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弟兄们,撤!”李全一看任务完成的差不多了,才不会和他们硬拼,一声令下,带着柳春红等人撒丫子就跑。
到了河岸边,嘣嘣嘣,扑通扑通扑通,李全等人像鸭子一样全下河了,等刘芳亮的人马追到河边,只有滔滔的黄河水了,李全等人连一个人影儿都没了。
“放箭!”刘芳亮一声令下,数百名弓箭手对着河水,又乱射一通,然后收兵了。
令他们庆幸的是,炮台终于重新夺回来了,王顺等人指挥着四百炮营残余回去继续经营他们的火炮了,而刘芳亮带着人马回去,向他的陛下李自成交旨。
王顺带着几百人刚回到炮营阵地,抬头一看,也不知什么时候,辽阔的河道中排满了大小的战船,黑压压的压浪而来,旗号当然是大名的。
这时李自成旨意下,令他们开炮!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498章 强渡黄河(6)
李自成刚刚派出刘芳亮率五千援兵火速支援炮营,便得到了来自炮营被袭击的报告。
“果然不出朕所料!”这一次,李自成更加笃信朱由崧手下有一支善于潜水的水师,这一次不但要破坏他的战船,更要袭击他的炮营。
刚才他们乱炮齐发,炸毁击沉的只是一些空船,现在他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朱由崧只派这些小战转船而不出动大战船,只来了这一千来人,并不是来挨打送死的。
幸好自己反应敏捷,预料准确,刘芳亮带着五千人已经出发了。这里离炮营并不远,也就是二里地的样子。
李自成透过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来的这些小战船上充其量不过两千人。
以刘芳亮之勇武能干和这五千名精兵,加上炮营原有的一千人马,对付朱由崧来的这些人应该绝对不成问题,只要大炮能响,明军就休想过河!
因此李自成得报后,并不怎么惊慌,反而心里感到安慰并冷笑,“昏君,竟敢用这点小伎俩给朕摆迷魂阵,来这点人马就想破坏朕的炮营,这一次一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大谋士牛金星看李自成面色沉稳,也是摇头晃脑不屑一顾,唯独宋献策,不无担忧。
岸上无数的弓箭手,剑拔弩张一直对着水面,但是在水下破坏他们船只的人始终没有上来一个。
“朱由崧不知道从哪儿聚集了一批奇人异士,在水下能呆这么长时间,简直太不可思议啦,炮营那边是不是再增派些人手?”
宋献策不住的摇头,擅长奇门遁甲,对外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能掐会算的他,此时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的对李自成道。
没等李自成回答,牛金星把嘴一撇道:“陛下,微臣认为根本没那个必要,昏君派来了不过一千多人,陛下出动了五千援军,加上原有的一千人马,炮营肯定万无一失,他们不会得逞的。”
李自成赞同牛金星的看法,点了点头,“要不出朕之所料,明军大批战船马上就会强渡黄河,我们的战船虽然损毁了一部分,岸上一定要加强防守力量,绝对不能让昏君的人马强渡登岸。”
“陛下,快看,明军有动静了!”
李自成话音刚落,身边的卫队长双喜用手一指道。
李自成,宋献策,牛金星等人往河对岸一看,果然,河面上出现了无数的小黑点。
李自成赶紧把单筒望远镜架到了眼上。
这次看清楚了,这些小黑点全是明军的战船,战船在望远镜中渐渐变大。
战船,旗帜,船上大炮,人马甲胄,甚至人的脸面基本上都能看清了,也不知道有多少,布满了整个河面。
他甚至看到了一只大型指挥船上的朱由崧,满身的甲胄,仗剑临风,昂立在船头。身边左右美女如云,兵甲如海。
朱由崧满面春风,谈笑风生,指指戳戳,一副运筹帷幄,志在必得的样子。
身边的美女皆是巾帼风采,而身边的兵将大臣们,则是威武雄壮,众志成城。
李自成暗自咬牙,“昏君,你也太自负了吧?打了几个胜仗,北都找不着了,恐怕你此时没想到吧,你派来的人并没有得手,损失几条破船算什么,你还亲自登船,要强渡黄河,这次一定得让你葬身河底。”
李自成心里正在发狠的时候,牛金星说话了,“陛下料事如神,昏君的人马,果然开始强渡黄河了。这次一定要给他们些厉害尝尝!”
李成点头道:“炮营那边怎么样了?”
