这才知道厉害,吓得他双手一松,手中的大刀当啷一声坠落尘埃,朱由崧这一剑才推空。
其实朱由崧这一招的目的就是逼他撒手扔刀,要把真把他的双手给削下来了,还不如一剑杀了他,还费那事干嘛?就算他投降归顺了朱由崧,一个双手都没的高级残废能干什么呢?
袁宗第刚把大刀扔了,朱由崧的剑又回来了,正压在袁宗第的脖子上,吓的袁宗第身子一震。
“下去吧!”
紧接着朱由崧一翻手腕啪的一剑,剑背正抽到袁宗第的后背上,袁宗第真听话,在马上再也坐不住啦,扑通一声栽下马来。
“绑!”朱由崧用剑逼住他,十几个锦衣卫的大汉将军冲过来,七手八脚的把袁宗第捆了个结结实实,然后给押下去啦。
旁边的马金花这才恍然大悟了,这一招顺手推舟使的绝对是高水平。话又说回来了,对袁宗第这样的勇武之将,一般的招数根本赢不了他,就得用这样的险招。陛下出手果然不同凡响,那么厉害的袁宗第,在陛下马前也没走过两合,这还是陛下手下留情,把他活擒了。要想宰他,简直是易如反掌。
活擒了袁宗第之后,朱由崧一看,那边还在打着呢,刘芳亮力敌四将,仍然没有输。
朱由崧一想算了,别再让这四员将白费力气啦,于是喊了一声:“尔等给朕退下,把这厮交给朕啦!”
李全,柳春红,贺宣娇和赵甫,此时全都嘘嘘带喘浑身是汗,听到朱由崧的喊声,拨马撤了下来,把刘芳亮扔在了那里。
此时的刘芳亮累的也不轻,都说好汉难敌四手,他今天敌的是八只手,而且这八只手哪一只都不是寻常人的手。
因此他坐在马上呼哧呼哧的直喘。
这时朱由崧冲他龇牙一乐,“刘芳亮,实时务者为俊杰,下马就擒吧,免你一死,朕还可以让你官复原职,袁宗第已经被镇朕擒住了。”
刘芳亮一看果然不妙,他看见袁宗第已经被明军五花大绑的带走了,再看他们带来的一万人马,死伤遍地,其余的全都被包围啦,战斗圈子明显在缩小,全军覆没只是个时间问题。
也不知陛下他们突围成功了没有,顾不得那么多啦,能撑几时算几时,某也算对得起陛下啦!
想到这里刘芳亮抖擞精神,催马伦刀直奔朱由崧,“某家誓死不降,昏君看刀!”
“降与不降,不要下那么早的结论嘛。”朱由崧一边和他打一边拿话对付他。
三合之后朱由崧咔嚓一剑,把刘芳亮的头盔砍落,刘方亮自知不敌,拨马便败,往另一个方向杀去。
他的意思是,自己技不如人,杀不了昏君朱由崧,但可以杀其他人,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直到自己杀不动了战死为止!
但是他想的挺好,刚跑出去十多米远,朱由崧也没追他,冷笑着把宝剑还匣,把弓箭取出来了,张弓搭箭,开一弓如满月,嗖的一声,这只箭破空而出。
没跑出三十米的刘芳亮应声落马。
由于天黑战场又乱,朱由崧身边的兵将,不少人都没看清楚,还认为刘芳亮被射死了。
直到朱由崧轻喝一声,“给朕绑啦!”
十几名锦衣卫的大汉将军这才冲了过去,刘方亮居然没受什么伤,只是从马上掉下来,脸抢破了层皮。
再看他骑的那匹马,倒在血迫之中,脖子上插着长长的一支箭。
地上的刘芳亮,还没挣扎起来,便被按住捆了个结结实实。
两员主将被活擒,不少大顺军将死伤遍地,剩下的大顺军被明军困住,冲杀无力,军心大散,群龙无首,不想死的纷纷弃械投降。
这时朱由崧身边的李全一指洛阳城方向,“陛下快看,城中起火啦!”
