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慧英慧梅话音刚落,身后的三千人异口同声,“弘光大帝,恩泽如天,优待俘虏,不杀降将,对我们恩深似海。”
“给我放箭,开炮!”宋献策,高一功,刘芳亮听到这里怒不可遏了。
无数的弓箭手拉开弓箭,对准他们,城头炮营的将士们也拿着火把准备点火了。
“高叔,刘叔,宋叔,要打也等我们把话说完!”慧英,慧梅和张耐面无惧色,边说边往前走,好像怕他们听不清楚一样,身后的三千人谁也没有后退半步,反而跟着慧英慧梅张耐往关前走来。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05章 智取虎牢关(4)(二更)
“谁是你的叔,有屁快放!”刘芳亮和高一功纷纷怒骂。
“我们这次来是为救你们的,本来我们的陛下要架大炮强行攻城,150门大炮10万人马,小小的虎牢关能架得住吗,届时必然是关毁人亡,虽然我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尽管我们归顺了大明朝廷,我们一已是仇敌了也不能无情无义,因此我们主动请缨来救各位,我们不敢奉劝各位投降朝廷,然而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归顺大明,是唯一的出路,大明三百年了,岂是谁想推翻就能推翻的了的?自古以来的农民起义有几个有好下场的,从秦时的陈胜吴广到汉末的黄巾军(朱由崧就差没有让他们把太平天国说出来了),哪次不是被血腥镇压下去?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大明朝廷是有道的明君,我们没必要造他的反,只要愿意投降,陛下说了一律赦免,不管以前有多大的罪过,全都一笔勾消,以前是官的还当官,是兵的还当兵,不乐意从戎的,可以到地方衙门领钱领粮,回乡务农从商,安居乐业,就是父皇和母后来降,陛下也说了,全都一视同仁,数年前洛阳的福禄宴之事,陛下说他早就忘怀了,请你们不要有任何的顾虑。”
面对骂声,慧英慧梅和张耐全然不顾,仍然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讲。
三千人跟着慧英慧梅和张耐已经来到了关下,跟守关的兵将们,各自找熟人也纷纷拉起了家常。
“张兄,老李,这绝对是真的,我们的陛下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们可以作证,优待俘虏,赏罚分明,在下已经升为千总了,王某也进入禁军啦,老张,老黄和小刘都领到钱粮回乡务农去了,兄弟,哥哥,别打了,弘光帝是千古难遇的仁君明主,跟着他混比跟着闯王爷可强多了……”
现在城头上的兵将把拉开的弓箭全都放下了,点火的炮兵也不点了,纷纷探出脑袋,跟城下的人扯上了。
一两个月前,他们还在一起共事,同吃同住,并肩战斗。有的还是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在长期的征战中,同仇敌忾,相互救命,说他们亲如兄弟不为过。
此情此景,令他们弓箭拉不开了,炮也点不响了。
“老李,两个月前你不还是一个旗长吗,怎么现在就成了千总了?”
“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让老王他们弃暗投明啦,马将军说我有功,亲口给升的职。不知是我,你知道老黄吧,一年前,他还是个新兵蛋子,自从归顺朝廷以后,立了两次功,现在已经进入禁军了,还被任命为小旗。像我们这样的还有很多,兄弟,你混的怎么样?”
“哎,别提了,真羡慕你们啊,我们连吃败仗,两个月都没开饷了。”
“兄弟,你缺钱早说呀,我这有刚开的饷银,先给你五两花吧。”说着这位千总从怀里拿出一块银子,仍上了城头。
“谢谢李哥。”
“咱哥俩谁跟谁,还用来这个……”
一时间,城上城下的官兵,称兄道弟,拉起了家常,叙起了旧情,气氛融洽起来。
宋献策此时知道了,这是朱由崧用这一招来瓦解军心,照这样下去,这仗还有个打吗?
刘芳亮和高一功更是暴跳如雷,他不明白朱由崧究竟给这些人灌了什么迷魂汤,这三千人说的难道都是真的?
更使他们费解的是,慧英慧梅和张耐,竟然也死心塌地地跟着朱由崧,说是来忏悔,来救他们,分明是来劝降来挖墙角的,这是铁了心地要跟李自成和高桂英夫妇作对,现在弄的城头上的兵将有令不行,这还了得!
二人气急败坏,拉出刀剑,咔嚓咔嚓砍翻了好几个,大吼,“放箭,开炮,听到没有?”