有人回答道:“回陛下的话,刘芳亮将军的大军已到,那几个明军吓得屁滚尿流,全都跑到河里去了,我军已经成功夺回了炮台。”
牛金星听了得意地点着头,手掳胡子露出笑容,高一功,田见秀,双喜等人也乐出声来。
李自成更是面带欣慰之色,又看了一只望远镜,李自成道:“传朕的旨意,昏君的船队已经进入了射程,命令炮营瞄准了,给朕狠狠的打,全部把它们击沉!”
有人答应一声,骑着快马到炮营传旨去了。
炮营阵地的指挥台上,指挥使王顺叫嚣,“都给我听着,瞄准了,给我开炮!”
但是好半天没有听到大炮的响动,王顺气的要骂人,你们他妈的聋了还是哑了,本指挥使让你们开炮,难道没有听到?
王顺仔细一看,当兵的拿着火把还在点引火线,但是点了半天就是燃不着。
有的倒是引线燃了,但是大炮半天就是不响,当兵的也不敢爬在炮筒上看是什么情况。
折腾了半天这些炮兵后来才发现,大炮进水了,弹药受潮了,根本打不响。
得报之后的王顺这才知道,肯定是刚才那支明军在大炮上做了手脚,难怪他们一哄而散,但是不管什么原因,此时如果炮打不响,他的陛下李自成非要他的命不可,由于时间紧迫,他们夺回炮台,也没来得及检查,这可太要命了!
眼看河中明军的船只越来越大,离这边的河岸越来越近,王顺急的额上青筋暴起,眼角瞪裂,鼻子尖儿上冒汗,对手下骂道:“操你娘,还愣着干什么?给老子赶紧重新神装弹药,快,昏君的战船马上就要靠岸了,再打不响老子劈了你们!”
手下的兵将从来没见过他们的指挥使发这么大的火,赶紧把原来的弹药掏出来,这才发现炮筒里都是水。
赶紧想办法往外排水,不过这可费事了,这是千斤重炮,不是一杆枪,红衣大炮动辄重有千斤,他们只有往下调准星和照门,原来大炮的炮筒全对着斜上方,现在得想办法让炮筒低头向地,把水自动流出来。
只是让大炮低头这一项工程,又把他们累得够呛。
水排得差不多之后,重新调整大炮的高度和射程,然后再重新装填弹药。
做这些说起来简单,可费了大事了。
炮营将是折腾的满头大汗,王顺急得亲自动手。
正这时,田见秀飞马赶到了,“大胆的王顺,为何还不开炮,你敢抗旨不遵?”
王顺赶紧跪下解释:“大将军容禀,吓死小人也不敢……”王顺都快要哭了,赶紧把实情说了出来。
“昏君真是太狡诈了!”田见秀心里想同情王顺,但是看到河中明军的船只离他们更近了,心急火燎的叫道,“炮再不响,陛下抄你满门!”
田见秀撂下一句狠话,向李自成汇报去了。
“妈的,给老子快点,快点!”王顺气急败坏,拉出腰刀咔嚓咔嚓砍翻了好几个兵将……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499章 强渡黄河(7)
不管炮营指挥使王顺如何着急,就算他把炮营所有的将士都砍了,也无法让这些大炮轰鸣起来。
倘若有一部分炮响了,能炸毁明军几条战船也能成,他这个炮营指挥使脸上也有些光彩,要命的是四十多门大炮,全部成了哑巴。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河中明军的船只越来越近。
此时不只是王顺着急,李自成等人比他更着急,他们刚才的嘚瑟,发狠和自我感觉良好的安慰,现在全都一扫而空,尤其是牛金星,满脸的沮丧。
让他们的大炮瞪眼儿打不响,这一招太要命了!