朱由崧抬头一看,洛阳城果然火光冲天,映红了夜空,此时远处的喊杀声仍然惊天动。
朱由崧一愣,偷营劫寨的大顺军已经消停了,哪里还在厮杀?这时有人来报,朱由崧闻报之后,哈哈一笑,“声东击西,李自成的计策不错啊!”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14章 李自成突围(6)
这时南营的副将袁枢和北营的副将张环二将奉了主将陈潜夫和马万年之命,各自带着一支人马前来勤王,三更天这边如此大的动静也惊动了他们,得报之后才知道有人偷营劫寨,他们担心陛下的安危,两员主将立即行动,各自抽一支人马让副将亲自带队前来勤王,二将来到时,这边的战斗基本上结束了,但是西城交战正酣。
二将过来给朱由崧施礼,朱由崧立即判明了李自成的意图,一看二将来的正好,立即传旨让二将带着本部人马赶赴支援西城,朱由崧知道这是李自成的声东击西之计,用兵的重点肯定是在西城,他们突围肯定是往陕州方向逃走。
这时城中肯定空虚,朱由崧立即传旨,南营和北营以及东营集合将士立即攻城,这是临时决定,四更天时左右,包围洛阳的三面人马立即行动起来。
同时明军将士也纳闷了,这个李自成今晚的行事有些离谱了,刚困住他们还不到一天,便要弃城突围逃走,既然不想坚守城池与明军决一死战,为何不早些望风而逃?这李自成行事真是令人难以捉摸,一时间这些将官怎么想的都有。
朱由崧先打发走了二将,将营中的事务暂时交给大太监李国辅、李全、柳春红和方东旭等将打理,这便清扫战场和看押俘虏的事儿,具体的攻城任务交给了马金花和贺宣娇,但他不放心西城,亲自带一支人马往西城而来,随行护驾除了五千马队之外,还有赵甫的五百火枪营。
朱由崧绕走南城赶往西城,刚离开东城,三面攻城的队伍便呐喊着向洛阳城扑来,无数的火把加上城中的大火将整个天空都照红了。
朱由崧一边往西城飞驰,一边想,进城的时候屠城,临走的时候放火烧城,大顺军的行径跟土匪没什么区别,单从这件事来看,他李自成就不会成功。看看他在北京都干了些什么,军纪不严,拷官助饷,纵兵抢劫,滥施酷刑,失去了民心。
现在他又在洛阳干了些什么,先屠城后放火,李自成领导的说是农民军好听些,其实就一帮参差不齐的乌合之众,崇祯帝称他们为贼并没有冤枉他们,当初被逼逃出北京的时候放火,现在在洛阳出逃时仍然放火,贼人行径无处不伴随着他们,他李自成不败谁败?!
退一步说,如果没有吴三桂,还会有张三桂李三桂等什么的三桂,另外如果当年的一片石之战大顺军胜了,鞑子没能入关,还会有一片砖之战一片池之战的战败等等,鞑子照样能够入关,也就是说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其中蕴含着必然的历史趋势,即李自成的江山必然难坐长久。
自古以来就是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因此才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得民心,即便是靠一时的兵强马将侥幸得了天下,这江山也难坐长久,历史上这样的佐证数不胜数,那些短命的王朝大抵都是如此,他李自成再有能耐也跳不出这样的规律。
朱由崧一边跑,一边在马上胡思乱想。
视线暂时转到西城。
李自成之所以让最后的出城的军队放火,当然有他的想法,一是就这么走不了能便了朱由崧,给他留下一片废墟,这跟当年多尔滚和汉奸吴三桂率领鞑子把李自军赶出北京时,李自成的心态一模一样。第二这也是他的一种突围战略,那就是这一去就不复返了,不给自己留后路,断了手下兵将包括他自己的念想,只有往前舍死杀敌突围一条路,这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成功便成仁。
从这一点看,他李自成仍不失为战略家或军事家的称号。
西城大开,四万大军倾城而出,马队在前,步卒垫后,粮草辎重等在中间,像开闸泄洪一样向西城的明营杀来。
在前面开道的便是两员大将李过和田见秀,负责断后的大将是高一功和刘体纯,李自成左侧的大将是李来亨,右侧的大将是白鸣鹤,李自成和牛金星,宋献策被保护在当中。卫队长双喜手提双刀,带着护驾的甲衣卫士紧随李自成左右。