杀了几个还真有用,城头上的兵将不得不射箭了,炮营将士们不得不点炮了。
但是他们的箭都往天上射,往空地上射,大炮都往空中瞄,往远处炸,就是不伤人。
慧英慧梅和张耐一看,差不多了,陛下交给他们的任务算是完成了,相互递了个眼色,带着这三千人马,往下就撤,像潮水般退了下来。
这样大顺军的弓箭和炮火大都落空了。
这三千人马刚撤下来,五万大顺军铺天盖地便杀了过来。
其实马金花和贺宣娇早就接到了朱由崧的旨意,这边慧英和慧梅张耐带着三千大顺军的旧部,与关城上的守军叙旧拉感情,那边五万明军已经悄悄地离开了大营往关前而来。
这期间,关城上的大顺军将全被城下这三千人吸引住了,他们只顾跟城下的老相识聊天斜旧了,三员主将刘芳亮,高一功和宋献策只是骂,然后指挥着人马对城下的三千人马开杀,然而城头上兵将不是不听话就是不给力,他们不忍对这些惜日战友们、手无寸铁的兄弟们刀枪相向。
直到这三千人马撤下来时,城头上的军将才发现由远而近滚滚而来的明军,气势汹汹,明显是攻城来了,他们赶紧准备迎战,但为时已晚。
宋献策和刘芳亮、高一功大呼上当,赶紧命令守城兵将做好守城准备,并先让大炮开火,大炮的确也响了。
但是明军也冲过来了,一个冲锋便到关城之下,城上的炮火几乎没发挥多大作用。
城上的大顺军赶紧射箭,往下放石块和滚木,但明军不管这些,冒着如雨的箭矢和石块滚木,竖起云梯就往上爬,同时明军无数的弓箭手往城上射箭以作掩护,撞城车也推到了城门下开始撞城门了。双方的死伤都在增加。
但此时城上的守军兵无斗志,人心涣散,经过刚才的叙旧拉关系,有一部分兵将动摇了,觉得慧英、慧梅和张耐这些人说得不错,弘光大帝心胸如此广阔如此优待俘虏,投降大明落叶归根才是正道,跟着李自成当了这么多年的贼尽管现在他自立为王了,可是他们这些兵将仍然没混出什么名堂,如今一败再败,五万大军,几十门大炮,又有黄河之险,还有他们的大顺王亲自指挥都守不住,这小小的虎牢关仅三万人马,如何能守得住?如果守不住他们就是炮灰,哪有当俘虏划算?
自古以来战争的决胜因素皆不是人多人少,打仗凭借的完全是士气或者叫军心,士气不高,军心不振,再多的兵马也只有吃败仗的份,何况现在军心士气,兵将的多寡,关城上的大顺一头不占。
因此明军一鼓作气便杀上关城……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06章 智取虎牢关(5)
五万明军像决堤之洪,铺天盖地向关城扑来,没出半个小时,便攻上了关城。
关外某处炮营阵地上,李柱石精心部下的六十门红衣大炮没来的及怎么发威,虎牢关的城门便被打开了。
紧接着独目将军马万年和小将张环带着御营禁军的两大王牌之师,尾随而至,从城门处像潮水般涌了进去。
炮营阵地上的李柱石不断的摇头,他意犹未尽,觉得自己没戏了,不能再往城头发射炮弹了,否则就会伤着自己人了。布了半天的炮,他觉得没过瘾,有点白折腾了,心里默默道:“陛下呀,您总是布置的这么周密,这一仗首功又没微臣什么事儿了,现在弹药充足,爷根本不用担心炮弹的事,用大炮开道多威风啊,只有留着以后用啦。”
李柱石心里嘟囔着,命人赶紧把炮拆了,准备进关城。
现在关城内正在混战,刘芳亮和高一功不甘心失败,他们指挥着部下拼死力战,打算把攻进城的大顺军再赶出去。
然而明军将士越来越多,而他们身边的人马越来越少,知道大势已去。
这时宋献策带着亲卫冲过来了,对二将大喊,“关城守不住了,二位将军快走,迟了就来不及了。”
刘芳亮和高一功不再恋战,和宋献策兵合一处,他们俩保着宋献策往外杀,终于带着残兵败将杀出一条血路,弃了关城逃之夭夭。
三员主将一跑,剩下的大顺军将更没主心骨了,群龙无首,纷纷器械投降。
明朝的军队很快占领了虎牢关。
马金花,马万年,贺宣娇和张环带人占领帅府,把帅府彻底打扫干净,作为临时的皇宫行苑,并让禁军警械,然后才把朱由崧等人如众星捧月一般接进虎牢关。
朱由松骑上千里一盏灯,信马由缰进了关城,数百名鲜衣怒马的锦衣卫长刀手在前面开道,李全和柳春红紧随左右,赵甫他们带着五百火枪紧紧跟随。
迎驾的众兵将一个个盔明甲亮,在关门口排列整齐,从关内到关外排出了长长的两队一眼望不到边,个个表情肃然。
朱由崧神情泰然,心中怡然自乐,朕略施小计,这座险关便到手了,虎牢关得的太顺利了,前后不足两个时辰。