实在是束手无策了,李自成和宋献策,牛金星等人商议之后,集结所有的弓箭手重点防守河岸,另外,还有十几艘完好无损的大小船,让三千多水师登上战船主动出击,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朱由崧的战船过河。
很快,三千水师跳上了十几艘大小战船,战船离岸向朱由崧的船队迎去。
此时朱由崧的船队离河南岸只有三里左右了,河面上探出数不清的脑袋,正是铁臂苍龙贺兆雄,锦衣卫指挥同知兼东厂的掌刑千户李全和柳春红等人。
原来,李全和柳春红夫妇带着七百名勇士,在红衣大炮的引线处和炮筒里灌了水之后,正好刘芳亮的人马赶到,他们率人不战而退,跳进黄河。
在河水下面,与铁背苍龙贺兆兆雄等人会合之后,往回潜去。这便是李自成在岸边布的弓箭手,等了半天,贺兆雄他们一个也没露出水面的原因。
贺兆雄,李全,柳春红等人钻出水面,很快爬上战船,查点人数,由于这次布置的周密,伤亡非常小,一千二百名勇士,完好无损的回来了九百余人。
“哈哈哈,三位爱卿辛苦了,立下大功一件,回头朕一定重重有赏!”朱由崧哈哈大笑,褒扬他们一番。
此时朱由崧的船队离南岸只有二里多地了,大顺军的连营兵将战船炮台等等,都能看清楚了,一批大顺军的战船向他们冲来。
大顺军的大炮打不响,但是明军战船上的大炮已经可以开火了,已经到了千斤佛郎机的射程范围。
就这么几艘战船,还想以死相拼?妄图阻挡朕十万军将的舰队,朕今天让你们知道知道厉害!
朱由松冷冷一笑,“开炮!”
千金佛郎机,没有红衣大炮威力大,也没有它的射程远。但是成百上千架一齐开火,也是惊天动地。
数不清的炮弹凌空飞舞,有的在黄河岸边的大顺军队伍中炸响,岸边的弓箭手被炸得七零八落,残尸飞舞。
有的准确的击中了大顺军的船只,船只便成为火球,浓烟滚滚,烈焰升腾之中,船上的军将四处纷飞,然后落入河中。
有的船只被击翻,一时间,黄河之中熙熙攘攘的全是大顺军的脑袋了。
当然,大顺军的战船上也有炮火,他们也向明军的战船开火了。然而十几艘战船之火力,相对于千百艘战船的火力来说,只能是毛毛雨。
也就是十几分钟之后,大顺军三千水师十几艘战船,连明军的战船都没埃上被打瘫痪。
岸上李自成用弓箭手筑起的防线,也被这阵密集的炮火打零散,直打的大顺军的连营和军阵硝烟弥漫,河中冲天的水柱此起彼伏。
大顺军的炮营将士还在紧张而焦急的忙碌着,然而仍然没有一门火红衣大炮能够打响。
不过密如雨点的炮弹,落到河岸上军阵里,落到水师战船上,却没有一发炮弹落到大顺军的炮营之中。
尽管大顺军的炮营,也在明军战船上火力的打击范围之内。
这当然是朱由崧指使的,因为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更看中了这一批红衣大炮,如果用炮火摧毁了,岂不是暴殄天物?
就这样,朱由崧的一千多条战船靠岸了。
六万水师四万旱兵弃船登岸,在震天的呐喊声中,杀向岸上的大顺军。
李自成,牛金星,宋献策,不甘心失败,指挥着几万人马打算负隅顽抗。
十几万人马在黄河岸边混战起来。
不过兵力的人数上讲,大顺军不及明军的一半,也就是说,明军的力量占绝对的优势。
因此这一场混战几乎没有悬念,双方混战了不到一个时辰,大顺军便溃败下去。
李自成一看败局难以挽回,在众军将的保护之下,带着残余逃往虎牢关方向。
同时赶紧命人向正在杞县一带与明军作战的侄子李过传旨,率部赶紧撤退。
李自成看得很准,朱由崧的人马强渡黄河成功,又一次吃了败仗,如果李过不及时撤退,必然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朱由松指挥着人马追歼残余。大顺军的炮营阵地上,炮兵们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炮营指挥使王顺一看,大势已去,今天的炮是打不响了,吩咐一声:“弟兄们,把这些全都砸了,也不能留给昏君!”
四五百人闻令而行,开始砸炮,但没砸了几门,一支明军把他们团团围住。
“放下武器,投降是尔等唯一的出路!”明军将士对他们吼道。
“弟兄们,誓死效忠陛下,绝不能投降,给我杀!”王顺叫嚣着,提着大刀带头冲了过来。
一支利箭破空而来,噗的一声穿透甲衣,王顺身子一震,一口鲜血喷到了空中,接着死尸倒地。
王顺身后还真跟过了几个李自成的死忠,但是接连的几箭飞来,这几个人全都倒在血泊之中。
余下的四百人中有不糊涂的,即便能够杀出去,他们的陛下李自成也不会轻饶了他们,干脆投降吧!