与东营的大顺军偷营劫寨时的情形不同,李自成的大队人马刚冲过护城河百十米的样子,明营之中就有了动静,无数的火把突然亮起来了,数不清的弓箭手对着汹涌而来的大顺军开弓放箭了。
这是因为城东的朱由崧为了让偷营劫寨者上当,得报之后传旨把弓箭这一道重要的防御工序给撤了,而西城则不同。三员主将是慧梅慧英和张耐,他们领旨之后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害怕敌人今晚来偷营,他们三个决定亲自带兵巡营,但又不能彻夜不睡觉,只好以三更天为界,将这一晚上分为上半夜和下半夜,张耐夫妇负责前半夜,而慧梅负责后半夜。
张耐夫妇前半夜亲自巡了两次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到了三更天本该让慧梅来接替,但是夫妇二人考虑到慧梅虽然是他们的干妹妹,但已经今非昔比了,现在是朱由崧的爱妃,地位天壤之别了,他们夫妇打算轮流巡营后半夜,一直撑到天亮算了,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就不打扰慧梅休息了。
正这时,东城传来震天的喊杀声,他们便知道东城肯定出事了,赶紧派人前去打探,时间不大报事的回来了,东营果然有人偷营劫寨,他们再考虑要不要汇报慧梅抽调人手去支持东营勤王的时候,又有人来报,西城门悄悄开了,无数的大顺军出城了也没有火把,看样子也来偷营劫寨了。
同时两个方向偷营,这有点出乎意料,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夫妇二人立即集合人马,并给慧梅送信,这事不敢隐瞒了。
正时,大顺军突然号叫着就杀了过来,夫妇二人便指挥着手下燃火把,放箭!
一时间,箭如飞蝗,布满了夜空。冲在前面的大顺军将士纷纷落马,成排成批地往下倒……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15章 李自成突围(7)
从某方面说,在冷兵器时代,最厉害的不是大炮,因为它们的射程,爆炸威力都非常有限。当然也不是连发容易炸膛的火枪,而是弓箭。
这玩意儿造价低廉,杀伤力却是惊人的。射程也不算太近,单发的冷箭百步之外就能取敌将性命,乱箭齐发威力更是惊人,无孔不入,就连盾牌都无法有效的防御,相传玉面寒枪罗成,杨家将的后人、著名抗金英雄杨再兴等就是死在乱箭之下的。
这些人武艺高强得在万军中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最后却栽在弓箭之下,正所谓大将军不畏万马千军,只怕寸铁。
明军万箭齐发,一时间流矢如雨,如无数条毒蛇在夜空乱穿,无孔不入,冲在前面的大顺军将中箭落马者不计其数。
有的连人带马被射成了刺猬,有的被乱箭穿身,还有的战马中箭倒地,栽于马下,然后被马踏如泥。
一时间拉弓射箭的声音,大顺军中箭落马的声音,惨叫声,奔跑声,战马的嘶鸣声,乱成了一团糟。
但是大顺军的勇武不是徒有虚名的,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攻下北京,逼得崇祯大帝在煤山自己把自己吊在一颗歪脖子树上了却残生。也不会在一片石之战中,逼得吴三桂只有屈膝向鞑子求援。
更不用说,李自成现在玩了一周招,断绝了他们的后路,令他们只有舍死忘生不顾一切的往前冲。
因此这些大顺军将个个悍不畏死,前面的一批倒下,后面的紧接着补充上来,后面的踩踏着前面同伴的尸体和献血继续往前冲杀。
这时两员主将脱颖而出,舞动手中的兵器,上护其身下护其马,飞向他们的箭矢纷纷坠落。在二将的带动下,明军的弓箭由于距离不断拉近,很快失去了作用。越过壕沟,大顺军一鼓作气冲进了明军的大营。
慧英和张耐命令弓箭手撤下,带着兵将迎着大顺军冲杀过来,双方就在营中展开了近身白刃格斗。
李过号称一只虎,把手中的大刀舞动如飞,真的好似下山的猛虎一般,田见秀平时沉默寡言,长的文质彬彬,但打起仗来也是个不要命的主。
这二将发起威风来无人能敌,冲杀过来的明军将士纷纷落马,死伤遍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