大破却月阵,抢渡黄河,智取虎牢关,这几仗一仗比一仗打得漂亮,后世要评什么政治家,军事家自己必然是榜上留名,远的不说,就这几战来说,就是诸葛在世,子牙重生也不过如此吧。
朱由崧心里得瑟着,满面春风。
在去帅府的路上,朱由崧到处可见大顺军被俘虏的将领,成群结队的被明朝的军队押着走。
不少明军将士正在清扫战场,有的掩埋尸体,有的在抬伤员,军医官在救治伤员,不但要治明军将士的伤员,更要治大顺军将士的伤员,因此军医们忙得不亦乐乎。
战后不但要救治自己的伤员,还要救治着敌人的伤员,军医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这是朱由崧战后的一贯作风,当然跟鞑子作战除外。
在朱由崧眼中,战场上他们是敌人,现在他们是伤号,不管他们投不投降,都要进行治疗,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不但挽救了生命,更使很多敌兵敌将感恩戴德,奇迹般归顺了朝廷,并为朱由崧歌功颂德,然后对大明天朝帝国忠心耿耿,这也是朱由崧用人的一种手段,也得到了人们的称颂。
军需处正在忙着报记战攻,统计伤亡及战利品的数字。
回到临时的行苑,小柳是士奉上香茗。
时间不大,李柱石带着炮队进城了,随后御马监掌印太监李国辅带着两万兵马和粮饷给养也进了虎牢关。
傍晚的时候,数字报上来了,此战共歼灭大顺军两万一千余人,其中一万八千人是俘虏,并全都愿意归顺朝廷,继续吃粮当兵,无一例外。
朱由崧非常高兴,让李全配合李国辅整编俘虏,就在虎牢关对俘虏进行消化吸收,给他们三天的时间完成这件事。
所得的刀矛器械,大炮弹药,粮草脏银,马匹牲口,锣鼓帐篷,朱由崧传旨只全部充入军中,按需分配。
此战大顺军只伤亡了三千多人马,而明军将士的伤亡更是微乎其微,不到八百人,对于这样一座险关,这么大一座战场,这样的伤亡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特别是双方的伤亡都这么小,跟兵不血刃差不多。
因此全营将士都在赞颂注朱由崧用兵如神,这一仗也只能这么漂亮了,多亏了慧英慧梅和张耐这些大顺军的降兵降将今天在观城之下尽情表演。
朱由崧当传旨,重赏在关城下往城上仍银子的那位千总,当时的这一幕,朱由崧在关外的某高坡处看得清清楚楚,当时心中就赞成这位是个人才,不但战场能杀敌,而且人前能演戏,这位拉关系叙旧交情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他的带动下,城上城下的军兵有敌对变得融洽,这是扰乱对方的军心,轻而易举的攻破关城的关键所在。
马金花和宣娇都来燕语莺声地为朱由崧歌功颂德,没见到这一战功劳最大的慧英慧梅和张耐,便问身边的大太监李国辅。
小柳是嘴快,“英姐姐和慧姐姐,还有张耐哥好像并不怎么高兴……”
李国辅的大白脸一紧,随后笑得像菊花一样,没说什么。
马金花和贺宣娇赶紧瞪了柳是一眼,聪明伶俐的小柳是又觉得自己口无遮拦了,赶紧闭嘴,下面的话没说出来。
打了这么漂亮的胜仗,立下这么大的功劳,要在平时早慧梅就来向朕邀功了,可是他们三个竟然不怎么高兴,朕得来问问详细。
很快慧英慧梅和张耐被宣到朱由崧近前,三个人跪倒施礼,朱由崧让他们平身,三人谢恩,站得规规矩矩一言不发。
朱由崧打量了他们三个一眼,最后目光落到了慧梅美脸上,慧梅果然没有了往日的娇气和打胜仗长之后的喜气盈盈。
“此战你们三位立下大功一件,朕打算重重地赏你们,说吧,想要什么?”朱由松微笑着看着他们。
“全仗陛下神机妙算,臣等只是微尽绵薄之力,岂敢要什么赏赐?”慧梅带头,三个人异口同声的施礼谦虚道。
朱由崧心中暗笑,他们三个果然不怎么高兴,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朕今天晚上就得弄清楚,不用从小孩子嘴里套实话,也不用让太监和马贺两位美妃为难,朕自有办法,随传旨今晚让慧梅侍寝。
慧梅挤出一丝笑容,略带娇羞地施礼道:“臣妾领旨。”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07章 臣妾不后悔!