有人带头扔了刀枪,跪倒投降,其余的也都跟着。
大顺军的四百炮兵集体投降,这支明军缴了他们的械,把这四百俘虏连同他们的四十门红衣大炮,和堆积如山的弹药集中看押。
大顺军的水师也没有全部葬身水里,他们也投降了,和一部分残船成为明军的战利品。
这次强渡黄河,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时辰便结束了战斗,歼灭了大顺军两万余人马,其中收编的炮兵,水师等俘虏五千余人,又缴获了一大批大炮,骡马,甲仗,粮草等战利品。
日暮时分,明军兴高采烈的开始清扫战场,处理善后事宜了。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00章 开始怀疑人生的李自成
大顺军的大将一只虎李过,接到李自成旨意之后不敢怠慢,带着一万人马,奉命向洛阳方向撤退。
河南道总里陈潜夫和总兵官袁枢,接到朱由崧的旨意,不必来和他会师,让他们剑指洛阳,因此陈潜夫和袁枢带着河南的几万明军随后追击李过部。
朱由崧在黄河岸边,休整兵马三日。
三日之后,北岸的四万明军也全部渡过黄河,朱由松指挥着十几万大军杀奔虎牢关而来。
虎牢关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古关口,是洛阳的东大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三国时期,刘关张三兄弟在此大战吕布,虎牢关因此而名扬天下。
李自成带着残兵败将一口气跑到虎牢关,这一战,他又损失了两万余人,五万大军回来不足三万。
进了关城之后,李自成长于短叹,一筹莫展,一败再败,这位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大顺政权的领袖开始怀疑人生了。
抛开他的出身不说,也别管他曾经被朝廷污为流贼四处围追堵截,甚至赶的没地方钻只得委曲求全暂时屈膝投降作为权宜之计,但毕竟李自成几起几落,终于攻进了北京,把崇祯帝逼得吊死在了煤山那颗歪脖子树上,从这方面说,李自成是个大大的成功者,命运对他比较公道,上天眷顾了他。
至于说后来出了个吴三桂,引来了鞑子,算是招来他的克星,令他仅在北京做了一天的皇帝便夹着尾巴匆匆而逃,但这也不影响他的叱咤风云,后史留名。
何况是关键的潼关一战,由于朱由崧的穿越,牵制了以豫亲王多铎为首的满鞑子一部分兵力,客观上减轻了他的压力,他逆袭成功了,自此定都西京,一年多来他已经坐稳了大顺皇帝。
现在的李自成可不是历史上原来那个被满清鞑子和大汉奸吴三桂撵得穷途末路,一口气跑到九宫山葬送了性命的那个李自成了。
大顺国虽然是国中之国,甚至不被朝廷及后世所承认,但掌管着西北几个省的辽阔疆域,那也是几百万平方公里的人王地主,也是坐龙椅,建皇宫,大行帝王之道,在他的一亩三分地掌握着生杀予夺,这也算是一朝得道,步入天子行列的人中龙凤了。
可是,风雨飘摇名存实亡的大明朝出了个朱由崧,令他的人生又充满了变数。
且不说以前辉煌的战绩,就拿眼前来说,李自成自今年亲征以来,率十五万大军出潼关,取陕州,战洛阳,得郑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势如破竹,一口气打下了大半个河南。
然而,自和朱由崧接战以来,那样的势头一去不复返了。最近这两个月来,大仗大败,小仗小败,损兵折将,从黄河以北的原武一口气败退到黄河以南的虎牢关,短短的两个多月三次大战,大顺军就折损了八九万兵马,大将郝摇旗阵亡,袁宗第受伤。
特别是数天前刚刚结束的黄河岸边这一战,李自成布置的不可谓不周密,四十多门红衣大炮,火力不可谓不强大,又仗凭有黄河之险,五万大军严阵以待,在黄河岸边筑起了铜墙铁壁,然而最终还是没有跳出惨败的怪圈,朱由崧只派了一千多人,就令他的大炮和水军瘫痪,然后仅用了短短几个时辰,便突破了他的防线,难道他真的要遭遇人生的滑铁卢?
看到他们陛下沮丧,牛金星,宋献策,刘芳亮,高一功,田见秀等文武众将只有相劝。
但是无论这些谋士大将怎么劝,李自成仍然振作不起来不起来。
正在他的臣子军将们束手无策时,从长江那边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张献忠的人马已经拿下了武昌,兵峰进入江西地界。
“朕难道就不如他张敬轩?不,这次领兵带队的听说是他的御儿干殿下白袍小将张玉儿,人家只带了十万大军,出川东,取宜昌,得荆州,这又拿下了武汉,进入江西,一路势如破竹,让朕情何以堪?朕难道连一个二十来岁的李定国也不如吗?”
李自成感到鼓舞,心中高兴的同时,也憋了一肚子气,要说他李自成不如张献忠,说到死他都他内心里都不服气,大家都是做贼的,张献忠的战绩和威望怎么能比得上他李自成?
更不必说一个胎毛未退,乳臭未干的李定国!
不在战败中崛起,就在战败中灭亡,昏君朱由崧,朕跟你势不两立!
李自成想着想着,胸中的激情在燃烧。
李自成突然振作起来,传令击鼓聚将,然后分兵派将,他这次亲征带出来十五万大军,虽然吃了几次败仗,但实力尚存,洛阳,陕州,虎牢关,都在他手,至少不是当初只给他留了十七骑,加上这些天攻取河南收取的降兵降将,还有六万余人马可用,他还有翻本的机会。
李自成从黄河边带回来的残兵败将,加上驻守虎牢关的人马,只眼前还有四万人。
李自成在虎牢关只呆了三日,留下大将刘芳亮、高一功和谋士宋献策驻守虎牢关,给了他们三万精兵,让他们务必守住关城。
李自成带着牛金星等一万人马退守洛阳,加上原来洛阳的守军也有三万人马。
李自成原打算在虎牢关与朱由崧再次决战,但是现在接到消息,李过的人马已经退到了洛阳附近,陈潜夫和袁枢指挥着几万明军尾随而至,进逼洛阳。
洛阳如果要丢了,他就彻底完了,归路被掐断,还守一个虎牢关有什么用?因此他不得不回师洛阳。
不过就兵力部署上来看,洛阳和虎牢关两地一个都不能出问题。
李自成带着人马刚走,朱由崧的人马便到了,不过这次他只带了八万人马。
因为朱由崧在路上,也得到了武昌失守的消息,令朱由崧震惊。
刘肇基那么能干,也打了败仗?那一路人马,自己给他配的强手如云,像卢九德和马宝文武全才,还有骁的祖克勇,还有擅守的江阴三公,三省的兵马归他调动,至少有十几万了,然而竟然对付不了一个李定国?
看来这个李定国果真如历史记载的那样,名不虚传啊,这就叫强中自有强中手,现在自己抽不出身来亲自收拾他,但也不能让他太放肆。
因此朱由崧半路决定,命堵胤锡为主将,铁臂苍龙贺兆雄为副将,武进士出身的陆校随军听用,从他的十几万大军中又抽调了5万大军归他们统领,带上四十门红衣大炮(这全是缴获李自成的),南下九江与刘肇基部合力阻击李定国。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501章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一更)
朱由崧十万大军强渡黄河,略使小计,一下子就缴获了李自成四十门红衣大炮。
这四十门大炮,别看大顺军的炮营指挥使王顺直到死都没打响一炮,但每一门皆是完好无损的,除了引线处和炮筒里灌了些水之外,没有什么损坏。
现在是夏季,只需要把炮筒里的水排出来,在烈日下暴晒几个时辰,再行燃放,仍然是惊天动地,威力惊人。
缴获的这四十门大炮,连同这批弹药,现在全都划拨给兵部左侍郎堵胤锡,让他们去支援九江的战事。
用李自成的大炮,打张献忠的人马,这也算是物有所用了。
现在朱由崧仅带八万大军进抵虎牢关下。
身为大明帝王的朱由崧身边仅有八万大军,虽然他决得绝对够用,但没有十几万大军来的威武雄壮。
另外他这八万人马所要对付的不只是一个虎牢关,而是鼎鼎大名的李自成。
朱由崧粗略的估计了一下,虽然连取了几次胜仗,歼灭了近十万大顺军,但现在李自成在河南中西部的兵马仍然有好几万,这股力量不可小觑。
不过还好,朱由崧现在并不是孤军奋战,至少河南的封疆大吏,陈潜夫和袁枢等人带着河南的几万兵马来勤王,虽然这两股兵马没有兵合一处,但他从南线攻击洛阳,与他遥相呼应,对李自成的压力不小。
猜你喜欢