当晚激情之后,朱由崧把慧梅搂在怀里,朱由崧突然道:“爱妃你告诉朕,打了胜仗,立了大功劳,为何不高兴啊?”
慧梅小脸儿绯红,长长的睫毛眨了眨,显然有些突兀,“陛下,臣妾哪有啊?”
“好吧,既然你不想说,那朕就替你说出来。朕智取虎牢关,你们是不是认为朕利用了你们与李自成夫妇的特殊感情有些卑鄙,另外你们三个被刘芳亮,高一功和宋矮子骂忘恩负义,触动了你们的良心,你们投降朕现在后悔了。”
朱由崧笑容玩味地看着慧梅说出这样一番话,吓得慧梅颜色更变赶紧跪倒龙塌之前,“陛下息怒,臣妾不敢,臣妾冤枉。”
正是被朱由崧说破了新心机,慧梅反应才这么强烈。
朱由崧知道她不敢承认或者不愿承认,这涉嫌欺君,说重了有杀头之罪,说得轻呢了不至于掉脑袋,但是让朱由崧不高兴,她这一辈子就完了,对于女人,特别是皇上的女人,这无疑是最害怕的事啦!
朱由崧淡然一笑,“爱妃,别怕,朕阅人无数,看人很准的,从来不会有差错,而且今天你们在城下与关城上的大顺军将对话表情,朕看得清清楚楚,不要想欺瞒朕。不过朕不会怪你们,朕知道你们三人从小被李自成夫妇收养,并教授武艺,你们就好比亲骨肉一样,岂能说背叛就能彻底背叛的了?你们有这样的心情,人之常情,这正说明你们良心未泯,有情有义,上天把你们送给朕是朕的造化,这件事你们完全不必太自责,真朕会想办法让你们三个对得起李自成夫妇的,只是今后有什么心事一定要跟朕说,不要自己憋在心里,特别是爱妃你。”
慧梅知道自己的那点小心思,是无论如何也瞒不住陛下啦,她声泪俱下,有悔恨,也有感动,也无奈,朱由崧说得不错,他她的确有良心发现,刘芳亮,高一功,宋献策对他的指责和谩骂,仿佛像刀子一样,戳的她那颗良心未泯的心鲜血淋漓,颤抖不已。
那可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呐,虽然李自成夫妇没有给他们生命,但这十几年来养育了他们,给了他们生活,否则他们早就冻饿而死,然后尸体被狼拉狗拽,他们能如此体面的活到现在吗?在这个乱世还有比这更大的恩情吗?
可是现在他们三个却鬼使神差地背叛了李自成夫妇,说不后悔,那是假的,每每触动良知的时候,他们的心都在滴血,多少次,他们在梦中还梦到了李自成的谆谆教导,和高夫人那慈祥和威严的微笑,醒来后便是自责不已,不知道他们因此而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他们私下里也想过舍弃朱由崧而去,还回去找李自成夫妇,哪怕被杀啦,他们也心甘情愿,不用背负这一世的良心债和千夫所指的骂名。
然而,当他们一想到朱由崧,就又没了勇气。不是惧怕朱由崧的勇武,他们死都不怕还在乎这个吗?
也不是在乎什么大明和大顺,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轻如鸿毛。一个是心仪的男人,另一个则是使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两点也是重如千斤的,令他们难以割舍,三个人心灵上曾经不止一次的挣扎过,摇摆不定过,但最终还是难以抉择。
朱由崧智取虎牢关,从军事上说用得非常成功,然而却触动了他们三个脆弱而敏感的心。
他们不敢表现出来,只有尽情掩饰,然而马金花华和贺宣轿和小柳是都是心细如发之女人,根本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更瞒不过朱由崧这种穿越者三身一体的思维。
慧梅现在知道没必要隐瞒啦,自己的心事全被陛下所看穿,但是陛下对他们的仁爱和宽容无可挑剔,最后她泪水涟涟地对朱由崧道:“陛下,臣妾不后悔。如果再让臣妾选择一次,臣妾还会义无反顾的走这条路,臣妾心甘情愿背负一世的骂名,为了陛下,臣妾什么都愿意做,什么都不在乎了……”
这是爱情与亲情的碰撞,朱由崧也很感动,把她哭花的笑脸,深深的埋在怀中……
三日之后,一万多名大顺军的俘虏,全部编入明军的队伍,重伤号留下来养伤,又留下五千能战斗的部队,交给一名总兵负责,驻守虎牢关,一切安排就绪,朱由崧带着九万大军离开虎牢关兵发洛阳……
李自成和牛金星带着一万人马离开虎牢关,来到了洛阳,一只虎李过和原洛阳的守将刘体纯,白鸣鹤,以及在此养伤的袁宗第等率大军开城迎接,接驾的队伍排出几里地。
看到了李过等人,李自成下马,众将给李自成行君臣大礼,李自成让他们免礼,一眼看到李过身后的袁宗第,过来拉他的手,“汉举,朕见到你真是太高兴啦,伤好了吗?”
汉举是袁宗第的字,这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杀法骁勇,疆场拼杀一口长刀是主要武器,身后背着一根十二节铁鞭,刀里加鞭是他的绝招,这也是一个万马军中能取敌将首级的人物。
李自成称帝后,袁宗第,刘芳亮,李过,高一功,田见秀,这五个人就好比他的五虎上将,五个人的年级官职级别也差不多,袁宗第为右制营将军,后加封为绵侯。
这次跟着李自成出征大明,一路上又立下赫赫战功,最有名的是攻占陕州的时候,他跟明将郑隆芳交手,两军阵前二将大战几十合不分胜败,最后袁宗第刀里加鞭把郑隆芳拍于马下。
那一战明军大败,李自成指挥着大军随后追杀,郑隆芳被袁宗第一鞭打的大口吐血,但仍然坚持战斗。
这时已经没有战马的他又遭遇了李自成,没三合,被李自成的闯王刀劈于马下,主将阵亡群龙无首,大顺军顺利得下了陕州,那一仗袁宗第立了大功。
不幸的是他在原武之战中,被小将张环一箭射于马下,幸亏有护心镜挡了一下子,否则他早死多时了。此后,取出箭以后一直在洛阳养伤,现在已经康复。
见李自成如此关心自己,袁宗第受宠若惊,“托陛下的福,微臣的伤已经好了,又可以为陛下冲锋陷阵了。”
李自成高兴了,带着大军进了洛阳城。
洛阳城原有两万守军,守将是刘体纯和白鸣鹤,现在李过带来了一万,李自成又带来一万,现在洛阳城共有四万人马。
现在洛阳城南边二十里处有一只支三万多人的明军,带领主将是陈潜夫和袁枢,李自成和牛金星商议之后,准备吃掉这支明军,哪知道他们还没起兵,虎牢关失守的消息便传来了,李自成等人大惊失色。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08章 洛阳城困住李自成
李自成不淡定了,三万人马,两员虎将,再加多谋的宋献策,又有大炮,险关,这么快就丢了关城,自己这才离开虎牢关几天呀?
李自成离开虎牢关的确没有几天,满打满算也不过十天,李自成回到洛阳屁股还没暖热,刘芳亮,宋献策,高一功带着残兵败将就败回来了。
这败的也太快了吧?不但李自成觉得不可思议,李自成手下的文武众将也觉得匪夷所思,特别是那些没跟朱由崧交过战的军将,心里犯嘀咕,刘芳亮和高一功一个比一个能打,宋献策头脑里的智谋比星星还多,怎么败得这么惨?皆言弘光大帝英明神武,用兵如神,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看来此言非虚啊!
虎牢关三万大军回来不足一万人马,进城之后,刘芳亮等三人跪在李自成驾前请罪。
李自成面沉似水,讯问他们丢失关城的详细经过,三个人满脸的沮丧,不敢隐瞒,据实回答。
“朱由崧真是诡计多端!”李自成听闻之后忍不住骂道,但是他只骂了这一句便不骂了,因为这一招他当年也对明军用过,那时在潼关南原一战时,他的几万人马被洪承畴等十几万大军围追堵截,自己很多能征惯战的旧部经不起朝廷(指崇祯朝廷)的威逼利诱都投降了,反过来追杀自己,高杰、李成栋和贺人龙等皆是如此,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就对这些曾经的部属今日的降兵降将用了这一招,当时也很奏效,被部下盛赞妙计天成,而现在朱由崧对他的部下用了同样的一招,这也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同样的计策,在自己身上是妙计,怎么在朱由崧身上就成了诡计,连他自己也觉得理屈词穷。
1...143144145146147...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